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王涼涼瞥了他一眼,“我是說過要讓陝州軍易主,但我可曾支使你侵吞軍資?官家派你監軍,你卻背著我將糧餉收入自己的腰包,要不是我極力替你捂著,你墳頭的草都已經三尺高了。”
彌光懊惱不已,這李二真是巧舌如簧,自己竟有些說他不過。
憑心論,要將一個戍邊大將拉下馬,最好的辦法不就是屈死他嗎,自己將事情辦到了,不過順帶謀求了一點私利,誰知被這李二拿住了把柄,開始大做文章。是,陰差陽錯之下,原本看好的人選沒能接手易雲天的職務,但這全是因那人不長進,錯並不在自己。
彌光本想反駁,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因為知道說得再多都是徒勞,便歎了一口氣,垂著兩手道:“殿下這次邀小人前來究竟有什麽吩咐,請殿下言明吧。”
儀王也不耐煩與他囉嗦,隻問:“太子人選,官家可是定下了?這麽要緊的大事,彌令怎麽不派人告知我?”
彌光起先還粉飾,“這樣的機要,官家與內閣商議,哪裏準小人在場,因此太子人選究竟定了誰,小人也不得而知……”結果那眼風如刀,殺到他麵門上,彌光頓時一凜,後麵的話便刹住了。
儀王冷笑,“彌令拿我當傻子了,你是貼身伺候官家的人,若說毫不知情,你猜我可相信你?”亭內高懸的燈籠灑下一地水色,也照得他眉眼深深如鬼魅,說完這話又負手感慨,“彌令與我,怎麽忽然這麽見外了,難道是得知我不能登太子之位,所以決定另攀高枝,棄我於不顧了麽?”
他陰陽怪氣,著實引發了彌光的不滿,起先還打算極力應付,但轉念再一想,這李二是個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日了,便也無需諸多搪塞,悻悻笑道:“哪裏是我棄殿下於不顧,分明是殿下先舍棄小人的啊。當初殿下與易小娘子定親,就不曾考慮過小人的處境,那易小娘子恨我入骨,有朝一日易小娘子若是逼迫殿下取我性命,殿下究竟是取,還是不取?當時小人就擔心過,這世上哪有人深知別人拿自己的腦袋做交易,還能高枕無憂的,不是信不過殿下承諾,是信不過自己,小人幾斤幾兩,自己還是知道的。說句逾越的話,殿下想兩頭拉攏,最後兩頭都慢待,終究是殿下過於貪心所致,不能怨怪小人。”
儀王的出身,養成了他不可一世的性格,還從來沒有一個奴才,敢對他這樣出言不遜。
他慢慢乜起了眼,“這件事我早就與你解釋過,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是彌令太計較了。”
彌光說:“不是小人願意計較,是不得不計較,且成大事也是殿下的事,小人隻想保住自己的腦袋,這沒錯吧!況且如今易小娘子與殿下鬧起了退親,婚事一旦動搖,勢必影響慶國公立場。慶國公手握雄兵,又掌管著控鶴司兩萬禁衛,與他相比,小人不過是無足輕重的卑下之人,實在不敢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
他說得真切,儀王卻覺得意外,“易小娘子何時說要與我退親了?彌令若是想與我斷交,大可直接說出來,無需用這種捕風捉影的事來洗清自己。”
彌光笑了笑,“殿下不必遮掩,我已經全知道了。那日易小娘子來赴五公主的鶴宴,在慶壽門上聽見了你我的談話,回去便與殿下決裂了。小人深知自己不可與慶國公相提並論,為了保住腦袋獨善其身也是無奈之舉,還望殿下見諒。”
兩方的消息不對等,拚接起來,拚成了個麵目全非的四不像。
儀王隻是驚訝,到現在才發現般般已經察覺內情了,可她沒吵沒鬧,竟像無事發生一樣,連他都要意外於這年輕女孩的城府。不過也隻是轉瞬,他就看透了一切都是她的安排,瞞住他,挑唆彌光,彌光為求自保,自然率先動作。內侍麽,能做的無非是在官家麵前煽風點火,煽得官家重新徹查大哥的案子,煽得官家對他再無任何信任。除卻這些,還有自己那些不為人知的秘辛,應當也經由彌光之口傳到官家耳中了。
所以眼前此人確實不該留,這閹人最後的一點價值,就剩安撫般般,鞏固他與李宣凜之間的關係。
思及此,好些難題迎刃而解了,儀王負手道:“我若再向彌令下保,我料你也不願相信,隻是可惜了你我多年的交情,竟是如此不堪一擊。如今我也沒有什麽可怨怪彌令的,隻望彌令能夠將官家心裏的太子人選告知我,我為了這個位置,不辭辛勞多年,別人不知道,彌令是一清二楚的。”
彌光聽他這樣說,也知道彼此的交易做不下去,今日有個了斷也好,便道:“告訴殿下也可以,不過在此之前小人還要問一問,殿下究竟掌握了我多少證據,若是殿下向官家揭露當年的真相,那麽小人又當如何自處。”
儀王道:“買賣不成仁義在,這回出此下策,原就是因為彌令不肯相見,若是昨日彌令願意赴約,又何必鬧得這樣呢。我明白良禽擇木而棲的道理,果真到了無緣的地步,好聚好散也不是不可以,你我相交多年,這點道義還是有的。”
這樣的話從一位王侯嘴裏說出來,總還有三分可信。如今的彌光也並不覺得儀王有什麽可怕,官家既然要冊立太子,儀王是太子登基前最後的阻礙,用不了多久官家便會出手。儀王如今是窮途末路,未見得敢動他,因為不敢給官家拿住把柄,因為知道官家不會手下留情。
於是他稍稍放心,挺了挺脊背道:“那日官家宣了韓相公與嚴參政入崇政殿議事,小人些微聽見幾句,官家屬意的是壽春郡王。韓相公與嚴參政對這人選並不滿意,在閣內與官家爭論半晌,官家雖答應再作考慮,但更改的可能不大,拖字訣用到最後,內閣也不能更改詔書,最後定下便定下了。”
果然人選是三哥,他沉沉歎了口氣。無論如何,自己是與太子寶座失之交臂了,自己多年殫精竭慮到底是為什麽!
