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六零省城家庭嬌寵獨生女[年代] 作者:枝問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咱們這邊小學的學校容納不了那麽多人,有不少孩子得分到郊區那邊的小學去上學,那得多遠呐,光去學校就得兩個多小時,環境比起城裏這邊差的不是一點半點,誰願意自家小孩分到郊區啊?
去年你是沒見著分配的時候,那是一片哭天搶地的,可是那有什麽辦法,難道還讓孩子不上學了?
你說說,誰要是跟成嬸子她家真鬧開了,她一個使壞,到時候幼兒園那邊卡一下,孩子本來不被分配到郊區,指不定最後就“運氣不好”被分配到了郊區,那真是哭都沒地哭去。
我跟你大姐還在愁這事呢,雖然每年就一部分分到郊區,但也不能保證就沒有咱們,這下就更不能得罪成嬸子,總是得把表麵的和氣維持下去。”
程金華一開始是在旁邊安靜的聽著,直到聽到了這,他開口道:“要不小學就讓虎子到我們那邊的廠辦的職工子弟學校上學吧,正好離我們那邊的職工宿舍也不是太遠,他放了學就到我們這兒,到時候跟姥姥一起回家。”
這個主意倒是好,黃姥姥除了星期天,其他的時候白天都是去黃從雲和程金華那裏,到了晚上才回來。
要是虎子去職工子弟小學上學,那還省事了,也不用人特意去接,直接順道跟黃姥姥一起回家就行了。
大姐黃從芬卻道:“不是你們廠的職工,小孩也能到那上學?別再給你添麻煩了,你在廠裏當主任,跟學校那邊也不是一個體係的,把虎子塞進去得費多少事?到時候人家那邊不願意,說你搞特殊咋辦。”
程金華笑了笑道:“這有什麽!我跟廠裏的人事科說一下就行了。比我們那邊的職工子弟學校跟我們這個廠這邊雖然是兩個體係,但說到底最後還是歸到一塊去。
你是不知道廠裏其實很多幹部,是可以轉到職工子弟小學那邊當老師,隻要是識得幾個字就成。
畢竟職工子弟學校那麽大,哪裏能全部老師都從師範那邊招過來?人手根本不夠。
許多老師水平也就是那樣,教小學一二年級隻要識幾個字也就能教了。
因為要求不高,廠裏可是有不少幹部幫自己或者是家屬弄到職工子弟學校那邊去的,工資還有福利沒有廠子這邊高,但是清閑而且體麵,人事科哪年不得安排幾個人過去。
反正是廠裏辦的學校,那些好工作當然是優先廠裏人了。
所以我安排的親戚家孩子來上學就是打招呼的事,這樣的事哪年沒有?不礙事,一個班多出幾個也都是正常的事,實際上還有一部分專門的名額就是專門為廠裏職工偶爾塞個親戚家孩子準備的,這些也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你到時候就讓虎子安心去我們那邊的子弟學校上學吧。”
黃從雲也是清楚一點職工子弟小學那邊的情況的,要不是因為那邊工資不太高,她也想去那邊當老師呢。
塞個孩子進去也的確不太麻煩,到時候跟那邊提一下,應該就可以了。
以前黃從雲沒提這事也是以為虎子會在家這邊的小學上學,這肯定比在他們那邊上學要方便的,離家裏近一點。
想到這,黃從雲也對大姐說道:“讓虎子去那邊上吧,到時候放學直接跟咱媽回來就行了。”
大姐黃從芬這才道:“行,那就先這樣安排,到時候就讓虎子去你們那邊上學吧。”
而在一旁的虎子,他聽了半天,最後隻得出了一個結論:他以後可以跟妹妹上一個學校了,等妹妹長大了,他還可以領著妹妹上學呢。
用虎子就一臉熱切的看著程荔月,妹妹還沒有長大就已經幻想著以後領她上學的情景了。
程荔月完全不知道虎子這時候的腦回路,看著虎子一臉熱切地盯著自己,還被嚇了一跳呢。
難道這小子還對她哭了之後來哄她這件事念念不忘?這麽熱切地盯著她?程荔月絲毫不知道虎子已經想到以後要怎麽帶她去學校那麽遠了!誰能想到這個?
