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早上,金試真剛把這兩天抽空“設計”的土法蒸餾工具的設計圖交到山本勘藏手裏,拜托他製作出來的同時,盡可能把相關信息限製在幾個製造的鐵匠那裏,不要泄露。
正當金試真和山本勘藏推薦的擅長打造奇特造型鐵器的鐵匠商量好一些特殊構造需要打造成什麽樣時,三浦氏益把他抓進駕籠,直奔港口而去。
“又是誰來了?北條家的老和尚?”金試真在駕籠裏問道。
“不是,是您的師父,他是帶著天皇陛下和將軍大人的命令來的。”三浦氏益回答道。
“我師父?我兵法軍略師父是武田信虎大人,我劍道師父是塚原土佐守大人,我還有什麽師父?”金試真懵逼,他知道自己的師父有倆,沒聽說過他還有第三個師父……
三浦氏益這才想起自家少主幾個月前是失憶了的,他在駕籠外邊快走邊回答道:“是您的蹴鞠師父飛鳥井雅綱大人!”
“呃……”金試真才想起,自己原身是個蹴鞠高手來著……當時自己全憑借肌肉記憶踢蹴鞠,全家都差點以為自己沒失憶,是裝的……到現在多久沒踢球了,這會兒師父來了?
金試真現在的內心就像玩了絕大部分暑假,隻在最後兩天潦草完成暑假作業的小學生害怕老師仔細查暑假作業一樣忐忑……
“天皇和將軍的命令?”內心忐忑的金試真找話頭想讓自己冷靜下來。
三浦氏益眉飛色舞:“是的,天皇陛下任命他為您見證元服之禮,並且讓他帶了任命您為上總介的文書。
將軍足利義藤大人覺得您進獻金鐵二鐧有功,加上他和您同拜塚原土佐守為師,您是他的師弟,因此任命您為幕府相伴眾。他是派遣那古野氏豐大人作為副使,攜帶任命書,和飛鳥井雅綱大人一起出使今川家。”
金試真通過小窗看見的三浦氏益的表情,不知道的還以為被天皇任命為上總介、被將軍任命為相伴眾的人是他三浦氏益呢。
金試真開始破壞三浦氏益的心情:“然後呢?”
“什麽然後?彥五郎大人,您是什麽意思?”
“天皇朝廷的上總介,我去趟上總,裏見家認不認我這個長官?
幕府相伴眾,我想去京都二條禦所,這個將軍現在能不能陪我去?”
三浦氏益無言以對。
不久後,一行人抵達港口,但是這次,金試真見到了一個本不太可能出現在這裏的人——壽桂尼。
壽桂尼一臉淡漠,結合她的尼姑打扮,隱約有滅絕師太的模樣,渾然不顧她麵前一個公卿打扮的中年人跪在在亭子裏的石製地麵上,以極快的頻率重重以頭搶地,地麵上已經有渾濁的血液在流淌……
【在井伊直平麵前負荊請罪時,要不要學學這個中年人,把額頭磕出血?等會兒,為什麽覺得這個中年人長得有點像便宜老爹今川義元……磕那麽快幹嘛,都看不太清了,可是怎麽感覺越看越像……】
正當金試真想要看清這人麵相時,壽桂尼注意到了金試真的到達,中氣十足地呼喚道:“龍王丸,過來!”
金試真被嚇得一激靈,連忙回應道:“嗨!”一邊回應一邊跑到壽桂尼麵前。
“看見了嗎?龍王丸,這就是沉迷連歌、和歌、蹴鞠之類無益之事的武家下場!”壽桂尼毫不留情麵地指著在磕頭的中年人,對著金試真說道。
金試真偷偷瞥了一眼旁邊的中年人,【確實有點像便宜老爹】,回了句“嗨!”
壽桂尼麵向今川義元:“芳菊丸,你給我繼續數著,什麽時候竹王丸磕夠一百個了,才能停!”
今川義元也不得不回應:“嗨!”
