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清看著屏幕上的打車軟件,她方向感很差,不知道該定位在哪個門,看著拉著她的手,“謝謝你。”
他開車很穩,在紅綠燈前都是緩慢減速平穩著隔著最佳距離而停。當寧清跟他說去看守所時,沒有流露出半分反應,更沒問她任何問題。綠燈後,在平坦的路上把油門踩到底。
到達目的地之後,寧清又說了句謝謝,下了車往門衛處跑去登記,寧國梅已經在等她了。
車停在路旁的趙昕遠看到她狂奔而遠去的背影,打了個電話,“幫我查件事。”
寧國濤本來就三高,無論昨天在她麵前表現得多豁達,哪個被關在看守所裏的人能心態平穩不著急?今天他吃完午飯,突然視線模糊一陣頭疼,同時麵部通紅。
在他關進來之初,寧國梅就找過熟人,幫忙聯係了這個看守所的人,輾轉了好幾道程序送了禮。所以喊了醫務人員來寧國濤後,看守所裏的人就打了電話給寧國梅。寧國梅在路上就打了電話給寧清。
不是大病,是寧國濤這段時間沒吃降壓藥,昨天見了女兒,心裏情緒起伏大,今天身體就不舒服。寧清一陣自責,昨天看到他眼圈中的血點,就應該猜到他血壓不正常。
寧國濤多年駕駛員,多年前前列腺就有問題,犯病時排便困難。在看守所裏,也是久坐,上廁所更困難了,他要過許久才能尿出來。
但,這次的探視,並未被允許。
看著在打電話找關係的寧國梅,寧清覺得很奇怪,為什麽既通知了家人,又不讓進去,說要在律師陪同下,或者經過審批。
寧國梅打完電話回來,看著侄女雙手捂臉彎著腰一動不動。有些孩子,就是會在最好的年紀,吃最多苦的,這就是命。輕拍了她的肩,安撫著,“沒事的,已經吃過藥了,如果嚴重早就送醫院了。”
許久,寧清抬起了頭,眼神呆滯地看向了前方,“姑媽,我想好了,認罪認罰。能不能麻煩你找找人,流程快一點,讓我爸早點出來。”
三十七天,於普通人來說,一年中的一個多月,都可能覺得漫長。更別說呆在看守所這麽長時間,這對當事人是折磨,對家屬來說,更是煎熬。
寧清轉頭看向了姑媽,“錢的事,你不用擔心,我這裏隨時能交。”
寧國梅聽了一陣不舒服。
哥哥常被嫂子說傳統觀念重,太在乎他那邊的親戚了。當年她生孩子,第一胎生了女兒,婆婆都不願意去醫院看她。哥哥就讓嫂子去照顧她,每天都給她帶兩個雞蛋和一碗肉。後來她生了兒子被舉報了要罰款時,哥哥找了關係花了錢,把罰款給免了,還把搞舉報的人找了出來半夜裏揍了一頓。
可是這次,這麽多錢,她拿不出來。這些年,王鎖明的生意漸漸上了軌道,她也不出去工作了,手裏錢不多。夫妻之間是有兩本帳的,她無法開口問王鎖明要這筆錢。
兒子明年就要結婚了,彩禮、辦酒席都是開銷。他在國企,過年會升遷,打點關係都是要錢的。這兩件事要花的錢,都要往六位數跑了說到底,人隻能顧著自己的小家。
所以,她也隻能找找關係、花點小錢,看著哥哥在看守所裏吃苦。她心裏哪有好受?
姑媽長得很像奶奶,越老越像,看著神似的輪廓,寧清撫上她的手,輕輕撫摸著手背突出的經脈,隔著一個人,在懷念另一個人。
“姑媽,謝謝你。一直在幫忙照顧爸爸,為他前後打點。沒有你,我真不知道該怎麽辦。”
寧國梅抓著她的手背,許久無言。
寧清和寧國梅出來時,已是傍晚。
跟著姑媽去找她的車時,寧清發現趙昕遠竟然還在,他的特斯拉太醒目了些。
“姑媽,我朋友說來接我,已經在路上了,你先回去吧。”
寧國梅知道侄女住在朋友家,也沒懷疑她,囑咐了她注意安全。
目送姑媽的車離開後,寧清走到了趙昕遠的車旁。看著他正坐在駕駛座上發呆,她敲了敲車窗。
趙昕遠回過神,指著副駕駛坐,示意她上車。看著她杵著不動,他開了車窗,“上車。”
“你是在等我嗎?”