彌光呢,此時很有一種置身事外的輕鬆,對插著袖子,隱帶幾分刻薄道:“殿下還是看開些吧,時也運也,命中注定沒有帝王命格,還是不要強求了。官家查明了豫章郡王的案子,是殿下從中動了手腳,卻沒有因此追究殿下,說明還是念著父子之情的。殿下若是有心與官家重修舊好,便放下心裏的執念,去官家麵前負荊請罪吧,官家看在父子一場的份上,還是會原諒殿下的。他日殿下做個富貴閑王,娶妻生子好好過日子,三殿下性情疏闊,不是個不能容人的,隻要殿下安分守己,一個容身之處總會給殿下的。”
儀王仔細聽著他的諄諄教導,聽到最後綻出一個笑來,“彌令是個好奴才,卻不是個好同盟,不懂得一拍兩散時,人情留一線的道理。”
彌光正想反唇相譏,忽然發現自己被他扼住了咽喉。
一個經曆過大戰的男人,自身的武藝修為不會差,儀王又是諸兄弟中身手最好的,隻聽“哢嚓”一聲脆響,沒等彌光叫出聲來,便被折斷了脖子。
接著又是轟地一聲,身體被拋進了大池中,遠遠站著觀望的兩個小黃門見狀,幾乎嚇得肝膽俱裂,正心慌不知如何是好,背後兩記手刀斬下來,悶哼一聲便昏死過去了。
儀王收回視線,望向山野,讚歎是個沉屍的好地方。艮嶽留守的黃門不多,不花上兩三日,發現不了這裏的異樣。自己一直下不了決心,不敢盡力一搏,今日殺了彌光就沒有回頭路了,繼續走下去吧,籌謀了多年的計劃,早就該實行了。
從艮嶽出來,直奔易園,無需門房通傳,徑直入了內院。
彼時明妝剛拆了頭準備上床,忽然聽見外麵傳來女使的聲音,惶然叫著殿下,“請殿下稍待,小娘子怕是歇下了,等奴婢進去稟報一聲……”
可門還是被人一把推開了,儀王帶著肅殺之氣邁進上房,著實嚇了明妝好大一跳。
想是彌光那件事暴露了吧,她也早有準備了,於是直直望過去,“殿下大晚上闖進我的閨房,究竟有何貴幹?”
本以為接下來會直麵他的質問,甚至可能迎來一個窩心腳,結果竟沒有。他臉上的神情從肅穆轉變成溫軟,和聲道:“我先前聽說有賊人闖進易園作亂,所以不顧一切趕了來救你。般般,真是嚇壞我了,幸好你安然無恙。”
明妝疑惑地打量他一眼,心道哪裏有什麽賊人作亂,這上京最大的賊人難道不就是他嗎。隻是嘴上不好說,敷衍道:“多謝殿下關心,家下太平無事,外麵又有小廝護院,不會有人敢闖進來的。”
他哦了聲,笑道:“也是,我關心則亂了。”說罷又溫存詢問她,“時候還早,你這就要睡下了嗎?”
明妝看了看更漏,“不早了,這都快亥時了,我平日就是這個時辰上床睡覺的。”
可他為難地眨了下眼睛,“怎麽辦呢,我晚間有一場應酬,須得帶上小娘子一起去。你重新梳妝起來,跟我跑一趟,好不好?”
他忽然提出這樣的要求,讓她很覺納悶,納悶過後生了戒備,推脫道:“我已經換了寢衣,不願意再梳妝了,今日就不奉陪了吧。”
然而儀王蹙了下眉,“你我已經定親了,隻要親事還在,小娘子就該盡力為我周全。還是勉為其難吧,實在是件很要緊的事,再說事關你與慶國公,你果真不願意去嗎?”
他說話半吞半吐,存心要勾起明妝的好奇心,邊上的商媽媽看自家小娘子遲疑,輕聲道:“若可以,何不明日再說?小娘子還不曾這麽晚出過門……”
結果話未說完,換來了儀王不悅的低叱:“我與小娘子說話,哪裏有你插嘴的份!”
這下果真嚇著了屋裏所有人,因家裏沒有男性家主,姑娘當家處處都是和和氣氣的。如今來了個郎子,半夜三更闖進內院,言辭又是這麽鋒利,要不是忌憚他的身份,早就把他轟出去了。
明妝心裏急跳,也終於明白儀王這回來者不善,自己若是跟著他走,隻怕是要出事,但執意不跟他去,料想他也不會罷休。思來想去進退不得,隻好嘴上虛應,拿眼神示意商媽媽,讓她想辦法上沁園報信。
商媽媽會意了,悄悄從上房退出來,急急趕往後院小門。誰知一開門,還沒站穩,就被外麵的人拽進了暗巷。她要喊,很快又被堵住了嘴,隻好眼睜睜看著界身南巷裏光影往來,不多久一輛馬車從巷口經過,她知道,小娘子一定被強行押上車了。
這一去也許凶多吉少,她顧不得其他,奮力掙紮,沒想到竟被她掙脫了。她試圖追上馬車。可是馬車走得很快,這個時辰街道上行人稀少,幾乎是一路狂奔消失在了遠處的暗夜裏。商媽媽追得精疲力盡,停下粗喘了兩口氣,忙調轉方向,心急火燎朝沁園奔去。
那廂明妝坐在車輿內,驚恐地睇著儀王,他的側臉堅毅,想是下定了什麽決心,槽牙緊緊咬著,咬出了下頜的崢嶸。
她雖有些怕,但還是壯起了膽問:“殿下究竟要帶我去哪裏?”
