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麵春光正好,他掖著兩手,含笑對她說:“今日辛苦了,回去好好歇一歇。”
明妝頷首,“殿下快進去吧,傷口還沒痊愈,當心吹了風作頭疼。”
小廝拿馬鞭敲了敲車轅,頂馬甩開蹄子跑動起來,午盞回頭瞄了儀王一眼,放下門上簾子才敢抱怨:“儀王殿下待小娘子挺好,卻不怎麽拿女使當人看,我們這些人在他眼裏是貓兒狗兒,這話真是傷人。”
明妝道:“他清高他的,何必把他的話放在心上。咱們自己家裏過日子,我幾時也沒拿你當貓兒狗兒呀。”
午盞還是很低落,“往後小娘子要出閣的,到了儀王府上,我們自然就成牲口了。”
明妝嗒然笑了笑,沒有多言。
轉頭朝外看,窗外的風融融地吹進來,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天氣就暖和起來了。
李判是年下回來的,如今入了四月,再過不了多久,他就該返回陝州了。這一別,不知什麽時候還能再見,戍邊的將領通常三五年才能回來一次,到那時自己已經好大的年紀了,無論最後嫁誰,都已經出閣了吧!
好可惜,情竇初開戀慕的人,對麵相望卻不敢讓他知道她的心。因為太珍貴,反倒諸多擔憂,捆綁住了手腳……
罷了,眼下是緊要關頭,沒有閑心去想那些。回到易園,用過飯在臨窗的榻上小憩,正迷迷糊糊要睡著,聽見院子那頭傳來腳步聲,烹霜站在廊上詢問:“小娘子睡下了嗎?”
煎雪說:“剛睡下,有事麽?”
烹霜道:“姚娘子送了個食盒進來,說讓小娘子嚐嚐手藝。”
“姚娘子?”煎雪一時沒想起來,“哪個姚娘子?”
烹霜道:“還有哪個姚娘子,當然是李判的生母姚娘子呀。想是看李判的宅邸離咱們很近,送些果子點心來,誠如鄰裏結交一樣,真是盡心。”
她們在廊上喁喁低語,明妝就是想睡也睡不著了。伸手推開半掩的窗,叫了聲“進來”,不一會兒烹霜搬著一隻朱紅的食盒到了榻前,揭開蓋子呈給她看,裏麵擺著一盤酥油泡螺兒、一盒鬆子糖,還有一盒橄欖脯。
姚娘子是個精細的人,每一樣小食都擺放得漂亮,跟進來的煎雪撫掌道:“小娘子的茶點有了,這會兒要吃嗎?我這就辦飲子去。”
明妝說不用,“給我倒杯水來。”先捏了個酥油泡螺擱進嘴裏,抿一抿,入口即化,乳香四溢。可惜剛吃完飯,吃不下小點心,便含了塊鬆子糖躺下,招呼身邊的女使,“你們也嚐嚐,姚娘子真是好手藝,可我白吃了人家兩回點心,很是過意不去。回頭替我挑兩把細畫絹扇,再準備兩盒香品,算我的答禮。”
“那唐大娘子呢?可要給她準備一份?”
明妝說不必,“她上回在祖母麵前那樣挑唆,就沒打算再和易園來往,我要是熱臉貼冷屁股,豈不是白長了個腦子。”
烹霜應了聲是,將食盒放在桌上,屋裏幾個人笑嘻嘻各嚐了一塊,重新將盒子蓋起來,留了小娘子睡醒再吃。
趙嬤嬤這時從外麵進來,笑著問:“遇上什麽好事了,都這麽高興……”話沒說完,午盞就往她嘴裏塞了一顆鬆子糖。趙嬤嬤咂了咂,直說香甜,一麵又道,“先前我在園子裏碰見蘭小娘,她眼眶紅紅的,像是哭過。我問她出了什麽事,她也沒說,後來問她身邊女使,才知道午後崔家有人來過,想必是她那個不長進的兄弟,又來和她要錢了。”
明妝聽得悵然,蘭小娘什麽都好,就是性子麵,她娘家人一回又一回搜刮她的體己,她也沒有拒絕的勇氣。一個不學無術的少壯兄弟,多少錢財都不夠填補,上回聽說蘭小娘把自己的首飾都典當了,這才隔了多久,又來討要。自己這陣子是忙得很,沒有時間理會這些,等得了閑,還是要替小娘料理了這件事的。
眼下怎麽辦呢,明妝對趙嬤嬤道:“蘭小娘身上怕是一點傍身的錢都沒有了,你替我送兩吊錢過去,囑咐她不許再給崔家人。讓馬阿兔派人出去打探打探,看看那個崔家公子有什麽雅好,錢都花到哪裏去了。”
