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紅綠疊製喜服,雖不是特製,可樣式卻很好看,裁剪精美,很適合她。
自來到上京後,為尋低調,她便很少穿紅,更很少塗抹豔麗妝容,而眼下不必遮掩鋒芒,她五官的豔色盡數展露,與這衣服相襯一映,不論身段還是姿容,都絕對稱得上是上上等。
被人左右攙扶圍簇著起身出門,當下又聽外麵炮竹聲驚耳響起,施霓這才後知後覺心頭微蕩,真實有了幾分,即將成親的緊張感。
即便在外人眼中,這不過是梁帝的謀策,將軍的敷衍,甚至皇室的摒棄……可施霓卻真的從心底感到高興。
她相信,將軍此時定也同她一樣心緒難寧。
原本還以為門口會十分冷清,畢竟她這仄陋小院位置偏僻,往常院門外幾乎是見不到半個過路人的,可不想百姓們竟如此好事,紛紛出來想看個熱鬧,於是一整條街巷,處處被圍堵得水泄不通。
她一出來,氣氛一瞬達到高潮。
“西涼降女嫁我們戰勝將軍!西涼王沒麵子喲~”
人群中,也不知是哪個膽子大的,突然對著她揚聲一句,隻是施霓在西涼受了太多苦難,對它早沒了故國的感情,所以現在聞言,並未有絲毫情緒波動。
可大梁人卻似乎格外得興奮,一人出聲後,後麵便一個接一個地跟附,甚至聲音越來越大,直至有一道傳進施霓耳裏。
“我說霍將軍為何要娶著這西涼女呢,方才還困疑,現在是全明白了,將軍這是要把人娶回去羞辱啊哈哈哈!”
“對對,西涼的男人被我們將軍殺了,西涼人的美人,卻被我們將軍給占了!西涼王這臉……真疼啊。”
“住嘴!再亂嚼舌根,小心爾等的腦袋。”
施霓一下回神,辨出這聲音是荊善,便想他若在近前,那將軍豈不是……
還未繼續思尋,手腕被人忽的一拉,她腳步踉蹌了下,被迫進了一人懷裏。
她大驚,剛要推拒,可蓋頭卻被人一下撩開了。
是將軍……
施霓目光驚訝,麵容同時全露,一副傾城絕世的姿容落眼人眼,瞬間引得道路兩旁的觀禮路人屏息一頓,而後讚聲連連。
“將軍,快幫我蓋上。”施霓忙提醒。
“他們要看,就看個夠。”
話落,他直接她人打橫抱起,而後外走幾步,旋身登上馬鐙,將施霓抱於身前,明顯是要共乘一騎的意思。
可……哪有這個規矩?那轎子還空著呢,在旁的仆婦們麵麵相覷,卻誰也不敢忤逆將軍的意願。
施霓坐在高處,背貼著霍厭,心裏不安地想,若真如此他們哪裏還有半分的低調?
將軍簡直就是在向全城人宣告,光明正大,驃騎壯馬,他明正言順來娶她。
“好多人在看……”施霓顫睫。
霍厭伸手摟住她,“今日本將軍勉強大方一回,明日,夫人就該被我霸著了。”
第72章
眼見迎親隊伍漸遠,隱於人群之中,做了身份遮掩的宣王和寧樂公主,不由站在原地出神眺望。
郎與新婦,共騎同行,引道旁無數行人側目,這般於婚日的高宣姿態,在大梁傳統內斂的民風之下,實在算得罕見稱奇。
不乘轎輦,不戴紅蓋,真不知這是霍將軍擁美人以諷西涼的特別手段,還是抱得佳人欣悅而發,想在天下人眼前一番炫耀?
