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這次修水渠是個大工程,招收人手太多,有一些長都郡城的農民和匠人也被吸引了過來。他們有的在水災中失去了土地,有的失去了做手藝的工具,秋冬時留在長都郡城也沒個生計,隻有一身勞力能換錢,又聽人說南滄縣人的日子過得紅火,索性一咬牙一跺腳,奔著南滄縣來了。花個幾文錢賃個村裏的破屋子,哪怕報名去修水渠,不還又管飯又給十文工錢嗎?做上一個月,那也足足三百文,夠在村子裏安置一個小家了。


    南滄縣敞開懷抱,擁抱這群外遷來的居民。縣城富庶之後,急需更多的人力來進行生產。


    這幾日,宣瑾瑜陪著李氏去往了自家莊子小住。田間清幽,莊子上出的雞鴨魚也新鮮,正適合散心度假。


    到了莊子上,瞅見庫房裏放著的成堆菽豆,宣瑾瑜不期然想到,是不是也該把豆腐給做出來,豐富一下餐桌?一提到豆腐,宣瑾瑜便情不自禁想起一連串美食來,豆醬,豆花,豆腐幹,腐竹,腐乳,臭豆腐……


    圍繞著豆製品,還有多少種花家的美食,等著她去發現!不如趁著這幾天閑暇,把豆腐給做出來!


    聽自家孩兒說要做道新美食,李氏也好奇起來:“是想要做什麽稀奇東西?”現在王府裏銀錢充裕了,孩子當王爺比她爹還靠譜,李氏是徹底沒了憂愁事,一心享受生活,對美食越發升起濃厚興趣。


    宣瑾瑜笑著說:“我也是突然在書裏看到個法子,想做個名叫豆腐的物事出來,這豆腐軟嫩香滑,恰適合阿娘口味。”


    “哦?那做出來,說不得趕著今天,我們還能現吃上一碗。”李氏眼睛一亮,連連催促宣瑾瑜。


    莊子裏的家仆就搬來了石磨,按照自家王爺吩咐,開始磨起來事先泡好的菽豆,很快,石磨盤裏就流出了白色汁液,散發著豆子的清香。


    “這是何物?”李氏饒有興致地問。


    “這是豆漿,阿娘不如先嚐嚐。”宣瑾瑜當即讓人濾出一碗豆漿來,煮熟加糖給李氏喝。頭一次喝上甜豆漿,李氏隻覺得甘甜味美,香濃絲滑,入肚後覺得熨帖無比。“這豆漿我喝著甚好!不如以後每日都來上一碗吧。”李氏欣喜說道。


    這事兒簡單,管家福順當即應下,以後就每日讓廚房備出豆漿,隨時等主子們傳喚。


    就在這空檔,家仆來報,已經按王爺吩咐,磨出了滿滿一大盆豆漿來。宣瑾瑜到院裏一看,發現豆漿裏還混著一些豆渣,就讓人拿來細麻布過濾了幾遍,這才得到幹淨清澈的豆漿。


    把豆漿用大陶釜盛上,點上柴火,等豆漿煮開時,宣瑾瑜小心倒進去了一瓶子酢汁,酢便是醋的前身,是一種酸味的汁水,現下沒有鹽鹵,用這個代替也能點出豆花來。


    酢汁倒進滾開的豆漿裏,隻見陶釜中立刻漂浮起了片片豆花,軟滑如同白玉,旁觀的家仆紛紛看直了眼,這是什麽吃食?從來沒有見過?


    第一碗豆花遞給了李氏。還有兩個事先調好的料碟,一個是拿麥糖煮開的糖水,另一個則是鹹味的菽豆醬。


    李氏嗜甜,她往豆花上澆上糖水,拿小勺舀起來一嚐,隻覺得鮮美滑嫩,豆香味兒十足,一碗甜絲絲的豆花喝下去,李氏覺得舒暢無比,唇齒間都還留著豆香,這也太好吃了吧!


