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抽卡後郡王是基建狂魔 作者:十二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眼見著新年將至, 誠郡王府裏最近收到了不少節禮。成隊的馬車載著禮物來到郡王府,禮單都能摞出兩尺來厚。王府的大管家福順忙得腳不沾地, 把所有的禮物先是給郡王爺和郡王太妃過目, 又一一清點入庫。
如今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齊王殿下日後大有所為,說不得年後軒國的九五之尊就會換一位, 可現在趕著去給齊王送禮,又太紮眼。索性先從齊王身邊的人下手。於是, 不少世家豪門, 地方官吏, 都給誠郡王府備來了厚厚的禮單。為顯得鄭重,往往還都派出家中得力的子侄, 或者信得過的管家,親自到郡王府來送節禮。對此福順頗覺得揚眉吐氣,與有榮焉,比起往日裏郡王府逢年過節時的門庭冷落, 今年的郡王府無疑是人人都上趕著來拜的熱灶了。
不過對於宣瑾瑜來說,卻不勝煩擾, 因為這意味著她需要安排大量的回禮, 以及處理人情往來的事宜。她有心想做個甩手掌櫃, 可責任心又不允許她逃避,隻好每天硬著頭皮處理。每當這個時候, 她就開始懷念起了裴佑。裴佑知她不擅交際,每次和她一起處理事務的時候, 都會提前把人事安排妥當, 不得不說這令宣瑾瑜輕鬆了很多。
好在回禮裏麵還有一些有趣的東西。首先是有人送來了一隻名貴的鴛鴦眼獅子貓。獅子貓是軒國本地的貓種, 這隻送來的小貓便有一身雪白的長白, 藍綠異瞳,還是一隻三個月大的幼貓,粉鼻頭濕潤,對著宣瑾瑜嬌嗲地叫。宣瑾瑜給這隻獅子貓取名叫阿雪。裴佑送給宣瑾瑜的波斯貓玉奴如今已經一歲,因是郡王愛寵,在郡王府裏可謂一霸,誰的飯都敢搶,因此長得圓滾滾,又不愛動彈,連宣瑾瑜也懶得搭理。如今來了一個小阿雪,玉奴便和阿雪時常玩鬧,倒是活潑了不少。
冬日裏,春香將宣瑾瑜寢處的火炕燒得極旺,兩隻小貓就在炕床上打打鬧鬧,宣瑾瑜在一旁用雞毛撣子逗弄二貓,頗有一種“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的閑趣。
尉遲屈密送來了一份禮物,宣瑾瑜愛不釋手。“瑾瑜賢弟,見信如晤。隻你好奇珍異物,便從身毒國那邊找了些泰西傳來的物事,望你歡喜。”
宣瑾瑜不禁感動,自己就這點小愛好,沒想到就書麵之緣,這尉遲王子還能記在心裏。他這麽寫還顯得挺一片柔情的,好在宣瑾瑜知道尉遲王子的漢話造詣還有待提高,自然不以為意。
說起來自己穿越過來,還沒交幾個同齡的好友呢,宣瑾瑜暗想。等她拆開尉遲屈密送來的禮物,已經徹底認可尉遲屈密是個大好人。
尉遲屈密送來的竟然是咖啡豆和可可果。這在軒國可是稀罕物事,而且因為氣候原因,也根本無法在南安城種植!咖啡豆一共也就十來斤,可可果要多一些,有一百斤上下,宣瑾瑜對待這些咖啡豆和可可果無疑慎重起來。她便把耿磊叫來。
耿磊聞聽郡王爺相召,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計過來。他如今在縣廷府營造署下領了職,手底下帶著許多學徒,也是頗受敬重的人了,也正因為如此,耿磊對宣瑾瑜的吩咐更為用心,當做第一要務來辦。
宣瑾瑜讓耿磊做一個手動研磨機,和一個咖啡手衝壺。等耿磊領命離去後,宣瑾瑜便帶著春香開始處理可可果。
可可果是一種肚大兩頭尖的果實,敲開厚厚的果殼後,裏麵是白色果肉包裹著的一粒粒可可豆。新鮮的可可豆十分濕潤,要封存在木桶裏發酵,曬幹,之後磨製成粉,便是可可粉,或者說,巧克力粉。
尉遲屈密送過來的可可果已經曬幹了許久時間,算是自然發酵出了風味,裏麵的可可豆也都幹了七八成。宣瑾瑜索性把可可豆拿去在火炕上烘烤了數個時辰,便徹底風幹了。
第二日,耿磊就把手動研磨機和咖啡手衝壺送了過來。他如今是南安頂尖的鐵匠,又帶著幾個學徒連夜趕工,才如此之快。宣瑾瑜拿到後也覺得十分滿意,這可算是私人手工定製版了。
手動研磨機將可可豆全部磨成了巧克力粉。春香好奇地看著這些黑色的粉末,用尾指挑起一點兒來嚐,是苦澀的味道,這有什麽好?郡王爺還這麽看重?
