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過了會回她,反正你也買不起,告訴你也沒用。
沒有打語音,兩人打著字聊到半夜,寧清眼皮漸沉,都沒來得及跟他說我睡了,手機就砸在了枕頭旁,睡了過去。
醒來時才發現他在零點時,給她發了“新年快樂”,窩在被窩裏,抱著手機,她笑了。
聽到門把手的旋轉聲時,她迅速鎖了屏把手機塞到枕頭底下,裝作剛醒來的樣子看進門的蔣月。
她這一連串的動作,自己都覺得納悶,你心虛什麽啊?又不是高中偷偷談戀愛。
“媽媽,你腰好點了嗎?”她走近時,寧清才發現她手裏端了碗芸豆紅棗湯,裏麵還放了個剝好的白煮蛋。
蔣月昨天被女兒壓著吃了止疼藥,還真有用。前一刻還疼得死去活來,藥效來了,腰間就像被打了麻藥,一點都不疼了。甚至都在想,我特地回來幹嘛?但今早又隱隱作痛,被打回了原點,但還能忍。
“好點了,起來吃早飯。”
“我沒刷牙。”
“吃完刷。”
蔣月把滾燙的湯放在床頭櫃上,從床尾撈了棉襖讓女兒披上,再拿了塊毛巾墊在了被子上。
棗子的甜燉進了口感綿密的豆沙中,一小碗,很快就見了底,寧清吃完又打了個哈欠,披著棉襖半躺在了床上。
看著她媽忙把碗接過去,又拿了紙巾給她擦嘴,寧清一臉狐疑,“你這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的,什麽事啊?”
“你個大學生,語文怎麽學的?”蔣月脫了鞋,坐在了床上,“媽媽不能慣著女兒嗎?給你送個早飯怎麽了?”
“你對我跟你爸的事,怎麽看?”
一大早的,就來了個這麽現實的問題。她能怎麽看,沒看法。
當初蔣月剛到外地打工時,姑姑還來找過寧清,讓她勸勸蔣月,一家人和睦在一起多好,為什麽要跑出去打工搞得一家人都不在一起,這個家是會散的。
寧清當時就拒絕了,說這是他們的事,我管不了。還被姑姑說了心硬,哪有不盼著父母在一起的孩子。
也許是從小一直被親人愛著,有過太多的愛與安全感,她更希望他們自己過得自由開心,如果在一起不幸福,那就分開。
這不是她該幹涉的事情。同樣,她的感情,這一次,不會再允許他們來幹涉。
“媽媽,無論你做什麽決定,我都支持你。但我覺得,你這個腰,最好在家歇個半年,不要再做月嫂那麽辛苦的工作了。”
“我歇在家裏哪裏有錢啊?”
“我可以每個月給你兩千的生活費。”
蔣月笑了,真是心眼實在的女兒,“媽媽手裏隻要有錢,都不會要你錢的。我也來跟你交個底。”
她看了眼門口,門被關實了,壓低了聲音說,“到明年,我出六十萬,讓你爸掏十萬,你拿三十萬。咱們湊個一百萬,應該夠首付了,後麵還貸就要你自己來了。”
六十萬,對一個鄉下女人來說,幾乎是大半輩子的存款了。
早年蔣月就手裏抓得緊,知道老公是什麽臭德行。
後來,雞棚的拆遷款來了了,一筆被別人眼紅的“意外之財”。寧國濤覺得這是他建雞棚的英明決定,當初所有費用也都是他出的。這筆錢當然是家庭儲蓄,但得放在他卡上。蔣月用離婚來威脅他,壓著去了銀行,三個人按2:2:1的比例,把這筆錢分了。女兒的那份,存在她手裏。
當初女兒說想讀研,蔣月鼓勵她去,並且把屬於女兒的那一份錢給了她。這個研究生,才能無負擔地讀下來。
這個家,成也寧國濤,敗也在他。
若沒有他建雞棚、多討拆遷款的腦筋,維州的鄉下人,一套京州房子的首付,想都不敢想。但他若能好好攢錢,房子也早有了。
他的賺錢能力,跟他的敗家能力,不相上下。
看著女兒的沉默,蔣月納了悶,她老娘的棺材本都要給她了,她怎麽就這表情?
“你幹嘛?還指望我給你出全款啊?”
“不是。”寧清不知怎麽開口,幹脆坦誠,“我拿了你這麽多錢,以後在一些重大決定上,我就聽得你的,不是嗎?”
“你怎麽會這麽想?”
