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重生後哀家和竹馬掌印he了 作者:一葉君不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上以孝治國,兩年後皇太後六十大壽,皇帝定會大赦天下,祁遇本是打算再熬兩年,到時也能恢複自由身回到關內。之後去王公大臣家中為奴,公爵世家裏得臉的奴婢也比旁人有權勢得多,到時他再去勾欄教坊裏找,一個個的找,把姨娘和姐妹們贖回來。
現在比計劃早了兩年,可祁遇隻鬆快了一小會兒。八弟吊在梁上的屍體像是在他身後追,他隻想著快一點再快一點,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快點救下她們。
又一月,萬平把鎮北關上上下下全走了一遍,調查完關內外的兵馬情況後,派監察院專門的驛丞快馬加鞭,把要呈交給皇帝的文書送去京中,自己則帶著祁遇,隨大部隊慢慢歸京。
跟著十二衙門中僅次於司禮監的禦馬監掌印太監,祁遇享受了一把獲罪前都沒享受過的奢侈華麗。
一路上行到哪裏,哪裏就有當地官員點頭哈腰地招待,金銀玉器書畫古玩,甚至還有把女子送到萬平房中的。
萬平對財帛來者不拒,碰到女子卻直接黑著臉趕出去,後來的官員經過打聽知道了他的喜好,便隻送金銀了。
夜裏萬平叫祁遇伺候他筆墨,一邊把官員們的賄賂一筆不漏地記在賬冊上,一邊隨意地說著話。
“殿下讓我帶著你便是想讓我教你,你這人公子哥出身,又有功名,想來也是有幾分傲氣的,我就不問你情不情願做子孫了,直接當你是徒弟吧。”
祁遇聞言停下磨墨,退後半步,彎腰拱手認真行了拜師禮,又叫了師父。
萬平見他一舉一動規規整整,不免有些樂,倒是對這個便宜徒弟有了三分真心。
“你半路出家,旁的我不跟你多講,就一點,我們這些人榮華富貴皆係於陛下一身,世家有家族綿延,官員能成派成係,我們隻有主子,這是我們可憐,但也是我們的底氣。”
萬平說到一半,正好記完了近幾日的賄禮明細,合上冊子叫來隨行的武侍,派人送去京中監察院,忙完這一段,才轉頭跟祁遇接上話。
“正因為我們什麽都靠著陛下,陛下自然就信重我們。隻是陛下日理萬機,許多小事呈上去反是叨擾,我們呢,呈給都督便好了。”
萬平仰靠在椅子上,目光斜斜瞥他,麵上帶著一種意味深長的笑容。
“都督雖不是主子,但我們得敬著他,跟要敬著主子是一個道理。”
祁遇沒說話,隻點頭應是。
遠在皇帝腳下的京城勢力漸漸在他眼前鋪展開來,而他也隱約看見了,立在那位金光閃閃的真龍天子身後的,一道虛茫的影子。
正是萬平的幹爹,那位權勢滔天的大寧九千歲,司禮監掌印太監、監察院提督——萬敏。
第7章 後宮
承平二十年,冬。
今年冬天雪下得少,開春恐有旱情,前朝官員忙得一個頭兩個大,皇帝也跟著不得清閑,就指著臘月新妃入宮的事兒讓他得幾分鬆快。