反正程荔月不能!
作者有話說:
第一更,一萬一千字
第23章 精簡職工
除夕年夜飯吃完的時候已經快要四點了,黃姥姥隻細微的消了消食,就閑不住的開始準備拌餃子餡兒了。
今年幸虧有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送過來的肉和油,餃子裏也能見肉星兒和油花兒了。
去年的時候餃子裏包的全是大白菜和豆腐,還比較奢侈地打進了一個雞蛋,可至於油和肉,那自然是沒有了。
因為今年餃子餡裏麵要放豬肉,這肉肯定是要剁碎的。
剁肉餡自然算是個力氣活,程金華他既然在這,就不可能讓自己的媳婦還有嶽母她們去幹這累活,直接上去把剁肉餡的事給攬了下來。
程金華身體強壯,手臂格外有力,以前可是端過槍的,剁肉餡自然也不在話下,拿了兩把菜刀,左右手一起開幹,一會兒就把肉餡給剁好了。
“還是你們年輕人力氣大,這肉餡剁的怪細的,不錯,出了這麽大力氣,明兒早上吃餃子,你可要多吃幾個。”黃姥姥笑著誇獎道。
程金華:“這有什麽?是我應該做的。接下來的調餡就讓媽您來吧,我們調不出那個味兒。還是您的手藝最好了。”
黃從雲在一旁也跟著點頭,這話倒是說的對,她媽包的餃子味道可好了。她也跟他媽學過,但就是死活調不出她媽調的餃子餡的那個味來。
不過還好,每年過年都來媽這邊吃餃子,那調不出那個味來也無所謂了。
而黃姥姥聽了這話也很是自豪,難得形色得意道:“那是,不誇張的說,咱們這片街道就沒有餃子餡兒調的比我好吃的,他們以前還來找我取過經呢。”
說完這話,黃姥姥就擼袖子準備開始調餡兒了。
而其他人也都開始洗手,圍坐在桌子旁,也跟著開始一起忙活了。
每年過年包餃子都是一家人起動手的,連虎子都是要跟著“上陣”的,沒有一個人是幹坐在那,隻出一張嘴等著吃的。
再說了,六口人的餃子,要是一個人包,累就不說了,最主要的還是慢,那得包多久啊,所以說這肯定是得大家一起動手才快的,就算在家裏一向隻做木工活,家務活很少沾手的慌黃姥爺,也得乖乖坐下跟著一起包餃子
麵是黃姥姥提前和好醒發好了的,這會兒揪成劑子擀成皮就能開始包餃子了。
在場隻有程荔月可以不用“上陣”的,她被放在一旁的小床裏乖乖躺著。
隻不過,如果可以選擇的話,程荔月寧願起來跟著一起包餃子,躺著好無聊啊,可惜沒有辦法,她隻有半歲,包餃子這事怎麽可能有她的份,她隻能在一旁慢慢看著了。
看爸媽他們包餃子應該也會很有趣的吧?在前世,末世沒有來臨之前,因為家世好又有錢,根本就不用自己親自動手包餃子,每年都會由家裏阿姨包好,他們等著吃就行了,可以說程荔月連餃子怎麽包都不知道呢!
