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節
清冷世子追妻日常(重生) 作者:清和未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蔣府。
蔣夫人打發了女兒出嫁,已是人困馬乏,嬌養到這麽大的女兒嫁到了別人家,她自是不舍,可大事完成還是鬆了口氣。
夜深人靜,剛回到內室,身旁得用的大丫鬟進來,在她耳邊低低說了幾句。
“什麽?!”如耳邊響起驚雷,蔣夫人難以置信,通著發的玉梳砰地掉到了地上。
丫鬟肯定地點了點頭。
蔣夫人怒道:“阿詡多大的人了,怎麽這般胡鬧!”
前些日子不是說他瞧上了一個姓夏的女子麽?還帶著去見了姑祖母。蔣夫人雖覺得這女子出身過於微寒勸了幾句,但洛長歡一臉不置可否的神情,又讓她覺得不過男子的一時興起。
如今看來,她頭痛地想,還不如是那夏姓女子呢。
“阿詡又怎麽了?”蔣大人剛送了同僚回來,聞言問道。
蔣夫人不想將這煩心事告訴蔣大人,柔聲道:“說阿詡今兒宴席上逃了的事,如今也大了,還是這樣任性。”
蔣大人不以為意:“他自來就是這樣的性子,今日露麵已是難得,也不過是因素日與阿笙交好。”
提起蔣夢笙,夫妻兩人都不約而同默了默。
良久,蔣大人捋須歎氣,他麵上嚴肅板正,但獨女出嫁亦是百般擔心萬般不舍,且這與蔣夢笙在安國公府老太君膝下不同,是真真切切成了別人家的人了。
蔣夫人拿帕子摁了摁眼角,忍不住輕聲抱怨:“說起來阿笙還小呢,陳家這日子訂得本就急,您倒好,還一口應了。”
雖說陳家二老都是寬和的人,可是女兒和兒媳還是不一樣的。
“婦人之見!”蔣大人輕斥了一句:“你可知今兒京中來了消息,聖上病重,祈王監國。”
“這是立了東宮?”蔣夫人失聲道,太子冊立,名正言順,睿王爺便就再沒機會了。
蔣大人也想到了這一點,歎道:“雖不是亦不遠矣,若不是祈王無子......”
蔣夫人清楚他沒說出口的話,若不是祈王無子嗣,以聖上對林貴妃母子的偏愛,這太子冊立一事怎會從春日裏拖到了現今,才猶豫不決。
儲君無子,是動搖國本的大事。
他搖了搖頭,麵色疲憊道:“祈王想也是急了,聽了那長春道長之言,說江南人傑地靈,女子靈秀,哄著皇上下了旨,要在江南采選百名美人。”
“這不是胡鬧麽?”蔣夫人驚道。
按慣例,進宮的女子都是從五品官以上的朝臣家眷裏甄選,除五年一進宮女外,大周朝還未有過從平民中濯選皇子妃妾的先例呢。
她道:“□□不是曾言,前朝民間納美勞民傷財,百姓惶惶不安,此風不可助長麽?”
祈王又怎敢違逆先祖意願行事?
蔣大人滿麵愁容:“畢竟先祖沒有明確的旨意不許,且近百年都過去了,再說此次下的是秘旨,務必不能驚動百姓,老許也頭痛得緊。”
說是江南,可蘇杭富庶,所謂采選還是擇自蘇杭一帶,蔣大人口中的老許是現任蘇州同知,暫代知府一職,此事也是避無可避。
“明兒還得應付宮中下來的內監呢。”他長籲短歎。
這一宿夫妻倆因為女兒,因為朝事,俱都輾轉難眠,次日一早,蔣大人頂著黑眼圈去了衙門,蔣夫人強撐著料理家事。
“夫人,洛公子來了。”丫鬟進來稟報。
蔣夫人挑眉道:“讓他等著。”
晾了足有半個時辰,蔣夫人才進了花廳,便見洛長歡氣定神閑,捧著茶杯,與侍立在一旁的婢女說笑,那婢女臉色嬌紅,看著他的眼神如含著秋水。
蔣夫人哼了一聲,恨鐵不成鋼地瞪了洛長歡一眼,對那婢女道:“下去罷。”
洛長歡起身與蔣夫人見禮,蔣夫人神色淡淡:“今兒什麽風把我們洛大才子刮來了?”
