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會,這林家不會是來退親的吧?


    要是這樣的,似乎也不錯?


    紀煬並未在外麵就拆開信件,而是回了住處之後這才拆開信封。


    隻見裏麵的字跡自帶風骨,內容卻跟下筆一樣利落。


    看完之後,紀煬才是真的略略慌張。


    不會吧?


    林家,林家嫡長子,也就是他的“大舅兄”不日要來扶江縣?!


    具體什麽時候也沒說,隻講他身上差事辦完,回汴京的途中正好路過潞州,順便來扶江縣看看他?


    雖然知道自己絕對不會跟林家三姑娘成親,但這種場合怎麽想怎麽尷尬。


    放下信件後,紀煬無奈,要不然趁此機會,同林家說清楚。


    反正以他的名聲,林家應該也不舍得把女兒嫁過來,他十一月份滿十七,那位林家三姑娘好像也快十六,按理說都是要婚嫁的年紀。


    不如早早說清楚,也好了了這樁心事。


    紀煬下定決心,反而不愁了。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還是去看看那六家種下的芥菜長得怎麽樣。


    前幾日去看的時候,隻覺得芥菜看起來綠的鮮亮,這種顏色一看就是營養極好,再過一陣,也就能摘下食用。


    他來扶江縣辦的第一件差事,一定要做的漂亮才是。


    第10章


    雖然說著要把林家的事拋到腦後,但紀煬還是讓在南邊荒地修池子的縣尉等人注意一下,若是有馬車或者陌生人騎馬從南邊官道過來,一定要派人來報。


    縣尉淩俊鵬好奇道:“是誰要過來?還沒見過知縣大人您這麽鄭重其事。”


    他們跟知縣大人接觸一兩個月時間,也算稍稍了解些紀煬的脾性,平時慣是好說話的,但心思拿得穩,明明隻有十六七歲,可做事沉穩得很。


    做出來化肥這種厲害東西之後,大家更是敬佩。


    還從未見過知縣大人如此表情。


    紀煬無奈笑道:“都是以前的事。”


    準確說是原身的事。


    林家其實從林家曾祖父一輩才發跡,一家四代三進士。


    曾祖父是探花郎,祖父是狀元,父輩為當朝進士,如今的下一輩也在用功讀書,登榜指日可待。


    這樣的門戶在汴京算不得特別有底蘊,可如今林家祖父在朝中做大學士,那就很不同了。


    一個是當朝權勢鼎盛大學士的嫡孫女,另一個則是伯爵府的棄子,更是買官來做。


    跟正統出身的清流人家自然差得遠。


    不過定親之時,那會原身生母還在,作為侯爺的祖父也在世,反而是林家祖父未當什麽大官。


    所以這樁娃娃親定下之時,還有人說林家三姑娘是高嫁。


    畢竟那會原身還是侯府嫡長孫,身份自然不同。


    可如今光陰莫測,原身祖父沒了,爵位並不世襲,家中父輩又無甚功績,侯府變成了伯爵府。


    要說伯爵府嫡長子跟大學士孫女,其實也還行。


    兩者比起來,一時說不清哪家更好些。


    勢利眼一點的,肯定覺得爵位實在,腦子清楚的,更看重林家這種清流又有實權的人家。林家老爹雖一般,但林家五姑娘的嫡親大哥,卻人人誇讚,所以前麵說他登榜不是空話。


    可拋開亂七八糟的不談,隻說紀煬本身,在林家眼裏,絕對不是良配。


    他的名聲自不用說,又那麽容易被騙到窮鄉僻壤毫無出路的地方當知縣,眼瞅著能力不夠,腦子也不夠。


    這樣的人,哪家心疼女兒的願意把他嫁過來?


    依照紀煬自己看,他要是有女兒,也不會嫁給這種人啊。


    就算不要臉麵也要把親事退了,倒不是說身份地位如何,隻是看起來就不靠譜。


    所以如果林家大公子此次過來是退親,他肯定十分利落地把事辦了,絕對不拖泥帶水。


    這樣對兩家都好。


    心裏有了決意,紀煬也就平和了,反正就這樣了,還能怎麽著,他這邊還有一大堆事呢。


    如果說之前知道肥料厲害的人是少數,隨著六家的芥菜慢慢長成,知道的人絕對成了大多數。


    誰讓他們六家的菜特別突出,同樣的菜,就是比別家的高,別家的旺,好像水分都更足些。


    其中一家甚至種了片沒有用肥料的來對比。


    那對比可太慘烈了。


    用了肥料的比沒用肥料的生生高出小臂那樣長,芥菜的葉子也是十分寬闊。


    同樣一株植物,產量要比其他植物要高,也就意味著家裏今年的口糧又多了不少。


    這種情況下哪家農人不興奮?