每逢此事皇帝總是興致勃勃,但好歹這人不急色,反而是頗為享受等待的樂趣。
美人如花,總能給堆積如山的政事、國事、天下事,添上三兩亮色。
於是前後三日的選閱記名,成了皇帝理所當然的休息日,逃離繁重的政務,觀賞大寧各地的近千位秀女,這些人三人一組依次行至眼前,他挑挑揀揀,最後從中選了二十餘名。
算是個小年了。
此次人雖不多,卻囊括了環肥燕瘦各色美人,皇帝心裏舒坦,笑容也多了起來。
而周書禾雖姿容姣好,可單論容貌,放在大寧萬萬人中,怎麽都算不得了絕豔,精心準備之下雖被皇帝選中,卻到底隻封了個八品淑女,賜居宜和宮攬芳閣。
甚至就連這八品淑女之位,也是皇帝思量再三才給出的。
選閱大典已過三日,周書禾至今還記得停留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帶著探究和掂量,甚至有幾分莫名其妙的警覺和疑心。
如果沒有被選中……她不知道還有什麽辦法,能讓父親不受人陷害,避免那家破人亡的境地。
好在雖然皇帝有所遲疑,身邊的皇後卻對周書禾頗為喜愛的樣子,說了些讚美的話,讓他下定了決心。
“我看呐,還是咱們陛下眼光一般,你這般明豔可愛,居然才給了淑女位分。”
說話的人做六品寶林打扮,倚靠周書禾身側,一手茶水一手茶點地吃喝著,分明是不規矩的姿勢,由此人做來卻跟帶著勾子似的,十足奪人心魄。
周書禾從思考中回過神來,笑著搖頭打趣道:“我看這不能怪陛下,畢竟有你名動天下的陳瀟瀟珠玉在前,我不過螢火微光,能得皇上看中也都是寶林姐姐教得好。”
陳瀟瀟受她一頓誇,麵露得色,驕矜不說話了。
這話到也算不得假。
同其他秀女養在深閨無人知不同,旁人若說起陳瀟瀟,一來免不得讚她風貌,二來也常常會交換一個心照不宣的曖昧笑容。
承平七年中秋夜,年僅四歲的陳國公府嫡小姐陳清竹,和六歲的庶姐偷跑去街上玩耍時走丟了。十二年後,還是中秋夜,正是那煙雨巷子裏、柳畔閣樓中瀟瀟姑娘的大日子。
識得風月的老爺公子們早早的去了,最後雖無人抱得美人歸,卻也都飽了眼福,看了一出狗血潑天的好戲。
國公府上走丟的嫡小姐,居然成了個煙柳巷裏的嬌娘子。
有詩人才子做詞配曲,一樁墮風塵的奇聞軼事在京城裏傳唱起來。陳國公羞憤欲死,可他雖有爵位卻隻領了個清閑衙門,廢了吃奶的勁也沒能斷了流傳,一路甚至傳到了皇帝耳朵裏。
而皇帝對此的應對,則一如既讓地吻合了他麵對女色時的荒唐。
他以陳瀟瀟年滿十六卻未曾參選為由,先是罰了陳國公三個月的俸,後又給陳瀟瀟另辟了場單獨的選秀,迅速走完流程後塞進了儲秀院。
如今,淪落風塵的千金小姐又被抬入宮牆,成了皇帝的女人,更由煙柳中的藝名“瀟”之一字作為封號,文人騷客們更是有千百句風流要揮灑。
皇帝對此卻也不在意,批完今天的折子,隨便翻了本詩集看,看著看著就想起了這位瀟寶林。
“今日入宮的幾位妃嬪可都安置好了?”