洛長歡笑得溫柔:“阿笙出嫁,不放心阿姐,特兒早上趕過來瞧瞧。”
“還好。”蔣夫人抿了口茶,不看他,“你既看了,若無他事,便自去忙吧,我這還有許多事兒等著呢。”說著便要走。
“長姐,”洛長歡忙起身攔她,陪笑著道:“昨兒晚了,你又忙得團團轉,有一事我沒來得及與你說。”
蔣夫人掀起眼皮瞧了瞧他。
“我昨兒帶阿詞出去......”洛長歡斟酌著言辭,“阿詞崴了腳,我把她安置在我宅子裏。”
阿詞阿詞,喚得這麽親熱,蔣夫人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她是你什麽人?你稱呼陌生女子閨名合適麽?”
洛長歡苦笑,若他早說了與蔣府的關係,阿詞許會避之唯恐不及罷。
他摸了摸鼻子,解釋道:“我與她不是你想的那樣,我們先前就認識,她並不知我......”
話未說完,被蔣夫人打斷,蔣夫人不想聽他解釋,重重道:“阿詡,她是有夫之婦!”
“可他早已與那人和離。”洛長歡斂了笑意,平靜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今她未嫁,我未娶,她是弟弟心儀之人。”
“可定國公府不這麽認為,蕭世子不這麽認為,夫妻置氣之詞,你也信?”蔣夫人斥道,“再者,前些日子你不還傾慕一個什麽姓夏的女子。”
洛長歡道:“那不過是應付姑祖母家的表妹罷了。”
“嗬嗬。”蔣夫人冷哼,“你快把人送回來,罷了,還是我遣人去接,若是被人知道她在你的宅子裏還了得?”
“她與那人再無幹係,上次那人南下,已分說清楚。”洛長歡道。
蔣夫人大吃一驚,洛長歡怎麽知道蕭珩曾來過杭州,她腦中轉過一個念頭,顫聲問:“你見過他?”
洛長歡道:“我留下了阿詞。”彼時不管孟清詞是什麽心意,人確是留在了蘇州。
蔣夫人卻誤會洛長歡蠱惑了清詞,怒道:“不可,你們不合適,阿詡,別說家裏,便是我,也萬萬不會同意。”
洛長歡不置可否笑了笑。
蔣夫人想到他素日性子張狂,壓了壓脾氣,溫言勸道:“阿詡,你我雖非同母,可你在我心裏,與嫡親弟弟也不差什麽。”
“你的終身大事,我可以勸說父親,盡量按著你的心意來,可別人都可,她不行。”
洛長歡抬眼看她:“從前聽說長姐在閨中時,亦是灑脫率性,如今竟也拘束於世俗之見!是因阿詞的和離之身嗎?”
“若單是這個也就罷了。”蔣夫人苦口婆心:“她與那蕭珩情緣未斷,日後有的糾纏,你應尋一清白女子為妻。”
洛長歡懶懶道:“不過是因蔣家與定國公府暗裏結盟罷了,蕭家有兵權,如今蔣家這個形勢,萬萬不能得罪。”
蔣夫人沒想到洛長歡亦猜出了這一點,愣了愣,索性承認道:“確有這個因素。”
洛長歡看著她的目光有些憐憫:“如蕭臨簡這樣大權在握的人,做事自有他的目的,豈會因一女子輕易毀掉盟約?”