寧樂公主思尋不明,慢慢收回了目光,不過認真想想也覺後者作為緣由不太可能,霍將軍威正矜高,又豈會是為貪戀美色而忘記仇恨之人。
“五哥,別看了,人都走這麽遠了。”
寧樂適時出聲,將身側蕭承凜的思緒喚回。
聞言,對方掩飾性地收眼一笑,神色並無太多異樣,可這笑容卻怎麽看怎麽苦澀。
見寧樂的目光依舊打量在他身上,蕭承凜頷首擺出一副無所謂的姿態,道:“隻是驚訝於霍將軍的大膽行事風格,這才不免多看兩眼。”
哪裏是看霍將軍啊,方才五哥明明和周遭百姓們一樣,眼珠子都快定在施霓身上移不開了。
寧樂也不知信了沒信,聞言撇撇嘴,忽的有些悵然,“太子哥哥還是閉門不出?我聽說昨日,他甚至連早朝都沒有去上。”
聽寧樂忽的換了話題,蕭承凜鬆了口氣,之後神色微動地點了點頭,語氣不明地開口,“是以身體有恙為由,告了假。”
寧樂歎息,這話誰信。
先前太子哥哥求娶西涼女一事到底已在宮內傳開了,下人不敢妄論主子的碎語,可宮裏女人多,為主的更是不少,此番又是男男女女之間的閑話,豈會少得了被編排一通,隻不過大家顧及著皇後娘娘的麵子,這才沒把話傳到耳前。
想起最後一次見太子哥哥,他麵色懨懨,整個人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寧樂心裏十分不好受,同時更不能理解父皇為何執意將施霓賜給霍將軍。
一個嬌弱怯怯得像朵含苞嫩蕊,另一個粗凜闊武像是比石板還堅硬,把這倆人硬湊在一起,哪裏看著都不算般配啊。
倒是太子哥哥文質彬彬,舉止儒雅親和,像是個真正會護花的人。
霍將軍嘛,縱戰場英勇無雙,無敵馳騁,但為人太冷了些,到底是個不解風情的糙武人,若真論起女兒婚嫁的心儀人選,怕是要往後排一排了。
寧樂這般想著,是完全忘了自己之前也對霍厭懷過女兒家的心思。
而認為兩人不般配之人,京中又何止寧樂一個?那些懷有色心貪心的皇室旁支子弟,暗地裏早就對施霓不知覬覦過多少次,甚至想著聖上無意,太子無緣,何不讓他們有機會撿漏一次,不想心願到底落了空,施姑娘最後竟跟了一個他們事先怎麽想也沒有料到之人。
霍厭,一武將粗人,懂什麽憐花惜玉!
還有程夫人,又豈會待人和善?
眼看著一朵嬌花就這麽被霸了去,甚至進將軍府連個轎子都沒得坐,不少世家公子一等紈絝,紛紛唏噓美人時運不濟,想其進府門後,將來定不被疼憐。
“走吧,去辦你的事?”
蕭承凜垂眼看向寧樂開口,登時把她的思緒也帶了回來。
寧樂一愣,不再去想別人的事,此番出宮她可不是隻為看這個熱鬧。
這段日子她在宮裏一直老實本分待著,明麵上也再未提起去尋常生,加之又和母妃誠意認了錯,去了隔閡,這才能尋個看迎親熱鬧的理由,得出宮機會。
不為別的,隻因之前她滿大街張貼的尋人告貼,時隔半月終於有了回音。
告貼上雖未言明尋人者的身份,但五千兩錢銀的賞賜到底是有天大的吸引力,寧樂拿出自己的小金庫,實實慷慨了一回,就連向來大手大腳的蕭承凜見了其這番作為都嘖嘖直歎。
為了個失蹤的奴才,他這金枝玉葉的嬌妹妹至於這麽上心嘛?
不過什麽主子奴才之類的話,他是不會隨意說出口了,寧樂最近最不愛聽他將身份階級什麽的掛在嘴邊。
“五哥我們走吧,和那人約在茶樓,時辰差不多快到了。”
寧樂開口,心裏不免忐忑,就怕這回又是空歡喜一場。
同時暗自腹誹著,常生啊常生,為了尋你本公主受了好多委屈,你真是太壞了!
……
到了將軍府,霍厭無視眾人,直接親自將施霓從馬上打橫抱下,之後也未得鬆手。
候著的克擇官手持著銀鬥正要行規矩,可看將軍這番架勢實在眼驚,反應過來後忙上前去,將鬥中寓意吉祥的彩果、銅錢延外倒撒,而早就等著的街邊孩童,見狀一窩蜂地奔來拾撿,途個好彩頭。
之後跨馬鞍,自也是將軍抱著過的,施霓這回是掩上紅蓋子了,可到底還是有些羞,哪有新娘進門第一日腳不沾地的,即便她不是大梁人,也知此為異樣。
可成婚的規矩古人來定,將軍府的規矩,卻是霍厭來定,施霓隻得聽他的,當即又聽聞周遭一眾霍家於京中的近親遠親紛紛起哄,施霓顫了下睫,手心不由攥緊他的胸襟來掩替緊張。
霍厭有所察覺,輕聲附在她耳邊,安撫著,“放心,摔不了你。”
施霓喃喃著,“不是怕這個。”
“那怕什麽?”