“媽媽,我知道你愛我,但這就是人性,甚至不以你的意誌為轉移,我們不要考驗人性。這筆錢,我自己多存幾年就行了,我沒那麽著急地想要房子。也不想啃老,更不想把你全部的儲蓄都壓在房子上。”
這幾年,女兒已經徹底獨立了,看著近在咫尺的她,卻覺得特別遙遠。
“你會在哪些重大決定上,完全不聽我的意見呢?”
“看。這就是你希望我聽你的。”
“難道你希望我說的每句話都要襯你心意嗎?”
“你不應該嗎?”這句反問口氣很衝,但寧清真這麽覺得,“如果人與人之間交往,說話都不能讓對方開心,總是充斥著為你好的建議和否定,你還會跟這種人當朋友嗎?媽媽,你不要總拿著長輩的架子來壓我,不然我以後什麽事和想法,都不會跟你分享的。”
寧清這些年獨慣了,遠離父母,一切決定都自己承擔,並不需要旁人的意見,更煩被管著。
寧清知道她是愛她的,知道自己這麽說會讓她傷心,忽然抱住了她,“媽媽,你現在還是我最好的朋友。不要做我媽媽,做我最好的朋友好嗎?”
聽了這話,蔣月心中一陣酸澀,女兒小時候朋友少,總讓她多交朋友,女兒聽煩了就說,媽媽你就是我朋友啊,還是最好的。
房間門被打開,廚房的香味瞬時飄進了房間,寧國濤穿著圍兜,對著母女倆說,“兩位小姐,可以出來吃午飯了。”
寧國濤廚藝很好,就是懶得下廚。早上就去買了隻雞,一大鍋土豆燒雞,用不鏽鋼大盆裝著端上桌。女兒回來了,素菜都買了最貴的蘆蒿和冬筍。
他還拿了瓶酒,給自己倒了杯後,還給老婆倒上了,“腰不好,可以喝點酒,下午我再去給你買點藥酒回來。”
今天過節,明天帶老婆去看老中醫,看看怎麽個治法,要不要推拿。
蔣月看著女兒把雞翅膀夾到她碗裏,“你可別給我獻殷勤。”
“你們這母女倆,怎麽又窩裏橫了呢?”
“她還不是跟你學的?”
“好好好,優點都是你的,缺點都是我的。”寧國濤把冬筍最嫩的一段夾給了老婆,“她難得回來,別罵她了。”
雖然今年混到了年尾都一場空,但母女倆都回來了,就是最大的喜事了。
酒還沒喝兩口,男人的臭毛病又來了,先是問了女兒工作辛不辛苦,給領導送送禮,要出去轉轉,看看有沒有機遇賺大錢。
不過寧國濤隨即又否定了自己,“不過你們這代人,大環境也沒什麽機遇了,隻能靠著上班拿死工資了。哪像我們,至少還有點機會發財,再不行碰上個拆遷也值了。”
蔣月冷笑,“沒有她的死工資,你人怎麽還能在這吃飯?”
“那我這不是倒黴嗎?”
“你什麽時候運氣好過?”
寧清在一旁聽了心生厭煩,她從不用功名利祿來衡量身邊人的價值。失敗並不可怕,令人失望的是一個曾經意氣風發的男人,如今絮絮叨叨、再無眼光與行動力。
她懷念過寧家村,記憶中的故土,總是美好而單純的。懷念鄉土生活,也許是種吃飽了的無病呻吟。
當年寧家村的拆遷,是全村人的要求。既然都拆到附近了,為什麽不能再稍微規劃下路線,把村子也給順便拆了?
這些在鄉下呆了大半輩子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人,懷念農村生活。當看到一點亮光時,都要抓住機遇逃離。
這次回來,住在這個拆遷安置房裏時,寧家村在她心中,已經徹底逝去了。她不喜歡這裏,甚至都比不上她在京州租的小破屋。她曾經敬佩的爸爸,也不複存在。
她不再為關係的疏遠而難受。興許五年後,能與他坐下喝一杯酒聊人生。但現在,不是適宜的時機,父女情分也隻能到這個份上。
這裏毫無可懷念的了,她做好了人生走向下一階段的準備。
趙昕遠能給多少,她就能接得住多少。
午飯後,蔣月吃了片止疼藥,與女兒一同躺在陽台上曬太陽。
寧清正昏昏欲睡時,聽見大門“砰”得一聲被關上,“他幹嘛去了?”
“估計去買藥酒。”
太陽慢烤著棉襖,熱意再溫吞地到背上,被曬得舒服極了,她閉著眼趴在躺椅上,“媽......”
