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這個詞,更偏向男性。
同樣的事對於女性,全是負麵的“口口”。
聽上去很不公平,但她並不會因此憤憤不平。
沈之越見葉沐半晌沒說話,問:“生氣了?”
葉沐搖頭:“沒有。我看得開。”
沈之越笑了。
葉沐忽然說:“我終於知道為什麽你每年都要找機會出來一趟了,長途旅行真的很有趣。在路上可以見到很多人,聽到很多聲音,就像上網,可以打破階級的壁壘,接收到不同層次的信息。”
至於階級麽,它可以是物質上的,有人富有,有人貧窮,它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有人豐富,有人貧瘠。
沈之越:“嗯,所以我經常鼓勵團隊裏的編劇多出去走走,多接觸人,多聽聽別人的人生,不要總守著自己的生活結構,認知固化。”
葉沐沒有立刻接話,她隻是停下來,一眨不眨地看著他。
她覺得,他也變了。
更成熟,更平靜。
沈之越也停下來,問:“怎麽了?”
葉沐:“以前咱們從來沒聊過這些。”
沈之越笑道:“因為你我都和以前不一樣了。”
葉沐沒接話。
她一下子想到了很多人,很多事。
蕭固令她看到了階級的固化,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他們的階層窮人是融入不進去的,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哪怕是用一夜暴富來換取“門票”,那也僅僅是參觀罷了,想要長期入住,除非在觀念、認知上徹底打破。
而觀點和認知,會直接決定一個人的行為。
林遇和嚴潤似乎更為接近一些,無論是階層還是觀點,他們也都走到了一個人生的岔路口,決定成家,但還在迷茫於另一半的選擇。
這樣的選擇也是由他們對家庭的認知決定的。
至於陸晟,他的認知和他的精神世界全部和藝術捆綁在一起,所以他考慮的每一件事,都是如何能創造更高的藝術成就。
最後,她想到了自己。
她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進步,雖然她的生活並沒有明顯改變,可她的精神世界卻已經不再似小女孩時期的狹隘、淺顯。
這是不是一種認知打破的信號呢?
葉沐突然出聲:“學長,之越。”
沈之越:“嗯?”
葉沐:“你會對別人動心嗎?”
隔了兩秒,沈之越回答道:“也許會。”
他的眼神沒有回避。
是啊,誰也不是誰的主宰,也沒有人是為了隻愛某個人而生的,唯有愛自己才是不變的。
葉沐:“我應該也會。但我還是想和你約法三章。”
沈之越不禁笑了:“你說。”
葉沐:“如果它發生了,一定要讓對方知道,直接說就好。”
沈之越點頭:“可以。”
葉沐:“如果自己是被告知的那個,不要指責對方,也沒必要做自我檢討,一切都交給緣分,和當下的心情。”
沈之越:“好。”
葉沐:“在隻有對方的時候,一定要全神貫注,奉獻出自己所有的熱情。”
說罷,葉沐伸出手:“拉勾。”
沈之越再次笑了,勾住她的手指。
隨即兩隻手就勢握住,繼續往前走。
不會兒,葉沐的聲音飄過來:“下一站民宿,選一間隔音好點的房間吧?”
沈之越:“?”
葉沐:“我親戚走啦!”
沈之越:“……”
葉沐笑出聲:“害羞啦?”
沈之越咳嗽一聲:“回去再說。”
葉沐:“哦。”
作者有話說:
本章隻是拋出問題。
每個人的答案不同,其實就是觀點的不同,沒必要統一。
關於上章提到的“得到”、“失去”、“擁有”。
稍作解釋:
得到包含占有的意思,一般都是得到某件具體的東西,比如一件衣服,一項榮譽,但沒有人可以得到愛情。失去是得到的反義詞,但失去不是擁有的反義詞,擁有也沒有反義詞。
擁有是有責任和義務的含義在內的,但沒有占有的意思。
這是語法解釋上的,比較容易理解。
但問題是,人們在情感上,是不會聯想到這個詞背後的意義,還會下意識執著於“占有”這種情緒,進而產生強烈的占有欲。
以上,比心~
第104章
有人說, 如果心情不好就去西藏。
也有人說,去了高海拔的地方,因為高原反應腦子會變慢,煩惱自然就少了。
還有人說, 哪裏天高地闊, 觸目所及無不是感歎大自然的美, 誰還會計較一朝一夕雞毛蒜皮的得失呢?
