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 家裏缺個主心骨
荒年,渣男哭得越響我過得越爽 作者:百裏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家一路簇擁著張光宗走了,絞盡腦汁想詞兒恭維他,張光宗風度翩翩,還回頭朝著林寶月笑了笑。
陳婆子和張青芝得意洋洋,甩了她一個眼色,鼻孔噴氣地走了。
葉婆子氣得啐了一口:“小人得誌!”
二嫂子隔著籬笆牆,踮腳往外看:“張光宗真的這麽有本事?”
林寶月嗬笑道:“且看著罷。”
然後她直接安排工作:“明天,你們都不用去挖野菜了,我明天會請人來做工,你們留下來幫忙。”
娘親問:“做啥工啊?”
林寶月道:“就是我說的那個,可能對旱災有幫助的東西。”
小葉氏問:“要是張光宗有辦法,那,還用做你那個東西嗎?”
林寶月反問他:“且別說張光宗不一定能做到,就算他真能做成,要是張光宗的辦法,還是要去別的村兒挑水呢?”
小葉氏啞然,林寶月正色道:“反正你們上山,也挖不了多少野菜,不如聽我的,咱們試一試,沒試成之前,不用多說,隻說要做個家夥什兒,成了自然好,不成就算了,費不了多少銀子。”
她揚了揚手裏的銀票:“我有銀子,聽我的。”
葉婆子道:“就算有銀子,也得花在刀刃上……”
“哦!”林寶月笑嘻嘻道:“那我從今天起,改名叫刀刃!”
葉婆子戳了她一指頭,不說話了,餘下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默然點頭。
如今這個家裏,就是缺一個主心骨,雖然家裏人並不相信她,但她每一個命令都很明確,大家就會順從,因為這是她們習慣了的生活方式。
林寶月早就發現了這一點。
所以她壓製住她們之後,立刻開始詳細安排,誰要幹什麽,怎麽幹,說得頭頭是道。
然後又交待小四哥,明日一早去縣城辦幾樁事兒。
一個是把銀票拆成零的,再買幾包點心,把餘下的那些債清一清,順便買些糧食,這幾天做工的時候做飯。
第二就是訂一些油布,再訂一個大水箱,可以把水引到外頭來那種。
第三呢,去道觀買一些黃幡。
其實她覺得普通油布應該也可以的,因為據說非洲水塔的靈感來源,是淋雨甲蟲,淋雨甲蟲的背就是光滑有縫隙的,所以普通油布應該也可以,但為了不浪費錢,她還是決定,定製有網孔的油布,以便有更大的表麵區域,更好的凝水。
林長庚可能覺得,銀子是她的,所以她說什麽,他都一直點頭,然後他問:“定多少?”
林寶月道:“先定十匹吧。”
林長庚驚呆了:“多少?”
“十匹,”林寶月重複:“你沒有聽錯,訂十匹。”
非洲水塔高十米左右,直徑她沒有算過,不過心裏大概有數。
城裏普通棉布一匹是五錢銀子,油布用的是劣等棉布,如果用她說的這種布,價格會更低,絕不會高於五錢。
一般來說,一匹布長度是十三米左右,寬度是一米五左右,一個水塔假設要用五匹油布,也才二兩多銀子,所以,怎麽也比山北村小碗村的條件要劃算的。
至於買黃幡,則是為了取代旋轉鏡,一來驅趕鳥雀,二來,搞點封建迷信,讓大家不敢仿製。
她細細說了,林長庚聽她說的頭頭是道,隻能應下了。
第二天一早,林長庚前腳離開,林寶月後腳就悄悄把一堆放蔫巴了的菜和蔥,還有雞蛋、跟大家采的野菜放到了一起,然後還放下了一罐豬油,交待大嫂用這個做菜窩窩。
然後她就跟娘親一起去請人。
她請的,全都是在書裏,胡大小姐對付她家時,暗中幫過忙的人家。
雖然她能理解在那種情形下不幫忙的,甚至也勉強能理解那些落井下石的,但,這一點也不妨礙她區別對待。
這種學到技術,後續很有可能跟著發財的事情,她就是要優先照顧自己人。
這些人也確實都是厚道人,被她叫了,就過來了,足有九個人。
林寶月就道:“各位叔叔伯伯,我家裏想編一個竹子的東西,工錢一人一天二十文錢,管一頓中午飯,大概要幹個兩三天,你們看行不行?”
