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與現實無關,設定為劇情服務,請勿較真,十分感謝!


    第26章 長都郡


    “長都郡已經連續漲水了七天, 河道徹底被淹沒,現在隻能劃船通行, 低處民居和農田徹底被洪水衝垮, 上千人已經遇難。”


    “錦水的上遊嘉河位於上穀郡,如今嘉河已經決堤,水患還有進一步蔓延的風險, 而錦水在南滄縣的支流玉帶河雖然現在還算平穩,但一旦錦水徹底決堤, 玉帶河也恐怕難保。”


    “至今長都郡的災情依然還在延續, 郡內各縣也正趕往援助, 南滄縣自然也要出力。”


    宣瑾瑜慢慢講述著從長都郡守古元朗和信使龐舒口中得到的消息,雖說縣廷府眾人已多少了解到情況, 但耳聽著這麽一條一條梳理出來,也是一室愀然,氣氛凝重到落針可聞。


    “郡王爺,下官懇請今日出發, 前往長都郡城!我……我必須得回去,阿爹和阿娘都在長都郡……”古淼突然站了起來, 他臉上毫無血色, 額頭密密麻麻全是汗珠, 失魂落魄又惶恐不安。


    宣瑾瑜當然明白,古淼自從知道這件事就隻是在強作鎮定, 恐怕恨不能插翅飛往長都郡,她自然不會阻攔。宣瑾瑜安慰說:“既然古郡守寫信讓信使前往各縣求援, 那長都郡還能盡力自救, 想來郡守和郡守夫人定然安然無恙。你且放心, 自然會讓你前往長都郡。”


    郡王神色沉穩不亂, 安排有條不紊,正如平日裏一樣運籌帷幄,這等沉穩的氣度也感染了古淼,宣瑾瑜的話也安撫了他對親人的擔憂,他漸漸安穩下來,隻下定決心,一定要盡快趕往長都郡!


    縣廷府其他人心情也相差仿佛,甚至有人在長都郡也有親戚。希望能夠盡快平息長都郡水患,成為了所有人的共識。


    可是支援長都郡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如何支援卻是一個大問題。


    “宋冬,縣廷府庫房裏還有多少官糧?”宣瑾瑜先發問。無論如何,糧食是必需品。


    “郡王,此次縣廷府所屬土地攏共收入五百石糧食,若是不夠,或可現下由縣廷府出麵,向南滄縣村民收購部分糧食。現有的糧食隻要能撐到九月末,新開墾的兩千畝荒地種的菽豆就可以收了,到時候南滄縣也不會缺糧。”


    長都郡水災事發突然,南滄縣新開墾的荒地還未收獲,因此眼下裏縣廷府隻有五百石糧食,約六萬斤,而長都郡卻有近十萬人口,堪稱杯水車薪。


    宣瑾瑜說:“現在就安排馬車,這五百石糧食全部裝載運往長都郡。宋冬,你且按照市麵上糧價,上各村去收購糧食,數量上不封頂,若是縣廷府銀子不夠,就去郡王府賬上支取。從今日起,南滄縣米糧進入管控,所有村民賣糧,必須賣給縣廷府,嚴禁販賣給商人!”


    宣瑾瑜猶豫了一下,實際郡王府自家田莊收了一千餘石糧食,隻是宣瑾瑜到底還是擔心糧價不穩,又怕南滄縣到時也被水災波及,左思右想,還是把郡王府這些糧食留來壓倉比較穩妥,不如看看從民眾手裏能夠收到多少糧食,先把這收來的糧食拿去支援長都郡。


    宋冬自然明白郡王意圖。曆來水災,緊跟著便是人禍,糧食在災期本就金貴,若是遭遇惡意抬價,那價格更是水漲船高,恐怕每次水災,因買不起糧餓死的災民比水淹死的更多。南滄縣緊鄰長都郡,從眼下開始管控糧食才是首要重任。


    “下官領命。”宋冬肅然抱拳:“若郡王沒有旁的吩咐,不如下官且先告辭,安排米糧裝車和收糧之事?”