“不知道。”施霓說不清,可就是很緊張,尤其待會要見他母親,想起那些傳言,不由心生幾分俱怯。
“怕我嗎?”霍厭尋了個間隙,又出聲問她。
施霓沒有猶豫地搖頭,這裏她唯獨信賴將軍,又怎會怕他呢。
霍厭低笑,“那不就行了。這府中人人畏我,就是母親也不能完全做我的主,霓霓若真不安,隻管把我哄得五迷三道,有我縱著,這將軍府又豈敢有人為難你?”
施霓聽得耳朵燙燙的,聞言忙低聲輕催,“知曉了,將軍認真看路……”
之後的流程進行得很快,拜過先靈,再拜舅姑,隻因老將軍已逝,故而北麵西階的位置隻有靈位,霍厭引著她躬身拜過,之後再轉到東麵,麵拜他的母親。
施霓恭恭敬敬,全程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蒙著蓋頭,她看不到程夫人的神色,不過如此隔絕視線,反倒叫她鬆了口氣。
夫妻交拜過後,堂前算得禮畢,施霓暫被安置到了西屋,將軍則在前院宴酒會客。
程夫人參完禮,很快沒什麽興致地言說神累,之後被攙扶回了東屋休息,不過她是當真身體不適還是托詞一言,來客也是會意相視,一眼就能辨認出來。
可憐那嬌滴滴的大美人,嫁了個心有隔閡的夫君,還要日日相麵一個仇恨未消的婆母,以後的日子能好過得了?在場不少人如此作想。
眾人忙於堂前酒席,仆婦們在帳中撒完果,念完敬語後也很快退下,於是房間漸漸冷清下來,隻施霓和阿降兩人在內。
屋裏掛著的彩綢不多,紅燭也隻點了二三盞,看著光線昏昏的,沒個喜事的熱鬧感。
兩人靜等了一會後,阿降閑來無聊又在室內一圈環視,之後確認門外無人偷聽,才敢輕輕蹙眉言道不滿。
“姑娘你瞧,這屋裏擺設也太簡單了些吧,隻有木桌書椅,連個梳妝台都沒安置,也就姑娘坐著的這張櫸木雕龍撥步床看著好些。”?
說完她又走近,伸手摸了摸床架,不禁困惑來了句,“竟還有淡淡的木香,難不成這床是新換的不成?”
施霓聽阿降說個不停,也有好奇,於是自己伸手將紅蓋頭掀起,心想反正現在無人,將軍還要吃頓酒一番應酬後才能過來,便覺掀開片刻也沒什麽。
抬眼入目,見確如阿降所言,若忽略那紅綢囍字,房間的確空落又顯暗沉,沒有溫馨之感,倒是寒戾更多。
再看那紅木書桌一旁的橫架上,置著將軍那把不常離身的黑金寶劍,便一瞬想通,其實真正格格不入的,該是她和這滿屋突兀的紅色。
“將軍本就是這樣的風格,難道你還想將軍能在房間裏插幾朵溫馨的花不成?”