【竹王丸……便宜老爹是芳菊丸,從小名看,這個中年男人真是便宜老爹的兄弟?這也太慘了……剛才還覺得,蹴鞠師父來了,自己基本忘了蹴鞠這回事不太好,但是,就祖母這個態度,我還是不踢了吧……】金試真默默想著。
另一個公卿打扮的半大老頭無話可說,說踢蹴鞠下場不好的人,從公卿這邊算,是權大納言中禦門家的嫡女,從武家這邊算,是足利連枝眾的分支,並且直接掌握五六十萬石大大名的母親,反正不管從哪邊算,都不是自己這個飛鳥井家的小嘍囉惹得起的……那還說什麽,本來想看看徒弟現在蹴鞠技術怎麽樣了的,有這樣的祖母,還是算了,算了……
終於,今川義元數到了了100,那位竹王丸終於停止磕頭,也昏迷了過去……今川義元歎了口氣,“先帶他下去醫治吧。”
金試真還是沒搞清楚狀況,不是說來迎接天皇和將軍的使臣的嗎?
似乎是想起孫子失憶,壽桂尼在對嫡子、嫡孫子提出要求時不忘說明原因:“芳菊丸!龍王丸!那古野氏是我今川分支,當年的尾張守護今川仲秋之後,今川氏豐受當年氏親大人之命,改苗字那古野氏,作為今川庶流那古野氏族之主、那古野城城主,卻沉迷連歌,在十多年前被所謂連歌同好織田信秀騙城,致使那古野氏族淪為織田附庸,那古野城被尾張傻瓜霸占,我要你們兩個記住,一定要奪回那古野城!”
“嗨!”
“嗨!”
【我來打敗織田信長,奪回那古野城,真的假的?】金試真一邊跟著便宜老弟站起,一邊在心底裏吐槽,他內心現在跟奔波兒灞一個表情,他怎麽著也在這個時代,這個地方混了兩三個月了,現在的那古野城城主,是現在竹千代的“吉法師哥哥”,那可是在後世其他國家都算大名鼎鼎的織田信長……雖然現在他也就是16歲的一個小年輕罷了。
見事情告一段落,飛鳥井雅綱詢問道:“今川治部大輔大人,不知是否已經為彥五郎殿下取好元服後的名諱?”
“回飛鳥井大人,初步確定下來的名諱是氏真,今川\/上總介\/幕府相伴眾\/源\/朝臣\/彥五郎\/氏真。龍王丸未來的稱呼便是如此。”今川義元一口氣把即將元服後金試真的名諱給報了出來。
“真,真啊,眞,‘仙人變形而登天也’,其中‘匕”’表示變化,‘目’表示眼睛,‘乚’表示隱藏,‘八’表示乘載的工具。好名字,好名字!”飛鳥井雅綱從《說文解字》角度,給金試真未來的偏諱進行了解析。
不遠處端坐的壽桂尼輕聲念道“氏真?”,略一蹙眉,但最終還是舒展開了。
而金試真還在腦海裏試圖搞明白自己到底叫什麽……頗有種諸葛亮家書童第一次接待劉備劉皇叔時的感受——他記不得這許多名字……
小老頭飛鳥井雅綱看著自己以前在蹴鞠上的最得意弟子滿眼蚊香圈的樣子,說道:“彥五郎,你還記得老夫嗎?”
“這位老大人,實話實說,不認識了……”
老人大笑道:“哈哈哈,你倒是坦誠,說起來你我也是一對師徒,隻不過我飛鳥井雅綱傳授於你的不過是蹴鞠小道,現在看來也沒多大作用,不過看你不明白你未來元服後的名諱,我就忝為人師,為你說道說道。如何?”
“那就多謝飛鳥井老師了!”
