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很寬,而且鋪了青磚,可以說這個年代,能給縣城鋪青磚路的真不多,證明這個縣城“旅遊業”搞的相當不錯了。


    縣城門口還有兩個衙役把守,那兩個人目不斜視,就跟在玩木頭人似的。


    旁邊兩個大石獅子,一雄一雌,成雙成對的,威風凜凜。


    它們額頭隆起,眼睛突出,張嘴伸舌做嘶鳴狀,下巴處垂下兩捋胡須,頸上有繡帶,下墜鈴鐺,繡帶頭呈十字披散到背後,胯上披散著毛發,神采奕奕。


    穿過衙門,又走了一段路,小五就轉彎了,這邊是個小巷子小巷兩旁是高牆深院,偶爾可以看到幾扇緊閉的大門。


    用小五的話說,這是超進道,出了巷子口,就是南市。


    果然馬車繼續前行,來到了巷子口時。前麵一大片廣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有賣藝的、有雜耍的、有算命的,還有各種小商販,吆喝聲此起彼伏。


    廣場的正中央是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麵刻著“南市”兩個大字,字體雄渾有力,一看寫字之人就是下了苦功夫的。


    沈知秋他們著急,直奔賣雞鴨鵝的地方。


    買雞鴨鵝的是一個老爺子,一身粗布短打,這會兒不是縣城大戶家中管家婆子們采購的時間,這老爺子正邊和幾個散戶嘮呱邊抽焊煙。


    吞雲吐霧的樣子,還有幾分清閑。


    小五都是帶他們來的自己經常光顧的攤位,所以這位他也認識。


    上來直接就招呼:“張老伯,我給你帶大顧客來了,你價錢給便宜點啊!”


    這位老爺子聽到聲音轉頭看見小五以及身後跟著的沈知秋父女,起身樂嗬嗬的招呼:


    “哎呀,小五啊,好些天不見你了,咋驛站之前買的雞鴨都用完了?”


    小五表示:“沒用完,我姑父家的親戚要買雞鴨,你給算便宜點。”


    老爺子都笑出了滿臉褶子:“好說好說,這次要多少隻?”


    雞鴨鵝的攤位有長大直接能吃肉的,也有小小很可愛的,沈知秋他們沒有打算買小的給人套圈,


    雖然前世也有很多人會選擇小雞鴨,小兔子之類的裝在籠子裏,供給顧客套圈。


    但他們考慮到第一沒有那麽多時間編小雞籠,還有就是怕小的雞鴨不好活。


    “老爺子,這雞鴨鵝都什麽價格啊?”


    “雞鴨鵝的價錢都明顯,最近也漲價了,我這還沒漲,雞四十文,鴨三十文,鵝一百八十文,”


    沈知秋現在聽見漲價這兩個字就頭疼,不過沈麻子他們去村裏收的也是這個價錢。


    “我在要二十隻雞,三十隻鴨子,鵝要五隻,明日你趕不趕廟會,能不能一早送到廟會上?”


    老漢一聽:“沒問題啊,咱明日也要去廟會的,你確定要這麽多?”


    他也是怕到時候帶的太多去了,賣不出去,還得鼓搗回來,而且廟會人多,太多雞鴨鵝帶去也不好看著,容易有人順手牽羊。


    沈知秋表示,他可以先給定金,要肯定是要的,但要趕早送,最好一開城門就盡量能進。


    老爺子也表示,這都不是事兒,俺們家就在北城門最近的村子,還能有人比俺們早?


    沈知秋心想:“好家夥,人家這算是‘衛星村’,要是趕在現代拆遷啥的,這老爺子能一夜暴富。”


    交完定金,又商量好明日在人祖廟門口往東五十步那裏碰頭,沈知秋一行人回返。


    回去的時候路過糧店還問了一嘴,說是送糧食的牛車已經前麵走了。


    他們才放心的回返,畢竟還著急用蕎麥麵呢。


    今日晚上就要開始做了,之前麻子他們在周邊村裏收的蕎麥麵怕是不夠。


    回到驛站的時候糧店的人早卸完車走了。


    沈知秋先是交代了下定雞鴨鵝的事情,又開始給大家安排新任務。


    竹圈做好了,竹碗竹叉子一上午也做了不少,準備工作做的差不多,不過還需要編一些竹籠,


    在驛站雞圈裏養著的雞鴨明日還得帶進城,總不能直接趕著去吧,就算他們不怕半路跑幾隻,那人家城門守門官差也不能讓他們進啊,多影響市容。


    老爺子們也要用竹片多訂一些籠屜,四方形的就行,就是為了裝扒糕的。


    沈知秋還安排一些老太太們剝蒜,大蒜剝好明日直接就能用,還有他們的行李總不能帶著,占地方,放在驛站也放心,


    但是菜刀砸蒜的石臼子也得先收拾出來,省的明日一早起來,手忙腳亂的再忘記。


    接著就是要給他們的大橡膠水袋子裝水了,裝滿幾袋子,到時候大家吃完扒糕用來洗竹碗,竹叉子。


    而且吃扒糕的小料還需要用水攪芝麻醬,蒜末啥的也要用水。


    好一頓忙活,絞盡腦汁想著準備工作,


    李靜舒卻突然出聲,你們買回來的芝麻油是不是應該做幾個竹筒分裝下,到時候竹筒蓋子打兩個眼兒,也不至於一個沒注意到多了。


    沈知秋忙安排:“爹,一會兒你帶人在做幾個竹筒,眼兒可以先不打,等到了城裏用的時候在打,別在漏油。”


    沈老爹點頭,表示曉得啦。


    沈知秋又安排他媳婦:“你先帶著嫂子弟妹們做一些扒糕,先練練,剛開始做的不好也沒事,大不了今天晚上咱就當飯吃。”


    看事兒都安排好,大家該幹嘛幹嘛,


    沈呦呦真是亦步亦趨的跟著她娘:“娘,你們做扒糕我給調蘸料唄。”


    李靜舒笑而不語,她閨女這是多想吃扒糕。


    後麵還跟著一連串的小尾巴,這都是清楚沈呦呦不去和姐姐們編竹蜻蜓,竹螞蚱,反而跟著三伯娘後頭,證明肯定有好吃的。


    現在小娃子們一個個的也老有眼力勁兒了,為了混口好吃的真的是,不等招呼就屁顛顛的,緊跟在沈呦呦後頭說:“他們能給搬柴禾。”


    扒糕的做法其實有兩種,一種是先燒開一鍋水,接著將適量的加了食鹽的蕎麥麵,倒入鍋中進行攪拌。


    攪拌成粘稠的糊糊之後就停止加熱


    然後借助冷水,將熱糊糊冷卻一下。


    接著就可以直接上手團一個雞蛋大小的小團,兩隻手的四根手指並攏擠壓成餅,這裏要注意一定要擠壓出幾根手指的印跡出來。


    再把這些小餅放入冷水中,使其能夠完全涼透就可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家穿越:逃荒!還沒金手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各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各七並收藏全家穿越:逃荒!還沒金手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