“說。”
“我想回去了。”
“這麽想回京州,有男朋友了嗎?”
“嗯。”
“今天就走嗎?”
“可以吃頓晚飯再回去。”
“晚上太冷了,你再休息會就買票走吧。”蔣月摸著女兒被曬燙的頭發暖著手心。
“你明天做完檢查把報告發我,我年前再帶你去京州的醫院做次檢查。你在家不要幹活,好好躺著休息。”
“好。”
蔣月沒有問是誰,女兒也沒有說是誰。
那就是他了。
寧國濤騎了電瓶車,來到個茶館。進門前還以為是個收茶水費的麻將館,但還真是個純喝茶的地方,被服務生帶到一個包間。
包間內的男人正在倒茶,倒了兩杯茶,才抬頭看他,“寧叔叔,好久不見。”
這個男人,長得更像他爸一些,特別是眉眼間,淩厲是試圖溫和的表情難以藏住的。
許多年前見的他,若不是自報了姓名,寧國濤是認不出了。
“什麽事?”
見對方如此開門見山的態度,趙昕遠笑了,“自從寧家村拆遷後,就再也沒見到過您。”
“沒什麽關係,見不到才正常。”
“是的,但現在有關係了。你女兒,現在是我的女朋友。”
“您早幾天晚上給她打了通電話,她接完電話後心情很不好。所以,我瞞著她,冒昧來見了您,”
寧國濤被戳了痛處,霍然站起身,“你為什麽還要跟她在一起?你到底想對她幹什麽?”
趙昕遠坐著沒動,抬頭看他,“那一天,你說你對不起她。你對不起她什麽了?跟我有關嗎?”
中午的幾杯酒讓寧國濤漲紅了臉,他瞪著這個年輕人,一言不發。
趙昕遠沒了耐心,“要麽你告訴我,要麽我自己去查。每個人出於不同立場對一件事有不同的版本描述,我更想聽你的。”
這是一個試圖發家致富的故事。
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見機遇,少部分看到機遇的人中,一大半都無法承擔風險。或者是,無法獲得幸運女神的垂憐。
現代財富故事,哪一個沒經過漂白?在原始資本積累過程中,誰手上幹淨?
至少,多年後的寧國濤,依舊是這麽認為的。
沒有打語音,兩人打著字聊到半夜,寧清眼皮漸沉,都沒來得及跟他說我睡了,手機就砸在了枕頭旁,睡了過去。
醒來時才發現他在零點時,給她發了“新年快樂”,窩在被窩裏,抱著手機,她笑了。
聽到門把手的旋轉聲時,她迅速鎖了屏把手機塞到枕頭底下,裝作剛醒來的樣子看進門的蔣月。
她這一連串的動作,自己都覺得納悶,你心虛什麽啊?又不是高中偷偷談戀愛。
“媽媽,你腰好點了嗎?”她走近時,寧清才發現她手裏端了碗芸豆紅棗湯,裏麵還放了個剝好的白煮蛋。
蔣月昨天被女兒壓著吃了止疼藥,還真有用。前一刻還疼得死去活來,藥效來了,腰間就像被打了麻藥,一點都不疼了。甚至都在想,我特地回來幹嘛?但今早又隱隱作痛,被打回了原點,但還能忍。
“好點了,起來吃早飯。”
“我沒刷牙。”
“吃完刷。”
蔣月把滾燙的湯放在床頭櫃上,從床尾撈了棉襖讓女兒披上,再拿了塊毛巾墊在了被子上。
棗子的甜燉進了口感綿密的豆沙中,一小碗,很快就見了底,寧清吃完又打了個哈欠,披著棉襖半躺在了床上。
看著她媽忙把碗接過去,又拿了紙巾給她擦嘴,寧清一臉狐疑,“你這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的,什麽事啊?”
“你個大學生,語文怎麽學的?”蔣月脫了鞋,坐在了床上,“媽媽不能慣著女兒嗎?給你送個早飯怎麽了?”
“你對我跟你爸的事,怎麽看?”
一大早的,就來了個這麽現實的問題。她能怎麽看,沒看法。
當初蔣月剛到外地打工時,姑姑還來找過寧清,讓她勸勸蔣月,一家人和睦在一起多好,為什麽要跑出去打工搞得一家人都不在一起,這個家是會散的。
寧清當時就拒絕了,說這是他們的事,我管不了。還被姑姑說了心硬,哪有不盼著父母在一起的孩子。
也許是從小一直被親人愛著,有過太多的愛與安全感,她更希望他們自己過得自由開心,如果在一起不幸福,那就分開。
這不是她該幹涉的事情。同樣,她的感情,這一次,不會再允許他們來幹涉。
“媽媽,無論你做什麽決定,我都支持你。但我覺得,你這個腰,最好在家歇個半年,不要再做月嫂那麽辛苦的工作了。”
“我歇在家裏哪裏有錢啊?”