腦子變慢這件事, 葉沐是有體會的,她發現一路上她不僅腦子慢了, 動作也慢了,懶得想工作,懶得說話,就想安靜地待著, 或者靠著沈之越看風景。
葉沐說:“難怪你會喜歡這裏。”
沈之越答道:“一兩年來一次,就當做給大腦放個假。你是第一次來, 可能還不適應, 下次就好了。”
葉沐沒接話。
她想到幾年前和沈之越在一起時, 他們也約定了川藏之旅, 當時她還覺得近在眼前, 說走就能走, 誰知一晃幾年過去,這才誤打誤撞的到了這裏。
“下次”,還不知道在什麽時候。
不知是不是應了“小別勝新婚”那句話, 葉沐和沈之越幾乎整天都在一起, 雖然兩人並不覺得黏糊, 大多時候也是各忙各的, 隻不過挨得比較近罷了。
但和其他隊員一比, 他們就像是“熱戀”中的情侶一樣。
隊員中其中有一對,在沈之越告訴葉沐他們是兩口子之前,葉沐還以為兩人毫不相幹,幾乎都沒看過兩人站在一起說話。
女方說,結婚好多年,沒激情了,好不容易出來透透氣,就想一個人待會兒,等回去了有的是時間同一屋簷下。
葉沐沒有結婚的經驗,也沒體會過失去激情,還要捆綁在一起的生活,隻是聽其他隊員各抒己見。
有人覺得,日子湊合過吧,和誰不是過,和誰都會淡,天天吃大餐也會吃膩的。
也有人覺得,要是總有激情,那心髒和身體也受不了啊,平淡如水,細水長流挺好的。
而在這些女隊員當中,葉沐特別注意到那個叫徐rui的。
開始自我介紹的時候,別人都叫她徐rui,她還以為是蕊字,後來才知道是蕤rui。
葉沐不會寫這個字,卻因為這個特別的字而記住了她。
徐蕤話不多,就和葉沐一樣,總是坐在一旁聽人說,身上有一種憂鬱飄忽的氣質,但又和因為剛失戀而出來散心的蘇嘉不同。
蘇嘉的底色是熱情的,隻不過一時被陰霾罩住了,徐蕤卻像是生來就生在那團霧氣當中,和它融為一體。
葉沐“偷看”了徐蕤好幾次,有兩次被徐蕤發現,徐蕤也沒有問葉沐為什麽看她,隻是對她笑了笑。
葉沐也回了微笑。
這是一種私底下淡淡的默契,沒有過多的交談,有些人就會隔著一段距離互生好感。
後來有一天,於櫻和孫行的事,被周子濤發現了。
周子濤和孫行發生衝突,引來很多隊友,後來兩人為顧全大局,就去民宿的院子裏“談判”。
於櫻也去了。
葉沐透過窗戶看了會兒,見他們三個人也沒有什麽肢體上的接觸,表現得也都算冷靜,也都在克製著自己的情緒。
這種事她是有經驗的,當下的情緒比較混亂,還來不及整理,就要立刻做出決斷,等到事後反思,又會生出懊惱,都怪當時腦子卡殼,沒有想得太全麵。
不過於櫻這件事,其實也沒必要過多思考,結局早就注定了,從於櫻和周子濤離婚開始。
周子濤的挽回和爭取是他的一廂情願,於櫻和孫行的處理方式是為了避免衝突,周子濤控訴他們欺騙他,也沒有立場和資格。
如果周子濤真這樣說,那就太過幼稚了。
成年人的世界啊,一切都是現實的。
半個小時後,三個人分別回了民宿。
周子濤拿著行李,和另外一名男隊員換了房間。
葉沐也離開圍觀和打圓場的眾人,到一個安靜的角落待著。
不會兒,徐蕤也過來了。
兩人對看了一眼,一起笑了。
同樣的事對於女性,全是負麵的“口口”。
聽上去很不公平,但她並不會因此憤憤不平。
沈之越見葉沐半晌沒說話,問:“生氣了?”