在養心殿內伺候著的是秉筆太監姚淮安,這人年紀不大,卻在這個位置上已做了兩三年,素來有眼色。現下皇帝問的雖是今日所有妃嬪,手中拿的詩集卻是一位近日因寫陳瀟瀟而名聲大震的蘇州才子所做。
他撿著話回道:“幾位九品的采女都還在兩儀殿候著,另外幾位淑女和禦女娘子們分別去了延禧宮、宜和宮、鍾粹宮、毓秀宮,瀟寶林則是在上陽宮。不過寶林娘子同周淑女交好,方才去了宜和宮同周禦女說話,也不知回了沒。”
皇帝點頭,把手上的書往後翻了一頁,隨意道:“派人去上陽宮和宜和宮都去看看,今晚傳瀟寶林侍寢,讓她先備著。”
“還有那個周淑女……”皇帝頓了頓,視線移開書冊,若有所思,“罷了,剩下幾個新人的侍寢都給皇後安排吧。”
****
翌日清晨,新人按例前去見禮,周書禾跟隨宜和宮的香嬪和劉婕妤、陳寶林,同去坤仁宮覲見皇後娘娘及諸位妃嬪。
加上周書禾,宜和宮就有了四個有品級的妃嬪,算是住了個大半滿。
有道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周書禾看來,宜和宮這片小小江湖端的是風起雲湧。
主位的香嬪原是劉婕妤從家裏帶進來的婢女,既是奴籍而非良家女,便走不得大選的路子。可此人容姿婀娜貌若天仙,更奇的是她還身懷異香,每至春日,便有蝴蝶在身邊翩然起舞。
在劉婕妤還隻是寶林那會兒,皇帝有次跑去她屋裏用膳,卻從此把目光轉移到了她身邊的婢女采薇——也就是如今香嬪娘娘身上。
當今陛下寵幸誰從來隻看自己高興,身份地位一概不論,很快采薇便有了封號,位分也慢慢高於舊主劉如瑾了。這是妥妥的把人臉麵扔到地上隨便踩,偏皇帝在這方麵肆意慣了,旁人也沒得多說什麽,閑言碎語也隻衝著劉如瑾和采薇二人。
但即便如此,讓香嬪爬上嬪位也著實費了皇帝一番功夫。
除了出身賤籍,香嬪在心智上也又些缺陷。初時可能不覺,可一旦相處起來,就能發現這人說話做事都像個孩子似的,說得好聽點是稚子般純然,刻薄點的直接罵她癡傻也不為過。
這樣的女子,愛她美麗寵愛幾時就罷了,可若要封二品嬪位掌一宮之主,她能掌什麽的主?可別惹人笑話了。
這時卻竟是劉如瑾力排眾議,以美人的位分幫她操為嬪的心,平時也對這個舊仆多有照顧,說是從小一起長大本就親如姐妹,香嬪也一口一個瑾姐姐地親熱極了。
這劉氏是皇帝親信的少保嫡女,初封就是六品寶林,但因為相貌平平,雖有才情,入宮十餘年卻隻晉到了四品美人。皇帝見她兩人交好,便升了劉如瑾為婕妤,雖主位還是給了香嬪,但一宮之主的事務卻給了劉婕妤操持。
而在這不知真假的主仆情深之外,則是上次大選入宮,卻恩寵寥寥的陳寶林,陳國公庶女陳清茗。
陳清茗和周書禾並排,走在同宮的兩位高位嬪妃身後,她神色焦慮,躑躅片刻後靠近周書和,小聲叫住她。
“禾妹妹,我還是擔心,按禮講後宮妃嬪在給皇後奉茶前是不能侍寢的。雖是陛下點名,但畢竟有違禮數,陛下不會有錯、祖宗規矩不會錯,錯的就隻能是清……瀟瀟了。”
周書禾也跟著壓低聲音:“茗姐姐你說過皇後娘娘為人寬和,瀟瀟自己心裏也有數,不會有事的。”
陳清茗雖是陳瀟瀟親姐,但到底十幾年不見,遠不如周書禾同她熟稔。這會兒才將重逢,腦子裏還都是小時候和她一起玩耍的那個陳清竹,隻覺得“瀟瀟”叫起來別扭得很。