阿降反駁不了,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將軍那樣的人,本身就與溫煦沾不得一點邊,他是武將,戰場殺伐決斷,行事慣以狠厲,又怎能要求他生活上待人寬柔呢。
思及此,阿降不禁為施霓犯愁。
“那姑娘應對將軍時,一定要小心哄著來啊,將軍孔武,又力大如蠻牛,姑娘若受欺了可如何是好。”阿降邊說著,麵上也帶著一臉認真的憂色。
“將軍又不是洪水猛獸,阿降杞人憂天了。”
施霓這般說著,可神色卻幽幽變得不自然起來。
誠然,她知曉阿降的意思絕對單純,無非是擔心她在府中受欺,可新婚之夜,又臨於床前說這樣一番話,實在成了說者無意,而聽者卻難免有心了。
又過了半個時辰,廊道裏終於傳來些聲響,阿降身姿一凜,慌亂地幫施霓把紅蓋頭重新帶上。
“好像是將軍來了。”
施霓“嗯”了聲,手指合在一起絞了絞,聽到木門嘎吱一聲從外被推開,她呼吸聲都跟著一同屏住了。
自來到上京後,為尋低調,她便很少穿紅,更很少塗抹豔麗妝容,而眼下不必遮掩鋒芒,她五官的豔色盡數展露,與這衣服相襯一映,不論身段還是姿容,都絕對稱得上是上上等。
被人左右攙扶圍簇著起身出門,當下又聽外麵炮竹聲驚耳響起,施霓這才後知後覺心頭微蕩,真實有了幾分,即將成親的緊張感。
即便在外人眼中,這不過是梁帝的謀策,將軍的敷衍,甚至皇室的摒棄……可施霓卻真的從心底感到高興。
她相信,將軍此時定也同她一樣心緒難寧。
原本還以為門口會十分冷清,畢竟她這仄陋小院位置偏僻,往常院門外幾乎是見不到半個過路人的,可不想百姓們竟如此好事,紛紛出來想看個熱鬧,於是一整條街巷,處處被圍堵得水泄不通。
她一出來,氣氛一瞬達到高潮。
“西涼降女嫁我們戰勝將軍!西涼王沒麵子喲~”
人群中,也不知是哪個膽子大的,突然對著她揚聲一句,隻是施霓在西涼受了太多苦難,對它早沒了故國的感情,所以現在聞言,並未有絲毫情緒波動。
可大梁人卻似乎格外得興奮,一人出聲後,後麵便一個接一個地跟附,甚至聲音越來越大,直至有一道傳進施霓耳裏。
“我說霍將軍為何要娶著這西涼女呢,方才還困疑,現在是全明白了,將軍這是要把人娶回去羞辱啊哈哈哈!”
“對對,西涼的男人被我們將軍殺了,西涼人的美人,卻被我們將軍給占了!西涼王這臉……真疼啊。”
“住嘴!再亂嚼舌根,小心爾等的腦袋。”
施霓一下回神,辨出這聲音是荊善,便想他若在近前,那將軍豈不是……
還未繼續思尋,手腕被人忽的一拉,她腳步踉蹌了下,被迫進了一人懷裏。
她大驚,剛要推拒,可蓋頭卻被人一下撩開了。
是將軍……
施霓目光驚訝,麵容同時全露,一副傾城絕世的姿容落眼人眼,瞬間引得道路兩旁的觀禮路人屏息一頓,而後讚聲連連。
“將軍,快幫我蓋上。”施霓忙提醒。
“他們要看,就看個夠。”
話落,他直接她人打橫抱起,而後外走幾步,旋身登上馬鐙,將施霓抱於身前,明顯是要共乘一騎的意思。
可……哪有這個規矩?那轎子還空著呢,在旁的仆婦們麵麵相覷,卻誰也不敢忤逆將軍的意願。
施霓坐在高處,背貼著霍厭,心裏不安地想,若真如此他們哪裏還有半分的低調?
將軍簡直就是在向全城人宣告,光明正大,驃騎壯馬,他明正言順來娶她。
“好多人在看……”施霓顫睫。
霍厭伸手摟住她,“今日本將軍勉強大方一回,明日,夫人就該被我霸著了。”
第72章
眼見迎親隊伍漸遠,隱於人群之中,做了身份遮掩的宣王和寧樂公主,不由站在原地出神眺望。
郎與新婦,共騎同行,引道旁無數行人側目,這般於婚日的高宣姿態,在大梁傳統內斂的民風之下,實在算得罕見稱奇。
不乘轎輦,不戴紅蓋,真不知這是霍將軍擁美人以諷西涼的特別手段,還是抱得佳人欣悅而發,想在天下人眼前一番炫耀?
