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試之中能考中前十名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若不是今年厲害的考生太多,以思齊這般年紀說不得還有機會爭一爭山北省的太學生名額呢。


    興邦以及與他處得很好經常來家中上課的那個閔宏達二人甚至還得了省學政滕英輝大人的推薦,可以來京城念太學。


    他們幾人都已經啟程赴京了,也不單純是在京城白白耗費時間等著我會試成績出來, 而是可以到太學報道,繼續學業,一點兒都不耽誤事情。


    我現在覺得嶽父嶽母到京城買房的想法實在是太英明了,這次考試若我能得中,那麽自然是聽從朝廷的安排留京或者去外地任職。若是有幸能中二甲進士的話, 自然是要拚一拚、考一考翰林院的庶吉士的。


    即便是我會試並未考中進士, 若是能留在京城念書複習也是一個挺好的選擇,這樣的話興邦留在京城, 我們也留在京城, 大家互相之間也有個照應。


    看來我可以不必等待會試成績出來就可以辭去魏縣縣學教諭的職位了。”


    季興邦中舉了李思微自然是很高興, 但她更高興的是自己的兄弟李思齊考中了鄉試第七名, 名次很好不說,關鍵中了舉人之後就有了做官的可能,自己家中說不得也要改換門庭,從商戶人家變成官宦人家了。


    隻有自己的娘家越來越好, 自己在夫家的地位也才會越來越穩固。


    遺憾的是李思齊並沒有像季興邦和閔宏達那般是天縱英才、年紀又小, 得了滕英輝大人的看重, 直接被推薦入了太學念書。


    但是到京城這麽久的時間之後,李思薇也知道了京城這邊的書院很多,她很想勸勸自己的弟弟李思齊留在京城念書。


    這樣的話一來全家人都在京城也好有個照應,二來季興邦和閔宏達這兩個在太學念書的人與自家是極為相熟的,太學那邊有什麽學業上的消息都能第一時間告訴思齊,思齊也約莫等於半個太學生了,豈不是極為便利?


    於是李思微將自己的這個想法和季興傑說了,季興傑笑著說道:“來了京城之後確實眼界開闊了很多,知道了好些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京城裏除了太學之外的學校確實不少,也有很好的,但是青山先生的名聲竟然也不弱。我們長治府那樣的小地方能有青山先生去開一個青山書院,日後定然也會成為一個讓學子們趨之若鶩的地靈人傑的地方的,這個你不用擔心。


    至於思齊在哪裏學習這個問題,思齊已經是大人了,現在又中舉了,他自己的生活和學業都該讓他自己好好選擇,我們還是不要太逼迫他,好好地聽從他自己的選擇便是了。”


    季興傑對於自家小舅子李思齊還是很尊重的,他也知道人生路隻能自己選擇自己走,所以他並未答應李思微幫忙勸說李思齊留在京城。


    李思微歎了口氣,沒有多說什麽,隻是說等季興邦、李思齊他們幾人來京城之後又再說,根據信上的日期,他們應當是快要到京城了,一切都得好好準備起來了。


    對於時穆寧、時穆瑾、曾陽夏三人考中舉人的事情季興傑夫婦自然也是十分開心的。


    時家兄妹幾人以及方姨娘進京之後自然是住在京城時家這邊的,他們也是地主,季興傑夫婦不用操心他們的問題。


    季興邦、李思齊、閔宏達三人上京之後自然是住在李家新買的宅子之中的,這個他們也好準備,多收拾三間客臥出來就行了,隨行的書童什麽的也好安排,李家的京城的房子不算小,既然能住得下那麽多店裏的夥計,再加上幾個仆從也不是什麽難事。


    可是曾陽夏父子二人寫來的信中卻說道想要請李家老爺幫他們看一看京城這邊有沒有什麽可以購買的宅子,他們二人仿佛是想要搬到京城常住的,這個就有點兒麻煩了。


    話說季興傑、李思微以及李家父母他們一起上京之後,發現京城這邊城北人比較富貴,住的都是皇親國戚及勳貴等人;南邊比較貧窮,住的都是平民百姓、販夫走卒;東邊住的是讀書人家,基本上從科舉晉身後做官的人以及小些的京官們都在住東邊;西邊是坊市,以及來京城做生意的胡人、以及其他商人們喜歡將鋪子和家宅置在西邊。