不過今世等她長大了倒是可以學一學,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感覺很有意思,真的很溫暖了。
“怎麽沒都用白麵包餃子?”黃從雲看著桌上已經和好的麵團,一坨麵團是白麵的,另外一坨麵團是地瓜麵混著玉米麵的。
“都用白麵包餃子,那得用多少白麵,六個人吃那麽多餃子呢,白麵精貴得省著點吃,多用一些地瓜麵就能少用一些白麵。
反正吃著這裏麵的餡兒都一樣,餃子皮是什麽麵做的不重要,能吃就行了。”黃姥姥可以說是很會過日子了。
黃從雲想了想,她媽說的其實也是,要不是他們夫妻倆有了那個戒指裏的各種糧食,她這會兒估計也舍不得全用白麵包餃子,所以這會兒也就沒有再勸她媽全用白麵包了。
至於那剩下來的白麵,反正最後也得吃掉,正好留著過兩天蒸饅頭,也省得她爸媽還有大姐他們天天吃窩窩頭紅薯幹。
這個年代沒有什麽娛樂活動,再加上日子艱難肚子也吃不飽,就算是除夕,也沒有熬到半夜的,大多數人都早早的睡了,黃家這邊也一樣。
第二天一家人是在鞭炮聲中醒來的。程荔月然後又最早睡覺的,今天早上醒的比爸媽還早。
不過不會走路的她就算起的再早有什麽用?也不能跑出去玩,程荔月撇撇小嘴。
再加上夜裏爸媽怕她著涼,給她用被子蓋的緊緊實實的,她這會就算是想坐起身來活動一下小手腳都沒有辦法,隻能乖乖的聽著鞭炮聲等著她爸媽起床了。
之後就沒有幾個起得晚的,也就剛剛六點多一點,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也就起床了。
黃從雲簡單的把自己衣服穿好,看到一旁閨女也醒了,精神還很不錯,又開始給閨女也把衣服穿上,準備一會兒抱她出去。
程金華三下兩下就穿好了,他也不怕冷,去外麵用冷水簡單的洗了把臉,然後就開始打熱水端回來給媳婦兒閨女洗臉了。
黃從雲給自己和閨女穿好衣服然後又去把自己頭發梳了梳,然後就趕緊帶著閨女去熱水洗漱,不然這大冷天的,一會水就涼了。
程金華這會兒也閑不住,因為黃姥姥這邊跟他們那邊的職工宿舍不一樣,筒子樓下麵還有開水房,可以直接去開水房打熱水,這邊熱水都是得自己燒的。
程金華打完熱水給媳婦和閨女洗漱後,看熱水剩下的不多了,就又擼起袖子開始燒水,準備把兩個暖水瓶都灌滿。
黃姥姥端著餃子出來準備下鍋的時候,就看著程金華已經在那燒水了。
“你們都已經起了?雲子也起了?”黃姥姥問道。
“已經起了,這會正在給月月穿衣服呢!”
“既然如此,那正好現在就把餃子下了,你燒的這個熱水時間正恰當呢,我看著馬上也開了,到時候直接把餃子倒進去,還省得再重燒一遍熱水呢,餃子也能早點煮好,暖水瓶裏的水等吃完飯有工夫再燒吧。”黃姥姥看著灶台大鍋裏那快要燒開的水說道。
“那也行,您現在這邊先下的餃子,我去扒幾瓣大蒜剁碎留著一會兒吃餃子的時候蘸著吃。”程金華說完就去窗戶那邊,從掛著的一溜大蒜上揪了一頭下來,搬著板凳坐在門口開始扒了。
黃姥姥在廚房下餃子,等餃子放鍋裏下好開始煮了,黃姥姥便回屋去,拿著做好的兩雙新鞋分別去了兩個閨女的屋裏。
而等到一會兒大家坐在一起吃餃子的時候,便都看見大姐黃從芬還有黃從雲腳上的新棉鞋,這是黃姥姥親手縫的,特地留到過新年的時候拿給兩個閨女。
女婿還有外孫子都沒有,隻有兩個閨女有,這是黃姥姥特地給閨女做的,獨一份,旁人都沒有這個待遇。
