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27章 第四界十三
盧子鈺就統一看了看, 烏泱泱一大群人,眼裏都是惶恐。
牙人說的那個鄧大通應該有六十多歲了,須發花白, 站在人群裏卻十分沉靜,不是站的挺拔,而是一看就知道這個下人極有規矩,這些都從他的站姿動作中體現了出來。
要是根據盧子鈺將來的發展看,這些人她都能收下,可她不是慈善家, 自然也不會全要。
這裏確實有無辜牽連被發賣的, 但肯定也有偷奸耍滑被發賣的。
盧子鈺也沒自己費心去分辨, 她指了指鄧大通, “那一家先分出來。”
呼啦啦走出來十幾個人,鄧大通有二子一女,都成了親, 家生子本就盤根錯節, 然後兩個兒子也成了親,也都生兒育女, 女兒還好, 這一次沒被賣出來。
盧子鈺一說,鄧大通就帶著妻子兒子們出例,兩個兒子站在父親身後,屬於他們的妻兒也都站在各自身後。
盧子鈺見到一個小媳婦手裏還抱著孩子, 眼眶含淚。
從被發賣那一刻起,他們心裏都有了準備,這一次怕是要家人分離了。
盧子鈺繼續道,“你們會些什麽?”
這一家子, 男的基本都是外管事,女的就是餘老夫人院子裏的內管事,或是各處小管事,鄧大通已經半退隱了,日常指點一下兒子們辦差,老妻平時也就去和老夫人拉拉家常,本身已經沒事,隻在家頤養天年。
誰知道一朝變化,全家都被賣了。
盧子鈺想了想,“這家子我都要了。”
鄧大通臉上還好,他那兩個兒子臉上已經露出了驚喜,這是再也想不到的,新主人居然願意把他們一家都買下,那就說明,他們不用妻離子散,一家分離了。
接著盧子鈺讓牙人把剩下的人帶去其他院子,對留下的鄧大通一家道,“我還要一些做各種事的人,你替我挑出來,可行?”
鄧大通垂頭,“請主家吩咐,要何種人。”
盧子鈺想了想,“我弟弟是新進士,年前要娶何家小姐,將來主母來了,內院肯定交給她,我弟弟身邊隻有一個書童,你覺得他還需要些什麽人?”
鄧大通的兩個兒子更激動了,眼巴巴看著父親。
鄧大通想了想,“那小的就替主家選一下吧。不知進士老爺外書房要幾個侍女?”
盧子鈺一愣,想了想道,“兩三個足夠了,不要狐媚的!”
鄧大通應下,又問了幾個問題,獲得了足夠的信息,然後就去替盧子鈺挑人,一邊挑一邊還說清楚,為什麽挑他/她,他們會些什麽。
這麽一挑,就挑走了一小半人,接下來鄧大通道,“這些人目前能支應了,若是主家要幹活的人,可以另外選。”
言下之意就是剩下的人都不是幹活的料。
這樣一來盧子琅身邊沒人的囧境就好多了。
新問題就是,這麽多人,盧家沒地方安置!
盧子鈺身邊就小玉一個人,現在也添了兩個,小玉去教導。
還有盧子琅外書房的丫頭是有了,可盧子琅的外書房還沒呢。
盧子鈺隻能再租一個院子讓下人住。
鄧大通管的井井有條,還把個才六七歲的孩子推出來,“將來給進士老爺跑腿用。”
盧子鈺真實的迷惑,“這麽小,派什麽用?”
鄧大通麵色未變,“等進士老爺成了親,外男不好入垂花門,這孩子還小,就能來回傳遞消息。”
盧子鈺,“……好吧。”我擦!
這些辦完了,盧子鈺總算能和弟弟商量一下等他成了親,去謀什麽外任。
之前他們說是謀外任,其實沒多大挑選的餘地,上頭給什麽,隻能略作調整,這一回不同了,隻要和何家結了親,謀外任的餘地就大了很多。
盧子鈺道,“富庶之地我覺得我們不要考慮,雖然靠著何家也能行,但是不自由,受束縛,不過是讓你學的更油滑一些。還不如略偏遠一些,雖然辛苦,我們還年輕,也能搏一搏,你覺得呢?”