    因此此時大景朝京城有著北貴南賤、東官西商的說法。


    這樣的居住格局是很影響房價的。北邊的房子自然是最貴的,而且有錢還不一定能買得到!南邊和西邊比較便宜,但是相比起來環境稍微差一些。無論是進京做官的人還是進京求學的人則一般都喜歡選擇東城來居住。


    因為要買房的是李老爺,他本身的第一感覺自然是想要在西城買房,將他的“李氏綢緞莊”開起來再做打算的。


    出錢的人是李老爺,所以季興傑雖然有些希望房子能夠買在東城,但是他作為一個女婿也絕不能開口,甚至不能建議,免得李老爺心裏麵有什麽想法。


    季興傑雖然不說,但是李老爺作為好嶽父在買房的時候自然也會考慮女婿的需求的。


    他剛到京城的時候問了一圈房價,一大家子人先在最便宜的南城租了一間院子居住,然後再慢慢的琢磨找一個什麽地方的房子和鋪子買比較合算。


    就這樣,季興邦住在南城租住的宅院裏每天努力看書,時不時坐上馬車或者步行到東城某些書院、茶館去探一探、找一找,是否有與他一般今科會試準備來應考的舉子,大家也可以一起聊聊天,互通一下信息,交友一番。


    李思微和她的母親李夫人就負責在南城宅院附近買買菜,回家管管家、做做飯,操持家務。李老爺則將整個西城和東城幾乎都逛了一遍,把京城有名的牙行手裏的房子幾乎都看了一遍。


    其實李老爺本身也是很糾結的,若是為了對女婿好一點,自然是將宅子買在東城比較合適,那裏不論季興傑念書或者是考試都比較方便。


    但是一來東城那邊的宅子比較貴,二來在那邊開的鋪麵都是賣些文房四寶、書畫、古董的,與他這個做慣了綢緞莊生意的人格格不入。他若是在那裏買房之後,說不得還要重新再在西城再買一間鋪子,兩邊跑著,非常的不方便。


    三來手中留下一些流動資金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的。買一座宅子再買一個鋪子就是兩份錢了,他雖然在魏縣是一個挺有實力的商人,但是來到京城之後也有些不夠看了。若是一時間砸下重金買了這兩處家宅和鋪子,那麽他手中的錢怕有周轉不靈的可能,對於做生意的人來說這也算是一個大忌了。


    綜合考慮之後,他看中了西城的一個帶鋪麵的宅子。這個鋪子在西城的地段還算不錯,地盤很大,前麵是三間連在一起的大鋪麵,後麵就是一個大宅子。


    宅子當中,有地方作為貨倉使用,還有一個寬敞的院子可以暫時堆放貨物。院中還有一口井,可以打水自用。


    唯一的缺點便是之前的主人為了方便做生意,將菜園和花園都改造得沒了,將那些地方平整土地之後蓋成了房子,便成了現在的倉庫和可以住夥計的小房子。


    這個家中現在一點兒可以種菜、種花的地方都沒有了,宅子裏也隻種了一棵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樹,再沒有其他一點綠色。


    這樣的宅子對於官宦人家來說完全沒有風雅的感覺,住著可能還會有些丟人,但是對於李家這樣的商戶人家來說卻是再實用不過的了,李老爺很喜歡這處宅子。


    之後他回家找來了自己的夫人、女兒女婿一同去看了,大家都覺得都挺不錯的,價錢也合適,於是李老爺就將這個宅子買了下來,將“李氏綢緞莊”也開了起來,大家便從城南租住的那個房子,搬到“李氏綢緞莊”後宅的位置去住了。


