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鳶不想他還記著那一句,也知道沒法兒混過去。
猶豫著將安王強迫他觀看淩遲之刑的事情草草說了,不願說得很細,隻因衛錦程再混賬,也終究有著血脈之親,落得這樣痛苦的死亡下場,他怕衛瓚心裏頭不舒服。
果然,隻覺著衛瓚輕輕握著他的手漸漸緊了。
沈鳶不知心裏頭什麽滋味兒。
偏偏是在這一日說出來的。
這上元節過得實在是憋屈,話沒說上幾句,玩也沒玩痛快,吃幾口元宵還能遇上安王,竹筒倒豆子似的把心事說了,如今還叫衛瓚知道了這淩遲之刑的事情,更是沒法兒過得歡喜了。
——衛瓚也的確並不歡喜,他先頭已兜不住惱火,如今更是恨自己不能直接在樓上,將安王碎屍萬段了。
若不是怕累及沈鳶,若不是已有了更好的安排,他隻怕當時便已經動手了。
已到了放煙火的時候,外頭一朵朵煙火騰飛上空,炸裂時發出了一聲接著一聲的巨響。
照得這夜色明晃晃如同白晝。
沈鳶看了衛瓚半晌,文秀漂亮的眉擰起,卻是湊到對方的耳畔,任由那隱隱的藥香在耳垂處繾綣。
卻是幾分別扭說。
“驚寒。”
“你……有什麽想要的燈麽,我去贏給你。”
……
這一日沈鳶和安王的對話,直到了夜裏,仍在衛瓚腦海中糾纏。
隨著重生以後,衛瓚一步一步改寫未來的命運,他越發意識到,自己關於前世的記憶,尤其是關於沈鳶的記憶,有太多的模糊之處。
這一次倒是想著了一件許久之前的舊事。
他前世見沈鳶伴駕安王左右,高官厚祿,無限風光,不知道沈鳶是否還願意除去安王。
他不敢問,隻給他寫了一封無名信,說若心思有變,他不怨怪。
於是離京那夜,他聽得外頭有人月夜吹簫。
他那時獨居侯府,推開窗,便見沈鳶坐在枕戈院的牆頭。
那一日沒有圓月,隻有纖弱的一抹彎鉤,沈鳶坐在那鉤下,風一吹,單薄的衣擺便在風中翻飛。
那是沈鳶除去年節祭拜,唯一一次回到侯府來。這小病秧子總怕觸景生情,從不敢回來多看一眼。
或許也是沈鳶唯一一次主動到枕戈院來。
沈鳶的簫其實吹得並不算好,斷斷續續、嗚嗚咽咽的,聽了三四遍,也沒聽出吹得是什麽來,隻能聽出來,也許還是成曲調的。
他知沈鳶吹簫便是不願見他,隻隨手抓了個隨從說:“出去,你去問問沈大人吹得什麽。”
隨從聞聲去了,低聲詢問了片刻。
隻見沈鳶一聽,便麵露幾分尷尬無奈。
卻是好半晌,用吳語唱了一段歌謠。
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裏。我心如鬆柏,君情複何似?
沈鳶的歌聲比簫聲動聽許多,水一般的溫情柔軟。
沈鳶連唱了三遍,便消失在枕戈院的牆邊。
那是在沈鳶心灰意冷前,他們最後一次相見,像是一隻翩然的白蝶,落在他的牆邊,又隨著之後北疆的風雪,一並散去了。
可沈鳶,從始至終沒變過。
衛瓚在夜裏靜靜注視描摹著沈鳶的眉眼,鼻梁,柔軟的唇,烏黑的發。
不知不覺,卻是瞧得入神了。
沈鳶便輕輕推了他一下,說:“怎麽了?”
“還沒回過神兒來?”
沈鳶在外頭玩到了後半夜,累得腰酸腿軟,這會兒連屋都懶得進,便坐在廊下歇腳。
衛瓚輕聲說:“折春,你怎麽生得這樣好。”
清氣朗朗,玉樹芝蘭。
沈鳶以為他在誇自己的外表。
說不出是得意,還是惱意,沈鳶抱緊了自己的膝,望著夜色嘀咕了一聲:“色胚。”
屋簷之下,掛了一排華美的宮燈,絲絛隨著風過糾纏晃蕩,一陣一陣心旌搖搖。
--------------------
作者有話要說: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攻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複喜,慍可以複說,亡國不可以複存,死者不可以複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
——《孫子兵法·火攻篇》
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裏。我心如鬆柏,君情複何似?
