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節
督公養妻手冊(重生) 作者:月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日,她兩個府邸來回跑,也終於能稍稍放鬆下來,可很快又聽到了閬哥兒落榜的消息,她愣了會兒神,苦笑著搖搖頭。
做人也不能太貪心,平平安安已是驚喜,哪真有雙喜臨門這種好事呢。
她自然而然忘了顧玄禮那遭“驚喜”,隻覺得如今生活極好,平風浪靜,直到半月後某日,她在府中突然聽到門房來報,說南坪伯府的小公子求見。
林皎月本在幫管事還有孫嬤嬤盤算庫房,將些布料和些許物件拾掇出來,打算兩月後便是新年,賞給下人們,
府中頭一次有女主人,府邸較之以往也熱鬧許多,自然得好好計議。
驀然聽到通報,她還有些訝異,因閬哥兒因為先前落榜,被母親勒令好好反省,雖聽廠衛來匯報說,小公子期間仍舊仍有偷偷摸摸跑出去,但林皎月也不再擔心,
畢竟閬哥兒如今和從前不一樣,穩重了不少,加上還有廠衛在暗中保護,也出不了事,除非寧王府想不開,在這種安穩時候又要找麻煩。
想想也不可能,這些日子,京中各處都十分平靜,李長夙沒有道理也沒由頭再生事端。
那看來閬哥兒今日隻是單純自己囂張,竟跑到督公府來探望她了?
林皎月便笑了笑,去到廳堂見他。
剛一見麵,林閬便壓著笑似的:“姐,督公不在吧?”
林皎月詫異地聽到對方十分順口念叨出督公的稱謂,而非和往常一樣先念個死太監,
但很快當作尋常,微微笑道:“他當值去了,這麽冷的天你怎麽還跑出來?快進來暖暖手……”
“不了不了,你同我出去一趟吧!”
林閬終於壓不住笑,眉飛色舞:“長姐已經在外頭了,我們去看榜!”
林皎月還沒反應過來是什麽榜便被拽走了,阿環急急忙忙過來給她罩了件不算厚實的兔毛鬥篷,氣瞪林閬:
“小公子您慢點兒!這都立冬的天了,夫人外罩都沒穿呢!”
剛做好的小鬥篷,不算厚實,配著初冬的天剛剛好,再冷些就要穿更厚實的衣裳了。
林閬打小就是院裏的萬人嫌,丫鬟姐姐們好意罵他也當家常便飯了,聞言得意一笑,假模假樣給他姐趕忙係好領帶就拽上車:
“待會兒就叫阿姐熱得腦門冒煙!”
林皎月聽得沒頭沒腦,上了馬車瞧見同樣沒頭沒腦的林妙柔,兩人無奈一笑,什麽腦門冒煙,她是要燒著不成?
乘風從院中走出,見狀皺了皺眉,但沒說什麽,從林閬手中接過韁繩。
等馬車駛到皇城外,林閬迫不及待帶著他們去望榜時,姐妹倆終於察覺到什麽。
大周的文武科舉相隔半月,所以張榜時間也幾乎隻隔半月,林閬要帶他們來看的,正是武舉的中舉榜單!
文舉時,該有的規矩林閬都熟門熟路了,同樣流程再來一套,瞞著家人誰也沒發現,更無人想到,家中這最為淘氣的幼弟,竟狠心咬牙悄摸練了幾個月,孤身上場,甚至還考中了武舉人!
因此事是林閬瞞著家人偷偷幹的,所以今日放榜,他聽聞他當真中了,迫不及待要帶著兩個姐姐先來看一眼。
林皎月看著榜上“林閬”二字,恍恍惚惚地想,可不是腦袋冒煙嗎,恐怕祖父聽聞,都覺得是他們伯府的祖墳冒煙了,
因一開始大家都不抱期望這潑猴能有所建樹,隻求他平安便好,沒想,他竟給自己爭來了份體麵。
“小公子好厲害!”