    所以現在即便是再多來幾個朋友也能在李家住得下,但是李老爺不知道曾老爺到底是想要在西城買房子還是在東城買房子,所以他不太好推薦。


    好在他之前看的那些房子好些都沒有能賣出去呢,倒也不急於一時,他準備先安置曾家父子二人在自家住一段時間,然後給曾老爺指指路,讓曾老爺自己決定想要買什麽地方的房子。


    就這樣,在預計季興邦等眾人即將入京的前幾天,李家便不斷派夥計或者仆役們在城門口等候著他們的車隊,隻等到他們一進城就帶著他們直奔“李氏綢緞莊”。


    碼頭那邊他們是不會派人去守候的。雖然按道理來說從南邊進京的人走水路的比較多,比較平穩而且坐船的花費也低。


    但是自從曾老爺前次被水路的船難事故嚇了一回之後便再也不想坐船了,他總覺得自己與水路犯衝,所以他們一行人是從山北省城走陸路進京的。


    大家都很尊重曾老爺,再加上路上的花銷曾老爺付了多一半,他們也不好意思再說什麽,一行人安心地沿著陸路進京,一路上也算是十分愜意的。


    作者有話說:


    第68章 神來一筆


    人早有言語“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一眾學子們在路途之中也不忘記體察民情, 加深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因為路途中有著豐富出行經驗的曾老爺坐鎮,所以他們各方麵的體驗都非常的好,不但跟著曾老爺路過了好些不同的鎮、府、城, 還可以聽曾老爺說一說這個地方特產是什麽、特色是什麽。


    甚至每到一個地方曾老爺都不小氣地請大家吃一吃當地特色的美食。對於曾老爺來說, 這點小錢就算是結交這麽多舉人朋友的投資了。


    對於其他人來說, 接受這麽一小點兒美食也不算什麽原則性的大事情, 但是大家還是沒有將曾老爺當成是可以薅羊毛的冤大頭,而是將曾家當成是朋友,接受了曾家的好意之後也會回些小禮物或者搶著付下一頓的錢,不會讓曾老爺一個人將這些錢全都包圓了。


    正所謂朋友之間有來有往, “吃人三餐也還人一席”嘛。


    曾老爺雖然願意花錢結交這些舉子們,但是收到回饋之後他更加的開心。他從商多年,見多了那些不把商人當朋友,隻顧著薅羊毛的官員,去哪裏吃席、喝花酒都會叫上幾個商戶“朋友”們去付錢, 看似勾肩搭背、稱兄道弟, 其實人家從心裏是看不起你的。


    可是現下兒子這些同窗們並不是這般的想法,之前就不肯接受他贈送的太過貴重的禮物, 現在更是有來有往有回禮, 可見他們是真的把自己的兒子和自己當成是朋友來結交, 而不是隻想著薅羊毛, 曾老爺真是老懷大慰,覺得自家兒子這番是真的值了!


    方姨娘作為一個妾室,加上她是從京城一路到魏縣去的,不太願意拋頭露麵, 也沒有什麽新鮮的沒有去過的地方想去, 便從來都是在客棧之中休息、養神, 不太願意出門去逛街。


    而時晗雪正是天真好奇的年紀裏,此行的人當中又有著她的親哥哥和嫡兄,也不存在什麽危險,因此她都跟著大家一同出行。


    當然,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時晗雪每次出行的時候都是換了男裝的,打扮成一個唇紅齒白的學子擠在一眾學子身邊,與大家同遊同樂,真是開心無比。


    季興邦前世裏與時晗雪有過無數次的旅行,一同走過了很多地方,看過了很多的風景,但是對於這一世的他和時晗雪來說,從山北省城進京這段路程卻是他們二人第一次一同長途旅行。


    雖然同行的還有其他很多人,但是也不影響這對小兒女對這次旅行滿懷憧憬,同時在路途當中一同遊玩。二人之間也很有默契,偶爾在出遊的時候避開其他人進行目光對視然而莞爾一笑,都能讓兩個人心中比蜜糖還甜。


    雖然季興邦手頭上並沒有太多的錢,但他還是主意觀察時晗雪的興趣愛好,他將時晗雪喜歡的小玩意買了好些送給她作為禮物,雖然沒有花太多的錢,但是很好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意。


    時晗雪雖然有錢,甚至她的錢還會比季興邦的多,但是她並未花大價錢購買一些昂貴的東西送給季興邦,生怕自己送的禮物貴重過季興邦送給自己的禮物,傷了季興邦的麵子,反而讓他不喜。