“今川者,天下一苗字,雖然僅為足利幕府將軍連枝眾三河吉良家的庶流,但自主家別出後,為足利幕府奉公頗多,自有殊榮,足利家分家尚可自稱足利,而今川獲四代將軍首肯,僅有一戶,你今川家但有庶流,或出家、或別出,有此殊榮,天下僅有你一家。至於如何得此殊榮,你自可問詢長輩,我就不獻醜了。
上總介,天皇朝廷親王任國上總,由上總介輔佐。雖非國守,亦不下之,此爾官途,雖天下常有自稱上總介者,天皇所認可者,僅有你一人。
幕府相伴眾,伴將軍而行,非持國以上大名主,不可獲任,此次將軍認可你獻上金鐵二鐧的功績,破格任命你為相伴眾。
源氏者,天皇之後臣籍降下,有源、平、藤原等氏,今川自吉良而出,吉良自足利而出,足利者,自清和源氏源義康而來。汝實為清和源氏後裔。
朝臣者,天武天皇更改諸氏之族姓,作八色之姓,以混天下萬姓,朝臣為八色姓之二,僅次於身為天皇遠親的真人。
至於彥五郎,無需多言,今川家家督繼承人通字。”
【簡單總結,這是將軍家的親~戚~】金試真回想起某個抗日劇的劇情,一個土財主把玩著日本軍官的武士刀,以濃重的口音說道:“他是天皇~的~親~戚……”
“多謝老師指點。”金試真行了個禮。
飛鳥井雅綱點了點頭,繼續微笑說道:“不過,氏真此名,將軍大人卻有些不同意見。”
“哦?”今川義元整個人的情緒都有些揚起來了,一掃剛才數庶兄長那古野氏豐磕頭數量時的內斂。
“嗯!”飛鳥井雅綱點了點頭,“彥五郎,你對你父親替你取的‘氏真’此名感覺如何?”
“挺好的,我沒意見。”金試真回答道,【今川氏真,這個名字好,我本來就叫金試真。】
今川義元卻有不同態度:“如果將軍大人願意賜下一字給龍王丸,想必能比‘氏真’此名更加合適。”
“那不知彥五郎是否想名為‘今川藤真’?”飛鳥井雅綱侃侃而談:“藤者,將軍足利大人偏諱。如今和泉細川家嫡子細川藤孝、幕府奉公眾三淵家嫡子三淵藤英等人均拜領此偏諱。”
【藤真,真疼……聽說老爹的“義元”中的義,拜領自上代將軍通字,舅父的“晴”,拜領自上代將軍偏諱,上代將軍叫足利義晴。當代將軍想把“藤”字給我,當代將軍見足利義藤?為啥不把“義”字給我?】金試真默然不語。
飛鳥井雅綱也是覺得,不考慮將軍贈字的背景,“今川藤真”也不是個好名字……因此他說出了另一個更能體現將軍拉攏之意的意義更好的名字:“不知彥五郎覺得,‘今川義真’何如?”
這是把足利將軍家的通字拿出來賜給今川家嫡子了。
“很好!那今川家這邊,就多謝將軍了。”不待金試真回答,今川義元就替他答應下來,然後今川義元麵向金試真,哦不,已經可以稱呼他為——今川義真了,“龍王丸,不,義真,你先帶飛鳥井雅綱大人回今川館吧,待到良辰吉日,飛鳥井雅綱大人將代表天皇陛下和將軍大人見證你的元服,屆時,所有人方才可以稱呼你為,今川義真!”
金試真依便宜老爹的話,把飛鳥井雅綱請入駕籠,然後向今川館走去。
金試真一邊走一邊胡亂琢磨:【將軍自己都還在朽木穀裏躲避家臣的家臣三好家的兵鋒吧。這關係也能亂蹭的?這黴運不會傳到自己頭上吧?】
金試真關於古代日本史的第一課,就是來自於老和尚太原雪齋大師講授的三好長慶家的曆史,他家溯源是阿波國三好莊就不討論了,主要講到兩年前,作為幕府管領細川晴元家臣的三好長慶被細川晴元另一個家臣三好宗三暗害,但沒有成功,三好長慶憤而投奔細川分家細川氏綱,與遊佐長教聯合出兵進攻三好宗三,晴元率本軍及六角軍欲救宗三但卻被長慶和其弟十河一存擊敗。
將軍足利義藤、將軍他爹足利義晴(即前代將軍,目前稱大禦所,已退位……離去世也快了)以及細川晴元一起逃離京都,在細川晴元盟友六角家的庇護下跑到阪本城苟延殘喘……
近江國,阪本的一座可以俯瞰琵琶湖的日式城堡的天守上,一名比金試真略大幾歲,看起來大約和織田信長同齡的青年,正在塚原土佐守的看顧下,揮舞著今川家進獻的鐵鐧,至於你問為什麽隻有鐵鐧,沒有金鐧?
