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穿成科舉大佬的金手指外掛 作者:灰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玉寒是真放心,他聽說嚴嫂子早上過來一趟,就帶著羅美娘幾個去嚴家認了趟門,嚴老太太見幾人上門找兒子,也還是那副不愛吭聲的嚴肅臉。
他把鋪子的事全部交給大舅哥兩口子,隔日就回了聶家。
聶家院子是一座三進的四合院,前罩房、正院、後罩房,加起來十多間的房子,前頭開私塾,後麵是主人家起居用的。
聶先生此時就和聶娘子坐在正屋裏喝茶,聽到丫鬟說張玉寒回來了,就讓他進來。
聶先生摸摸胡須,道:“這幾日家裏沒有這小子帶著恒哥兒鬧騰,家裏還真是安靜。”
聶娘子給丈夫剝一個橘子:“以前恒哥兒就是太老實了,被人欺負上臉都不會回來說。孩子間的打鬧咱們也不好說什麽,幸虧家裏多了張二,不然我一看到那群小子就來氣。”
聶先生看媳婦一眼:“人家有名字,叫張玉寒。”
聶娘子大手一揮:“叫順口了,你說他爹娘也是,一個鄉下來的小子,叫個這麽個斯文名字,我在院裏叫一句,別人都覺著我在叫你學生。”
“要我看,人家雖然鄉下來的,可比聶恒有血性多了。”聶先生大名聶長遠,平時最恨那種受氣包悶葫蘆類型的,偏生生了個兒子把他最討厭的性情全都集結在一起,聶先生每每看到,自個都想把他捶一頓。
他算了一下時間,道:“不太對勁,張玉寒說是初五回來,今兒都初六了,那小子還挺講誠信的,晚一日許是出了什麽問題了。”
作者有話說:
因為最近在外地不方便,更新時間都改到晚上,每天一章。
第十一章 (改)
聶長遠這會兒還不知道自家長工今早帶人把別人家給圍了。
他瞧見張玉寒進門時,身上穿了件蓬鬆的襖子,雖是用粗布做的料子,上頭針腳卻細密,下擺還繡了叢青竹,整個人俊俏挺拔,點了點頭,道:“回家一趟,有新衣服穿,臉也圓了,看來這個年過得挺美的。”
甭看張玉寒在別人麵前總有些吊兒郎當的,在聶先生麵前還是有點慫的,除了借地利之便拍視頻占了聶先生不少便宜的心虛外,還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綜合起來,張玉寒麵對聶先生時就不敢太放肆了。
這回他回聶家前,媳婦給他收拾出一包零食,叫他帶來當手信。
羅美娘打包時,張玉寒也跟著看了幾眼,裏頭最好吃的一種肉脯,烤成薄薄的一片,上頭還刷著一層芝麻,真是吃了一片還想再吃一片。
當時在家為這些肉脯他大侄子拴柱還挨過一回揍,張玉寒好奇也嚐了兩片,怕他把東西都吃光,羅美娘老早就全都收起來,後來張玉寒才知道這種用肉做出來的、看起來就不便宜的零食是專供給酒樓的,且每月數量有限,賣完就沒有了。
張玉寒跟聶先生聶娘子介紹了一回這種叫肉脯的零食,順便說了一下媳婦在家做的飯有多好吃,聶長遠就著他的話吃了好幾片。
前頭幾個月張玉寒在聶家就愛念叨自己媳婦,他說得多了,誰都知道他娶了一個合他心意合得不得了的媳婦,這過了個年,見他再說起媳婦時,臉上還像泛光似的,聶先生和聶娘子都有些忍俊不禁。
聶先生不過兩刻鍾的功夫就已經幹掉了小半包肉脯,見到裏頭沒剩多少,想想就道:“不是說你媳婦娘家那什麽,批發零食的嗎,下回回去幫我多買點。”
批發這個詞,那時最初從張玉寒嘴裏出來的時候,聶長遠還覺得挺新鮮的,把這種大宗買賣的生意取了個這麽貼切的名字,真是那哪都有神人。
張玉寒想著大舅哥兩口子如今都在縣裏,羅家的獨門手藝他們都會,便一口應下,誰還嫌錢燙手。
說著話,他又順便宣傳了下自己即將新開的零食鋪子,這回回家過年,媳婦娘家幫著他支了個鋪子,小本生意將要起頭,怕不好做,請聶先生聶娘子多幫襯幫襯,賣的價格也便宜,薄利多銷,不圖掙錢,就圖糊口。
