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清意的肚子動了動,看起來像是孩子在響應他娘親說的話一般。
蕭恪將耳朵貼到蘇清意的肚子上,一個皇子,毫無形象地蹲在蘇清意的麵前,聽蘇清意肚子裏的孩子有沒有另外的動靜。
“寶寶乖,爹爹去去就回來了,一定趕在你出生之前回家。”
他和老皇帝終究是不一樣的,他會疼愛每一個自己的孩子,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
蕭恪在經營自己名聲這一塊上一直以來都做得極好,他這回前往燕北,還在早朝時請了一道聖旨,說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話,將老皇帝給哄高興了,老皇帝甚至給蕭恪放了不少的權力,左右他以為蕭恪是真心為他分憂的。
後宮之中少了賢妃這朵小白花在皇帝的跟前晃蕩,皇後忽悠起皇帝來更加得心應手,宮裏宮外共同使力,蕭恪要辦什麽事都方便了許多。
請了一道聖旨之後,蕭恪也沒有立刻出發去燕北,他一旦離開京城,有些不安分的人必然會蠢蠢欲動,在離開前他要多方布置,以保證自己不在的時間裏,京城的大局不會被改變。
而且在離開前,蕭恪還得去皇宮給淑妃請個安,同時也是告訴淑妃他要去燕北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他要去寬淑妃的心。
蕭恪正式啟程是在三日之後,這一日蕭恪起得極早,沒有吵醒熟睡中的蘇清意,自己靜悄悄地穿上了衣袍到外邊去洗漱,隻是在離去前,他親了親蘇清意的額頭。
等著,這次我就將欠你的銀子給統統還上。
蕭恪還是同當初約定的那樣,蘇清意用銀錢幫助自己,練兵屯兵,製作武器,這些都是他們當初約定好的,這是蘇清意帶著嫁妝來到成王府的條件,但也僅限於此。
他從來都不認為塞北賑災的銀子該由蘇清意的嫁妝裏出,更不會認為蕭遠帶去燕北的二十萬兩該由蘇清意給,蘇清意願意給錢是蘇清意大度憂民,但是他會想辦法將蘇清意給出去的銀子一一補上,很顯然,這個銀礦就是絕好的機會。
銀礦填補了蘇清意的嫁妝和燕王妃的首飾之外,肯定還有剩餘,用來恢複燕北民生夠,再用來做些別的什麽也夠。
蕭遠在信上說,這個銀礦估計能開采出來三百萬兩左右的白銀。
三百萬兩白銀,蕭恪都已經想好了要如何分配了。
銀礦的開采是在暗地裏進行的,老皇帝不會知道這個銀礦的存在,所以這些白銀一塊都不會流入老皇帝的荷包裏去,不過要是老皇帝駕崩了,蕭恪倒是不介意將白銀給擺進國庫,畢竟一個滿滿當當的國庫,才能支撐起一個國家的底氣。
蕭恪剛走的那幾日,整個京城風平浪靜,而在十日多後,京城便發生了變動。
最明顯的變動就是醇國公一個糟老頭子給宮裏的另一個糟老頭子塞了好幾個漂亮姑娘,老皇帝得到了漂亮姑娘,還是溫順的,會主動去討他喜歡的,好似滿心滿眼都是他,愛他愛得要死要活的漂亮姑娘,老皇帝自然而然地就忘記在京城裏選妃的事兒,摟著新進宮的美人日日尋歡作樂。
本來京城裏的姑娘們不用再擔憂自己會被一紙聖旨給召進宮中伺候是好事兒,可偏偏阻擋了老皇帝的是醇國公,這件事便透露出了詭異來。
醇國公府已經安靜了很多年了,這些年安靜到京城中的人都快要忘記了還有醇國公府的存在,畢竟都低調到了連任何宴會都不出席,會被人遺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就是這樣一個被人們遺忘得差不多的,甚至於年輕一輩幾乎無人知曉的醇國公們,由給老皇帝送漂亮姑娘開始,在京城逐漸活泛了起來。
說得更確切一些,從醇國公在正月十六那日的早朝進宮給蕭華求情,醇國公府就已經在慢慢地顯現於人前了。
突然開始高調的醇國公府向整個京城都叫得上號的王宮貴胄以及二品以上的官員家裏都派了帖子,就連三個皇子府上都沒有落下。
帖子遞到了張氏的手上,張氏看過之後拿給蘇清意過目。
“醇國公府沒有女眷主內,這樣的人家就算是請客也不應該往女眷手中派帖子,隻請男賓才是正經,醇國公倒好,滿京城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在請,他是想做什麽?”張氏冷聲道。
醇國公在這個節骨眼上大辦宴會,絕對不安好心。
“還請我們二人務必都要到場。”蘇清意抖了抖請帖,“醇國公的臉怕不是烙餅子用的鐵鍋,也忒大了些。”
她也就算了,她名義上隻是蕭恪的側妃,但是明白人都不敢怠慢她,畢竟很有可能未來的大渝皇帝會從她的肚子裏降生,而醇國公仿佛跟不知道這件事似的。
看起來倒像是要營造一個太尉大人那般的角色,將自己偽裝得無害。
可就算是腦子再不好使,也沒有人會用“務必”這種詞眼去請一個皇子正妃,除非是皇帝和皇後,不然誰有這個資格?再說了,張氏的身體不好,還請她務必到場,是想幹什麽?
