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水下睜眼看著米和,毛絨的密發海藻般交橫不休,層層疊疊擺蕩,嬌滴滴,像個玫瑰妖精。
米和哼聲笑了,翻入浴缸吻住她渡氣。
成疊的浪花撲湧。
他一個側身旋到缸底,破水而出後托住殷天。
賊兮兮覆到她耳邊,“我怕你斷片,錄音了,別想明兒酒醒了當什麽都沒發生,你要不承認,我就在42號聯排功放,讓殷叔和張姨評評理。”
殷天噗嗤笑了,摟住他不緊不慢地蹭,滿臉戲謔,“瞧把你能的,棺材頭上放爆竹,嚇死人”。
兩人爭著爭著,都柔滑起來。
楚雨巫山,一場續一場。
門外走廊,是憋尿憋得五官變形的老莫,扭曲地夾著腿,聽得驚魂不定!
好好的閨蜜之行,陡然變成情侶夜場,她氣得牙酸,又懵然,抱著肚子憤恨地跺地。
跺地又有何用,衛生間裏骷髏似玫瑰,米和正忙著采花蜜呢。
作者有話說:
第56章
zwarboek
米和抱著殷天走出老洋房時, 老莫終於得償所願,能一瀉千裏了。
她刀子一樣的眼神飛射過去,米和無動於衷, 他對除了殷天的女人, 都懷有一種清冷的疏離。
穿過一地火紅的塔索花, 兩人擁坐在花園吊椅上。
身後是棵盤藤老樹,枝葉離離矗矗, 全然盛放, 成了遮天的樹傘,庇佑庭院
街麵走過一長發赤腳的意大利女人, 拎著高跟鞋向兩人投去一眼, 低頭抽煙匆匆而過。
那霎間,米和神魂恍惚, 仿佛回到耶魯的羅克特小宅。
折騰了大半宿,殷天終於疲頓,在他懷裏昏昏欲睡。
他就這麽擁著她坐了一夜。
殷天有幾次幽幽轉醒, 怕他久坐傷了肩頸,想扯他回屋睡。
眼一抬, 就看到他惘然且沉迷地望著自己, 輕柔地,沉靜地,像水一般綿軟與堅定。
“睡吧”米和出聲寬慰, 他看一會黑皮書, 看一會她, 覺得時間稍縱即逝。
快4點的時候他給張乙安發信息, 講了他追至澳門的始末, 最後提出要看殷天的體檢報告。
枯瘦的身骨在今夜給他造成了難以磨滅的陰影, 他擔憂不止是營養不良、貧血、骨質酥鬆……
長久的高負荷工作必定會帶來部分隱秘疾病的前兆。
殷天蹭著腦袋重新入睡,米和看著被花花綠綠包裹的黑皮書哭笑不得。
他拆下包裝輕輕撫摩著封麵,那是集血淚、榮光、救贖與罪惡共體的書籍,是米家祖輩們輝煌學術的見證與結晶。
它跳過了自然哲學、機能定位、神經生理學這些啟蒙階段。
直接從細胞神經理論開始整理記錄。
他的第一任作者是米睿清。
米和該喚他一聲老祖宗。
米睿清1842年出生於廣府香山。
1856年,12歲的他前往澳門就讀於馬禮遜學校,並在11月,隨校遷往香港。
1862年1月,經由布蘭特夫婦資助,拿到了遠赴美國求學的機會。
4月12日,米睿清抵達紐約,進入了馬薩諸塞州孟鬆學校,並於1864年順利畢業。
次年,他與未婚妻樓絨共赴英國愛丁堡大學學醫,1867年冬,兒子米時督呱呱落地。
米睿清在獲得學士學位的同時,留校醫院實習了兩年。
1872年獲博士學位,而後舉家返港。
夫妻二人共同供職於香港的倫敦會醫院。
樓絨家世顯赫,是清末醫學大家樓氏的長女,父親樓牧野是當時李總督的座上賓。
樓絨隨丈夫在愛丁堡學習時,將雜亂的課堂筆記重新整理成冊。
分為了解剖學、生理學和外科學三類,這便是黑皮書最初的形態,誕生於1866年。
在1866至1888年間,它是米睿清的醫學筆記。
由樓絨記錄,米睿清填補完成,部分專業術語用拉丁文及英文記載。
這些冗長的曆史米和悉數於心,這是家族生生不已的傳承,是他童年沒完沒了的睡前故事。
米睿清和樓絨的兒子叫米時督,是個含金湯匙出生的公子哥兒。
打小繼承了父母在醫學上的敏銳與聰慧,融匯著西方與東方的文化碰撞。
父母的課堂筆記是他整個青年時期的學習教材。
可他不滿足於理論學識,常常西裝筆挺地穿梭在香港博濟醫局、東華醫院、西營盤醫院、聖約翰救傷會、海關醫務處……旁聽旁看。
管家劉媽每日黃昏都會恭候在大門口,幾乎是條件反射地抱怨,“少爺又血跡斑斑地回來了!”
