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通知當地裏長,讓他們帶幾個種田厲害的人過來,等他們學會了,回村子教導鄉親們,到時候多帶些製土化肥流程圖回去,自己還會派馬同峰一家去他們村子教學。


    包管在一個月內,整個扶江縣百姓都學會使用化肥!


    紀煬吩咐事情的時候,並未避著林家兄妹,林五姑娘林婉芸小聲道:“哥,你們汴京怎麽亂說話,三姐寫信也說這是個不學無術的,這也不像啊。”


    林啟瞪她一眼:“你三姐為何在信中說人閑話,若傳出去,對你們名聲有益?”


    見妹妹還在往紀煬那邊看,林啟拍拍她腦袋:“現在這樣就算了,回汴京可不許如此,母親已經給你請了教養嬤嬤,一應規矩雖說沒用,但汴京人多口雜,難免會被人說嘴。”


    林家五姑娘在汴京老家日子過得鬆快,規矩也沒那樣嚴苛,家中叔叔嬸嬸對她也好,這會一聽學規矩,眉毛都要耷拉到地上,瞧著愁眉苦臉的。


    紀煬回頭見林家五姑娘表情,好笑道:“是這裏無聊了嗎?雨馬上就停了,要不然讓人帶你去湖邊逛逛,那邊荷花開得好,再讓水邊的人幫忙捉兩條魚來,做些魚肉丸子吃。”


    荷花!


    吃魚肉丸子!


    林婉芸立刻看向大哥。


    林啟拿她沒辦法,隻好應下,隻是要帶著家丁前去。


    紀煬見此,就讓隔壁嬸子帶林家五姑娘過去,又掏出些散碎銀子給旁邊昏昏欲睡的小男孩,小孩最知道哪裏好玩,買魚的錢也一並給了。


    小男孩見到銀子立刻來了精神,一手握錢,一手拉著妹妹。


    林婉芸見此,就知道紀煬是把她當這兩個小孩一樣對待,倒也不生氣,擺擺手就要離開。


    這幾日裏林家兄妹也知道,這兩個小孩平時也沒什麽名字,隻知道是扶江縣的大姓,都姓江,平日大家都喊男孩江小子,女孩江乖乖。


    平日大家日子過得艱難,隻能保證兩人餓不死。


    倒是紀煬來了之後天天管飯,還拿了布料讓玉縣丞娘子幫他們倆做了整齊衣裳。


    怪不得江小子對紀煬那樣信賴。


    小孩們出去玩鬧,紀煬等人還在準備最後的事。


    可沒過一會,衙門門口又來了四五個麵黃肌瘦的人,他們小心翼翼往門口張望,明顯想進去又不敢敲門。


    他們活了三四十年,從未來過衙門,難免膽怯。


    直到玉縣丞辦差回來,認出其中一人,驚訝道:“你們是上集村的?怎麽在衙門門口,可有什麽事?”


    玉縣丞是扶江縣本地人,自然能認出他們。


    扶江縣五個村子,上集村跟淩家湖距離最遠,平日他們很少會來縣城,更別說來衙門了。


    像上集村,隻有葫蘆收獲的季節會做些簡單的飲食器具過來,平日裏很少來此。


    這會也沒見他們拿著葫蘆過來啊。


    上集村的人麵麵相覷,瞧見是熟悉的人,這才小聲道:“大人,我們聽說衙門有種可以讓糧食增產的神物,是真的嗎?”


    “那我們上集村的,也能學嗎?”


    看著大家期盼的目光,玉縣丞心裏一震。


    他在扶江縣這麽多年,也做了好幾年的縣丞,卻第一次有這種真正成為父母官的感覺。


    玉縣丞認真道:“當然可以學,知縣大人已經備好人手,準備去上集村通知你們,沒想到你們已經有人來了。”


    要知道上集村到縣城至少要走一天時間。


    一天前還是大雨滂沱,他們聽到可以讓糧食增產的消息,雖不知真假,也要冒著雨來問一問。


    如此勤勞的鄉親們,他們值得擁有化肥,值得擁有豐收!這是他們本來就應該擁有的!


    第14章


    上集村的人意外到來,並未影響紀煬的計劃,對他而來更像意外之喜。


    也更能看出來百姓們對糧食的渴求。


    那上集村的人過去,隻因為有戶人家的女兒嫁到縣城附近的村子,自然知道化肥的事。


    馬同峰家裏芥菜產量剛出來,女兒立刻讓自己丈夫去上集村送信,讓他們也知道這個好消息,更讓他們知道可以來縣城學怎麽製化肥。


    上集村的人知道這事後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


    平日種一畝地的芥菜,也就能產個三百多斤。


    現在告訴他們,半畝地能產四百斤?


    當他們都沒種過田?


    可那家女婿說得認真,讓他們不得不信,就算是假的他們也認了。


    為了這個可能是假的消息,這四五個上集村村民冒雨前來,自然因為想到糧食能多一些,大家心裏忍不住激動。


    在現代社會很多人感受不到,可在食物貧瘠的古代,多一捧糧食都能多活一個人。


    紀煬聽到玉縣丞報消息過來,立刻讓他們進門,知道前因後果之後,開口道:“原本就是要去上集村同你們講的,一會捕快就騎馬去通知你們裏長。不過既然來了,那就等到三日後一起學吧。”


    明日一起學!