幾人都道:“幫個忙,要什麽工錢。”
“要的,”林寶月道:“如今年成不好,耽誤工夫就是耽誤大事兒,不收錢,我可不敢請諸位來。”
大家推讓了一會兒,就定下了,林寶月就跟小葉氏一起,帶著大家上山砍竹子,葉婆子和周氏看家做飯。
林家村本來多竹,但如今天旱,近處的都死了,遠處倒是還有,人多也不怕野獸,大家走了一個多時辰,挑了一個合適的竹林,就開始砍。
小葉氏難得走這麽深,看到不少野菜,就在周圍轉來轉去挖野菜,林寶月也在轉來轉去,看有沒有穿越女主必挖到的人參。
結果,沒有……不能因為男主不幹活兒你就啥也不給我吧?
林寶月不甘心,一直往深處走,看到什麽不認識的,都悄悄掛上去讓商城鑒定,掛了一堆一文不值的野菜野草之後,終於提示:“野生新鮮牛肝菌80g”。
哇!
林寶月精神一振,立馬扒拉開滿地鬆針開始狂采,牛肝菌這種蘑菇長得大,一朵有時候都有半斤一斤重,林寶月采了一籃子,挑著個頭大的賣了,足足有五斤多,賣了一千多塊。
林寶月還想往深處走,遠遠就聽著二嫂子叫她:“寶月!寶月!!”
林寶月答應了一聲,趕緊又買了一些新鮮的野菜野蔥,填滿了背簍,這才小跑著回去了。
一回去,小葉氏就埋怨她:“你膽子也太大了,深山老林也胡亂躥!也不怕來個大蟲叨了你去。”
林寶月急笑道:“我看到野菜多,沒留神就走遠了。”
“喲,”小葉氏一看她背簍,也嚇了一跳:“確實多,我才摘了半簍子。”
旁邊的族叔林福笑嗬嗬地問:“月丫頭,到底做啥家什,得砍多少啊,我們可是砍了不老少了。”
林寶月道:“咱來一趟,就多砍點,隻要能弄回去,多少也不多的。”
村裏人有工錢拿的時候,都很服帖,她這麽一說,就又砍了一會兒,然後拖著抬著往回走。
這一來一回,就到中午頭了,林寶月把紮水塔的地點,定在了林家的老宅。
林寶月沒有親叔伯,爺奶也早就去世了,老宅已經沒人住了,院子空落落的,倒是剛好。
豆寶已經在院裏等著了,遠遠看見他們回來,打了聲招呼就回家報信兒。
於是等大家進了院子卸下竹子,葉婆子和周氏就提著籃子過來了。
陳婆子和張青芝得意洋洋,甩了她一個眼色,鼻孔噴氣地走了。
葉婆子氣得啐了一口:“小人得誌!”
二嫂子隔著籬笆牆,踮腳往外看:“張光宗真的這麽有本事?”
林寶月嗬笑道:“且看著罷。”
然後她直接安排工作:“明天,你們都不用去挖野菜了,我明天會請人來做工,你們留下來幫忙。”
娘親問:“做啥工啊?”
林寶月道:“就是我說的那個,可能對旱災有幫助的東西。”
小葉氏問:“要是張光宗有辦法,那,還用做你那個東西嗎?”
林寶月反問他:“且別說張光宗不一定能做到,就算他真能做成,要是張光宗的辦法,還是要去別的村兒挑水呢?”
小葉氏啞然,林寶月正色道:“反正你們上山,也挖不了多少野菜,不如聽我的,咱們試一試,沒試成之前,不用多說,隻說要做個家夥什兒,成了自然好,不成就算了,費不了多少銀子。”
她揚了揚手裏的銀票:“我有銀子,聽我的。”
葉婆子道:“就算有銀子,也得花在刀刃上……”
“哦!”林寶月笑嘻嘻道:“那我從今天起,改名叫刀刃!”
葉婆子戳了她一指頭,不說話了,餘下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默然點頭。
如今這個家裏,就是缺一個主心骨,雖然家裏人並不相信她,但她每一個命令都很明確,大家就會順從,因為這是她們習慣了的生活方式。
林寶月早就發現了這一點。
所以她壓製住她們之後,立刻開始詳細安排,誰要幹什麽,怎麽幹,說得頭頭是道。
然後又交待小四哥,明日一早去縣城辦幾樁事兒。
一個是把銀票拆成零的,再買幾包點心,把餘下的那些債清一清,順便買些糧食,這幾天做工的時候做飯。
第二就是訂一些油布,再訂一個大水箱,可以把水引到外頭來那種。
第三呢,去道觀買一些黃幡。
其實她覺得普通油布應該也可以的,因為據說非洲水塔的靈感來源,是淋雨甲蟲,淋雨甲蟲的背就是光滑有縫隙的,所以普通油布應該也可以,但為了不浪費錢,她還是決定,定製有網孔的油布,以便有更大的表麵區域,更好的凝水。
林長庚可能覺得,銀子是她的,所以她說什麽,他都一直點頭,然後他問:“定多少?”