    李氏讚歎道:“沒想到就用菽豆,就能做出這麽美味的豆花,我看這個豆花很快就能風靡起來!”她又對宣瑾瑜說:“今年莊子裏收了這麽多菽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讓大家都嚐嚐吧。”


    見阿娘這麽說,宣瑾瑜自然一口答應。菽豆價廉,也不是什麽稀罕物事,莊子裏一人一碗豆花,這點花銷不算什麽。


    當日裏,王府莊子上的人就一人分到了一碗豆花。就連已經回家的佃農,隻要願意再往莊子走一趟,也能分到一碗。吃到的人無不為豆花的美味傾倒,尤其是小孩和老人,對這種滑嫩的吃食最是喜歡。


    不過,也是從今天起,就開始有人爭執,到底是甜豆花好吃,還是鹹豆花好吃。


    作者有話說:


    第40章 改良金湯花膠雞


    妝霞錦的第一批收入送到了南滄縣城。


    跟福順談妥合作分成後, 韓漢青帶著首批十匹妝霞紗回到了都城。恰逢都城裏康王的嫡女出嫁,康王妃出手闊氣, 一口氣拍下三匹妝霞紗, 回去給自家嫡女縫製了一套嫁衣。出嫁當日,康王嫡女裏麵穿著黑色錦帛內裙,外批紅色紗衣, 華貴矜麗,賓客們無不誇讚。


    乘著這股東風, 剩下的七匹妝霞紗搶購一空。饒是如此, 還有大把王公貴族帶著錢箱, 想要提前預定下一批妝霞紗。


    每匹妝霞紗定價千兩白銀,按照五五分成, 韓漢青就把五千兩銀子送到了南滄縣城。現在錢財對宣瑾瑜來說隻是一個數字,她本想讓福順收到庫房,想想又囑咐福順拿著去長都郡城置辦些田鋪,水災後郡城田鋪也降了價, 現在正是收買的好時機。


    隨著妝霞紗在都城一炮而紅,小小的南滄縣城在軒國境內也終於有了一些名氣。聞風而動的是從其他郡過來的淘金客。這些從外郡遠道而來的行商, 也給南滄縣帶來了更多的新鮮玩意兒。


    宣瑾瑜今日換了常服, 帶著春香和夏三, 隻如同普通貴公子一般出來閑逛,她去的是西市, 因這裏攤位費便宜,所以不少行商落腳時都選在此處, 可以淘到一些有趣的小東西。


    她左逛逛右看看, 後麵跟著高大侍從和俏美婢女, 這些商人如何看不出她是個大主顧?就有一個膚色黢黑的商人跟宣瑾瑜誇耀自家貨物:“公子, 來看看這個!是我從南邊帶來的上等茶葉,正適合您這樣的金貴人!”


    宣瑾瑜從他手裏接過一團茶餅子,隻見發酵後的深紅色茶葉團在一起,茶葉條索分明,葉片細小油潤,看來確實是用的上等鮮嫩茶葉,再往鼻間輕嗅,茶香撲鼻,聞著和後世的普洱茶有類似之處。


    王府的茶葉也都是從外地購買,因宣瑾瑜平素做點飲子都要用茶底,早已消耗地七七八八,今日見著好茶葉,宣瑾瑜便問道:“你這茶餅子多少錢?”


    “五兩銀子一個茶餅。”行商說道。茶葉價昂,他賣的也確實是好茶葉,怕宣瑾瑜嫌價高,他又說道:“公子,這茶餅是用頭茬茶葉製成,這價格已經是便宜了。”


    宣瑾瑜微微一笑,說道:“那就都買了吧。”


    行商震驚地瞪大眼睛,沒想到這公子出手這麽闊綽!他一共有十個茶餅子呢!


    聽見宣瑾瑜說話,春香從荷包裏掏出一塊碎金錠,遞給行商。行商連忙在嘴裏一咬,又掂掂重量,頓時笑得見牙不見眼。


    旁邊一個外地商人見著,羨慕非常,隻恨自己當時沒帶茶餅來賣,錢都讓別人賺去了!他連忙殷勤地招呼起了宣瑾瑜:“這位公子,我這兒還有些稀罕物事,要不來看看?”


    宣瑾瑜聽他說話,像是南方海邊的方言,升起好奇心來,也就走了過去。


    外地商人殷勤地把貨品拿出來給她看,嘴裏說著:“我這兒有不少海貨,都是稀罕物,公子這樣的貴人識貨,可以好好挑挑呢!”


