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此處,五個村子的村民們瞬間安心,特別是上集村跟淩家湖人。
其他三個村子離縣城很近,可以隨時詢問,他們那樣遠很不方便。
現在好了,知縣大人會親自去的!
七月二十五開始教學,等到八月初三後,各個村子的人才陸陸續續離開,各村裏長手裏還拿著紀煬分發下去的流程圖,又附加了一個如何使用的紙張。
這些圖畫得很大,就連村裏眼神不好的老漢老娘都能看清。
可以說完全適合大字不識的鄉親們用。
送鄉親們離開,林家兄妹若有所思。
過了許久,林家大公子林啟才道:“都說知縣也好,知州也罷。其中一項職責便是宣布教化,勸民恤撫。”
“這便是了吧。”
林婉芸認真點頭,再次看了看衣擺皆是泥土的紀煬。
這人好怪,又很好。
若天下間都是這樣的官吏,那承平國一定很厲害,那她祖父大概也不會愁了吧。
土化肥製作結束,林家兄妹也要離開。
其實雨停過後就該走了,但林啟卻決定留下,他跟著父親祖父,辦過不少差事,可從未見過紀煬這樣的行事方法。
紀煬倒也不介意,林家兄妹想看就看,他還是當朋友一般招待。
特別是有林啟在,很多事情輕鬆不少,比如附加的如何使用土化肥,同樣有他們兄妹倆的幫忙。
隻是如今他們要走,有些事必須要提。
見林家五姑娘找江小子江乖乖道別,紀煬自然看向林啟。
誰料林啟直接道:“你在扶江縣的事我不會說出去,更不會讓紀家人知道。”
現在的林啟已經認定,紀煬是提防紀家,還被紀家陷害,這才到了這種地方,汴京的名聲更是紀煬故意為之,為了保全性命罷了。
紀煬若無立身根本時,絕對不能讓紀家發現,否則定然斬草除根。
其實後麵這句話也是真的,紀煬也覺得他那庶弟母子知道此事,肯定會不留後手,到時候他性命堪憂。
紀煬拱手:“要說,就講我流落窮鄉僻壤,早已沒了心氣,每日喝酒耍樂,鬱鬱難平。”
“退親的事可盡數推到我身上,不妨事。”
林啟聽此倒是無奈。
紀煬哪有鬱鬱難平的樣子,明明鬥誌滿滿,看向百姓時帶了些他都不知道的關切。
如此的人,怎麽會沒心氣。
此處天高地闊,明明是他施展拳腳的地方。
不過林啟自然知道原因,心裏感歎紀家內鬥可怖,把這麽好的人逼走。
連退親這種事都能說得如此坦然,全然為他人著想。
其實紀煬隻覺得,別說這年頭了,就算放到後世,男子名聲好立,女子則苛刻。
哪日他功成名就,那些過往根本不會有人提起,提了也隻當是誇他,對女子那邊則不然。
對他來說隻是順手的事,原主那名聲已經是虱子多了不怕癢。
此事說定,林啟自然認識又欠紀煬一個人情,同時也認定紀煬這個好友。
“以後若有事,盡可給我來信,林家的事我還算能做主。”
“那我就不客氣了。”紀煬笑道。
剛說完,紀煬又道:“還真有件事。”
“要是方便的話,能不能提醒一下我那好友麻奮,讓他趕緊把會做精巧玩意兒的葫蘆秀才給我弄過來。”
扶江縣上集村的葫蘆都能摘了!摘了就能做成各種精巧的飲食器具,葫蘆秀才不來,他們都不會做啊。
紀煬還指望這個發家致富呢!
林啟雖不明所以,但直接應下,隻當是紀煬為了“毀”名聲,報平安的另一個障眼法。
送走鄉親們,再送走林家兄妹,衙門一時間冷清不少。
不過想到葫蘆秀才不日會到,約莫又要熱鬧了?
紀煬送林家兄妹到縣城門口,見林家五姑娘頗有不舍,這段時間她跟江小子江乖乖一群小孩玩瘋了。
不是去釣魚,就是去摘野花,每日要家丁去尋才回來,也是有些好笑。
這會江乖乖拉住紀煬衣角,努力朝林婉芸揮手,同樣不舍得。
紀煬幹脆把她抱起來,笑道:“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說不定以後還能再見呢。”
等林家馬車消失在視線範圍,同樣拉住紀煬衣角的江小子忽然道:“知縣大人,你要是把林姐姐娶回來,是不是就能天天見了?”