“不然我在這跑出租拉客嗎?”他故作幽默。
寧清盯著他看,“你為什麽要等我?”
他不回答,她又問了一遍,“為什麽要等我?”
趙昕遠下巴往前抬,指了前邊的天,“晚霞挺好看的。”
寧清順著他的眼神往前邊的天空望去,瞬間被吸引了所有的注意,是她走出來時沒有看到的。
太陽掛在了地平線處還未掉落,最西邊的天被火燒了一般,色澤壯烈到極致後,於烈火中藏了化為灰燼的陰霾,讓人的心從震撼到莫名悲傷。雲層的色彩是漸變的,再往前,就多了幾分溫柔,在大片藍天的襯托下,一抹抹的雲彩塗層成了紫霞。幸而不多,大片的留白給了人無限遐想。
他坐在車裏,她站在車旁,一同看著一輪落日。
“好看嗎?”趙昕遠看著她的側臉,打破了寧靜,“上車。”
寧清不再執拗地想要一個答案。
上了車,趙昕遠遞了瓶水給她,“喝點水,一起吃晚飯吧。”
“好,我請你。”
趙昕遠笑了,“你是看我這個無業遊民可憐嗎?要請我吃飯。”
“我這個上班族可開不起特斯拉。”寧清也有電動車,隻不過是兩輪的。
“這是我媽的車,借來開的。”前麵紅燈,趙昕遠鬆了油門,任由汽車滑到前邊。
聽到某個詞時,放鬆了神經的寧清再次緊張。坐在這輛車內,仿佛被監視了一樣。
這時寧清的電話再次響起,回來後,她對接電話有了恐懼,總是壞消息。
是蔣月。
寧清這幾天都沒給她媽打電話,雖然覺得可能在車上會不方便,但還是接了,她輕聲說,“媽,什麽事?”
“寧清你是不是瘋了?腦子有問題?”
剛接通,蔣月的吼聲就彌漫在車廂內,寧清一陣尷尬,趙昕遠裝聾根本沒看她。
“媽,你等我回去”
寧清還沒說完,就被蔣月打斷,“他惹了事,你又要給他擦屁股。你那麽有錢嗎?你掙錢這麽容易啊,沒錢裝什麽大款啊?”
“好了,媽。”寧清低吼了一聲,“我現在在外麵,等我回去給你打電話。”
掛了電話後兩分鍾,她的手都在微微顫抖。天黑得很快,她咬著唇抑製著情緒,平複後,對他說,“能不能送我回賓館?我有點不想吃晚飯,下次請你吃好嗎?”
趙昕遠轉頭借著路燈看了她一眼,臉色蒼白,這句話就像是在求他,“好。”
約莫過了一刻鍾,車停在了路邊的樹下後,寧清如同逃亡一般,對他說了句,謝謝,再見後就開了車門跑了出去。
她糟糕的一切,為什麽要這樣展現在他麵前?
寧清走了五分鍾,轉了彎到了彌漫著腐臭味的巷子時,蔣月的電話又打了過來。
寧國濤他妹給蔣月打了電話,告訴了她這件事,蔣月當時就反複一個問題,你們怎麽能讓一個小孩子來出這個錢?讓她一個人麵對這件事?你們做大人的,要不要點臉?
她這個傻女兒,太憨了,一拍腦門裝闊就給出了。
“清清,這不是一個小數目。你為什麽要當傻子呢?寧國濤他卡裏一分錢都沒有嗎?他一分錢不出,怎麽好意思全讓你出?這對兄妹就是在坑你。”
寧清一天沒怎麽吃東西,無力地蹲在了路燈下,“媽,他不知道這件事,是我自己要出的。”
“哼,他不知道?那你就通知他,讓他知道,讓他先拿錢。”蔣月冷笑,“還有,他妹怎麽好意思一分錢都不出的?當初占了我們家多少便宜,現在裝窮了?”
“姑媽幫了很多忙的。”寧清無奈,“媽,當我看到爸爸在看守所裏那副樣子時,我不忍心讓他繼續在裏麵呆。”
憋了好幾天的寧清,說完這句話,眼淚就掉了下來,哭了好一陣抽泣著對蔣月說,“他三高,還有前列腺炎,在裏麵還可能被人打,他是我爸爸啊,我怎麽能看得下去?”
