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腹診發源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作者:木子李大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李介賓的眼裏,世界擁有無數可能,簡單來理解,就是有可能存在無數個平行世界,而我們現在這個世界的結果,是因為結果變成了現實,並不代表一開始就注定了如此。
腹診在國內的沒落也是如此。
傷寒論裏麵都是實踐應用,所以無論是對腹證,或者是舌脈,都是處於一種原始樸素的描述。
比如說被後世重視,乃至於成為了中醫標誌的號脈。
讀過傷寒論的都會知道,張仲景描述的脈象,與我們現在學習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畢竟王叔和寫的《脈經》,而張仲景在他之前寫的東西,怎麽可能會一樣?
張仲景描述的脈象沒有一定的規範,這一點在225章遠古脈法中已經講明了,感興趣的可以回顧一下,這裏不水字數了。
而舌診也是如此,《傷寒論》原文記載舌診的內容確實不多,僅6個條文講到4種舌象。
我們現在感覺舌脈是中醫診斷的標誌跟規範,是因為後世醫家有所發展,規範了起來,所以有這個結果。
而腹診就可惜了,中國自張仲景之後,少有重視的,也沒有整理,尤其是宋朝理學大興,男女之防致使腹診變得更加稀少了。
所以直到今天,國內並沒有發展出來像日本那樣體係完備的腹診。
“所以你的意思是,國內中醫沒有腹診嗎?”林動請教道。
李介賓想了想,“也不完全是這樣,其實這更多是國內外的學術理念區別,方證合一你知道嗎?”
“知道,你之前說過的,經方派,而且大部分都是受日本漢方醫學的影響。”林動回答,之前在討論小組裏是有講過的,隻是那時候他沒啥基礎,所以沒怎麽重視。
“現在普遍這樣認為,日本漢方方證合一,然後國內是六經八綱,但是實際上,清朝的時候就有提倡方證合一的醫家。”李介賓聳聳肩,隻不過是之一而已,傷寒派別太多了,光內部也是流派眾多。
以方類證派,以柯韻伯、徐大椿等為代表,通過方劑來分類證候,強調方劑與證候的對應關係。
其核心理念是通過方劑來分類證候,即以方名證,按方類證。
以方類證派的特點在於:
方證對應:將特定的方劑與特定的證候相對應,便於臨床應用。
臨床實踐:側重於臨床實踐,強調方劑與證候的直接關聯。
分類研究:通過對方劑的分類研究,更係統地理解和應用《傷寒論》。
“這跟腹診有什麽關係?”林動有點跟不上李介賓的節奏了。
“如果理不清楚,就理解不了日本腹診的奧義在哪裏。”李介賓意味深長的說道。
李介賓也是從湯本月池這裏接觸到的腹診,但是真正掌握還是經曆了日本的遊學之後。
中國和日本的學者有著不同的認識觀。
對辨證主要手段的認識上,中醫診察疾病多采用望、聞、問、切四種方法,尤其強調四診合參並且幾乎都隻把腹診視為一種輔助方法,而日本漢方醫則視腹診為生命之本,視腹診為“方證相對”的主要手段。
日本漢方醫的“方證相對”思想是日本漢方醫學的主流思想,也就是傷寒裏的加強版以方類證派。
在臨床應用中,中醫多講整體的辨證論治,強調辨證性;這種思想體現也在腹診方麵。
中醫常認為同一種腹症可反映出不同性質的證型,如診腹滿,有時認為按之不痛為虛、痛為實;有時亦據全身表現而認為上下痛不可觸者非實證………諸如此類的辨證性和靈活性,在中醫腹診中屢見不鮮。
而日本則強調腹診時方劑與適應證間的穩定性,特別是對經方的運用更嚴格要求原方原量,全不講究靈活辨證的原則性。
由於上述的特色,從而反映在對腹診的研究方法上,中醫著重在整體、辯證觀點指導下探討腹診與證的聯係並尋找有關的客觀指標;而日本則主為一種現代的分析手法,注意微觀局部表現及客觀化的研究,尤其是著重在把腹診與處方用藥直接聯係起來查找和運用相應的方劑。
但,直接,往往有效。
經過李介賓這樣一講解,林動稍微冷靜了下來。
“所以,我這個方子並不是因為腹診開出來的?”
“你會腹診?”
這話說的,我就不能是萬中無一的天才嗎?
林動還是沒好意思說心裏話。
“不過你總結的東西,挺有意思的。”李介賓揮了揮林動的筆記。
“日本的腹診的好處是多出了一種出方的方法,他們可以憑借腹診結果然後決定用那個方子。”
林動其實一開始也是這樣想的,隻是看樣子,李介賓對這個不是很認可?
“凡事兒無絕對嘛,比如說你那個病人,你知道按照腹診來說,應該用那個方子嗎?”
林動伸長了腦袋好奇問:“什麽方?”
“心下痞硬,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還有柴胡方的話,大小柴胡湯也有合適的。”
林動聽了之後,開始看自己的方子。
薑半夏20g,白術30g,茯苓15g,生薑10g,大棗10g,甘草5g,川芎15g,牡蠣20g,黃芩15g,黃連10g,柴胡15g,枳實20g,酒大黃10g,薑厚樸10g,醋香附15g,黨參20g,雞內金20g,升麻10g,桔梗10g。
半夏、生薑、大棗、甘草、黃芩、黃連、黨參.......半夏瀉心湯。
柴胡、黃芩、大黃、枳實、半夏、大棗、生薑........大柴胡湯。
之前四天沒大便,喝了之後,大便解的很順溜.......
林動聽到患者的描述後,就隱隱有的思路,如今終於變得清晰起來了。
此時,他正在經曆一番頭腦風暴。
而李介賓則是在一旁看著這個方子。
心裏嘀咕:這方子比老唐開的簡練多了.....