而陳瀟瀟卻嫌“清竹”二字太素淨,雖然都是清雅氣韻,卻少了瀟瀟落雨時的暢快,又覺得竹這種作物意象太高潔,聽著就要起一身雞皮疙瘩,便總要人喚她“瀟瀟”。
“我不擔心皇後娘娘如何,”陳清茗尤不放心,喃喃道,“隻是莊妃……”
周書禾昨日傍晚才收拾妥當,隻來得及向陳清茗細細打聽了皇後與宜和宮的人,旁的聽攬芳閣的掌使宮女吳枝淺淺說了些。
莊妃寧潺作為四妃之一自然也要提,隻是都是些官腔,講她美麗忠貞賢德有禮什麽的,周書禾得努力打起精神才沒睡過去。
她剛想向陳清茗追問莊妃如何,卻見一人正攜著妃位的儀仗往這邊走來,急忙跟著劉婕妤福身向來人行禮:“莊妃娘娘安。”
莊妃著一身棗紅色宮裝,頭戴一頂東珠綴的冠,是個端正到有幾分老氣的打扮,神色卻帶著輕佻。
她似笑非笑地盯著周書禾看了會兒,直把人盯的頭皮發麻,半晌才收回視線。
“都起來吧,且隨本宮去坤仁宮,去見識見識那位一抬進來就迫不及待‘點大蠟燭’的瀟瀟姑娘。”
點大蠟燭是青樓裏的行話,說的是樓裏的姑娘第一次行房,這些女孩沒有行嫁娶,隻能用根大紅蠟燭做洞房裏的花燭用。
這話說得夠刻薄,譏諷陳瀟瀟的身世,也順道貶低了一把皇帝。
但即使這話落入旁人耳中也沒什麽,以陳瀟瀟的性情來講,她是完全不會覺得這有什麽羞恥的,皇帝怕是也不太介意的,隻陳清茗漲紅了臉,衝動之下就要忿忿上前。
第8章 秘辛
周書禾眼疾手快,抓著陳清茗袖口一把把她拉了回來,等手裏攥著的那節衣袖力道漸弱,她才放開手,默默跟隨一行人行至皇後居所。
按照規矩,新冊的妃嬪要在一旁的小間裏候著,等前頭的都到齊了,再由皇後傳招入殿。
宜和宮一行人出發得略遲了,周書禾進門的時候,昨日入宮的十三位娘子已經到了十人。位分低的得向她行禮,她也得和向位分高的問安,等再來了人又又重複一次流程,如此一來一往費了不少口舌,好不容易才能坐下喝茶潤潤嗓子。
陳瀟瀟早早就到了,屋內人多口雜,她們也隻說了些你安我好的場麵話。
又座下來吃了會兒茶,皇後跟前的大宮女初晴打簾入內,福身道:“皇後娘娘傳喚,諸位娘子請。”
承平帝的後宮是大寧朝唯一一個逾了製式的,除了三夫人、九嬪、 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這些有品級的女子外,還另設了采女這麽個九品芝麻的位分,和不入品的選侍。
由大選入宮的宮嬪都是采女起步,周書禾這批秀女中就有四人被點了采女。這些人一般不會被封到三宮六院,全都塞進兩儀殿裏,什麽時候皇帝看膩了宮裏這些人,什麽時候就去兩儀殿“挖寶”。
好不容易才被皇帝選中成了妃嬪,卻不知道還得熬多久才能承寵,落到這麽個不尷不尬的境地,還被有些人戲稱為“女同進士”。
選侍則是大選時被選為二、三等,或者如香嬪這般未經選秀入宮的女子承寵後的初封。雖沒有品級,但到底和皇帝有過那麽一夜,還有香嬪這個榜樣珠玉在前,倒像是比采女更好得前程些。
此兩者都不曾冊封,也沒資格來景仁宮向皇後請安。但即使刨除這百來人,再去掉生病告假的、受皇後罰禁足的、被皇帝棄了在冷宮的、不滿製的空位等等等等,剩下在冊的妃嬪也有近八十號。
再加上周書禾她們十三人,還有婕妤請安時可隨入殿的兩位宮女,嬪位的四位宮女、妃位的八位宮女,以及皇後主位兩側的十六位宮女……
