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見山那一腳踹在楊曠和女鬼溫如身上,也不過勉強把兩人分開,甚至還讓溫如騰出手來留了份神識在楊曠身上。
要是自己在不危山上和楊見山一般年齡的時候,那一腳下去,任你是比溫如厲害十倍的厲鬼,也不敢留下那份神識的。自己都要魂飛魄散了,還顧得上別人?
要說那武夫畫符的手段,更是拙劣不堪,也就是自己不再是那純粹武夫,要是換成自己畫符,那溫如就立馬變成一活脫脫的大美女了,恐怕比生前還要楚楚動人。可惜自己現在畫不了了,隻能讓楊見山嚐試一下。
雖然李西山對那些符籙圖案隻是隨便掃過幾眼,看了個大概,但是楊見山畫符的效果,肯定會有的。
那些符籙修士畫符?那真是畫虎不成反類貓,創意有了,實際效果,差了太遠。
李西山確實覺得有些可惜,不過,並不覺得自己在不危山上做錯了什麽。
不危山上,有那武夫畫符的記載,不過,就算是不危山上最無聊的人,也不會去研究那些符籙圖案的。
李西山覺得自己這個說法很靠譜了,小鬼不就是不危山上最無聊的人嗎?不管是小的時候挨的那些打,還是長大後去打別人,回頭想想,都挺莫名其妙的,真沒什麽說得過去的理由。
小鬼打架最多,反而最無聊。
楊見山畫的那張蚯蚓爬爬的符籙,充其量也隻能稱作挑燈符,或者叫做指引符,類似於護身符那種,不過隻是起醒神作用,能不能維持那一點靈氣不散,還是要靠溫如自己。
不過那楊曠似乎要更加走運一些,在楊見山一腳之後,人身天地雖說更加破碎不堪,但是楊見山又加了一拳,卻有了點蠢蠢欲動的跡象。
要知道,這數百年間,楊曠一直修生死關,隻能維持自己肉身不死,勉強留給溫如一個棲身之地,讓她在午夜時分能夠出來玩耍一番。
而楊曠自己對外界是半點也沒有主動意識的。所以今夜,包括往日所作所為,都是溫如借自己身軀行事。至於做什麽,楊曠就半點做不得主了。
至於這些休戚與共歲月是誰在照顧誰,其實再清楚不過。
溫如的孩子氣,很有可能會讓楊曠的數百年苦心經營賦予東流水,畢竟一旦被有心人發現苗頭、打破禁製,這楊曠就會徹底淪為一具最多是金丹境界的傀儡。
若是保留一份真靈激發凶性,成為一具鬼嬰,那就能留下元嬰境界了。退一萬步說,哪怕隻留下個洞府境,也能幫助主人溫養氣穴、積攢靈氣。
要是這些都不能煉化成功,最少也可以得手一件仙人遺蛻,不管是哪個境界身死道消,都能有個容身之所。就如這些年的溫如一般。
要說溫如對楊曠有什麽幫助,那就很簡單了,就是在被人發現之後,溫如可以帶著楊曠跑路。
不過就溫如這點道行,逃跑和不跑也沒什麽差別。
就如今夜,若不是這金身境武夫隻是不小心和一個極不靠譜的譜牒仙師一起不小心撞入此地,根本沒有針對他們的意思,要不然溫如和楊曠無論如何也難逃厄運。
而如今隨著人身小天地的蠢蠢欲動,楊曠終於有希望能夠暫時分出一份神識和外界溝通。其實,楊曠已經嚐試著做過一次了,他看著溫如,眼珠已經擺動過幾回,然後還試著叫了她名字一聲。
“我那片身外小天地,雖然維持不久,威力真不小了!”李西山右手握拳,用力砸在左手掌心,給自己打氣,好多蚊蟲都被自己的那陣寒冷罡氣凍僵了。
確實挺厲害的,隻比公羊墨羽的小天地不管是威力還是範圍略小一些,其餘有差別嗎?
當然還是有一些,不過在李西山看來,也不算大了,自己要是用盡全力,還能再往外延伸三寸五寸的,至於再久一些,李西山搖了下頭,這次真盡力了。
楊見山微微皺眉。
李西山心內暗笑。這個李西山身外小天地的說法,自然是忽悠楊見山的。自己要真有仙人境界,還不在這片天地橫著走?