“醇國公自以為臉大,可這麵子我們是不可能給他的。”張氏雖拿捏不住醇國公這是想要做些什麽,可也知他不安好心。
“來人,去醇國公府傳個話,就說成王府沒空赴約。”張氏吩咐道。
真當他們殿下不在,這成王府就能任由人搓圓捏扁了不成?
也不瞧瞧自己算個什麽東西,放肆放到成王府跟前。
除了明晃晃地派人去打臉之外,張氏更是吩咐了,隻要是醇國公府來的人,哪怕是醇國公本人來了成王府,一律不必請進門,請走便是,要是不走,就叫侍衛給打出去。
張氏手段強硬,簡直是給那些不想去醇國公府赴約的人提供了一個思路,嘉王府和平王府直接效仿張氏的做法,更甚的是蕭睿和蕭啟人還在京城,諒他醇國公也不敢跟他們兩個皇子鬥,便做得更過分,將請帖給撕了送回去。
會專門跑出來保蕭華的人,他們恨不得打之殺之。
成王府不去,選擇了蕭恪的自然也不會去,蕭睿和蕭啟也不去,又是一批人不買醇國公的賬,至於醇國公的想法,他們不在乎,有本事就去找三個皇子,跟他們計較,顯得多掉價不是?
隻是也不知道醇國公究竟是如何運作的,還有有許多人拿著請帖上了醇國公府去赴約,蘇清意命人將這些人都給記了下來,去查他們和醇國公府之間的關係,同時還給蕭恪些了信去,詢問這些人中是否有蕭恪的人,要是有蕭恪的人,那麽,這種不老實的羽翼,就要剪除。
為了能夠將信安全地送達,蘇清意還是用的武功最好的人,就怕有人半路搶了信去。
八百裏加急,信到燕北,也不過五六天。
第57章 補死
醇國公都老到掉牙了還要出來蹦躂, 關鍵是他還是蘇清意打定了主意要複仇的人,就算是為了能成功複仇,蘇清意也不會放鬆。
在她寫給蕭恪的信八百裏加急送往燕北的途中, 她進了一次宮。
她其實不喜歡進宮, 每次進宮都要出血,什麽好東西給老皇帝都是一種糟蹋,隻是現在還用得上老皇帝,自然不能斷了那些貴重的禮物。
蘇清意這一回進宮用的是許久不曾給淑妃請安, 想要聊表孝心, 便帶著一堆從民間搜羅來的好東西坐上了馬車進宮。
拿了那麽多的好東西哄老皇帝開心, 蘇清意在老皇帝這裏還是得到了一些好處的, 比方說她可以在宮裏乘坐馬車而不必步行, 特別是蘇清意現在還揣著成王府的第一個孩子, 來接她的宮人哪個不是小心翼翼, 生怕蘇清意磕到了碰到了, 一路上蘇清意全然是大爺待遇。
這一次蘇清意進宮給老皇帝送的禮物是一大堆補品,自然,要讓老皇帝覺得這禮物送得好就不能說是因為老皇帝身子不好才送的, 那樣說容易被拉出去打板子,蘇清意在讓寧福去送禮的, 交代的措辭是“這些補品都是難得的佳品, 配得上陛下一國之君的尊位, 特意獻給陛下”。
她送補品給老皇帝自然不是想要幫老皇帝續命, 隻不過是虛不受補,希望老皇帝早日將自己給補死過去。
送了老皇帝的禮物後, 蘇清意坐著馬車去了永寧宮。
淑妃的日子過得不錯, 皇帝喜愛年輕的美人, 不會跑到永寧宮來寵幸淑妃,淑妃樂得自在,蘇清意又時常叫人送東西進宮,她總是能穿上最時新的料子做的衣裳,偶爾被一些位份低的宮妃瞧見了,人家都會十分羨慕她。
隻是羨慕歸羨慕,淑妃可沒有將自己的好東西分給別人的打算,哪怕已經有人在話裏近乎明示地找她討要衣料和首飾,淑妃就全當聽不懂。
這些人在她落魄時不曾扶持過她,有的人還冷嘲熱諷過,她不報複回去就已經是她最大的仁慈了,怎麽還想著能從她這裏討到好處呢?