    “你且先安排米糧裝車,然後便立刻組織人手,前去檢查南滄縣水渠,若有需要穩固的地方,馬上連夜修理。至於古淼,你就去協助宋冬,到時候隨押送米糧一起前往長都郡。”宣瑾瑜又囑咐了水渠檢修一事,這才揮揮手,讓宋冬和古淼先出去辦事。


    “徐福,若從今日起,水泥每日產量必須提升兩倍,在十五日內修好通往長都郡的混凝土路,你可有信心?”宣瑾瑜沉聲問道。若是用普通土路,馬車載重和速度必然受限,要想解決,還得修路。


    徐福露出一抹苦笑。需知修築混凝土路若想縮短時間,最難的便是修好的混凝土路至少要七天,他飛快計算了一下工期,說道:“回郡王,從今日起小道便再擴招一倍人手,這樣耗費的工錢翻倍,十五日內定能修好混凝土路,但恐怕隻有一半路程可以用來行車,另外一半還需養護數日!”


    “就按這樣辦吧,實在不行,就點上火把,晝夜不停地修路。所需銀兩,你直接上王府找福順支取。”宣瑾瑜幹脆利落說,是時候展現鈔能力了。想想這下花出去的銀子,她也難免肉痛,隻能咬牙把錢花在刀刃上。


    得了郡王諭令,銀子花費的問題一解決,徐福頓時感覺輕鬆不少。


    “除去修路所需,你單獨燒製出一批生石灰,日後我有其他安排。”宣瑾瑜又吩咐說。


    有其他安排?生石灰除了能做水泥,難道還能做其他東西?徐福不禁好奇,不過眼下也不是發問的時候,告稟宣瑾瑜之後,他也匆忙而去。


    “郡王爺,那我呢?”獄掾林齊連忙跳出,生怕被宣瑾瑜遺忘。


    “南滄縣從縣城到各個村,你都安排好獄吏前去巡邏,若有有心鬧事挑唆之人,一律先抓往南滄縣牢獄,等水災一事結束後統一審理。縣城裏的商市,你且看好了,也去安排人巡查,南滄縣米麵糧油的價格要時刻盯緊些。”


    林齊心領神會,每逢災情,就難免有些跳梁小醜想要煽風點火,從中漁利,這事兒最適合他這獄掾來做,當即拍胸脯說:“郡王爺放心,我林齊一定把南滄縣各條道上都看管清楚!這就讓下麵小的們招子都放亮些。”


    嗯,也不知道林齊之前是做什麽的,對道上如此熟悉……眼下各地官署裏都沒有公an一類的機構,宣瑾瑜隻能讓司掌刑獄一事的林齊來暫代這個職責。


    到了中午,終於等到所有馬車都裝載好糧食。


    第一批緊急調出的雙馬車共計十輛,每輛車運載十石糧食,率先出發,後續再由宋冬安排第二批馬車運糧出發。


    城門外,宣瑾瑜騎著赤焰馬,對宋冬、林齊等人說道:“回吧,縣廷府事務就交給你們了。”


    宋冬等人紛紛行禮:“郡王一路順風!”


    宣瑾瑜點點頭,又喚來宋冬:“三皇子殿下派來南滄縣的軍侯劉文華那邊,我已經打了招呼,若南滄縣有甚急事,也可去找他相商。”


    宋冬心中一凜,郡王是怕水災萬一蔓延,甚至會出現bao亂。“下官知道了,郡王爺放心吧。”


    夏三帶著護衛隊拱衛在宣瑾瑜旁邊,這次宣瑾瑜前往長都郡救災,他自然要隨侍保護,宣瑾瑜也讚成——有了夏三,這糧隊便不必額外再配護衛隊。古淼,信使龐舒,王府管家福順的大兒子福文山,還有南滄縣的數名書吏也隨隊前往。


    “夏三,你那邊可有殿下來信?”宣瑾瑜忍不住問道。裴佑那邊想必也收到災情消息了吧?就不知道裴佑是如何打算的?