趙嬤嬤道是,待煎雪伺候明妝漱了口,擺手讓人都退下去,複又道:“小娘子今日勞累,別再過問那些了,先歇個午覺,其他的容後再說。”言罷自己也退出上房,承辦差事去了。
慢慢地,日影西移,陽光穿過竹簾間隙,在地上灑下斑斕的光影。有風吹拂竹簾,光棱款款蕩漾,滿室便像浸入了漣漪裏,一切似真非真起來。
待得第 二日早起,剛換好衣裳,就聽女使說儀王已經在門上等候了。明妝站在鏡前仔細端詳自己,不緊不慢地收拾停當才出門,儀王也不知吃錯了什麽藥,見她露麵,滿眼都是驚豔之色,嗟歎:“小娘子今日真好看。”
誇得生硬,但能得審美極高的儀王殿下一聲讚美,就當自己裝扮得很成功吧。
登上車,兩個人並肩坐在車輿內,儀王還不時瞥她一眼,溫情地說:“將來我們成婚後,一定也是這樣,我要是犯了什麽錯,有娘子陪我一同入禁中賠罪,我覺得自己不孤單。”
明妝轉頭輕捺了下唇角,“如果可以,我希望殿下不要再犯錯,也免得我跟著擔驚受怕。”
他聽了立刻舒展開眉眼,堅定地說:“你放心,我以後絕對不會再犯錯了。”因為他知道,當權力到達頂峰之後,錯也是對,那個時候誰還敢來指責他。
馬蹄篤篤,乘著晨光到了東華門上,放眼望過去,這道他往來了無數次的宮門,每一個垛口、每一塊香糕磚,他都了然於心。甚至城門有多深,戍守的班直每班多少人,快馬通過需要多長時間,諸如此類不能忽視的細節,他也精密計算過。好在如今這道門在李宣凜手上攥著,所有設想的困難都不存在了,身邊的女孩就是鑰匙,隻要有她在,他什麽時候想進來,李宣凜都會為他開門。
可惜今日李宣凜不在,否則進宮之前還能打上一聲招呼。他牽起明妝的手,走過了長而幽深的門洞,再踏進光瀑裏時,就是另一個世界了。
宮門上有黃門侍立,見人進來,引入左承天祥符門。官家這個時辰在崇政殿理政,儀王站住了腳,溫聲囑咐她:“你先去滿願那裏,我過會兒去找你。”
明妝道好,目送他踏進了宣右門,自己隨女官往仁明殿去。
那廂五公主早就等她多時了,一看見她便跑出前殿,吵著要帶她去自己的閣子。明妝連給皇後行禮的空閑都沒有,遠遠朝立在門上的楊皇後納福,腳下還沒站定,就被拽了出去。
楊皇後含笑看她們走遠,掖著手長歎,“我們滿願和易小娘子很是投緣,要是將來滿願能得她照應,我也就不擔心了。”
一個先天不足的女孩子,需要一生受人照顧,本朝的公主們很多命途都不好,皇後希望自己的小女兒是個例外,那就需要結交的閨閣朋友,將來有無量前程。
然而目下局勢模糊,連皇後都說不清楚。昨日她壯著膽子和官家提了提二哥,官家惱恨地扔了一句“你知道什麽”,便把她撅回來了。
知道什麽……她什麽都不知道,但她明白一點,二哥這回險得很,在官家心裏,怕是已經將他除名了。
再看看走遠的那個女孩的背影,忽然又覺得同情起她來,姑娘家的榮辱都係於郎子一身,原本儀王是諸皇子中勝算最大的,但不知為什麽,官家對他猜忌至此,真是帝王心術不可揣測,今日能捧你上天,明日就能把你踩進泥裏。
五公主的笑聲,隔著幾道門禁都能聽見,她說:“阿姐快來,我已經給仙鶴做好帽子了。”
果然仙鶴台的鶴頭上都戴著展腳襆頭,頜下拿帶子束著。那兩根帽翅總有一尺來長,簡直和前朝官員們頭上戴的一樣,被風一吹,顫顫巍巍,加上仙鶴翅尾的黑羽,看上去十分相得益彰。
大家笑著站在台前欣賞,仙鶴姿態優雅,戴著襆頭慢慢踱步,五公主說像龍圖閣那個上了年紀的直學士。
既然做壽,就得有壽宴,亭子裏擺好了一桌酒席,五公主邀請明妝入座。明妝奉上了壽禮,示意宮人呈上盒子,打開讓五公主過目。盒子裏擺著巴掌大的小家具,桌凳、涼床、交椅、裙廚等,應有盡有,五公主當即就跳起來,“阿姐怎麽知道我要這個!”