“你是不是覺得就你爸可憐,我一把年紀在外麵打工不可憐?他受得這些苦,就是他活該。”
眼淚密集地掉落在地麵,整個人縮在路燈下,她的頭埋在了膝蓋上,“媽,你就把我當傻子吧。我覺得錢不重要,沒了可以再賺,但我得把他人弄出來啊。”
第8章
身處逆境時,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反應。有尋求精神寄托的;有降低期待等待運勢來臨的;也有徹底放棄了底線,不認一切普世價值觀,唯錢與權為信仰。
在後來寧清過得不是很順遂的日子裏,她有反思過,自己是不是當年太過自私任性,將運氣揮霍殆盡。
在八字中有個概念叫“十年大運”,而農民出身、從未有過任何致富轉機的寧家,在她高中時,看到了一點苗頭。
寧國濤買了新車,新車的輪子更多了,被村裏人略帶妒意地戲謔稱,說清清啊,你爸爸這個車,一個輪子就值一萬,你算算他一年能掙多少錢?
寧國濤帶了個弟兄,倆人一起運貨。不知在運輸什麽,總是晚上幹活,白天在家睡覺。但收入明顯在變好,那時王鎖明做工程,沒收到款,年底發不出工資給工人,臘月二十八就上門被人追債,半威脅半哭訴說你總得給點錢我,讓我能過個年吧,不然我大年初一都來要債。
大年初一上門被人討債,是最不吉利的事情,混到山窮水盡才有如此待遇。當妹妹上門哭訴老公不爭氣時,寧國濤眼睛都沒眨,直接跑去鎮上的儲蓄局,取了十萬的現金給了妹妹。
孫英一輩子都是農民,早年在公社掙工分時,一個人就頂倆,養豬養雞插秧割麥什麽都幹,幹活迅速利落。將近六十的人了,在自家養雞場幹活更是賣力。
高溫天氣,小雞的死亡率很高,但在孫英的照料下,盛夏天雞都死的很少。夏天雞喝水多,水喝多了就會腹瀉。經驗豐富的孫英每天都看雞的糞便,一有拉稀的征兆就趕緊喂藥。看到孱弱的雞就單獨拎出來照料,吃食上更用心些。
養雞棚給寧家添了一筆收入,寧國濤按月給老婆和老媽發工資。
更讓這三個人驚喜的是,聽到了拆遷的風聲。
為了聯通省內東部城市的發展,推動地域經濟的交融,市政做了規劃。一條高速公路正在規劃中,補償拆遷是高速公路建造成本中的一部分。
養雞棚在寧家村以東五公裏開外的一片空地上,幾乎會是這條公路的必經之路。本來寧家在這兒的土地麵積並不大,還需要附近的另一塊地,一並整合了建個養雞棚。
種地早已不是寧家村人的主要生活來源了,收益太低,幾乎沒人種水稻了,大米才幾塊一斤?人力投入成本是多大?那塊的地頂多被用來種些玉米山芋,或者播些芝麻種能磨油。
寧國濤當初能選擇省事點,幹脆搞承包得了,一年給個幾千塊買斷經營權。但估計人家也不樂意,就算今後把養雞棚給拆了,那塊地也很可能種不出糧食了。
好,那就搞土地交換,寧家拿了一塊別處的土地跟人換了養雞棚這邊的地。土地都屬於寧家村大隊這個集體,幸虧寧國濤工作自由,跑了無數趟大隊找書記。連個證明都要寫了去公證。
更別說後期辦養殖證。蔣月買了本字典放在電腦旁,兩個食指在鍵盤上敲擊著上網查辦理流程。寧國濤請人吃飯稱兄道弟裝孫子,把一道道手續都給辦了。
命運之神再次垂青了這家人。可能,能拆到幾十萬。
那塊地的原承包者,在家悔得捶胸頓足。還去了大隊找書記,說寧國濤當初騙我,那塊地我想租給他,他硬是要跟我換。書記無奈,白紙黑字的證明文件都在那寫著你還親自到場公證過,人家怎麽逼你了?