葉沐搖頭:“沒有。我看得開。”
沈之越笑了。
葉沐忽然說:“我終於知道為什麽你每年都要找機會出來一趟了,長途旅行真的很有趣。在路上可以見到很多人,聽到很多聲音,就像上網,可以打破階級的壁壘,接收到不同層次的信息。”
至於階級麽,它可以是物質上的,有人富有,有人貧窮,它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有人豐富,有人貧瘠。
沈之越:“嗯,所以我經常鼓勵團隊裏的編劇多出去走走,多接觸人,多聽聽別人的人生,不要總守著自己的生活結構,認知固化。”
葉沐沒有立刻接話,她隻是停下來,一眨不眨地看著他。
她覺得,他也變了。
更成熟,更平靜。
沈之越也停下來,問:“怎麽了?”
葉沐:“以前咱們從來沒聊過這些。”
沈之越笑道:“因為你我都和以前不一樣了。”
葉沐沒接話。
她一下子想到了很多人,很多事。
蕭固令她看到了階級的固化,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他們的階層窮人是融入不進去的,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哪怕是用一夜暴富來換取“門票”,那也僅僅是參觀罷了,想要長期入住,除非在觀念、認知上徹底打破。
而觀點和認知,會直接決定一個人的行為。
林遇和嚴潤似乎更為接近一些,無論是階層還是觀點,他們也都走到了一個人生的岔路口,決定成家,但還在迷茫於另一半的選擇。
這樣的選擇也是由他們對家庭的認知決定的。
至於陸晟,他的認知和他的精神世界全部和藝術捆綁在一起,所以他考慮的每一件事,都是如何能創造更高的藝術成就。
最後,她想到了自己。
她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進步,雖然她的生活並沒有明顯改變,可她的精神世界卻已經不再似小女孩時期的狹隘、淺顯。
這是不是一種認知打破的信號呢?
葉沐突然出聲:“學長,之越。”
沈之越:“嗯?”
葉沐:“你會對別人動心嗎?”
隔了兩秒,沈之越回答道:“也許會。”
他的眼神沒有回避。
是啊,誰也不是誰的主宰,也沒有人是為了隻愛某個人而生的,唯有愛自己才是不變的。
葉沐:“我應該也會。但我還是想和你約法三章。”
沈之越不禁笑了:“你說。”
葉沐:“如果它發生了,一定要讓對方知道,直接說就好。”
沈之越點頭:“可以。”
葉沐:“如果自己是被告知的那個,不要指責對方,也沒必要做自我檢討,一切都交給緣分,和當下的心情。”
沈之越:“好。”
葉沐:“在隻有對方的時候,一定要全神貫注,奉獻出自己所有的熱情。”
說罷,葉沐伸出手:“拉勾。”
沈之越再次笑了,勾住她的手指。
隨即兩隻手就勢握住,繼續往前走。
不會兒,葉沐的聲音飄過來:“下一站民宿,選一間隔音好點的房間吧?”
沈之越:“?”
葉沐:“我親戚走啦!”
沈之越:“……”
葉沐笑出聲:“害羞啦?”
沈之越咳嗽一聲:“回去再說。”
葉沐:“哦。”
作者有話說:
本章隻是拋出問題。
每個人的答案不同,其實就是觀點的不同,沒必要統一。
關於上章提到的“得到”、“失去”、“擁有”。
稍作解釋:
得到包含占有的意思,一般都是得到某件具體的東西,比如一件衣服,一項榮譽,但沒有人可以得到愛情。失去是得到的反義詞,但失去不是擁有的反義詞,擁有也沒有反義詞。
擁有是有責任和義務的含義在內的,但沒有占有的意思。
這是語法解釋上的,比較容易理解。
但問題是,人們在情感上,是不會聯想到這個詞背後的意義,還會下意識執著於“占有”這種情緒,進而產生強烈的占有欲。
以上,比心~
第104章
有人說, 如果心情不好就去西藏。
也有人說,去了高海拔的地方,因為高原反應腦子會變慢,煩惱自然就少了。
還有人說, 哪裏天高地闊, 觸目所及無不是感歎大自然的美, 誰還會計較一朝一夕雞毛蒜皮的得失呢?