明妝笑著說:“我看殿下給小兔子搭了窩,窩裏卻沒有用具,總是缺了點什麽。所以讓人去夜市上購置了一套,殿下看好不好。”
五公主感動非常,轉身抱了抱她,“好得不得了,多謝阿姐,果然阿姐最知道我。”
明妝卻又歎息,“我還買了福公張婆糖,那糖做得極好,可惜落在車裏了。要不殿下等一等,我去取來給你,你看了一定更喜歡。”
五公主點頭不迭,這位易姐姐在她眼裏就是個繽紛的雜貨鋪,代表著民間所有的奇思妙想。那福公張婆糖不知是多有意思的東西,她心裏急切,說讓黃門去取,黃門跑得快,但易姐姐說二哥的小廝認人,等閑不會把東西交給黃門。
“還是我自己跑一趟吧,請陶內人陪我一起去就是了,殿下先去布置這些家什。”一番遊說之後,順利從仙鶴台脫身出來。
往東看看,昨日已經大致摸清了這一線的路徑,崇政殿西側是明華門,一般人等進出都走明華門。對麵的慶壽門與它一路之隔,而從仙鶴台穿過去便是慶壽門……如果小心點,多少會有收獲。
將要邁出慶壽門時,明妝頓住步子,退到了門後的陰影裏,對陶內人道:“儀王殿下進崇政殿拜見官家了,我有些擔心,就在這裏等他出來吧。”
恰好這慶壽門是一便門,平時不設黃門看守,陶內人見逗留這裏沒什麽妨礙,也願意陪她多等一會兒。
時間一點點流逝,不知崇政殿內會發生什麽,也許官家怒氣未消,也許冷靜幾日,已經原諒儀王了……
正在明妝惴惴時,隱約聽見說話聲,一個略尖的嗓門寬慰著:“官家這幾日有些鬆動了,昨日我趁機又提了提殿下小時候的趣事,官家臉上也有笑意,大概憶起了舊時光,官家對殿下,還是有舊情的……”
袍角翻飛,兩隻穿著皂靴的腳,從明華門內邁了出來。
第61章
說話聲漸近, 明妝隔著門軸旁的縫隙朝外看,見一個內侍打扮的人伴著儀王邁出門檻,那內侍一身緋色公服,腰間束著革帶, 這是六品官職才有的打扮, 和尋常綠袍的內侍黃門不一樣。早前她也打聽過彌光的長相,據陶內人所說, 那位內侍殿頭生得很白, 非常白。再打眼看那人, 發現評價果然精準, 就是那種白如浮屍一樣的皮色,白得幾乎沒有血色。
構陷爹爹的人就在眼前,她心頭大跳,奈何不能輕舉妄動,隻好咬牙按捺。不過短短的幾句話, 她就已經聽出了儀王和彌光之間不簡單, 說情的時候都提及了儀王小時候, 要是半道上合作, 真不見得能搬出這種舊情來。
果真,儀王的話又應證了這一點, 正因為很熟,語氣裏帶著怨怪, “是彌令說的, 官家要看見我的真心, 結果現在真心送到官家麵前, 卻換來這樣的結果。”
彌光嘖了聲, 似有些不悅, “就算小人妄揣聖意,也是為著殿下。殿下想,前頭出了豫章郡王的事,官家嘴上不說,心裏可是對殿下生了猜忌?這次慶國公極力推舉監察禦史,官家卻執意要讓殿下徹查,殿下是聰明人,不會不明白官家用意。”
眼見話不投機起來,儀王自然不能讓彼此生嫌隙,便又好言轉圜,“彌令別誤會,我沒有責怪你的意思。先前我向官家認了錯,官家倒不像前幾日那樣疾言厲色了,隻是要想一切如舊,還需托付彌令替我周全。”
彌光擺了擺手,“這些哪裏要殿下囑咐,這兩日殿下不曾入禁中,我在官家麵前不知說了多少好話。殿下放心,隻要有機會,我自然見縫插針替殿下斡旋,官家心腸軟,要不了多久必定會重新起複殿下的。”
門後的明妝舒了口氣,不知怎麽,心裏反倒鬆泛了,因為知道不用再強迫自己接受這門婚事,不用再將儀王視作郎子,就像關押了多時的人忽然被釋放,渾身上下都自由起來。
陶內人見她舒展了眉宇,以為她是慶幸儀王逢凶化吉,悄悄朝她拱了拱手以示恭喜。
明妝抿唇笑了笑,順著牆角退到花園,仍舊帶著陶內人往宮門上去取東西。不過半道上囑咐了陶內人一聲,“回頭若是儀王殿下問起,千萬不要透露咱們在慶壽門停留過。”
陶內人不疑有他,笑道:“小娘子對儀王殿下真是一片深情,明明為他如此操心,卻什麽都不讓他知道。”
那是當然,要是讓儀王知道,計劃就打亂了。不過彌光那頭,卻另有安排,她忖了忖,複對陶內人道:“我有件事,這回恐怕真要麻煩內人和曹高班了。”
陶內人遲疑了下,“小娘子有什麽吩咐,隻要我們能辦到……”
“不是什麽難事,不過是傳句話。”她頓住步子,含笑對陶內人道,“隻要這件事辦成,我一定重重酬謝二位,他日想辦法向五公主討了你,在上京城中給你置辦個小院子。曹高班出宮的機會很多,你們大可在宮外相逢,不必再這樣偷偷摸摸了,你看如何?”