他笑得靦腆,聶先生聶娘子卻被他這話驚了一下。兩人對看一眼,剛才還在猜他怎麽晚了一日回來,這回算是找到原因了。
聶先生直接問道:“怎麽突然想起來做生意了?”不是說給人做工就不能自己開鋪子,隻是周圍也沒有這種例子。
不過,許是一早就覺得張玉寒不會那麽老實,聶先生也隻是意外了片刻。
張玉寒就把這鋪子的前因後果子說了說,重點說起鄭老板騙人押金的事,聶長遠還是頭回聽到這種事,他皺眉道:“這種小人,就該讓他知道些厲害。”
他想想道:“我下回跟王主薄下棋時跟他說說這事,以後要是那人再找事,你就告訴我。”
張玉寒謝了聶先生一回,他說這話就是想給鋪子裏找點保護。
要做好生意不容易,要把鋪子折騰黃了還是簡單的。甭看他昨日能把鄭老板給嚇唬住,這是因為鄭老板沒有準備,等他靜下來想想,就知道有無數種法子能讓他生意做不起來。
為了避免這種麻煩事,張玉寒就想到借借聶先生的力。
聶娘子倒是能看出張玉寒的小心思,不過張玉寒這兩個月護著她兒子好幾回不挨揍,她想想也就算了。
在正屋裏說了幾句之後,聶先生就把張玉寒提溜到書房。
他坐在高椅上,道:“你把年前那些小子抄的千字文給我找出來,老規矩,你要是能把錯的字全都圈出來,明兒上課時你就站在外頭聽。”
聶先生主要是想看看張玉寒回家有沒有偷懶。
這小子喜歡偷看他上課的事,聶先生早就發現了。
聶先生一開始要不是看張玉寒確實有些機靈勁兒,每每總能幹活偷看兩不誤,聶先生老早就把他轟出去了。
後來見這小子聽得津津有味,還能說出一二見解來,聶先生才算默認了這件事。
這也是妻子對張玉寒不太客氣,聶先生不太高興的緣故。
既讀了書,就不能以普通長工的眼光來看人。
看他全都背出來,聶先生又抽了幾句叫他解釋。
張玉寒在家時就把教學視頻前前後後看了好幾回,哪能出差錯。
聶先生頗感安慰,旋即又有些可惜,他也是看他好學,才想著教他識字。
這小子其實挺聰明的,就是農家出身,家裏要供一個讀書人恐怕不容易,他自己又沒什麽上進心,瞧剛才說的,還折騰起生意來了。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做了生意還能有什麽讀書識字的力氣。
張玉寒不知道聶先生在想什麽,想著自己還背了一冊論語,就也背了出來,背完之後,還按照剛才的模式,把整本論語用自個的話嘰裏呱啦詮釋一遍。
聶先生默默地聽完,心裏的震驚卻沒表現出來。
放假之前,他給了張玉寒一本千字文小冊子,讓他跟著聽了幾回講解千字文的課程,可這小子什麽時候又聽了論語課,不僅全都背下來,就連他課上的解釋也一字不差。
聶先生想了想,難不成他私塾裏臥虎藏龍,還有一個過目不忘的人才?
想到這裏,聶先生一時間有些激動,他從書櫃上抽出一本中庸,給張玉寒念了一段,叫他跟著複述。
張玉寒當然……是背不出來了,他記性不差,可過目成誦是做不到的,總得讓他看個幾回才行。
聶先生才露出些失望,就聽到張玉寒問他,他以後能不能考個秀才出來,聶先生當即一口茶噴出來。
他揮開張玉寒拿手巾給他擦臉的手,沒好氣道:“你說話能不能一次性說清楚了了?”
張玉寒摸了摸鼻子,心道,他這話也沒那麽嚇人吧。
要說張玉寒也是突發奇想。
當初羅美娘跟他說這句話時,他覺得媳婦跟說笑話似的,他哪裏是能讀書識字的人才。
可剛才背完論語之後,他不知怎麽的,想著自己也不笨,平時聶先生講些什麽他都能聽得懂,而且還有法器在,就連神仙也支持他當個讀書人,要是真的瞎貓碰上死耗子叫他考上了,那真是這輩子都受益無窮。
當然要是考不上,也沒關係,反正他丟臉也丟習慣了。
就是沒想到他才提出來,就把聶先生給嚇成這樣。
作者有話說:
這幾天更新都要很晚了,大家早上過來看吧!