寧樂公主思尋不明,慢慢收回了目光,不過認真想想也覺後者作為緣由不太可能,霍將軍威正矜高,又豈會是為貪戀美色而忘記仇恨之人。
“五哥,別看了,人都走這麽遠了。”
寧樂適時出聲,將身側蕭承凜的思緒喚回。
聞言,對方掩飾性地收眼一笑,神色並無太多異樣,可這笑容卻怎麽看怎麽苦澀。
見寧樂的目光依舊打量在他身上,蕭承凜頷首擺出一副無所謂的姿態,道:“隻是驚訝於霍將軍的大膽行事風格,這才不免多看兩眼。”
哪裏是看霍將軍啊,方才五哥明明和周遭百姓們一樣,眼珠子都快定在施霓身上移不開了。
寧樂也不知信了沒信,聞言撇撇嘴,忽的有些悵然,“太子哥哥還是閉門不出?我聽說昨日,他甚至連早朝都沒有去上。”
聽寧樂忽的換了話題,蕭承凜鬆了口氣,之後神色微動地點了點頭,語氣不明地開口,“是以身體有恙為由,告了假。”
寧樂歎息,這話誰信。
先前太子哥哥求娶西涼女一事到底已在宮內傳開了,下人不敢妄論主子的碎語,可宮裏女人多,為主的更是不少,此番又是男男女女之間的閑話,豈會少得了被編排一通,隻不過大家顧及著皇後娘娘的麵子,這才沒把話傳到耳前。
想起最後一次見太子哥哥,他麵色懨懨,整個人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寧樂心裏十分不好受,同時更不能理解父皇為何執意將施霓賜給霍將軍。
一個嬌弱怯怯得像朵含苞嫩蕊,另一個粗凜闊武像是比石板還堅硬,把這倆人硬湊在一起,哪裏看著都不算般配啊。
倒是太子哥哥文質彬彬,舉止儒雅親和,像是個真正會護花的人。
霍將軍嘛,縱戰場英勇無雙,無敵馳騁,但為人太冷了些,到底是個不解風情的糙武人,若真論起女兒婚嫁的心儀人選,怕是要往後排一排了。
寧樂這般想著,是完全忘了自己之前也對霍厭懷過女兒家的心思。
而認為兩人不般配之人,京中又何止寧樂一個?那些懷有色心貪心的皇室旁支子弟,暗地裏早就對施霓不知覬覦過多少次,甚至想著聖上無意,太子無緣,何不讓他們有機會撿漏一次,不想心願到底落了空,施姑娘最後竟跟了一個他們事先怎麽想也沒有料到之人。
霍厭,一武將粗人,懂什麽憐花惜玉!
還有程夫人,又豈會待人和善?
眼看著一朵嬌花就這麽被霸了去,甚至進將軍府連個轎子都沒得坐,不少世家公子一等紈絝,紛紛唏噓美人時運不濟,想其進府門後,將來定不被疼憐。
“走吧,去辦你的事?”
蕭承凜垂眼看向寧樂開口,登時把她的思緒也帶了回來。
寧樂一愣,不再去想別人的事,此番出宮她可不是隻為看這個熱鬧。
這段日子她在宮裏一直老實本分待著,明麵上也再未提起去尋常生,加之又和母妃誠意認了錯,去了隔閡,這才能尋個看迎親熱鬧的理由,得出宮機會。
不為別的,隻因之前她滿大街張貼的尋人告貼,時隔半月終於有了回音。
告貼上雖未言明尋人者的身份,但五千兩錢銀的賞賜到底是有天大的吸引力,寧樂拿出自己的小金庫,實實慷慨了一回,就連向來大手大腳的蕭承凜見了其這番作為都嘖嘖直歎。
為了個失蹤的奴才,他這金枝玉葉的嬌妹妹至於這麽上心嘛?
不過什麽主子奴才之類的話,他是不會隨意說出口了,寧樂最近最不愛聽他將身份階級什麽的掛在嘴邊。
“五哥我們走吧,和那人約在茶樓,時辰差不多快到了。”
寧樂開口,心裏不免忐忑,就怕這回又是空歡喜一場。
同時暗自腹誹著,常生啊常生,為了尋你本公主受了好多委屈,你真是太壞了!
……
到了將軍府,霍厭無視眾人,直接親自將施霓從馬上打橫抱下,之後也未得鬆手。
候著的克擇官手持著銀鬥正要行規矩,可看將軍這番架勢實在眼驚,反應過來後忙上前去,將鬥中寓意吉祥的彩果、銅錢延外倒撒,而早就等著的街邊孩童,見狀一窩蜂地奔來拾撿,途個好彩頭。
之後跨馬鞍,自也是將軍抱著過的,施霓這回是掩上紅蓋子了,可到底還是有些羞,哪有新娘進門第一日腳不沾地的,即便她不是大梁人,也知此為異樣。
可成婚的規矩古人來定,將軍府的規矩,卻是霍厭來定,施霓隻得聽他的,當即又聽聞周遭一眾霍家於京中的近親遠親紛紛起哄,施霓顫了下睫,手心不由攥緊他的胸襟來掩替緊張。
霍厭有所察覺,輕聲附在她耳邊,安撫著,“放心,摔不了你。”
施霓喃喃著,“不是怕這個。”
“那怕什麽?”