    上集村五個人不敢置信。


    這是真的!


    是真的!


    紀煬見他們衣服皺皺巴巴,就知道一路趕來都沒休息,立刻讓人去燒水,讓他們先洗漱。


    五人連連擺手,他們可以去投靠親朋,不用麻煩知縣的,再說他們一進衙門就覺得渾身不自在。


    紀煬聽得好笑,不過隨即想到,等上集村跟淩家湖的人趕來,估計也要安排住處,幹脆道:“能投靠親戚也行,沒地方安身的,可以去北街王家,讓他們安排處院子,至少有房間可以住。”


    那處六進大宅子,共有四個院子,每個院子至少六個房間。


    現在王家人住了一處,還有個院子裝滿石料木料,剩下兩個院子倒是能當做臨時安置人的地方。


    雖說破破爛爛的,但對來過的百姓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紀煬讓小廝帶著他們去王家宅子住下,又付了些銀子給王家,讓他們安排上集村幾人的飯食。


    上集村五個人怎麽也想不到。


    他們貿然前來,不僅有地方住,還有飯吃,等出了衙門還是不敢信。


    但這會在看衙門,似乎門檻也沒那樣高了,也沒那麽嚇人。


    至於王家這邊,那王家有賣宅子的錢給王家媳婦兒吃藥,現下已經能走動了,聽到知縣老爺付錢讓他們幫忙安置鄉親,哪有不應的道理。


    王家夫婦兩個帶著孩子迅速收拾出院子,飯食自不用說,肯定安排妥當。


    等上集村跟淩家湖再來人,他們也能安排。


    說到淩家湖,其實淩家湖的人比上集村人更早知道化肥的事,隻是他們裏長並未著急前去,天天在家等著知縣派人傳話。


    他們知道化肥的原因,自然因為淩俊鵬淩縣尉。


    淩縣尉早早就娘子回鄉一趟,讓他爹也就是裏長知道這件事。


    那淩家湖的反應自不用說,村裏的人沒事就在村口等著,那捕快衛藍身影剛剛出來,村民就一陣歡呼。


    這讓衛藍有些摸不清頭腦,大家也太熱情了吧?


    較遠的上集村,淩家湖都這樣熱情。


    其他三個村子自不用說,早就躍躍欲試。


    每個村子都是裏長帶著五個種田好手,他們學會之後,必須交給同村的人,若藏私的話,同村人可以找裏長理論,再不行還有分發的製作花費流程圖。


    林啟看著,隻覺得紀煬把事情方方麵麵都想到了,辦事比許多汴京官吏都有章法。


    等到七月二十五,從下麵村落來的人基本已經到齊。


    也就到正式教導扶江縣百姓製作化肥的時候。


    從清晨卯時開始,已經有不少鄉親在衙門門口等著,不少人發現,這還是他們出生以來,頭一次趕在衙門門口等人。


    辰時,也就是早上七點,衙門大門打開,紀煬走在前麵,後麵跟著衙門小吏,把早就準備好的東西帶著,去南郊荒地!開始做土化肥!


    這東西的步驟說起來並不複雜,大致分為糞肥跟植物肥。


    可糞跟糞之間也有不同,植物跟植物之間其實也有細分。


    但現在剛開始教,自然隻把重點說出來,以後的細分細教,還要慢慢來,裏麵的學問大著呢。


    比如廄肥跟堆肥的區別,而廄肥還分豬圈肥,馬廄肥,牛欄,羊圈。


    每個季節要堆的時間不同,要求也不同。


    不止如此,還有炕土,魚塘泥巴,河裏的泥巴,爐灰草木灰等等等等。


    選擇合適的東西,在合適的時候用很重要。


    不過畢竟剛開始教學,紀煬耗費大量精力,把內容簡化再簡化,出了份類似新手教程的東西,力求讓所有人都能明白。


    不明白的也不要緊,照葫蘆畫瓢就行。


    紀煬再次感歎,幸好他上過許多年學,還算知道怎麽劃重點!


    教學更是門學問!


    等大部分百姓了解初級肥料的使用,在明年春天農閑的時候,還有教學等著大家。


    三日的教學過後,紀煬最後說的就是這個消息。


    在場的鄉親們聽到,眼睛都亮了。


    他們都願意學!


    很願意!


    鄉親們並不識字,聽教學其實也是死記硬背,不過大家都是伺候莊稼的好手,別的事或許不行,但種地這事簡直一點就通,不少人已經親手開始實踐。


    三日過後,紀煬並沒有讓他們走,而是讓他們一起把兩個化糞池填滿,倒不是白嫖他們勞動力,而是讓他們自己做一下,加深記憶。


    紀煬則在附近解答疑問,那馬同峰一家則在講這些肥料要怎麽用。


    實在不會也沒關係,半個月後,紀煬會到各個村裏查看各家製肥情況,如果有錯的地方,基本都能改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