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丞則帶著捕快在各家查看種植情況,六戶人家裏,大多數都選擇種芥菜,因為這個時間種這東西剛剛好,而且收獲還快。
隻是沒想到,收獲比想象中更快,也算意外之喜。
反正玉縣丞按照知縣大人的意思,把每個階段的情況都記下來,以後其他鄉親們用肥料的時候也有個參考。
這事並未瞞著周圍鄉親,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新來的知縣大人,從來到扶江縣的第一天起,就在為他們考慮,就給他們帶來了這麽好的東西。
紀煬自然帶著小廝兩頭跑,有他這個定海神針在,基本不會出問題。
但大家各自忙事情,極少一起出去辦差。
可今日不同,今日種的菜都要收獲了!
他們肯定要去!
眼看這晴空萬裏,紀煬帶著衙門一行人熱熱鬧鬧前去收獲成果,還帶了個秤砣,到時候方便稱重。
誰料他們走的時候,沒事來蹭飯的小姑娘怯生生看著。
紀煬一回頭瞧她,今日怎麽就她自己,她哥呢?
平安見此低聲道:“小姑娘的哥哥沒事去幫人摘果子換食物,他出去的時候就把小姑娘放縣衙。”
紀煬聽此哭笑不得,隻覺得那個五六歲的小男孩還真是機靈,知道妹妹放到衙門肯定安全,中午他不回來,妹妹也餓不到。
隻是今日他們出去的時間長,把她這個三四歲的孩子留著就不妥了。
紀煬想了想,對平安道:“跟衙門附近的人說一聲,小孩回來就告訴他,妹妹我們帶著了,讓他不要著急。”
再怎麽樣,他也不能看著這麽小的小孩子自己待著,說不定還要餓肚子。
等平安抱著小孩,紀煬還是想笑。
幸好這是個偏僻的村落,否則出去辦差還帶個小孩,像什麽樣子。
不過紀煬倒是對她哥哥刮目相看,自從自己過來,一直讓他倆跟著吃飯,從未說過什麽。
可小孩還是去幫人摘果子換東西,是個有誌氣的。
他們這一行人浩浩蕩蕩離開,殊不知從南邊官道上緩緩駛來一輛馬車,這馬車看似樸素,但下盤極穩,瞧著輪子就知道平穩得很,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
馬車的側邊隱隱刻了個林字。
平日縣尉等人要是在南郊挖池子,必然會來報一聲。
可惜這會他們全家出動,根本不知道這輛馬車已經進入城門,往空無一人的衙門駛去。
一雙蔥白般的手指輕輕撥開車簾,好奇地往外張望,聲音活潑靈動:“哥,這就是扶江縣啊,怎麽城門口連個守衛都沒有。”
“路上也沒人。”
“衙門也沒人?”
第11章
七月十九中午,晴空萬裏,扶江縣城裏一大半的人都在馬同峰家菜園附近。
所有人都看著綠油油的菜地興奮。
芥菜大家都種的,但從未見過長勢這樣好的芥菜。
這樣的菜收下來,不管是炒著吃,還是做榨菜,那都是極好的,就馬同峰一家種了半畝地左右,估計就夠全家吃的。
如此大豐收的場景如何來的,所有人心裏都跟明鏡一樣。
那就是為有土化肥!
知縣大人親手製作的化肥!
整個縣城的鄉親都以務農為生,看著這樣的場景,口水都要流下了。
方才那五家的菜已經收完,每一家的重量都十分驚人,反正比他們平時自己種的產量多了至少快一半。
快一半啊!
這是可以讓所有伺候莊稼的人都興奮的數字。
那五家各有參差,最差的那家應當是前段時間跟打架,不僅浪費了很多糞肥,還把一部分化肥用在莊稼地裏。
他家用的化肥少,產量自然低,大家心中有數。
現在就剩最後一家還沒稱重,也就是伺候菜地最仔細的馬同峰家。
馬同峰跟馬老爹對這塊菜地格外重視,遠遠看著就知道比其他五家產量高。
可到底高多少,還是要稱重再說。
扶江縣的鄉親們有預感,這會是個他們再次興奮的數字。
紀煬看看眾人,他在這麽多人當中也尤為顯眼,不僅因為身量高,還因為眉眼生得俊朗,在這裏自然格外引人注目。
馬同峰跟馬老爹走到紀煬跟前,頗有些激動道:“知縣大人,那我們就開始收菜稱重?”
紀煬點頭:“糞肥跟植物肥,還有沒有施肥的全都分開采摘,分開稱重。”
最後得出來的數據非常重要,甚至會影響到明年大家對莊稼穀物如何施肥,根據這六家不同的耕種方式,到時候得出最優的那個。
六家人隱隱知道知縣大人的想法,心裏早就有了比較,恨不得自己是最拔尖的那個,到時候知縣大人肯定會誇他們的!
