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皇宮裏行走的規矩頗多,蘇清意又是第一次進宮,跟著蕭恪隻專心走路,別的什麽都不看不聽,幸好他們帶進宮中的禮物不用自己拿,不然非得累死不可。
“寧福,你將側妃獻給父皇的禮物送到宣政殿去,記住,話要說得漂亮些。”走了一段路之後蕭恪忽然道。
寧福領了命:“是,奴這就去。”
老皇帝的身體虧虛得厲害,能得暖玉這樣的好東西,以他那虛偽做作的性格,少不了是要去淑妃的永寧宮客套一下的。
賢妃是個急躁的性子,得知蕭恪帶著蘇清意進宮,必然要上永寧宮去找事,再讓寧福稍加引導,皇帝就能趕到賢妃找事的時候到永寧宮。
不管皇帝對賢妃有多麽寵愛,蘇清意才給他送了大禮,他便不可能讓蘇清意被賢妃為難,況且,以老皇帝的想法來看,他多半還會為了讓蘇清意繼續給他送禮物,裝模作樣一番。
蘇清意想,蕭恪還真是不容易,沒有一個得力的母親能讓他子憑母貴,從小還得在這麽個糟心父皇的眼皮子底下艱難生存,還硬生生的將他的母妃給接出了冷宮,封了淑妃。
蕭恪果真是,能幹至極。
永寧宮在整個皇宮的後邊,他們要橫穿整個宮城才能走到永寧宮,蘇清意一路走下來,腳都軟了,這還是蕭恪故意放慢了腳步與她同行的結果,不然就蕭恪那個體格,早就走到永寧宮了。
永寧宮伺候淑妃的宮人皆是蕭恪親自挑選的,絕對忠心,見到蕭恪來了,各個臉上都帶著笑意。
“殿下好。”
“殿下安。”
“見過殿下。”
看得出來是極為親近蕭恪的。
蕭恪一一頷首,淑妃身邊伺候的大宮女如月從屋裏出來,迎接蕭恪和蘇清意。
“殿下安好,蘇側妃安好。”如月屈膝行禮,“娘娘已經在等著殿下和側妃了,快快請進吧。”
蕭恪領著蘇清意進了屋內。
“兒臣給母妃請安。”蕭恪規規矩矩地跪下,給淑妃磕了頭。
蘇清意在蕭恪身後也跟著跪下,行了參拜大禮。
“快起來快起來。”淑妃聲音都是柔和的,“難得有時間來母妃這裏坐坐,講究那麽多做什麽?”
蕭恪起了身,蘇清意才跟著起身。
不得不承認老皇帝是個會享受的,哪怕淑妃並不受他的寵愛,那也是一個姿色極為出挑的女人,年過四十仍然如同三十歲的人一般,保養得很好。
自然,若是沒有被蕭恪接出冷宮細心照料著,淑妃早就在冷宮裏蹉跎得不成樣子,說不定連性命都沒了。
“這便是新過門的側妃吧?”淑妃向蘇清意招了招手,“孩子你過來,讓本宮瞧瞧你。”
蘇清意上前,乖巧地讓淑妃打量。
蕭恪端著茶盞的手微微抖了一下,蘇清意在母妃麵前倒是聽話,跟自己鬥智鬥勇時判若兩人。
“一看就是個好孩子。”淑妃對蘇清意很滿意,“恪兒,你要好好地對人家。”
蕭恪起身抱拳:“兒子知道了。”
蘇清意覺得淑妃是個很有趣的人,她形容自己時,用的是“新過門的側妃”,而不是納的側妃,還讓蕭恪好好地對自己,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淑妃正經的兒媳婦呢。
也許是淑妃作為皇帝的妃子,深知為人妾室的不易,自己也吃過苦受過累,所以並沒有身為皇妃的高高在上。
“妾身給娘娘帶了一匹浮月錦進宮,秋日漸冷,娘娘也好用來裁製秋衣。”蘇清意回頭喊了一聲,就有人把那匹浮月錦給呈了上來,“月白色的,娘娘看看合不合心意?”
淑妃作為皇妃,自是見識過不少珍貴的物件,這浮月錦極其難得,一匹價值萬金,蘇清意出手是真的大方,連這般好東西說送便送了。
宮人小心翼翼地將包在浮月錦外的綢子拉開,生怕損壞了裏麵的浮月錦。
月白色的浮月錦帶著淡淡的光輝,仔細看還能看見細微的紋理,料子也柔軟不易褶皺。
淑妃當真是被驚豔了:“果然漂亮!”