    而季興邦花錢本就不算多,送些價錢低於季興邦價錢的禮物又太過於廉價了,一點兒都不好意思送出手。


    於是時晗雪也在方姨娘的指點下親手縫製了一些荷包、書包、鞋襪等等實用的東西送給季興邦,算是有來有往,也不辜負了季興邦對她的情誼。


    他們兩個小兒女之間的情愫和暗流湧動如何能瞞得過同行的眾人?隻不過他們二人早已定親,有著未婚夫妻的正式名分,同行的又不是拘泥禮教的老學究,因此對他們二人的你來我往都是裝作沒看到,一點兒都沒有製止或者是說一些煞風景、掃興的話語。


    就這樣一日日地往京城行進,經過一個多月的行走之後大家終於到了京城了。


    李老爺早就派人在城門口候著大家了,一見眾人便歡天喜地地打了招呼,然後指點著眾人到了城西“李氏綢緞莊”後麵李家的居住地了,之後便聽從李老爺的安排。


    而時穆瑾、時穆寧、時晗雪、方姨娘並時家仆役等則與眾人別過,徑自往京城時家那邊去了。雖然其他人是久別京城,但對於時穆瑾來說他離開京城才三五個月,熟門熟路的,一點兒都不用人帶路。


    通過這一路上的交流,以及季興邦、閔宏達、時穆寧三人考試成績比自己好的事實打擊,時穆瑾已經完全沒有了之前那種傲氣,對季興邦、閔宏達、時穆寧等人都是平等相待的,甚至與時穆寧這個庶弟也加深了感情,多了幾分都是時家人,要“同氣連枝”的想法。


    在去時家的路上,他自然也好言好語地向時穆寧介紹京城的風物,並表示日後會帶時穆寧認識一些他自己在京城這邊的朋友,態度十分的懇切。


    時家便是住在東城的,左鄰右舍都是讀書人家或者做官的人家,院子占地麵積挺大,而且宅內有花園、池塘、流觴曲水,算得上是十分的風雅的。比起李家那新買的宅子可以強多了。


    回到家之後,他也知道家中的仆役慣是會看人下菜碟的,一進家門就嚴厲地吩咐了門子好生安置方姨娘和時穆寧、時晗雪兄妹。


    甚至為了怕自己的母親拎不清,在衣食住行這種小事情上給他們下馬威,還親自跟著去看了一眼安置他們的院子,親自訓斥了一番撥來照顧他們的丫鬟小廝,才匆匆回到正院去見自己的母親。


    同時時穆瑾笑著讓方姨娘、時穆寧、時晗雪等人先好生安置、梳洗打扮休息一番,不用急著去正院和自己母親請安,等到晚上家宴的時候再一並見過便可以,極大地減輕了魏縣來的三個人的心理負擔。


    等到時穆瑾人來到正院的時候,他的所作所為已經完全通過仆役們的嘴傳到了廣思斯的耳中,她一邊心疼自家兒子出去一趟很辛苦,還可憐地被分到臭號,考試成績還不如時穆寧那個庶子。一邊卻也暗恨自家這個兒子與自己不是一條心,竟然攔著自己給魏縣來的幾個人一個下馬威!


    時穆瑾就知道自己的母親會有這樣一遭質問,於是不敢直接帶方姨娘以及時穆寧、時晗雪三人立時來拜見母親,雖然明麵上是給他們三人一個休息的時間,但是實際上何嚐也不是留給自己一點說服母親的時間呢?


    時穆瑾說道:“娘親,我知道你最在乎的人就是我和妹妹暄妍,但是現在方姨娘那兩個庶出的孩子成器了,你是願意對他們好一點兒,讓他們日後做我們的臂膀,大家守望相助一起過得好呢,還是準備要給我和妹妹二人樹敵,讓我們時家日後內鬥不休,大家都不得安寧?”


    廣思斯聞言一愣,心中有些不服氣,嘴上很硬地說道:“瑾兒,你又何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雖然這一次那時穆寧考試的名次比你好了那麽一點點,但是我不信他的才華就比你厲害,你這次隻不過是運氣不好被分到了臭號,若是隻憑真才實學我兒你定然比他厲害得多!