???
怎麽?
我為了你小子,還要娶個媳婦兒回來?
紀煬拎起江小子:“回家了,對了,你們也沒個正式的名字,咱們回去看看,你們叫什麽名字好。”
第15章
“這就是林姐姐給我們起的名字,起了好多,說可以讓知縣大人參考。”
紀煬他們一行從城門口回到縣衙,江小子才不好意思把林家五姑娘給他們兄妹起的名字拿出來。
江乖乖接話道:“姐姐說不按上麵起也行,全聽知縣大人的意思。”
紀煬哭笑不得,沒想到他們三個每日一起瘋玩,還做了這件事。
之前他就覺得要給倆孩子改改名字,不過前些日子事情多,現在才得空。
紀煬接過寫了七八個兩人名字的紙張,林家五姑娘寫字娟秀,一筆一劃十分認真,名字也不是敷衍起的。
想到他們三人關係如此之後,紀煬幹脆在上麵選兩個出來。
江小子就叫江雲中,江乖乖叫江白鶴。
合起來便是雲中白鶴的意思,這是形容人品格高尚的詞,也算寄含紀煬跟林家五姑娘的誇讚。
“那我叫江雲中了?”
“我叫江白鶴,白鶴好好看的!”
紀煬笑,讓他們各自去玩,兩人快算衙門編外人員了。
不過他們年紀雖小,卻不需要人照顧,甚至還能幫忙傳個話,苦命的孩子早當家。
紀煬睜一眼閉一眼,更不會趕他們走,兩口飯食,衙門還是供應得起。
不對,應該說,他供應得起。
現在衙門食堂做飯,基本從他私產裏出。
畢竟按照原來衙門的錢財,帶上平安一共八個人,再帶倆小的,估計天天要吃糠咽菜。
雖說現在馬同峰家裏送來不少芥菜,但也不能天天吃這個啊。
現在化肥的事算是暫時了了。
可種田這事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成的。
連種個芥菜,都要近兩個月才能收獲,更不用說小麥跟稻子,至少到十月,十一月收獲的時候,才能看出成效。
或者明年今日再有效果也不一定。
紀煬有這個耐心,鄉親們也有這個耐心,沒看現在都在風風火火製化肥。
紀煬還讓淩縣尉不時查看,千萬不能因為製化肥,搶原料起爭執,誰要是起爭執,下次教導做化肥就不帶他們。
其他事就算了,做化肥不帶他們?
這可不行。
所以現在扶江縣還算很太平的,除了豬牛羊雞鴨鵝不太平。
原因也簡單,每家每戶的主人,都在盼望他們快快那啥,然後他們拿來做肥料!
聽得紀煬哭笑不得,隻能說壓力都來到家畜身上了!
聽聞淩家湖那邊倒是有了新方法,他們後麵就是薑家山,那山林裏鳥類極多,鳥糞也成年累月地多,不少人戶都跑去鏟鳥糞。
鏟鳥糞之前,還讓人過來問知縣大人,這東西能行嗎?
行是肯定行的,而且是極好的東西。
紀煬這麽一說,那鏟鳥糞的更多了,估計淩家湖那邊能做出不少好肥料。
扶江縣五個村子都在加緊做化肥,但最忙的一定是上集村其中一家,他家種的葫蘆成熟,到了售賣的時節。
葫蘆江家每次都靠這個東西掙些散碎銅板,一般是八月上旬收獲,八月十五前後來縣城兜售。
這年扶江縣百姓們也習慣了,還會趕在這個時間補充各家需要的東西。
葫蘆能做成瓢,還能做成碗,有些人戶自家釀的酒也能裝,一個銅板能買兩個新鮮葫蘆哦,曬幹的葫蘆則是一文一個。
粗糙器具各有不同,但不會超過三文錢。
就算是這樣,買東西的各家也是挑了又挑,誰讓大家口袋沒錢。
知道葫蘆江家來縣城賣東西,紀煬挑眉,他肯定要去看看的。
紀煬一去,周圍百姓立刻給他打招呼,現在他們看到知縣大人那可太親切了。
葫蘆江見知縣過來,心裏還有點忐忑,紀煬笑:“不用緊張,我就是問問。”
“你家葫蘆全都摘了?”