楊見山背著小竹箱走在前麵,李西山搖著折扇,優哉遊哉跟在後麵。
雖然出了南安郡,已經是江陵郡地界,放在前幾天,李西山依然是不敢這樣走路,不過,要說後悔,李西山是後悔得腸子都青了。
哪裏有什麽被通緝的意思啊,自己也就是個魚餌,還是不小心自己撞進來的,用那位在南安郡邊界向自己出手的老神仙的話說,要不是收手及時,自己和楊見山恐怕就魂飛魄散了。
就在那時候,李西山就恍然大悟,然後就後悔得腸子都青了。
不過,這都是李西山帶著楊見山深入不毛、五月渡江之後的事情了。
雖然看起來是李西山跟在楊見山屁股後麵走,其實主心骨真的是李西山,要沒有李西山一直打退堂鼓,小小的楊見山還是個少年郎,堅持不下去的。此中真意,懂的人少之又少。
倒不是老神仙殺了兩人會有什麽麻煩,其實就是根本不能殺,要不是這個叫李西山的愣頭青好巧不巧一頭撞上來,老神仙是不可能在這裏露麵的。老神仙知道,宇文楚是希望把這兩人留給二皇子,二皇子什麽心性,老神仙再清楚不過。
李西山和楊見山,這兩三個月,都是在窮山惡水間行走,吃不好睡不好不說,住的地方,就是幕天席地。李西山是個打死也不願吃苦的,心中怨氣可想而知。
尤其是被女鬼溫如誤會之後,李西山痛定思痛,覺得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自己光輝偉岸的形象再有任何一點下降了。身體上吃點苦,不要緊,但要是被女子誤以為不是好人,那真是吃了天地間最大的苦了。
於是在這一天,就在李西山和楊見山終於走出窮山惡水,來到一個小鎮,開始就要遇到行人的時候,李西山緊走幾步,來到楊見山身邊,“這個小竹箱挺沉的,別累著你,我來背吧。”
沒等楊見山有所表示,李西山已經把小竹箱拿過來,背在身上。
要是自己在不危山上和楊見山一般年齡的時候,那一腳下去,任你是比溫如厲害十倍的厲鬼,也不敢留下那份神識的。自己都要魂飛魄散了,還顧得上別人?
要說那武夫畫符的手段,更是拙劣不堪,也就是自己不再是那純粹武夫,要是換成自己畫符,那溫如就立馬變成一活脫脫的大美女了,恐怕比生前還要楚楚動人。可惜自己現在畫不了了,隻能讓楊見山嚐試一下。
雖然李西山對那些符籙圖案隻是隨便掃過幾眼,看了個大概,但是楊見山畫符的效果,肯定會有的。
那些符籙修士畫符?那真是畫虎不成反類貓,創意有了,實際效果,差了太遠。
李西山確實覺得有些可惜,不過,並不覺得自己在不危山上做錯了什麽。
不危山上,有那武夫畫符的記載,不過,就算是不危山上最無聊的人,也不會去研究那些符籙圖案的。
李西山覺得自己這個說法很靠譜了,小鬼不就是不危山上最無聊的人嗎?不管是小的時候挨的那些打,還是長大後去打別人,回頭想想,都挺莫名其妙的,真沒什麽說得過去的理由。
小鬼打架最多,反而最無聊。
楊見山畫的那張蚯蚓爬爬的符籙,充其量也隻能稱作挑燈符,或者叫做指引符,類似於護身符那種,不過隻是起醒神作用,能不能維持那一點靈氣不散,還是要靠溫如自己。
不過那楊曠似乎要更加走運一些,在楊見山一腳之後,人身天地雖說更加破碎不堪,但是楊見山又加了一拳,卻有了點蠢蠢欲動的跡象。
要知道,這數百年間,楊曠一直修生死關,隻能維持自己肉身不死,勉強留給溫如一個棲身之地,讓她在午夜時分能夠出來玩耍一番。
而楊曠自己對外界是半點也沒有主動意識的。所以今夜,包括往日所作所為,都是溫如借自己身軀行事。至於做什麽,楊曠就半點做不得主了。
至於這些休戚與共歲月是誰在照顧誰,其實再清楚不過。