1887年,20歲的米時督幹了件大事。
他抗婚不娶,鬧得滿城風雨。
撇下了媒妁之言的未婚妻,握著一方船票,火急火燎地跟隨父親腳步,遠赴愛丁堡大學,主攻臨床醫學。
他性子野,玩得開。
英國的留學澆溉著他的自由與放肆。
他被醫學部的“剪刀手”club戲稱為“來自東方的手術瘋子”。
米時督時常熬夜研讀著學術理論,填充著父母的課堂筆記。
還熱衷大量的實體解剖,凝練成實踐經驗,並成為了當時以嚴苛著稱的希基教授最得意的門生。
1890年7月3日,布萊克福德郡發生命案。
米時督隨教授進入警署協助醫學檢驗,結識了比他大4歲的英國女探員jefferson williams,同時協助希基教授完成了英國醫學界第一份病毒成癮的病案研究。
jefferson果敢幹練,英姿颯爽。
完美符合了米時督對女性的所有幻想,他笨拙地墜入愛河,無視母親的百般阻撓,苦追不休。
1年後春花爛漫時,他在愛丁堡的聖喬治西大教堂迎娶了jefferson。
警察職業的英國妻子讓課堂筆記又有趣起來,增加了大量獵奇的命案與歐洲繁複的刑偵手段。
夫妻倆常笑鬧地在臨街食鋪打包芝士、牛肉和紅酒,並在夜深人靜時,就著美食與微光在閣樓書寫筆記。
jefferson的夫妻有荷蘭血統,在一次醉酒狂歡後,他們將課堂筆記正式更名為“zwarboek”,那是荷蘭語的“黑皮書”,並提出了具有儀式感的家族理念:傳承與超越。
1892年兒子米汝鑫在愛丁堡出生。
一家三口生活在皇家醫院南側的貝利斯道上。
1900年母親樓絨病重。
33歲的米時督獨自歸國,在印度洋海域遭遇黑風暴,死於海難。
這本課堂筆記在1888至1910年期間,正式孵化成“zwarboke”。
裏麵包含了米時督大量的實體解刨數據,並修改了父親米睿清少許的錯誤比量。
新增了妻子jefferson所記錄的命案及歐洲警署大量的刑偵過程和手段。
密密麻麻的字跡裏還有夫妻兩人戲謔的美食食譜。
在米時督死亡後,jefferson將刑偵實踐學術化。
用英文和拉丁文在書中寫下23篇關於醫藥、毒物、刑偵手段的論文。
jefferson的字跡很繚亂,很難辨認,這是米和當初學習時最難攻克的板塊。
他的祖父不厭其煩,恨不得重新謄抄了一份,手把手熏陶。
十幾歲的孩童尚在懵懂,追求著玩耍的童心,可米和被硬性規定著背誦、研習、考核……
他時常想起那次車禍殷天對他的灼燒止血,老辣的手法,堅硬的心腸,果敢的作風。
便是那一刻恍惚中,他認定她是與他一般高度,符合家族采選,最終能並肩攜手的人。
她衝破兒時創傷,成了一強大的幸存者,比他的老祖宗們都鋒銳,都凶蠻。
米和一直想隱瞞家族的隱|性病史,可無論如何掩耳盜鈴,它都窺覬在幽暗中,不生不滅。
那源於擁有漢英血統的米汝鑫。
他在父親米時督去世後跟隨母親生活,在jefferson的教育及引導下,對腦科學研究產生了濃厚興趣。
1910年,18歲米汝鑫準備去倫敦大學學習神經科學“網狀非特異係統興奮水平所決定的喚醒狀態”,jefferson把黑皮書交予他,讓他繼承父親的遺誌,學習大腦意識功能。
大學時期的米汝鑫內向沉穩,卻極其鍾愛深夜在繁鬧的酒館角落閱讀。
點一杯熱紅酒,記錄著黑皮書。
他通過米時督曾經的文字,還原了模糊的父親形象,並對素未謀麵,在港生活的祖父母產生了濃烈的新奇。
1920年,28歲的米汝鑫博士畢業。
在祖父米睿清的再三催促中,他和母親jefferson一同歸港,在寶雲道英軍醫院供職。
1921年冬,他迎娶了香港博|彩大亨畢道海的長女畢伊依。
畢伊依曾留學法國和美國,集優雅與乖張的混合氣質於一身。
她與米汝鑫碰撞出了激烈的情感火花,正因渴望和迷戀這種棋逢對手的兩|性關係。
米和哼聲笑了,翻入浴缸吻住她渡氣。
成疊的浪花撲湧。
他一個側身旋到缸底,破水而出後托住殷天。
賊兮兮覆到她耳邊,“我怕你斷片,錄音了,別想明兒酒醒了當什麽都沒發生,你要不承認,我就在42號聯排功放,讓殷叔和張姨評評理。”
殷天噗嗤笑了,摟住他不緊不慢地蹭,滿臉戲謔,“瞧把你能的,棺材頭上放爆竹,嚇死人”。
兩人爭著爭著,都柔滑起來。
楚雨巫山,一場續一場。
門外走廊,是憋尿憋得五官變形的老莫,扭曲地夾著腿,聽得驚魂不定!