第十二章
見張玉寒還在等著他的回答,聶先生並沒有直接說他能不能去考秀才,而是給他細致地算了一筆賬。
“我這裏,一年的束脩是十兩銀子,一個讀書人,一月筆墨紙硯的開銷總要個二兩以上,這兩樣加起來一年就要二十四兩銀子。這還不算買書的錢。”
“三十四兩,就是縣裏的人家,也可以寬裕用上七八年了。另外,每年三節和我生辰時,學生總要給我送些禮物,這也是入學的應有之禮,東西不講究,多少是個意思。”
“我當年七歲入學,二十五歲才考中秀才。”
隻看張玉寒每月為了八百文到私塾做工,聶先生就知道張家未必供得起一個讀書人。
在農家,讀書實在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即使資質上成,一旦下了決心,家裏幾年內日子都要緊巴巴的。
書房裏氣氛有些安靜。
聶先生順嘴便問起他要讀書上學,這份工還要不要了。
張玉寒剛才聽聶先生認真給他算的那三十四兩,就收了幾分玩笑的意思。這會兒想了想,說自己沒想那麽多,考不考秀才還是兩說,活還是要繼續幹下去的。
聶先生點點頭,他聽明白了,混小子是占便宜不夠,這是以後還要蹭課的意思。
聶先生直接下巴一擺,道:“去,先把那些抄寫的千字文理一遍,再給我裁幾刀宣紙出來,幹完後把學堂裏的桌椅都拉出去擦一遍,擦不幹淨明兒就別想聽課了。”
張玉寒很是知情識趣地沒出聲。
看他這樣,聶先生仍是火大,一口便把茶碗裏剩下的水全都喝完了。
張玉寒一下午挑水砍柴掃地洗衣服擦桌椅收拾屋子,吃完飯還要刷碗泡茶端洗腳水,原本聶家還有另外一個管廚下和采買的長工,叫李順的,平時還能跟他分擔點,可這一日從下午到晚上,聶先生基本上隻使喚他一個人,他腿都差點溜細了。
聶娘子的貼身丫鬟紅花出來正好瞧著他在屋簷下休息,就笑道:“你是不是把先生給得罪了?太太說先生晚飯隻吃了兩碗飯,比平時少了一碗。”
張玉寒隻搖了搖頭。
“你再仔細想想。”紅花又說了一句。
張玉寒見她湊近,一張五官普通的麵容在燈籠光線的照耀下格外顯白,突然慢吞吞退後了兩步,紅花還沒反應過來,他撒腿就往屋裏跑。
聶先生從窗外看出去正好見到這一幕,轉頭問了妻子一句家裏丫鬟的年齡。
聶娘子正在梳頭,想想道:“十六了吧,怎麽了?”
“也該嫁人了,你回頭問問她的意思,找個好人家配出去吧。”聶先生沒有細說緣由,隻是道了這麽一句。
並不是什麽大事,聶娘子也就應下了。
夫妻倆又說起今兒下午在書房裏的事情,聶先生還是覺得火大。
聶娘子好奇問道:“張二真就那麽好?”