宣瑾瑜卻是不慌不忙,教起春香做巧克力蛋糕。人力打發雞蛋花去一些時間,但春香還是成功做出了香軟蓬鬆的蛋糕胚,再把巧克力兌入糖粉,融成汁液後開始抹麵,最後放上一些水果做裝飾,便是新鮮出爐的巧克力蛋糕了。
即使是宣瑾瑜這樣不愛吃甜的人,都對這個巧克力蛋糕讚不絕口。巧克力甜美潤滑的口感在舌尖流淌,蛋糕鬆軟香甜,沒有人能夠拒絕這樣的甜食。宣瑾瑜倒是淺嚐輒止,從未試過如此味道的李氏吩咐著廚房連續做了好幾天的巧克力蛋糕,春香也日日去分食一兩塊。
用手衝壺泡出來的咖啡卻沒什麽人喜歡,即使宣瑾瑜兌入了牛奶再讓眾人品嚐,大家也依舊嫌咖啡苦澀,最好隻好由宣瑾瑜一人獨享。
也正是因為如此,宣瑾瑜才想起,自己竟然還沒有來得及把奶茶引入到南安縣。紅茶、牛奶與糖同煮,一杯熱奶茶不正適合貓冬?如此製作出來的茶飲迎得了闔府上下的一致好評。
也是現在郡王府富裕了,牛奶和茶葉盡不在意,才能讓府裏人都嚐上奶茶。福順管家闊氣地表示說一年快過完,該給府裏人多發點吃的喝的了,這牛奶茶葉隨便花用,也用不了多少錢。至於奶茶的方子,也一樣很快流傳出了郡王府,進入了縣民家。
尉遲屈密送來的禮物如此得心,宣瑾瑜當即手書一封,爽朗表示等開春後,邀請他來南安城遊玩。隨信附上的回禮則是六麵精美的手持玻璃鏡。
為了發展醫術,南安大學在玻璃的基礎上研製出了鏡子,用來製作開刀手術用的各式內窺鏡、檢查鏡,比如牙醫用的口腔鏡,就屬於其中一種。這鏡子研發出來,首先便投入了醫用,這之後才安排上了商用。
眼下南安大學的技術還不能做出大麵穿衣鏡來,隻能做出兩掌大小的鏡子來。這種做好的鏡子,往往會鑲嵌進金銀做的帶手柄的外殼裏,背麵再鑲嵌寶石、珠貝以做出各式花樣來,成為一麵精美的手持鏡。
這樣一麵鏡子,如今售價三十兩黃金,還有價無市。
如今鏡子已經頂替香水、麵脂,成為南安城頭號暴利製造機,即使是瓷器和紅酒也未能與之並肩。
聽說南安大學的老師們今年都發了特別豐厚的年禮。
祁年終於招到了滿意的女弟子,是一位叫紅燕的婦人。學醫這東西,要能認字,要明白事理,要靈光聰明,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天分。這位叫紅燕的婦人就不錯,識過字讀過書,基礎功夫過關,這就不容易了,不僅如此,她還手穩,力氣也不小,這就很適合動刀,再來就是紅燕心態沉穩,跟著師兄們去過好幾次手術現場,看見血糊糊的肢體也麵不改色,這就更好了。
不過近日裏,祁年卻發現紅燕有些心不在焉,上課時頻頻走神,功課也完成得不如以前好。
祁年決定找紅燕談談心。他旁敲側擊道:“最近是不是身體不舒服?瞧著不大爽利的樣子,要是不舒服可以回去休息休息。”
紅燕猶豫片刻,才小心翼翼問道:“祁老師,女人是不是不適合學醫啊?”
祁年心中微訝,但似乎也不奇怪紅燕問出此話,耐心問:“怎麽會問出這話來?”
紅燕說道:“我聽人說,醫師看病都是從閻王爺手底下搶人,要陽氣重才能壓得住陰差,女人陰氣重,又沾染天葵這種穢物,怕是隻會惹得陰差震怒,救不了人。”
這話其實在紅燕心裏壓了許久。自打她去應聘醫女之後,左鄰右舍隻見便把這消息傳開,路過她家時總是進來嘮閑嗑,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女人怎麽能去學醫,有的話說得極其刻薄。要說這些話,本來紅燕是決意不放在心上,可這陰差一說卻讓她遲疑起來,聽上去是有幾分道理?她怕自己耽誤了病人。
這陰差的說法一出來,祁年隻想怒斥愚昧。可看著紅燕忐忑的眼神,他又把話憋了回去。招個女弟子不容易,他好不容易才招來了三個,結果有兩個都直接退學了,最後隻剩下紅燕這個獨苗。祁年平日裏教弟子時十分嚴格,斥罵皆是常事,但如今卻按捺了性子,指望著把紅燕培養出來。
祁年略一沉思,說道:“你可知道言為大師?”
言為?那不是已逝的名醫大家,醫術號稱能或死人肉白骨嗎?紅燕立刻回答:“當然知道!還聽說過好多言為的故事呢。”言為大師一生在大江南北出過無數義診,也留下了無數傳奇,紅燕打小就聽了他的許多故事。
祁年說道:“那正是我的老師。”
紅燕肅然起敬,難怪祁年老師醫術卓絕,聽說還是郡王爺專門相邀到南安講學呢!原來是言為老師的高足!
祁年歎道:“我老師一生專研了無數藥方,世人都道他精力超乎常人,其實這裏麵有許多藥方,都是他夫人所做。我師娘雲夫人乃是有名的才女,對醫術也有極高造詣,可惜世人狹隘,隻好托名其夫之名,好把自己研製出來的藥方發揚光大。此事秘而不宣,世人知者寥寥,如今你還會說,女子不可行醫嗎?”
紅燕呆愣地看著祁年。沒想到還有這等隱秘?在她眼裏遙不可及、有若山嶽的言為大師,竟然還用了自己夫人研製的藥方?
紅燕迷迷瞪瞪地回了家。她接連幾天茶飯不思,都在想這個事情。以前她總覺得猶豫,總覺得自己做不到。一件事情,要有十二分的把握,她才覺得自己行,但觀察身邊的男子,往往有五分的把握就敢於吹噓。這一次,紅燕卻覺得自己有了決心,她也一定可以!她也想要為女子正名,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不是因為是男人,也不是因為是女人。
作者有話說:
第83章 女子商會(二)
祁年陸陸續續又招收了幾個女弟子, 為了盡快讓這些女弟子上手,他一邊自己親授些醫理, 一邊讓這些女弟子去南安醫院做實習生, 哪怕是打打下手,在手術時遞一下刀具,也能進展得更快。
郡王爺常提到, 實踐出真知,祁年深以為然。
對於這批女弟子的能力, 祁年沒什麽可擔心的, 但他擔憂的卻是街頭巷尾的議論聲。這幾個女弟子, 都備受流言困擾,有些心態不穩的, 甚至無精打采,嚴重影響了學業進度。
這樣可不行,好不容易招進來培養的苗子,不能就這樣毀了。祁年左思右想, 最後硬著頭皮踏上了郡王府的大門。恐怕隻有郡王爺的威望,才能製止這些流言了。
祁年本以為, 郡王爺是何等尊貴人物, 又要日日處理南安事務, 雖說之前在南安時也和郡王爺有數麵之緣,但郡王爺也未必有空來聽自己這個小小醫師的煩心事。沒想到王府管家一報上去, 郡王爺卻馬上把自己叫去了書房。
宣瑾瑜沒有想到,自己的封地竟然傳起了這等流言。這陰差之說聽得她是大開眼界, 男人有陽氣能鎮住勾魂的陰差, 女人有陰氣隻會讓陰差震怒, 編這套瞎話的人難道是從豬邏輯公園裏跑出來的嗎?這算是軒國版的生而為女就是有罪論?