最主要是盧子鈺覺得這世道不對,富庶的地方也最召眼,到時候也最容易惹來各方麵的注意,她和盧子琅小胳膊小腿,實在不敢摻和。
不說別的,有句話叫千裏當官隻為財,要是上官收賄賂,盧子琅作為輔官,肯定也會牽涉進去,那沒事則罷,要是出了事,推人出來頂缸,盧子琅能不能逃脫?
即便靠著何家躲過被頂缸的命運,那也就是欠下了何家更多的人情債,自古人情債最難償還。
盧子琅也是這個想法,於是姐弟倆先統一了意見。
然後既然有了人管事,盧子鈺就把一些瑣事都交給了鄧大通,她去關注別的事去了,比如來年外任,這麽多人要出行,車馬得先備下。
現在的車,簡直讓盧子鈺腦袋疼,不是形容詞,是真的,一顛簸,磕一下,直接磕到腦袋,可不是腦袋疼。
她想改良一下車,還想把簡單版本的集裝箱弄出來,以後來回運貨就不會一箱子一箱子搬來搬去了。
和何家走禮一步步也很順利,何五老爺也問過盧子琅對仕途的規劃,得知他沒想去富庶之地任職,心下就滿意了幾分。
何閣老知道後也道,“年輕人不浮躁倒是好事,這樣吧,這幾處地方你讓他看看,看他屬意哪裏。”
這孫女婿雖然不算出挑,也沒什麽缺點,勝在四平八穩。
鄧大通得知盧子鈺在找木匠改車輛,他想了想,去找盧子鈺,“為什麽不找自己的匠人做,告訴了外人,就是改好了,也不屬於自己的了。”
盧子鈺歎息,“我哪裏找匠人去,你以為這匠人滿大街都是啊,說句實話,遇著你們一家也是運氣了。”
鄧大通也笑了,這個主人家算是剛起步,為人寬和,也是他們一家的運氣和福氣。
既然主人家仁善,鄧大通自然也會替盧子鈺多考慮一些,就道,“那讓我來辦吧,多多少少都給您弄些匠人來。”
他當了一輩子管事,摸這種門路比盧子鈺精通多了。
盧子鈺大喜,“這可太好了,找著了我肯定獎勵你。”
鄧大通頓了下道,“就隻一件事,人來了在哪裏幹活?”
盧家都是租的房子,還住的擠擠挨挨。
雖然知道年後都要走,現在到底也擠得慌。
盧子鈺不在意,“有了匠人不放在這裏,去杭州,那裏我有個山頭。”
鄧大通一驚,知道自己也小看了盧家,居然在杭州有基業,那這就好辦了。
鄧大通果然給盧子鈺尋摸到了七/八個匠人,木匠,泥瓦匠,燒瓷匠等等,雖然常見,也讓盧子鈺欣喜不已。
這些匠人也都拖家帶口,這個盧子鈺沒關係,人來了就得往杭州送。
鄧大通把兩個兒子叫來,“主家在杭州有基業,這麽長時間,我們也知道,主家是兩兄弟,雖然主家要我們是為了伺候進士老爺,可這兄弟必然會分家,如今就是問你們,是在一起呢,還是分開跟兩個主人?”
鄧大通大兒子道,“爹,這個不得是主家吩咐麽?”
鄧大通微微一笑,“若是有跟腳的主人家,我們自然聽吩咐辦事,可咱們盧家剛起步,主人家自己還迷糊呢,得我們主動點。”
“進士老爺沒的說,將來做官的,就隻大少爺是個平頭百姓,不過盧家的產業目前都是大少爺管著,所以得你們自己想好了,願意跟誰。”
鄧大通的二兒子想了想,“大哥跟二少爺吧,我跟大少爺好了,我的性子爹也知道,不比大哥來的活泛,我就隻能在內管管事,大哥同人交際比我熟絡。”
鄧大通點頭,“行,隻要你們兄弟想好就行,我會去同大少爺說,隻你們記好了,認好了主人,就不能朝三暮四,盧家是我們家的恩人!”