——《子夜吳歌·冬歌》
第80章
這寒冬過得漫長,衛瓚傷勢一日漸一日的好了,過了上元節,侯府的應酬也漸漸少了,沈鳶複又重新過上了案前苦讀的日子。倒是梁侍衛,打著來尋沈鳶講陣法的名義,卻是找衛瓚越來越頻繁。
也是近來宮中的事情漸漸多了,嘉佑帝進行得如火如荼的選嗣之事不說。
辛的使團,也一路從過年時,留到了現在。
衛瓚道:“他們拿什麽理由留下來的。”
梁侍衛說:“此次除了辛三皇子之外,還帶來了明瑜公主,是有聯姻之意。”
衛瓚問:“同誰聯姻?”
梁侍衛搖頭低聲道:“還未定,須得兩邊細細商議。”
的確,涉及婚姻嫁娶之事,可不得細細考量麽,連帶著為公主隨侍的隊伍,自然帶的人也遠超平日的規格。
衛瓚便心下有數,想來安王與三皇子已達成了協議,若是安王得了大位,那明瑜公主的聯姻對象便必是安王無疑了。
他有前世的記憶,便越發清楚,此刻靖安侯不在京中,能夠代行父職的小侯爺衛瓚也消失了,三皇子也終於來了。
現在隻缺最後一把推力,安王的這一場大戲就該上演了。
衛瓚低聲道:“這幾日你請聖上多上心一些。”
梁侍衛說:“省省吧,聖上這會兒已開始疑心你詐死是為了偷懶了。”
“叫你早些現形,省得侯府沒個主人。”
衛瓚哭笑不得,心知是自己這會兒尚未及冠,正是個很不牢靠的年紀。
從前惡行累累,荒唐事做盡,嘉佑帝也都由他。如今詐死之事一久,嘉佑帝難免懷疑他在偷懶胡鬧。
隻得笑說:“你同聖上再說一說情。”
梁侍衛卻是道:“你這話同皇後娘娘說還好用些。”
衛瓚還真覺著沒錯,低頭打算再寫一封信,叫梁侍衛一路捎去姑母處。
卻忽得聽梁侍衛道:“沈公子如今能用劍了?”
衛瓚一怔,抬頭見梁侍衛隔著窗瞧見院中沈鳶練劍,卻是笑說:“林大夫醫術高超。”
沈鳶這一個冬日養過去,身子已漸漸有了幾分起色,林大夫叫他不要久坐桌前,須得不時出來動一動,也能讓頭腦更清醒些。沈鳶便聽了話,慢慢將劍又練了起來。
動作很慢,隻能練一半,便要擱下劍歇一歇。隔了片刻,又拿起來,一招一式比畫。
衛瓚也不由走過去,瞧了幾眼。
因著力道不夠,一招一式皆算不上淩厲,速度也慢,可細細去看,卻另有一番風雅含蓄。
梁侍衛輕歎:“沈公子這身子,實在可惜了。”
衛瓚低聲說:“你別出聲,他不叫我看,他這時候耳朵靈著呢。”
梁侍衛一怔,道:“這是為什麽?”
卻是驚著了院中練劍的沈鳶,果然往窗邊一瞧,見著他們倆立在窗邊,便登時瞪了衛瓚一眼,自收了劍,到邊兒上喝水去了。
衛瓚說:“我說了吧,他不樂意叫我看。”
梁侍衛輕歎一聲,笑道:“我實在不曉得,你們這算是關係好還是不好。”
衛瓚隻笑笑。
待梁侍衛走了,才懶洋洋推開窗,叫了沈鳶一聲。
沈鳶不情不願過來他窗下,卻是含刺道:“說了叫你別看了。小侯爺怎的就這樣有眼色,專看人班門弄斧。”
衛瓚說:“是梁侍衛要看,又不是我要看。”
“再說了,你是練武,又不是跳舞,怎麽就不讓看了。”
沈鳶不說話了。
“下次還是我幫你瞧一瞧,你發力不對,肩崩得太緊。”
沈鳶說:“我又不是沒教過照霜。”
衛瓚說:“你教照霜是一回事,你看不到自己的樣子,是另一回事兒,我練武都時不時讓武博士瞧著。”
“你若真就不願意讓我瞧,回頭我找人來幫你看看。”
沈鳶沉默了半晌,卻是指尖輕輕蹭過自己衣袖,說了一聲:“也不用。”
這便是答應了。
衛瓚說:“梁侍衛還說,咱們倆看著關係不好。”
沈鳶淡淡瞥了他一眼,說:“本來就是仇家。你別以為……”
猶豫著將安王強迫他觀看淩遲之刑的事情草草說了,不願說得很細,隻因衛錦程再混賬,也終究有著血脈之親,落得這樣痛苦的死亡下場,他怕衛瓚心裏頭不舒服。
果然,隻覺著衛瓚輕輕握著他的手漸漸緊了。
沈鳶不知心裏頭什麽滋味兒。