他上次瞧得分明,蕭珩明明心中不舍,可北境形勢嚴峻,容不得他不走,一己情懷與家國天下相比,蕭珩從來擇的都是後者。
可他與蕭珩不同。
第一百一十九章
洛長歡是在第五日才出現在宅子裏。
那日是年節下難得的好天氣, 陽光明亮溫暖,卻並不灼熱刺眼,風也是難得的柔和,清詞因為行動不便, 在屋子裏已是悶了好幾日, 肉眼可見又清瘦了一些。
好在洛長歡的藥膏味道清香, 效果也極好,雖仍不能起身行走,但那駭人的青腫卻完全消了。
知微見清詞無聊, 便與洛長歡留下的兩位婢女合力,將輕巧坐榻搬到了院子裏, 勸著她在外頭坐一會兒透透氣。
一盞茶功夫後,清詞蓋著條薄毯, 舒舒服服地倚在軟軟的迎枕上,眯著眼看知微如一個小蜜蜂般忙來忙去,沏好了茶, 端上了細點,忍不住歎:“好妹妹,你這麽勤快,生生將我襯成了廢物,我都舍不得你出嫁了。”
“那我就不出嫁了, 陪著姑娘。”知微回頭衝她一笑。
“別。”清詞忙擺手,她可不想被趙劍追到天涯海角。
想到趙劍, 她便想起那日求的平安符,仍安安靜靜地躺在自己的香囊裏, 不由悵然地一笑, 低頭翻開手中的書卷。
隨手拿的書, 竟是《四時遊記》裏的一本《春之序》,洛長歡也讀過這本書麽?心間浮起這個念頭,她唇角微微翹起,待讀到瀟瀟細雨中於龍塢品茶那一段,她想,今年來江南是錯過了,明歲暮春,定要於落雨的時候,去龍塢感受那漫山染翠的春意。
可許是風太輕柔,日光太煦暖,院子裏的杜鵑和素心臘梅也開得太好,她的困意湧上來,捂唇打了個嗬欠,漸漸閉上了眼。
待醒來的時候,清詞睜眼,便看見坐在牆頭的洛長歡,如一朵流雲,寬大的袍袖被風吹得晃晃悠悠,靜靜凝視她的目光溫柔如水。
清詞驀然想起在濯素園見到他時,也是這般情形,隻不過,那時,滿院浮著花香,以及若有若無淡淡的酒香。
滿庭芳。
清詞的眼神從迷茫到清醒,打趣了一句:“今宵酒醒何處?”
洛長歡慢慢地笑了,開口道:“昨晚沒有喝酒,前幾日回了錢塘。”他一句一句不疾不徐,將自己這幾日的去處說得清楚。
倒也不必如此。
清詞有些不自在,這感覺,怎麽說呢?便如晚歸的夫君被妻子質問,忙不迭地交代自己的行蹤,賭咒發誓自己絕對沒有去喝花酒。
她不再糾結這個話題,問:“你自己的宅子,為何不好好地從大門進來?”
洛長歡將她一瞬間的不自然看在眼底,心裏暗暗好笑,悠悠道:“我也不知,許是佳人在此,不敢唐突。”
清詞笑瞥了他一眼,“我算什麽佳人?”
“一曲清歌酒滿樽,願做鴛鴦不羨仙。公子的佳人,在西湖之上呢。”她拿書遮住一半臉,俏皮地衝他眨了眨眼。
美人靈動,宜喜宜嗔。
洛長歡驀地感到純然的歡喜,他青澀的少年時期,並未遇到令自己心動的女孩兒,可在此時,在這個已沉穩許多的年歲,忽然便感到年少的心動。
他想,無論是誰遇到這樣的女子,都不會也不舍放她離去。
洛長歡從牆頭瀟灑地跳下來,走到榻旁,忽然伸手捏了捏她臉頰,低聲問:“醋了?”
“怎麽會?”清詞頓時羞惱,“我管你做什麽?”可再回想自己方才的話,可不是生了歧義?
她往後躲了躲,手裏的書被洛長歡抽走:“看的什麽書?”
“從你書架上取的。”
“哦,還以為你瞧的是話本子呢.”
“偶爾為之罷了,我豈是那般淺薄之人?”清詞大窘,在書院有一次聽學生討論新出的話本子,她心裏癢癢,遣知微偷偷出去買,不想被洛長歡抓了包。
洛長歡“嗬嗬”了一聲,不置可否,但見她雙頰緋紅,他適可而止,一撩衣擺,在榻邊坐了下來。
隨著他的靠近,天風木葉般清淡而又悠遠的香氣縈繞鼻端,是洛長歡在書院裏慣用的香,很熟悉,很好聞。
洛長歡便見清詞神情放鬆了許多,旋即皺眉:“你坐得這麽近做什麽,丫頭們都在呢。”
“哪還有什麽人?”洛長歡淺淺一笑,又道:“我瞧瞧你的傷好了沒?”