她不喜歡與人爭些什麽,但也決計無法忍受自己的兒子被人冷眼以待,她一直以來都算得清楚,那些個對蕭恪說過不好的話、做過不好的事情的人,一個都沒有漏掉。
淑妃記仇,那些宮妃在淑妃這裏討不到好處,久而久之的也就不來永寧宮自討沒趣,能跟淑妃保持往來的宮妃,基本上都是沒有什麽心眼子的人。
隻是除了皇後,皇後娘娘一個人的心眼子都塞過全後宮的女人加起來。
可皇後娘娘又不對淑妃耍心眼子。
近些日子皇帝沉迷於醇國公送上來的美人,日日臥倒美人身側而眠,處於一個別的人說什麽都不好使,但是美人放個屁都香的狀態,因此皇後也沒有在這個時候衝上去收拾這些正得寵的美人,隻是皇後難免還是會心情不佳,於是就跑到了永寧宮去跟淑妃作伴。
皇後心情不佳自然不是因為她的丈夫寵幸那些來路不明的女人,而是因為沉浸在年輕美色中的老皇帝沒那麽好忽悠,她想做點什麽事情便不再如之前那麽容易,她不是沒有懷疑過醇國公將這些美人給送進宮來就是為了報複自己當初害得他被老皇帝申斥,故意給自己添堵。
隻不過再怎麽堵,她也是中宮皇後,還不至於讓幾個除了討好老皇帝耍耍狐媚招數的小丫頭片子給掣肘。
“本宮瞧著這玉不錯,可以命人去打一把小鎖,等老五的孩子出世了,就送給孩子作禮物。”皇後跟淑妃在看淑妃庫房裏的好東西,見到了一塊拳頭大小的羊脂白玉,便同淑妃笑道。
“臣妾還想再找些金玉出來,叫人打個項圈。”淑妃在提及自己即將出生的孫兒時也很是高興,笑容滿麵,“項圈有金有玉,富貴點好。”
蘇清意問過大夫了,這一胎確確實實是個女孩兒,女孩子自然是要嬌養的,更何況還是皇家的女孩子,給她什麽好東西都不為過。
皇後也沒少從蘇清意那裏收禮物,在給蘇清意的孩子打造禮物上也很是花了一番心思,她把自己嫁妝裏一套寶石頭麵給拆了,將寶石拿出重新打磨,專門打了一套給小娃娃的首飾,小項鏈、小手鐲什麽的,論誰見了都要說上一句大手筆。
“娘娘,側妃來了。”蘇清意到了永寧宮,人還沒有下馬車,宮人就樂嗬嗬地跑去向淑妃稟報。
“清意來了?”淑妃將盒子蓋回去,也不急著看庫房了,“皇後娘娘,我們這便出去吧。”
蘇清意沒想到皇後也會在永寧宮,見到皇後時還驚訝了一瞬,不過又想想,皇後都站位蕭恪了,跟淑妃走得越來越近也是正常的。
淑妃和皇後都很喜歡蘇清意,蘇清意一進宮就被兩個長輩拉著左看右看,說些家長裏短,特別是她們都是生育過子嗣的人,都懂女子生產那些事情,蘇清意的產期也越發地近了,既然見到了蘇清意,就難免會多叮囑一番。
“清意這頭回懷胎就沒有遇見皮孩子,生產時一定也會順順利利的。”淑妃拉著蘇清意的手不住地念叨,“隻是我們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閻王爺麵前去晃一遭,怎麽小心也是不為過的,該備好的還是要備齊全,特別是大夫和接生的婆子,得多找一些有經驗的人來。”
皇後也在極力地跟蘇清意推薦宮中靠譜的太醫:“宮中太醫眾多,有幾個人拿一段時日不在皇宮當值也無妨,不如就去成王府住著,也算是替我們看著點了。”
蘇清意受了兩個長輩的好意,隻不過她也著實是不想一直議論生孩子這事兒,不談還好,談得越多反而越恐慌,於是蘇清意三言兩語地將話題給帶了過去。
“聽聞陛下喜得佳人,也不知陛下對這些佳人如何?”這裏裏外外都沒有外人,能夠留在裏邊伺候的都是自己人,蘇清意問及時也格外大膽。
皇後淡淡道:“不過是些沒名沒分的禦妻。”
這句話將嘲諷拉滿。
禦妻,也就是皇帝的女人,受過皇帝臨幸的女人,再不濟也有個采女的位份,好同宮中的宮女區別開來,而皇後卻說這些人沒名沒分,也就是說,老皇帝隻顧著和這些美人尋歡作樂了,連個位份都不曾給人家。
別說是在規矩森嚴的皇宮,就算是在平常人家裏,那也是什麽樣的位置享受什麽樣的待遇,皇帝這不給人家個位份,也不知道下麵的人給這些美人準備衣食住行,按的是哪一條標準?