這樣的承諾,徹底讓陶內人動搖起來。俗話說富貴險中求,況且隻是傳句話,也算不得險,魚於是咬牙應下了,“請小娘子交代。”
明妝微微側過頭,她附耳過來細聽,聽了半晌很是納罕,“小娘子不讓儀王殿下知道,卻為什麽……”
明妝做了個噤聲的動作,截住了陶內人的話。
“曹高班進宮多少年了?”她問,“能做到高班,想必有年頭了吧!”
陶內人說是,“有五六年了。”
“五六年……”她沉吟了下道,“你把我的話告知他,他自然明白我的意思。”
交代完一切,心裏的石頭落下了一半,取回福公張婆糖,快步回到仙鶴台,那時儀王已經入了席,在亭子裏坐著了。
五公主顯然因為他的到來很不自在,這位二哥一向和她不親近,她甚至有些怕他。今日他莫名跑到仙鶴壽宴上,強勢地擠進了上座,簡直像大人欺負小孩。五公主束手站在一旁,臉上帶著畏懼之色,好不容易見明妝來了,忙高呼一聲“阿姐”,忽然意識到二哥也在,嗓門立時就矮下去,挨過來期期艾艾道:“你怎麽才回來!”
明妝打開了竹篾編製的盒子,把裏麵的糖取出來,迎風搖了搖,張婆手裏舉著的風車旋轉,嗚嗚作響。
明妝說:“這風車也能吃,木樨花香味兒的。”
五公主沒舍得咬,對這惟妙惟肖的糖人愛不釋手,覷了覷儀王,指指福公,“等二哥老了,是他。”又指指張婆,“阿姐老了,是她。二哥背著阿姐,買糖吃。”
也許因為這等祝願很美好,儀王冷峻的臉上浮起了笑意,對五公主道:“承你吉言。”
五公主的笑容擠得很勉強,“我拿去給阿娘看看,宴散了,你們回去吧。”說完一溜煙跑了。
眾多宮人慌忙跟上,這鶴宴當場隻剩下兩隻戴帽子的鶴,和獨自一人坐著的儀王。
主家已經發話送客了,他隻好捋袍站了起來,看臉色有些不滿,“什麽壽宴,連杯酒都沒喝上。”說著又調轉視線瞥了明妝一眼,“要取東西,吩咐宮人就是了,何必自己跑一趟。”
明妝有些心虛,但還是穩住了心神,輕描淡寫說你不懂,“這糖精致得很,我怕宮人不小心,把它磕壞了。”
兩個人緩步走出後苑,路上明妝追問麵見官家的結果,儀王負著手道:“平淡得很,官家沒有動怒,也沒有發難,隻說過去的事不要再提了,我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既往不咎。”
明妝其實對官家的態度並不感興趣,但今日既然是為這個進宮的,自然要敷衍兩句,搜腸刮肚地問:“那官家減免你手上的公務了嗎?可削你的權啊?”
儀王搖了搖頭,“暫時倒沒有,但也不曾再委派什麽差事給我,想是不相信我,自此要冷淡我了吧。”
夾道高深,兩個人緩緩走在其中,抬起頭,隻能看見窄窄的一道天。
明妝說不會的,“再等等,等官家想明白就好了。殿下承辦了這麽多公務,難得一回失手,官家會寬宥你的。”
他笑了笑,沒有再說話,牽著她的手邁出了宣右門。
崇政殿中,官家獨自寂寂坐在圈椅裏,看著窗外的景致發呆。
四月的天氣,已經很暖和了,風裏都帶上了初夏的味道,他卻仍覺得涼,中衣之外穿了一層薄薄的絲綿襖子,每次召見臣僚,都要小心地將袖子卷上兩道,以防不經意露出來,讓人看見。
有時覺得,身體裏好像住著另外一個人,他想伸左手,但身體裏的人卻伸出右手,這軀殼不由他操控。雖然這樣的時間並不多,但每每發作都讓他覺得惶恐,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也許時間不多了,所以他開始加緊步調部署。太子之位還懸空,那幾個年長的兒子還在暗中較勁,不能這樣下去了,必須下定決心,將眼前這樁亟待解決的大事妥當處置。
遠處,不知是誰放了一隻風箏,紙蝴蝶大張著翅膀懸浮在窗口那片天空,雖然有線牽著,好像也飛得十分灑脫。
官家看得有些出神,看著看著,眼皮子沉重起來。
彌光抱來一條薄衾,替官家搭在身上。官家很固執,不到午睡的時候,即便是在圈椅裏打盹,也絕不上內寢躺著。彌光慣會伺候,待一切安頓好,擺手把侍立的人都遣了出去。
明妝頷首,“殿下快進去吧,傷口還沒痊愈,當心吹了風作頭疼。”
小廝拿馬鞭敲了敲車轅,頂馬甩開蹄子跑動起來,午盞回頭瞄了儀王一眼,放下門上簾子才敢抱怨:“儀王殿下待小娘子挺好,卻不怎麽拿女使當人看,我們這些人在他眼裏是貓兒狗兒,這話真是傷人。”
明妝道:“他清高他的,何必把他的話放在心上。咱們自己家裏過日子,我幾時也沒拿你當貓兒狗兒呀。”
午盞還是很低落,“往後小娘子要出閣的,到了儀王府上,我們自然就成牲口了。”
明妝嗒然笑了笑,沒有多言。
轉頭朝外看,窗外的風融融地吹進來,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天氣就暖和起來了。
李判是年下回來的,如今入了四月,再過不了多久,他就該返回陝州了。這一別,不知什麽時候還能再見,戍邊的將領通常三五年才能回來一次,到那時自己已經好大的年紀了,無論最後嫁誰,都已經出閣了吧!