    “屬下不知。”夏三告稟道,若說皇子殿下有信,最近的一封信依然是讓他仔細護衛郡王,旁的隻字未提,他又看見宣瑾瑜擔憂神色,便遲疑問道:“郡王可要聯係殿下?屬下可幫郡王送信。”


    “倒不急於一時,算算馬上咱們就能到長都郡,到時候也就知道了。”宣瑾瑜搖頭說道。


    -------------------------------------


    雖然已經從龐舒口中和郡守信中了解到了長都郡災情,可親眼目睹的慘重景象還是遠遠超出了宣瑾瑜的想象。


    “這還是長都郡嗎……”一位書吏低聲說著。


    宣瑾瑜穿越過來的回憶裏有長都郡,長都郡有繁華而寬闊的街道,兩側宅院鱗次櫛比,往來人群川流不息,郡城遠遠比南滄縣富庶。可現在不是了。他們從高處山路上進入郡城,遠遠就能望見半個郡城陷在了水裏,依稀還能看見被淹沒的屋頂上的青瓦,樹木也就露出頂端的一小茬,街道上處處是汙泥穢水,而道路兩旁都是流離失所的百姓,他們麵目髒汙,眼神麻木,有的懷裏還摟著麵黃肌瘦、嚎啕大哭的小娃。


    即使站在還沒有淹沒的郡城裏,也可以清楚看見洪水水勢,天地威勢之下,人是如此脆弱。


    就在來的路上,宣瑾瑜一行人就已經見到了一次水勢暴發,遠遠地就能看見突如其來暴發的水浪,逼得他們不得不改道,短短一百來裏路,他們硬是第三天才到。一路走來,也有不少逃難的災民偷偷打量他們身後的馬車,眼神詭譎怨毒,逼得夏三帶著親衛隊齊刷刷把利刃拉出刀鞘,這才震懾住一些末路之人的瘋狂。


    龐舒在前引路,領著他們一路前去郡廷府,這才見到了郡守古元朗。


    古淼幾乎難以置信。眼前這個兩鬢染上霜白,形容憔悴的中年男子還是他印象中那個文采風流、儒雅睿智的阿爹嗎?怎麽短短數十日不見,阿爹就老成了如此模樣?


    作者有話說:


    第27章 救災


    古元朗自然也從人群中一眼看見了古淼, 不過眼下也顧不得與兒子說話。他鄭重上前,長揖一禮:“多謝郡王爺仗義施援!古某感激不盡!”


    宣瑾瑜趕緊扶起古元朗:“郡守言重了, 南滄縣與長都郡比鄰而居, 又何必見外呢。”


    連日以來的災情使古元朗焦頭爛額,此時才露出一個真心的笑容。他這次派出數名信使要求各縣支援長都郡救災,長都郡直屬的各縣反而都拖拖拉拉地籌備, 最先趕到的竟然是自成一脈的郡王封地南滄縣。


    簡短地寒暄了幾句,宣瑾瑜就直接和古元朗聊起了災情, 也很快和古元朗商量好了人手安排。於是, 剛到長都郡的南滄縣人馬, 又很快地分散開來。


    首先是古淼,他和父親簡單交談得知親人平安後, 便帶著兩個南滄縣書吏直接去接手了災民安置的任務。因為受災百姓眾多,郡廷府將受災百姓分到了幾處空地,由郡廷府每日施粥,至於住宿就隻能席地而臥。為了安置民眾, 郡廷府的大小官吏忙得團團轉,古淼便接手管理了其中一片區域。


    帶來的糧食則是全部交給了郡守府入庫統一安排, 空馬車由夏三分出一半人手, 重返南滄縣繼續運糧。至於郡王府管家福順的兒子福文山, 則是匆匆向宣瑾瑜告退,他要去照管郡王府在南滄縣的生意。


    而宣瑾瑜, 則是和古元朗一起前往郡守府,商量救災之策。


    -------------------------------------


    “排好隊伍, 不得爭搶!施粥了!”衙役們手裏拿著木棍, 腰上佩著刀劍, 紛紛喝問著災民。


    這是一處坡地, 黑壓壓坐臥著數百流民,全都是在洪災中失去房屋田地的百姓,他們聞言也隻是慢吞吞地起身,這幾日郡廷府雖說施粥,可那粥就跟清水相差仿佛,隻在碗底能看見零星幾粒麥粒。