一天不給位份,就一天不是這皇宮裏正兒八經的主子,是醇國公送進宮的美人手段太低了,哄不動老皇帝?
可能醇國公能找來的也不是什麽正經出身的女子,或許她們根本隻知道為醇國公辦事,卻不知為自己謀取些私利。
“陛下越發精神,妾身聽聞後,便將一些補品帶入了宮中送給陛下,想來陛下服用過後會更加精神。”蘇清意用手帕掩了掩上揚的嘴角,要是老皇帝死在那種事情上,嘖嘖。
皇後聞言,半點操心自己丈夫的心思都沒有,隻是道:“希望陛下能好好地補一補。”
蘇清意細細地揣摩了一下皇後的話,她猜想,皇後應當是很恨老皇帝的。
皇後是已經故去的隆和郡公家的嫡女,從小就熟讀詩文,更是精於管家,是許多人家都想上門求娶的姑娘,要不是先帝下旨賜婚,皇後這一輩子絕對不可能會看上一個老皇帝這樣的男人,好色、無能、自私自利,偏偏還是這大渝的皇帝,昏聵得令大渝百姓怨聲載道。
蘇清意隻是將自己代入了一下皇後的位置,她便打了個冷顫,要是讓她守著老皇帝這樣的男人,因為先帝的賜婚還不得不永遠跟這種男人作伴,她寧可一刀捅死了老皇帝一了百了。
可能皇後心裏也很想將老皇帝給了結了吧。
“皇後娘娘請放心,妾身帶來的,都是上佳的補品。”一定能早日讓老皇帝給補死。
皇後聽了蘇清意的話,眉眼間舒開笑意:“還是你最孝順懂事了。”她決定給蘇清意孩子的禮再重上幾分。
“不管怎麽說,陛下身體康健,就是最好的了。”淑妃親自給蘇清意夾了菜,“來,快嚐嚐看,這是禦膳房的新菜式。”
三個女人就這麽在一片祥和中用著關心的言語各自詛咒老皇帝早日涼涼。
而在永寧宮蹭了一頓午膳之後,蘇清意也和皇後通了通消息,問問皇後準備何時處理醇國公塞進皇宮裏來的美人。
老皇帝就是這一點不好,見到了合心意的美人那原本就不多的腦子就徹底沒了,這讓皇後有點難做。
隻是皇後坐鎮這座宮城幾十年,她若真的要出手收拾幾個人還是很簡單的,隻不過她的意思是,最好是能拉著醇國公下水,醇國公這糟心的還在,日後說不定又會弄一批合皇帝心意的美人進宮。
蘇清意跟皇後合計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等醇國公什麽時候有把柄抓到他們手中了之後再動手。
皇帝好色,但是更加多疑,隻要皇帝起了疑心,都用不著皇後親自動手,皇帝自己就會將醇國公送給他的美人給收拾掉,還會主動疏遠醇國公。
他們要做的,就是去抓醇國公的把柄。
醇國公府靜默了這麽多年,要抓把柄還真是不容易,蘇清意坐著馬車回王府的路上便一直在想改怎麽做,想著想著,便不知不覺地睡了過去。
京城的春天不到末尾就算不上真正暖和起來,蘇清意在馬車上困了過去,是生生地將自己給冷醒的。
此時蘇清意就有些懷念蕭恪了,要是蕭恪在,她就能窩進蕭恪的懷裏去睡,蕭恪跟個大火爐子似的,她靠著蕭恪睡從來都不會冷。
蕭恪將耳朵貼到蘇清意的肚子上,一個皇子,毫無形象地蹲在蘇清意的麵前,聽蘇清意肚子裏的孩子有沒有另外的動靜。
“寶寶乖,爹爹去去就回來了,一定趕在你出生之前回家。”
他和老皇帝終究是不一樣的,他會疼愛每一個自己的孩子,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
蕭恪在經營自己名聲這一塊上一直以來都做得極好,他這回前往燕北,還在早朝時請了一道聖旨,說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話,將老皇帝給哄高興了,老皇帝甚至給蕭恪放了不少的權力,左右他以為蕭恪是真心為他分憂的。
後宮之中少了賢妃這朵小白花在皇帝的跟前晃蕩,皇後忽悠起皇帝來更加得心應手,宮裏宮外共同使力,蕭恪要辦什麽事都方便了許多。