“還有一些,但不多了。”葫蘆江忙道。
其他三個村子離縣城很近,可以隨時詢問,他們那樣遠很不方便。
現在好了,知縣大人會親自去的!
七月二十五開始教學,等到八月初三後,各個村子的人才陸陸續續離開,各村裏長手裏還拿著紀煬分發下去的流程圖,又附加了一個如何使用的紙張。
這些圖畫得很大,就連村裏眼神不好的老漢老娘都能看清。
可以說完全適合大字不識的鄉親們用。
送鄉親們離開,林家兄妹若有所思。
過了許久,林家大公子林啟才道:“都說知縣也好,知州也罷。其中一項職責便是宣布教化,勸民恤撫。”
“這便是了吧。”
林婉芸認真點頭,再次看了看衣擺皆是泥土的紀煬。
這人好怪,又很好。
若天下間都是這樣的官吏,那承平國一定很厲害,那她祖父大概也不會愁了吧。
土化肥製作結束,林家兄妹也要離開。
其實雨停過後就該走了,但林啟卻決定留下,他跟著父親祖父,辦過不少差事,可從未見過紀煬這樣的行事方法。
紀煬倒也不介意,林家兄妹想看就看,他還是當朋友一般招待。
特別是有林啟在,很多事情輕鬆不少,比如附加的如何使用土化肥,同樣有他們兄妹倆的幫忙。
隻是如今他們要走,有些事必須要提。
見林家五姑娘找江小子江乖乖道別,紀煬自然看向林啟。
誰料林啟直接道:“你在扶江縣的事我不會說出去,更不會讓紀家人知道。”
現在的林啟已經認定,紀煬是提防紀家,還被紀家陷害,這才到了這種地方,汴京的名聲更是紀煬故意為之,為了保全性命罷了。
紀煬若無立身根本時,絕對不能讓紀家發現,否則定然斬草除根。
其實後麵這句話也是真的,紀煬也覺得他那庶弟母子知道此事,肯定會不留後手,到時候他性命堪憂。
紀煬拱手:“要說,就講我流落窮鄉僻壤,早已沒了心氣,每日喝酒耍樂,鬱鬱難平。”
“退親的事可盡數推到我身上,不妨事。”
林啟聽此倒是無奈。
紀煬哪有鬱鬱難平的樣子,明明鬥誌滿滿,看向百姓時帶了些他都不知道的關切。
如此的人,怎麽會沒心氣。
此處天高地闊,明明是他施展拳腳的地方。
不過林啟自然知道原因,心裏感歎紀家內鬥可怖,把這麽好的人逼走。
連退親這種事都能說得如此坦然,全然為他人著想。
其實紀煬隻覺得,別說這年頭了,就算放到後世,男子名聲好立,女子則苛刻。
哪日他功成名就,那些過往根本不會有人提起,提了也隻當是誇他,對女子那邊則不然。
對他來說隻是順手的事,原主那名聲已經是虱子多了不怕癢。
此事說定,林啟自然認識又欠紀煬一個人情,同時也認定紀煬這個好友。
“以後若有事,盡可給我來信,林家的事我還算能做主。”
“那我就不客氣了。”紀煬笑道。
剛說完,紀煬又道:“還真有件事。”
“要是方便的話,能不能提醒一下我那好友麻奮,讓他趕緊把會做精巧玩意兒的葫蘆秀才給我弄過來。”
扶江縣上集村的葫蘆都能摘了!摘了就能做成各種精巧的飲食器具,葫蘆秀才不來,他們都不會做啊。
紀煬還指望這個發家致富呢!
林啟雖不明所以,但直接應下,隻當是紀煬為了“毀”名聲,報平安的另一個障眼法。
送走鄉親們,再送走林家兄妹,衙門一時間冷清不少。
不過想到葫蘆秀才不日會到,約莫又要熱鬧了?
紀煬送林家兄妹到縣城門口,見林家五姑娘頗有不舍,這段時間她跟江小子江乖乖一群小孩玩瘋了。
不是去釣魚,就是去摘野花,每日要家丁去尋才回來,也是有些好笑。
這會江乖乖拉住紀煬衣角,努力朝林婉芸揮手,同樣不舍得。
紀煬幹脆把她抱起來,笑道:“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說不定以後還能再見呢。”
等林家馬車消失在視線範圍,同樣拉住紀煬衣角的江小子忽然道:“知縣大人,你要是把林姐姐娶回來,是不是就能天天見了?”