並不是這個年輕人珍惜黃金製品,而是他把那把金鐧賜給了北近江國人眾們的領袖——淺井久政,這人就是金試真上輩子看《信長協奏曲》了解到的,那成了“戰國三杯具”的人之一。
正當金試真和山本勘藏推薦的擅長打造奇特造型鐵器的鐵匠商量好一些特殊構造需要打造成什麽樣時,三浦氏益把他抓進駕籠,直奔港口而去。
“又是誰來了?北條家的老和尚?”金試真在駕籠裏問道。
“不是,是您的師父,他是帶著天皇陛下和將軍大人的命令來的。”三浦氏益回答道。
“我師父?我兵法軍略師父是武田信虎大人,我劍道師父是塚原土佐守大人,我還有什麽師父?”金試真懵逼,他知道自己的師父有倆,沒聽說過他還有第三個師父……
三浦氏益這才想起自家少主幾個月前是失憶了的,他在駕籠外邊快走邊回答道:“是您的蹴鞠師父飛鳥井雅綱大人!”
“呃……”金試真才想起,自己原身是個蹴鞠高手來著……當時自己全憑借肌肉記憶踢蹴鞠,全家都差點以為自己沒失憶,是裝的……到現在多久沒踢球了,這會兒師父來了?
金試真現在的內心就像玩了絕大部分暑假,隻在最後兩天潦草完成暑假作業的小學生害怕老師仔細查暑假作業一樣忐忑……
“天皇和將軍的命令?”內心忐忑的金試真找話頭想讓自己冷靜下來。
三浦氏益眉飛色舞:“是的,天皇陛下任命他為您見證元服之禮,並且讓他帶了任命您為上總介的文書。
將軍足利義藤大人覺得您進獻金鐵二鐧有功,加上他和您同拜塚原土佐守為師,您是他的師弟,因此任命您為幕府相伴眾。他是派遣那古野氏豐大人作為副使,攜帶任命書,和飛鳥井雅綱大人一起出使今川家。”
金試真通過小窗看見的三浦氏益的表情,不知道的還以為被天皇任命為上總介、被將軍任命為相伴眾的人是他三浦氏益呢。
金試真開始破壞三浦氏益的心情:“然後呢?”
“什麽然後?彥五郎大人,您是什麽意思?”
“天皇朝廷的上總介,我去趟上總,裏見家認不認我這個長官?
幕府相伴眾,我想去京都二條禦所,這個將軍現在能不能陪我去?”
三浦氏益無言以對。
不久後,一行人抵達港口,但是這次,金試真見到了一個本不太可能出現在這裏的人——壽桂尼。
壽桂尼一臉淡漠,結合她的尼姑打扮,隱約有滅絕師太的模樣,渾然不顧她麵前一個公卿打扮的中年人跪在在亭子裏的石製地麵上,以極快的頻率重重以頭搶地,地麵上已經有渾濁的血液在流淌……
【在井伊直平麵前負荊請罪時,要不要學學這個中年人,把額頭磕出血?等會兒,為什麽覺得這個中年人長得有點像便宜老爹今川義元……磕那麽快幹嘛,都看不太清了,可是怎麽感覺越看越像……】
正當金試真想要看清這人麵相時,壽桂尼注意到了金試真的到達,中氣十足地呼喚道:“龍王丸,過來!”
金試真被嚇得一激靈,連忙回應道:“嗨!”一邊回應一邊跑到壽桂尼麵前。
“看見了嗎?龍王丸,這就是沉迷連歌、和歌、蹴鞠之類無益之事的武家下場!”壽桂尼毫不留情麵地指著在磕頭的中年人,對著金試真說道。
金試真偷偷瞥了一眼旁邊的中年人,【確實有點像便宜老爹】,回了句“嗨!”
壽桂尼麵向今川義元:“芳菊丸,你給我繼續數著,什麽時候竹王丸磕夠一百個了,才能停!”
今川義元也不得不回應:“嗨!”