被如此厲害的知縣大人誇,想想就高興。
可他們也知道,今年最拔尖的應當是馬同峰家裏。
但六家人還是忍不住精神緊繃,周圍看熱鬧的鄉親同樣沒好到哪去。
趕緊看!趕緊學!
學會了自家也能這樣種!
收割芥菜的眾人動作更加利落,不過還有點緊張,以前幹農活都是自己默默做,怎麽今天收個菜還要被圍觀啊。
被這麽多人看著,好像手腳都要同步了。
與此同時衙門門口,這裏冷冷清清,隻有一個馬車在旁邊停著。
林家大公子跟縣衙旁邊開茶攤的嬸子攀談,語氣帶了些好奇:“菜地收獲這種事,知縣也要過去?”
“這次不同,我們知縣老爺是神農轉世,他做了一種叫化肥的東西,還免費送給百姓們,用了他做的化肥種出來的菜都格外好吃,產量也高。”
“竟是這樣。”
旁邊坐在矮凳上,邊喝茶邊聽大哥套話的林家姑娘再次搖頭。
她哥想套別人的話,那可太簡單了。
不到一個上午,已經把紀煬在扶江縣這兩三個月的事打聽得清清楚楚。
他們進城的時候還在奇怪,為什麽扶江縣街上都沒什麽人,田地裏也沒什麽人,合著都去周邊村子瞧熱鬧了。
說話間,有個五六歲左右的小男孩竄了出來,手裏捧著兩個熱乎乎的餅子,一看就剛烙好,過來就問:“嬸子,你見我妹妹沒有?我從衙門後門進去找了一圈都沒找到。”
話音落下,小孩警惕地看向這幾個外鄉人。
隔壁嬸子答道:“知縣老爺說你妹妹一個人在縣衙不安全,而且他中午也不回來,辦差的時候一起帶出來了。還讓跟你說一聲,中午不用操心她的飯食。”
“我那會也不在家,要不然就幫你帶著了。”
這話一講,別說林家大公子了,林家姑娘也覺得好玩。
怎麽他們在扶江縣聽到的紀煬,跟在汴京聽到的紀煬,完全不是一個人?
哪有知縣出去辦差還帶著小孩的。
這小孩不會是他的吧?
林家大公子瞪妹妹一眼,若紀煬真的有私生子,紀家早就鬧翻天了,這絕不可能。
過來的小孩似乎不意外這個答案,自顧自吃起餅子,還留了一個小心包起來。
茶攤嬸子給小孩倒了杯水:“你自己吃吧,妹妹有知縣老爺照顧,你還不放心?他可是最心善的。”
小男孩還是搖頭,顯然要把另一個餅子留下給妹妹。
林家姑娘見此,心裏也軟了一片,把自己帶的小零嘴拿出來:“喏,姐姐給你的,快吃吧。”
說著,林家姑娘自己先拿一個,讓小孩知道確實沒問題。
誰料小孩還是搖頭。
這麽有戒備心的小孩知道妹妹被辦差的知縣順便帶走,竟然還有種鬆口氣的感覺,仿佛很放心一樣。
林家姑娘抬頭看看自己大哥:“哥,我們還要等嗎?要不然讓小廝去找他們?”
林家兄妹帶了七八個仆役,原本是不用幹等著,托人傳話也好,讓人帶路找紀煬也好。
可林家大哥偏偏在縣衙門前的茶攤坐著,硬是把紀煬底細摸清楚。
這會底也摸得差不多了,要不然還是找人吧?聽茶攤嬸子說的,那地方應該離這不遠。
林家大公子剛點頭,隻聽一陣電閃雷鳴,方才還晴朗的天空,此時忽然烏雲密布起來。
夏日的雨來得就是這樣快,眼看瓢潑大雨很快會落下。
紀煬那邊,這會正在安排人趕緊把收割好的芥菜送到半裏地外的小屋當中。
方才三塊地的芥菜眼看就要收割完成,馬老爹察覺不對勁,看看天氣再看看風向,篤定道:“快,快把東西收起來,馬上要下雨了。”
有經驗的農人單單看雲彩就能約莫估計出來晴雨。
馬老爹這樣講,那肯定是要下雨的,平時下也就下了,但這些菜還沒稱重,若是一淋雨,重量可就不同了。
到時候數據就沒了。
要知道馬同峰家產量明顯最高,他家的數據也格外重要。
這就相當辛辛苦苦做了快兩個月的實驗,突然告訴你實驗要黃,你慌不慌?