此番人馬都杵在一團,得虧坤仁宮正殿是個大殿呢,就這也得讓四品美人及以下的老資曆在殿外立著才行。
好在這樣的大覲見每三年新宮妃入宮才有一次,此外每日的晨昏定省也是按宮分批走。除非出了什麽要事,不然就今日宜和宮、明日上陽宮,一月最多輪到兩回,斷不會出現今日這樣的大陣仗。
周書禾從兩側的各色美人麵前走過,忒長的一條道,她隻盯著前麵人的後腦勺。
到了道路盡頭,幾人依儲秀院裏學過的禮儀行三跪九叩大禮,禮畢齊聲道:“皇後娘娘萬福金安。”
皇後也端著禮,淺笑道:“都快起來吧,也見見諸位嬪妃。”
現在比計劃早了兩年,可祁遇隻鬆快了一小會兒。八弟吊在梁上的屍體像是在他身後追,他隻想著快一點再快一點,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快點救下她們。
又一月,萬平把鎮北關上上下下全走了一遍,調查完關內外的兵馬情況後,派監察院專門的驛丞快馬加鞭,把要呈交給皇帝的文書送去京中,自己則帶著祁遇,隨大部隊慢慢歸京。
跟著十二衙門中僅次於司禮監的禦馬監掌印太監,祁遇享受了一把獲罪前都沒享受過的奢侈華麗。
一路上行到哪裏,哪裏就有當地官員點頭哈腰地招待,金銀玉器書畫古玩,甚至還有把女子送到萬平房中的。
萬平對財帛來者不拒,碰到女子卻直接黑著臉趕出去,後來的官員經過打聽知道了他的喜好,便隻送金銀了。
夜裏萬平叫祁遇伺候他筆墨,一邊把官員們的賄賂一筆不漏地記在賬冊上,一邊隨意地說著話。
“殿下讓我帶著你便是想讓我教你,你這人公子哥出身,又有功名,想來也是有幾分傲氣的,我就不問你情不情願做子孫了,直接當你是徒弟吧。”
祁遇聞言停下磨墨,退後半步,彎腰拱手認真行了拜師禮,又叫了師父。
萬平見他一舉一動規規整整,不免有些樂,倒是對這個便宜徒弟有了三分真心。
“你半路出家,旁的我不跟你多講,就一點,我們這些人榮華富貴皆係於陛下一身,世家有家族綿延,官員能成派成係,我們隻有主子,這是我們可憐,但也是我們的底氣。”
萬平說到一半,正好記完了近幾日的賄禮明細,合上冊子叫來隨行的武侍,派人送去京中監察院,忙完這一段,才轉頭跟祁遇接上話。
“正因為我們什麽都靠著陛下,陛下自然就信重我們。隻是陛下日理萬機,許多小事呈上去反是叨擾,我們呢,呈給都督便好了。”
萬平仰靠在椅子上,目光斜斜瞥他,麵上帶著一種意味深長的笑容。
“都督雖不是主子,但我們得敬著他,跟要敬著主子是一個道理。”
祁遇沒說話,隻點頭應是。
遠在皇帝腳下的京城勢力漸漸在他眼前鋪展開來,而他也隱約看見了,立在那位金光閃閃的真龍天子身後的,一道虛茫的影子。
正是萬平的幹爹,那位權勢滔天的大寧九千歲,司禮監掌印太監、監察院提督——萬敏。
第7章 後宮
承平二十年,冬。
今年冬天雪下得少,開春恐有旱情,前朝官員忙得一個頭兩個大,皇帝也跟著不得清閑,就指著臘月新妃入宮的事兒讓他得幾分鬆快。
每逢此事皇帝總是興致勃勃,但好歹這人不急色,反而是頗為享受等待的樂趣。
美人如花,總能給堆積如山的政事、國事、天下事,添上三兩亮色。
於是前後三日的選閱記名,成了皇帝理所當然的休息日,逃離繁重的政務,觀賞大寧各地的近千位秀女,這些人三人一組依次行至眼前,他挑挑揀揀,最後從中選了二十餘名。