蔣府。
蔣夫人打發了女兒出嫁,已是人困馬乏,嬌養到這麽大的女兒嫁到了別人家,她自是不舍,可大事完成還是鬆了口氣。
夜深人靜,剛回到內室,身旁得用的大丫鬟進來,在她耳邊低低說了幾句。
“什麽?!”如耳邊響起驚雷,蔣夫人難以置信,通著發的玉梳砰地掉到了地上。
丫鬟肯定地點了點頭。
蔣夫人怒道:“阿詡多大的人了,怎麽這般胡鬧!”
前些日子不是說他瞧上了一個姓夏的女子麽?還帶著去見了姑祖母。蔣夫人雖覺得這女子出身過於微寒勸了幾句,但洛長歡一臉不置可否的神情,又讓她覺得不過男子的一時興起。
如今看來,她頭痛地想,還不如是那夏姓女子呢。
“阿詡又怎麽了?”蔣大人剛送了同僚回來,聞言問道。
蔣夫人不想將這煩心事告訴蔣大人,柔聲道:“說阿詡今兒宴席上逃了的事,如今也大了,還是這樣任性。”
蔣大人不以為意:“他自來就是這樣的性子,今日露麵已是難得,也不過是因素日與阿笙交好。”
提起蔣夢笙,夫妻兩人都不約而同默了默。
良久,蔣大人捋須歎氣,他麵上嚴肅板正,但獨女出嫁亦是百般擔心萬般不舍,且這與蔣夢笙在安國公府老太君膝下不同,是真真切切成了別人家的人了。
蔣夫人拿帕子摁了摁眼角,忍不住輕聲抱怨:“說起來阿笙還小呢,陳家這日子訂得本就急,您倒好,還一口應了。”
雖說陳家二老都是寬和的人,可是女兒和兒媳還是不一樣的。
“婦人之見!”蔣大人輕斥了一句:“你可知今兒京中來了消息,聖上病重,祈王監國。”
“這是立了東宮?”蔣夫人失聲道,太子冊立,名正言順,睿王爺便就再沒機會了。
蔣大人也想到了這一點,歎道:“雖不是亦不遠矣,若不是祈王無子......”
蔣夫人清楚他沒說出口的話,若不是祈王無子嗣,以聖上對林貴妃母子的偏愛,這太子冊立一事怎會從春日裏拖到了現今,才猶豫不決。
儲君無子,是動搖國本的大事。
他搖了搖頭,麵色疲憊道:“祈王想也是急了,聽了那長春道長之言,說江南人傑地靈,女子靈秀,哄著皇上下了旨,要在江南采選百名美人。”
“這不是胡鬧麽?”蔣夫人驚道。
按慣例,進宮的女子都是從五品官以上的朝臣家眷裏甄選,除五年一進宮女外,大周朝還未有過從平民中濯選皇子妃妾的先例呢。
她道:“□□不是曾言,前朝民間納美勞民傷財,百姓惶惶不安,此風不可助長麽?”
祈王又怎敢違逆先祖意願行事?
蔣大人滿麵愁容:“畢竟先祖沒有明確的旨意不許,且近百年都過去了,再說此次下的是秘旨,務必不能驚動百姓,老許也頭痛得緊。”
說是江南,可蘇杭富庶,所謂采選還是擇自蘇杭一帶,蔣大人口中的老許是現任蘇州同知,暫代知府一職,此事也是避無可避。
“明兒還得應付宮中下來的內監呢。”他長籲短歎。
這一宿夫妻倆因為女兒,因為朝事,俱都輾轉難眠,次日一早,蔣大人頂著黑眼圈去了衙門,蔣夫人強撐著料理家事。
“夫人,洛公子來了。”丫鬟進來稟報。
蔣夫人挑眉道:“讓他等著。”
晾了足有半個時辰,蔣夫人才進了花廳,便見洛長歡氣定神閑,捧著茶杯,與侍立在一旁的婢女說笑,那婢女臉色嬌紅,看著他的眼神如含著秋水。
蔣夫人哼了一聲,恨鐵不成鋼地瞪了洛長歡一眼,對那婢女道:“下去罷。”
洛長歡起身與蔣夫人見禮,蔣夫人神色淡淡:“今兒什麽風把我們洛大才子刮來了?”