兩兄弟點頭。
盧子鈺得知鄧大通的兩個兒子要分開跟她和盧子琅,她也沒排斥,說來,她這裏其實更需要人,盧子琅這裏的人都是為了將來備下的。
穆婉的重心也在雅頤居那裏,工匠村隻能略為代管,現在也好了,鄧二過去也減輕了她的擔子。
這一回是盧子鈺帶著鄧二一家一起去杭州,正好在備些盧子琅成親需要的東西過來。
鄧二也做好了準備,那就是到了杭州肯定要被為難或者是邊緣化一段時間,這都是常態,他屬於空降,原來的管事肯定不給他好臉。
誰知道他一到,穆婉立馬放手,還道,“總算來了個人,要不然我都要一劈兩半了,喏,這是我這裏急需的產品,你看著安排!”
鄧二立馬進入工作狀態。
盧子鈺把匠人交割安頓好,又去雅頤居看了看,賬目盤了一下,就去采購盧子琅成親需要的物什。
還和木匠探討了一下車輛的改進方法,臨走對鄧二道,“這裏就交給你了,有什麽不清楚的去問穆婉,早點擔起職責來,我手裏人太少了。”
鄧二眼睛閃閃發光,“大少爺放心,必然不負所托。”
盧子鈺匆匆離開。
鄧二對穆婉很客氣,這份客氣裏甚至還帶著下人對半個主子的敬畏,穆婉一開始莫名其妙,後來才知道,鄧二把她當成是盧子鈺的外室了。
反正盧子鈺還沒成親,穆婉放在外頭替他打理生意也可以。
穆婉差點笑彎了腰,想想也不能不解釋,隻說了一句,“我女兒在大少爺身邊服侍,將來也想做個管事,我比大少爺大了十幾歲呢!”
一句話就解釋了自己和女兒同盧子鈺都不是什麽曖昧關係。
鄧二鬧了個麵紅耳赤,穆婉看起來可年輕了。
盧子琅比盧子鈺閑的多,他等姐姐回來,就把何家給他定的外任地方拿出來和盧子鈺商談。
一共五個地方,盧子鈺一見就嗬了一聲,“這腿粗的!”
沒門路的連邊都摸不到,有門路的還能挑揀。
不過盧子鈺直接排除了三個,“這些都是好地方,我們說好了不去的。”
好地方也意味著競爭激烈,就是到了地方上,盧子琅想要做什麽也困難,不過混資曆罷了。
剩下兩個,一個是遼州一個是昌寧。
盧子鈺找輿圖看具體方位,他們手裏的輿圖非常簡單,隻是大略標了下什麽地方在哪裏。
盧子鈺看了看道,“遼州接近北部邊疆,昌寧算是江南過去一些,要論條件,昌寧比遼州要好。按照我們的生活習慣,遼州更適合一些,就是哪裏應該很窮。”
盧子琅也看了看,最後道,“選遼州吧。”
盧子鈺道,“確定?”
盧子琅點點頭,“不要欠何家太多人情。”
世家的人情欠了得還的,哪怕是親戚也一樣。
盧子鈺道,“好,你既然決定了,我也告訴你一件事,這隻是我猜測,我總覺得當今陛下這位置不太穩當,離遠些也好。”
盧子琅一驚,“何出此言?”