偏偏是在這一日說出來的。
這上元節過得實在是憋屈,話沒說上幾句,玩也沒玩痛快,吃幾口元宵還能遇上安王,竹筒倒豆子似的把心事說了,如今還叫衛瓚知道了這淩遲之刑的事情,更是沒法兒過得歡喜了。
——衛瓚也的確並不歡喜,他先頭已兜不住惱火,如今更是恨自己不能直接在樓上,將安王碎屍萬段了。
若不是怕累及沈鳶,若不是已有了更好的安排,他隻怕當時便已經動手了。
已到了放煙火的時候,外頭一朵朵煙火騰飛上空,炸裂時發出了一聲接著一聲的巨響。
照得這夜色明晃晃如同白晝。
沈鳶看了衛瓚半晌,文秀漂亮的眉擰起,卻是湊到對方的耳畔,任由那隱隱的藥香在耳垂處繾綣。
卻是幾分別扭說。
“驚寒。”
“你……有什麽想要的燈麽,我去贏給你。”
……
這一日沈鳶和安王的對話,直到了夜裏,仍在衛瓚腦海中糾纏。
隨著重生以後,衛瓚一步一步改寫未來的命運,他越發意識到,自己關於前世的記憶,尤其是關於沈鳶的記憶,有太多的模糊之處。
這一次倒是想著了一件許久之前的舊事。
他前世見沈鳶伴駕安王左右,高官厚祿,無限風光,不知道沈鳶是否還願意除去安王。
他不敢問,隻給他寫了一封無名信,說若心思有變,他不怨怪。
於是離京那夜,他聽得外頭有人月夜吹簫。
他那時獨居侯府,推開窗,便見沈鳶坐在枕戈院的牆頭。
那一日沒有圓月,隻有纖弱的一抹彎鉤,沈鳶坐在那鉤下,風一吹,單薄的衣擺便在風中翻飛。
那是沈鳶除去年節祭拜,唯一一次回到侯府來。這小病秧子總怕觸景生情,從不敢回來多看一眼。
或許也是沈鳶唯一一次主動到枕戈院來。
沈鳶的簫其實吹得並不算好,斷斷續續、嗚嗚咽咽的,聽了三四遍,也沒聽出吹得是什麽來,隻能聽出來,也許還是成曲調的。
他知沈鳶吹簫便是不願見他,隻隨手抓了個隨從說:“出去,你去問問沈大人吹得什麽。”
隨從聞聲去了,低聲詢問了片刻。
隻見沈鳶一聽,便麵露幾分尷尬無奈。
卻是好半晌,用吳語唱了一段歌謠。
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裏。我心如鬆柏,君情複何似?
沈鳶的歌聲比簫聲動聽許多,水一般的溫情柔軟。
沈鳶連唱了三遍,便消失在枕戈院的牆邊。
那是在沈鳶心灰意冷前,他們最後一次相見,像是一隻翩然的白蝶,落在他的牆邊,又隨著之後北疆的風雪,一並散去了。
可沈鳶,從始至終沒變過。
衛瓚在夜裏靜靜注視描摹著沈鳶的眉眼,鼻梁,柔軟的唇,烏黑的發。
不知不覺,卻是瞧得入神了。
沈鳶便輕輕推了他一下,說:“怎麽了?”
“還沒回過神兒來?”
沈鳶在外頭玩到了後半夜,累得腰酸腿軟,這會兒連屋都懶得進,便坐在廊下歇腳。
衛瓚輕聲說:“折春,你怎麽生得這樣好。”
清氣朗朗,玉樹芝蘭。
沈鳶以為他在誇自己的外表。
說不出是得意,還是惱意,沈鳶抱緊了自己的膝,望著夜色嘀咕了一聲:“色胚。”
屋簷之下,掛了一排華美的宮燈,絲絛隨著風過糾纏晃蕩,一陣一陣心旌搖搖。
--------------------
作者有話要說: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攻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複喜,慍可以複說,亡國不可以複存,死者不可以複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
——《孫子兵法·火攻篇》
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裏。我心如鬆柏,君情複何似?
