第533章 方劑學是二創作品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作者:木子李大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薛靜眨巴著那雙靈動的大眼睛,再次拋出一個犀利的問題:“大樹呀,我還有些不明白,為啥咱們方劑課本裏麵,好多方子的主治病症居然有好幾個,感覺亂糟糟的!”不得不說,這個問題提得相當精妙。
其實,這也曾是大樹心中的疑惑。
他曾向李介賓請教過同樣的問題。記得那時,李介賓先是一陣爽朗大笑,然後才慢悠悠地對大樹說:“要不,你自己試試看能不能把那些方子的功效和主治病症都整理清楚?”
大樹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開始動手,結果這一試可不得了,他瞬間就發現了其中隱藏的奧秘。
隻見他略作思考後,緩緩說道:“實際上啊,許多方子本身的治療範圍確實非常廣泛。編寫教材的老師們麵對這種情況,根本沒辦法全麵、準確地概括出來,但又不敢隨意刪減內容,於是隻好一股腦兒全羅列在下方啦。”
聽到大樹給出的這個答案,薛靜不禁微微一怔,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
顯然,像她這樣的大學生們尚未真正領悟到,教材雖然權威,但畢竟也是由人編寫而成的,不可能毫無瑕疵,更不能將其奉為絕對的唯一標準。
在上小學、初中和高中的時候,我們總是將教材視為絕對的權威。那時,我們天真地認為課本裏所講述的一切知識都是不容置疑的真理,隻要牢記並理解它們,就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然而,當我們踏入大學校門後,這種觀念逐漸發生了變化。
隨著學習的深入和知識麵的拓寬,我們開始意識到,曾經被奉為圭臬的教材並非毫無瑕疵。
盡管其大部分內容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有些觀點和理論可能已經過時或者存在局限性。畢竟,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社會現象日新月異,新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
在座的各位同學當中,或許有人將來會選擇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並逐步成長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或教授。
到那個時候,當他們肩負起編寫教材的重任時,是否還會完全依照自己當年所學去撰寫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因為學習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即使是專家學者也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係,跟上時代的步伐。如果一味堅持舊有的教材內容而不思進取,又怎能推動學術的進步與創新呢?
不過,不得不承認,像大樹這樣的回答對於在座的大多數大學生而言確實顯得有些過於超前了。
長期以來形成的對教材的依賴和信任使得大家一時間難以接受教材竟然也會存在模糊不清甚至錯誤之處。但這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它引導我們學會質疑、探索和獨立思考,從而不斷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層次的認知水平。
大樹知道他們想的什麽,然後就開始舉例子:“你們看看溫裏劑裏的理中丸。”
溫中祛寒、益氣健脾,這是方劑學裏,理中丸的功效,可以說是高度概括。
然後主治呢?
“第一個是脾胃虛寒證:表現為脘腹疼痛,喜溫喜按,嘔吐下利,腹滿食少,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沉遲無力。
第二個是陽虛失血證:如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質清稀。
第三個是中陽不足,脾胃虛寒所致的胸痹;
還有脾氣虛寒,不能攝津病後喜唾涎沫;
還有中陽虛損,土不榮木的小兒慢驚.......”
主治囉裏吧嗦一大堆,就不能用一個證型給總結一下嗎?
還真不能,因為這確實不是一個證型。
那就不能刪減一下嗎?
抱歉,也不能,理中丸出自《傷寒論》,那是經典呀,那個編委敢亂刪?
所以就隻能把總結的還不錯的,放前麵,相對來說不怎麽重要的跟零碎的,放到後麵了。
這個說法聽起來,好像有那麽一點點道理呀,就是這樣一解釋,好像專家們的濾鏡也就沒了。
嘖嘖,當有一天某大濕也去給上麵的人當槍手編了一部分教材後,然後就什麽都懂了。
看著幾個同學還在沉思,然後大樹繼續降維打擊。
“你們看,理中丸這些功效主治都是總結來的吧,那麽張仲景原文又是怎麽介紹理中丸功效的呢?”
對了,這個學期還學了《傷寒論選讀》來著,隻不過《傷寒論》條文裏講的方子,跟方劑學裏麵的方子,除了名字一樣,其他畫風都不一樣。
頗有種六小齡童版孫悟空跟周星馳版至尊寶的區別一樣。
大樹繼續裝逼中,直接背誦了傷寒論原文:“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複不止者,當利其小便。”這是辨太陽病篇下的內容。
“霍亂已,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飲水者,理中丸主之。”這是霍亂篇裏的內容。
“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也,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這是差後勞複病篇的內容。
理中丸是太陰病的主方,為什麽會出現在太陽病篇呢?
很簡單,整理《傷寒論》的那些古人們這樣編排的嘛,經曆了魏晉唐宋那麽多醫家的手,他按他的理解排版,你按你的理解排版,自然就不一樣了。
所以從實際情況去看,太陰病的主方出現在了太陽病篇,是因為在傷寒論裏,疾病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而並非獨立發生的。
第一段原文描述了一種由於誤治導致的下利不止的情況。
患者原本患有傷寒,但由於治療不當(可能誤用了瀉下藥如承氣湯),導致腹瀉不止和心下痞硬。
這個時候,前文說過,可以用半夏瀉心湯和解之,對了,林動前幾天就是這樣用的,也不知道那個患者現在怎麽樣了。
其實,這也曾是大樹心中的疑惑。
他曾向李介賓請教過同樣的問題。記得那時,李介賓先是一陣爽朗大笑,然後才慢悠悠地對大樹說:“要不,你自己試試看能不能把那些方子的功效和主治病症都整理清楚?”