算是個小年了。
此次人雖不多,卻囊括了環肥燕瘦各色美人,皇帝心裏舒坦,笑容也多了起來。
而周書禾雖姿容姣好,可單論容貌,放在大寧萬萬人中,怎麽都算不得了絕豔,精心準備之下雖被皇帝選中,卻到底隻封了個八品淑女,賜居宜和宮攬芳閣。
甚至就連這八品淑女之位,也是皇帝思量再三才給出的。
選閱大典已過三日,周書禾至今還記得停留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帶著探究和掂量,甚至有幾分莫名其妙的警覺和疑心。
如果沒有被選中……她不知道還有什麽辦法,能讓父親不受人陷害,避免那家破人亡的境地。
好在雖然皇帝有所遲疑,身邊的皇後卻對周書禾頗為喜愛的樣子,說了些讚美的話,讓他下定了決心。
“我看呐,還是咱們陛下眼光一般,你這般明豔可愛,居然才給了淑女位分。”
說話的人做六品寶林打扮,倚靠周書禾身側,一手茶水一手茶點地吃喝著,分明是不規矩的姿勢,由此人做來卻跟帶著勾子似的,十足奪人心魄。
周書禾從思考中回過神來,笑著搖頭打趣道:“我看這不能怪陛下,畢竟有你名動天下的陳瀟瀟珠玉在前,我不過螢火微光,能得皇上看中也都是寶林姐姐教得好。”
陳瀟瀟受她一頓誇,麵露得色,驕矜不說話了。
這話到也算不得假。
同其他秀女養在深閨無人知不同,旁人若說起陳瀟瀟,一來免不得讚她風貌,二來也常常會交換一個心照不宣的曖昧笑容。
承平七年中秋夜,年僅四歲的陳國公府嫡小姐陳清竹,和六歲的庶姐偷跑去街上玩耍時走丟了。十二年後,還是中秋夜,正是那煙雨巷子裏、柳畔閣樓中瀟瀟姑娘的大日子。
識得風月的老爺公子們早早的去了,最後雖無人抱得美人歸,卻也都飽了眼福,看了一出狗血潑天的好戲。
國公府上走丟的嫡小姐,居然成了個煙柳巷裏的嬌娘子。
有詩人才子做詞配曲,一樁墮風塵的奇聞軼事在京城裏傳唱起來。陳國公羞憤欲死,可他雖有爵位卻隻領了個清閑衙門,廢了吃奶的勁也沒能斷了流傳,一路甚至傳到了皇帝耳朵裏。
而皇帝對此的應對,則一如既讓地吻合了他麵對女色時的荒唐。
他以陳瀟瀟年滿十六卻未曾參選為由,先是罰了陳國公三個月的俸,後又給陳瀟瀟另辟了場單獨的選秀,迅速走完流程後塞進了儲秀院。
如今,淪落風塵的千金小姐又被抬入宮牆,成了皇帝的女人,更由煙柳中的藝名“瀟”之一字作為封號,文人騷客們更是有千百句風流要揮灑。
皇帝對此卻也不在意,批完今天的折子,隨便翻了本詩集看,看著看著就想起了這位瀟寶林。
“今日入宮的幾位妃嬪可都安置好了?”
在養心殿內伺候著的是秉筆太監姚淮安,這人年紀不大,卻在這個位置上已做了兩三年,素來有眼色。現下皇帝問的雖是今日所有妃嬪,手中拿的詩集卻是一位近日因寫陳瀟瀟而名聲大震的蘇州才子所做。
他撿著話回道:“幾位九品的采女都還在兩儀殿候著,另外幾位淑女和禦女娘子們分別去了延禧宮、宜和宮、鍾粹宮、毓秀宮,瀟寶林則是在上陽宮。不過寶林娘子同周淑女交好,方才去了宜和宮同周禦女說話,也不知回了沒。”
皇帝點頭,把手上的書往後翻了一頁,隨意道:“派人去上陽宮和宜和宮都去看看,今晚傳瀟寶林侍寢,讓她先備著。”
“還有那個周淑女……”皇帝頓了頓,視線移開書冊,若有所思,“罷了,剩下幾個新人的侍寢都給皇後安排吧。”