正在醫院診室坐診的老唐突然打了個噴嚏。
腹診在國內的沒落也是如此。
傷寒論裏麵都是實踐應用,所以無論是對腹證,或者是舌脈,都是處於一種原始樸素的描述。
比如說被後世重視,乃至於成為了中醫標誌的號脈。
讀過傷寒論的都會知道,張仲景描述的脈象,與我們現在學習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畢竟王叔和寫的《脈經》,而張仲景在他之前寫的東西,怎麽可能會一樣?
張仲景描述的脈象沒有一定的規範,這一點在225章遠古脈法中已經講明了,感興趣的可以回顧一下,這裏不水字數了。
而舌診也是如此,《傷寒論》原文記載舌診的內容確實不多,僅6個條文講到4種舌象。
我們現在感覺舌脈是中醫診斷的標誌跟規範,是因為後世醫家有所發展,規範了起來,所以有這個結果。
而腹診就可惜了,中國自張仲景之後,少有重視的,也沒有整理,尤其是宋朝理學大興,男女之防致使腹診變得更加稀少了。
所以直到今天,國內並沒有發展出來像日本那樣體係完備的腹診。
“所以你的意思是,國內中醫沒有腹診嗎?”林動請教道。
李介賓想了想,“也不完全是這樣,其實這更多是國內外的學術理念區別,方證合一你知道嗎?”
“知道,你之前說過的,經方派,而且大部分都是受日本漢方醫學的影響。”林動回答,之前在討論小組裏是有講過的,隻是那時候他沒啥基礎,所以沒怎麽重視。
“現在普遍這樣認為,日本漢方方證合一,然後國內是六經八綱,但是實際上,清朝的時候就有提倡方證合一的醫家。”李介賓聳聳肩,隻不過是之一而已,傷寒派別太多了,光內部也是流派眾多。
以方類證派,以柯韻伯、徐大椿等為代表,通過方劑來分類證候,強調方劑與證候的對應關係。
其核心理念是通過方劑來分類證候,即以方名證,按方類證。
以方類證派的特點在於:
方證對應:將特定的方劑與特定的證候相對應,便於臨床應用。
臨床實踐:側重於臨床實踐,強調方劑與證候的直接關聯。
分類研究:通過對方劑的分類研究,更係統地理解和應用《傷寒論》。
“這跟腹診有什麽關係?”林動有點跟不上李介賓的節奏了。
“如果理不清楚,就理解不了日本腹診的奧義在哪裏。”李介賓意味深長的說道。
李介賓也是從湯本月池這裏接觸到的腹診,但是真正掌握還是經曆了日本的遊學之後。
中國和日本的學者有著不同的認識觀。
對辨證主要手段的認識上,中醫診察疾病多采用望、聞、問、切四種方法,尤其強調四診合參並且幾乎都隻把腹診視為一種輔助方法,而日本漢方醫則視腹診為生命之本,視腹診為“方證相對”的主要手段。
日本漢方醫的“方證相對”思想是日本漢方醫學的主流思想,也就是傷寒裏的加強版以方類證派。
在臨床應用中,中醫多講整體的辨證論治,強調辨證性;這種思想體現也在腹診方麵。
中醫常認為同一種腹症可反映出不同性質的證型,如診腹滿,有時認為按之不痛為虛、痛為實;有時亦據全身表現而認為上下痛不可觸者非實證………諸如此類的辨證性和靈活性,在中醫腹診中屢見不鮮。
而日本則強調腹診時方劑與適應證間的穩定性,特別是對經方的運用更嚴格要求原方原量,全不講究靈活辨證的原則性。
由於上述的特色,從而反映在對腹診的研究方法上,中醫著重在整體、辯證觀點指導下探討腹診與證的聯係並尋找有關的客觀指標;而日本則主為一種現代的分析手法,注意微觀局部表現及客觀化的研究,尤其是著重在把腹診與處方用藥直接聯係起來查找和運用相應的方劑。
但,直接,往往有效。
經過李介賓這樣一講解,林動稍微冷靜了下來。
“所以,我這個方子並不是因為腹診開出來的?”
“你會腹診?”
這話說的,我就不能是萬中無一的天才嗎?
林動還是沒好意思說心裏話。
“不過你總結的東西,挺有意思的。”李介賓揮了揮林動的筆記。
“日本的腹診的好處是多出了一種出方的方法,他們可以憑借腹診結果然後決定用那個方子。”
林動其實一開始也是這樣想的,隻是看樣子,李介賓對這個不是很認可?
“凡事兒無絕對嘛,比如說你那個病人,你知道按照腹診來說,應該用那個方子嗎?”
林動伸長了腦袋好奇問:“什麽方?”
“心下痞硬,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還有柴胡方的話,大小柴胡湯也有合適的。”
林動聽了之後,開始看自己的方子。
薑半夏20g,白術30g,茯苓15g,生薑10g,大棗10g,甘草5g,川芎15g,牡蠣20g,黃芩15g,黃連10g,柴胡15g,枳實20g,酒大黃10g,薑厚樸10g,醋香附15g,黨參20g,雞內金20g,升麻10g,桔梗10g。
半夏、生薑、大棗、甘草、黃芩、黃連、黨參.......半夏瀉心湯。
柴胡、黃芩、大黃、枳實、半夏、大棗、生薑........大柴胡湯。
之前四天沒大便,喝了之後,大便解的很順溜.......
林動聽到患者的描述後,就隱隱有的思路,如今終於變得清晰起來了。
此時,他正在經曆一番頭腦風暴。
而李介賓則是在一旁看著這個方子。
心裏嘀咕:這方子比老唐開的簡練多了.....
正在醫院診室坐診的老唐突然打了個噴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