“不知道。”施霓說不清,可就是很緊張,尤其待會要見他母親,想起那些傳言,不由心生幾分俱怯。
“怕我嗎?”霍厭尋了個間隙,又出聲問她。
施霓沒有猶豫地搖頭,這裏她唯獨信賴將軍,又怎會怕他呢。
霍厭低笑,“那不就行了。這府中人人畏我,就是母親也不能完全做我的主,霓霓若真不安,隻管把我哄得五迷三道,有我縱著,這將軍府又豈敢有人為難你?”
施霓聽得耳朵燙燙的,聞言忙低聲輕催,“知曉了,將軍認真看路……”
之後的流程進行得很快,拜過先靈,再拜舅姑,隻因老將軍已逝,故而北麵西階的位置隻有靈位,霍厭引著她躬身拜過,之後再轉到東麵,麵拜他的母親。
施霓恭恭敬敬,全程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蒙著蓋頭,她看不到程夫人的神色,不過如此隔絕視線,反倒叫她鬆了口氣。
夫妻交拜過後,堂前算得禮畢,施霓暫被安置到了西屋,將軍則在前院宴酒會客。
程夫人參完禮,很快沒什麽興致地言說神累,之後被攙扶回了東屋休息,不過她是當真身體不適還是托詞一言,來客也是會意相視,一眼就能辨認出來。
可憐那嬌滴滴的大美人,嫁了個心有隔閡的夫君,還要日日相麵一個仇恨未消的婆母,以後的日子能好過得了?在場不少人如此作想。
眾人忙於堂前酒席,仆婦們在帳中撒完果,念完敬語後也很快退下,於是房間漸漸冷清下來,隻施霓和阿降兩人在內。
屋裏掛著的彩綢不多,紅燭也隻點了二三盞,看著光線昏昏的,沒個喜事的熱鬧感。
兩人靜等了一會後,阿降閑來無聊又在室內一圈環視,之後確認門外無人偷聽,才敢輕輕蹙眉言道不滿。
“姑娘你瞧,這屋裏擺設也太簡單了些吧,隻有木桌書椅,連個梳妝台都沒安置,也就姑娘坐著的這張櫸木雕龍撥步床看著好些。”?
說完她又走近,伸手摸了摸床架,不禁困惑來了句,“竟還有淡淡的木香,難不成這床是新換的不成?”
施霓聽阿降說個不停,也有好奇,於是自己伸手將紅蓋頭掀起,心想反正現在無人,將軍還要吃頓酒一番應酬後才能過來,便覺掀開片刻也沒什麽。
抬眼入目,見確如阿降所言,若忽略那紅綢囍字,房間的確空落又顯暗沉,沒有溫馨之感,倒是寒戾更多。
再看那紅木書桌一旁的橫架上,置著將軍那把不常離身的黑金寶劍,便一瞬想通,其實真正格格不入的,該是她和這滿屋突兀的紅色。
“將軍本就是這樣的風格,難道你還想將軍能在房間裏插幾朵溫馨的花不成?”
阿降反駁不了,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將軍那樣的人,本身就與溫煦沾不得一點邊,他是武將,戰場殺伐決斷,行事慣以狠厲,又怎能要求他生活上待人寬柔呢。
思及此,阿降不禁為施霓犯愁。
“那姑娘應對將軍時,一定要小心哄著來啊,將軍孔武,又力大如蠻牛,姑娘若受欺了可如何是好。”阿降邊說著,麵上也帶著一臉認真的憂色。
“將軍又不是洪水猛獸,阿降杞人憂天了。”
施霓這般說著,可神色卻幽幽變得不自然起來。
誠然,她知曉阿降的意思絕對單純,無非是擔心她在府中受欺,可新婚之夜,又臨於床前說這樣一番話,實在成了說者無意,而聽者卻難免有心了。
又過了半個時辰,廊道裏終於傳來些聲響,阿降身姿一凜,慌亂地幫施霓把紅蓋頭重新帶上。
“好像是將軍來了。”
施霓“嗯”了聲,手指合在一起絞了絞,聽到木門嘎吱一聲從外被推開,她呼吸聲都跟著一同屏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