與她並肩而坐的人恍若未聞,兩眼隻是穿過雕花的車窗,看向前方。
明妝忽地萌生了個主意,看準時機就想跳車,無奈又被他拽了回來。這回他又換上了笑臉,溫聲道:“你這是幹什麽?難道我還能害了你嗎?你安心坐著,我帶你去一個安全的地方。”
明妝自然不答應,掙紮道:“我在家好好的,家裏就很安全。你放開我,我不願意跟你去,我要回家……”
別看小小的姑娘,反抗起來也不好壓製,他有些惱火,慍聲道:“別動!你要是再掙,就別怪我傷你了。”可惜她並不理會,混亂中自己竟挨了她好幾下,到最後沒有辦法,隻得喝了聲,“彌光已經死了!”
明妝呆住了,一時回不過神來,“你說什麽?彌光死了?”
儀王那張臉上表情空白,良久才道:“是啊,就在剛才,死了。”
她終於冷靜下來,怔怔問:“殿下不是在哄我吧?”
他看了她一眼,“這不是你一直籌謀的嗎?有意放出風聲,離間彌光,讓他日夜恐懼,讓他倒戈相向。現在好了,你終於借由我的手替父報仇了,小娘子應當高興才對啊。”
車蓋下掛著的燈籠照進來一點光,照亮了他的麵目,從憤怒到萎頓到重振精神,明妝很驚訝,這麽短的時間內,能從一個人臉上看見如此複雜的人性轉換。
看來一切他都知道了,如果他說的是真的,彌光一死,自己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她忽然想哭,無能的女兒橫衝直撞,終於替爹爹報了仇,雖然無法讓爹爹的冤情大白於天下,但讓那個罪魁禍首償了命,對她來說也足夠了。
仿佛達成心願後的坦然,她沒有再鬧,安安靜靜坐在車內,跟他去了他要去的地方。
馬車停下後,他將她帶進了一個陌生的小院子,推門進上房,房裏燃著燈火,他回身將門合上,這才同她說了經過,告訴她彌光這會兒正飄在艮嶽的大池上,自己對她的承諾,也終於兌現了。
明妝很平靜,她站得筆直,帶著視死如歸的氣魄道:“殿下現在可以殺我了。”
儀王納罕,“我做什麽要殺你?”
“彌光死了,勢必會驚動官家,萬一查到殿下頭上,殿下不怕嗎?”她說罷,涼涼瞥了他一眼,“你原本和彌光交好,要不是我從中作梗,彌光恐怕現在還在為你斡旋。失了這個助力,一切便不可控了,殿下如今八成恨我入骨,告訴你,我不怕,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就是她這股倔強的模樣,惹得他笑起來,原來她也有小牛犢子一般的傲性。他轉而又來安撫她,“般般,你誤會我了,我和彌光從來不曾交好,不過表麵虛與委蛇而已,畢竟我在禁中行走,他又是官家身邊近侍,總不好正大光明得罪他。不過今日取了他的性命,確實是為給你一個交代,也迫使自己下了決心。”
明妝早就知道他所謂的決心是什麽,給她交代不過是順便罷了,“殿下難道不是拿彌光給我定心丸吃,也好借機拉攏慶國公?”
他微怔愣了下,“小娘子就是這麽看我的?你是我未過門的妻子,我為你完成心願,難道錯了嗎?還有李宣凜……”他走到她麵前,垂下眼脈脈望著她,明明眼神溫柔,語調裏卻帶著恫嚇,“以後不要再提他了,你是我的未婚妻,總在我麵前提及別的男人,我會不高興的。雖說你我的親事是一場交易,卻不妨礙我當真,可當我喜歡上你的時候,你卻戀著李宣凜,真讓人傷心。”
第67章
明妝有些慌, 自然更不可能承認,板著臉道:“殿下慎言,大可不必這種時候還來栽贓我。”
“我栽贓你了嗎?”他挺直腰,慢慢踱開了, 邊踱邊道, “我也不逼你承認喜歡他,但你的心究竟向著誰, 你自己知道。我呢, 問心無愧, 與你定了親, 就再也沒碰過別的女人,一心靜待你過門,但是小娘子好像沒有遵循契約,更沒有將我當成郎子。我那王府你從頭至尾來過兩回,而沁園方建成不足一月, 你就跑了三回, 誰親誰疏, 一目了然。不過沒關係, 我也不是小肚雞腸的人,少年人的愛慕可以理解, 等日後咱們成親生子,你的心自然就回來了, 我不著急。眼下呢, 我有一件要事必須去辦, 其中少不了李宣凜的支持, 但李宣凜這人不好拿捏, 他嘴上應承助我, 我卻怕他臨陣退縮,所以把你請到這裏來,就當是幫我一個忙,事成之後我必不會虧待你。”
看吧,說得多麽冠冕堂皇,明妝是頭一次遇見這樣不要臉的人,忿然道:“你是打算扣押我,逼迫他嗎?可惜殿下打錯了主意,他不過是看著我爹爹的麵子顧全我,你要利用他替你打前鋒,先要掂量我夠不夠分量。”
儀王失笑,“這樣妄自菲薄,可不是小娘子的作風。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對他來說有多重要,李宣凜是個悶葫蘆,有時候我都替他著急……”他苦惱地砸了砸嘴,“明明將你裝在心裏,可他偏不承認,裝得一副正人君子的仁義模樣,你說他不累麽?”