【竹王丸……便宜老爹是芳菊丸,從小名看,這個中年男人真是便宜老爹的兄弟?這也太慘了……剛才還覺得,蹴鞠師父來了,自己基本忘了蹴鞠這回事不太好,但是,就祖母這個態度,我還是不踢了吧……】金試真默默想著。
另一個公卿打扮的半大老頭無話可說,說踢蹴鞠下場不好的人,從公卿這邊算,是權大納言中禦門家的嫡女,從武家這邊算,是足利連枝眾的分支,並且直接掌握五六十萬石大大名的母親,反正不管從哪邊算,都不是自己這個飛鳥井家的小嘍囉惹得起的……那還說什麽,本來想看看徒弟現在蹴鞠技術怎麽樣了的,有這樣的祖母,還是算了,算了……
終於,今川義元數到了了100,那位竹王丸終於停止磕頭,也昏迷了過去……今川義元歎了口氣,“先帶他下去醫治吧。”
金試真還是沒搞清楚狀況,不是說來迎接天皇和將軍的使臣的嗎?
似乎是想起孫子失憶,壽桂尼在對嫡子、嫡孫子提出要求時不忘說明原因:“芳菊丸!龍王丸!那古野氏是我今川分支,當年的尾張守護今川仲秋之後,今川氏豐受當年氏親大人之命,改苗字那古野氏,作為今川庶流那古野氏族之主、那古野城城主,卻沉迷連歌,在十多年前被所謂連歌同好織田信秀騙城,致使那古野氏族淪為織田附庸,那古野城被尾張傻瓜霸占,我要你們兩個記住,一定要奪回那古野城!”
“嗨!”
“嗨!”
【我來打敗織田信長,奪回那古野城,真的假的?】金試真一邊跟著便宜老弟站起,一邊在心底裏吐槽,他內心現在跟奔波兒灞一個表情,他怎麽著也在這個時代,這個地方混了兩三個月了,現在的那古野城城主,是現在竹千代的“吉法師哥哥”,那可是在後世其他國家都算大名鼎鼎的織田信長……雖然現在他也就是16歲的一個小年輕罷了。
見事情告一段落,飛鳥井雅綱詢問道:“今川治部大輔大人,不知是否已經為彥五郎殿下取好元服後的名諱?”
“回飛鳥井大人,初步確定下來的名諱是氏真,今川\/上總介\/幕府相伴眾\/源\/朝臣\/彥五郎\/氏真。龍王丸未來的稱呼便是如此。”今川義元一口氣把即將元服後金試真的名諱給報了出來。
“真,真啊,眞,‘仙人變形而登天也’,其中‘匕”’表示變化,‘目’表示眼睛,‘乚’表示隱藏,‘八’表示乘載的工具。好名字,好名字!”飛鳥井雅綱從《說文解字》角度,給金試真未來的偏諱進行了解析。
不遠處端坐的壽桂尼輕聲念道“氏真?”,略一蹙眉,但最終還是舒展開了。
而金試真還在腦海裏試圖搞明白自己到底叫什麽……頗有種諸葛亮家書童第一次接待劉備劉皇叔時的感受——他記不得這許多名字……
小老頭飛鳥井雅綱看著自己以前在蹴鞠上的最得意弟子滿眼蚊香圈的樣子,說道:“彥五郎,你還記得老夫嗎?”
“這位老大人,實話實說,不認識了……”
老人大笑道:“哈哈哈,你倒是坦誠,說起來你我也是一對師徒,隻不過我飛鳥井雅綱傳授於你的不過是蹴鞠小道,現在看來也沒多大作用,不過看你不明白你未來元服後的名諱,我就忝為人師,為你說道說道。如何?”
“那就多謝飛鳥井老師了!”