聶先生在媳婦麵前,說了句實話:“也不是。”
他就是總覺得被耍了。
這小子把論語背得溜溜的,還問他能不能考秀才,聶先生是當真覺得他有幾分靈性,愛才之下,才跟他說了那麽許多。
誰知一腔心意全都喂了狗。
聶先生為人頗有些氣性,私塾開學都好幾日了,見到張玉寒時都是不鹹不淡的。
因為聶家小少爺過年去了母家小住還沒回來,張玉寒這幾日也挺後悔那會兒嘴欠,得罪誰不好,得罪家裏最大的那個。
日子有些煎熬,他也沒錄幾個視頻,等到反應過來時,係統雙倍獎品的賢臣增益效果已經過了時間。
這事羅美娘沒有提醒,張玉寒看不到界麵,並不知道內情,他試了好幾回沒能抽出兩份獎品,還以為是讀書的事出了差錯,神仙不滿意,那一瞬間張玉寒心裏的委屈就別提了。
他把鋪子的事全部交給大舅哥兩口子,隔日就回了聶家。
聶家院子是一座三進的四合院,前罩房、正院、後罩房,加起來十多間的房子,前頭開私塾,後麵是主人家起居用的。
聶先生此時就和聶娘子坐在正屋裏喝茶,聽到丫鬟說張玉寒回來了,就讓他進來。
聶先生摸摸胡須,道:“這幾日家裏沒有這小子帶著恒哥兒鬧騰,家裏還真是安靜。”
聶娘子給丈夫剝一個橘子:“以前恒哥兒就是太老實了,被人欺負上臉都不會回來說。孩子間的打鬧咱們也不好說什麽,幸虧家裏多了張二,不然我一看到那群小子就來氣。”
聶先生看媳婦一眼:“人家有名字,叫張玉寒。”
聶娘子大手一揮:“叫順口了,你說他爹娘也是,一個鄉下來的小子,叫個這麽個斯文名字,我在院裏叫一句,別人都覺著我在叫你學生。”
“要我看,人家雖然鄉下來的,可比聶恒有血性多了。”聶先生大名聶長遠,平時最恨那種受氣包悶葫蘆類型的,偏生生了個兒子把他最討厭的性情全都集結在一起,聶先生每每看到,自個都想把他捶一頓。
他算了一下時間,道:“不太對勁,張玉寒說是初五回來,今兒都初六了,那小子還挺講誠信的,晚一日許是出了什麽問題了。”
作者有話說:
因為最近在外地不方便,更新時間都改到晚上,每天一章。
第十一章 (改)
聶長遠這會兒還不知道自家長工今早帶人把別人家給圍了。
他瞧見張玉寒進門時,身上穿了件蓬鬆的襖子,雖是用粗布做的料子,上頭針腳卻細密,下擺還繡了叢青竹,整個人俊俏挺拔,點了點頭,道:“回家一趟,有新衣服穿,臉也圓了,看來這個年過得挺美的。”
甭看張玉寒在別人麵前總有些吊兒郎當的,在聶先生麵前還是有點慫的,除了借地利之便拍視頻占了聶先生不少便宜的心虛外,還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綜合起來,張玉寒麵對聶先生時就不敢太放肆了。
這回他回聶家前,媳婦給他收拾出一包零食,叫他帶來當手信。
羅美娘打包時,張玉寒也跟著看了幾眼,裏頭最好吃的一種肉脯,烤成薄薄的一片,上頭還刷著一層芝麻,真是吃了一片還想再吃一片。
當時在家為這些肉脯他大侄子拴柱還挨過一回揍,張玉寒好奇也嚐了兩片,怕他把東西都吃光,羅美娘老早就全都收起來,後來張玉寒才知道這種用肉做出來的、看起來就不便宜的零食是專供給酒樓的,且每月數量有限,賣完就沒有了。
張玉寒跟聶先生聶娘子介紹了一回這種叫肉脯的零食,順便說了一下媳婦在家做的飯有多好吃,聶長遠就著他的話吃了好幾片。
前頭幾個月張玉寒在聶家就愛念叨自己媳婦,他說得多了,誰都知道他娶了一個合他心意合得不得了的媳婦,這過了個年,見他再說起媳婦時,臉上還像泛光似的,聶先生和聶娘子都有些忍俊不禁。
聶先生不過兩刻鍾的功夫就已經幹掉了小半包肉脯,見到裏頭沒剩多少,想想就道:“不是說你媳婦娘家那什麽,批發零食的嗎,下回回去幫我多買點。”
批發這個詞,那時最初從張玉寒嘴裏出來的時候,聶長遠還覺得挺新鮮的,把這種大宗買賣的生意取了個這麽貼切的名字,真是那哪都有神人。
張玉寒想著大舅哥兩口子如今都在縣裏,羅家的獨門手藝他們都會,便一口應下,誰還嫌錢燙手。