蘇清意體貼道:“娘娘喜歡便好。”
至於送給皇後的那一匹,在前往永寧宮的路上就派人和金玉滿堂的點心盒子一道送去長樂宮了,想必皇後也已經收到了那匹光華璀璨的浮月錦。
要是皇後心情一好,說不準還要見見蘇清意這個送禮物的人。
“如月,你將浮月錦收好,找時間替本宮做身新衣。”淑妃手掌撫過浮月錦,眼底的喜愛之意怎麽也遮擋不住。
“兒子給母妃帶了金玉滿堂的點心,母妃嚐嚐。”蕭恪這才把自己帶的點心盒子讓人打開來送到淑妃手邊。
蕭恪是個孝順的,他隻要進宮就會給淑妃帶些民間的東西,隻是他不經常進宮,淑妃難得見到自己的兒子。
身為親王,蕭恪本是有隨時進宮的權利的,隻是常常進宮,免不了又要被扣上一頂前朝後宮相勾結的帽子,哪怕隻是進宮和淑妃一起吃頓便飯,被有心人利用一下,傳到皇帝耳朵裏還指不定成了什麽樣子。
想要從皇帝的手指縫裏扣出權力來,那就不能讓皇帝猜忌,所以蕭恪隻能舍棄與淑妃常常見麵的機會,來換皇帝的信任。
即使恩寵比不上蕭華,皇帝對蕭恪的信任還是不少的,不然也不會把兵符放在蕭恪手裏,至今仍未收回。
淑妃很給兒子麵子,當即就捏了一塊點心放進嘴裏,和宮裏的風味不同,民間的東西,總是帶著一股民間才會有的煙火氣。
“許久沒吃金玉滿堂的點心了,味道還是一如既往的好。”淑妃目露懷念之色。
“娘娘要是喜歡,下回殿下進宮,還讓殿下給娘娘帶。”蘇清意淺笑著,“除了金玉滿堂的點心,娘娘還喜歡什麽,隻管讓殿下帶進宮來便是。”
淑妃笑著擺了擺手:“本宮也就偶然圖個新鮮,這宮裏什麽都有,什麽都不缺,恪兒沒少差人給本宮置辦好東西。”
蘇清意瞬間了然,看來這永寧宮除了磚瓦,也沒幾樣是皇帝給的,都是蕭恪這個當兒子的盡心盡力。
自古君王多薄情,隻是能薄情到連皇子生母都不屑一顧,也是沒幾個了。
“隻要母妃喜歡,兒子便高興了。”蕭恪道
“賢妃到!”
原本溫馨的場麵,因著太監這一聲,立即冷了下來。
蘇清意扶著椅子的把手慢慢起身,來了,就讓她瞧瞧,這賢妃到底是不是人見人愛的小白花吧。
和低調的淑妃不同,賢妃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通身富貴,一看便知她聚集了萬千榮寵於一身。
蕭恪不鹹不淡地彎了彎腰:“賢妃娘娘安好。”
蘇清意默默地行了個萬福禮,趁著賢妃一雙怒眼瞪著蕭恪,打量著賢妃。
“有你在,本宮如何安好?”
蘇清意差點兒沒忍住笑出來,這個賢妃,當真是腦子不好使,這種話也敢光明正大地說,她快要肯定,要不了多久,賢妃這話,就會傳進皇帝的耳朵裏。
蕭恪不卑不亢:“賢妃娘娘說笑了。”
賢妃一貫不愛跟蕭恪打交道,蕭恪不像他母妃那般好拿捏,況且她今天跑永寧宮來,是為了蘇清意。
“哪個是蘇清意?”賢妃明明能看得出來,這一內殿的人,除了蕭恪和淑妃,隻有蘇清意的穿著打扮不似下人,卻偏偏倨傲道,“還不過來給本宮跪下!”
蘇清意:“……”
第16章 宮中
你跑到別人的宮裏來吆三喝四的,怎麽這麽不懂事兒?
這後宮之中,除了中宮皇後,還有誰能隨時隨地嗬斥他人?賢妃這還沒當上皇後呢,居然這麽囂張,可見皇帝將她給寵成了什麽德性。
“賢妃,你到本宮的永寧宮來大動幹戈,怕是不妥吧。”淑妃是個軟和性子,卻也不會放著賢妃如此欺負人。
賢妃抬著下巴,臉上倨傲之色不減:“本宮是誰你又是誰?何時輪得到你來教本宮做事?”