——《子夜吳歌·冬歌》
第80章
這寒冬過得漫長,衛瓚傷勢一日漸一日的好了,過了上元節,侯府的應酬也漸漸少了,沈鳶複又重新過上了案前苦讀的日子。倒是梁侍衛,打著來尋沈鳶講陣法的名義,卻是找衛瓚越來越頻繁。
也是近來宮中的事情漸漸多了,嘉佑帝進行得如火如荼的選嗣之事不說。
辛的使團,也一路從過年時,留到了現在。
衛瓚道:“他們拿什麽理由留下來的。”
梁侍衛說:“此次除了辛三皇子之外,還帶來了明瑜公主,是有聯姻之意。”
衛瓚問:“同誰聯姻?”
梁侍衛搖頭低聲道:“還未定,須得兩邊細細商議。”
的確,涉及婚姻嫁娶之事,可不得細細考量麽,連帶著為公主隨侍的隊伍,自然帶的人也遠超平日的規格。
衛瓚便心下有數,想來安王與三皇子已達成了協議,若是安王得了大位,那明瑜公主的聯姻對象便必是安王無疑了。
他有前世的記憶,便越發清楚,此刻靖安侯不在京中,能夠代行父職的小侯爺衛瓚也消失了,三皇子也終於來了。
現在隻缺最後一把推力,安王的這一場大戲就該上演了。
衛瓚低聲道:“這幾日你請聖上多上心一些。”
梁侍衛說:“省省吧,聖上這會兒已開始疑心你詐死是為了偷懶了。”
“叫你早些現形,省得侯府沒個主人。”
衛瓚哭笑不得,心知是自己這會兒尚未及冠,正是個很不牢靠的年紀。
從前惡行累累,荒唐事做盡,嘉佑帝也都由他。如今詐死之事一久,嘉佑帝難免懷疑他在偷懶胡鬧。
隻得笑說:“你同聖上再說一說情。”
梁侍衛卻是道:“你這話同皇後娘娘說還好用些。”
衛瓚還真覺著沒錯,低頭打算再寫一封信,叫梁侍衛一路捎去姑母處。
卻忽得聽梁侍衛道:“沈公子如今能用劍了?”
衛瓚一怔,抬頭見梁侍衛隔著窗瞧見院中沈鳶練劍,卻是笑說:“林大夫醫術高超。”
沈鳶這一個冬日養過去,身子已漸漸有了幾分起色,林大夫叫他不要久坐桌前,須得不時出來動一動,也能讓頭腦更清醒些。沈鳶便聽了話,慢慢將劍又練了起來。
動作很慢,隻能練一半,便要擱下劍歇一歇。隔了片刻,又拿起來,一招一式比畫。
衛瓚也不由走過去,瞧了幾眼。
因著力道不夠,一招一式皆算不上淩厲,速度也慢,可細細去看,卻另有一番風雅含蓄。
梁侍衛輕歎:“沈公子這身子,實在可惜了。”
衛瓚低聲說:“你別出聲,他不叫我看,他這時候耳朵靈著呢。”
梁侍衛一怔,道:“這是為什麽?”
卻是驚著了院中練劍的沈鳶,果然往窗邊一瞧,見著他們倆立在窗邊,便登時瞪了衛瓚一眼,自收了劍,到邊兒上喝水去了。
衛瓚說:“我說了吧,他不樂意叫我看。”
梁侍衛輕歎一聲,笑道:“我實在不曉得,你們這算是關係好還是不好。”
衛瓚隻笑笑。
待梁侍衛走了,才懶洋洋推開窗,叫了沈鳶一聲。
沈鳶不情不願過來他窗下,卻是含刺道:“說了叫你別看了。小侯爺怎的就這樣有眼色,專看人班門弄斧。”
衛瓚說:“是梁侍衛要看,又不是我要看。”
“再說了,你是練武,又不是跳舞,怎麽就不讓看了。”
沈鳶不說話了。
“下次還是我幫你瞧一瞧,你發力不對,肩崩得太緊。”
沈鳶說:“我又不是沒教過照霜。”
衛瓚說:“你教照霜是一回事,你看不到自己的樣子,是另一回事兒,我練武都時不時讓武博士瞧著。”
“你若真就不願意讓我瞧,回頭我找人來幫你看看。”
沈鳶沉默了半晌,卻是指尖輕輕蹭過自己衣袖,說了一聲:“也不用。”
這便是答應了。
衛瓚說:“梁侍衛還說,咱們倆看著關係不好。”
沈鳶淡淡瞥了他一眼,說:“本來就是仇家。你別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