好可惜,情竇初開戀慕的人,對麵相望卻不敢讓他知道她的心。因為太珍貴,反倒諸多擔憂,捆綁住了手腳……
罷了,眼下是緊要關頭,沒有閑心去想那些。回到易園,用過飯在臨窗的榻上小憩,正迷迷糊糊要睡著,聽見院子那頭傳來腳步聲,烹霜站在廊上詢問:“小娘子睡下了嗎?”
煎雪說:“剛睡下,有事麽?”
烹霜道:“姚娘子送了個食盒進來,說讓小娘子嚐嚐手藝。”
“姚娘子?”煎雪一時沒想起來,“哪個姚娘子?”
烹霜道:“還有哪個姚娘子,當然是李判的生母姚娘子呀。想是看李判的宅邸離咱們很近,送些果子點心來,誠如鄰裏結交一樣,真是盡心。”
她們在廊上喁喁低語,明妝就是想睡也睡不著了。伸手推開半掩的窗,叫了聲“進來”,不一會兒烹霜搬著一隻朱紅的食盒到了榻前,揭開蓋子呈給她看,裏麵擺著一盤酥油泡螺兒、一盒鬆子糖,還有一盒橄欖脯。
姚娘子是個精細的人,每一樣小食都擺放得漂亮,跟進來的煎雪撫掌道:“小娘子的茶點有了,這會兒要吃嗎?我這就辦飲子去。”
明妝說不用,“給我倒杯水來。”先捏了個酥油泡螺擱進嘴裏,抿一抿,入口即化,乳香四溢。可惜剛吃完飯,吃不下小點心,便含了塊鬆子糖躺下,招呼身邊的女使,“你們也嚐嚐,姚娘子真是好手藝,可我白吃了人家兩回點心,很是過意不去。回頭替我挑兩把細畫絹扇,再準備兩盒香品,算我的答禮。”
“那唐大娘子呢?可要給她準備一份?”
明妝說不必,“她上回在祖母麵前那樣挑唆,就沒打算再和易園來往,我要是熱臉貼冷屁股,豈不是白長了個腦子。”
烹霜應了聲是,將食盒放在桌上,屋裏幾個人笑嘻嘻各嚐了一塊,重新將盒子蓋起來,留了小娘子睡醒再吃。
趙嬤嬤這時從外麵進來,笑著問:“遇上什麽好事了,都這麽高興……”話沒說完,午盞就往她嘴裏塞了一顆鬆子糖。趙嬤嬤咂了咂,直說香甜,一麵又道,“先前我在園子裏碰見蘭小娘,她眼眶紅紅的,像是哭過。我問她出了什麽事,她也沒說,後來問她身邊女使,才知道午後崔家有人來過,想必是她那個不長進的兄弟,又來和她要錢了。”
明妝聽得悵然,蘭小娘什麽都好,就是性子麵,她娘家人一回又一回搜刮她的體己,她也沒有拒絕的勇氣。一個不學無術的少壯兄弟,多少錢財都不夠填補,上回聽說蘭小娘把自己的首飾都典當了,這才隔了多久,又來討要。自己這陣子是忙得很,沒有時間理會這些,等得了閑,還是要替小娘料理了這件事的。
眼下怎麽辦呢,明妝對趙嬤嬤道:“蘭小娘身上怕是一點傍身的錢都沒有了,你替我送兩吊錢過去,囑咐她不許再給崔家人。讓馬阿兔派人出去打探打探,看看那個崔家公子有什麽雅好,錢都花到哪裏去了。”
趙嬤嬤道是,待煎雪伺候明妝漱了口,擺手讓人都退下去,複又道:“小娘子今日勞累,別再過問那些了,先歇個午覺,其他的容後再說。”言罷自己也退出上房,承辦差事去了。
慢慢地,日影西移,陽光穿過竹簾間隙,在地上灑下斑斕的光影。有風吹拂竹簾,光棱款款蕩漾,滿室便像浸入了漣漪裏,一切似真非真起來。
待得第 二日早起,剛換好衣裳,就聽女使說儀王已經在門上等候了。明妝站在鏡前仔細端詳自己,不緊不慢地收拾停當才出門,儀王也不知吃錯了什麽藥,見她露麵,滿眼都是驚豔之色,嗟歎:“小娘子今日真好看。”