蘇清意悄悄地抬眸,賢妃這腦子,怕不是糊窗子時紙太多了,順便將她的腦子也給糊上了,大渝後宮設四妃,以貴、淑、賢、德排名,賢在淑之後,還去問人家什麽身份。
“本王倒是不知我這側妃如何得罪了賢妃娘娘,今日她才第一次入宮,一直跟在我的身邊,總不會跑到賢妃娘娘的合歡宮去。”蕭恪上前,將蘇清意擋在身後,“倒是賢妃娘娘,無故為難於她,怎麽也得給個說法。”
賢妃再沒有腦子也知曉她和她的好兒子試圖在蕭恪身上用美人計的事情不能說出來,她也確實沒有合理的解釋,便隻能道:“她做了什麽,她自己心裏清楚。”
蘇清意不動聲色地往側邊挪了一步,看見了偷偷打著手勢的小太監。
她“撲通”一下就跪了下去,跪下去時還不忘拉一下蕭恪的衣擺,讓他走開些。
蕭恪頓了一下,往旁邊讓了好幾步的距離。
賢妃還沒有反應過來,蘇清意便捏住了她的手絹,咬著唇,雙眼含淚,欲落不落,好不可憐。
“賢妃娘娘這是何意?妾身出身再比不得賢妃娘娘高貴,可也是正經人家的女兒,怎麽會做出娘娘說的那種事情來?”蘇清意以手帕掩麵,“妾身既然已經入了成王殿下的王府,那便是殿下的人了,賢妃娘娘這般誣賴妾身,妾身還怎麽活?”
蕭恪和淑妃都默默地看著蘇清意表演,待一片朱紅色衣角慢慢挪進,他們才紛紛跪地,連帶著永寧宮伺候的宮人跪了大片。
賢妃此刻很懵:“你在胡說些什麽!”
蘇清意好似說了什麽,又好似什麽都沒有說。
“參見皇後娘娘。”眾人齊聲道。
“賢妃怎麽在此處?還逼得一個小輩這般?”皇後行經蘇清意的身旁,“你起來回話。”
皇後都發話了,蘇清意自然不會繼續委屈自己跪著,她抽噎著起身,眼睛通紅,明明很想大哭卻克製著自己,規規矩矩地給皇後請安。
“見過皇後娘娘。”
皇後坐到了淑妃身側,拉著淑妃的手,一副姐倆好的溫馨場麵,唯獨賢妃在這裏顯得格格不入。
“這就是恪兒新納的側妃?瞧著是個伶俐的孩子。”
皇後自己沒有兒子,膝下隻有兩個公主,對於她來說,無論哪個皇子登基,她都是母後皇太後,隻是蕭華和賢妃不是能容人的,要是蕭華日後登基,自己這個嫡母不會有下場,所以皇後對待所有的皇子都不錯,隻除了蕭華。
能給賢妃添堵,早日氣死她,是皇後的願望,加上她還收到了人家送的禮物,珍貴難得的浮月錦,她自然得來永寧宮走上一遭,給人家撐撐場麵。
皇後誇讚,蘇清意自是不能應的,蕭恪站了出來:“能得母後誇讚,是清意的福氣。”
“好了好了,你們都坐下說話。”皇後客客氣氣地讓蕭恪和蘇清意落座,卻不曾理會賢妃還站著。
皇後對上賢妃那副恨不得要抓死她的表情,笑意瞬間消退下去:“賢妃,你跟本宮好好地解釋解釋,你為何要故意為難一個小輩,怎麽說你的封號也是賢,你如此行為,簡直是愧對陛下對你的期望。”
至於老皇帝能有什麽期望呢?不過是大渝四妃定了封號,貴、淑、賢、德,從沒有更改的先例罷了。
賢妃差點咬碎了一口銀牙,皇後大老遠的跑到永寧宮這偏僻地方來做什麽?故意與她為難嗎?