盧子鈺道,“當今才幾歲?六歲還是七歲,還是個娃娃呢,不過占個位置罷了,朝堂上是謝家說了算,還有幾個輔政大臣也在同謝家拉鋸,何家也是。我不說別的,就京城百姓,貧苦的也多,我雖然不算走南闖北過,也見到了不少各地風物,百姓太窮了。”
第127章 第四界十三
盧子鈺就統一看了看, 烏泱泱一大群人,眼裏都是惶恐。
牙人說的那個鄧大通應該有六十多歲了,須發花白, 站在人群裏卻十分沉靜,不是站的挺拔,而是一看就知道這個下人極有規矩,這些都從他的站姿動作中體現了出來。
要是根據盧子鈺將來的發展看,這些人她都能收下,可她不是慈善家, 自然也不會全要。
這裏確實有無辜牽連被發賣的, 但肯定也有偷奸耍滑被發賣的。
盧子鈺也沒自己費心去分辨, 她指了指鄧大通, “那一家先分出來。”
呼啦啦走出來十幾個人,鄧大通有二子一女,都成了親, 家生子本就盤根錯節, 然後兩個兒子也成了親,也都生兒育女, 女兒還好, 這一次沒被賣出來。
盧子鈺一說,鄧大通就帶著妻子兒子們出例,兩個兒子站在父親身後,屬於他們的妻兒也都站在各自身後。
盧子鈺見到一個小媳婦手裏還抱著孩子, 眼眶含淚。
從被發賣那一刻起,他們心裏都有了準備,這一次怕是要家人分離了。
盧子鈺繼續道,“你們會些什麽?”
這一家子, 男的基本都是外管事,女的就是餘老夫人院子裏的內管事,或是各處小管事,鄧大通已經半退隱了,日常指點一下兒子們辦差,老妻平時也就去和老夫人拉拉家常,本身已經沒事,隻在家頤養天年。
誰知道一朝變化,全家都被賣了。
盧子鈺想了想,“這家子我都要了。”
鄧大通臉上還好,他那兩個兒子臉上已經露出了驚喜,這是再也想不到的,新主人居然願意把他們一家都買下,那就說明,他們不用妻離子散,一家分離了。
接著盧子鈺讓牙人把剩下的人帶去其他院子,對留下的鄧大通一家道,“我還要一些做各種事的人,你替我挑出來,可行?”
鄧大通垂頭,“請主家吩咐,要何種人。”
盧子鈺想了想,“我弟弟是新進士,年前要娶何家小姐,將來主母來了,內院肯定交給她,我弟弟身邊隻有一個書童,你覺得他還需要些什麽人?”
鄧大通的兩個兒子更激動了,眼巴巴看著父親。
鄧大通想了想,“那小的就替主家選一下吧。不知進士老爺外書房要幾個侍女?”
盧子鈺一愣,想了想道,“兩三個足夠了,不要狐媚的!”
鄧大通應下,又問了幾個問題,獲得了足夠的信息,然後就去替盧子鈺挑人,一邊挑一邊還說清楚,為什麽挑他/她,他們會些什麽。
這麽一挑,就挑走了一小半人,接下來鄧大通道,“這些人目前能支應了,若是主家要幹活的人,可以另外選。”
言下之意就是剩下的人都不是幹活的料。
這樣一來盧子琅身邊沒人的囧境就好多了。
新問題就是,這麽多人,盧家沒地方安置!
盧子鈺身邊就小玉一個人,現在也添了兩個,小玉去教導。
還有盧子琅外書房的丫頭是有了,可盧子琅的外書房還沒呢。
盧子鈺隻能再租一個院子讓下人住。
鄧大通管的井井有條,還把個才六七歲的孩子推出來,“將來給進士老爺跑腿用。”
盧子鈺真實的迷惑,“這麽小,派什麽用?”
鄧大通麵色未變,“等進士老爺成了親,外男不好入垂花門,這孩子還小,就能來回傳遞消息。”
盧子鈺,“……好吧。”我擦!
這些辦完了,盧子鈺總算能和弟弟商量一下等他成了親,去謀什麽外任。
之前他們說是謀外任,其實沒多大挑選的餘地,上頭給什麽,隻能略作調整,這一回不同了,隻要和何家結了親,謀外任的餘地就大了很多。
盧子鈺道,“富庶之地我覺得我們不要考慮,雖然靠著何家也能行,但是不自由,受束縛,不過是讓你學的更油滑一些。還不如略偏遠一些,雖然辛苦,我們還年輕,也能搏一搏,你覺得呢?”