誇得生硬,但能得審美極高的儀王殿下一聲讚美,就當自己裝扮得很成功吧。
登上車,兩個人並肩坐在車輿內,儀王還不時瞥她一眼,溫情地說:“將來我們成婚後,一定也是這樣,我要是犯了什麽錯,有娘子陪我一同入禁中賠罪,我覺得自己不孤單。”
明妝轉頭輕捺了下唇角,“如果可以,我希望殿下不要再犯錯,也免得我跟著擔驚受怕。”
他聽了立刻舒展開眉眼,堅定地說:“你放心,我以後絕對不會再犯錯了。”因為他知道,當權力到達頂峰之後,錯也是對,那個時候誰還敢來指責他。
馬蹄篤篤,乘著晨光到了東華門上,放眼望過去,這道他往來了無數次的宮門,每一個垛口、每一塊香糕磚,他都了然於心。甚至城門有多深,戍守的班直每班多少人,快馬通過需要多長時間,諸如此類不能忽視的細節,他也精密計算過。好在如今這道門在李宣凜手上攥著,所有設想的困難都不存在了,身邊的女孩就是鑰匙,隻要有她在,他什麽時候想進來,李宣凜都會為他開門。
可惜今日李宣凜不在,否則進宮之前還能打上一聲招呼。他牽起明妝的手,走過了長而幽深的門洞,再踏進光瀑裏時,就是另一個世界了。
宮門上有黃門侍立,見人進來,引入左承天祥符門。官家這個時辰在崇政殿理政,儀王站住了腳,溫聲囑咐她:“你先去滿願那裏,我過會兒去找你。”
明妝道好,目送他踏進了宣右門,自己隨女官往仁明殿去。
那廂五公主早就等她多時了,一看見她便跑出前殿,吵著要帶她去自己的閣子。明妝連給皇後行禮的空閑都沒有,遠遠朝立在門上的楊皇後納福,腳下還沒站定,就被拽了出去。
楊皇後含笑看她們走遠,掖著手長歎,“我們滿願和易小娘子很是投緣,要是將來滿願能得她照應,我也就不擔心了。”
一個先天不足的女孩子,需要一生受人照顧,本朝的公主們很多命途都不好,皇後希望自己的小女兒是個例外,那就需要結交的閨閣朋友,將來有無量前程。
然而目下局勢模糊,連皇後都說不清楚。昨日她壯著膽子和官家提了提二哥,官家惱恨地扔了一句“你知道什麽”,便把她撅回來了。
知道什麽……她什麽都不知道,但她明白一點,二哥這回險得很,在官家心裏,怕是已經將他除名了。
再看看走遠的那個女孩的背影,忽然又覺得同情起她來,姑娘家的榮辱都係於郎子一身,原本儀王是諸皇子中勝算最大的,但不知為什麽,官家對他猜忌至此,真是帝王心術不可揣測,今日能捧你上天,明日就能把你踩進泥裏。
五公主的笑聲,隔著幾道門禁都能聽見,她說:“阿姐快來,我已經給仙鶴做好帽子了。”
果然仙鶴台的鶴頭上都戴著展腳襆頭,頜下拿帶子束著。那兩根帽翅總有一尺來長,簡直和前朝官員們頭上戴的一樣,被風一吹,顫顫巍巍,加上仙鶴翅尾的黑羽,看上去十分相得益彰。
大家笑著站在台前欣賞,仙鶴姿態優雅,戴著襆頭慢慢踱步,五公主說像龍圖閣那個上了年紀的直學士。
既然做壽,就得有壽宴,亭子裏擺好了一桌酒席,五公主邀請明妝入座。明妝奉上了壽禮,示意宮人呈上盒子,打開讓五公主過目。盒子裏擺著巴掌大的小家具,桌凳、涼床、交椅、裙廚等,應有盡有,五公主當即就跳起來,“阿姐怎麽知道我要這個!”