明妝心下震撼,也終於明白儀王上回為什麽要拿她作為籌碼,引李判上鉤了。在他看來,李判是對她有情的,但果真是這樣嗎?自己從來不敢奢望,他卻旁觀者清起來,大約除了自作聰明,沒有別的解釋了。
儀王則從她不屑的表情裏,讀出了她的腹誹。
擺事實講道理坐實他們互相有情嗎?大可不必!隻能說這兩個人都很遲鈍,也慶幸他們沒有再往前一步,否則自己便沒有立足之地了。現在親事已經定下,和皇子定親不像民間那樣定退隨意,易明妝的前途和他捆綁在一起,李宣凜隻要明白這點就足夠了。
轉頭看了眼案上更漏,他說:“我不能逗留太久,還有好些事等著我去安排。這一晝夜你就安心在這裏,不要想逃跑,也無需逃跑,等我來接你時,就是另一番天地了,我敢斷言,小娘子一定會喜歡的。”
可明妝哪裏能安心,她知道他要逼著李判跟他一起謀反,事若成了,李判早晚是他的眼中釘,將來必定除之而後快。若是敗了呢,那更是滿門抄斬的大罪,李判就活不成了。
思及此,她一把拽住了正欲離開的儀王,“殿下,這件事非同小可,還請殿下三思。”
儀王頓住了步子,正色看了她良久,“如果你是因舍不得我才說這番話,我大約會覺得很欣慰……”但他知道不可能,所以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望,轉而笑道,“小娘子要明白,我是為你才殺了彌光的,彌光一死,我就不能回頭了。為免官家責問,我必須先發製人,否則沒有活路的就是我,你懂麽?”
他說完便揚長而去了,明妝想追上去,無奈被門上的守衛攔住了去路。
她不死心,探著脖子叫了兩聲殿下,儀王聽見她的喊聲,走得愈發急切。待回到王府忙完部署,已至醜時,易園的人應當已經通稟李宣凜了,但他卻按兵不動,沒有漏夜過府質問,他就知道,一切穩妥了。
越是大戰在即,越要保持距離。李宣凜是個聰明人,他哪能不知道他將人轉移到別處的用意,無外乎扣押人質罷了。
次日朝堂之上,一切都如常,官家聽政時間長了便昏昏欲睡,文官諫諍武官緘默,儀王的眼梢瞥向斜後方的人,他掖著笏板低垂眼簾,這時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向上看,那把髹金的龍椅既遠且近,以前他以為隻要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就一定能登上去,結果事實證明,這種事還是要看運氣。
太子寶座,其實就算坐穩也還是一個等,不如一鼓作氣拿下王座,立竿見影的痛快。心下仔細盤算,還有八個時辰,一切就該有個說法了,因此愈發要耐下十二分的性子,熬過朝會漫長的時光。
終於到了尾聲,沒有商討出結論的政務,官家打算留待朝後解決,言官們臉上猶帶幾分薄怒,無奈地退出了朝堂。
儀王舉步邁出門檻,放眼望向紫宸殿前的廣場,外麵日光耀眼,今年的夏好像來得特別早,公服裏麵一層中衣,已經熱得幾乎穿不住了。
身邊的臣僚像潮水一樣向前湧,這兩日朝中風聲漸起,他也不如之前吃香,再也沒人來邀他赴宴吃席了。以前不耐煩應酬,但果真沒有應酬時,又覺得這種受冷落、無人問津的感覺,著實不大好受。
身後有腳步聲趕上來,那片紫色公服停留在他視野裏,不疾不徐地跟隨著,低聲問:“殿下將小娘子送到哪裏去了?”
儀王答得很淡然,“我不想讓她涉險,把她安頓在安全的地方了。目下她一切都好,你不用擔心。”
李宣凜沉默下來,沒有再多問,行至左銀台門前,往南拐進了夾道。
夾道往東那一大片就是鶴禁所在,官家未立太子,所以這地方一直空著。如今控鶴司建起來,除了正殿,各處都有人戍守,李宣凜例行巡查了一遍,往南出左掖門,回到控鶴司衙門,開始部署今晚的一切。
四直都虞侯,他已經先後召見過了,其中三人本來就是儀王的人,並不需要費口舌,剩下那個對他的景仰堪稱癡迷,當初入控鶴司便眼淚巴巴對他說:“卑職一向聽聞上將軍大名,隻可恨晚生了兩年,不能追隨上將軍征伐。現在好了,終於成為上將軍麾下,隻要上將軍讓我站著,我絕不坐著,上將軍讓我吃飯,我絕不喝湯。”所以這樣的追隨者,也用不著費盡心力說服。
待把他們打發走,屋裏隻剩下趙燈原等近侍,雖說這些年出生入死同進同退,但他們對上峰此舉,還是覺得難以理解。
李宣凜卻渾然未覺,繼續他的安排,“老趙、老梁,帶兩隊人馬守住東華門。”說著將視線又調向剩下兩人,“學之和習之帶一對人馬守住左掖門,你們這兩路人馬不必隨眾入禁中,隻需負責城門開合即可。”
四人惶惶應了,趙燈原忍了半日,實在忍不住,衝口道:“上將軍,眼下的太平局麵不好嗎?咱們打下邶國,官家多有封賞,上將軍已經是國公的爵位了,何必跟著儀王……”
坐上的李宣凜垂眼看著書案上的《孫子兵法》,極慢地說:“我有我的安排,你們不必過問。”
趙燈原反駁,“不是卑職等要過問,是……”
沒待他把話說完,李宣凜抬起眼來,“誰要是害怕,現在就走,我絕不攔著。”
彌光懊惱不已,這李二真是巧舌如簧,自己竟有些說他不過。
憑心論,要將一個戍邊大將拉下馬,最好的辦法不就是屈死他嗎,自己將事情辦到了,不過順帶謀求了一點私利,誰知被這李二拿住了把柄,開始大做文章。是,陰差陽錯之下,原本看好的人選沒能接手易雲天的職務,但這全是因那人不長進,錯並不在自己。
彌光本想反駁,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因為知道說得再多都是徒勞,便歎了一口氣,垂著兩手道:“殿下這次邀小人前來究竟有什麽吩咐,請殿下言明吧。”
儀王也不耐煩與他囉嗦,隻問:“太子人選,官家可是定下了?這麽要緊的大事,彌令怎麽不派人告知我?”