洛長歡笑得溫柔:“阿笙出嫁,不放心阿姐,特兒早上趕過來瞧瞧。”
“還好。”蔣夫人抿了口茶,不看他,“你既看了,若無他事,便自去忙吧,我這還有許多事兒等著呢。”說著便要走。
“長姐,”洛長歡忙起身攔她,陪笑著道:“昨兒晚了,你又忙得團團轉,有一事我沒來得及與你說。”
蔣夫人掀起眼皮瞧了瞧他。
“我昨兒帶阿詞出去......”洛長歡斟酌著言辭,“阿詞崴了腳,我把她安置在我宅子裏。”
阿詞阿詞,喚得這麽親熱,蔣夫人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她是你什麽人?你稱呼陌生女子閨名合適麽?”
洛長歡苦笑,若他早說了與蔣府的關係,阿詞許會避之唯恐不及罷。
他摸了摸鼻子,解釋道:“我與她不是你想的那樣,我們先前就認識,她並不知我......”
話未說完,被蔣夫人打斷,蔣夫人不想聽他解釋,重重道:“阿詡,她是有夫之婦!”
“可他早已與那人和離。”洛長歡斂了笑意,平靜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今她未嫁,我未娶,她是弟弟心儀之人。”
“可定國公府不這麽認為,蕭世子不這麽認為,夫妻置氣之詞,你也信?”蔣夫人斥道,“再者,前些日子你不還傾慕一個什麽姓夏的女子。”
洛長歡道:“那不過是應付姑祖母家的表妹罷了。”
“嗬嗬。”蔣夫人冷哼,“你快把人送回來,罷了,還是我遣人去接,若是被人知道她在你的宅子裏還了得?”
“她與那人再無幹係,上次那人南下,已分說清楚。”洛長歡道。
蔣夫人大吃一驚,洛長歡怎麽知道蕭珩曾來過杭州,她腦中轉過一個念頭,顫聲問:“你見過他?”
洛長歡道:“我留下了阿詞。”彼時不管孟清詞是什麽心意,人確是留在了蘇州。
蔣夫人卻誤會洛長歡蠱惑了清詞,怒道:“不可,你們不合適,阿詡,別說家裏,便是我,也萬萬不會同意。”
洛長歡不置可否笑了笑。
蔣夫人想到他素日性子張狂,壓了壓脾氣,溫言勸道:“阿詡,你我雖非同母,可你在我心裏,與嫡親弟弟也不差什麽。”
“你的終身大事,我可以勸說父親,盡量按著你的心意來,可別人都可,她不行。”
洛長歡抬眼看她:“從前聽說長姐在閨中時,亦是灑脫率性,如今竟也拘束於世俗之見!是因阿詞的和離之身嗎?”
“若單是這個也就罷了。”蔣夫人苦口婆心:“她與那蕭珩情緣未斷,日後有的糾纏,你應尋一清白女子為妻。”
洛長歡懶懶道:“不過是因蔣家與定國公府暗裏結盟罷了,蕭家有兵權,如今蔣家這個形勢,萬萬不能得罪。”
蔣夫人沒想到洛長歡亦猜出了這一點,愣了愣,索性承認道:“確有這個因素。”
洛長歡看著她的目光有些憐憫:“如蕭臨簡這樣大權在握的人,做事自有他的目的,豈會因一女子輕易毀掉盟約?”