阿環頓時眼露崇拜,丁點兒都不記得自己出門前還暗戳戳地瞪了這潑猴一眼。
就連乘風也不由對這位伯府的小公子多看了眼,世家子弟多走文舉之路,因多嫌武官操勞,說不準還有可能要出兵入行伍,
但林家這庶子為了爭口氣,倒是有幾分魄力。
張榜的守衛們對文舉的舉人們還有幾分森然,可武舉人都是一拳一腳自己打出來的功名,自然無不敬佩,特別是見林閬年紀輕輕,還有兩位貌美如花的姐姐相陪,更是連連恭賀,好不豔羨——
自然,當皇城守衛中有人認出林皎月後,這群人從原本的豔羨恭賀,全然變得站成筆筆直。
那可是督公夫人,嘶!
但這份驚歎沒持續多久,忽而宮中奔出隊人馬,隱約還能聽到這些人口中急叱“封鎖城門”、“謹防廠衛司動亂”!
前一秒還高興不已的林皎月瞬間凝了表情。
短短眨眼間,原本熱鬧的皇城前死一般的沉默,隨即越來越多禁軍從皇城出動,守衛們也忙將看榜的眾人驅散,聽憑吩咐全城戒備——
“姐,我,我剛沒聽錯,他們說的是,廠衛司動亂?”
眾人在人群擠攘中回了馬車,林閬掀開車簾心有餘悸,隻見大街上行人神色匆匆,不停有各部人馬朝著城門口的方向湧去,便存不住心事,擔憂地問了出來。
林妙柔立刻柔聲否認:“或是聽岔了,咱們先送你姐姐回府,等督公晚上回來同她再說才是。”
林皎月亦想勉強維持鎮定勸慰姐弟倆,卻沒能笑出來,也沒能張開嘴。
她沒聽岔,她聽得清清楚楚,禁軍在嗬斥謹防廠衛司動亂,除此以外,能叫京中如此緊張的人,除了顧玄禮也該無第二人。
馬車停在督公府門前,下車後,林皎月終於從渾身緊繃中稍稍緩過來,能張口了。
她立刻拉住林閬,問他先前一直跟著他的那位廠衛可在。
林閬神色變了變,回頭喊了幾聲英雄,那暗衛一般的廠衛往常都該出現了,今日卻毫無動靜。
見狀,林皎月轉身請乘風駕車,護送姐弟倆回府。
乘風眼眸微動,林皎月輕聲慢言:“您來府上,是我應了盼盼的請求替您遮掩一二,不是為了讓您同督公府一道赴死的,若是督公在此,他定也是此意。”
乘風沉默片刻,領命撤退。
林皎月站在督公府門口望著馬車的背影,身子一點點變得冰涼,連阿環給她握著手掌哈氣,不住地哽咽寬慰她都暖不了。
她其實很害怕,將乘風支走就更怕了。
因為她知道今日事出突然,督公想必也沒有預料到,否則他不會在今日出門前還親了她一口,繾綣溫柔。
那樣的人若真知道要赴死了,或許早早就會準備帶著自己一道死了,沒準還得要親眼看她咽氣了才會出門。
她亦想起,督公還說今日要給她驚喜來著,若能預料到有意外,他就不會將日子定在今天。
所以林皎月猜測,督公府全然沒有安排保護,真的出事,乘風一人死戰也無濟於事,不如讓他離開,如果今日能得安然,也算是替督公在鎮國軍那頭賣了個人情。
府中下人們見林皎月回來,宛若找著了主心骨,林皎月喉嚨微微發顫,哪怕害怕也不能表露,反而輕聲吩咐孫嬤嬤和管事,先安定好大家,督公沒回來之前,任何人不得出府,同時再將府上的所有門都關好。
她不知道這樣做有沒有用,但起碼能撐一時是一時。
督公府眾人焦灼,可無人知,皇宮禦書房,文帝同樣驚疑不定——
“顧玄禮他瘋了?瑞王早幾個月就有動作,他那時不作反應,這會兒在京中大開殺戒?”
禁軍額角冷汗涔涔,心想這閹狗瘋也不是一日兩日!
“屬下已將城中所有城門關閉,謹防顧玄禮從外再調度人馬進京,可事發突然,京中人手不足以與三萬廠衛對上……”
文帝怒得直接摔碎了一方硯台。
“他陸遠究竟要走幾個月才能走回京!他帶著五萬大軍,是要在路上過年不成!”