    可哪怕是這樣,這粥也能哄哄肚子,隻是民眾們餓的渾身乏力,走幾步都累得喘氣。幾天沒吃過一頓飽飯,這些人瘦骨嶙峋,眼睛裏也沒有一絲神采。


    今日主持施粥的官員倒是換了人,是個麵目清秀的年輕男子,在他的指揮下,幾個從流民裏選出來的有手藝的廚子架起了柴火,開始用大陶釜燒水。


    古淼拆開帶來的糧袋,裏麵是滿滿的菽豆,他叫來其中一個廚子,說:“把這些菽豆放陶釜裏煮熟吧。”


    廚子洗幹淨手,戰戰兢兢地舀了一捧出來。


    這怎麽夠?古淼皺眉,這段時間在南滄縣的曆練,他也不是之前那個不知世事的大少爺,他估計了一下分量,拿出量器來,讓他們每個陶釜裏放半鬥菽豆。很快水咕嘟咕嘟地滾開,翻滾的菽豆也逐漸融成香濃的豆粥。


    熬煮豆粥的幾個廚子一開始還是在小口咽涎水,等豆粥的香味兒散出來,喉頭已經是不住滾動,空蕩蕩的肚腹裏也傳出腸鳴。等粥煮好了,廚子們念念不舍地看著這香濃的豆粥,打算離開。


    這麽好的豆粥,待會兒郡廷府的大人們就要來吃了吧。這麽多呢,也不知道多少人才能吃完,廚子們偷偷想。


    古淼見到豆粥熬好了,這才開口說:“讓百姓們開始排隊吧,每隻陶釜前排一隊,拿碗來施粥。”


    什麽?這麽好的粥,是給我們吃的嗎?廚子們幾乎難以置信,反應過來趕快排進了隊頭,而排成隊伍的流民也同樣激動,今天的豆粥格外好!


    衙役們拿起流民們的木碗,一碗一碗地給流民裝滿,所有拿到豆粥的人都顧不上燙嘴,狼吞虎咽地把豆粥吞到了肚子裏,這才感覺到久違的暖流,饑渴難耐的胃肚終於有了墊底的吃食。很多流民之前種地也隻是混個半飽,自家煮的豆粥都比這個稀,甚至有時候隻能吃最粗糙的麥飯。


    做豆粥的廚子們因為排到了隊伍前頭,早就領到了豆粥吃完。於是他們也等在旁邊,等陶釜裏煮的豆粥吃完,就立刻又點火開煮。而衙役帶著幾個從流民裏選出來的管事,瞪大眼睛巡邏,不準有流民多領。古淼事先已經算過,這裏差不多有五百多流民,一人一大碗也不過二兩菽豆,差不多消耗了一石菽豆。


    許巧女半靠在樹底下,她嘴唇發白,臉上全是滴落的汗珠,身體裏感覺冰涼,可額頭卻一片火熱發燙,腦子也暈暈乎乎的,她心知自己是發熱了,可到底還是強打精神給小寶喂奶,小寶瘦得跟奶貓一樣大,再不喂奶,她怕孩子養不活。旁邊丈夫丁力擔心地看她,說:“巧女,要不就給小寶喂點豆粥吧?你就別喂奶了。”


    許巧女抱著小寶,露出一個微弱地笑:“沒事兒,今天老爺們發的豆粥熬得濃咧,我剛喝了豆粥,趁有力氣,給小寶喂點兒。”


    丁力也不吱聲了,隻在心裏發愁,老婆這樣發熱下去,可如何是好?


    就在這個時候,有衙役突然來了,手裏還端著東西:“許巧女是誰?”


    旁邊幾個認識丁力和徐巧女的流民望過來,那衙役注意到,也就走過來。


    丁力連忙起身:“官爺,許巧女是我媳婦兒,有什麽事吩咐?”


    那衙役板著臉,把手裏的碗遞過來:“古書吏有令,生病的人都可以領一碗糖水,喝完了就把碗還到平時施粥的地方去。可聽懂了?”