溫如的孩子氣,很有可能會讓楊曠的數百年苦心經營賦予東流水,畢竟一旦被有心人發現苗頭、打破禁製,這楊曠就會徹底淪為一具最多是金丹境界的傀儡。
若是保留一份真靈激發凶性,成為一具鬼嬰,那就能留下元嬰境界了。退一萬步說,哪怕隻留下個洞府境,也能幫助主人溫養氣穴、積攢靈氣。
要是這些都不能煉化成功,最少也可以得手一件仙人遺蛻,不管是哪個境界身死道消,都能有個容身之所。就如這些年的溫如一般。
要說溫如對楊曠有什麽幫助,那就很簡單了,就是在被人發現之後,溫如可以帶著楊曠跑路。
不過就溫如這點道行,逃跑和不跑也沒什麽差別。
就如今夜,若不是這金身境武夫隻是不小心和一個極不靠譜的譜牒仙師一起不小心撞入此地,根本沒有針對他們的意思,要不然溫如和楊曠無論如何也難逃厄運。
而如今隨著人身小天地的蠢蠢欲動,楊曠終於有希望能夠暫時分出一份神識和外界溝通。其實,楊曠已經嚐試著做過一次了,他看著溫如,眼珠已經擺動過幾回,然後還試著叫了她名字一聲。
“我那片身外小天地,雖然維持不久,威力真不小了!”李西山右手握拳,用力砸在左手掌心,給自己打氣,好多蚊蟲都被自己的那陣寒冷罡氣凍僵了。
確實挺厲害的,隻比公羊墨羽的小天地不管是威力還是範圍略小一些,其餘有差別嗎?
當然還是有一些,不過在李西山看來,也不算大了,自己要是用盡全力,還能再往外延伸三寸五寸的,至於再久一些,李西山搖了下頭,這次真盡力了。
楊見山微微皺眉。
李西山心內暗笑。這個李西山身外小天地的說法,自然是忽悠楊見山的。自己要真有仙人境界,還不在這片天地橫著走?
楊見山背著小竹箱走在前麵,李西山搖著折扇,優哉遊哉跟在後麵。
雖然出了南安郡,已經是江陵郡地界,放在前幾天,李西山依然是不敢這樣走路,不過,要說後悔,李西山是後悔得腸子都青了。
哪裏有什麽被通緝的意思啊,自己也就是個魚餌,還是不小心自己撞進來的,用那位在南安郡邊界向自己出手的老神仙的話說,要不是收手及時,自己和楊見山恐怕就魂飛魄散了。
就在那時候,李西山就恍然大悟,然後就後悔得腸子都青了。
不過,這都是李西山帶著楊見山深入不毛、五月渡江之後的事情了。
雖然看起來是李西山跟在楊見山屁股後麵走,其實主心骨真的是李西山,要沒有李西山一直打退堂鼓,小小的楊見山還是個少年郎,堅持不下去的。此中真意,懂的人少之又少。
倒不是老神仙殺了兩人會有什麽麻煩,其實就是根本不能殺,要不是這個叫李西山的愣頭青好巧不巧一頭撞上來,老神仙是不可能在這裏露麵的。老神仙知道,宇文楚是希望把這兩人留給二皇子,二皇子什麽心性,老神仙再清楚不過。
李西山和楊見山,這兩三個月,都是在窮山惡水間行走,吃不好睡不好不說,住的地方,就是幕天席地。李西山是個打死也不願吃苦的,心中怨氣可想而知。
尤其是被女鬼溫如誤會之後,李西山痛定思痛,覺得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自己光輝偉岸的形象再有任何一點下降了。身體上吃點苦,不要緊,但要是被女子誤以為不是好人,那真是吃了天地間最大的苦了。
於是在這一天,就在李西山和楊見山終於走出窮山惡水,來到一個小鎮,開始就要遇到行人的時候,李西山緊走幾步,來到楊見山身邊,“這個小竹箱挺沉的,別累著你,我來背吧。”
沒等楊見山有所表示,李西山已經把小竹箱拿過來,背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