跪地的一排武官隻字不敢言。
半晌,宮人匆匆傳報,寧王府世子求見。
文帝與這位堂弟關係尚且湊活,聞言皺了皺眉,揮手叫書房中眾人先散去想想法子,宣李長夙覲見。
李長夙同樣步履匆匆,神色凝重,見麵便跪地稟告外頭形勢,聽得文帝連連皺眉。
“朕的探子比你寧王府的好使,現在最要緊的是防止顧玄禮直接反了,你若隻是來說這些就退下吧!”
李長夙吸了口氣,直言:“陛下息怒,督公今日不會反!”
文帝眼眸倏然沉下。
李長夙為天子威勢鎮壓,一時間如感有山巒鎮壓,但今日於他而言,是替代父親,接管寧王府的最好時機,他不能猶豫。
他便將忠心於寧王那一摞探子探得的所有情報如數呈報,叫天子知曉,顧玄禮之所以等到如今才發難,正是因他在等待所有證據歸京,等待瑞王先發製人。
今日北門長街見血,也是因為瑞王自認為整備齊全,先開始動作,顧玄禮撒了這麽久的魚糧,也立刻要收網,
而他之所以等在京中收網,自然是要給京中的人看——
“陛下細想,京中最有決斷權力之人是何人?”
文帝眯緊眼:“朕。”
“沒錯,所以督公是要給您,上一場大戲。”
文帝腦子一團亂,想不通這場戲為何要如此驚心動魄,咽了口口水又問:“所以,你來是要說什麽?”
“以顧玄禮甕中捉鱉之勢,臣弟擔心……瑞王叔毫無還手之力。”李長夙眼眸低垂,憐弱親情的模樣轉瞬即演。
文帝卻是聽出了更多,他頓了頓,忽而笑道:“所以,朕同世子,還要幫幫瑞王叔?”
他沉沉看向李長夙:“李長夙,朕很感動你如此顧念親情,可你要知道,京中禁軍不過兩萬人,各部兵馬五千,敵不過他廠衛司。”
若真如李長夙所說,他作為大周天子,隻須穩坐高台,看完這場戲便好才是,真要拿一京之力來幫瑞王,叫原本不打算反的人被逼反,豈非得不償失?
可他又確實心動,若能趁著此次一舉削弱顧玄禮的實力,何樂不為?
說到底,他沒多好的主意,亦不想沾一身腥惹顧玄禮報複,但若旁人有,便該替他身先士卒。
李長夙倏然一笑:“陛下多慮,臣弟有一法,穩妥且死無對證。”
*
天寒地凍,冷風蕭瑟,刺鼻的血腥味從長街的這一頭飄散到另一頭,叫姍姍來遲的禁軍們駭然止步。
滿街屍首。
“顧玄禮!你,你,大膽!”
年逾五十的瑞王已極少有被逼得如此狼狽過,他衣袍上浸濕血,最初溫熱,如今冰寒徹骨,布料上諸多被劃破的痕跡隻要再深那麽丁點兒,就會損傷他尊貴的宗室血肉。
他像一頭被逼到窮途末路的年老豺狼,縱仍有滿心惡毒,卻已經敵不過年輕的瘋狗。
瘋狗顧玄禮半邊臉浸著血,手中長刀的刀鋒已因砍了太多人,被人骨磨出了無數缺口,
可無妨,他力氣大,哪怕刀鋒鈍得連柴都劈不了了,他用蠻力,也能叫刀下之人爛成一灘腐肉。
“咱家哪有您大膽,若咱家是王爺,就安分守己地縮在窩裏,尚能苟活到老,可您,嗨呀,偏偏老驥伏櫪誌在千裏,十多年如一日的大膽,大膽,哈哈哈!”
他舉刀狂笑,抽手就是一刀,將早已橫死在路邊的死士的頭給鞭了下來。
下屬血淋淋的腦袋滾到瑞王眼前,瑞王幾欲要吐掉隔夜的飯。
顧玄禮走到僅剩幾人護衛的瑞王身前,毫不在意地微微俯身,抬起下巴:“那個就是您要帶進宮的人證是不是?”
驀然被提及,瑞王身後那人褲子都快被嚇尿了,哆哆嗦嗦一把跪地:“督公饒命,督公饒命!”