****
翌日清晨,新人按例前去見禮,周書禾跟隨宜和宮的香嬪和劉婕妤、陳寶林,同去坤仁宮覲見皇後娘娘及諸位妃嬪。
加上周書禾,宜和宮就有了四個有品級的妃嬪,算是住了個大半滿。
有道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周書禾看來,宜和宮這片小小江湖端的是風起雲湧。
主位的香嬪原是劉婕妤從家裏帶進來的婢女,既是奴籍而非良家女,便走不得大選的路子。可此人容姿婀娜貌若天仙,更奇的是她還身懷異香,每至春日,便有蝴蝶在身邊翩然起舞。
在劉婕妤還隻是寶林那會兒,皇帝有次跑去她屋裏用膳,卻從此把目光轉移到了她身邊的婢女采薇——也就是如今香嬪娘娘身上。
當今陛下寵幸誰從來隻看自己高興,身份地位一概不論,很快采薇便有了封號,位分也慢慢高於舊主劉如瑾了。這是妥妥的把人臉麵扔到地上隨便踩,偏皇帝在這方麵肆意慣了,旁人也沒得多說什麽,閑言碎語也隻衝著劉如瑾和采薇二人。
但即便如此,讓香嬪爬上嬪位也著實費了皇帝一番功夫。
除了出身賤籍,香嬪在心智上也又些缺陷。初時可能不覺,可一旦相處起來,就能發現這人說話做事都像個孩子似的,說得好聽點是稚子般純然,刻薄點的直接罵她癡傻也不為過。
這樣的女子,愛她美麗寵愛幾時就罷了,可若要封二品嬪位掌一宮之主,她能掌什麽的主?可別惹人笑話了。
這時卻竟是劉如瑾力排眾議,以美人的位分幫她操為嬪的心,平時也對這個舊仆多有照顧,說是從小一起長大本就親如姐妹,香嬪也一口一個瑾姐姐地親熱極了。
這劉氏是皇帝親信的少保嫡女,初封就是六品寶林,但因為相貌平平,雖有才情,入宮十餘年卻隻晉到了四品美人。皇帝見她兩人交好,便升了劉如瑾為婕妤,雖主位還是給了香嬪,但一宮之主的事務卻給了劉婕妤操持。
而在這不知真假的主仆情深之外,則是上次大選入宮,卻恩寵寥寥的陳寶林,陳國公庶女陳清茗。
陳清茗和周書禾並排,走在同宮的兩位高位嬪妃身後,她神色焦慮,躑躅片刻後靠近周書和,小聲叫住她。
“禾妹妹,我還是擔心,按禮講後宮妃嬪在給皇後奉茶前是不能侍寢的。雖是陛下點名,但畢竟有違禮數,陛下不會有錯、祖宗規矩不會錯,錯的就隻能是清……瀟瀟了。”
周書禾也跟著壓低聲音:“茗姐姐你說過皇後娘娘為人寬和,瀟瀟自己心裏也有數,不會有事的。”
陳清茗雖是陳瀟瀟親姐,但到底十幾年不見,遠不如周書禾同她熟稔。這會兒才將重逢,腦子裏還都是小時候和她一起玩耍的那個陳清竹,隻覺得“瀟瀟”叫起來別扭得很。
而陳瀟瀟卻嫌“清竹”二字太素淨,雖然都是清雅氣韻,卻少了瀟瀟落雨時的暢快,又覺得竹這種作物意象太高潔,聽著就要起一身雞皮疙瘩,便總要人喚她“瀟瀟”。
“我不擔心皇後娘娘如何,”陳清茗尤不放心,喃喃道,“隻是莊妃……”
周書禾昨日傍晚才收拾妥當,隻來得及向陳清茗細細打聽了皇後與宜和宮的人,旁的聽攬芳閣的掌使宮女吳枝淺淺說了些。
莊妃寧潺作為四妃之一自然也要提,隻是都是些官腔,講她美麗忠貞賢德有禮什麽的,周書禾得努力打起精神才沒睡過去。
她剛想向陳清茗追問莊妃如何,卻見一人正攜著妃位的儀仗往這邊走來,急忙跟著劉婕妤福身向來人行禮:“莊妃娘娘安。”
莊妃著一身棗紅色宮裝,頭戴一頂東珠綴的冠,是個端正到有幾分老氣的打扮,神色卻帶著輕佻。