最主要是盧子鈺覺得這世道不對,富庶的地方也最召眼,到時候也最容易惹來各方麵的注意,她和盧子琅小胳膊小腿,實在不敢摻和。
不說別的,有句話叫千裏當官隻為財,要是上官收賄賂,盧子琅作為輔官,肯定也會牽涉進去,那沒事則罷,要是出了事,推人出來頂缸,盧子琅能不能逃脫?
即便靠著何家躲過被頂缸的命運,那也就是欠下了何家更多的人情債,自古人情債最難償還。
盧子琅也是這個想法,於是姐弟倆先統一了意見。
然後既然有了人管事,盧子鈺就把一些瑣事都交給了鄧大通,她去關注別的事去了,比如來年外任,這麽多人要出行,車馬得先備下。
現在的車,簡直讓盧子鈺腦袋疼,不是形容詞,是真的,一顛簸,磕一下,直接磕到腦袋,可不是腦袋疼。
她想改良一下車,還想把簡單版本的集裝箱弄出來,以後來回運貨就不會一箱子一箱子搬來搬去了。
和何家走禮一步步也很順利,何五老爺也問過盧子琅對仕途的規劃,得知他沒想去富庶之地任職,心下就滿意了幾分。
何閣老知道後也道,“年輕人不浮躁倒是好事,這樣吧,這幾處地方你讓他看看,看他屬意哪裏。”
這孫女婿雖然不算出挑,也沒什麽缺點,勝在四平八穩。
鄧大通得知盧子鈺在找木匠改車輛,他想了想,去找盧子鈺,“為什麽不找自己的匠人做,告訴了外人,就是改好了,也不屬於自己的了。”
盧子鈺歎息,“我哪裏找匠人去,你以為這匠人滿大街都是啊,說句實話,遇著你們一家也是運氣了。”
鄧大通也笑了,這個主人家算是剛起步,為人寬和,也是他們一家的運氣和福氣。
既然主人家仁善,鄧大通自然也會替盧子鈺多考慮一些,就道,“那讓我來辦吧,多多少少都給您弄些匠人來。”
他當了一輩子管事,摸這種門路比盧子鈺精通多了。
盧子鈺大喜,“這可太好了,找著了我肯定獎勵你。”
鄧大通頓了下道,“就隻一件事,人來了在哪裏幹活?”
盧家都是租的房子,還住的擠擠挨挨。
雖然知道年後都要走,現在到底也擠得慌。
盧子鈺不在意,“有了匠人不放在這裏,去杭州,那裏我有個山頭。”
鄧大通一驚,知道自己也小看了盧家,居然在杭州有基業,那這就好辦了。
鄧大通果然給盧子鈺尋摸到了七/八個匠人,木匠,泥瓦匠,燒瓷匠等等,雖然常見,也讓盧子鈺欣喜不已。
這些匠人也都拖家帶口,這個盧子鈺沒關係,人來了就得往杭州送。
鄧大通把兩個兒子叫來,“主家在杭州有基業,這麽長時間,我們也知道,主家是兩兄弟,雖然主家要我們是為了伺候進士老爺,可這兄弟必然會分家,如今就是問你們,是在一起呢,還是分開跟兩個主人?”
鄧大通大兒子道,“爹,這個不得是主家吩咐麽?”
鄧大通微微一笑,“若是有跟腳的主人家,我們自然聽吩咐辦事,可咱們盧家剛起步,主人家自己還迷糊呢,得我們主動點。”
“進士老爺沒的說,將來做官的,就隻大少爺是個平頭百姓,不過盧家的產業目前都是大少爺管著,所以得你們自己想好了,願意跟誰。”
鄧大通的二兒子想了想,“大哥跟二少爺吧,我跟大少爺好了,我的性子爹也知道,不比大哥來的活泛,我就隻能在內管管事,大哥同人交際比我熟絡。”
鄧大通點頭,“行,隻要你們兄弟想好就行,我會去同大少爺說,隻你們記好了,認好了主人,就不能朝三暮四,盧家是我們家的恩人!”