    時穆寧那黃口小兒這次隻不過是僥幸考得好而已,何須懼他?我想著他日後也不會有什麽大出息,我兒不必如此慌張!”


    時穆瑾歎了口氣說道:“母親,不止是時穆寧起來了,你不知道爹爹給晗雪說的那個季興邦也是個不得了的人呢!去年說親的時候他才隻不過是個童生而已,還是農家子出身,我們誰也沒有將他放在眼裏,當時甚至還巴不得晗雪說了親免了選秀的名額,免得日後成了大氣候。


    可是哪不知那季興邦才華橫溢、運到也很好,不但在今年的府試和鄉試之中連中秀才和舉人,甚至還是府試案首、鄉試的解元,並被山北省學政滕英輝大人推薦到了京城太學念書!


    現在人家晗雪的夫婿搖身一變,可是成為了一個太學生了!


    娘親,你想想,京城的太學生是什麽樣的身份,他們在京城婚嫁市場上是個什麽樣的行情?便是配大家嫡女都有可能,日後前途可是不可限量的,我們若是現在再不拉攏一番晗雪,日後她哪裏會和娘家貼心,我們又如何能與那季興邦有聯係?”


    “什麽?解元!”廣思斯聞言驚訝得立馬站了起來。她雖然是個女流之輩,但是因為出身書香世家,當然知道一省解元的分量。她之前便有意打壓庶女,不想讓她出頭,哪不知天公不作美,配給她的那個小小農家童生竟然變成了一省解元,這也太讓她驚訝了!


    時穆瑾一噎,是啊,他當時寫信回家說鄉試成績的時候還並未和時穆寧、季興邦等人相交甚篤,心中還隱隱有些嫉妒,所以並未多著筆墨寫自己這個庶妹的未婚夫考中解元的事情,恐怕自己娘親現在也是第一次聽聞,有這樣的反應也不能怪她。


    廣思斯咬牙切齒地說道:“我不信她的命這麽好!隨便找個未婚夫也能找到解元!而我的乖女兒暄妍此番選秀落選不能進宮,日後在京城隨便找一個人嫁還不如這個季興邦呢!”


    恨完之後她忽然靈光一閃想到:“不如將親事換一換,讓我們暄妍和那季興邦定親如何?這樣的話豈不是什麽都不耽誤。庶妹夫這層關係哪兒有親妹夫好?瑾兒你說行不行?”


    時穆瑾被自家娘親這神來一筆弄得目瞪口呆!


    作者有話說:


    第69章 打消念頭


    時穆瑾對他娘廣思斯說道:“娘親, 你這個主意太嚇人了,日後最好不必再提,千萬不能在爹爹和正房大伯父他們麵前提。


    我們時家久居京城, 也算是官宦人家了, 雖然咱們是庶出的隔房小輩, 但總歸是時家人。若是娘你真的做出這般事情來, 莫說是父親容不下你,便是正房大伯那邊也容不下我們家的人了。


    我們家在京城背靠的大樹不就是正房大伯家嗎?爹爹不過是一個外放的正四品官而已,這樣的官在京城多得是,若不是有著大伯他們時不時的照料, 我們也不一定能居住在京城裏,可千萬不能壞了時家的名聲。


    若是惹惱了正房大伯家,對我們才是真正的滅頂之災呢!”


    廣思斯撇了撇嘴,說道:“你說的這些我當然知道!隻不過當時你爹給時晗雪定了那麽一個小小的秀才做夫婿,我不好意思和你大伯娘說, 隻是隱約和她說過時晗雪定親了, 沒有具體說是什麽人。


    你當我傻啊!若時晗雪定親的是京城的人家,定親時候也邀請你大伯父大伯娘來吃過酒席, 我便是有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出這樣的主意, 這不是當時時晗雪他們定親的時候遠在魏縣, 與京城十萬八千裏麽?


    現在我覺得很有換親的操作空間的, 而且速度一定要快,不能等時晗雪他們拜見正房那邊將親事說出去之後再說,先把她們幾人穩住在後院,我們神不知鬼不覺地做成了這件事再告訴他們, 量他們也翻不出什麽浪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走科舉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根的蓬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根的蓬萊並收藏重走科舉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