對於這樣愚昧的人群, 宣瑾瑜認為隻有一個辦法。她讓祁年直接在南安醫院門口貼出了告示,告示聲明,若某人反對南安醫院招收醫女,並且有散布相關言論,為尊重求醫者的想法,那麽此人和其家人在南安醫院隻能由男醫師診治。
此消息一出,那些說閑言碎語的人全部傻了眼。這些人裏男女都有,說閑話的男人是頑固地認為女人就不該學醫,因為當女人本身就是錯,怎麽能上學,還能學醫?女人活著就該伏低做小,為做女人的原罪來贖罪。說閑話的女人是愚昧地認為女人就該有個本分樣子,至於為什麽要有個本分樣子,以及本分樣子該是什麽樣子,則是本分女人不該去想的事情。很難說哪一種人更討厭。這些人是有意無意地在作惡,可一旦關涉自身,他們並不蠢。
誰都知道,南安醫院的婦人科隻招醫女,以後也是由這幫醫女來看婦人病。若是以後遇見自己或家人生孩子,或者得了婦人病,還上不上南安醫院診病?若是去南安醫院,不好意思,那是隻有男醫師治病,醫女是一概不給看的。省得患者覺得哪裏沒看好,又怪罪到女人陰氣重。
這一招可謂是釜底抽薪。轉瞬間南安縣的風言風語也就去了一大半,而南安醫院的醫女們得知此時是郡王爺出的主意,這事兒竟然得到了王爺的關照,隻覺得揚眉吐氣,行走帶風,暗暗在心裏憋了一口氣,說什麽都要學出好醫術來。
因為紅燕在南安醫院當醫女的關係,這個流言風波的始末也從紅燕嘴裏傳給了金花。金花突然就想起了女子商會這件事。當初她上郡城買羊的時候,遇見賣毛衣的朱慧姐,兩人閑聊之際,金花突然有了創建一個女子商會的主意。不過從郡城回來後,金花又忙忙碌碌地做事,便把女子商會這事拋之腦後,然後如今被南安醫女這事一激之下,金花便又把這件事想了起來。
她便去了朱慧姐家裏,想跟朱慧姐再談起此事。朱慧姐丈夫早早去世,留下一個閨女,朱慧姐一個寡婦,膝下又隻得一個女兒,其間艱難不必細說,好在南安縣越來越好,朱慧姐也抓住了賣毛線衣這一波商機,生意做得越來越大,也在南安縣買了一棟二層小樓住。
“建一個女子商會?好啊!當初你一說,我就覺得是個好主意!”朱慧姐一力稱讚對金花的想法。“一個好漢三個幫,好女不也一樣?咱們也該互相幫助,說不定我們也能跟那些男人一樣,合力做一些大買賣,甚至壟斷一個行業呢!”
沒想到朱慧姐還有這樣的誌氣,金花也十分讚同。不過兩個女子也是頭一次經營商會,對於商會該怎麽辦,實則一頭霧水。不過朱慧認識的人卻廣闊,便提議找幾個也做生意的婦人,大家聚在一起,集思廣益才好。
兩人便約好,等七日後,就還在朱慧姐家裏,把能請來的、願意加入女子商會的女商人聚在一起,大家一起來商量議程。
很快,就到了七天後。朱慧姐的家裏,一共坐滿了八位女人。
朱慧姐請來了四位女商,做羊肉買賣的陳麗,做布料買賣的燕子,做針線活的九姑娘,開小吃鋪子的唐可,而金花也請來了兩個人。原來,金花自從打算給女子商會拉人,就想起了自己的小姑子,邊二虎的妹妹邊小娟。邊小娟雖說不是商人,但是一直在紡織作坊做織女,現在都是帶徒弟的大師傅了,也算是在外麵做事情的女子了,幹脆把邊小娟邀過來湊數。再說了,邊小娟一直在那麽大的紡織作坊做事,不比自己見識廣?哪怕小姑子不想加入,過來出出主意也好。
邊小娟聽金花說完女子商會這事兒,大感興趣,一口答應了下來,還笑著說:“嫂子,有個最該邀請的女商人,你卻是忘了。”
“啊?是誰?”金花疑惑地問,她知道的女商人都想過了呀。
邊小娟說:“古靈啊,整個紡織作坊都歸她管,我看,南安城做生意的女人裏,沒人比她做的買賣更大,你開女子商會,可不該邀請她嗎?”
古靈!金花當然聽說過這個名字。這古靈小姐家裏就大有來頭,打紡織作坊成立就在了,一手把紡織作坊從一個小院子那麽大,發展到了如今占了好幾畝地,聽說日賺鬥金的大生意。後麵紡織作坊易名成了南安城的織造署,古靈也被郡王爺點名做了書吏。
在金花眼裏,這樣遙不可及的大人物,也會願意來參加自己這小小的女子商會嗎?
邊小娟拍胸脯說:“哎呀,嫂子,你是不知道古靈的性子!這事兒說給她知道,她定然是要頭一個參加的!我如果不跟她說,她才要怪我呢。”
邊小娟和古靈從小作坊的時候就一起走過來,即使現在古靈已經管著上萬兩黃金的大買賣,邊小娟卻隻願意在織造作坊裏帶新來的織女,但兩人之間情誼依舊。待邊小娟把這事給古靈一說,她果然一口答應,說定是要來的。
於是,到了女子商會成員頭次聚會這天,除了朱慧姐請來的四位女商,就還有金花請來的邊小娟和古靈。
幾人先是商量了一會兒女子商會的章程,每半個月,大家可聚集一次,地方就選在朱慧姐家裏,這聚會的酒水飲食費用,則大家均攤。每次聚會,大家就可以說出自己在經商上的疑惑,大家一起討論,彼此幫助,若差些什麽人脈、資源,彼此也在能力範圍內守望相助。
這樣看下來,經營這女子商會,似乎也就這點事務了,可大家隱隱約約總覺得少了點什麽。
古靈沉吟一會兒,說道:“我想著,凡事總要有個追求,便如同這竹子向上長一般,我們也該定個目標,這樣做事情才知道往那邊去使勁兒,不會如這無頭蒼蠅一般瞎轉悠。諸位有沒有想過,我們建立這女子商會,既為了把自己的買賣做大,可也為了讓這女子的地位提起來,這樣才是長遠之道?”