彌光起先還粉飾,“這樣的機要,官家與內閣商議,哪裏準小人在場,因此太子人選究竟定了誰,小人也不得而知……”結果那眼風如刀,殺到他麵門上,彌光頓時一凜,後麵的話便刹住了。
儀王冷笑,“彌令拿我當傻子了,你是貼身伺候官家的人,若說毫不知情,你猜我可相信你?”亭內高懸的燈籠灑下一地水色,也照得他眉眼深深如鬼魅,說完這話又負手感慨,“彌令與我,怎麽忽然這麽見外了,難道是得知我不能登太子之位,所以決定另攀高枝,棄我於不顧了麽?”
他陰陽怪氣,著實引發了彌光的不滿,起先還打算極力應付,但轉念再一想,這李二是個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日了,便也無需諸多搪塞,悻悻笑道:“哪裏是我棄殿下於不顧,分明是殿下先舍棄小人的啊。當初殿下與易小娘子定親,就不曾考慮過小人的處境,那易小娘子恨我入骨,有朝一日易小娘子若是逼迫殿下取我性命,殿下究竟是取,還是不取?當時小人就擔心過,這世上哪有人深知別人拿自己的腦袋做交易,還能高枕無憂的,不是信不過殿下承諾,是信不過自己,小人幾斤幾兩,自己還是知道的。說句逾越的話,殿下想兩頭拉攏,最後兩頭都慢待,終究是殿下過於貪心所致,不能怨怪小人。”
儀王的出身,養成了他不可一世的性格,還從來沒有一個奴才,敢對他這樣出言不遜。
他慢慢乜起了眼,“這件事我早就與你解釋過,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是彌令太計較了。”
彌光說:“不是小人願意計較,是不得不計較,且成大事也是殿下的事,小人隻想保住自己的腦袋,這沒錯吧!況且如今易小娘子與殿下鬧起了退親,婚事一旦動搖,勢必影響慶國公立場。慶國公手握雄兵,又掌管著控鶴司兩萬禁衛,與他相比,小人不過是無足輕重的卑下之人,實在不敢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
他說得真切,儀王卻覺得意外,“易小娘子何時說要與我退親了?彌令若是想與我斷交,大可直接說出來,無需用這種捕風捉影的事來洗清自己。”
彌光笑了笑,“殿下不必遮掩,我已經全知道了。那日易小娘子來赴五公主的鶴宴,在慶壽門上聽見了你我的談話,回去便與殿下決裂了。小人深知自己不可與慶國公相提並論,為了保住腦袋獨善其身也是無奈之舉,還望殿下見諒。”
兩方的消息不對等,拚接起來,拚成了個麵目全非的四不像。
儀王隻是驚訝,到現在才發現般般已經察覺內情了,可她沒吵沒鬧,竟像無事發生一樣,連他都要意外於這年輕女孩的城府。不過也隻是轉瞬,他就看透了一切都是她的安排,瞞住他,挑唆彌光,彌光為求自保,自然率先動作。內侍麽,能做的無非是在官家麵前煽風點火,煽得官家重新徹查大哥的案子,煽得官家對他再無任何信任。除卻這些,還有自己那些不為人知的秘辛,應當也經由彌光之口傳到官家耳中了。
所以眼前此人確實不該留,這閹人最後的一點價值,就剩安撫般般,鞏固他與李宣凜之間的關係。
思及此,好些難題迎刃而解了,儀王負手道:“我若再向彌令下保,我料你也不願相信,隻是可惜了你我多年的交情,竟是如此不堪一擊。如今我也沒有什麽可怨怪彌令的,隻望彌令能夠將官家心裏的太子人選告知我,我為了這個位置,不辭辛勞多年,別人不知道,彌令是一清二楚的。”
彌光聽他這樣說,也知道彼此的交易做不下去,今日有個了斷也好,便道:“告訴殿下也可以,不過在此之前小人還要問一問,殿下究竟掌握了我多少證據,若是殿下向官家揭露當年的真相,那麽小人又當如何自處。”
儀王道:“買賣不成仁義在,這回出此下策,原就是因為彌令不肯相見,若是昨日彌令願意赴約,又何必鬧得這樣呢。我明白良禽擇木而棲的道理,果真到了無緣的地步,好聚好散也不是不可以,你我相交多年,這點道義還是有的。”
這樣的話從一位王侯嘴裏說出來,總還有三分可信。如今的彌光也並不覺得儀王有什麽可怕,官家既然要冊立太子,儀王是太子登基前最後的阻礙,用不了多久官家便會出手。儀王如今是窮途末路,未見得敢動他,因為不敢給官家拿住把柄,因為知道官家不會手下留情。
於是他稍稍放心,挺了挺脊背道:“那日官家宣了韓相公與嚴參政入崇政殿議事,小人些微聽見幾句,官家屬意的是壽春郡王。韓相公與嚴參政對這人選並不滿意,在閣內與官家爭論半晌,官家雖答應再作考慮,但更改的可能不大,拖字訣用到最後,內閣也不能更改詔書,最後定下便定下了。”
果然人選是三哥,他沉沉歎了口氣。無論如何,自己是與太子寶座失之交臂了,自己多年殫精竭慮到底是為什麽!