“今川者,天下一苗字,雖然僅為足利幕府將軍連枝眾三河吉良家的庶流,但自主家別出後,為足利幕府奉公頗多,自有殊榮,足利家分家尚可自稱足利,而今川獲四代將軍首肯,僅有一戶,你今川家但有庶流,或出家、或別出,有此殊榮,天下僅有你一家。至於如何得此殊榮,你自可問詢長輩,我就不獻醜了。
上總介,天皇朝廷親王任國上總,由上總介輔佐。雖非國守,亦不下之,此爾官途,雖天下常有自稱上總介者,天皇所認可者,僅有你一人。
幕府相伴眾,伴將軍而行,非持國以上大名主,不可獲任,此次將軍認可你獻上金鐵二鐧的功績,破格任命你為相伴眾。
源氏者,天皇之後臣籍降下,有源、平、藤原等氏,今川自吉良而出,吉良自足利而出,足利者,自清和源氏源義康而來。汝實為清和源氏後裔。
朝臣者,天武天皇更改諸氏之族姓,作八色之姓,以混天下萬姓,朝臣為八色姓之二,僅次於身為天皇遠親的真人。
至於彥五郎,無需多言,今川家家督繼承人通字。”
【簡單總結,這是將軍家的親~戚~】金試真回想起某個抗日劇的劇情,一個土財主把玩著日本軍官的武士刀,以濃重的口音說道:“他是天皇~的~親~戚……”
“多謝老師指點。”金試真行了個禮。
飛鳥井雅綱點了點頭,繼續微笑說道:“不過,氏真此名,將軍大人卻有些不同意見。”
“哦?”今川義元整個人的情緒都有些揚起來了,一掃剛才數庶兄長那古野氏豐磕頭數量時的內斂。
“嗯!”飛鳥井雅綱點了點頭,“彥五郎,你對你父親替你取的‘氏真’此名感覺如何?”
“挺好的,我沒意見。”金試真回答道,【今川氏真,這個名字好,我本來就叫金試真。】
今川義元卻有不同態度:“如果將軍大人願意賜下一字給龍王丸,想必能比‘氏真’此名更加合適。”
“那不知彥五郎是否想名為‘今川藤真’?”飛鳥井雅綱侃侃而談:“藤者,將軍足利大人偏諱。如今和泉細川家嫡子細川藤孝、幕府奉公眾三淵家嫡子三淵藤英等人均拜領此偏諱。”
【藤真,真疼……聽說老爹的“義元”中的義,拜領自上代將軍通字,舅父的“晴”,拜領自上代將軍偏諱,上代將軍叫足利義晴。當代將軍想把“藤”字給我,當代將軍見足利義藤?為啥不把“義”字給我?】金試真默然不語。
飛鳥井雅綱也是覺得,不考慮將軍贈字的背景,“今川藤真”也不是個好名字……因此他說出了另一個更能體現將軍拉攏之意的意義更好的名字:“不知彥五郎覺得,‘今川義真’何如?”
這是把足利將軍家的通字拿出來賜給今川家嫡子了。
“很好!那今川家這邊,就多謝將軍了。”不待金試真回答,今川義元就替他答應下來,然後今川義元麵向金試真,哦不,已經可以稱呼他為——今川義真了,“龍王丸,不,義真,你先帶飛鳥井雅綱大人回今川館吧,待到良辰吉日,飛鳥井雅綱大人將代表天皇陛下和將軍大人見證你的元服,屆時,所有人方才可以稱呼你為,今川義真!”
金試真依便宜老爹的話,把飛鳥井雅綱請入駕籠,然後向今川館走去。
金試真一邊走一邊胡亂琢磨:【將軍自己都還在朽木穀裏躲避家臣的家臣三好家的兵鋒吧。這關係也能亂蹭的?這黴運不會傳到自己頭上吧?】
金試真關於古代日本史的第一課,就是來自於老和尚太原雪齋大師講授的三好長慶家的曆史,他家溯源是阿波國三好莊就不討論了,主要講到兩年前,作為幕府管領細川晴元家臣的三好長慶被細川晴元另一個家臣三好宗三暗害,但沒有成功,三好長慶憤而投奔細川分家細川氏綱,與遊佐長教聯合出兵進攻三好宗三,晴元率本軍及六角軍欲救宗三但卻被長慶和其弟十河一存擊敗。
將軍足利義藤、將軍他爹足利義晴(即前代將軍,目前稱大禦所,已退位……離去世也快了)以及細川晴元一起逃離京都,在細川晴元盟友六角家的庇護下跑到阪本城苟延殘喘……
近江國,阪本的一座可以俯瞰琵琶湖的日式城堡的天守上,一名比金試真略大幾歲,看起來大約和織田信長同齡的青年,正在塚原土佐守的看顧下,揮舞著今川家進獻的鐵鐧,至於你問為什麽隻有鐵鐧,沒有金鐧?
並不是這個年輕人珍惜黃金製品,而是他把那把金鐧賜給了北近江國人眾們的領袖——淺井久政,這人就是金試真上輩子看《信長協奏曲》了解到的,那成了“戰國三杯具”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