還真是。古靈這話一下子就切中了諸位女商人的心懷。因為是女人,這經商就比男人難,一路走來,因為世人的不信任、懷疑,而不得不付出的更多精力、工夫、錢財,遭遇的種種,曆曆浮現在諸位女商眼前。
金花立馬說道:“我看古管事這話說得有道理!若這女子在世間提不起氣來,咱們做生意就永遠是困難重重,這種從根上的事情,總得有人做,我看不如咱們就開始做。”金花這番話說得粗糙,可卻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勢,古靈也不禁刮目相看起來。
古靈和金花開了頭,其他人也紛紛讚同。朱慧姐卻問:“這想法我們都是再同意沒有了,就是不知道該如何做起才好?總不能我們上街上,拉著大家一個一個說,女人也能有本事?”
古靈笑著說:“我有兩個法子,說出來大家看看能不能成。第一就是我們不妨請那些寫話本子的書生,寫一個女人也能有本事的故事,若是大家都看了,都為這故事如癡如醉,是否也就不知不覺認同了這觀念?我看這般去講道理倒是更簡單。第二就是,我聽說有好多女孩兒,雖然聰慧,可家裏人卻不讓上南安學堂,隻讓家裏的男孩子去,哪怕要貸款,家裏人也不去給女孩兒做擔保,無法從縣廷府裏借款,我們倒不如開個善堂,若有女孩兒想要上學的,咱們便給貸款讓她上學,這能讀書就會曉事,等這有本事的女人越來越多,咱們的力量不就越來越大嗎?”
哎喲,果然是管過大買賣的古管事!想出來的主意是再好不過。諸位女商人盡皆讚同,幹脆就把古靈的這兩個法子列為女子商會頭次聚會的決案,各自分頭去做。古靈先自告奮勇,說是有辦法找到畫話本子的仇朱,讓她來牽線,找人來寫話本子,至於開銷,便由古靈一力承擔。至於給女孩兒們貸款上學的事情,則要找一個細心人,金花雖然忙碌,但她作為女子商會的發起人,自然是責無旁貸,一力領下,其他人則幫忙,至於需要的銀錢,古靈本來還想出,可其他女商卻都反對,畢竟話本子都讓古靈出錢了,這事兒可不能再讓她一人擔,便說各自出錢來分擔即可。
於是,女子商會的頭次行動,就這樣風風火火地拉開序幕。
作者有話說:
來啦來啦~
第84章 女子商會(三)
“……差不多就是這樣。”古靈端起桌上的茶水, 咕嘟咕嘟灌下去一大杯,潤了潤嗓子。
“……也就是說, 你想要找人寫個故事, 故事怎麽編無所謂,隻一條,就是這個故事的女主人公要很厲害?”仇朱努力理解著古靈剛剛講的一大串話, 反問道。
“對,就是這個意思。仇娘子, 你認識的寫話本子的先生多, 能否幫我牽線找個文采好的先生?”古靈誠懇說。
“這有何難?何況我看這女子商會想做的事情可謂是功在千秋, 就算你不找我,我要知道了也願意出力。”仇朱一口答應。古靈請她畫過幾次新出的錦帛的花樣子, 兩人便慢慢熟識起來。這次古靈有事相托,她也願意搭把手。
仇朱聯係了自己的老搭檔劉岐。劉歧之前寫了破案懸疑話本《洗冤錄》,他一寫這個故事就一發不可收拾,一口氣寫了整整五本出來, 仇朱也配了五部部畫稿出來。
五本之後,劉岐宣布, 《洗冤錄》完結, 不寫了, 然後書坊掌櫃就被讀者圍攻。大家群情激奮,拉拉雜雜說了一大堆, 總結一下就是為什麽劉岐大大不寫了,是不是錢不夠?我們打錢, 大大趕緊寫呀!
眼見讀者如此喜愛《洗冤錄》, 劉岐盛情難卻, 隻好又硬著頭皮寫了一本一本又一本, 等寫到第十本的時候,他說什麽都寫不下去,直接封筆了。
自那以後,劉岐就沒有遇見靈感迸發控製不住,一定要在筆下細細描繪的故事,因此他也再無新作。不過他和仇朱合作的這部《洗冤錄》,此套連環畫在如今南安縣人民心中的地位堪稱不可動搖,簡直是茶館常青樹,每次說書先生講起,都有許多聽眾。而這套連環畫,也成了許多富貴人家中必備的珍藏。
劉岐早已經從南安大學畢業,回到北川郡做書吏去了。仇朱修書一封道明始末,讓青鳥快遞加急送去給劉歧。而等青鳥號再次返航之時,劉岐也跟著船重新來到了南安城。
“我覺得寫這樣一個故事行。我已經有了想法。”劉岐開門見山說道。他在任職處請了個長假過來。
坐在他對麵的古靈和仇朱聞言一喜,她倆還有點擔心劉歧不願意接這個活。畢竟劉岐素來隨性,隻願意寫能打動他的故事。
仇朱迫不及待說:“你是如何想的?快將來給我倆聽聽。”
劉岐便把自己一路構思的故事娓娓講來:“這故事打算叫做女狀元。話說某朝某代,某郡有一女,為救夫而上京尋訪,結果陰差陽錯考取狀元,又被皇帝錯點鴛鴦譜,皇帝甚至許以公主,想招這狀元做女婿……”
劉岐信心滿滿地把這個故事講完,本以為會獲得滿堂喝彩,卻沒想到仇朱和古靈雙雙不語。
難道自己的這個故事不夠精彩?不對呀,人物特立獨行,故事曲折,自己還挖空心思埋了多處伏筆,聽眾不該是這個反應啊?劉岐忐忑問道:“怎麽?這故事不行?”