    “你從哪兒過來?”宣瑾瑜饒有興趣問。


    “我打福昌郡來,一路去了都城,又從都城過來!”外地商人說著。


    福昌郡在軒國南邊,靠著海,出珍珠和海產。宣瑾瑜再一瞅這外地商人拿出來的東西,頓時樂了,這不是海帶嗎?難怪這外地商人擺了這麽久的攤子,沒一個顧客駐足。南滄縣在內陸邊關,沒人認識這些東西。


    宣瑾瑜許久不吃海產,倒是見獵心喜。她一樣一樣翻動著。嗯,小兒臂長的幹魷魚,這個好,泡了水,醃好作料,正好來個烤魷魚!曬好的鮮紅蝦幹,這個複水泡發後可以做個香辣蝦,雖說不比新鮮蝦味美,可有得蝦吃就行了!還有曬好的幹貝,這個炒了也好吃!


    最令宣瑾瑜驚喜的是,這堆海貨裏,還有許多幹鮑魚和花膠!鮑魚個個都有巴掌大,這東西可香啊,怎麽做都好吃!至於花膠,不管是燉湯,還是熬粥,都是上等補品,而且還可以拿來做果凍。


    宣瑾瑜一揮手,全要了!


    帶著新鮮買到的食材,宣瑾瑜心滿意足地滿載而歸。


    西師裏,商人王德發也在四處溜達。他是從豐永郡來,帶著一堆米麵來到長都郡,水災後的長都郡城搶了個精光。王德發正打算回去,卻聽說郡城外新修了一條通往南滄縣的水泥路。王德發來了興趣,幹脆來南滄縣玩上幾天,再回豐永郡也不遲。


    出了長都郡城,王德發一踏上水泥路就開始震驚。他走南闖北這麽多年,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平整大道!即使是都城,也不過是寬闊些的土路罷了,可不是這樣的水泥大道!在這水泥路上,馬車奔襲時不會揚起塵土,雨天也不會泥濘難行,運貨的速度至少也是土路的兩倍!


    如果全天下都用上這種水泥直道,那貨物豈不是可以輕鬆在天下流通?王德發不禁暢想,不過他又啞然失笑:這樣的水泥直道,修建恐怕不下千金,哪能遍布天下呢?


    不過,單從這條道路,王德發就一窺南滄縣的富庶。等進入南滄縣,首先吸引他的,是南滄縣的美食。路邊的食鋪裏,都賣一種羊肉麥麵湯。熬得濃香的奶白熱湯裏,盛上爽滑勁道的麵條,上麵飄著幾片羊肉,撒一把蔥花和鹹鹽,熱氣騰騰一大碗下肚,隻覺得人間美味,不過如此。


    食鋪裏還賣一種羊肉夾餅。剛在爐子裏烤好的新鮮麥麵餅子,當中一剖開,放入切得細碎的羊肉,羊肉都用菽豆醬燉得軟爛噴香,一口咬下去,外麵的勁道麥餅裹著裏麵鮮香多汁的羊肉,把人吃得滿嘴流油。


    王德發每次都點一碗羊肉湯麵,再加兩個羊肉夾餅,吃得頭也不抬!他盤算著,等走的時候,要不從南滄縣聘個廚子回去?


    就在他住在南滄縣這幾天,食鋪裏又突然多出一種叫豆花的美食來。自打嚐了一口豆花,王德發是每天早食都離不開。好吃,好吃,實在是好吃啊!口感嫩滑軟糯,甜口的清甜不膩,鹹口的鹹鮮十足,各有各的風味,王德發兩種都喜歡,隻好換著點。


    每日吃得肚皮溜圓,王德發也開始尋摸起來了南滄縣的貨物來。他逛完西市,又去去逛了一圈縣廷府開的小店,小店裏麵擺放的貨物無不令他驚歎。首先是淨手淨臉用的香皂,無論手上有多少汙垢,都可以輕鬆洗淨。然後就是菽豆醬和丁丁糖,會買這兩樣吃食的人會遠比買香皂的人多,可謂是物廉價美。


