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光微亮,


    沈家村眾人就打點好需要的東西準備出發了,白占堂也早早過來說讓小五跟著他們去,省的他們人生地不熟的,在廟會上被一些街溜子找麻煩。


    沈知秋心下一暖,昨日的扒糕他們是說一文錢一塊賣給驛棧,結果白占堂不肯白要方子,非得給他們平分扒糕賺的錢,


    到後來對麵客棧也有不少客人過來這邊買扒糕吃,隻是賣給客棧住宿客人的,就賺了二兩多,在加上白占堂給分的十三兩,一晚上就掙了十五兩。


    讓沈家村的其他人興奮過大勁兒,這和葛根粉還有杜仲樹皮可不一樣,不是一錘子買賣,他們隻要能買到蕎麥麵就能做。


    一個個感覺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氣。


    這麽早出發也是因為小五說:“廟會三天是不讓牲口車進縣城的,需要寄存到外麵,”


    所以沈知秋決定,就直接推著板車去吧,牲口留在驛站。


    距離確實也不是很遠,早點出發,不到一個時辰就能到。


    趕廟會,什麽人最興奮,肯定是小孩子們,真是太高興,一路上全是他們嘰嘰喳喳的聲音。


    原本老人們還說:“要不要把小娃子們留下,讓幾個姑娘看著,廟會上唔唔暄暄的,別再有拐子。”


    是沈知秋說:“都帶著吧,他們能不想逛廟會嗎,到時候別給閨女們安排其他的活了,就讓他們一人一個帶著弟弟妹妹,一人看一個也不會顧不過來,


    咱們逃荒一路,大娃子小娃子都沒少遭罪,就當廟會讓他們樂嗬樂嗬。”


    既然領頭人都這麽說了,大家也就同意都帶著。


    說實話,還真是很多閨女小子都沒去過廟會,更別說小娃子了。


    一路上沈鹿鳴已經被好幾個小娃子問過廟會是啥樣子了。


    沈鹿鳴回答:“我就記得我被抱著,有好些人,姐姐還買了花燈。”


    沈呦呦聽到回答看向他爹,沈知秋會意:“哎,鹿鹿說的是元宵燈會,俺們一家子出去轉了轉,他小記不住啥事兒。”


    可就這也給其他的小娃子羨慕壞了,紛紛問沈鹿鳴:“都有什麽花燈啊。”


    小五跟著沈知秋他們,和大寶幾個也混熟了,路上半大小子們也在打聽廟會的事兒。


    就這樣,在特別熱鬧的氛圍中,大家到了辛樂縣城。


    城門估計剛開不久,進城的人也沒有很多,這一路也沒碰上幾個是趕廟會的。


    一般這個時候,多數的都是想占個好攤位擺攤,特意找來的。


    沈知秋一家人在前,後麵是推著推車的沈家村眾人,雖然城門有官差把守,但不需要檢查進出城的證明。


    進城時看他們帶的孩子多,不知道那官差是因認識小五,還是咋地,對沈知秋他們提醒:


    “每年廟會人多,都有拐子拐小娃子,雖說也有衙役巡邏,但也有看不住的時候,甚至往年還有大戶人家的小姐少爺被拐,你們帶這麽多小娃子,得自己多注意了。”


    不管出於啥原因,但大夥都感激人家提醒,紛紛點頭表示:“曉得啦,我們注意,多謝官爺。”


    守門官差提醒過了,揮手:“快走吧,門口別過久停留,你們人多,給整個城門都堵嘍。”


    就這樣,他們總算是進城了, 一行人推著車開始往廟會中心走,還沒到呢,先聽到了雞鴨鵝的叫聲,還有一些人說話打招呼的聲音。


    小五看了沈知秋一眼:“沈叔,應該是張老伯到了。”


    沈知秋點頭:“確實夠早的,離得近就是好。”


    一行人加快腳步,真正看見才發現,已經有不少人在收拾攤位了,沈知秋發話,去幾個小子,隔一段路占兩個攤位。


    小五緊跟著問:“隔多遠,我和他們一起。”


    沈知秋表示:“隔十來米吧!”


    就看見這話一說完,十幾個小子嘩啦啦的衝到那條街,之後四處分散各自找攤位。


    沈知秋這邊還在招呼大夥:


    “按照昨個咱們分好的組,女人和老太太們管扒糕攤子,漢子們和老爺子們管套圈的攤子,


    半大小子們就是一塊磚,那邊忙活那邊搬,閨女們就看好自己看好弟妹就行,想四處看看玩玩可以,


    別離開自己家攤子太遠,咱們攤位多,遇見啥事兒大聲叫喊,都聽明白沒。”


    沈家村眾人齊齊回答:“曉得啦!”


    聲音之大,把巡邏衙役的目光都吸引過來了。


    沈呦呦拽拽沈知秋,差不多得了,別讓巡邏的看咱氣勢洶洶,不像是來擺攤,反而像是來攻城的。


    沈知秋一擺手,自己帶著幾個漢子先占了一個距離人祖廟比較遠的地方,招呼賣家禽的張老爺子:“來來,這邊,您先稍等,我們先圍好了。”


    張老爺子一頭霧水:“你們這是要幹啥,不能是買俺的雞鴨要在廟會上賣吧,那俺跟你們說,


    這不好使,俺們家雞鴨多,也在廟會上賣哩,價錢就是給你們的價錢,你們沒的賺。”


    大哥沈知春,四弟沈知冬,還有大姐夫,還站在這裏的高二壯開始往下拿用竹子編的籬笆,


    但縣城的這段路是青磚路,人家也不讓你破壞路麵訂木頭莊子啊,


    這事兒昨天沈知秋他們從縣城回去,就猜到之前想訂木樁子固定籬笆的事兒肯定行不通。


    是沈呦呦出了個主意,把兩輛平板車側立著放在兩邊,中間留出幾米的距離,之後把竹籬笆綁在平板車上就行。


    壯勞力們為了驗證可行不可行,還在驛站實驗過了。


    所以支攤子這事兒,也沒有出現手忙腳亂的現象。


    且今日,沈家村眾人都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女人頭上,插著簪子,手上戴著戒指,耳朵上還有包銅的陶瓷耳墜子。


    連老太太們也沒有例外,這就是活招牌啊。


    這邊女人還在用木板和土坯搭桌子凳子,就有旁邊賣雞蛋的婦女問了:


    “這位嫂子,你這頭上的簪子和耳飾,咋看著這麽別致,肯定不少錢吧?”


    被問到的是沈老實他媳婦,人家都說夫妻兩個,性格互補才好,這句話在他們兩口子身上是完全能體現出來。


    這沈老實不咋愛說話,可沈老實媳婦一張嘴叭叭的可能說:


    “哎呀,這位妹子真是好眼光,我頭上這個還真不便宜,你瞅瞅這上麵,這是陶瓷,那可是特意請人燒出來的形狀,特定的,


    而且顏色也是特定的,老漂亮了,你看這花紋是啥,是畫的牡丹花,寓意可好了叫花開富貴。


    雖說妹子你想買是買不到的,不過能去我們那邊的套圈攤子,那邊啥樣的簪子,戒指,吊墜,手鏈啥的都有,你套中哪個都能拿走,那吊墜可以做項鏈掛脖子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家穿越:逃荒!還沒金手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各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各七並收藏全家穿越:逃荒!還沒金手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