如今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齊王殿下日後大有所為,說不得年後軒國的九五之尊就會換一位, 可現在趕著去給齊王送禮,又太紮眼。索性先從齊王身邊的人下手。於是, 不少世家豪門, 地方官吏, 都給誠郡王府備來了厚厚的禮單。為顯得鄭重,往往還都派出家中得力的子侄, 或者信得過的管家,親自到郡王府來送節禮。對此福順頗覺得揚眉吐氣,與有榮焉,比起往日裏郡王府逢年過節時的門庭冷落, 今年的郡王府無疑是人人都上趕著來拜的熱灶了。
不過對於宣瑾瑜來說,卻不勝煩擾, 因為這意味著她需要安排大量的回禮, 以及處理人情往來的事宜。她有心想做個甩手掌櫃, 可責任心又不允許她逃避,隻好每天硬著頭皮處理。每當這個時候, 她就開始懷念起了裴佑。裴佑知她不擅交際,每次和她一起處理事務的時候, 都會提前把人事安排妥當, 不得不說這令宣瑾瑜輕鬆了很多。
好在回禮裏麵還有一些有趣的東西。首先是有人送來了一隻名貴的鴛鴦眼獅子貓。獅子貓是軒國本地的貓種, 這隻送來的小貓便有一身雪白的長白, 藍綠異瞳,還是一隻三個月大的幼貓,粉鼻頭濕潤,對著宣瑾瑜嬌嗲地叫。宣瑾瑜給這隻獅子貓取名叫阿雪。裴佑送給宣瑾瑜的波斯貓玉奴如今已經一歲,因是郡王愛寵,在郡王府裏可謂一霸,誰的飯都敢搶,因此長得圓滾滾,又不愛動彈,連宣瑾瑜也懶得搭理。如今來了一個小阿雪,玉奴便和阿雪時常玩鬧,倒是活潑了不少。
冬日裏,春香將宣瑾瑜寢處的火炕燒得極旺,兩隻小貓就在炕床上打打鬧鬧,宣瑾瑜在一旁用雞毛撣子逗弄二貓,頗有一種“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的閑趣。
尉遲屈密送來了一份禮物,宣瑾瑜愛不釋手。“瑾瑜賢弟,見信如晤。隻你好奇珍異物,便從身毒國那邊找了些泰西傳來的物事,望你歡喜。”
宣瑾瑜不禁感動,自己就這點小愛好,沒想到就書麵之緣,這尉遲王子還能記在心裏。他這麽寫還顯得挺一片柔情的,好在宣瑾瑜知道尉遲王子的漢話造詣還有待提高,自然不以為意。
說起來自己穿越過來,還沒交幾個同齡的好友呢,宣瑾瑜暗想。等她拆開尉遲屈密送來的禮物,已經徹底認可尉遲屈密是個大好人。
尉遲屈密送來的竟然是咖啡豆和可可果。這在軒國可是稀罕物事,而且因為氣候原因,也根本無法在南安城種植!咖啡豆一共也就十來斤,可可果要多一些,有一百斤上下,宣瑾瑜對待這些咖啡豆和可可果無疑慎重起來。她便把耿磊叫來。
耿磊聞聽郡王爺相召,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計過來。他如今在縣廷府營造署下領了職,手底下帶著許多學徒,也是頗受敬重的人了,也正因為如此,耿磊對宣瑾瑜的吩咐更為用心,當做第一要務來辦。
宣瑾瑜讓耿磊做一個手動研磨機,和一個咖啡手衝壺。等耿磊領命離去後,宣瑾瑜便帶著春香開始處理可可果。
可可果是一種肚大兩頭尖的果實,敲開厚厚的果殼後,裏麵是白色果肉包裹著的一粒粒可可豆。新鮮的可可豆十分濕潤,要封存在木桶裏發酵,曬幹,之後磨製成粉,便是可可粉,或者說,巧克力粉。
尉遲屈密送過來的可可果已經曬幹了許久時間,算是自然發酵出了風味,裏麵的可可豆也都幹了七八成。宣瑾瑜索性把可可豆拿去在火炕上烘烤了數個時辰,便徹底風幹了。
第二日,耿磊就把手動研磨機和咖啡手衝壺送了過來。他如今是南安頂尖的鐵匠,又帶著幾個學徒連夜趕工,才如此之快。宣瑾瑜拿到後也覺得十分滿意,這可算是私人手工定製版了。
手動研磨機將可可豆全部磨成了巧克力粉。春香好奇地看著這些黑色的粉末,用尾指挑起一點兒來嚐,是苦澀的味道,這有什麽好?郡王爺還這麽看重?