腦子變慢這件事, 葉沐是有體會的,她發現一路上她不僅腦子慢了, 動作也慢了,懶得想工作,懶得說話,就想安靜地待著, 或者靠著沈之越看風景。
葉沐說:“難怪你會喜歡這裏。”
沈之越答道:“一兩年來一次,就當做給大腦放個假。你是第一次來, 可能還不適應, 下次就好了。”
葉沐沒接話。
她想到幾年前和沈之越在一起時, 他們也約定了川藏之旅, 當時她還覺得近在眼前, 說走就能走, 誰知一晃幾年過去,這才誤打誤撞的到了這裏。
“下次”,還不知道在什麽時候。
不知是不是應了“小別勝新婚”那句話, 葉沐和沈之越幾乎整天都在一起, 雖然兩人並不覺得黏糊, 大多時候也是各忙各的, 隻不過挨得比較近罷了。
但和其他隊員一比, 他們就像是“熱戀”中的情侶一樣。
隊員中其中有一對,在沈之越告訴葉沐他們是兩口子之前,葉沐還以為兩人毫不相幹,幾乎都沒看過兩人站在一起說話。
女方說,結婚好多年,沒激情了,好不容易出來透透氣,就想一個人待會兒,等回去了有的是時間同一屋簷下。
葉沐沒有結婚的經驗,也沒體會過失去激情,還要捆綁在一起的生活,隻是聽其他隊員各抒己見。
有人覺得,日子湊合過吧,和誰不是過,和誰都會淡,天天吃大餐也會吃膩的。
也有人覺得,要是總有激情,那心髒和身體也受不了啊,平淡如水,細水長流挺好的。
而在這些女隊員當中,葉沐特別注意到那個叫徐rui的。
開始自我介紹的時候,別人都叫她徐rui,她還以為是蕊字,後來才知道是蕤rui。
葉沐不會寫這個字,卻因為這個特別的字而記住了她。
徐蕤話不多,就和葉沐一樣,總是坐在一旁聽人說,身上有一種憂鬱飄忽的氣質,但又和因為剛失戀而出來散心的蘇嘉不同。
蘇嘉的底色是熱情的,隻不過一時被陰霾罩住了,徐蕤卻像是生來就生在那團霧氣當中,和它融為一體。
葉沐“偷看”了徐蕤好幾次,有兩次被徐蕤發現,徐蕤也沒有問葉沐為什麽看她,隻是對她笑了笑。
葉沐也回了微笑。
這是一種私底下淡淡的默契,沒有過多的交談,有些人就會隔著一段距離互生好感。
後來有一天,於櫻和孫行的事,被周子濤發現了。
周子濤和孫行發生衝突,引來很多隊友,後來兩人為顧全大局,就去民宿的院子裏“談判”。
於櫻也去了。
葉沐透過窗戶看了會兒,見他們三個人也沒有什麽肢體上的接觸,表現得也都算冷靜,也都在克製著自己的情緒。
這種事她是有經驗的,當下的情緒比較混亂,還來不及整理,就要立刻做出決斷,等到事後反思,又會生出懊惱,都怪當時腦子卡殼,沒有想得太全麵。
不過於櫻這件事,其實也沒必要過多思考,結局早就注定了,從於櫻和周子濤離婚開始。
周子濤的挽回和爭取是他的一廂情願,於櫻和孫行的處理方式是為了避免衝突,周子濤控訴他們欺騙他,也沒有立場和資格。
如果周子濤真這樣說,那就太過幼稚了。
成年人的世界啊,一切都是現實的。
半個小時後,三個人分別回了民宿。
周子濤拿著行李,和另外一名男隊員換了房間。
葉沐也離開圍觀和打圓場的眾人,到一個安靜的角落待著。
不會兒,徐蕤也過來了。
兩人對看了一眼,一起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