好好的閨蜜之行,陡然變成情侶夜場,她氣得牙酸,又懵然,抱著肚子憤恨地跺地。
跺地又有何用,衛生間裏骷髏似玫瑰,米和正忙著采花蜜呢。
作者有話說:
第56章
zwarboek
米和抱著殷天走出老洋房時, 老莫終於得償所願,能一瀉千裏了。
她刀子一樣的眼神飛射過去,米和無動於衷, 他對除了殷天的女人, 都懷有一種清冷的疏離。
穿過一地火紅的塔索花, 兩人擁坐在花園吊椅上。
身後是棵盤藤老樹,枝葉離離矗矗, 全然盛放, 成了遮天的樹傘,庇佑庭院
街麵走過一長發赤腳的意大利女人, 拎著高跟鞋向兩人投去一眼, 低頭抽煙匆匆而過。
那霎間,米和神魂恍惚, 仿佛回到耶魯的羅克特小宅。
折騰了大半宿,殷天終於疲頓,在他懷裏昏昏欲睡。
他就這麽擁著她坐了一夜。
殷天有幾次幽幽轉醒, 怕他久坐傷了肩頸,想扯他回屋睡。
眼一抬, 就看到他惘然且沉迷地望著自己, 輕柔地,沉靜地,像水一般綿軟與堅定。
“睡吧”米和出聲寬慰, 他看一會黑皮書, 看一會她, 覺得時間稍縱即逝。
快4點的時候他給張乙安發信息, 講了他追至澳門的始末, 最後提出要看殷天的體檢報告。
枯瘦的身骨在今夜給他造成了難以磨滅的陰影, 他擔憂不止是營養不良、貧血、骨質酥鬆……
長久的高負荷工作必定會帶來部分隱秘疾病的前兆。
殷天蹭著腦袋重新入睡,米和看著被花花綠綠包裹的黑皮書哭笑不得。
他拆下包裝輕輕撫摩著封麵,那是集血淚、榮光、救贖與罪惡共體的書籍,是米家祖輩們輝煌學術的見證與結晶。
它跳過了自然哲學、機能定位、神經生理學這些啟蒙階段。
直接從細胞神經理論開始整理記錄。
他的第一任作者是米睿清。
米和該喚他一聲老祖宗。
米睿清1842年出生於廣府香山。
1856年,12歲的他前往澳門就讀於馬禮遜學校,並在11月,隨校遷往香港。
1862年1月,經由布蘭特夫婦資助,拿到了遠赴美國求學的機會。
4月12日,米睿清抵達紐約,進入了馬薩諸塞州孟鬆學校,並於1864年順利畢業。
次年,他與未婚妻樓絨共赴英國愛丁堡大學學醫,1867年冬,兒子米時督呱呱落地。
米睿清在獲得學士學位的同時,留校醫院實習了兩年。
1872年獲博士學位,而後舉家返港。
夫妻二人共同供職於香港的倫敦會醫院。
樓絨家世顯赫,是清末醫學大家樓氏的長女,父親樓牧野是當時李總督的座上賓。
樓絨隨丈夫在愛丁堡學習時,將雜亂的課堂筆記重新整理成冊。
分為了解剖學、生理學和外科學三類,這便是黑皮書最初的形態,誕生於1866年。
在1866至1888年間,它是米睿清的醫學筆記。
由樓絨記錄,米睿清填補完成,部分專業術語用拉丁文及英文記載。
這些冗長的曆史米和悉數於心,這是家族生生不已的傳承,是他童年沒完沒了的睡前故事。
米睿清和樓絨的兒子叫米時督,是個含金湯匙出生的公子哥兒。
打小繼承了父母在醫學上的敏銳與聰慧,融匯著西方與東方的文化碰撞。
父母的課堂筆記是他整個青年時期的學習教材。
可他不滿足於理論學識,常常西裝筆挺地穿梭在香港博濟醫局、東華醫院、西營盤醫院、聖約翰救傷會、海關醫務處……旁聽旁看。
管家劉媽每日黃昏都會恭候在大門口,幾乎是條件反射地抱怨,“少爺又血跡斑斑地回來了!”