“臣妾不過稍加訓誡,哪有故意為難。”賢妃幾乎是咬著牙說完了這句話。
“你專門跑到淑妃的宮裏來訓誡淑妃兒子的側妃,賢妃,你自己聽聽你說的話,有幾分的可信度?”皇後一向不給賢妃麵子,她開口訓斥賢妃也從不顧及皇帝。
“你若是分不清誰是你親兒子了,就找太醫開副藥,喝了清醒清醒。”
蘇清意垂下頭,端起茶盞假裝喝茶,不然她怕自己笑得太明顯。
皇後這話就是在罵賢妃的腦子有病。
“寧福,你將側妃獻給父皇的禮物送到宣政殿去,記住,話要說得漂亮些。”走了一段路之後蕭恪忽然道。
寧福領了命:“是,奴這就去。”
老皇帝的身體虧虛得厲害,能得暖玉這樣的好東西,以他那虛偽做作的性格,少不了是要去淑妃的永寧宮客套一下的。
賢妃是個急躁的性子,得知蕭恪帶著蘇清意進宮,必然要上永寧宮去找事,再讓寧福稍加引導,皇帝就能趕到賢妃找事的時候到永寧宮。
不管皇帝對賢妃有多麽寵愛,蘇清意才給他送了大禮,他便不可能讓蘇清意被賢妃為難,況且,以老皇帝的想法來看,他多半還會為了讓蘇清意繼續給他送禮物,裝模作樣一番。
蘇清意想,蕭恪還真是不容易,沒有一個得力的母親能讓他子憑母貴,從小還得在這麽個糟心父皇的眼皮子底下艱難生存,還硬生生的將他的母妃給接出了冷宮,封了淑妃。
蕭恪果真是,能幹至極。
永寧宮在整個皇宮的後邊,他們要橫穿整個宮城才能走到永寧宮,蘇清意一路走下來,腳都軟了,這還是蕭恪故意放慢了腳步與她同行的結果,不然就蕭恪那個體格,早就走到永寧宮了。
永寧宮伺候淑妃的宮人皆是蕭恪親自挑選的,絕對忠心,見到蕭恪來了,各個臉上都帶著笑意。
“殿下好。”
“殿下安。”
“見過殿下。”
看得出來是極為親近蕭恪的。
蕭恪一一頷首,淑妃身邊伺候的大宮女如月從屋裏出來,迎接蕭恪和蘇清意。
“殿下安好,蘇側妃安好。”如月屈膝行禮,“娘娘已經在等著殿下和側妃了,快快請進吧。”
蕭恪領著蘇清意進了屋內。
“兒臣給母妃請安。”蕭恪規規矩矩地跪下,給淑妃磕了頭。
蘇清意在蕭恪身後也跟著跪下,行了參拜大禮。
“快起來快起來。”淑妃聲音都是柔和的,“難得有時間來母妃這裏坐坐,講究那麽多做什麽?”
蕭恪起了身,蘇清意才跟著起身。
不得不承認老皇帝是個會享受的,哪怕淑妃並不受他的寵愛,那也是一個姿色極為出挑的女人,年過四十仍然如同三十歲的人一般,保養得很好。
自然,若是沒有被蕭恪接出冷宮細心照料著,淑妃早就在冷宮裏蹉跎得不成樣子,說不定連性命都沒了。
“這便是新過門的側妃吧?”淑妃向蘇清意招了招手,“孩子你過來,讓本宮瞧瞧你。”
蘇清意上前,乖巧地讓淑妃打量。
蕭恪端著茶盞的手微微抖了一下,蘇清意在母妃麵前倒是聽話,跟自己鬥智鬥勇時判若兩人。
“一看就是個好孩子。”淑妃對蘇清意很滿意,“恪兒,你要好好地對人家。”
蕭恪起身抱拳:“兒子知道了。”
蘇清意覺得淑妃是個很有趣的人,她形容自己時,用的是“新過門的側妃”,而不是納的側妃,還讓蕭恪好好地對自己,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淑妃正經的兒媳婦呢。
也許是淑妃作為皇帝的妃子,深知為人妾室的不易,自己也吃過苦受過累,所以並沒有身為皇妃的高高在上。
“妾身給娘娘帶了一匹浮月錦進宮,秋日漸冷,娘娘也好用來裁製秋衣。”蘇清意回頭喊了一聲,就有人把那匹浮月錦給呈了上來,“月白色的,娘娘看看合不合心意?”
淑妃作為皇妃,自是見識過不少珍貴的物件,這浮月錦極其難得,一匹價值萬金,蘇清意出手是真的大方,連這般好東西說送便送了。
宮人小心翼翼地將包在浮月錦外的綢子拉開,生怕損壞了裏麵的浮月錦。
月白色的浮月錦帶著淡淡的光輝,仔細看還能看見細微的紋理,料子也柔軟不易褶皺。
淑妃當真是被驚豔了:“果然漂亮!”