林寶月道:“先定十匹吧。”
林長庚驚呆了:“多少?”
“十匹,”林寶月重複:“你沒有聽錯,訂十匹。”
非洲水塔高十米左右,直徑她沒有算過,不過心裏大概有數。
城裏普通棉布一匹是五錢銀子,油布用的是劣等棉布,如果用她說的這種布,價格會更低,絕不會高於五錢。
一般來說,一匹布長度是十三米左右,寬度是一米五左右,一個水塔假設要用五匹油布,也才二兩多銀子,所以,怎麽也比山北村小碗村的條件要劃算的。
至於買黃幡,則是為了取代旋轉鏡,一來驅趕鳥雀,二來,搞點封建迷信,讓大家不敢仿製。
她細細說了,林長庚聽她說的頭頭是道,隻能應下了。
第二天一早,林長庚前腳離開,林寶月後腳就悄悄把一堆放蔫巴了的菜和蔥,還有雞蛋、跟大家采的野菜放到了一起,然後還放下了一罐豬油,交待大嫂用這個做菜窩窩。
然後她就跟娘親一起去請人。
她請的,全都是在書裏,胡大小姐對付她家時,暗中幫過忙的人家。
雖然她能理解在那種情形下不幫忙的,甚至也勉強能理解那些落井下石的,但,這一點也不妨礙她區別對待。
這種學到技術,後續很有可能跟著發財的事情,她就是要優先照顧自己人。
這些人也確實都是厚道人,被她叫了,就過來了,足有九個人。
林寶月就道:“各位叔叔伯伯,我家裏想編一個竹子的東西,工錢一人一天二十文錢,管一頓中午飯,大概要幹個兩三天,你們看行不行?”
幾人都道:“幫個忙,要什麽工錢。”
“要的,”林寶月道:“如今年成不好,耽誤工夫就是耽誤大事兒,不收錢,我可不敢請諸位來。”
大家推讓了一會兒,就定下了,林寶月就跟小葉氏一起,帶著大家上山砍竹子,葉婆子和周氏看家做飯。
林家村本來多竹,但如今天旱,近處的都死了,遠處倒是還有,人多也不怕野獸,大家走了一個多時辰,挑了一個合適的竹林,就開始砍。
小葉氏難得走這麽深,看到不少野菜,就在周圍轉來轉去挖野菜,林寶月也在轉來轉去,看有沒有穿越女主必挖到的人參。
結果,沒有……不能因為男主不幹活兒你就啥也不給我吧?
林寶月不甘心,一直往深處走,看到什麽不認識的,都悄悄掛上去讓商城鑒定,掛了一堆一文不值的野菜野草之後,終於提示:“野生新鮮牛肝菌80g”。
哇!
林寶月精神一振,立馬扒拉開滿地鬆針開始狂采,牛肝菌這種蘑菇長得大,一朵有時候都有半斤一斤重,林寶月采了一籃子,挑著個頭大的賣了,足足有五斤多,賣了一千多塊。
林寶月還想往深處走,遠遠就聽著二嫂子叫她:“寶月!寶月!!”
林寶月答應了一聲,趕緊又買了一些新鮮的野菜野蔥,填滿了背簍,這才小跑著回去了。
一回去,小葉氏就埋怨她:“你膽子也太大了,深山老林也胡亂躥!也不怕來個大蟲叨了你去。”
林寶月急笑道:“我看到野菜多,沒留神就走遠了。”
“喲,”小葉氏一看她背簍,也嚇了一跳:“確實多,我才摘了半簍子。”
旁邊的族叔林福笑嗬嗬地問:“月丫頭,到底做啥家什,得砍多少啊,我們可是砍了不老少了。”
林寶月道:“咱來一趟,就多砍點,隻要能弄回去,多少也不多的。”
村裏人有工錢拿的時候,都很服帖,她這麽一說,就又砍了一會兒,然後拖著抬著往回走。
這一來一回,就到中午頭了,林寶月把紮水塔的地點,定在了林家的老宅。
林寶月沒有親叔伯,爺奶也早就去世了,老宅已經沒人住了,院子空落落的,倒是剛好。
豆寶已經在院裏等著了,遠遠看見他們回來,打了聲招呼就回家報信兒。
於是等大家進了院子卸下竹子,葉婆子和周氏就提著籃子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