“顧玄禮!”瑞王氣到哆嗦,“罪臣之子……你父宣曜勾結外敵,是大罪!他以命抵罪,你也該被株連,你,你竟敢……”
做人也不能太貪心,平平安安已是驚喜,哪真有雙喜臨門這種好事呢。
她自然而然忘了顧玄禮那遭“驚喜”,隻覺得如今生活極好,平風浪靜,直到半月後某日,她在府中突然聽到門房來報,說南坪伯府的小公子求見。
林皎月本在幫管事還有孫嬤嬤盤算庫房,將些布料和些許物件拾掇出來,打算兩月後便是新年,賞給下人們,
府中頭一次有女主人,府邸較之以往也熱鬧許多,自然得好好計議。
驀然聽到通報,她還有些訝異,因閬哥兒因為先前落榜,被母親勒令好好反省,雖聽廠衛來匯報說,小公子期間仍舊仍有偷偷摸摸跑出去,但林皎月也不再擔心,
畢竟閬哥兒如今和從前不一樣,穩重了不少,加上還有廠衛在暗中保護,也出不了事,除非寧王府想不開,在這種安穩時候又要找麻煩。
想想也不可能,這些日子,京中各處都十分平靜,李長夙沒有道理也沒由頭再生事端。
那看來閬哥兒今日隻是單純自己囂張,竟跑到督公府來探望她了?
林皎月便笑了笑,去到廳堂見他。
剛一見麵,林閬便壓著笑似的:“姐,督公不在吧?”
林皎月詫異地聽到對方十分順口念叨出督公的稱謂,而非和往常一樣先念個死太監,
但很快當作尋常,微微笑道:“他當值去了,這麽冷的天你怎麽還跑出來?快進來暖暖手……”
“不了不了,你同我出去一趟吧!”
林閬終於壓不住笑,眉飛色舞:“長姐已經在外頭了,我們去看榜!”
林皎月還沒反應過來是什麽榜便被拽走了,阿環急急忙忙過來給她罩了件不算厚實的兔毛鬥篷,氣瞪林閬:
“小公子您慢點兒!這都立冬的天了,夫人外罩都沒穿呢!”
剛做好的小鬥篷,不算厚實,配著初冬的天剛剛好,再冷些就要穿更厚實的衣裳了。
林閬打小就是院裏的萬人嫌,丫鬟姐姐們好意罵他也當家常便飯了,聞言得意一笑,假模假樣給他姐趕忙係好領帶就拽上車:
“待會兒就叫阿姐熱得腦門冒煙!”
林皎月聽得沒頭沒腦,上了馬車瞧見同樣沒頭沒腦的林妙柔,兩人無奈一笑,什麽腦門冒煙,她是要燒著不成?
乘風從院中走出,見狀皺了皺眉,但沒說什麽,從林閬手中接過韁繩。
等馬車駛到皇城外,林閬迫不及待帶著他們去望榜時,姐妹倆終於察覺到什麽。
大周的文武科舉相隔半月,所以張榜時間也幾乎隻隔半月,林閬要帶他們來看的,正是武舉的中舉榜單!
文舉時,該有的規矩林閬都熟門熟路了,同樣流程再來一套,瞞著家人誰也沒發現,更無人想到,家中這最為淘氣的幼弟,竟狠心咬牙悄摸練了幾個月,孤身上場,甚至還考中了武舉人!
因此事是林閬瞞著家人偷偷幹的,所以今日放榜,他聽聞他當真中了,迫不及待要帶著兩個姐姐先來看一眼。
林皎月看著榜上“林閬”二字,恍恍惚惚地想,可不是腦袋冒煙嗎,恐怕祖父聽聞,都覺得是他們伯府的祖墳冒煙了,
因一開始大家都不抱期望這潑猴能有所建樹,隻求他平安便好,沒想,他竟給自己爭來了份體麵。
“小公子好厲害!”
阿環頓時眼露崇拜,丁點兒都不記得自己出門前還暗戳戳地瞪了這潑猴一眼。
就連乘風也不由對這位伯府的小公子多看了眼,世家子弟多走文舉之路,因多嫌武官操勞,說不準還有可能要出兵入行伍,
但林家這庶子為了爭口氣,倒是有幾分魄力。
張榜的守衛們對文舉的舉人們還有幾分森然,可武舉人都是一拳一腳自己打出來的功名,自然無不敬佩,特別是見林閬年紀輕輕,還有兩位貌美如花的姐姐相陪,更是連連恭賀,好不豔羨——
自然,當皇城守衛中有人認出林皎月後,這群人從原本的豔羨恭賀,全然變得站成筆筆直。
那可是督公夫人,嘶!