蘇清意體貼道:“娘娘喜歡便好。”
至於送給皇後的那一匹,在前往永寧宮的路上就派人和金玉滿堂的點心盒子一道送去長樂宮了,想必皇後也已經收到了那匹光華璀璨的浮月錦。
要是皇後心情一好,說不準還要見見蘇清意這個送禮物的人。
“如月,你將浮月錦收好,找時間替本宮做身新衣。”淑妃手掌撫過浮月錦,眼底的喜愛之意怎麽也遮擋不住。
“兒子給母妃帶了金玉滿堂的點心,母妃嚐嚐。”蕭恪這才把自己帶的點心盒子讓人打開來送到淑妃手邊。
蕭恪是個孝順的,他隻要進宮就會給淑妃帶些民間的東西,隻是他不經常進宮,淑妃難得見到自己的兒子。
身為親王,蕭恪本是有隨時進宮的權利的,隻是常常進宮,免不了又要被扣上一頂前朝後宮相勾結的帽子,哪怕隻是進宮和淑妃一起吃頓便飯,被有心人利用一下,傳到皇帝耳朵裏還指不定成了什麽樣子。
想要從皇帝的手指縫裏扣出權力來,那就不能讓皇帝猜忌,所以蕭恪隻能舍棄與淑妃常常見麵的機會,來換皇帝的信任。
即使恩寵比不上蕭華,皇帝對蕭恪的信任還是不少的,不然也不會把兵符放在蕭恪手裏,至今仍未收回。
淑妃很給兒子麵子,當即就捏了一塊點心放進嘴裏,和宮裏的風味不同,民間的東西,總是帶著一股民間才會有的煙火氣。
“許久沒吃金玉滿堂的點心了,味道還是一如既往的好。”淑妃目露懷念之色。
“娘娘要是喜歡,下回殿下進宮,還讓殿下給娘娘帶。”蘇清意淺笑著,“除了金玉滿堂的點心,娘娘還喜歡什麽,隻管讓殿下帶進宮來便是。”
淑妃笑著擺了擺手:“本宮也就偶然圖個新鮮,這宮裏什麽都有,什麽都不缺,恪兒沒少差人給本宮置辦好東西。”
蘇清意瞬間了然,看來這永寧宮除了磚瓦,也沒幾樣是皇帝給的,都是蕭恪這個當兒子的盡心盡力。
自古君王多薄情,隻是能薄情到連皇子生母都不屑一顧,也是沒幾個了。
“隻要母妃喜歡,兒子便高興了。”蕭恪道
“賢妃到!”
原本溫馨的場麵,因著太監這一聲,立即冷了下來。
蘇清意扶著椅子的把手慢慢起身,來了,就讓她瞧瞧,這賢妃到底是不是人見人愛的小白花吧。
和低調的淑妃不同,賢妃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通身富貴,一看便知她聚集了萬千榮寵於一身。
蕭恪不鹹不淡地彎了彎腰:“賢妃娘娘安好。”
蘇清意默默地行了個萬福禮,趁著賢妃一雙怒眼瞪著蕭恪,打量著賢妃。
“有你在,本宮如何安好?”
蘇清意差點兒沒忍住笑出來,這個賢妃,當真是腦子不好使,這種話也敢光明正大地說,她快要肯定,要不了多久,賢妃這話,就會傳進皇帝的耳朵裏。
蕭恪不卑不亢:“賢妃娘娘說笑了。”
賢妃一貫不愛跟蕭恪打交道,蕭恪不像他母妃那般好拿捏,況且她今天跑永寧宮來,是為了蘇清意。
“哪個是蘇清意?”賢妃明明能看得出來,這一內殿的人,除了蕭恪和淑妃,隻有蘇清意的穿著打扮不似下人,卻偏偏倨傲道,“還不過來給本宮跪下!”
蘇清意:“……”
第16章 宮中
你跑到別人的宮裏來吆三喝四的,怎麽這麽不懂事兒?
這後宮之中,除了中宮皇後,還有誰能隨時隨地嗬斥他人?賢妃這還沒當上皇後呢,居然這麽囂張,可見皇帝將她給寵成了什麽德性。
“賢妃,你到本宮的永寧宮來大動幹戈,怕是不妥吧。”淑妃是個軟和性子,卻也不會放著賢妃如此欺負人。
賢妃抬著下巴,臉上倨傲之色不減:“本宮是誰你又是誰?何時輪得到你來教本宮做事?”