紀煬當機立斷,讓手下騎著馬來回運送芥菜。
可縣丞等人卻道:“要不然還是您先去小屋避雨?您的身體重要。”
紀煬好笑道:“我這麽大的人,淋一陣雨算什麽,還是先救我們的菜要緊。”
隻是沒想到,收獲比想象中更快,也算意外之喜。
反正玉縣丞按照知縣大人的意思,把每個階段的情況都記下來,以後其他鄉親們用肥料的時候也有個參考。
這事並未瞞著周圍鄉親,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新來的知縣大人,從來到扶江縣的第一天起,就在為他們考慮,就給他們帶來了這麽好的東西。
紀煬自然帶著小廝兩頭跑,有他這個定海神針在,基本不會出問題。
但大家各自忙事情,極少一起出去辦差。
可今日不同,今日種的菜都要收獲了!
他們肯定要去!
眼看這晴空萬裏,紀煬帶著衙門一行人熱熱鬧鬧前去收獲成果,還帶了個秤砣,到時候方便稱重。
誰料他們走的時候,沒事來蹭飯的小姑娘怯生生看著。
紀煬一回頭瞧她,今日怎麽就她自己,她哥呢?
平安見此低聲道:“小姑娘的哥哥沒事去幫人摘果子換食物,他出去的時候就把小姑娘放縣衙。”
紀煬聽此哭笑不得,隻覺得那個五六歲的小男孩還真是機靈,知道妹妹放到衙門肯定安全,中午他不回來,妹妹也餓不到。
隻是今日他們出去的時間長,把她這個三四歲的孩子留著就不妥了。
紀煬想了想,對平安道:“跟衙門附近的人說一聲,小孩回來就告訴他,妹妹我們帶著了,讓他不要著急。”
再怎麽樣,他也不能看著這麽小的小孩子自己待著,說不定還要餓肚子。
等平安抱著小孩,紀煬還是想笑。
幸好這是個偏僻的村落,否則出去辦差還帶個小孩,像什麽樣子。
不過紀煬倒是對她哥哥刮目相看,自從自己過來,一直讓他倆跟著吃飯,從未說過什麽。
可小孩還是去幫人摘果子換東西,是個有誌氣的。
他們這一行人浩浩蕩蕩離開,殊不知從南邊官道上緩緩駛來一輛馬車,這馬車看似樸素,但下盤極穩,瞧著輪子就知道平穩得很,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
馬車的側邊隱隱刻了個林字。
平日縣尉等人要是在南郊挖池子,必然會來報一聲。
可惜這會他們全家出動,根本不知道這輛馬車已經進入城門,往空無一人的衙門駛去。
一雙蔥白般的手指輕輕撥開車簾,好奇地往外張望,聲音活潑靈動:“哥,這就是扶江縣啊,怎麽城門口連個守衛都沒有。”
“路上也沒人。”
“衙門也沒人?”
第11章
七月十九中午,晴空萬裏,扶江縣城裏一大半的人都在馬同峰家菜園附近。
所有人都看著綠油油的菜地興奮。
芥菜大家都種的,但從未見過長勢這樣好的芥菜。
這樣的菜收下來,不管是炒著吃,還是做榨菜,那都是極好的,就馬同峰一家種了半畝地左右,估計就夠全家吃的。
如此大豐收的場景如何來的,所有人心裏都跟明鏡一樣。
那就是為有土化肥!
知縣大人親手製作的化肥!
整個縣城的鄉親都以務農為生,看著這樣的場景,口水都要流下了。
方才那五家的菜已經收完,每一家的重量都十分驚人,反正比他們平時自己種的產量多了至少快一半。
快一半啊!
這是可以讓所有伺候莊稼的人都興奮的數字。
那五家各有參差,最差的那家應當是前段時間跟打架,不僅浪費了很多糞肥,還把一部分化肥用在莊稼地裏。
他家用的化肥少,產量自然低,大家心中有數。
現在就剩最後一家還沒稱重,也就是伺候菜地最仔細的馬同峰家。
馬同峰跟馬老爹對這塊菜地格外重視,遠遠看著就知道比其他五家產量高。
可到底高多少,還是要稱重再說。
扶江縣的鄉親們有預感,這會是個他們再次興奮的數字。
紀煬看看眾人,他在這麽多人當中也尤為顯眼,不僅因為身量高,還因為眉眼生得俊朗,在這裏自然格外引人注目。
馬同峰跟馬老爹走到紀煬跟前,頗有些激動道:“知縣大人,那我們就開始收菜稱重?”
紀煬點頭:“糞肥跟植物肥,還有沒有施肥的全都分開采摘,分開稱重。”
最後得出來的數據非常重要,甚至會影響到明年大家對莊稼穀物如何施肥,根據這六家不同的耕種方式,到時候得出最優的那個。
六家人隱隱知道知縣大人的想法,心裏早就有了比較,恨不得自己是最拔尖的那個,到時候知縣大人肯定會誇他們的!