大樹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開始動手,結果這一試可不得了,他瞬間就發現了其中隱藏的奧秘。
隻見他略作思考後,緩緩說道:“實際上啊,許多方子本身的治療範圍確實非常廣泛。編寫教材的老師們麵對這種情況,根本沒辦法全麵、準確地概括出來,但又不敢隨意刪減內容,於是隻好一股腦兒全羅列在下方啦。”
聽到大樹給出的這個答案,薛靜不禁微微一怔,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
顯然,像她這樣的大學生們尚未真正領悟到,教材雖然權威,但畢竟也是由人編寫而成的,不可能毫無瑕疵,更不能將其奉為絕對的唯一標準。
在上小學、初中和高中的時候,我們總是將教材視為絕對的權威。那時,我們天真地認為課本裏所講述的一切知識都是不容置疑的真理,隻要牢記並理解它們,就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然而,當我們踏入大學校門後,這種觀念逐漸發生了變化。
隨著學習的深入和知識麵的拓寬,我們開始意識到,曾經被奉為圭臬的教材並非毫無瑕疵。
盡管其大部分內容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有些觀點和理論可能已經過時或者存在局限性。畢竟,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社會現象日新月異,新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
在座的各位同學當中,或許有人將來會選擇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並逐步成長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或教授。
到那個時候,當他們肩負起編寫教材的重任時,是否還會完全依照自己當年所學去撰寫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因為學習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即使是專家學者也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係,跟上時代的步伐。如果一味堅持舊有的教材內容而不思進取,又怎能推動學術的進步與創新呢?
不過,不得不承認,像大樹這樣的回答對於在座的大多數大學生而言確實顯得有些過於超前了。
長期以來形成的對教材的依賴和信任使得大家一時間難以接受教材竟然也會存在模糊不清甚至錯誤之處。但這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它引導我們學會質疑、探索和獨立思考,從而不斷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層次的認知水平。
大樹知道他們想的什麽,然後就開始舉例子:“你們看看溫裏劑裏的理中丸。”
溫中祛寒、益氣健脾,這是方劑學裏,理中丸的功效,可以說是高度概括。
然後主治呢?
“第一個是脾胃虛寒證:表現為脘腹疼痛,喜溫喜按,嘔吐下利,腹滿食少,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沉遲無力。
第二個是陽虛失血證:如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質清稀。
第三個是中陽不足,脾胃虛寒所致的胸痹;
還有脾氣虛寒,不能攝津病後喜唾涎沫;
還有中陽虛損,土不榮木的小兒慢驚.......”
主治囉裏吧嗦一大堆,就不能用一個證型給總結一下嗎?
還真不能,因為這確實不是一個證型。
那就不能刪減一下嗎?
抱歉,也不能,理中丸出自《傷寒論》,那是經典呀,那個編委敢亂刪?
所以就隻能把總結的還不錯的,放前麵,相對來說不怎麽重要的跟零碎的,放到後麵了。
這個說法聽起來,好像有那麽一點點道理呀,就是這樣一解釋,好像專家們的濾鏡也就沒了。
嘖嘖,當有一天某大濕也去給上麵的人當槍手編了一部分教材後,然後就什麽都懂了。
看著幾個同學還在沉思,然後大樹繼續降維打擊。
“你們看,理中丸這些功效主治都是總結來的吧,那麽張仲景原文又是怎麽介紹理中丸功效的呢?”
對了,這個學期還學了《傷寒論選讀》來著,隻不過《傷寒論》條文裏講的方子,跟方劑學裏麵的方子,除了名字一樣,其他畫風都不一樣。
頗有種六小齡童版孫悟空跟周星馳版至尊寶的區別一樣。
大樹繼續裝逼中,直接背誦了傷寒論原文:“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複不止者,當利其小便。”這是辨太陽病篇下的內容。
“霍亂已,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飲水者,理中丸主之。”這是霍亂篇裏的內容。
“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也,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這是差後勞複病篇的內容。
理中丸是太陰病的主方,為什麽會出現在太陽病篇呢?
很簡單,整理《傷寒論》的那些古人們這樣編排的嘛,經曆了魏晉唐宋那麽多醫家的手,他按他的理解排版,你按你的理解排版,自然就不一樣了。
所以從實際情況去看,太陰病的主方出現在了太陽病篇,是因為在傷寒論裏,疾病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而並非獨立發生的。
第一段原文描述了一種由於誤治導致的下利不止的情況。
患者原本患有傷寒,但由於治療不當(可能誤用了瀉下藥如承氣湯),導致腹瀉不止和心下痞硬。
這個時候,前文說過,可以用半夏瀉心湯和解之,對了,林動前幾天就是這樣用的,也不知道那個患者現在怎麽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