從黃從芬和黃從雲小的時候,黃姥姥一直給他們倆做鞋子了,對她們的腳熟悉的不得了。
可以說黃姥姥可以說做的鞋子比外麵買來的鞋子穿著要舒服多了,很合她們的腳,姐妹倆這會心裏美滋滋的,不管多大了,是不是有孩子了,她們都是媽媽的閨女。
桌上煮好餃子有白麵和地瓜麵混玉米麵兩種,但是因為裏麵包著的是肉餡,就算是地瓜麵混混玉米麵包的餃子也是香的不行,沒有一個嫌棄的,都大口大口的吃著。
這會兒過年能吃到肉包的餃子,心裏別提多美了,誰還有心思計較餃子皮是什麽麵包的呢?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餃子,溫馨極了,這就是程荔月穿越過來之後,度過的第一個新年。
隻不過有些遺憾,作為一個才半歲多的小孩,她根本吃不到餃子,隻能在一旁聞著味兒,眼睜睜的看著大家在那吃。
因為餃子太香了,吃不到餃子的程荔月滿心怨念,在喝奶的時候惡狠狠的咬著奶瓶嘴泄憤,在香噴噴的餃子味的襯托下,喝的奶一點都不香了。
哼!程荔月握拳,她明年一定會吃到餃子的。
雖然沒能吃到餃子,但是程荔月收到了五份壓歲錢,爸媽姥姥姥爺還有姨媽的,壓歲錢都用紅紙包起來,很是喜慶了。
隻不過呢,這個壓歲錢肯定是需要她爸媽保管的,誰讓她連話都不會說,而且還沒學會走路呢?那壓歲錢也花不出去呀,自然是需要她爸媽保管了。
一旁的虎子,他跟程荔月一樣,也收到了五份壓歲錢,從開始就已經眼巴巴的盯著裝著壓歲錢的紅包了。
但是就算他現在不是像程荔月一樣的小嬰兒,他也照樣跟程荔月一樣拿不到自己的壓歲錢,因為他的壓歲錢也得她媽給他保管著,這可是家長的“傳統慣例”。
不過作為當媽的黃從芬,還是很容易可以看出虎子眼睛裏渴望的小眼神的,她雖然把紅包收了,但卻從身上掏出來一些零碎的錢,幾分幾分的,但是加起來也有五毛了,然後遞給虎子:“這些是給你零花的,壓歲錢我就先給你保管著了!”
虎子聽到這話,接過那把零錢瞬間喜笑顏開,這個年代的小孩子手裏能有五毛“巨款”,絕對是能高興的不得了的。
程荔月前世就沒有缺過錢,家裏對她一直都是富養的,手裏的黑卡一張接著一張,每年的壓歲錢也都是圖個喜氣。
不過她倒是也很理解虎子這會兒的快樂,你小孩不喜歡手裏有自己可以支配的錢?
這個家裏除了程荔月和虎子兩個小孩有壓歲錢外,黃從雲和程金華還有大姐黃從芬三個大人也有,都是黃姥姥和黃姥爺給的。
用他們的話來說:“就算結婚生小孩了你們不還是我閨女嗎?當然是得給壓歲錢。”
黃從雲和大姐黃從芬樂滋滋的收下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壓歲錢,跟以前那麽多年一模一樣。
而程金華,可以說從小就沒有過壓歲錢這個東西,還是和黃從雲結婚之後,才得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壓歲錢,從那個時候,程金華就打心底裏把黃姥姥和黃姥爺當成自己的親爸媽看待。
一家人早上吃完餃子,程荔月也喝飽了奶,就一起出門去了。
今兒個大年初一,街道辦那邊搭了個台子辦了聯歡會,十點就開始了,要表演不少節目呢。
這年頭電視機太昂貴了,沒哪家買的起的,那邊自然也是沒有的,但是街道辦那邊卻有一台收音機的,除了不能像電視劇那樣直接看,但是卻能收聽不少節目呢,運氣老好的話,還能聽到春節大聯歡晚會上的相聲呢!