宣瑾瑜卻是不慌不忙,教起春香做巧克力蛋糕。人力打發雞蛋花去一些時間,但春香還是成功做出了香軟蓬鬆的蛋糕胚,再把巧克力兌入糖粉,融成汁液後開始抹麵,最後放上一些水果做裝飾,便是新鮮出爐的巧克力蛋糕了。
即使是宣瑾瑜這樣不愛吃甜的人,都對這個巧克力蛋糕讚不絕口。巧克力甜美潤滑的口感在舌尖流淌,蛋糕鬆軟香甜,沒有人能夠拒絕這樣的甜食。宣瑾瑜倒是淺嚐輒止,從未試過如此味道的李氏吩咐著廚房連續做了好幾天的巧克力蛋糕,春香也日日去分食一兩塊。
用手衝壺泡出來的咖啡卻沒什麽人喜歡,即使宣瑾瑜兌入了牛奶再讓眾人品嚐,大家也依舊嫌咖啡苦澀,最好隻好由宣瑾瑜一人獨享。
也正是因為如此,宣瑾瑜才想起,自己竟然還沒有來得及把奶茶引入到南安縣。紅茶、牛奶與糖同煮,一杯熱奶茶不正適合貓冬?如此製作出來的茶飲迎得了闔府上下的一致好評。
也是現在郡王府富裕了,牛奶和茶葉盡不在意,才能讓府裏人都嚐上奶茶。福順管家闊氣地表示說一年快過完,該給府裏人多發點吃的喝的了,這牛奶茶葉隨便花用,也用不了多少錢。至於奶茶的方子,也一樣很快流傳出了郡王府,進入了縣民家。
尉遲屈密送來的禮物如此得心,宣瑾瑜當即手書一封,爽朗表示等開春後,邀請他來南安城遊玩。隨信附上的回禮則是六麵精美的手持玻璃鏡。
為了發展醫術,南安大學在玻璃的基礎上研製出了鏡子,用來製作開刀手術用的各式內窺鏡、檢查鏡,比如牙醫用的口腔鏡,就屬於其中一種。這鏡子研發出來,首先便投入了醫用,這之後才安排上了商用。
眼下南安大學的技術還不能做出大麵穿衣鏡來,隻能做出兩掌大小的鏡子來。這種做好的鏡子,往往會鑲嵌進金銀做的帶手柄的外殼裏,背麵再鑲嵌寶石、珠貝以做出各式花樣來,成為一麵精美的手持鏡。
這樣一麵鏡子,如今售價三十兩黃金,還有價無市。
如今鏡子已經頂替香水、麵脂,成為南安城頭號暴利製造機,即使是瓷器和紅酒也未能與之並肩。
聽說南安大學的老師們今年都發了特別豐厚的年禮。
祁年終於招到了滿意的女弟子,是一位叫紅燕的婦人。學醫這東西,要能認字,要明白事理,要靈光聰明,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天分。這位叫紅燕的婦人就不錯,識過字讀過書,基礎功夫過關,這就不容易了,不僅如此,她還手穩,力氣也不小,這就很適合動刀,再來就是紅燕心態沉穩,跟著師兄們去過好幾次手術現場,看見血糊糊的肢體也麵不改色,這就更好了。
不過近日裏,祁年卻發現紅燕有些心不在焉,上課時頻頻走神,功課也完成得不如以前好。
祁年決定找紅燕談談心。他旁敲側擊道:“最近是不是身體不舒服?瞧著不大爽利的樣子,要是不舒服可以回去休息休息。”
紅燕猶豫片刻,才小心翼翼問道:“祁老師,女人是不是不適合學醫啊?”
祁年心中微訝,但似乎也不奇怪紅燕問出此話,耐心問:“怎麽會問出這話來?”
紅燕說道:“我聽人說,醫師看病都是從閻王爺手底下搶人,要陽氣重才能壓得住陰差,女人陰氣重,又沾染天葵這種穢物,怕是隻會惹得陰差震怒,救不了人。”
這話其實在紅燕心裏壓了許久。自打她去應聘醫女之後,左鄰右舍隻見便把這消息傳開,路過她家時總是進來嘮閑嗑,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女人怎麽能去學醫,有的話說得極其刻薄。要說這些話,本來紅燕是決意不放在心上,可這陰差一說卻讓她遲疑起來,聽上去是有幾分道理?她怕自己耽誤了病人。
這陰差的說法一出來,祁年隻想怒斥愚昧。可看著紅燕忐忑的眼神,他又把話憋了回去。招個女弟子不容易,他好不容易才招來了三個,結果有兩個都直接退學了,最後隻剩下紅燕這個獨苗。祁年平日裏教弟子時十分嚴格,斥罵皆是常事,但如今卻按捺了性子,指望著把紅燕培養出來。
祁年略一沉思,說道:“你可知道言為大師?”
言為?那不是已逝的名醫大家,醫術號稱能或死人肉白骨嗎?紅燕立刻回答:“當然知道!還聽說過好多言為的故事呢。”言為大師一生在大江南北出過無數義診,也留下了無數傳奇,紅燕打小就聽了他的許多故事。
祁年說道:“那正是我的老師。”
紅燕肅然起敬,難怪祁年老師醫術卓絕,聽說還是郡王爺專門相邀到南安講學呢!原來是言為老師的高足!
祁年歎道:“我老師一生專研了無數藥方,世人都道他精力超乎常人,其實這裏麵有許多藥方,都是他夫人所做。我師娘雲夫人乃是有名的才女,對醫術也有極高造詣,可惜世人狹隘,隻好托名其夫之名,好把自己研製出來的藥方發揚光大。此事秘而不宣,世人知者寥寥,如今你還會說,女子不可行醫嗎?”
紅燕呆愣地看著祁年。沒想到還有這等隱秘?在她眼裏遙不可及、有若山嶽的言為大師,竟然還用了自己夫人研製的藥方?
紅燕迷迷瞪瞪地回了家。她接連幾天茶飯不思,都在想這個事情。以前她總覺得猶豫,總覺得自己做不到。一件事情,要有十二分的把握,她才覺得自己行,但觀察身邊的男子,往往有五分的把握就敢於吹噓。這一次,紅燕卻覺得自己有了決心,她也一定可以!她也想要為女子正名,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不是因為是男人,也不是因為是女人。
作者有話說:
第83章 女子商會(二)
祁年陸陸續續又招收了幾個女弟子, 為了盡快讓這些女弟子上手,他一邊自己親授些醫理, 一邊讓這些女弟子去南安醫院做實習生, 哪怕是打打下手,在手術時遞一下刀具,也能進展得更快。
郡王爺常提到, 實踐出真知,祁年深以為然。
對於這批女弟子的能力, 祁年沒什麽可擔心的, 但他擔憂的卻是街頭巷尾的議論聲。這幾個女弟子, 都備受流言困擾,有些心態不穩的, 甚至無精打采,嚴重影響了學業進度。
這樣可不行,好不容易招進來培養的苗子,不能就這樣毀了。祁年左思右想, 最後硬著頭皮踏上了郡王府的大門。恐怕隻有郡王爺的威望,才能製止這些流言了。
祁年本以為, 郡王爺是何等尊貴人物, 又要日日處理南安事務, 雖說之前在南安時也和郡王爺有數麵之緣,但郡王爺也未必有空來聽自己這個小小醫師的煩心事。沒想到王府管家一報上去, 郡王爺卻馬上把自己叫去了書房。
宣瑾瑜沒有想到,自己的封地竟然傳起了這等流言。這陰差之說聽得她是大開眼界, 男人有陽氣能鎮住勾魂的陰差, 女人有陰氣隻會讓陰差震怒, 編這套瞎話的人難道是從豬邏輯公園裏跑出來的嗎?這算是軒國版的生而為女就是有罪論?