彌光呢,此時很有一種置身事外的輕鬆,對插著袖子,隱帶幾分刻薄道:“殿下還是看開些吧,時也運也,命中注定沒有帝王命格,還是不要強求了。官家查明了豫章郡王的案子,是殿下從中動了手腳,卻沒有因此追究殿下,說明還是念著父子之情的。殿下若是有心與官家重修舊好,便放下心裏的執念,去官家麵前負荊請罪吧,官家看在父子一場的份上,還是會原諒殿下的。他日殿下做個富貴閑王,娶妻生子好好過日子,三殿下性情疏闊,不是個不能容人的,隻要殿下安分守己,一個容身之處總會給殿下的。”
儀王仔細聽著他的諄諄教導,聽到最後綻出一個笑來,“彌令是個好奴才,卻不是個好同盟,不懂得一拍兩散時,人情留一線的道理。”
彌光正想反唇相譏,忽然發現自己被他扼住了咽喉。
一個經曆過大戰的男人,自身的武藝修為不會差,儀王又是諸兄弟中身手最好的,隻聽“哢嚓”一聲脆響,沒等彌光叫出聲來,便被折斷了脖子。
接著又是轟地一聲,身體被拋進了大池中,遠遠站著觀望的兩個小黃門見狀,幾乎嚇得肝膽俱裂,正心慌不知如何是好,背後兩記手刀斬下來,悶哼一聲便昏死過去了。
儀王收回視線,望向山野,讚歎是個沉屍的好地方。艮嶽留守的黃門不多,不花上兩三日,發現不了這裏的異樣。自己一直下不了決心,不敢盡力一搏,今日殺了彌光就沒有回頭路了,繼續走下去吧,籌謀了多年的計劃,早就該實行了。
從艮嶽出來,直奔易園,無需門房通傳,徑直入了內院。
彼時明妝剛拆了頭準備上床,忽然聽見外麵傳來女使的聲音,惶然叫著殿下,“請殿下稍待,小娘子怕是歇下了,等奴婢進去稟報一聲……”
可門還是被人一把推開了,儀王帶著肅殺之氣邁進上房,著實嚇了明妝好大一跳。
想是彌光那件事暴露了吧,她也早有準備了,於是直直望過去,“殿下大晚上闖進我的閨房,究竟有何貴幹?”
本以為接下來會直麵他的質問,甚至可能迎來一個窩心腳,結果竟沒有。他臉上的神情從肅穆轉變成溫軟,和聲道:“我先前聽說有賊人闖進易園作亂,所以不顧一切趕了來救你。般般,真是嚇壞我了,幸好你安然無恙。”
明妝疑惑地打量他一眼,心道哪裏有什麽賊人作亂,這上京最大的賊人難道不就是他嗎。隻是嘴上不好說,敷衍道:“多謝殿下關心,家下太平無事,外麵又有小廝護院,不會有人敢闖進來的。”
他哦了聲,笑道:“也是,我關心則亂了。”說罷又溫存詢問她,“時候還早,你這就要睡下了嗎?”
明妝看了看更漏,“不早了,這都快亥時了,我平日就是這個時辰上床睡覺的。”
可他為難地眨了下眼睛,“怎麽辦呢,我晚間有一場應酬,須得帶上小娘子一起去。你重新梳妝起來,跟我跑一趟,好不好?”
他忽然提出這樣的要求,讓她很覺納悶,納悶過後生了戒備,推脫道:“我已經換了寢衣,不願意再梳妝了,今日就不奉陪了吧。”
然而儀王蹙了下眉,“你我已經定親了,隻要親事還在,小娘子就該盡力為我周全。還是勉為其難吧,實在是件很要緊的事,再說事關你與慶國公,你果真不願意去嗎?”
他說話半吞半吐,存心要勾起明妝的好奇心,邊上的商媽媽看自家小娘子遲疑,輕聲道:“若可以,何不明日再說?小娘子還不曾這麽晚出過門……”
結果話未說完,換來了儀王不悅的低叱:“我與小娘子說話,哪裏有你插嘴的份!”
這下果真嚇著了屋裏所有人,因家裏沒有男性家主,姑娘當家處處都是和和氣氣的。如今來了個郎子,半夜三更闖進內院,言辭又是這麽鋒利,要不是忌憚他的身份,早就把他轟出去了。
明妝心裏急跳,也終於明白儀王這回來者不善,自己若是跟著他走,隻怕是要出事,但執意不跟他去,料想他也不會罷休。思來想去進退不得,隻好嘴上虛應,拿眼神示意商媽媽,讓她想辦法上沁園報信。
商媽媽會意了,悄悄從上房退出來,急急趕往後院小門。誰知一開門,還沒站穩,就被外麵的人拽進了暗巷。她要喊,很快又被堵住了嘴,隻好眼睜睜看著界身南巷裏光影往來,不多久一輛馬車從巷口經過,她知道,小娘子一定被強行押上車了。
這一去也許凶多吉少,她顧不得其他,奮力掙紮,沒想到竟被她掙脫了。她試圖追上馬車。可是馬車走得很快,這個時辰街道上行人稀少,幾乎是一路狂奔消失在了遠處的暗夜裏。商媽媽追得精疲力盡,停下粗喘了兩口氣,忙調轉方向,心急火燎朝沁園奔去。
那廂明妝坐在車輿內,驚恐地睇著儀王,他的側臉堅毅,想是下定了什麽決心,槽牙緊緊咬著,咬出了下頜的崢嶸。
她雖有些怕,但還是壯起了膽問:“殿下究竟要帶我去哪裏?”