但這份驚歎沒持續多久,忽而宮中奔出隊人馬,隱約還能聽到這些人口中急叱“封鎖城門”、“謹防廠衛司動亂”!
前一秒還高興不已的林皎月瞬間凝了表情。
短短眨眼間,原本熱鬧的皇城前死一般的沉默,隨即越來越多禁軍從皇城出動,守衛們也忙將看榜的眾人驅散,聽憑吩咐全城戒備——
“姐,我,我剛沒聽錯,他們說的是,廠衛司動亂?”
眾人在人群擠攘中回了馬車,林閬掀開車簾心有餘悸,隻見大街上行人神色匆匆,不停有各部人馬朝著城門口的方向湧去,便存不住心事,擔憂地問了出來。
林妙柔立刻柔聲否認:“或是聽岔了,咱們先送你姐姐回府,等督公晚上回來同她再說才是。”
林皎月亦想勉強維持鎮定勸慰姐弟倆,卻沒能笑出來,也沒能張開嘴。
她沒聽岔,她聽得清清楚楚,禁軍在嗬斥謹防廠衛司動亂,除此以外,能叫京中如此緊張的人,除了顧玄禮也該無第二人。
馬車停在督公府門前,下車後,林皎月終於從渾身緊繃中稍稍緩過來,能張口了。
她立刻拉住林閬,問他先前一直跟著他的那位廠衛可在。
林閬神色變了變,回頭喊了幾聲英雄,那暗衛一般的廠衛往常都該出現了,今日卻毫無動靜。
見狀,林皎月轉身請乘風駕車,護送姐弟倆回府。
乘風眼眸微動,林皎月輕聲慢言:“您來府上,是我應了盼盼的請求替您遮掩一二,不是為了讓您同督公府一道赴死的,若是督公在此,他定也是此意。”
乘風沉默片刻,領命撤退。
林皎月站在督公府門口望著馬車的背影,身子一點點變得冰涼,連阿環給她握著手掌哈氣,不住地哽咽寬慰她都暖不了。
她其實很害怕,將乘風支走就更怕了。
因為她知道今日事出突然,督公想必也沒有預料到,否則他不會在今日出門前還親了她一口,繾綣溫柔。
那樣的人若真知道要赴死了,或許早早就會準備帶著自己一道死了,沒準還得要親眼看她咽氣了才會出門。
她亦想起,督公還說今日要給她驚喜來著,若能預料到有意外,他就不會將日子定在今天。
所以林皎月猜測,督公府全然沒有安排保護,真的出事,乘風一人死戰也無濟於事,不如讓他離開,如果今日能得安然,也算是替督公在鎮國軍那頭賣了個人情。
府中下人們見林皎月回來,宛若找著了主心骨,林皎月喉嚨微微發顫,哪怕害怕也不能表露,反而輕聲吩咐孫嬤嬤和管事,先安定好大家,督公沒回來之前,任何人不得出府,同時再將府上的所有門都關好。
她不知道這樣做有沒有用,但起碼能撐一時是一時。
督公府眾人焦灼,可無人知,皇宮禦書房,文帝同樣驚疑不定——
“顧玄禮他瘋了?瑞王早幾個月就有動作,他那時不作反應,這會兒在京中大開殺戒?”
禁軍額角冷汗涔涔,心想這閹狗瘋也不是一日兩日!
“屬下已將城中所有城門關閉,謹防顧玄禮從外再調度人馬進京,可事發突然,京中人手不足以與三萬廠衛對上……”
文帝怒得直接摔碎了一方硯台。
“他陸遠究竟要走幾個月才能走回京!他帶著五萬大軍,是要在路上過年不成!”