對於這樣愚昧的人群, 宣瑾瑜認為隻有一個辦法。她讓祁年直接在南安醫院門口貼出了告示,告示聲明,若某人反對南安醫院招收醫女,並且有散布相關言論,為尊重求醫者的想法,那麽此人和其家人在南安醫院隻能由男醫師診治。
此消息一出,那些說閑言碎語的人全部傻了眼。這些人裏男女都有,說閑話的男人是頑固地認為女人就不該學醫,因為當女人本身就是錯,怎麽能上學,還能學醫?女人活著就該伏低做小,為做女人的原罪來贖罪。說閑話的女人是愚昧地認為女人就該有個本分樣子,至於為什麽要有個本分樣子,以及本分樣子該是什麽樣子,則是本分女人不該去想的事情。很難說哪一種人更討厭。這些人是有意無意地在作惡,可一旦關涉自身,他們並不蠢。
誰都知道,南安醫院的婦人科隻招醫女,以後也是由這幫醫女來看婦人病。若是以後遇見自己或家人生孩子,或者得了婦人病,還上不上南安醫院診病?若是去南安醫院,不好意思,那是隻有男醫師治病,醫女是一概不給看的。省得患者覺得哪裏沒看好,又怪罪到女人陰氣重。
這一招可謂是釜底抽薪。轉瞬間南安縣的風言風語也就去了一大半,而南安醫院的醫女們得知此時是郡王爺出的主意,這事兒竟然得到了王爺的關照,隻覺得揚眉吐氣,行走帶風,暗暗在心裏憋了一口氣,說什麽都要學出好醫術來。
因為紅燕在南安醫院當醫女的關係,這個流言風波的始末也從紅燕嘴裏傳給了金花。金花突然就想起了女子商會這件事。當初她上郡城買羊的時候,遇見賣毛衣的朱慧姐,兩人閑聊之際,金花突然有了創建一個女子商會的主意。不過從郡城回來後,金花又忙忙碌碌地做事,便把女子商會這事拋之腦後,然後如今被南安醫女這事一激之下,金花便又把這件事想了起來。
她便去了朱慧姐家裏,想跟朱慧姐再談起此事。朱慧姐丈夫早早去世,留下一個閨女,朱慧姐一個寡婦,膝下又隻得一個女兒,其間艱難不必細說,好在南安縣越來越好,朱慧姐也抓住了賣毛線衣這一波商機,生意做得越來越大,也在南安縣買了一棟二層小樓住。
“建一個女子商會?好啊!當初你一說,我就覺得是個好主意!”朱慧姐一力稱讚對金花的想法。“一個好漢三個幫,好女不也一樣?咱們也該互相幫助,說不定我們也能跟那些男人一樣,合力做一些大買賣,甚至壟斷一個行業呢!”
沒想到朱慧姐還有這樣的誌氣,金花也十分讚同。不過兩個女子也是頭一次經營商會,對於商會該怎麽辦,實則一頭霧水。不過朱慧認識的人卻廣闊,便提議找幾個也做生意的婦人,大家聚在一起,集思廣益才好。
兩人便約好,等七日後,就還在朱慧姐家裏,把能請來的、願意加入女子商會的女商人聚在一起,大家一起來商量議程。
很快,就到了七天後。朱慧姐的家裏,一共坐滿了八位女人。
朱慧姐請來了四位女商,做羊肉買賣的陳麗,做布料買賣的燕子,做針線活的九姑娘,開小吃鋪子的唐可,而金花也請來了兩個人。原來,金花自從打算給女子商會拉人,就想起了自己的小姑子,邊二虎的妹妹邊小娟。邊小娟雖說不是商人,但是一直在紡織作坊做織女,現在都是帶徒弟的大師傅了,也算是在外麵做事情的女子了,幹脆把邊小娟邀過來湊數。再說了,邊小娟一直在那麽大的紡織作坊做事,不比自己見識廣?哪怕小姑子不想加入,過來出出主意也好。
邊小娟聽金花說完女子商會這事兒,大感興趣,一口答應了下來,還笑著說:“嫂子,有個最該邀請的女商人,你卻是忘了。”
“啊?是誰?”金花疑惑地問,她知道的女商人都想過了呀。
邊小娟說:“古靈啊,整個紡織作坊都歸她管,我看,南安城做生意的女人裏,沒人比她做的買賣更大,你開女子商會,可不該邀請她嗎?”
古靈!金花當然聽說過這個名字。這古靈小姐家裏就大有來頭,打紡織作坊成立就在了,一手把紡織作坊從一個小院子那麽大,發展到了如今占了好幾畝地,聽說日賺鬥金的大生意。後麵紡織作坊易名成了南安城的織造署,古靈也被郡王爺點名做了書吏。
在金花眼裏,這樣遙不可及的大人物,也會願意來參加自己這小小的女子商會嗎?
邊小娟拍胸脯說:“哎呀,嫂子,你是不知道古靈的性子!這事兒說給她知道,她定然是要頭一個參加的!我如果不跟她說,她才要怪我呢。”
邊小娟和古靈從小作坊的時候就一起走過來,即使現在古靈已經管著上萬兩黃金的大買賣,邊小娟卻隻願意在織造作坊裏帶新來的織女,但兩人之間情誼依舊。待邊小娟把這事給古靈一說,她果然一口答應,說定是要來的。
於是,到了女子商會成員頭次聚會這天,除了朱慧姐請來的四位女商,就還有金花請來的邊小娟和古靈。
幾人先是商量了一會兒女子商會的章程,每半個月,大家可聚集一次,地方就選在朱慧姐家裏,這聚會的酒水飲食費用,則大家均攤。每次聚會,大家就可以說出自己在經商上的疑惑,大家一起討論,彼此幫助,若差些什麽人脈、資源,彼此也在能力範圍內守望相助。
這樣看下來,經營這女子商會,似乎也就這點事務了,可大家隱隱約約總覺得少了點什麽。
古靈沉吟一會兒,說道:“我想著,凡事總要有個追求,便如同這竹子向上長一般,我們也該定個目標,這樣做事情才知道往那邊去使勁兒,不會如這無頭蒼蠅一般瞎轉悠。諸位有沒有想過,我們建立這女子商會,既為了把自己的買賣做大,可也為了讓這女子的地位提起來,這樣才是長遠之道?”