與她並肩而坐的人恍若未聞,兩眼隻是穿過雕花的車窗,看向前方。
明妝忽地萌生了個主意,看準時機就想跳車,無奈又被他拽了回來。這回他又換上了笑臉,溫聲道:“你這是幹什麽?難道我還能害了你嗎?你安心坐著,我帶你去一個安全的地方。”
明妝自然不答應,掙紮道:“我在家好好的,家裏就很安全。你放開我,我不願意跟你去,我要回家……”
別看小小的姑娘,反抗起來也不好壓製,他有些惱火,慍聲道:“別動!你要是再掙,就別怪我傷你了。”可惜她並不理會,混亂中自己竟挨了她好幾下,到最後沒有辦法,隻得喝了聲,“彌光已經死了!”
明妝呆住了,一時回不過神來,“你說什麽?彌光死了?”
儀王那張臉上表情空白,良久才道:“是啊,就在剛才,死了。”
她終於冷靜下來,怔怔問:“殿下不是在哄我吧?”
他看了她一眼,“這不是你一直籌謀的嗎?有意放出風聲,離間彌光,讓他日夜恐懼,讓他倒戈相向。現在好了,你終於借由我的手替父報仇了,小娘子應當高興才對啊。”
車蓋下掛著的燈籠照進來一點光,照亮了他的麵目,從憤怒到萎頓到重振精神,明妝很驚訝,這麽短的時間內,能從一個人臉上看見如此複雜的人性轉換。
看來一切他都知道了,如果他說的是真的,彌光一死,自己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她忽然想哭,無能的女兒橫衝直撞,終於替爹爹報了仇,雖然無法讓爹爹的冤情大白於天下,但讓那個罪魁禍首償了命,對她來說也足夠了。
仿佛達成心願後的坦然,她沒有再鬧,安安靜靜坐在車內,跟他去了他要去的地方。
馬車停下後,他將她帶進了一個陌生的小院子,推門進上房,房裏燃著燈火,他回身將門合上,這才同她說了經過,告訴她彌光這會兒正飄在艮嶽的大池上,自己對她的承諾,也終於兌現了。
明妝很平靜,她站得筆直,帶著視死如歸的氣魄道:“殿下現在可以殺我了。”
儀王納罕,“我做什麽要殺你?”
“彌光死了,勢必會驚動官家,萬一查到殿下頭上,殿下不怕嗎?”她說罷,涼涼瞥了他一眼,“你原本和彌光交好,要不是我從中作梗,彌光恐怕現在還在為你斡旋。失了這個助力,一切便不可控了,殿下如今八成恨我入骨,告訴你,我不怕,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就是她這股倔強的模樣,惹得他笑起來,原來她也有小牛犢子一般的傲性。他轉而又來安撫她,“般般,你誤會我了,我和彌光從來不曾交好,不過表麵虛與委蛇而已,畢竟我在禁中行走,他又是官家身邊近侍,總不好正大光明得罪他。不過今日取了他的性命,確實是為給你一個交代,也迫使自己下了決心。”
明妝早就知道他所謂的決心是什麽,給她交代不過是順便罷了,“殿下難道不是拿彌光給我定心丸吃,也好借機拉攏慶國公?”
他微怔愣了下,“小娘子就是這麽看我的?你是我未過門的妻子,我為你完成心願,難道錯了嗎?還有李宣凜……”他走到她麵前,垂下眼脈脈望著她,明明眼神溫柔,語調裏卻帶著恫嚇,“以後不要再提他了,你是我的未婚妻,總在我麵前提及別的男人,我會不高興的。雖說你我的親事是一場交易,卻不妨礙我當真,可當我喜歡上你的時候,你卻戀著李宣凜,真讓人傷心。”
第67章
明妝有些慌, 自然更不可能承認,板著臉道:“殿下慎言,大可不必這種時候還來栽贓我。”
“我栽贓你了嗎?”他挺直腰,慢慢踱開了, 邊踱邊道, “我也不逼你承認喜歡他,但你的心究竟向著誰, 你自己知道。我呢, 問心無愧, 與你定了親, 就再也沒碰過別的女人,一心靜待你過門,但是小娘子好像沒有遵循契約,更沒有將我當成郎子。我那王府你從頭至尾來過兩回,而沁園方建成不足一月, 你就跑了三回, 誰親誰疏, 一目了然。不過沒關係, 我也不是小肚雞腸的人,少年人的愛慕可以理解, 等日後咱們成親生子,你的心自然就回來了, 我不著急。眼下呢, 我有一件要事必須去辦, 其中少不了李宣凜的支持, 但李宣凜這人不好拿捏, 他嘴上應承助我, 我卻怕他臨陣退縮,所以把你請到這裏來,就當是幫我一個忙,事成之後我必不會虧待你。”
看吧,說得多麽冠冕堂皇,明妝是頭一次遇見這樣不要臉的人,忿然道:“你是打算扣押我,逼迫他嗎?可惜殿下打錯了主意,他不過是看著我爹爹的麵子顧全我,你要利用他替你打前鋒,先要掂量我夠不夠分量。”
儀王失笑,“這樣妄自菲薄,可不是小娘子的作風。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對他來說有多重要,李宣凜是個悶葫蘆,有時候我都替他著急……”他苦惱地砸了砸嘴,“明明將你裝在心裏,可他偏不承認,裝得一副正人君子的仁義模樣,你說他不累麽?”