    丁力連連點頭,等衙役走後,他小心翼翼地把碗端到許巧女麵前:“媳婦,官爺說這是治病的糖水呢,你趕緊喝吧。”


    許巧女猶豫了一下:“你先喝兩口,剩下的再留給我。”


    丁力頓時著急起來:“你都病了,快點喝吧。”


    許巧女這才接過碗,丁力趕緊把小寶抱過來。許巧女一口一口地喝那糖水,糖水又熱又甜,還有點辣舌頭,可喝到肚子裏,身體裏慢慢升騰起熱氣,等濃濃一大碗糖水喝下去,她額頭上浸出一層汗珠,竟然覺得舒爽了不少。


    古淼站在旁邊盯著廚子們做糖水。這次南滄縣來,除了糧食,還帶來不少生薑和庫存的丁丁糖。郡王爺說,把生薑和丁丁糖一起煮一碗薑糖水,給發熱的人喝,就是能夠治發熱的良藥。眼下水災嚴重,民眾又都是露天而睡,雖說是盛夏,也有不少人淹了水感了風寒。他想到郡王爺的吩咐,就趕緊熬煮了薑糖水,發給生病的人。


    一定能好起來……古淼默默在心裏祈禱。


    古淼在長都郡忙活的時候,南滄縣裏,古靈也點燈熬油地苦幹。


    租來的小院裏放著一架古靈從紡織作坊裏借來的提花織機,這樣晚間回來,古靈能點著油燈接著琢磨。現在已經月上西天,古靈還借著微弱的燈光專心致誌地調整著提花織機,一旁邊小娟也幫忙調整綜片的順序,按古靈的要求調整著緯線的顏色。


    時間已晚,邊小娟悄悄打了個嗬欠,卻不知被古靈看了個正著。


    古靈猶豫著開口:“小娟,我自己一個人也行,你不必陪我。”


    邊小娟搖搖頭,笑著說:“說啥呢,你一個人能弄到什麽時候?你動腦子我動手,這樣不就快了嗎?”


    “都這麽晚了,你快去休息吧。我一個人來。”古靈卻也堅持。


    邊小娟看著大大咧咧,實際心細如發,她知道古靈是個極不願意麻煩別人的性子,也正色說:“你就別想這些有的沒的了,我都跟我阿爹阿娘說了,你哥哥去長都郡了,我上郡城陪你住一段時間,也好給你搭把手。你不是說了,要研究這個什麽提花織機,管郡王爺要賞錢給你爹娘寄過去嗎?與其在這兒婆婆媽媽,不如趕緊把這個花樣子研究個明白哩。”


    古靈心裏湧起一股暖流,她跟邊小娟說過自己父母都在長都郡,她哥哥是南滄縣的小書吏,她跟著哥哥來南滄縣上任,現在長都郡發大水,哥哥跟著郡王爺去南滄縣救災去了。邊小娟隻當她家是長都郡普通人家。


    古靈隱瞞身份與邊小娟交往,隻是因為郡王爺要求她來紡織作坊必須做個普通女工,若大家知道她是長都郡守家的大小姐,又有誰敢與她論交情?並不是有意欺瞞邊小娟。古靈是真心慶幸自己交到了邊小娟這個朋友。得知她哥哥去了長都郡後,邊小娟怕她一個人越想越愁,就搬到她家來陪她,不僅如此,還陪她熬夜幹活。


    如果沒有邊小娟這個好朋友,古靈都不敢想,自己這些天會如何發愁。古靈繼續翻看著郡王爺給她的帛書,那本神秘的《基礎紡織工藝》,這上麵不僅有紡織機的圖樣子,還有好幾種花紋的織法。古靈家世高貴,從小連宮裏的貢娟也見過,可她也從來沒見過這樣複雜的花紋。


    古靈研究了好幾天,也隻是勉強摸著一點頭緒。枉她自詡聰明,原來也隻是井底觀天罷了,她被濃重的挫敗感淹沒,低聲說:“小娟,你說我真能做出來嗎?”


    唉,阿靈又在看那本天書了,邊小娟正偷偷在心裏想著,就聽見好友迷茫的話語,她連忙果斷地回答:“當然可以啊!你是我見過最聰明的姑娘!要知道,我看你讀書簡直就跟吃飯喝水一樣容易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抽卡後郡王是基建狂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二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二燁並收藏抽卡後郡王是基建狂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