寧清並不知曉家中養雞棚要拆遷的事,但她的生活費從600一個月漲到了800。
她花錢從不精打細算,午晚飯都要吃肉,每天一瓶可樂,水果牛奶不斷,時不時還要溜去書店買雜誌。也從不為錢操心,若是超支得厲害,她打個電話,寧國濤就會讓住在附近的親戚先給她送點錢過來。當然這種情況極少,她也不想麻煩親戚。
雖然班主任夏丹並不喜歡自己,在班級裏除了徐晨也沒別的朋友,但寧清還挺享受專心學習、累了就偷看雜書放鬆、沒有任何人際關係紛爭的高中生活。
高中生的人際關係,有時比成年人複雜多了。
在一個封閉的環境裏,隻有一個最終目標並且要求所有人全心全意為這個目標服務時,效果往往偏離預期。
寧清看著他們“沒事找事”給單調的學習生活尋找刺激也挺累的,包括不限於在班主任及任課老師麵前爭寵、你和ta好那就不要跟我好的友情排他性、成績排名上失衡的惡性競爭心態和談一場戀愛的爭風吃醋。
徐晨也常常震驚於她的瀟灑。怎麽說呢,一中裏,沒有人是不在乎成績的。大家都是從初中裏一路優秀上來的,就算是再叛逆表現得放浪形骸厭惡學習的人,都想要考出個好成績。有時,與其說是放縱與迷茫,不如說是怕很努力了還是不能考得好,從而打碎了對自己的信心。也想讓人覺得自己聰明有潛力,多得是說自己不學習晚上回去偷偷用功到兩三點的同學。
而夏丹也是這樣做的,課間跟學生閑聊時,明著說男生到了高三成績就會突飛猛進,鼓勵女生要不鬆懈地努力學習。
坐在他前邊的寧清當然在乎學習,白天上課認真聽講、晚自習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寫完。徐晨不知如何精準形容,但好像她就能從這一套價值體係中脫離,並不在乎其中的每個人和每件事,隻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這樣的人,在班級裏就會顯得很怪,格格不入。
然而寧清並不是徐晨所想那樣豁達。道理很簡單,咬人的狗是不叫的。好相處與懶得計較,僅限於沒惹到她。
而李慧,惹到她了。
高二上學期的期中考來得格外晚,興許是期末要四市統考,本城教育局為了摸底,在十一月份安排了高二市統考。
他開車很穩,在紅綠燈前都是緩慢減速平穩著隔著最佳距離而停。當寧清跟他說去看守所時,沒有流露出半分反應,更沒問她任何問題。綠燈後,在平坦的路上把油門踩到底。
到達目的地之後,寧清又說了句謝謝,下了車往門衛處跑去登記,寧國梅已經在等她了。
車停在路旁的趙昕遠看到她狂奔而遠去的背影,打了個電話,“幫我查件事。”
寧國濤本來就三高,無論昨天在她麵前表現得多豁達,哪個被關在看守所裏的人能心態平穩不著急?今天他吃完午飯,突然視線模糊一陣頭疼,同時麵部通紅。
在他關進來之初,寧國梅就找過熟人,幫忙聯係了這個看守所的人,輾轉了好幾道程序送了禮。所以喊了醫務人員來寧國濤後,看守所裏的人就打了電話給寧國梅。寧國梅在路上就打了電話給寧清。
不是大病,是寧國濤這段時間沒吃降壓藥,昨天見了女兒,心裏情緒起伏大,今天身體就不舒服。寧清一陣自責,昨天看到他眼圈中的血點,就應該猜到他血壓不正常。
寧國濤多年駕駛員,多年前前列腺就有問題,犯病時排便困難。在看守所裏,也是久坐,上廁所更困難了,他要過許久才能尿出來。
但,這次的探視,並未被允許。
看著在打電話找關係的寧國梅,寧清覺得很奇怪,為什麽既通知了家人,又不讓進去,說要在律師陪同下,或者經過審批。
寧國梅打完電話回來,看著侄女雙手捂臉彎著腰一動不動。有些孩子,就是會在最好的年紀,吃最多苦的,這就是命。輕拍了她的肩,安撫著,“沒事的,已經吃過藥了,如果嚴重早就送醫院了。”
許久,寧清抬起了頭,眼神呆滯地看向了前方,“姑媽,我想好了,認罪認罰。能不能麻煩你找找人,流程快一點,讓我爸早點出來。”
三十七天,於普通人來說,一年中的一個多月,都可能覺得漫長。更別說呆在看守所這麽長時間,這對當事人是折磨,對家屬來說,更是煎熬。
寧清轉頭看向了姑媽,“錢的事,你不用擔心,我這裏隨時能交。”
寧國梅聽了一陣不舒服。
哥哥常被嫂子說傳統觀念重,太在乎他那邊的親戚了。當年她生孩子,第一胎生了女兒,婆婆都不願意去醫院看她。哥哥就讓嫂子去照顧她,每天都給她帶兩個雞蛋和一碗肉。後來她生了兒子被舉報了要罰款時,哥哥找了關係花了錢,把罰款給免了,還把搞舉報的人找了出來半夜裏揍了一頓。
可是這次,這麽多錢,她拿不出來。這些年,王鎖明的生意漸漸上了軌道,她也不出去工作了,手裏錢不多。夫妻之間是有兩本帳的,她無法開口問王鎖明要這筆錢。
兒子明年就要結婚了,彩禮、辦酒席都是開銷。他在國企,過年會升遷,打點關係都是要錢的。這兩件事要花的錢,都要往六位數跑了說到底,人隻能顧著自己的小家。
所以,她也隻能找找關係、花點小錢,看著哥哥在看守所裏吃苦。她心裏哪有好受?