明妝心下震撼,也終於明白儀王上回為什麽要拿她作為籌碼,引李判上鉤了。在他看來,李判是對她有情的,但果真是這樣嗎?自己從來不敢奢望,他卻旁觀者清起來,大約除了自作聰明,沒有別的解釋了。
儀王則從她不屑的表情裏,讀出了她的腹誹。
擺事實講道理坐實他們互相有情嗎?大可不必!隻能說這兩個人都很遲鈍,也慶幸他們沒有再往前一步,否則自己便沒有立足之地了。現在親事已經定下,和皇子定親不像民間那樣定退隨意,易明妝的前途和他捆綁在一起,李宣凜隻要明白這點就足夠了。
轉頭看了眼案上更漏,他說:“我不能逗留太久,還有好些事等著我去安排。這一晝夜你就安心在這裏,不要想逃跑,也無需逃跑,等我來接你時,就是另一番天地了,我敢斷言,小娘子一定會喜歡的。”
可明妝哪裏能安心,她知道他要逼著李判跟他一起謀反,事若成了,李判早晚是他的眼中釘,將來必定除之而後快。若是敗了呢,那更是滿門抄斬的大罪,李判就活不成了。
思及此,她一把拽住了正欲離開的儀王,“殿下,這件事非同小可,還請殿下三思。”
儀王頓住了步子,正色看了她良久,“如果你是因舍不得我才說這番話,我大約會覺得很欣慰……”但他知道不可能,所以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望,轉而笑道,“小娘子要明白,我是為你才殺了彌光的,彌光一死,我就不能回頭了。為免官家責問,我必須先發製人,否則沒有活路的就是我,你懂麽?”
他說完便揚長而去了,明妝想追上去,無奈被門上的守衛攔住了去路。
她不死心,探著脖子叫了兩聲殿下,儀王聽見她的喊聲,走得愈發急切。待回到王府忙完部署,已至醜時,易園的人應當已經通稟李宣凜了,但他卻按兵不動,沒有漏夜過府質問,他就知道,一切穩妥了。
越是大戰在即,越要保持距離。李宣凜是個聰明人,他哪能不知道他將人轉移到別處的用意,無外乎扣押人質罷了。
次日朝堂之上,一切都如常,官家聽政時間長了便昏昏欲睡,文官諫諍武官緘默,儀王的眼梢瞥向斜後方的人,他掖著笏板低垂眼簾,這時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向上看,那把髹金的龍椅既遠且近,以前他以為隻要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就一定能登上去,結果事實證明,這種事還是要看運氣。
太子寶座,其實就算坐穩也還是一個等,不如一鼓作氣拿下王座,立竿見影的痛快。心下仔細盤算,還有八個時辰,一切就該有個說法了,因此愈發要耐下十二分的性子,熬過朝會漫長的時光。
終於到了尾聲,沒有商討出結論的政務,官家打算留待朝後解決,言官們臉上猶帶幾分薄怒,無奈地退出了朝堂。
儀王舉步邁出門檻,放眼望向紫宸殿前的廣場,外麵日光耀眼,今年的夏好像來得特別早,公服裏麵一層中衣,已經熱得幾乎穿不住了。
身邊的臣僚像潮水一樣向前湧,這兩日朝中風聲漸起,他也不如之前吃香,再也沒人來邀他赴宴吃席了。以前不耐煩應酬,但果真沒有應酬時,又覺得這種受冷落、無人問津的感覺,著實不大好受。
身後有腳步聲趕上來,那片紫色公服停留在他視野裏,不疾不徐地跟隨著,低聲問:“殿下將小娘子送到哪裏去了?”
儀王答得很淡然,“我不想讓她涉險,把她安頓在安全的地方了。目下她一切都好,你不用擔心。”
李宣凜沉默下來,沒有再多問,行至左銀台門前,往南拐進了夾道。
夾道往東那一大片就是鶴禁所在,官家未立太子,所以這地方一直空著。如今控鶴司建起來,除了正殿,各處都有人戍守,李宣凜例行巡查了一遍,往南出左掖門,回到控鶴司衙門,開始部署今晚的一切。
四直都虞侯,他已經先後召見過了,其中三人本來就是儀王的人,並不需要費口舌,剩下那個對他的景仰堪稱癡迷,當初入控鶴司便眼淚巴巴對他說:“卑職一向聽聞上將軍大名,隻可恨晚生了兩年,不能追隨上將軍征伐。現在好了,終於成為上將軍麾下,隻要上將軍讓我站著,我絕不坐著,上將軍讓我吃飯,我絕不喝湯。”所以這樣的追隨者,也用不著費盡心力說服。
待把他們打發走,屋裏隻剩下趙燈原等近侍,雖說這些年出生入死同進同退,但他們對上峰此舉,還是覺得難以理解。
李宣凜卻渾然未覺,繼續他的安排,“老趙、老梁,帶兩隊人馬守住東華門。”說著將視線又調向剩下兩人,“學之和習之帶一對人馬守住左掖門,你們這兩路人馬不必隨眾入禁中,隻需負責城門開合即可。”
四人惶惶應了,趙燈原忍了半日,實在忍不住,衝口道:“上將軍,眼下的太平局麵不好嗎?咱們打下邶國,官家多有封賞,上將軍已經是國公的爵位了,何必跟著儀王……”
坐上的李宣凜垂眼看著書案上的《孫子兵法》,極慢地說:“我有我的安排,你們不必過問。”
趙燈原反駁,“不是卑職等要過問,是……”
沒待他把話說完,李宣凜抬起眼來,“誰要是害怕,現在就走,我絕不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