1887年,20歲的米時督幹了件大事。
他抗婚不娶,鬧得滿城風雨。
撇下了媒妁之言的未婚妻,握著一方船票,火急火燎地跟隨父親腳步,遠赴愛丁堡大學,主攻臨床醫學。
他性子野,玩得開。
英國的留學澆溉著他的自由與放肆。
他被醫學部的“剪刀手”club戲稱為“來自東方的手術瘋子”。
米時督時常熬夜研讀著學術理論,填充著父母的課堂筆記。
還熱衷大量的實體解剖,凝練成實踐經驗,並成為了當時以嚴苛著稱的希基教授最得意的門生。
1890年7月3日,布萊克福德郡發生命案。
米時督隨教授進入警署協助醫學檢驗,結識了比他大4歲的英國女探員jefferson williams,同時協助希基教授完成了英國醫學界第一份病毒成癮的病案研究。
jefferson果敢幹練,英姿颯爽。
完美符合了米時督對女性的所有幻想,他笨拙地墜入愛河,無視母親的百般阻撓,苦追不休。
1年後春花爛漫時,他在愛丁堡的聖喬治西大教堂迎娶了jefferson。
警察職業的英國妻子讓課堂筆記又有趣起來,增加了大量獵奇的命案與歐洲繁複的刑偵手段。
夫妻倆常笑鬧地在臨街食鋪打包芝士、牛肉和紅酒,並在夜深人靜時,就著美食與微光在閣樓書寫筆記。
jefferson的夫妻有荷蘭血統,在一次醉酒狂歡後,他們將課堂筆記正式更名為“zwarboek”,那是荷蘭語的“黑皮書”,並提出了具有儀式感的家族理念:傳承與超越。
1892年兒子米汝鑫在愛丁堡出生。
一家三口生活在皇家醫院南側的貝利斯道上。
1900年母親樓絨病重。
33歲的米時督獨自歸國,在印度洋海域遭遇黑風暴,死於海難。
這本課堂筆記在1888至1910年期間,正式孵化成“zwarboke”。
裏麵包含了米時督大量的實體解刨數據,並修改了父親米睿清少許的錯誤比量。
新增了妻子jefferson所記錄的命案及歐洲警署大量的刑偵過程和手段。
密密麻麻的字跡裏還有夫妻兩人戲謔的美食食譜。
在米時督死亡後,jefferson將刑偵實踐學術化。
用英文和拉丁文在書中寫下23篇關於醫藥、毒物、刑偵手段的論文。
jefferson的字跡很繚亂,很難辨認,這是米和當初學習時最難攻克的板塊。
他的祖父不厭其煩,恨不得重新謄抄了一份,手把手熏陶。
十幾歲的孩童尚在懵懂,追求著玩耍的童心,可米和被硬性規定著背誦、研習、考核……
他時常想起那次車禍殷天對他的灼燒止血,老辣的手法,堅硬的心腸,果敢的作風。
便是那一刻恍惚中,他認定她是與他一般高度,符合家族采選,最終能並肩攜手的人。
她衝破兒時創傷,成了一強大的幸存者,比他的老祖宗們都鋒銳,都凶蠻。
米和一直想隱瞞家族的隱|性病史,可無論如何掩耳盜鈴,它都窺覬在幽暗中,不生不滅。
那源於擁有漢英血統的米汝鑫。
他在父親米時督去世後跟隨母親生活,在jefferson的教育及引導下,對腦科學研究產生了濃厚興趣。
1910年,18歲米汝鑫準備去倫敦大學學習神經科學“網狀非特異係統興奮水平所決定的喚醒狀態”,jefferson把黑皮書交予他,讓他繼承父親的遺誌,學習大腦意識功能。
大學時期的米汝鑫內向沉穩,卻極其鍾愛深夜在繁鬧的酒館角落閱讀。
點一杯熱紅酒,記錄著黑皮書。
他通過米時督曾經的文字,還原了模糊的父親形象,並對素未謀麵,在港生活的祖父母產生了濃烈的新奇。
1920年,28歲的米汝鑫博士畢業。
在祖父米睿清的再三催促中,他和母親jefferson一同歸港,在寶雲道英軍醫院供職。
1921年冬,他迎娶了香港博|彩大亨畢道海的長女畢伊依。
畢伊依曾留學法國和美國,集優雅與乖張的混合氣質於一身。
她與米汝鑫碰撞出了激烈的情感火花,正因渴望和迷戀這種棋逢對手的兩|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