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容易理解。比如說發生了一件事情,你用道理去解釋,比較容易講通。而如果你專門去做一件事情,去驗證一個道理,那樣造成的後果,往往不一定是你想象的樣子,不管是起因結果還是過程,就往往被人遠近高低各不同了。要是被有心人曲解,那就更加百口莫辯。


    明川禪師一開始還要說上幾句,看李西山並沒有多少興趣的樣子,就隻能作罷,看到個小沙彌正在那裏閑逛,就把小沙彌喚過來,輕聲囑咐一番。然後借口還有事情前往處理,讓李西山和楊見山先隨處看看。


    李西山是善解人意的人,看明川禪師沒有攆人,還特意安排小沙彌陪著自己兩人,很心滿意足了。


    李西山看了眼明眸皓齒、長相清秀的小沙彌,小沙彌單手豎在胸前,深深施了一禮,就在前麵帶路。


    李西山和楊見山跟在後麵,繞過幾個人群之後,小沙彌把身體站直,站在那裏。


    李西山看了看等在那裏的功德箱,馬上有了些領悟,“小師傅來寺中多久了?”其實許願池也有,不過李西山和楊見山都是須眉男兒,尤其是青衫讀書人李西山,隻顧著瞪眼看,顧不得心中念想了。


    小沙彌都明白,李西山這樣的男子,確實影響那些女子許願的,就幹脆不把李西山往許願池領了。


    小沙彌瞪著純淨的眼眸,雖然眼眸純淨,但是顯得有些空洞,空洞卻不顯呆滯,但要說空靈,遠遠未到。而且眼珠微微外突,比常人顯得大了一些。小沙彌回答道:“三年。”


    其實按年齡來說,小沙彌和楊見山算是同齡人,隻不過個子小了一些,長相和經常風餐露宿的楊見山相比更是稚嫩很多,倒不是說楊見山顯得老氣,就是那份沉穩的氣態,小沙彌真不能比。


    但要說那份天真伶俐,楊見山也比不過小沙彌的。而且小沙彌來寺中,也根本不是三年,而是尚在繈褓之中,就已經在寺中了。不過,來方丈大師這邊當值,確實剛滿三年。


    這三年時間對常人來說不短,對小沙彌來說,少了些時間長短的概念。


    “三年,都在做什麽事情?”


    小沙彌想了想,“除了早課晚課,也在練功房練功。”


    在方丈大師那邊當值,最輕鬆了,就是偷懶的時候才去方丈那邊的禪房門前打會瞌睡,其餘時候都不用管。


    其實不光小沙彌如此,其餘師兄也是這樣在方丈那邊當值的。


    不過唯一的區別就是,小沙彌偶爾進方丈大師的禪房,是不敢在方丈大師的禪房裏麵呆久的,也不光是方丈大師看不見東西那眼窩有些瘮人的緣故,反正小沙彌是說不清楚。


    “師父發給你銀錢,你都會拿來做什麽?”李西山問得很隨意,無非是覺得一句話也不講,顯得氣氛有些尷尬。楊見山是不可能陪李西山聊天的。讓楊見山和小沙彌聊天,就更不可能了。


    小沙彌沒想到讀書人會問這個問題,撓了撓腦袋,指了指眼前的功德箱,“自然是積攢功德。”


    李西山笑了笑,楊見山也覺得沒什麽意思,李西山就掏出一根黃澄澄的東西,放進功德箱裏麵,然後再雙手合十,像模像樣拜了三拜。


    小沙彌皺了皺眉,看李西山還算恭敬,就又去了兩個功德箱旁邊。隻是不明白為何功德箱旁邊的師兄為何把佛號念得那麽響,又不是沉甸甸的銀元寶。


    李西山在另外兩個功德箱旁邊,依然如此。


    好不容易等到用齋飯時間,小沙彌終於不用陪在李西山和一個背小竹箱的小啞巴身旁。


    來到李西山楊見山身邊,讓小沙彌離開的,還是明川禪師。


    明川禪師來到李西山和楊見山身邊,先雙手合十,再問楊見山李西山願不願意去禪房和方丈一起用齋。


    李西山無可無不可,就看了看楊見山,楊見山點頭,明川禪師就當先帶路。


    小沙彌走得慢,自然聽到住持師父的問話,雖然有些疑惑,不過也沒有多想。


    其實廣法寺是有內外住持之分的,不過內住持垂垂老矣,已經不再過問這些事情,明川禪師就隻能一肩挑之。名不正卻言順。


    明川禪師帶李西山楊見山走過長長的迂回青石小道,轉過兩處影壁,來到一間禪房外麵。


    黃昏中,有位老者手持一把掃帚不急不慢掃著落葉。其實不止黃昏,在早上,在午時,哪怕是在夜間,也經常見老者持帚清掃本來就留不住幾片的枯敗落葉。


    明川禪師停下腳步,老者卻已經轉過身去,確實是老眼昏花,並非有意為之。


    明川禪師還是打了個稽首,然後和李西山楊見山再轉過一處影壁,來到一間禪房外麵。


    此處,就是廣法寺方丈——明心方丈的禪房了。明心方丈的禪房,除了孤零零坐落此間,與其它禪房並無兩樣。


    明川禪師先以指扣門,再說明來意,也報出了楊見山和李西山的名字。


    裏麵的人稍稍停頓了一會,似乎在整理什麽,然後才開口,“請進。”


    明川禪師打開禪房,李西山脫掉靴子,楊見山先把小竹箱放好,再脫掉鞋子,和李西山先後走進禪房。


    明川禪師站在門口,等李西山、楊見山已經進去,並沒有跟進來,“齋飯過會送來,請方丈和兩位貴客稍等。”


    方丈明心抬起頭看了看楊見山,似乎有些猶豫,不過還是點了點頭。


    明川禪師就把禪房關上門,放緩腳步、輕輕離開。明心方丈的禪房,僅有一位小沙彌當值。不過此時小沙彌並不在這邊,應該是得了方丈授意,一個人去用齋飯了。確實如此,大多時候,都是小沙彌逛蕩夠了,用過齋飯,再給方丈帶回來一份,之後再送還食盒。


    楊見山被明心方丈看了一眼,微微皺眉。


    李西山還好,就是沒好意思調侃一句。


    老和尚那邊,看似李西山登門,老和尚待客,其實恰恰相反,李西山才是奇貨可居的一方,反而最不用擔心老和尚有什麽算計。大不了把楊見山往那裏一扔,你老和尚有本事就接著,我李西山還樂得清閑。


    掌櫃那邊就更不用說了,老和尚沒能得手,掌櫃就沒有什麽不滿意了,所以楊見山受惠頗多。


    十萬大山和無盡苦海那邊,李西山是沒有任何辦法,就是純粹路過,當然,本來是可以打打秋風的,但是被老瞎子鳩占鵲巢之後,加上李西山虎落平陽,更何況人家本來就是一條過江猛龍,還不是一般的猛,李西山就隻能唯楊見山馬首是瞻了。被犬欺?那倒不至於。其實,對李西山來說,不隻是路過,不過對楊見山來說,真的就隻是路過了。


    來到這邊還能怎樣?那位老先生確實已經不能拿楊見山怎樣,但是對李西山來說,這才是最大的症結所在。李西山到現在還是沒能想明白,雖然李西山和楊見山在這裏和如魚得水不沾邊,但要說如何阻礙叢叢,還真沒有。


    “大和尚是看不見東西了?”


    雖然事實擺在眼前,李西山還是心直口快說了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之桑榆非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酒賞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酒賞雪並收藏封神之桑榆非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