請了一道聖旨之後,蕭恪也沒有立刻出發去燕北,他一旦離開京城,有些不安分的人必然會蠢蠢欲動,在離開前他要多方布置,以保證自己不在的時間裏,京城的大局不會被改變。
而且在離開前,蕭恪還得去皇宮給淑妃請個安,同時也是告訴淑妃他要去燕北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他要去寬淑妃的心。
蕭恪正式啟程是在三日之後,這一日蕭恪起得極早,沒有吵醒熟睡中的蘇清意,自己靜悄悄地穿上了衣袍到外邊去洗漱,隻是在離去前,他親了親蘇清意的額頭。
等著,這次我就將欠你的銀子給統統還上。
蕭恪還是同當初約定的那樣,蘇清意用銀錢幫助自己,練兵屯兵,製作武器,這些都是他們當初約定好的,這是蘇清意帶著嫁妝來到成王府的條件,但也僅限於此。
他從來都不認為塞北賑災的銀子該由蘇清意的嫁妝裏出,更不會認為蕭遠帶去燕北的二十萬兩該由蘇清意給,蘇清意願意給錢是蘇清意大度憂民,但是他會想辦法將蘇清意給出去的銀子一一補上,很顯然,這個銀礦就是絕好的機會。
銀礦填補了蘇清意的嫁妝和燕王妃的首飾之外,肯定還有剩餘,用來恢複燕北民生夠,再用來做些別的什麽也夠。
蕭遠在信上說,這個銀礦估計能開采出來三百萬兩左右的白銀。
三百萬兩白銀,蕭恪都已經想好了要如何分配了。
銀礦的開采是在暗地裏進行的,老皇帝不會知道這個銀礦的存在,所以這些白銀一塊都不會流入老皇帝的荷包裏去,不過要是老皇帝駕崩了,蕭恪倒是不介意將白銀給擺進國庫,畢竟一個滿滿當當的國庫,才能支撐起一個國家的底氣。
蕭恪剛走的那幾日,整個京城風平浪靜,而在十日多後,京城便發生了變動。
最明顯的變動就是醇國公一個糟老頭子給宮裏的另一個糟老頭子塞了好幾個漂亮姑娘,老皇帝得到了漂亮姑娘,還是溫順的,會主動去討他喜歡的,好似滿心滿眼都是他,愛他愛得要死要活的漂亮姑娘,老皇帝自然而然地就忘記在京城裏選妃的事兒,摟著新進宮的美人日日尋歡作樂。
本來京城裏的姑娘們不用再擔憂自己會被一紙聖旨給召進宮中伺候是好事兒,可偏偏阻擋了老皇帝的是醇國公,這件事便透露出了詭異來。
醇國公府已經安靜了很多年了,這些年安靜到京城中的人都快要忘記了還有醇國公府的存在,畢竟都低調到了連任何宴會都不出席,會被人遺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就是這樣一個被人們遺忘得差不多的,甚至於年輕一輩幾乎無人知曉的醇國公們,由給老皇帝送漂亮姑娘開始,在京城逐漸活泛了起來。
說得更確切一些,從醇國公在正月十六那日的早朝進宮給蕭華求情,醇國公府就已經在慢慢地顯現於人前了。
突然開始高調的醇國公府向整個京城都叫得上號的王宮貴胄以及二品以上的官員家裏都派了帖子,就連三個皇子府上都沒有落下。
帖子遞到了張氏的手上,張氏看過之後拿給蘇清意過目。
“醇國公府沒有女眷主內,這樣的人家就算是請客也不應該往女眷手中派帖子,隻請男賓才是正經,醇國公倒好,滿京城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在請,他是想做什麽?”張氏冷聲道。
醇國公在這個節骨眼上大辦宴會,絕對不安好心。
“還請我們二人務必都要到場。”蘇清意抖了抖請帖,“醇國公的臉怕不是烙餅子用的鐵鍋,也忒大了些。”
她也就算了,她名義上隻是蕭恪的側妃,但是明白人都不敢怠慢她,畢竟很有可能未來的大渝皇帝會從她的肚子裏降生,而醇國公仿佛跟不知道這件事似的。
看起來倒像是要營造一個太尉大人那般的角色,將自己偽裝得無害。
可就算是腦子再不好使,也沒有人會用“務必”這種詞眼去請一個皇子正妃,除非是皇帝和皇後,不然誰有這個資格?再說了,張氏的身體不好,還請她務必到場,是想幹什麽?