姑媽長得很像奶奶,越老越像,看著神似的輪廓,寧清撫上她的手,輕輕撫摸著手背突出的經脈,隔著一個人,在懷念另一個人。
“姑媽,謝謝你。一直在幫忙照顧爸爸,為他前後打點。沒有你,我真不知道該怎麽辦。”
寧國梅抓著她的手背,許久無言。
寧清和寧國梅出來時,已是傍晚。
跟著姑媽去找她的車時,寧清發現趙昕遠竟然還在,他的特斯拉太醒目了些。
“姑媽,我朋友說來接我,已經在路上了,你先回去吧。”
寧國梅知道侄女住在朋友家,也沒懷疑她,囑咐了她注意安全。
目送姑媽的車離開後,寧清走到了趙昕遠的車旁。看著他正坐在駕駛座上發呆,她敲了敲車窗。
趙昕遠回過神,指著副駕駛坐,示意她上車。看著她杵著不動,他開了車窗,“上車。”
“你是在等我嗎?”
“不然我在這跑出租拉客嗎?”他故作幽默。
寧清盯著他看,“你為什麽要等我?”
他不回答,她又問了一遍,“為什麽要等我?”
趙昕遠下巴往前抬,指了前邊的天,“晚霞挺好看的。”
寧清順著他的眼神往前邊的天空望去,瞬間被吸引了所有的注意,是她走出來時沒有看到的。
太陽掛在了地平線處還未掉落,最西邊的天被火燒了一般,色澤壯烈到極致後,於烈火中藏了化為灰燼的陰霾,讓人的心從震撼到莫名悲傷。雲層的色彩是漸變的,再往前,就多了幾分溫柔,在大片藍天的襯托下,一抹抹的雲彩塗層成了紫霞。幸而不多,大片的留白給了人無限遐想。
他坐在車裏,她站在車旁,一同看著一輪落日。
“好看嗎?”趙昕遠看著她的側臉,打破了寧靜,“上車。”
寧清不再執拗地想要一個答案。
上了車,趙昕遠遞了瓶水給她,“喝點水,一起吃晚飯吧。”
“好,我請你。”
趙昕遠笑了,“你是看我這個無業遊民可憐嗎?要請我吃飯。”
“我這個上班族可開不起特斯拉。”寧清也有電動車,隻不過是兩輪的。
“這是我媽的車,借來開的。”前麵紅燈,趙昕遠鬆了油門,任由汽車滑到前邊。
聽到某個詞時,放鬆了神經的寧清再次緊張。坐在這輛車內,仿佛被監視了一樣。
這時寧清的電話再次響起,回來後,她對接電話有了恐懼,總是壞消息。
是蔣月。
寧清這幾天都沒給她媽打電話,雖然覺得可能在車上會不方便,但還是接了,她輕聲說,“媽,什麽事?”
“寧清你是不是瘋了?腦子有問題?”
剛接通,蔣月的吼聲就彌漫在車廂內,寧清一陣尷尬,趙昕遠裝聾根本沒看她。
“媽,你等我回去”
寧清還沒說完,就被蔣月打斷,“他惹了事,你又要給他擦屁股。你那麽有錢嗎?你掙錢這麽容易啊,沒錢裝什麽大款啊?”