還真是。古靈這話一下子就切中了諸位女商人的心懷。因為是女人,這經商就比男人難,一路走來,因為世人的不信任、懷疑,而不得不付出的更多精力、工夫、錢財,遭遇的種種,曆曆浮現在諸位女商眼前。
金花立馬說道:“我看古管事這話說得有道理!若這女子在世間提不起氣來,咱們做生意就永遠是困難重重,這種從根上的事情,總得有人做,我看不如咱們就開始做。”金花這番話說得粗糙,可卻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勢,古靈也不禁刮目相看起來。
古靈和金花開了頭,其他人也紛紛讚同。朱慧姐卻問:“這想法我們都是再同意沒有了,就是不知道該如何做起才好?總不能我們上街上,拉著大家一個一個說,女人也能有本事?”
古靈笑著說:“我有兩個法子,說出來大家看看能不能成。第一就是我們不妨請那些寫話本子的書生,寫一個女人也能有本事的故事,若是大家都看了,都為這故事如癡如醉,是否也就不知不覺認同了這觀念?我看這般去講道理倒是更簡單。第二就是,我聽說有好多女孩兒,雖然聰慧,可家裏人卻不讓上南安學堂,隻讓家裏的男孩子去,哪怕要貸款,家裏人也不去給女孩兒做擔保,無法從縣廷府裏借款,我們倒不如開個善堂,若有女孩兒想要上學的,咱們便給貸款讓她上學,這能讀書就會曉事,等這有本事的女人越來越多,咱們的力量不就越來越大嗎?”
哎喲,果然是管過大買賣的古管事!想出來的主意是再好不過。諸位女商人盡皆讚同,幹脆就把古靈的這兩個法子列為女子商會頭次聚會的決案,各自分頭去做。古靈先自告奮勇,說是有辦法找到畫話本子的仇朱,讓她來牽線,找人來寫話本子,至於開銷,便由古靈一力承擔。至於給女孩兒們貸款上學的事情,則要找一個細心人,金花雖然忙碌,但她作為女子商會的發起人,自然是責無旁貸,一力領下,其他人則幫忙,至於需要的銀錢,古靈本來還想出,可其他女商卻都反對,畢竟話本子都讓古靈出錢了,這事兒可不能再讓她一人擔,便說各自出錢來分擔即可。
於是,女子商會的頭次行動,就這樣風風火火地拉開序幕。
作者有話說:
來啦來啦~
第84章 女子商會(三)
“……差不多就是這樣。”古靈端起桌上的茶水, 咕嘟咕嘟灌下去一大杯,潤了潤嗓子。
“……也就是說, 你想要找人寫個故事, 故事怎麽編無所謂,隻一條,就是這個故事的女主人公要很厲害?”仇朱努力理解著古靈剛剛講的一大串話, 反問道。
“對,就是這個意思。仇娘子, 你認識的寫話本子的先生多, 能否幫我牽線找個文采好的先生?”古靈誠懇說。
“這有何難?何況我看這女子商會想做的事情可謂是功在千秋, 就算你不找我,我要知道了也願意出力。”仇朱一口答應。古靈請她畫過幾次新出的錦帛的花樣子, 兩人便慢慢熟識起來。這次古靈有事相托,她也願意搭把手。
仇朱聯係了自己的老搭檔劉岐。劉歧之前寫了破案懸疑話本《洗冤錄》,他一寫這個故事就一發不可收拾,一口氣寫了整整五本出來, 仇朱也配了五部部畫稿出來。
五本之後,劉岐宣布, 《洗冤錄》完結, 不寫了, 然後書坊掌櫃就被讀者圍攻。大家群情激奮,拉拉雜雜說了一大堆, 總結一下就是為什麽劉岐大大不寫了,是不是錢不夠?我們打錢, 大大趕緊寫呀!
眼見讀者如此喜愛《洗冤錄》, 劉岐盛情難卻, 隻好又硬著頭皮寫了一本一本又一本, 等寫到第十本的時候,他說什麽都寫不下去,直接封筆了。
自那以後,劉岐就沒有遇見靈感迸發控製不住,一定要在筆下細細描繪的故事,因此他也再無新作。不過他和仇朱合作的這部《洗冤錄》,此套連環畫在如今南安縣人民心中的地位堪稱不可動搖,簡直是茶館常青樹,每次說書先生講起,都有許多聽眾。而這套連環畫,也成了許多富貴人家中必備的珍藏。
劉岐早已經從南安大學畢業,回到北川郡做書吏去了。仇朱修書一封道明始末,讓青鳥快遞加急送去給劉歧。而等青鳥號再次返航之時,劉岐也跟著船重新來到了南安城。
“我覺得寫這樣一個故事行。我已經有了想法。”劉岐開門見山說道。他在任職處請了個長假過來。
坐在他對麵的古靈和仇朱聞言一喜,她倆還有點擔心劉歧不願意接這個活。畢竟劉岐素來隨性,隻願意寫能打動他的故事。
仇朱迫不及待說:“你是如何想的?快將來給我倆聽聽。”
劉岐便把自己一路構思的故事娓娓講來:“這故事打算叫做女狀元。話說某朝某代,某郡有一女,為救夫而上京尋訪,結果陰差陽錯考取狀元,又被皇帝錯點鴛鴦譜,皇帝甚至許以公主,想招這狀元做女婿……”
劉岐信心滿滿地把這個故事講完,本以為會獲得滿堂喝彩,卻沒想到仇朱和古靈雙雙不語。
難道自己的這個故事不夠精彩?不對呀,人物特立獨行,故事曲折,自己還挖空心思埋了多處伏筆,聽眾不該是這個反應啊?劉岐忐忑問道:“怎麽?這故事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