明妝笑著說:“我看殿下給小兔子搭了窩,窩裏卻沒有用具,總是缺了點什麽。所以讓人去夜市上購置了一套,殿下看好不好。”
五公主感動非常,轉身抱了抱她,“好得不得了,多謝阿姐,果然阿姐最知道我。”
明妝卻又歎息,“我還買了福公張婆糖,那糖做得極好,可惜落在車裏了。要不殿下等一等,我去取來給你,你看了一定更喜歡。”
五公主點頭不迭,這位易姐姐在她眼裏就是個繽紛的雜貨鋪,代表著民間所有的奇思妙想。那福公張婆糖不知是多有意思的東西,她心裏急切,說讓黃門去取,黃門跑得快,但易姐姐說二哥的小廝認人,等閑不會把東西交給黃門。
“還是我自己跑一趟吧,請陶內人陪我一起去就是了,殿下先去布置這些家什。”一番遊說之後,順利從仙鶴台脫身出來。
往東看看,昨日已經大致摸清了這一線的路徑,崇政殿西側是明華門,一般人等進出都走明華門。對麵的慶壽門與它一路之隔,而從仙鶴台穿過去便是慶壽門……如果小心點,多少會有收獲。
將要邁出慶壽門時,明妝頓住步子,退到了門後的陰影裏,對陶內人道:“儀王殿下進崇政殿拜見官家了,我有些擔心,就在這裏等他出來吧。”
恰好這慶壽門是一便門,平時不設黃門看守,陶內人見逗留這裏沒什麽妨礙,也願意陪她多等一會兒。
時間一點點流逝,不知崇政殿內會發生什麽,也許官家怒氣未消,也許冷靜幾日,已經原諒儀王了……
正在明妝惴惴時,隱約聽見說話聲,一個略尖的嗓門寬慰著:“官家這幾日有些鬆動了,昨日我趁機又提了提殿下小時候的趣事,官家臉上也有笑意,大概憶起了舊時光,官家對殿下,還是有舊情的……”
袍角翻飛,兩隻穿著皂靴的腳,從明華門內邁了出來。
第61章
說話聲漸近, 明妝隔著門軸旁的縫隙朝外看,見一個內侍打扮的人伴著儀王邁出門檻,那內侍一身緋色公服,腰間束著革帶, 這是六品官職才有的打扮, 和尋常綠袍的內侍黃門不一樣。早前她也打聽過彌光的長相,據陶內人所說, 那位內侍殿頭生得很白, 非常白。再打眼看那人, 發現評價果然精準, 就是那種白如浮屍一樣的皮色,白得幾乎沒有血色。
構陷爹爹的人就在眼前,她心頭大跳,奈何不能輕舉妄動,隻好咬牙按捺。不過短短的幾句話, 她就已經聽出了儀王和彌光之間不簡單, 說情的時候都提及了儀王小時候, 要是半道上合作, 真不見得能搬出這種舊情來。
果真,儀王的話又應證了這一點, 正因為很熟,語氣裏帶著怨怪, “是彌令說的, 官家要看見我的真心, 結果現在真心送到官家麵前, 卻換來這樣的結果。”
彌光嘖了聲, 似有些不悅, “就算小人妄揣聖意,也是為著殿下。殿下想,前頭出了豫章郡王的事,官家嘴上不說,心裏可是對殿下生了猜忌?這次慶國公極力推舉監察禦史,官家卻執意要讓殿下徹查,殿下是聰明人,不會不明白官家用意。”
眼見話不投機起來,儀王自然不能讓彼此生嫌隙,便又好言轉圜,“彌令別誤會,我沒有責怪你的意思。先前我向官家認了錯,官家倒不像前幾日那樣疾言厲色了,隻是要想一切如舊,還需托付彌令替我周全。”
彌光擺了擺手,“這些哪裏要殿下囑咐,這兩日殿下不曾入禁中,我在官家麵前不知說了多少好話。殿下放心,隻要有機會,我自然見縫插針替殿下斡旋,官家心腸軟,要不了多久必定會重新起複殿下的。”
門後的明妝舒了口氣,不知怎麽,心裏反倒鬆泛了,因為知道不用再強迫自己接受這門婚事,不用再將儀王視作郎子,就像關押了多時的人忽然被釋放,渾身上下都自由起來。
陶內人見她舒展了眉宇,以為她是慶幸儀王逢凶化吉,悄悄朝她拱了拱手以示恭喜。
明妝抿唇笑了笑,順著牆角退到花園,仍舊帶著陶內人往宮門上去取東西。不過半道上囑咐了陶內人一聲,“回頭若是儀王殿下問起,千萬不要透露咱們在慶壽門停留過。”
陶內人不疑有他,笑道:“小娘子對儀王殿下真是一片深情,明明為他如此操心,卻什麽都不讓他知道。”
那是當然,要是讓儀王知道,計劃就打亂了。不過彌光那頭,卻另有安排,她忖了忖,複對陶內人道:“我有件事,這回恐怕真要麻煩內人和曹高班了。”
陶內人遲疑了下,“小娘子有什麽吩咐,隻要我們能辦到……”
“不是什麽難事,不過是傳句話。”她頓住步子,含笑對陶內人道,“隻要這件事辦成,我一定重重酬謝二位,他日想辦法向五公主討了你,在上京城中給你置辦個小院子。曹高班出宮的機會很多,你們大可在宮外相逢,不必再這樣偷偷摸摸了,你看如何?”