“醇國公自以為臉大,可這麵子我們是不可能給他的。”張氏雖拿捏不住醇國公這是想要做些什麽,可也知他不安好心。
“來人,去醇國公府傳個話,就說成王府沒空赴約。”張氏吩咐道。
真當他們殿下不在,這成王府就能任由人搓圓捏扁了不成?
也不瞧瞧自己算個什麽東西,放肆放到成王府跟前。
除了明晃晃地派人去打臉之外,張氏更是吩咐了,隻要是醇國公府來的人,哪怕是醇國公本人來了成王府,一律不必請進門,請走便是,要是不走,就叫侍衛給打出去。
張氏手段強硬,簡直是給那些不想去醇國公府赴約的人提供了一個思路,嘉王府和平王府直接效仿張氏的做法,更甚的是蕭睿和蕭啟人還在京城,諒他醇國公也不敢跟他們兩個皇子鬥,便做得更過分,將請帖給撕了送回去。
會專門跑出來保蕭華的人,他們恨不得打之殺之。
成王府不去,選擇了蕭恪的自然也不會去,蕭睿和蕭啟也不去,又是一批人不買醇國公的賬,至於醇國公的想法,他們不在乎,有本事就去找三個皇子,跟他們計較,顯得多掉價不是?
隻是也不知道醇國公究竟是如何運作的,還有有許多人拿著請帖上了醇國公府去赴約,蘇清意命人將這些人都給記了下來,去查他們和醇國公府之間的關係,同時還給蕭恪些了信去,詢問這些人中是否有蕭恪的人,要是有蕭恪的人,那麽,這種不老實的羽翼,就要剪除。
為了能夠將信安全地送達,蘇清意還是用的武功最好的人,就怕有人半路搶了信去。
八百裏加急,信到燕北,也不過五六天。
第57章 補死
醇國公都老到掉牙了還要出來蹦躂, 關鍵是他還是蘇清意打定了主意要複仇的人,就算是為了能成功複仇,蘇清意也不會放鬆。
在她寫給蕭恪的信八百裏加急送往燕北的途中, 她進了一次宮。
她其實不喜歡進宮, 每次進宮都要出血,什麽好東西給老皇帝都是一種糟蹋,隻是現在還用得上老皇帝,自然不能斷了那些貴重的禮物。
蘇清意這一回進宮用的是許久不曾給淑妃請安, 想要聊表孝心, 便帶著一堆從民間搜羅來的好東西坐上了馬車進宮。
拿了那麽多的好東西哄老皇帝開心, 蘇清意在老皇帝這裏還是得到了一些好處的, 比方說她可以在宮裏乘坐馬車而不必步行, 特別是蘇清意現在還揣著成王府的第一個孩子, 來接她的宮人哪個不是小心翼翼, 生怕蘇清意磕到了碰到了, 一路上蘇清意全然是大爺待遇。
這一次蘇清意進宮給老皇帝送的禮物是一大堆補品,自然,要讓老皇帝覺得這禮物送得好就不能說是因為老皇帝身子不好才送的, 那樣說容易被拉出去打板子,蘇清意在讓寧福去送禮的, 交代的措辭是“這些補品都是難得的佳品, 配得上陛下一國之君的尊位, 特意獻給陛下”。
她送補品給老皇帝自然不是想要幫老皇帝續命, 隻不過是虛不受補,希望老皇帝早日將自己給補死過去。
送了老皇帝的禮物後, 蘇清意坐著馬車去了永寧宮。
淑妃的日子過得不錯, 皇帝喜愛年輕的美人, 不會跑到永寧宮來寵幸淑妃,淑妃樂得自在,蘇清意又時常叫人送東西進宮,她總是能穿上最時新的料子做的衣裳,偶爾被一些位份低的宮妃瞧見了,人家都會十分羨慕她。
隻是羨慕歸羨慕,淑妃可沒有將自己的好東西分給別人的打算,哪怕已經有人在話裏近乎明示地找她討要衣料和首飾,淑妃就全當聽不懂。
這些人在她落魄時不曾扶持過她,有的人還冷嘲熱諷過,她不報複回去就已經是她最大的仁慈了,怎麽還想著能從她這裏討到好處呢?