說著話,他又順便宣傳了下自己即將新開的零食鋪子,這回回家過年,媳婦娘家幫著他支了個鋪子,小本生意將要起頭,怕不好做,請聶先生聶娘子多幫襯幫襯,賣的價格也便宜,薄利多銷,不圖掙錢,就圖糊口。
他笑得靦腆,聶先生聶娘子卻被他這話驚了一下。兩人對看一眼,剛才還在猜他怎麽晚了一日回來,這回算是找到原因了。
聶先生直接問道:“怎麽突然想起來做生意了?”不是說給人做工就不能自己開鋪子,隻是周圍也沒有這種例子。
不過,許是一早就覺得張玉寒不會那麽老實,聶先生也隻是意外了片刻。
張玉寒就把這鋪子的前因後果子說了說,重點說起鄭老板騙人押金的事,聶長遠還是頭回聽到這種事,他皺眉道:“這種小人,就該讓他知道些厲害。”
他想想道:“我下回跟王主薄下棋時跟他說說這事,以後要是那人再找事,你就告訴我。”
張玉寒謝了聶先生一回,他說這話就是想給鋪子裏找點保護。
要做好生意不容易,要把鋪子折騰黃了還是簡單的。甭看他昨日能把鄭老板給嚇唬住,這是因為鄭老板沒有準備,等他靜下來想想,就知道有無數種法子能讓他生意做不起來。
為了避免這種麻煩事,張玉寒就想到借借聶先生的力。
聶娘子倒是能看出張玉寒的小心思,不過張玉寒這兩個月護著她兒子好幾回不挨揍,她想想也就算了。
在正屋裏說了幾句之後,聶先生就把張玉寒提溜到書房。
他坐在高椅上,道:“你把年前那些小子抄的千字文給我找出來,老規矩,你要是能把錯的字全都圈出來,明兒上課時你就站在外頭聽。”
聶先生主要是想看看張玉寒回家有沒有偷懶。
這小子喜歡偷看他上課的事,聶先生早就發現了。
聶先生一開始要不是看張玉寒確實有些機靈勁兒,每每總能幹活偷看兩不誤,聶先生老早就把他轟出去了。
後來見這小子聽得津津有味,還能說出一二見解來,聶先生才算默認了這件事。
這也是妻子對張玉寒不太客氣,聶先生不太高興的緣故。
既讀了書,就不能以普通長工的眼光來看人。
看他全都背出來,聶先生又抽了幾句叫他解釋。
張玉寒在家時就把教學視頻前前後後看了好幾回,哪能出差錯。
聶先生頗感安慰,旋即又有些可惜,他也是看他好學,才想著教他識字。
這小子其實挺聰明的,就是農家出身,家裏要供一個讀書人恐怕不容易,他自己又沒什麽上進心,瞧剛才說的,還折騰起生意來了。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做了生意還能有什麽讀書識字的力氣。
張玉寒不知道聶先生在想什麽,想著自己還背了一冊論語,就也背了出來,背完之後,還按照剛才的模式,把整本論語用自個的話嘰裏呱啦詮釋一遍。
聶先生默默地聽完,心裏的震驚卻沒表現出來。
放假之前,他給了張玉寒一本千字文小冊子,讓他跟著聽了幾回講解千字文的課程,可這小子什麽時候又聽了論語課,不僅全都背下來,就連他課上的解釋也一字不差。
聶先生想了想,難不成他私塾裏臥虎藏龍,還有一個過目不忘的人才?
想到這裏,聶先生一時間有些激動,他從書櫃上抽出一本中庸,給張玉寒念了一段,叫他跟著複述。
張玉寒當然……是背不出來了,他記性不差,可過目成誦是做不到的,總得讓他看個幾回才行。
聶先生才露出些失望,就聽到張玉寒問他,他以後能不能考個秀才出來,聶先生當即一口茶噴出來。
他揮開張玉寒拿手巾給他擦臉的手,沒好氣道:“你說話能不能一次性說清楚了了?”
張玉寒摸了摸鼻子,心道,他這話也沒那麽嚇人吧。
要說張玉寒也是突發奇想。
當初羅美娘跟他說這句話時,他覺得媳婦跟說笑話似的,他哪裏是能讀書識字的人才。
可剛才背完論語之後,他不知怎麽的,想著自己也不笨,平時聶先生講些什麽他都能聽得懂,而且還有法器在,就連神仙也支持他當個讀書人,要是真的瞎貓碰上死耗子叫他考上了,那真是這輩子都受益無窮。
當然要是考不上,也沒關係,反正他丟臉也丟習慣了。
就是沒想到他才提出來,就把聶先生給嚇成這樣。
作者有話說:
這幾天更新都要很晚了,大家早上過來看吧!