“好了,媽。”寧清低吼了一聲,“我現在在外麵,等我回去給你打電話。”
掛了電話後兩分鍾,她的手都在微微顫抖。天黑得很快,她咬著唇抑製著情緒,平複後,對他說,“能不能送我回賓館?我有點不想吃晚飯,下次請你吃好嗎?”
趙昕遠轉頭借著路燈看了她一眼,臉色蒼白,這句話就像是在求他,“好。”
約莫過了一刻鍾,車停在了路邊的樹下後,寧清如同逃亡一般,對他說了句,謝謝,再見後就開了車門跑了出去。
她糟糕的一切,為什麽要這樣展現在他麵前?
寧清走了五分鍾,轉了彎到了彌漫著腐臭味的巷子時,蔣月的電話又打了過來。
寧國濤他妹給蔣月打了電話,告訴了她這件事,蔣月當時就反複一個問題,你們怎麽能讓一個小孩子來出這個錢?讓她一個人麵對這件事?你們做大人的,要不要點臉?
她這個傻女兒,太憨了,一拍腦門裝闊就給出了。
“清清,這不是一個小數目。你為什麽要當傻子呢?寧國濤他卡裏一分錢都沒有嗎?他一分錢不出,怎麽好意思全讓你出?這對兄妹就是在坑你。”
寧清一天沒怎麽吃東西,無力地蹲在了路燈下,“媽,他不知道這件事,是我自己要出的。”
“哼,他不知道?那你就通知他,讓他知道,讓他先拿錢。”蔣月冷笑,“還有,他妹怎麽好意思一分錢都不出的?當初占了我們家多少便宜,現在裝窮了?”
“姑媽幫了很多忙的。”寧清無奈,“媽,當我看到爸爸在看守所裏那副樣子時,我不忍心讓他繼續在裏麵呆。”
憋了好幾天的寧清,說完這句話,眼淚就掉了下來,哭了好一陣抽泣著對蔣月說,“他三高,還有前列腺炎,在裏麵還可能被人打,他是我爸爸啊,我怎麽能看得下去?”
“你是不是覺得就你爸可憐,我一把年紀在外麵打工不可憐?他受得這些苦,就是他活該。”
眼淚密集地掉落在地麵,整個人縮在路燈下,她的頭埋在了膝蓋上,“媽,你就把我當傻子吧。我覺得錢不重要,沒了可以再賺,但我得把他人弄出來啊。”
第8章
身處逆境時,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反應。有尋求精神寄托的;有降低期待等待運勢來臨的;也有徹底放棄了底線,不認一切普世價值觀,唯錢與權為信仰。
在後來寧清過得不是很順遂的日子裏,她有反思過,自己是不是當年太過自私任性,將運氣揮霍殆盡。
在八字中有個概念叫“十年大運”,而農民出身、從未有過任何致富轉機的寧家,在她高中時,看到了一點苗頭。
寧國濤買了新車,新車的輪子更多了,被村裏人略帶妒意地戲謔稱,說清清啊,你爸爸這個車,一個輪子就值一萬,你算算他一年能掙多少錢?