她似笑非笑地盯著周書禾看了會兒,直把人盯的頭皮發麻,半晌才收回視線。
“都起來吧,且隨本宮去坤仁宮,去見識見識那位一抬進來就迫不及待‘點大蠟燭’的瀟瀟姑娘。”
點大蠟燭是青樓裏的行話,說的是樓裏的姑娘第一次行房,這些女孩沒有行嫁娶,隻能用根大紅蠟燭做洞房裏的花燭用。
這話說得夠刻薄,譏諷陳瀟瀟的身世,也順道貶低了一把皇帝。
但即使這話落入旁人耳中也沒什麽,以陳瀟瀟的性情來講,她是完全不會覺得這有什麽羞恥的,皇帝怕是也不太介意的,隻陳清茗漲紅了臉,衝動之下就要忿忿上前。
第8章 秘辛
周書禾眼疾手快,抓著陳清茗袖口一把把她拉了回來,等手裏攥著的那節衣袖力道漸弱,她才放開手,默默跟隨一行人行至皇後居所。
按照規矩,新冊的妃嬪要在一旁的小間裏候著,等前頭的都到齊了,再由皇後傳招入殿。
宜和宮一行人出發得略遲了,周書禾進門的時候,昨日入宮的十三位娘子已經到了十人。位分低的得向她行禮,她也得和向位分高的問安,等再來了人又又重複一次流程,如此一來一往費了不少口舌,好不容易才能坐下喝茶潤潤嗓子。
陳瀟瀟早早就到了,屋內人多口雜,她們也隻說了些你安我好的場麵話。
又座下來吃了會兒茶,皇後跟前的大宮女初晴打簾入內,福身道:“皇後娘娘傳喚,諸位娘子請。”
承平帝的後宮是大寧朝唯一一個逾了製式的,除了三夫人、九嬪、 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這些有品級的女子外,還另設了采女這麽個九品芝麻的位分,和不入品的選侍。
由大選入宮的宮嬪都是采女起步,周書禾這批秀女中就有四人被點了采女。這些人一般不會被封到三宮六院,全都塞進兩儀殿裏,什麽時候皇帝看膩了宮裏這些人,什麽時候就去兩儀殿“挖寶”。
好不容易才被皇帝選中成了妃嬪,卻不知道還得熬多久才能承寵,落到這麽個不尷不尬的境地,還被有些人戲稱為“女同進士”。
選侍則是大選時被選為二、三等,或者如香嬪這般未經選秀入宮的女子承寵後的初封。雖沒有品級,但到底和皇帝有過那麽一夜,還有香嬪這個榜樣珠玉在前,倒像是比采女更好得前程些。
此兩者都不曾冊封,也沒資格來景仁宮向皇後請安。但即使刨除這百來人,再去掉生病告假的、受皇後罰禁足的、被皇帝棄了在冷宮的、不滿製的空位等等等等,剩下在冊的妃嬪也有近八十號。
再加上周書禾她們十三人,還有婕妤請安時可隨入殿的兩位宮女,嬪位的四位宮女、妃位的八位宮女,以及皇後主位兩側的十六位宮女……
此番人馬都杵在一團,得虧坤仁宮正殿是個大殿呢,就這也得讓四品美人及以下的老資曆在殿外立著才行。
好在這樣的大覲見每三年新宮妃入宮才有一次,此外每日的晨昏定省也是按宮分批走。除非出了什麽要事,不然就今日宜和宮、明日上陽宮,一月最多輪到兩回,斷不會出現今日這樣的大陣仗。
周書禾從兩側的各色美人麵前走過,忒長的一條道,她隻盯著前麵人的後腦勺。
到了道路盡頭,幾人依儲秀院裏學過的禮儀行三跪九叩大禮,禮畢齊聲道:“皇後娘娘萬福金安。”
皇後也端著禮,淺笑道:“都快起來吧,也見見諸位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