隻不過去街道辦那邊需要帶凳子,因為台下是一片空地光溜溜的,要麽你站著看,要麽是自帶凳子過去。
黃姥姥一家到底還是來的有些晚了,台子下麵靠前的好位置都已經被占了。
去年你是沒見著分配的時候,那是一片哭天搶地的,可是那有什麽辦法,難道還讓孩子不上學了?
你說說,誰要是跟成嬸子她家真鬧開了,她一個使壞,到時候幼兒園那邊卡一下,孩子本來不被分配到郊區,指不定最後就“運氣不好”被分配到了郊區,那真是哭都沒地哭去。
我跟你大姐還在愁這事呢,雖然每年就一部分分到郊區,但也不能保證就沒有咱們,這下就更不能得罪成嬸子,總是得把表麵的和氣維持下去。”
程金華一開始是在旁邊安靜的聽著,直到聽到了這,他開口道:“要不小學就讓虎子到我們那邊的廠辦的職工子弟學校上學吧,正好離我們那邊的職工宿舍也不是太遠,他放了學就到我們這兒,到時候跟姥姥一起回家。”
這個主意倒是好,黃姥姥除了星期天,其他的時候白天都是去黃從雲和程金華那裏,到了晚上才回來。
要是虎子去職工子弟小學上學,那還省事了,也不用人特意去接,直接順道跟黃姥姥一起回家就行了。
大姐黃從芬卻道:“不是你們廠的職工,小孩也能到那上學?別再給你添麻煩了,你在廠裏當主任,跟學校那邊也不是一個體係的,把虎子塞進去得費多少事?到時候人家那邊不願意,說你搞特殊咋辦。”
程金華笑了笑道:“這有什麽!我跟廠裏的人事科說一下就行了。比我們那邊的職工子弟學校跟我們這個廠這邊雖然是兩個體係,但說到底最後還是歸到一塊去。
你是不知道廠裏其實很多幹部,是可以轉到職工子弟小學那邊當老師,隻要是識得幾個字就成。
畢竟職工子弟學校那麽大,哪裏能全部老師都從師範那邊招過來?人手根本不夠。
許多老師水平也就是那樣,教小學一二年級隻要識幾個字也就能教了。
因為要求不高,廠裏可是有不少幹部幫自己或者是家屬弄到職工子弟學校那邊去的,工資還有福利沒有廠子這邊高,但是清閑而且體麵,人事科哪年不得安排幾個人過去。
反正是廠裏辦的學校,那些好工作當然是優先廠裏人了。
所以我安排的親戚家孩子來上學就是打招呼的事,這樣的事哪年沒有?不礙事,一個班多出幾個也都是正常的事,實際上還有一部分專門的名額就是專門為廠裏職工偶爾塞個親戚家孩子準備的,這些也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你到時候就讓虎子安心去我們那邊的子弟學校上學吧。”
黃從雲也是清楚一點職工子弟小學那邊的情況的,要不是因為那邊工資不太高,她也想去那邊當老師呢。
塞個孩子進去也的確不太麻煩,到時候跟那邊提一下,應該就可以了。
以前黃從雲沒提這事也是以為虎子會在家這邊的小學上學,這肯定比在他們那邊上學要方便的,離家裏近一點。
想到這,黃從雲也對大姐說道:“讓虎子去那邊上吧,到時候放學直接跟咱媽回來就行了。”
大姐黃從芬這才道:“行,那就先這樣安排,到時候就讓虎子去你們那邊上學吧。”
而在一旁的虎子,他聽了半天,最後隻得出了一個結論:他以後可以跟妹妹上一個學校了,等妹妹長大了,他還可以領著妹妹上學呢。
用虎子就一臉熱切的看著程荔月,妹妹還沒有長大就已經幻想著以後領她上學的情景了。
程荔月完全不知道虎子這時候的腦回路,看著虎子一臉熱切地盯著自己,還被嚇了一跳呢。
難道這小子還對她哭了之後來哄她這件事念念不忘?這麽熱切地盯著她?程荔月絲毫不知道虎子已經想到以後要怎麽帶她去學校那麽遠了!誰能想到這個?