    得知在小店購買東西,必須先去縣廷府開引子,王德發又去了縣廷府。聽說他是外地人,縣廷府的衙役給他開出了對應的引子。


    “官爺,我拿這個引子去買東西,會否比本地人要貴?”王德發小心問道。


    衙役奇怪地看著他,說:“不會,都是一個價。隻不過外地人能買的分量會比本地人要少。”


    “那如果我想要大批進貨,可有什麽辦法?”王德發忐忑地問道。他摸著袖籠裏的銀兩,隻要這衙役願意告訴他進貨的渠道,花點銀錢打點也是應當。


    誰知道這麽寶貴的信息,衙役隨口就告訴了他。衙役問:“你可是來經商的?”得到王德發的回複後,衙役就給了他一張帛書。“識得字嗎?這上麵寫著南滄縣下屬的特產作坊的地址,你看看上麵有沒有想要買賣的貨物,若是有,你就直接去找作坊,跟他們說清,自然會有人接待你。”


    就這麽簡單?王德發傻眼了。以往他去其他縣城,為了打聽如何大批買入當地特產貨物,無不費九牛二虎之力,最後還得搭進去不少銀錢開道。沒想到在南滄縣,這麽簡單?


    王德發仔細看著這張帛書,上麵分別列出了豆醬作坊,糖坊,香皂作坊,還有他一直想要打聽的水泥作坊和農具作坊!這些東西,南滄縣如此大方,都會售賣嗎?懷著激動的心情,王德發立馬按圖索驥,先去了水泥作坊。


    他敲響水泥作坊的大門,跟門房說明來意,沒多大會兒,就有一個文書模樣的張姓男子接待了他,自稱是負責水泥作坊對外生意的掌櫃。


    王德發一拱手:“張掌櫃,也不知道這水泥買賣如何作價?”他盤算著,等這張掌櫃報完價,他再想法子去打聽這價格是否公道,卻沒想到張掌櫃也拿出一卷帛書來。


    張掌櫃笑著說:“王老板請看,這上麵標注著我們水泥作坊大宗貨物的價格,一律明碼標價,童叟無欺。”


    王德發定睛一看,確實如此。這水泥都是百斤起售,份量在一千斤以下,每百斤十兩銀子;份量在一千斤到五千斤之間,每百斤九兩銀子;份量在五千斤以上,每百斤八兩銀子。


    這價格,可比王德發以為的要便宜得多!王德發不禁激動起來,按照這個價格,他就算把水泥從南滄縣運往長都郡,又從長都郡運往豐永郡,他也有得賺!


    張掌櫃似是看穿他心中所想,笑眯眯問:“敢問王掌櫃,可想好買多少斤水泥?”


    王德發盤算了一下,直接買了兩千斤,他想著,兩千斤水泥,就算運回去賣不掉,他拿來修整自家屋子,也比購買石料劃算!


    接下來,王德發更是眼界大開。聽說王德發要買兩千斤水泥,張掌櫃不慌不忙從屋子裏拿出兩份帛書,上麵已經寫好了一樣的書契。張掌櫃在空白處補上了王德發的名字,又補上了購買水泥的份量,交貨和交錢的日子,這才遞給王德發。“王老板看看,要是沒什麽問題,我們就可以簽下這份書契了。”


    王德發仔細讀完書契,每一條都很妥當。對他這樣的外地商人,能夠簽訂書契自然是最好不過,他就不用擔心這第一次合作的水泥作坊不靠譜,他大筆一揮,簽下了自己的姓名。


    王德發再去其他作坊,發現也差不多。南滄縣直屬的這些作坊,都有專門接待商戶的掌櫃,對貨品介紹得十分詳細,也可以當場試用,而且都會簽訂書契。王德發一心行商,最怕的就是買貨時對方交貨不保質保量,有了書契,他心裏是落下一塊大石,越發覺得南滄縣是個適合經商的地方。


    他又在南滄縣逗留數日,這才押著頭一批貨物去了長都郡城。這時候王德發又更加意識到水泥直道的好處。在光滑的水泥路麵上,馬車車輪轉動得飛快,輕輕一拉就能往前,載重比平常多出一半,可速度反而更快,這能降低多少貨運成本!王德發越來越喜歡南滄縣,琢磨著以後一定要把自家分店開過來,在南滄縣紮下根基,近水樓台先得月,說不得便能跟著南滄縣一起飛黃騰達呢?