兩兄弟點頭。
盧子鈺得知鄧大通的兩個兒子要分開跟她和盧子琅,她也沒排斥,說來,她這裏其實更需要人,盧子琅這裏的人都是為了將來備下的。
穆婉的重心也在雅頤居那裏,工匠村隻能略為代管,現在也好了,鄧二過去也減輕了她的擔子。
這一回是盧子鈺帶著鄧二一家一起去杭州,正好在備些盧子琅成親需要的東西過來。
鄧二也做好了準備,那就是到了杭州肯定要被為難或者是邊緣化一段時間,這都是常態,他屬於空降,原來的管事肯定不給他好臉。
誰知道他一到,穆婉立馬放手,還道,“總算來了個人,要不然我都要一劈兩半了,喏,這是我這裏急需的產品,你看著安排!”
鄧二立馬進入工作狀態。
盧子鈺把匠人交割安頓好,又去雅頤居看了看,賬目盤了一下,就去采購盧子琅成親需要的物什。
還和木匠探討了一下車輛的改進方法,臨走對鄧二道,“這裏就交給你了,有什麽不清楚的去問穆婉,早點擔起職責來,我手裏人太少了。”
鄧二眼睛閃閃發光,“大少爺放心,必然不負所托。”
盧子鈺匆匆離開。
鄧二對穆婉很客氣,這份客氣裏甚至還帶著下人對半個主子的敬畏,穆婉一開始莫名其妙,後來才知道,鄧二把她當成是盧子鈺的外室了。
反正盧子鈺還沒成親,穆婉放在外頭替他打理生意也可以。
穆婉差點笑彎了腰,想想也不能不解釋,隻說了一句,“我女兒在大少爺身邊服侍,將來也想做個管事,我比大少爺大了十幾歲呢!”
一句話就解釋了自己和女兒同盧子鈺都不是什麽曖昧關係。
鄧二鬧了個麵紅耳赤,穆婉看起來可年輕了。
盧子琅比盧子鈺閑的多,他等姐姐回來,就把何家給他定的外任地方拿出來和盧子鈺商談。
一共五個地方,盧子鈺一見就嗬了一聲,“這腿粗的!”
沒門路的連邊都摸不到,有門路的還能挑揀。
不過盧子鈺直接排除了三個,“這些都是好地方,我們說好了不去的。”
好地方也意味著競爭激烈,就是到了地方上,盧子琅想要做什麽也困難,不過混資曆罷了。
剩下兩個,一個是遼州一個是昌寧。
盧子鈺找輿圖看具體方位,他們手裏的輿圖非常簡單,隻是大略標了下什麽地方在哪裏。
盧子鈺看了看道,“遼州接近北部邊疆,昌寧算是江南過去一些,要論條件,昌寧比遼州要好。按照我們的生活習慣,遼州更適合一些,就是哪裏應該很窮。”
盧子琅也看了看,最後道,“選遼州吧。”
盧子鈺道,“確定?”
盧子琅點點頭,“不要欠何家太多人情。”
世家的人情欠了得還的,哪怕是親戚也一樣。
盧子鈺道,“好,你既然決定了,我也告訴你一件事,這隻是我猜測,我總覺得當今陛下這位置不太穩當,離遠些也好。”
盧子琅一驚,“何出此言?”
盧子鈺道,“當今才幾歲?六歲還是七歲,還是個娃娃呢,不過占個位置罷了,朝堂上是謝家說了算,還有幾個輔政大臣也在同謝家拉鋸,何家也是。我不說別的,就京城百姓,貧苦的也多,我雖然不算走南闖北過,也見到了不少各地風物,百姓太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