被如此厲害的知縣大人誇,想想就高興。
可他們也知道,今年最拔尖的應當是馬同峰家裏。
但六家人還是忍不住精神緊繃,周圍看熱鬧的鄉親同樣沒好到哪去。
趕緊看!趕緊學!
學會了自家也能這樣種!
收割芥菜的眾人動作更加利落,不過還有點緊張,以前幹農活都是自己默默做,怎麽今天收個菜還要被圍觀啊。
被這麽多人看著,好像手腳都要同步了。
與此同時衙門門口,這裏冷冷清清,隻有一個馬車在旁邊停著。
林家大公子跟縣衙旁邊開茶攤的嬸子攀談,語氣帶了些好奇:“菜地收獲這種事,知縣也要過去?”
“這次不同,我們知縣老爺是神農轉世,他做了一種叫化肥的東西,還免費送給百姓們,用了他做的化肥種出來的菜都格外好吃,產量也高。”
“竟是這樣。”
旁邊坐在矮凳上,邊喝茶邊聽大哥套話的林家姑娘再次搖頭。
她哥想套別人的話,那可太簡單了。
不到一個上午,已經把紀煬在扶江縣這兩三個月的事打聽得清清楚楚。
他們進城的時候還在奇怪,為什麽扶江縣街上都沒什麽人,田地裏也沒什麽人,合著都去周邊村子瞧熱鬧了。
說話間,有個五六歲左右的小男孩竄了出來,手裏捧著兩個熱乎乎的餅子,一看就剛烙好,過來就問:“嬸子,你見我妹妹沒有?我從衙門後門進去找了一圈都沒找到。”
話音落下,小孩警惕地看向這幾個外鄉人。
隔壁嬸子答道:“知縣老爺說你妹妹一個人在縣衙不安全,而且他中午也不回來,辦差的時候一起帶出來了。還讓跟你說一聲,中午不用操心她的飯食。”
“我那會也不在家,要不然就幫你帶著了。”
這話一講,別說林家大公子了,林家姑娘也覺得好玩。
怎麽他們在扶江縣聽到的紀煬,跟在汴京聽到的紀煬,完全不是一個人?
哪有知縣出去辦差還帶著小孩的。
這小孩不會是他的吧?
林家大公子瞪妹妹一眼,若紀煬真的有私生子,紀家早就鬧翻天了,這絕不可能。
過來的小孩似乎不意外這個答案,自顧自吃起餅子,還留了一個小心包起來。
茶攤嬸子給小孩倒了杯水:“你自己吃吧,妹妹有知縣老爺照顧,你還不放心?他可是最心善的。”
小男孩還是搖頭,顯然要把另一個餅子留下給妹妹。
林家姑娘見此,心裏也軟了一片,把自己帶的小零嘴拿出來:“喏,姐姐給你的,快吃吧。”
說著,林家姑娘自己先拿一個,讓小孩知道確實沒問題。
誰料小孩還是搖頭。
這麽有戒備心的小孩知道妹妹被辦差的知縣順便帶走,竟然還有種鬆口氣的感覺,仿佛很放心一樣。
林家姑娘抬頭看看自己大哥:“哥,我們還要等嗎?要不然讓小廝去找他們?”
林家兄妹帶了七八個仆役,原本是不用幹等著,托人傳話也好,讓人帶路找紀煬也好。
可林家大哥偏偏在縣衙門前的茶攤坐著,硬是把紀煬底細摸清楚。
這會底也摸得差不多了,要不然還是找人吧?聽茶攤嬸子說的,那地方應該離這不遠。
林家大公子剛點頭,隻聽一陣電閃雷鳴,方才還晴朗的天空,此時忽然烏雲密布起來。
夏日的雨來得就是這樣快,眼看瓢潑大雨很快會落下。
紀煬那邊,這會正在安排人趕緊把收割好的芥菜送到半裏地外的小屋當中。
方才三塊地的芥菜眼看就要收割完成,馬老爹察覺不對勁,看看天氣再看看風向,篤定道:“快,快把東西收起來,馬上要下雨了。”
有經驗的農人單單看雲彩就能約莫估計出來晴雨。
馬老爹這樣講,那肯定是要下雨的,平時下也就下了,但這些菜還沒稱重,若是一淋雨,重量可就不同了。
到時候數據就沒了。
要知道馬同峰家產量明顯最高,他家的數據也格外重要。
這就相當辛辛苦苦做了快兩個月的實驗,突然告訴你實驗要黃,你慌不慌?
紀煬當機立斷,讓手下騎著馬來回運送芥菜。
可縣丞等人卻道:“要不然還是您先去小屋避雨?您的身體重要。”
紀煬好笑道:“我這麽大的人,淋一陣雨算什麽,還是先救我們的菜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