她不喜歡與人爭些什麽,但也決計無法忍受自己的兒子被人冷眼以待,她一直以來都算得清楚,那些個對蕭恪說過不好的話、做過不好的事情的人,一個都沒有漏掉。
淑妃記仇,那些宮妃在淑妃這裏討不到好處,久而久之的也就不來永寧宮自討沒趣,能跟淑妃保持往來的宮妃,基本上都是沒有什麽心眼子的人。
隻是除了皇後,皇後娘娘一個人的心眼子都塞過全後宮的女人加起來。
可皇後娘娘又不對淑妃耍心眼子。
近些日子皇帝沉迷於醇國公送上來的美人,日日臥倒美人身側而眠,處於一個別的人說什麽都不好使,但是美人放個屁都香的狀態,因此皇後也沒有在這個時候衝上去收拾這些正得寵的美人,隻是皇後難免還是會心情不佳,於是就跑到了永寧宮去跟淑妃作伴。
皇後心情不佳自然不是因為她的丈夫寵幸那些來路不明的女人,而是因為沉浸在年輕美色中的老皇帝沒那麽好忽悠,她想做點什麽事情便不再如之前那麽容易,她不是沒有懷疑過醇國公將這些美人給送進宮來就是為了報複自己當初害得他被老皇帝申斥,故意給自己添堵。
隻不過再怎麽堵,她也是中宮皇後,還不至於讓幾個除了討好老皇帝耍耍狐媚招數的小丫頭片子給掣肘。
“本宮瞧著這玉不錯,可以命人去打一把小鎖,等老五的孩子出世了,就送給孩子作禮物。”皇後跟淑妃在看淑妃庫房裏的好東西,見到了一塊拳頭大小的羊脂白玉,便同淑妃笑道。
“臣妾還想再找些金玉出來,叫人打個項圈。”淑妃在提及自己即將出生的孫兒時也很是高興,笑容滿麵,“項圈有金有玉,富貴點好。”
蘇清意問過大夫了,這一胎確確實實是個女孩兒,女孩子自然是要嬌養的,更何況還是皇家的女孩子,給她什麽好東西都不為過。
皇後也沒少從蘇清意那裏收禮物,在給蘇清意的孩子打造禮物上也很是花了一番心思,她把自己嫁妝裏一套寶石頭麵給拆了,將寶石拿出重新打磨,專門打了一套給小娃娃的首飾,小項鏈、小手鐲什麽的,論誰見了都要說上一句大手筆。
“娘娘,側妃來了。”蘇清意到了永寧宮,人還沒有下馬車,宮人就樂嗬嗬地跑去向淑妃稟報。
“清意來了?”淑妃將盒子蓋回去,也不急著看庫房了,“皇後娘娘,我們這便出去吧。”
蘇清意沒想到皇後也會在永寧宮,見到皇後時還驚訝了一瞬,不過又想想,皇後都站位蕭恪了,跟淑妃走得越來越近也是正常的。
淑妃和皇後都很喜歡蘇清意,蘇清意一進宮就被兩個長輩拉著左看右看,說些家長裏短,特別是她們都是生育過子嗣的人,都懂女子生產那些事情,蘇清意的產期也越發地近了,既然見到了蘇清意,就難免會多叮囑一番。
“清意這頭回懷胎就沒有遇見皮孩子,生產時一定也會順順利利的。”淑妃拉著蘇清意的手不住地念叨,“隻是我們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閻王爺麵前去晃一遭,怎麽小心也是不為過的,該備好的還是要備齊全,特別是大夫和接生的婆子,得多找一些有經驗的人來。”
皇後也在極力地跟蘇清意推薦宮中靠譜的太醫:“宮中太醫眾多,有幾個人拿一段時日不在皇宮當值也無妨,不如就去成王府住著,也算是替我們看著點了。”
蘇清意受了兩個長輩的好意,隻不過她也著實是不想一直議論生孩子這事兒,不談還好,談得越多反而越恐慌,於是蘇清意三言兩語地將話題給帶了過去。
“聽聞陛下喜得佳人,也不知陛下對這些佳人如何?”這裏裏外外都沒有外人,能夠留在裏邊伺候的都是自己人,蘇清意問及時也格外大膽。
皇後淡淡道:“不過是些沒名沒分的禦妻。”
這句話將嘲諷拉滿。
禦妻,也就是皇帝的女人,受過皇帝臨幸的女人,再不濟也有個采女的位份,好同宮中的宮女區別開來,而皇後卻說這些人沒名沒分,也就是說,老皇帝隻顧著和這些美人尋歡作樂了,連個位份都不曾給人家。
別說是在規矩森嚴的皇宮,就算是在平常人家裏,那也是什麽樣的位置享受什麽樣的待遇,皇帝這不給人家個位份,也不知道下麵的人給這些美人準備衣食住行,按的是哪一條標準?