反正程荔月不能!
作者有話說:
第一更,一萬一千字
第23章 精簡職工
除夕年夜飯吃完的時候已經快要四點了,黃姥姥隻細微的消了消食,就閑不住的開始準備拌餃子餡兒了。
今年幸虧有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送過來的肉和油,餃子裏也能見肉星兒和油花兒了。
去年的時候餃子裏包的全是大白菜和豆腐,還比較奢侈地打進了一個雞蛋,可至於油和肉,那自然是沒有了。
因為今年餃子餡裏麵要放豬肉,這肉肯定是要剁碎的。
剁肉餡自然算是個力氣活,程金華他既然在這,就不可能讓自己的媳婦還有嶽母她們去幹這累活,直接上去把剁肉餡的事給攬了下來。
程金華身體強壯,手臂格外有力,以前可是端過槍的,剁肉餡自然也不在話下,拿了兩把菜刀,左右手一起開幹,一會兒就把肉餡給剁好了。
“還是你們年輕人力氣大,這肉餡剁的怪細的,不錯,出了這麽大力氣,明兒早上吃餃子,你可要多吃幾個。”黃姥姥笑著誇獎道。
程金華:“這有什麽?是我應該做的。接下來的調餡就讓媽您來吧,我們調不出那個味兒。還是您的手藝最好了。”
黃從雲在一旁也跟著點頭,這話倒是說的對,她媽包的餃子味道可好了。她也跟他媽學過,但就是死活調不出她媽調的餃子餡的那個味來。
不過還好,每年過年都來媽這邊吃餃子,那調不出那個味來也無所謂了。
而黃姥姥聽了這話也很是自豪,難得形色得意道:“那是,不誇張的說,咱們這片街道就沒有餃子餡兒調的比我好吃的,他們以前還來找我取過經呢。”
說完這話,黃姥姥就擼袖子準備開始調餡兒了。
而其他人也都開始洗手,圍坐在桌子旁,也跟著開始一起忙活了。
每年過年包餃子都是一家人起動手的,連虎子都是要跟著“上陣”的,沒有一個人是幹坐在那,隻出一張嘴等著吃的。
再說了,六口人的餃子,要是一個人包,累就不說了,最主要的還是慢,那得包多久啊,所以說這肯定是得大家一起動手才快的,就算在家裏一向隻做木工活,家務活很少沾手的慌黃姥爺,也得乖乖坐下跟著一起包餃子
麵是黃姥姥提前和好醒發好了的,這會兒揪成劑子擀成皮就能開始包餃子了。
在場隻有程荔月可以不用“上陣”的,她被放在一旁的小床裏乖乖躺著。
隻不過,如果可以選擇的話,程荔月寧願起來跟著一起包餃子,躺著好無聊啊,可惜沒有辦法,她隻有半歲,包餃子這事怎麽可能有她的份,她隻能在一旁慢慢看著了。
看爸媽他們包餃子應該也會很有趣的吧?在前世,末世沒有來臨之前,因為家世好又有錢,根本就不用自己親自動手包餃子,每年都會由家裏阿姨包好,他們等著吃就行了,可以說程荔月連餃子怎麽包都不知道呢!