蘇清意悄悄地抬眸,賢妃這腦子,怕不是糊窗子時紙太多了,順便將她的腦子也給糊上了,大渝後宮設四妃,以貴、淑、賢、德排名,賢在淑之後,還去問人家什麽身份。
“本王倒是不知我這側妃如何得罪了賢妃娘娘,今日她才第一次入宮,一直跟在我的身邊,總不會跑到賢妃娘娘的合歡宮去。”蕭恪上前,將蘇清意擋在身後,“倒是賢妃娘娘,無故為難於她,怎麽也得給個說法。”
賢妃再沒有腦子也知曉她和她的好兒子試圖在蕭恪身上用美人計的事情不能說出來,她也確實沒有合理的解釋,便隻能道:“她做了什麽,她自己心裏清楚。”
蘇清意不動聲色地往側邊挪了一步,看見了偷偷打著手勢的小太監。
她“撲通”一下就跪了下去,跪下去時還不忘拉一下蕭恪的衣擺,讓他走開些。
蕭恪頓了一下,往旁邊讓了好幾步的距離。
賢妃還沒有反應過來,蘇清意便捏住了她的手絹,咬著唇,雙眼含淚,欲落不落,好不可憐。
“賢妃娘娘這是何意?妾身出身再比不得賢妃娘娘高貴,可也是正經人家的女兒,怎麽會做出娘娘說的那種事情來?”蘇清意以手帕掩麵,“妾身既然已經入了成王殿下的王府,那便是殿下的人了,賢妃娘娘這般誣賴妾身,妾身還怎麽活?”
蕭恪和淑妃都默默地看著蘇清意表演,待一片朱紅色衣角慢慢挪進,他們才紛紛跪地,連帶著永寧宮伺候的宮人跪了大片。
賢妃此刻很懵:“你在胡說些什麽!”
蘇清意好似說了什麽,又好似什麽都沒有說。
“參見皇後娘娘。”眾人齊聲道。
“賢妃怎麽在此處?還逼得一個小輩這般?”皇後行經蘇清意的身旁,“你起來回話。”
皇後都發話了,蘇清意自然不會繼續委屈自己跪著,她抽噎著起身,眼睛通紅,明明很想大哭卻克製著自己,規規矩矩地給皇後請安。
“見過皇後娘娘。”
皇後坐到了淑妃身側,拉著淑妃的手,一副姐倆好的溫馨場麵,唯獨賢妃在這裏顯得格格不入。
“這就是恪兒新納的側妃?瞧著是個伶俐的孩子。”
皇後自己沒有兒子,膝下隻有兩個公主,對於她來說,無論哪個皇子登基,她都是母後皇太後,隻是蕭華和賢妃不是能容人的,要是蕭華日後登基,自己這個嫡母不會有下場,所以皇後對待所有的皇子都不錯,隻除了蕭華。
能給賢妃添堵,早日氣死她,是皇後的願望,加上她還收到了人家送的禮物,珍貴難得的浮月錦,她自然得來永寧宮走上一遭,給人家撐撐場麵。
皇後誇讚,蘇清意自是不能應的,蕭恪站了出來:“能得母後誇讚,是清意的福氣。”
“好了好了,你們都坐下說話。”皇後客客氣氣地讓蕭恪和蘇清意落座,卻不曾理會賢妃還站著。
皇後對上賢妃那副恨不得要抓死她的表情,笑意瞬間消退下去:“賢妃,你跟本宮好好地解釋解釋,你為何要故意為難一個小輩,怎麽說你的封號也是賢,你如此行為,簡直是愧對陛下對你的期望。”
至於老皇帝能有什麽期望呢?不過是大渝四妃定了封號,貴、淑、賢、德,從沒有更改的先例罷了。
賢妃差點咬碎了一口銀牙,皇後大老遠的跑到永寧宮這偏僻地方來做什麽?故意與她為難嗎?
“臣妾不過稍加訓誡,哪有故意為難。”賢妃幾乎是咬著牙說完了這句話。
“你專門跑到淑妃的宮裏來訓誡淑妃兒子的側妃,賢妃,你自己聽聽你說的話,有幾分的可信度?”皇後一向不給賢妃麵子,她開口訓斥賢妃也從不顧及皇帝。
“你若是分不清誰是你親兒子了,就找太醫開副藥,喝了清醒清醒。”
蘇清意垂下頭,端起茶盞假裝喝茶,不然她怕自己笑得太明顯。
皇後這話就是在罵賢妃的腦子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