跪地的一排武官隻字不敢言。
半晌,宮人匆匆傳報,寧王府世子求見。
文帝與這位堂弟關係尚且湊活,聞言皺了皺眉,揮手叫書房中眾人先散去想想法子,宣李長夙覲見。
李長夙同樣步履匆匆,神色凝重,見麵便跪地稟告外頭形勢,聽得文帝連連皺眉。
“朕的探子比你寧王府的好使,現在最要緊的是防止顧玄禮直接反了,你若隻是來說這些就退下吧!”
李長夙吸了口氣,直言:“陛下息怒,督公今日不會反!”
文帝眼眸倏然沉下。
李長夙為天子威勢鎮壓,一時間如感有山巒鎮壓,但今日於他而言,是替代父親,接管寧王府的最好時機,他不能猶豫。
他便將忠心於寧王那一摞探子探得的所有情報如數呈報,叫天子知曉,顧玄禮之所以等到如今才發難,正是因他在等待所有證據歸京,等待瑞王先發製人。
今日北門長街見血,也是因為瑞王自認為整備齊全,先開始動作,顧玄禮撒了這麽久的魚糧,也立刻要收網,
而他之所以等在京中收網,自然是要給京中的人看——
“陛下細想,京中最有決斷權力之人是何人?”
文帝眯緊眼:“朕。”
“沒錯,所以督公是要給您,上一場大戲。”
文帝腦子一團亂,想不通這場戲為何要如此驚心動魄,咽了口口水又問:“所以,你來是要說什麽?”
“以顧玄禮甕中捉鱉之勢,臣弟擔心……瑞王叔毫無還手之力。”李長夙眼眸低垂,憐弱親情的模樣轉瞬即演。
文帝卻是聽出了更多,他頓了頓,忽而笑道:“所以,朕同世子,還要幫幫瑞王叔?”
他沉沉看向李長夙:“李長夙,朕很感動你如此顧念親情,可你要知道,京中禁軍不過兩萬人,各部兵馬五千,敵不過他廠衛司。”
若真如李長夙所說,他作為大周天子,隻須穩坐高台,看完這場戲便好才是,真要拿一京之力來幫瑞王,叫原本不打算反的人被逼反,豈非得不償失?
可他又確實心動,若能趁著此次一舉削弱顧玄禮的實力,何樂不為?
說到底,他沒多好的主意,亦不想沾一身腥惹顧玄禮報複,但若旁人有,便該替他身先士卒。
李長夙倏然一笑:“陛下多慮,臣弟有一法,穩妥且死無對證。”
*
天寒地凍,冷風蕭瑟,刺鼻的血腥味從長街的這一頭飄散到另一頭,叫姍姍來遲的禁軍們駭然止步。
滿街屍首。
“顧玄禮!你,你,大膽!”
年逾五十的瑞王已極少有被逼得如此狼狽過,他衣袍上浸濕血,最初溫熱,如今冰寒徹骨,布料上諸多被劃破的痕跡隻要再深那麽丁點兒,就會損傷他尊貴的宗室血肉。
他像一頭被逼到窮途末路的年老豺狼,縱仍有滿心惡毒,卻已經敵不過年輕的瘋狗。
瘋狗顧玄禮半邊臉浸著血,手中長刀的刀鋒已因砍了太多人,被人骨磨出了無數缺口,
可無妨,他力氣大,哪怕刀鋒鈍得連柴都劈不了了,他用蠻力,也能叫刀下之人爛成一灘腐肉。
“咱家哪有您大膽,若咱家是王爺,就安分守己地縮在窩裏,尚能苟活到老,可您,嗨呀,偏偏老驥伏櫪誌在千裏,十多年如一日的大膽,大膽,哈哈哈!”
他舉刀狂笑,抽手就是一刀,將早已橫死在路邊的死士的頭給鞭了下來。
下屬血淋淋的腦袋滾到瑞王眼前,瑞王幾欲要吐掉隔夜的飯。
顧玄禮走到僅剩幾人護衛的瑞王身前,毫不在意地微微俯身,抬起下巴:“那個就是您要帶進宮的人證是不是?”
驀然被提及,瑞王身後那人褲子都快被嚇尿了,哆哆嗦嗦一把跪地:“督公饒命,督公饒命!”
“顧玄禮!”瑞王氣到哆嗦,“罪臣之子……你父宣曜勾結外敵,是大罪!他以命抵罪,你也該被株連,你,你竟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