    多一點點食物,就意味著在冬日時日子好過一些。


    現在還隻是菜地,若用到麥子跟水稻上呢?


    想到這,半個扶江縣百姓都坐不住。


    甚至連最偏遠的上集村,淩家湖的村民都過來了,就是為了看一看六家種下的菜地。


    他們有生之年,也沒見過長勢這樣好的芥菜啊。


    一顆頂別人兩顆。


    越到收獲的時候,扶江縣百姓越興奮,瞧著那塊菜地,心裏滿滿都是收獲得喜悅。


    唯獨其中的馬同峰有些皺眉。


    因為他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這菜好像成熟期提前了,原本要五十天左右才能成熟的菜,因為營養充足,竟然在四十二天左右的時候,就已經進入成熟期。


    若是再不摘葉子,那葉子就老了!不能吃了!


    等馬同峰把這消息連忙告訴紀煬的時候,紀煬並未不慌張,他有想過會縮短成熟時間,所以早早有所準備。


    “既然成熟了,那就采摘,等摘出來稱一稱,看看半畝地能有多少斤產量。”


    隻等紀煬一開口,農人馬同峰已經躍躍欲試了。


    現在他每天醒來都是笑醒的,誰讓自家的菜長得那樣好,看了心裏自然美得很。


    馬老爹還說,他種了一輩子的地,也沒見過芥菜能長這麽高長這麽快。


    長得高其中好處自不用說。


    長得快又有另一件好處,那就是不占土地,收獲之後,甚至可以繼續種東西,土地利用率也就提高。


    不管從哪方麵看,都是頂頂好的事情。


    有知縣點頭說收獲,六家人齊齊行動起來,各家臉上都是喜笑顏開的。


    別看這次收獲的隻是芥菜,以後收獲的就會是麥子水稻。


    他們這次成功的意義非常大!


    當然,這是知縣大人告訴他們的,知縣大人還說,他們六家為了試驗肥料做的努力他都看在眼裏,以後有什麽好事,定然會先想到他們。


    有了這話,六家恨不得現在就去再種一畝地。


    既然收獲,肯定還要大張旗鼓地來。


    紀煬有意推廣肥料的使用,就不可能讓這事悄無聲息進行。


    當初在縣衙門口召集試驗的農戶,目的也是打響名氣,一路看來,他的選擇也確實沒錯。


    現在芥菜還沒收獲,就已經有不少農戶心心念念盼著肥料也到他們家。


    於是扶江縣縣城裏,便有捕快敲著鑼告訴眾人。


    施了肥料的芥菜要收獲了!


    大家快去看啊!


    到時候當場稱重,對比一下往年的收成!


    一聽此話,不少鄉親甚至放下手裏的活計去圍觀。


    這可不光是看熱鬧,還是看門道!


    隻要能讓糧食增產,他們做什麽都可以的!


    再說,這件事在扶江縣已經是沸沸揚揚,多少人都等著看最終產出的結果。


    這個結果,決定了他們對肥料的態度。


    更決定了對知縣的信任程度。


    紀煬聽著平安來報,約莫知道外麵的風聲,知道氣氛渲染的已經差不多,笑道:“走吧,咱們也去看看。”


    最近一段時間裏,衙門罕見人員這樣整齊。


    紀煬來之後,大家似乎不自覺開始忙起來,而且忙得都有成效。


    縣尉那邊帶著人一起挖池子,已經初現雛形,不日可以完工,最重要的是,他們衙門一分錢都沒花!


    連材料錢都是知縣好友出的,甚至連找人幫忙付些散碎銀子,這錢都不用衙門出,也不用知縣大人出。


    看來大人跟那好友的關係真是沒得說。


    此生若有這樣的好友,那也值得了!


    紀煬聽到這話隻覺得臉色古怪,好像也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