第十二章
見張玉寒還在等著他的回答,聶先生並沒有直接說他能不能去考秀才,而是給他細致地算了一筆賬。
“我這裏,一年的束脩是十兩銀子,一個讀書人,一月筆墨紙硯的開銷總要個二兩以上,這兩樣加起來一年就要二十四兩銀子。這還不算買書的錢。”
“三十四兩,就是縣裏的人家,也可以寬裕用上七八年了。另外,每年三節和我生辰時,學生總要給我送些禮物,這也是入學的應有之禮,東西不講究,多少是個意思。”
“我當年七歲入學,二十五歲才考中秀才。”
隻看張玉寒每月為了八百文到私塾做工,聶先生就知道張家未必供得起一個讀書人。
在農家,讀書實在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即使資質上成,一旦下了決心,家裏幾年內日子都要緊巴巴的。
書房裏氣氛有些安靜。
聶先生順嘴便問起他要讀書上學,這份工還要不要了。
張玉寒剛才聽聶先生認真給他算的那三十四兩,就收了幾分玩笑的意思。這會兒想了想,說自己沒想那麽多,考不考秀才還是兩說,活還是要繼續幹下去的。
聶先生點點頭,他聽明白了,混小子是占便宜不夠,這是以後還要蹭課的意思。
聶先生直接下巴一擺,道:“去,先把那些抄寫的千字文理一遍,再給我裁幾刀宣紙出來,幹完後把學堂裏的桌椅都拉出去擦一遍,擦不幹淨明兒就別想聽課了。”
張玉寒很是知情識趣地沒出聲。
看他這樣,聶先生仍是火大,一口便把茶碗裏剩下的水全都喝完了。
張玉寒一下午挑水砍柴掃地洗衣服擦桌椅收拾屋子,吃完飯還要刷碗泡茶端洗腳水,原本聶家還有另外一個管廚下和采買的長工,叫李順的,平時還能跟他分擔點,可這一日從下午到晚上,聶先生基本上隻使喚他一個人,他腿都差點溜細了。
聶娘子的貼身丫鬟紅花出來正好瞧著他在屋簷下休息,就笑道:“你是不是把先生給得罪了?太太說先生晚飯隻吃了兩碗飯,比平時少了一碗。”
張玉寒隻搖了搖頭。
“你再仔細想想。”紅花又說了一句。
張玉寒見她湊近,一張五官普通的麵容在燈籠光線的照耀下格外顯白,突然慢吞吞退後了兩步,紅花還沒反應過來,他撒腿就往屋裏跑。
聶先生從窗外看出去正好見到這一幕,轉頭問了妻子一句家裏丫鬟的年齡。
聶娘子正在梳頭,想想道:“十六了吧,怎麽了?”
“也該嫁人了,你回頭問問她的意思,找個好人家配出去吧。”聶先生沒有細說緣由,隻是道了這麽一句。
並不是什麽大事,聶娘子也就應下了。
夫妻倆又說起今兒下午在書房裏的事情,聶先生還是覺得火大。
聶娘子好奇問道:“張二真就那麽好?”
聶先生在媳婦麵前,說了句實話:“也不是。”
他就是總覺得被耍了。
這小子把論語背得溜溜的,還問他能不能考秀才,聶先生是當真覺得他有幾分靈性,愛才之下,才跟他說了那麽許多。
誰知一腔心意全都喂了狗。
聶先生為人頗有些氣性,私塾開學都好幾日了,見到張玉寒時都是不鹹不淡的。
因為聶家小少爺過年去了母家小住還沒回來,張玉寒這幾日也挺後悔那會兒嘴欠,得罪誰不好,得罪家裏最大的那個。
日子有些煎熬,他也沒錄幾個視頻,等到反應過來時,係統雙倍獎品的賢臣增益效果已經過了時間。
這事羅美娘沒有提醒,張玉寒看不到界麵,並不知道內情,他試了好幾回沒能抽出兩份獎品,還以為是讀書的事出了差錯,神仙不滿意,那一瞬間張玉寒心裏的委屈就別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