這樣的承諾,徹底讓陶內人動搖起來。俗話說富貴險中求,況且隻是傳句話,也算不得險,魚於是咬牙應下了,“請小娘子交代。”
明妝微微側過頭,她附耳過來細聽,聽了半晌很是納罕,“小娘子不讓儀王殿下知道,卻為什麽……”
明妝做了個噤聲的動作,截住了陶內人的話。
“曹高班進宮多少年了?”她問,“能做到高班,想必有年頭了吧!”
陶內人說是,“有五六年了。”
“五六年……”她沉吟了下道,“你把我的話告知他,他自然明白我的意思。”
交代完一切,心裏的石頭落下了一半,取回福公張婆糖,快步回到仙鶴台,那時儀王已經入了席,在亭子裏坐著了。
五公主顯然因為他的到來很不自在,這位二哥一向和她不親近,她甚至有些怕他。今日他莫名跑到仙鶴壽宴上,強勢地擠進了上座,簡直像大人欺負小孩。五公主束手站在一旁,臉上帶著畏懼之色,好不容易見明妝來了,忙高呼一聲“阿姐”,忽然意識到二哥也在,嗓門立時就矮下去,挨過來期期艾艾道:“你怎麽才回來!”
明妝打開了竹篾編製的盒子,把裏麵的糖取出來,迎風搖了搖,張婆手裏舉著的風車旋轉,嗚嗚作響。
明妝說:“這風車也能吃,木樨花香味兒的。”
五公主沒舍得咬,對這惟妙惟肖的糖人愛不釋手,覷了覷儀王,指指福公,“等二哥老了,是他。”又指指張婆,“阿姐老了,是她。二哥背著阿姐,買糖吃。”
也許因為這等祝願很美好,儀王冷峻的臉上浮起了笑意,對五公主道:“承你吉言。”
五公主的笑容擠得很勉強,“我拿去給阿娘看看,宴散了,你們回去吧。”說完一溜煙跑了。
眾多宮人慌忙跟上,這鶴宴當場隻剩下兩隻戴帽子的鶴,和獨自一人坐著的儀王。
主家已經發話送客了,他隻好捋袍站了起來,看臉色有些不滿,“什麽壽宴,連杯酒都沒喝上。”說著又調轉視線瞥了明妝一眼,“要取東西,吩咐宮人就是了,何必自己跑一趟。”
明妝有些心虛,但還是穩住了心神,輕描淡寫說你不懂,“這糖精致得很,我怕宮人不小心,把它磕壞了。”
兩個人緩步走出後苑,路上明妝追問麵見官家的結果,儀王負著手道:“平淡得很,官家沒有動怒,也沒有發難,隻說過去的事不要再提了,我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既往不咎。”
明妝其實對官家的態度並不感興趣,但今日既然是為這個進宮的,自然要敷衍兩句,搜腸刮肚地問:“那官家減免你手上的公務了嗎?可削你的權啊?”
儀王搖了搖頭,“暫時倒沒有,但也不曾再委派什麽差事給我,想是不相信我,自此要冷淡我了吧。”
夾道高深,兩個人緩緩走在其中,抬起頭,隻能看見窄窄的一道天。
明妝說不會的,“再等等,等官家想明白就好了。殿下承辦了這麽多公務,難得一回失手,官家會寬宥你的。”
他笑了笑,沒有再說話,牽著她的手邁出了宣右門。
崇政殿中,官家獨自寂寂坐在圈椅裏,看著窗外的景致發呆。
四月的天氣,已經很暖和了,風裏都帶上了初夏的味道,他卻仍覺得涼,中衣之外穿了一層薄薄的絲綿襖子,每次召見臣僚,都要小心地將袖子卷上兩道,以防不經意露出來,讓人看見。
有時覺得,身體裏好像住著另外一個人,他想伸左手,但身體裏的人卻伸出右手,這軀殼不由他操控。雖然這樣的時間並不多,但每每發作都讓他覺得惶恐,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也許時間不多了,所以他開始加緊步調部署。太子之位還懸空,那幾個年長的兒子還在暗中較勁,不能這樣下去了,必須下定決心,將眼前這樁亟待解決的大事妥當處置。
遠處,不知是誰放了一隻風箏,紙蝴蝶大張著翅膀懸浮在窗口那片天空,雖然有線牽著,好像也飛得十分灑脫。
官家看得有些出神,看著看著,眼皮子沉重起來。
彌光抱來一條薄衾,替官家搭在身上。官家很固執,不到午睡的時候,即便是在圈椅裏打盹,也絕不上內寢躺著。彌光慣會伺候,待一切安頓好,擺手把侍立的人都遣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