不過今世等她長大了倒是可以學一學,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感覺很有意思,真的很溫暖了。
“怎麽沒都用白麵包餃子?”黃從雲看著桌上已經和好的麵團,一坨麵團是白麵的,另外一坨麵團是地瓜麵混著玉米麵的。
“都用白麵包餃子,那得用多少白麵,六個人吃那麽多餃子呢,白麵精貴得省著點吃,多用一些地瓜麵就能少用一些白麵。
反正吃著這裏麵的餡兒都一樣,餃子皮是什麽麵做的不重要,能吃就行了。”黃姥姥可以說是很會過日子了。
黃從雲想了想,她媽說的其實也是,要不是他們夫妻倆有了那個戒指裏的各種糧食,她這會兒估計也舍不得全用白麵包餃子,所以這會兒也就沒有再勸她媽全用白麵包了。
至於那剩下來的白麵,反正最後也得吃掉,正好留著過兩天蒸饅頭,也省得她爸媽還有大姐他們天天吃窩窩頭紅薯幹。
這個年代沒有什麽娛樂活動,再加上日子艱難肚子也吃不飽,就算是除夕,也沒有熬到半夜的,大多數人都早早的睡了,黃家這邊也一樣。
第二天一家人是在鞭炮聲中醒來的。程荔月然後又最早睡覺的,今天早上醒的比爸媽還早。
不過不會走路的她就算起的再早有什麽用?也不能跑出去玩,程荔月撇撇小嘴。
再加上夜裏爸媽怕她著涼,給她用被子蓋的緊緊實實的,她這會就算是想坐起身來活動一下小手腳都沒有辦法,隻能乖乖的聽著鞭炮聲等著她爸媽起床了。
之後就沒有幾個起得晚的,也就剛剛六點多一點,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也就起床了。
黃從雲簡單的把自己衣服穿好,看到一旁閨女也醒了,精神還很不錯,又開始給閨女也把衣服穿上,準備一會兒抱她出去。
程金華三下兩下就穿好了,他也不怕冷,去外麵用冷水簡單的洗了把臉,然後就開始打熱水端回來給媳婦兒閨女洗臉了。
黃從雲給自己和閨女穿好衣服然後又去把自己頭發梳了梳,然後就趕緊帶著閨女去熱水洗漱,不然這大冷天的,一會水就涼了。
程金華這會兒也閑不住,因為黃姥姥這邊跟他們那邊的職工宿舍不一樣,筒子樓下麵還有開水房,可以直接去開水房打熱水,這邊熱水都是得自己燒的。
程金華打完熱水給媳婦和閨女洗漱後,看熱水剩下的不多了,就又擼起袖子開始燒水,準備把兩個暖水瓶都灌滿。
黃姥姥端著餃子出來準備下鍋的時候,就看著程金華已經在那燒水了。
“你們都已經起了?雲子也起了?”黃姥姥問道。
“已經起了,這會正在給月月穿衣服呢!”
“既然如此,那正好現在就把餃子下了,你燒的這個熱水時間正恰當呢,我看著馬上也開了,到時候直接把餃子倒進去,還省得再重燒一遍熱水呢,餃子也能早點煮好,暖水瓶裏的水等吃完飯有工夫再燒吧。”黃姥姥看著灶台大鍋裏那快要燒開的水說道。
“那也行,您現在這邊先下的餃子,我去扒幾瓣大蒜剁碎留著一會兒吃餃子的時候蘸著吃。”程金華說完就去窗戶那邊,從掛著的一溜大蒜上揪了一頭下來,搬著板凳坐在門口開始扒了。
黃姥姥在廚房下餃子,等餃子放鍋裏下好開始煮了,黃姥姥便回屋去,拿著做好的兩雙新鞋分別去了兩個閨女的屋裏。
而等到一會兒大家坐在一起吃餃子的時候,便都看見大姐黃從芬還有黃從雲腳上的新棉鞋,這是黃姥姥親手縫的,特地留到過新年的時候拿給兩個閨女。
女婿還有外孫子都沒有,隻有兩個閨女有,這是黃姥姥特地給閨女做的,獨一份,旁人都沒有這個待遇。
從黃從芬和黃從雲小的時候,黃姥姥一直給他們倆做鞋子了,對她們的腳熟悉的不得了。