???
怎麽?
我為了你小子,還要娶個媳婦兒回來?
紀煬拎起江小子:“回家了,對了,你們也沒個正式的名字,咱們回去看看,你們叫什麽名字好。”
第15章
“這就是林姐姐給我們起的名字,起了好多,說可以讓知縣大人參考。”
紀煬他們一行從城門口回到縣衙,江小子才不好意思把林家五姑娘給他們兄妹起的名字拿出來。
江乖乖接話道:“姐姐說不按上麵起也行,全聽知縣大人的意思。”
紀煬哭笑不得,沒想到他們三個每日一起瘋玩,還做了這件事。
之前他就覺得要給倆孩子改改名字,不過前些日子事情多,現在才得空。
紀煬接過寫了七八個兩人名字的紙張,林家五姑娘寫字娟秀,一筆一劃十分認真,名字也不是敷衍起的。
想到他們三人關係如此之後,紀煬幹脆在上麵選兩個出來。
江小子就叫江雲中,江乖乖叫江白鶴。
合起來便是雲中白鶴的意思,這是形容人品格高尚的詞,也算寄含紀煬跟林家五姑娘的誇讚。
“那我叫江雲中了?”
“我叫江白鶴,白鶴好好看的!”
紀煬笑,讓他們各自去玩,兩人快算衙門編外人員了。
不過他們年紀雖小,卻不需要人照顧,甚至還能幫忙傳個話,苦命的孩子早當家。
紀煬睜一眼閉一眼,更不會趕他們走,兩口飯食,衙門還是供應得起。
不對,應該說,他供應得起。
現在衙門食堂做飯,基本從他私產裏出。
畢竟按照原來衙門的錢財,帶上平安一共八個人,再帶倆小的,估計天天要吃糠咽菜。
雖說現在馬同峰家裏送來不少芥菜,但也不能天天吃這個啊。
現在化肥的事算是暫時了了。
可種田這事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成的。
連種個芥菜,都要近兩個月才能收獲,更不用說小麥跟稻子,至少到十月,十一月收獲的時候,才能看出成效。
或者明年今日再有效果也不一定。
紀煬有這個耐心,鄉親們也有這個耐心,沒看現在都在風風火火製化肥。
紀煬還讓淩縣尉不時查看,千萬不能因為製化肥,搶原料起爭執,誰要是起爭執,下次教導做化肥就不帶他們。
其他事就算了,做化肥不帶他們?
這可不行。
所以現在扶江縣還算很太平的,除了豬牛羊雞鴨鵝不太平。
原因也簡單,每家每戶的主人,都在盼望他們快快那啥,然後他們拿來做肥料!
聽得紀煬哭笑不得,隻能說壓力都來到家畜身上了!
聽聞淩家湖那邊倒是有了新方法,他們後麵就是薑家山,那山林裏鳥類極多,鳥糞也成年累月地多,不少人戶都跑去鏟鳥糞。
鏟鳥糞之前,還讓人過來問知縣大人,這東西能行嗎?
行是肯定行的,而且是極好的東西。
紀煬這麽一說,那鏟鳥糞的更多了,估計淩家湖那邊能做出不少好肥料。
扶江縣五個村子都在加緊做化肥,但最忙的一定是上集村其中一家,他家種的葫蘆成熟,到了售賣的時節。
葫蘆江家每次都靠這個東西掙些散碎銅板,一般是八月上旬收獲,八月十五前後來縣城兜售。
這年扶江縣百姓們也習慣了,還會趕在這個時間補充各家需要的東西。
葫蘆能做成瓢,還能做成碗,有些人戶自家釀的酒也能裝,一個銅板能買兩個新鮮葫蘆哦,曬幹的葫蘆則是一文一個。
粗糙器具各有不同,但不會超過三文錢。
就算是這樣,買東西的各家也是挑了又挑,誰讓大家口袋沒錢。
知道葫蘆江家來縣城賣東西,紀煬挑眉,他肯定要去看看的。
紀煬一去,周圍百姓立刻給他打招呼,現在他們看到知縣大人那可太親切了。
葫蘆江見知縣過來,心裏還有點忐忑,紀煬笑:“不用緊張,我就是問問。”
“你家葫蘆全都摘了?”
“還有一些,但不多了。”葫蘆江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