“我可以每個月給你兩千的生活費。”
蔣月笑了,真是心眼實在的女兒,“媽媽手裏隻要有錢,都不會要你錢的。我也來跟你交個底。”
她看了眼門口,門被關實了,壓低了聲音說,“到明年,我出六十萬,讓你爸掏十萬,你拿三十萬。咱們湊個一百萬,應該夠首付了,後麵還貸就要你自己來了。”
六十萬,對一個鄉下女人來說,幾乎是大半輩子的存款了。
早年蔣月就手裏抓得緊,知道老公是什麽臭德行。
後來,雞棚的拆遷款來了了,一筆被別人眼紅的“意外之財”。寧國濤覺得這是他建雞棚的英明決定,當初所有費用也都是他出的。這筆錢當然是家庭儲蓄,但得放在他卡上。蔣月用離婚來威脅他,壓著去了銀行,三個人按2:2:1的比例,把這筆錢分了。女兒的那份,存在她手裏。
當初女兒說想讀研,蔣月鼓勵她去,並且把屬於女兒的那一份錢給了她。這個研究生,才能無負擔地讀下來。
這個家,成也寧國濤,敗也在他。
若沒有他建雞棚、多討拆遷款的腦筋,維州的鄉下人,一套京州房子的首付,想都不敢想。但他若能好好攢錢,房子也早有了。
他的賺錢能力,跟他的敗家能力,不相上下。
看著女兒的沉默,蔣月納了悶,她老娘的棺材本都要給她了,她怎麽就這表情?
“你幹嘛?還指望我給你出全款啊?”
“不是。”寧清不知怎麽開口,幹脆坦誠,“我拿了你這麽多錢,以後在一些重大決定上,我就聽得你的,不是嗎?”
“你怎麽會這麽想?”
“媽媽,我知道你愛我,但這就是人性,甚至不以你的意誌為轉移,我們不要考驗人性。這筆錢,我自己多存幾年就行了,我沒那麽著急地想要房子。也不想啃老,更不想把你全部的儲蓄都壓在房子上。”
這幾年,女兒已經徹底獨立了,看著近在咫尺的她,卻覺得特別遙遠。
“你會在哪些重大決定上,完全不聽我的意見呢?”
“看。這就是你希望我聽你的。”
“難道你希望我說的每句話都要襯你心意嗎?”
“你不應該嗎?”這句反問口氣很衝,但寧清真這麽覺得,“如果人與人之間交往,說話都不能讓對方開心,總是充斥著為你好的建議和否定,你還會跟這種人當朋友嗎?媽媽,你不要總拿著長輩的架子來壓我,不然我以後什麽事和想法,都不會跟你分享的。”
寧清這些年獨慣了,遠離父母,一切決定都自己承擔,並不需要旁人的意見,更煩被管著。
寧清知道她是愛她的,知道自己這麽說會讓她傷心,忽然抱住了她,“媽媽,你現在還是我最好的朋友。不要做我媽媽,做我最好的朋友好嗎?”
聽了這話,蔣月心中一陣酸澀,女兒小時候朋友少,總讓她多交朋友,女兒聽煩了就說,媽媽你就是我朋友啊,還是最好的。
房間門被打開,廚房的香味瞬時飄進了房間,寧國濤穿著圍兜,對著母女倆說,“兩位小姐,可以出來吃午飯了。”
寧國濤廚藝很好,就是懶得下廚。早上就去買了隻雞,一大鍋土豆燒雞,用不鏽鋼大盆裝著端上桌。女兒回來了,素菜都買了最貴的蘆蒿和冬筍。
他還拿了瓶酒,給自己倒了杯後,還給老婆倒上了,“腰不好,可以喝點酒,下午我再去給你買點藥酒回來。”
今天過節,明天帶老婆去看老中醫,看看怎麽個治法,要不要推拿。
蔣月看著女兒把雞翅膀夾到她碗裏,“你可別給我獻殷勤。”
“你們這母女倆,怎麽又窩裏橫了呢?”
“她還不是跟你學的?”