寧國濤帶了個弟兄,倆人一起運貨。不知在運輸什麽,總是晚上幹活,白天在家睡覺。但收入明顯在變好,那時王鎖明做工程,沒收到款,年底發不出工資給工人,臘月二十八就上門被人追債,半威脅半哭訴說你總得給點錢我,讓我能過個年吧,不然我大年初一都來要債。
大年初一上門被人討債,是最不吉利的事情,混到山窮水盡才有如此待遇。當妹妹上門哭訴老公不爭氣時,寧國濤眼睛都沒眨,直接跑去鎮上的儲蓄局,取了十萬的現金給了妹妹。
孫英一輩子都是農民,早年在公社掙工分時,一個人就頂倆,養豬養雞插秧割麥什麽都幹,幹活迅速利落。將近六十的人了,在自家養雞場幹活更是賣力。
高溫天氣,小雞的死亡率很高,但在孫英的照料下,盛夏天雞都死的很少。夏天雞喝水多,水喝多了就會腹瀉。經驗豐富的孫英每天都看雞的糞便,一有拉稀的征兆就趕緊喂藥。看到孱弱的雞就單獨拎出來照料,吃食上更用心些。
養雞棚給寧家添了一筆收入,寧國濤按月給老婆和老媽發工資。
更讓這三個人驚喜的是,聽到了拆遷的風聲。
為了聯通省內東部城市的發展,推動地域經濟的交融,市政做了規劃。一條高速公路正在規劃中,補償拆遷是高速公路建造成本中的一部分。
養雞棚在寧家村以東五公裏開外的一片空地上,幾乎會是這條公路的必經之路。本來寧家在這兒的土地麵積並不大,還需要附近的另一塊地,一並整合了建個養雞棚。
種地早已不是寧家村人的主要生活來源了,收益太低,幾乎沒人種水稻了,大米才幾塊一斤?人力投入成本是多大?那塊的地頂多被用來種些玉米山芋,或者播些芝麻種能磨油。
寧國濤當初能選擇省事點,幹脆搞承包得了,一年給個幾千塊買斷經營權。但估計人家也不樂意,就算今後把養雞棚給拆了,那塊地也很可能種不出糧食了。
好,那就搞土地交換,寧家拿了一塊別處的土地跟人換了養雞棚這邊的地。土地都屬於寧家村大隊這個集體,幸虧寧國濤工作自由,跑了無數趟大隊找書記。連個證明都要寫了去公證。
更別說後期辦養殖證。蔣月買了本字典放在電腦旁,兩個食指在鍵盤上敲擊著上網查辦理流程。寧國濤請人吃飯稱兄道弟裝孫子,把一道道手續都給辦了。
命運之神再次垂青了這家人。可能,能拆到幾十萬。
那塊地的原承包者,在家悔得捶胸頓足。還去了大隊找書記,說寧國濤當初騙我,那塊地我想租給他,他硬是要跟我換。書記無奈,白紙黑字的證明文件都在那寫著你還親自到場公證過,人家怎麽逼你了?
寧清並不知曉家中養雞棚要拆遷的事,但她的生活費從600一個月漲到了800。
她花錢從不精打細算,午晚飯都要吃肉,每天一瓶可樂,水果牛奶不斷,時不時還要溜去書店買雜誌。也從不為錢操心,若是超支得厲害,她打個電話,寧國濤就會讓住在附近的親戚先給她送點錢過來。當然這種情況極少,她也不想麻煩親戚。
雖然班主任夏丹並不喜歡自己,在班級裏除了徐晨也沒別的朋友,但寧清還挺享受專心學習、累了就偷看雜書放鬆、沒有任何人際關係紛爭的高中生活。
高中生的人際關係,有時比成年人複雜多了。
在一個封閉的環境裏,隻有一個最終目標並且要求所有人全心全意為這個目標服務時,效果往往偏離預期。
寧清看著他們“沒事找事”給單調的學習生活尋找刺激也挺累的,包括不限於在班主任及任課老師麵前爭寵、你和ta好那就不要跟我好的友情排他性、成績排名上失衡的惡性競爭心態和談一場戀愛的爭風吃醋。
徐晨也常常震驚於她的瀟灑。怎麽說呢,一中裏,沒有人是不在乎成績的。大家都是從初中裏一路優秀上來的,就算是再叛逆表現得放浪形骸厭惡學習的人,都想要考出個好成績。有時,與其說是放縱與迷茫,不如說是怕很努力了還是不能考得好,從而打碎了對自己的信心。也想讓人覺得自己聰明有潛力,多得是說自己不學習晚上回去偷偷用功到兩三點的同學。
而夏丹也是這樣做的,課間跟學生閑聊時,明著說男生到了高三成績就會突飛猛進,鼓勵女生要不鬆懈地努力學習。
坐在他前邊的寧清當然在乎學習,白天上課認真聽講、晚自習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寫完。徐晨不知如何精準形容,但好像她就能從這一套價值體係中脫離,並不在乎其中的每個人和每件事,隻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這樣的人,在班級裏就會顯得很怪,格格不入。
然而寧清並不是徐晨所想那樣豁達。道理很簡單,咬人的狗是不叫的。好相處與懶得計較,僅限於沒惹到她。
而李慧,惹到她了。
高二上學期的期中考來得格外晚,興許是期末要四市統考,本城教育局為了摸底,在十一月份安排了高二市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