    -------------------------------------


    郡王府裏,宣瑾瑜卻忙著做美食。


    小火調好的新鮮雞湯,加入泡發好的花膠、鮑魚、紅棗、人參、幹菌菇一起燉好,等湯汁逐漸收得濃稠,宛如□□一般流動,卻鮮香撲鼻。


    宣瑾瑜今日做的乃是金湯花膠雞,可惜現在沒有南瓜,湯底無法熬製成金燦燦的顏色,不過倒也當得起“白玉湯花膠雞”的名頭。


    李氏舀起一勺來喝,湯汁醇厚鮮美,熨帖著喉嚨,喝完後唇齒留香,再嚐那雞肉,肥瘦正好,不柴不膩,花膠則軟糯彈牙,口感獨特。最好吃的還是鮑魚,肥美鮮嫩。


    主食是專門買過來的南方稻米燜出來的白米飯,澆上湯汁正好下飯。難得吃到米飯,宣瑾瑜也是胃口打開。


    李氏感慨說:“你買回來的海貨,貴也有貴的道理,這花膠和鮑魚嚐著確實是不錯,是沒有吃過的味道。”


    “阿娘,你且留點肚子,待會兒還有甜點呢。”宣瑾瑜笑著說。


    李氏好奇起來,幹脆放下碗筷,打算先吃甜點。


    於是廚房就先把點心端了上來,是一道牛乳桂花凍。


    將牛乳和花膠同煮,就形成軟滑嫩彈的奶凍,再奶凍上澆灌上晶瑩剔透的蜂蜜桂花醬,就是這道牛乳桂花凍了。


    那小勺輕輕一碰,這奶凍就左右搖晃,李氏舀下一勺來,奶味和甜味在舌尖一齊綻放,滑嫩的口感使人忍不住一勺又一勺地挖取,這點心實在是好吃!


    看著阿娘為了牛乳桂花凍眉開眼笑的樣子,宣瑾瑜忍不住想道,是不是還是要把南滄縣的美食水平再提升一下?


    作者有話說:


    第41章 榨豆油


    王府正院裏有一間布置得奢華舒適的屋子, 這是宣瑾瑜的書房,平日裏也不許閑雜人等進入。書房裏, 宣瑾瑜正盤坐在榻上, 擺弄著從係統裏抽出來的東西。


    這段時間每積累一定的聲望值,宣瑾瑜就時不時地抽卡,久而久之也攢下了一些家當。她今日就想在這裏麵翻找一些合用的東西, 改善一下南滄縣的美食水平。南滄縣現在已經脫離了溫飽水平,那下一步就是要吃好。


    係統裏抽出了辣椒苗、花椒苗這種調料良種, 可惜這些作物要等到明年春季才能播種。要想迅速提升南滄縣的美食水平, 還是要先從製作別的調料下功夫。


    翻找著抽出來的技術圖紙, 宣瑾瑜決定建個榨油坊和釀醋坊。


    醋的作用不用多說,酸甜辣鹹, 廚房四味,南滄縣現在也才擁有甜鹹兩味,多出一個酸味,諸多糖醋菜也就可以登上餐桌。


    至於油, 烹飪種花美食的最重要秘訣就是寬油,油的重要性毋需多言。現在南滄縣的油都是動物油脂, 例如羊油和豬油, 但羊油腥膻, 豬油臊臭,二者還價格高昂。最好就是煉製植物油, 價格低廉不說,還少了腥臊味的困擾。最適合出油的作物就是胡麻, 也就是後世的芝麻, 不過眼下還沒有芝麻這種植物, 對於盛產菽豆的南滄縣來說, 最適宜的還是煉製菽豆油。


    照例,宣瑾瑜還是喚來了福順。


    福順管家一開始聽郡王爺說想要煉油,還以為是要多買幾頭、幾十頭羊回來,可聽王爺說下來,沒想到竟然是要拿菽豆煉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抽卡後郡王是基建狂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二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二燁並收藏抽卡後郡王是基建狂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