“好好好,優點都是你的,缺點都是我的。”寧國濤把冬筍最嫩的一段夾給了老婆,“她難得回來,別罵她了。”
雖然今年混到了年尾都一場空,但母女倆都回來了,就是最大的喜事了。
酒還沒喝兩口,男人的臭毛病又來了,先是問了女兒工作辛不辛苦,給領導送送禮,要出去轉轉,看看有沒有機遇賺大錢。
不過寧國濤隨即又否定了自己,“不過你們這代人,大環境也沒什麽機遇了,隻能靠著上班拿死工資了。哪像我們,至少還有點機會發財,再不行碰上個拆遷也值了。”
蔣月冷笑,“沒有她的死工資,你人怎麽還能在這吃飯?”
“那我這不是倒黴嗎?”
“你什麽時候運氣好過?”
寧清在一旁聽了心生厭煩,她從不用功名利祿來衡量身邊人的價值。失敗並不可怕,令人失望的是一個曾經意氣風發的男人,如今絮絮叨叨、再無眼光與行動力。
她懷念過寧家村,記憶中的故土,總是美好而單純的。懷念鄉土生活,也許是種吃飽了的無病呻吟。
當年寧家村的拆遷,是全村人的要求。既然都拆到附近了,為什麽不能再稍微規劃下路線,把村子也給順便拆了?
這些在鄉下呆了大半輩子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人,懷念農村生活。當看到一點亮光時,都要抓住機遇逃離。
這次回來,住在這個拆遷安置房裏時,寧家村在她心中,已經徹底逝去了。她不喜歡這裏,甚至都比不上她在京州租的小破屋。她曾經敬佩的爸爸,也不複存在。
她不再為關係的疏遠而難受。興許五年後,能與他坐下喝一杯酒聊人生。但現在,不是適宜的時機,父女情分也隻能到這個份上。
這裏毫無可懷念的了,她做好了人生走向下一階段的準備。
趙昕遠能給多少,她就能接得住多少。
午飯後,蔣月吃了片止疼藥,與女兒一同躺在陽台上曬太陽。
寧清正昏昏欲睡時,聽見大門“砰”得一聲被關上,“他幹嘛去了?”
“估計去買藥酒。”
太陽慢烤著棉襖,熱意再溫吞地到背上,被曬得舒服極了,她閉著眼趴在躺椅上,“媽......”
“說。”
“我想回去了。”
“這麽想回京州,有男朋友了嗎?”
“嗯。”
“今天就走嗎?”
“可以吃頓晚飯再回去。”
“晚上太冷了,你再休息會就買票走吧。”蔣月摸著女兒被曬燙的頭發暖著手心。
“你明天做完檢查把報告發我,我年前再帶你去京州的醫院做次檢查。你在家不要幹活,好好躺著休息。”
“好。”
蔣月沒有問是誰,女兒也沒有說是誰。
那就是他了。
寧國濤騎了電瓶車,來到個茶館。進門前還以為是個收茶水費的麻將館,但還真是個純喝茶的地方,被服務生帶到一個包間。
包間內的男人正在倒茶,倒了兩杯茶,才抬頭看他,“寧叔叔,好久不見。”
這個男人,長得更像他爸一些,特別是眉眼間,淩厲是試圖溫和的表情難以藏住的。
許多年前見的他,若不是自報了姓名,寧國濤是認不出了。
“什麽事?”
見對方如此開門見山的態度,趙昕遠笑了,“自從寧家村拆遷後,就再也沒見到過您。”
“沒什麽關係,見不到才正常。”
“是的,但現在有關係了。你女兒,現在是我的女朋友。”
“您早幾天晚上給她打了通電話,她接完電話後心情很不好。所以,我瞞著她,冒昧來見了您,”
寧國濤被戳了痛處,霍然站起身,“你為什麽還要跟她在一起?你到底想對她幹什麽?”
趙昕遠坐著沒動,抬頭看他,“那一天,你說你對不起她。你對不起她什麽了?跟我有關嗎?”
中午的幾杯酒讓寧國濤漲紅了臉,他瞪著這個年輕人,一言不發。
趙昕遠沒了耐心,“要麽你告訴我,要麽我自己去查。每個人出於不同立場對一件事有不同的版本描述,我更想聽你的。”
這是一個試圖發家致富的故事。
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見機遇,少部分看到機遇的人中,一大半都無法承擔風險。或者是,無法獲得幸運女神的垂憐。
現代財富故事,哪一個沒經過漂白?在原始資本積累過程中,誰手上幹淨?
至少,多年後的寧國濤,依舊是這麽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