可以說黃姥姥可以說做的鞋子比外麵買來的鞋子穿著要舒服多了,很合她們的腳,姐妹倆這會心裏美滋滋的,不管多大了,是不是有孩子了,她們都是媽媽的閨女。
桌上煮好餃子有白麵和地瓜麵混玉米麵兩種,但是因為裏麵包著的是肉餡,就算是地瓜麵混混玉米麵包的餃子也是香的不行,沒有一個嫌棄的,都大口大口的吃著。
這會兒過年能吃到肉包的餃子,心裏別提多美了,誰還有心思計較餃子皮是什麽麵包的呢?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餃子,溫馨極了,這就是程荔月穿越過來之後,度過的第一個新年。
隻不過有些遺憾,作為一個才半歲多的小孩,她根本吃不到餃子,隻能在一旁聞著味兒,眼睜睜的看著大家在那吃。
因為餃子太香了,吃不到餃子的程荔月滿心怨念,在喝奶的時候惡狠狠的咬著奶瓶嘴泄憤,在香噴噴的餃子味的襯托下,喝的奶一點都不香了。
哼!程荔月握拳,她明年一定會吃到餃子的。
雖然沒能吃到餃子,但是程荔月收到了五份壓歲錢,爸媽姥姥姥爺還有姨媽的,壓歲錢都用紅紙包起來,很是喜慶了。
隻不過呢,這個壓歲錢肯定是需要她爸媽保管的,誰讓她連話都不會說,而且還沒學會走路呢?那壓歲錢也花不出去呀,自然是需要她爸媽保管了。
一旁的虎子,他跟程荔月一樣,也收到了五份壓歲錢,從開始就已經眼巴巴的盯著裝著壓歲錢的紅包了。
但是就算他現在不是像程荔月一樣的小嬰兒,他也照樣跟程荔月一樣拿不到自己的壓歲錢,因為他的壓歲錢也得她媽給他保管著,這可是家長的“傳統慣例”。
不過作為當媽的黃從芬,還是很容易可以看出虎子眼睛裏渴望的小眼神的,她雖然把紅包收了,但卻從身上掏出來一些零碎的錢,幾分幾分的,但是加起來也有五毛了,然後遞給虎子:“這些是給你零花的,壓歲錢我就先給你保管著了!”
虎子聽到這話,接過那把零錢瞬間喜笑顏開,這個年代的小孩子手裏能有五毛“巨款”,絕對是能高興的不得了的。
程荔月前世就沒有缺過錢,家裏對她一直都是富養的,手裏的黑卡一張接著一張,每年的壓歲錢也都是圖個喜氣。
不過她倒是也很理解虎子這會兒的快樂,你小孩不喜歡手裏有自己可以支配的錢?
這個家裏除了程荔月和虎子兩個小孩有壓歲錢外,黃從雲和程金華還有大姐黃從芬三個大人也有,都是黃姥姥和黃姥爺給的。
用他們的話來說:“就算結婚生小孩了你們不還是我閨女嗎?當然是得給壓歲錢。”
黃從雲和大姐黃從芬樂滋滋的收下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壓歲錢,跟以前那麽多年一模一樣。
而程金華,可以說從小就沒有過壓歲錢這個東西,還是和黃從雲結婚之後,才得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壓歲錢,從那個時候,程金華就打心底裏把黃姥姥和黃姥爺當成自己的親爸媽看待。
一家人早上吃完餃子,程荔月也喝飽了奶,就一起出門去了。
今兒個大年初一,街道辦那邊搭了個台子辦了聯歡會,十點就開始了,要表演不少節目呢。
這年頭電視機太昂貴了,沒哪家買的起的,那邊自然也是沒有的,但是街道辦那邊卻有一台收音機的,除了不能像電視劇那樣直接看,但是卻能收聽不少節目呢,運氣老好的話,還能聽到春節大聯歡晚會上的相聲呢!
隻不過去街道辦那邊需要帶凳子,因為台下是一片空地光溜溜的,要麽你站著看,要麽是自帶凳子過去。
黃姥姥一家到底還是來的有些晚了,台子下麵靠前的好位置都已經被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