一天不給位份,就一天不是這皇宮裏正兒八經的主子,是醇國公送進宮的美人手段太低了,哄不動老皇帝?
可能醇國公能找來的也不是什麽正經出身的女子,或許她們根本隻知道為醇國公辦事,卻不知為自己謀取些私利。
“陛下越發精神,妾身聽聞後,便將一些補品帶入了宮中送給陛下,想來陛下服用過後會更加精神。”蘇清意用手帕掩了掩上揚的嘴角,要是老皇帝死在那種事情上,嘖嘖。
皇後聞言,半點操心自己丈夫的心思都沒有,隻是道:“希望陛下能好好地補一補。”
蘇清意細細地揣摩了一下皇後的話,她猜想,皇後應當是很恨老皇帝的。
皇後是已經故去的隆和郡公家的嫡女,從小就熟讀詩文,更是精於管家,是許多人家都想上門求娶的姑娘,要不是先帝下旨賜婚,皇後這一輩子絕對不可能會看上一個老皇帝這樣的男人,好色、無能、自私自利,偏偏還是這大渝的皇帝,昏聵得令大渝百姓怨聲載道。
蘇清意隻是將自己代入了一下皇後的位置,她便打了個冷顫,要是讓她守著老皇帝這樣的男人,因為先帝的賜婚還不得不永遠跟這種男人作伴,她寧可一刀捅死了老皇帝一了百了。
可能皇後心裏也很想將老皇帝給了結了吧。
“皇後娘娘請放心,妾身帶來的,都是上佳的補品。”一定能早日讓老皇帝給補死。
皇後聽了蘇清意的話,眉眼間舒開笑意:“還是你最孝順懂事了。”她決定給蘇清意孩子的禮再重上幾分。
“不管怎麽說,陛下身體康健,就是最好的了。”淑妃親自給蘇清意夾了菜,“來,快嚐嚐看,這是禦膳房的新菜式。”
三個女人就這麽在一片祥和中用著關心的言語各自詛咒老皇帝早日涼涼。
而在永寧宮蹭了一頓午膳之後,蘇清意也和皇後通了通消息,問問皇後準備何時處理醇國公塞進皇宮裏來的美人。
老皇帝就是這一點不好,見到了合心意的美人那原本就不多的腦子就徹底沒了,這讓皇後有點難做。
隻是皇後坐鎮這座宮城幾十年,她若真的要出手收拾幾個人還是很簡單的,隻不過她的意思是,最好是能拉著醇國公下水,醇國公這糟心的還在,日後說不定又會弄一批合皇帝心意的美人進宮。
蘇清意跟皇後合計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等醇國公什麽時候有把柄抓到他們手中了之後再動手。
皇帝好色,但是更加多疑,隻要皇帝起了疑心,都用不著皇後親自動手,皇帝自己就會將醇國公送給他的美人給收拾掉,還會主動疏遠醇國公。
他們要做的,就是去抓醇國公的把柄。
醇國公府靜默了這麽多年,要抓把柄還真是不容易,蘇清意坐著馬車回王府的路上便一直在想改怎麽做,想著想著,便不知不覺地睡了過去。
京城的春天不到末尾就算不上真正暖和起來,蘇清意在馬車上困了過去,是生生地將自己給冷醒的。
此時蘇清意就有些懷念蕭恪了,要是蕭恪在,她就能窩進蕭恪的懷裏去睡,蕭恪跟個大火爐子似的,她靠著蕭恪睡從來都不會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