他上次瞧得分明,蕭珩明明心中不舍,可北境形勢嚴峻,容不得他不走,一己情懷與家國天下相比,蕭珩從來擇的都是後者。
可他與蕭珩不同。
第一百一十九章
洛長歡是在第五日才出現在宅子裏。
那日是年節下難得的好天氣, 陽光明亮溫暖,卻並不灼熱刺眼,風也是難得的柔和,清詞因為行動不便, 在屋子裏已是悶了好幾日, 肉眼可見又清瘦了一些。
好在洛長歡的藥膏味道清香, 效果也極好,雖仍不能起身行走,但那駭人的青腫卻完全消了。
知微見清詞無聊, 便與洛長歡留下的兩位婢女合力,將輕巧坐榻搬到了院子裏, 勸著她在外頭坐一會兒透透氣。
一盞茶功夫後,清詞蓋著條薄毯, 舒舒服服地倚在軟軟的迎枕上,眯著眼看知微如一個小蜜蜂般忙來忙去,沏好了茶, 端上了細點,忍不住歎:“好妹妹,你這麽勤快,生生將我襯成了廢物,我都舍不得你出嫁了。”
“那我就不出嫁了, 陪著姑娘。”知微回頭衝她一笑。
“別。”清詞忙擺手,她可不想被趙劍追到天涯海角。
想到趙劍, 她便想起那日求的平安符,仍安安靜靜地躺在自己的香囊裏, 不由悵然地一笑, 低頭翻開手中的書卷。
隨手拿的書, 竟是《四時遊記》裏的一本《春之序》,洛長歡也讀過這本書麽?心間浮起這個念頭,她唇角微微翹起,待讀到瀟瀟細雨中於龍塢品茶那一段,她想,今年來江南是錯過了,明歲暮春,定要於落雨的時候,去龍塢感受那漫山染翠的春意。
可許是風太輕柔,日光太煦暖,院子裏的杜鵑和素心臘梅也開得太好,她的困意湧上來,捂唇打了個嗬欠,漸漸閉上了眼。
待醒來的時候,清詞睜眼,便看見坐在牆頭的洛長歡,如一朵流雲,寬大的袍袖被風吹得晃晃悠悠,靜靜凝視她的目光溫柔如水。
清詞驀然想起在濯素園見到他時,也是這般情形,隻不過,那時,滿院浮著花香,以及若有若無淡淡的酒香。
滿庭芳。
清詞的眼神從迷茫到清醒,打趣了一句:“今宵酒醒何處?”
洛長歡慢慢地笑了,開口道:“昨晚沒有喝酒,前幾日回了錢塘。”他一句一句不疾不徐,將自己這幾日的去處說得清楚。
倒也不必如此。
清詞有些不自在,這感覺,怎麽說呢?便如晚歸的夫君被妻子質問,忙不迭地交代自己的行蹤,賭咒發誓自己絕對沒有去喝花酒。
她不再糾結這個話題,問:“你自己的宅子,為何不好好地從大門進來?”
洛長歡將她一瞬間的不自然看在眼底,心裏暗暗好笑,悠悠道:“我也不知,許是佳人在此,不敢唐突。”
清詞笑瞥了他一眼,“我算什麽佳人?”
“一曲清歌酒滿樽,願做鴛鴦不羨仙。公子的佳人,在西湖之上呢。”她拿書遮住一半臉,俏皮地衝他眨了眨眼。
美人靈動,宜喜宜嗔。
洛長歡驀地感到純然的歡喜,他青澀的少年時期,並未遇到令自己心動的女孩兒,可在此時,在這個已沉穩許多的年歲,忽然便感到年少的心動。
他想,無論是誰遇到這樣的女子,都不會也不舍放她離去。
洛長歡從牆頭瀟灑地跳下來,走到榻旁,忽然伸手捏了捏她臉頰,低聲問:“醋了?”
“怎麽會?”清詞頓時羞惱,“我管你做什麽?”可再回想自己方才的話,可不是生了歧義?
她往後躲了躲,手裏的書被洛長歡抽走:“看的什麽書?”
“從你書架上取的。”
“哦,還以為你瞧的是話本子呢.”
“偶爾為之罷了,我豈是那般淺薄之人?”清詞大窘,在書院有一次聽學生討論新出的話本子,她心裏癢癢,遣知微偷偷出去買,不想被洛長歡抓了包。
洛長歡“嗬嗬”了一聲,不置可否,但見她雙頰緋紅,他適可而止,一撩衣擺,在榻邊坐了下來。
隨著他的靠近,天風木葉般清淡而又悠遠的香氣縈繞鼻端,是洛長歡在書院裏慣用的香,很熟悉,很好聞。
洛長歡便見清詞神情放鬆了許多,旋即皺眉:“你坐得這麽近做什麽,丫頭們都在呢。”
“哪還有什麽人?”洛長歡淺淺一笑,又道:“我瞧瞧你的傷好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