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遠去的汴京,滕顯知道自己抵抗也是沒用的。


    該死的紀煬!


    去了那麽老遠的地方還不肯老實!


    不過說到底,滕顯最放不下的,倒不是什麽花酒什麽花樓,而是覺得離開他院子裏的葫蘆藤不太好,他是真喜歡葫蘆的!


    誰料家仆道:“衙門們說了,他們已經派人伺候那葫蘆藤了,讓您安心過去,等紀煬少爺什麽時候好心放您回來,他們必然出門迎接。”


    紀煬,又是紀煬!


    生氣!


    滕顯主仆正式上路,隻是沒想到在潞州城的時候,正好碰到回汴京的林家兄妹。


    原本一向對他們這種煙花柳巷之輩不屑一顧的林家大公子瞧見他,竟然說了句:“既然你已經來了,那我也算完成紀知縣的囑托?”


    什麽東西?


    紀煬還囑托林家大公子把他捉到扶江縣?


    滕顯已經快哭了,紀煬啊紀煬,你真是害人不淺。


    不過有林家大公子在,那他也別想跑了,否則還是要被弄回來。


    紀煬,扶江縣。


    他還是老老實實的去吧!


    第17章


    滕顯到扶江縣的時候,隻覺得跟麻奮說的一模一樣,怎麽會有這麽窮的地方?


    就這紀煬還待得下去?


    懷著滿肚子的疑惑,滕顯直接被領到衙門,看著穿了官服的紀煬,紀煬像變了個人?


    一時間竟然讓他有些畏懼。


    這裏遠離汴京,紀煬也懶得偽裝,反而直接道:“來此一趟辛苦了。”


    說著讓人上茶,接著道:“請先生過來,實在是有事相求。”


    跟著茶一起上來的,還有平安手裏的無腰葫蘆,這無腰葫蘆通身金黃,肚子渾圓,約莫像鵝蛋的形狀,又比鵝蛋大上三四倍。


    葫蘆秀才滕顯一看到這無腰葫蘆,一掃趕路的疲憊,語氣帶著不敢置信的激動:“無腰葫蘆?!還是品相這樣好的無腰葫蘆?”


    “我的天,我做葫蘆器具這樣久,還從未見過如此漂亮渾圓的無腰葫蘆,這葫蘆藤必然長了許久吧?”


    葫蘆自然分很多種。


    平常見的有腰葫蘆,就是電視劇裏常常用來喝酒那種,這種葫蘆形狀特殊,但多用於雕刻,裝飾,或者做成酒壺。


    滕顯擅長的就是做這種。


    但最讓他心心念念的,還要數無腰葫蘆,這種葫蘆通體渾圓,看著圓嘟嘟的,十分憨態可掬。


    這種葫蘆的用處可就廣了,聽說宮裏有一無腰葫蘆做成的器具,輕巧靈便,通身貼了金箔,捧在手裏小小巧巧,放著皇後娘娘最愛的熏香。


    可惜這無腰葫蘆並不多見,滕顯費盡心思也沒買到。


    一個因為葫蘆並不算風靡,第二個原因則是紀煬猜測,以古代的輸運力,很難真正遍尋天下好物,冷門的東西不流通也常有。


    如今滕顯最想得到的無腰葫蘆出現在麵前,讓他激動得有些坐不住,恨不得現在就上手雕刻。


    可無腰葫蘆的紀煬的,他不能直接動手。


    滕顯下意識道:“原本以為你讓我來扶江縣,是要捉弄我,沒想到竟因為這個。”


    滕顯轉念一想,如果真的想給他無腰葫蘆,讓麻奮帶回汴京就是,幹嘛還要讓他過來?


    紀煬看起來笑眯眯的,自從在老大人遊記裏偶然看到關於無腰葫蘆的記載,紀煬就知道這東西能帶來多大利潤。


    先不說葫蘆秀才在汴京已經帶起一陣葫蘆風潮,以皇後娘娘香盒這件事,都能讓這裏的無腰葫蘆賣上好價。


    紀煬繼續道:“沒錯,我想求先生做的事便跟無腰葫蘆有關。”


    “隻要您答應,這樣的葫蘆要多少有多少。”


    紀煬越笑,滕顯心裏越是發毛,沒有直接答應,忍不住吐槽:“你到鄉下一趟,怎麽變得不一樣了。”


    滕顯今年四十多歲,見過不少達官貴人,可要數尊貴,紀煬絕對排得上號,故而之前都是捧著這位,可也沒有害怕的感覺。


    也不是害怕,而是那種完全被人看穿,似乎一切都在對麵掌握之中。


    這個念頭剛出,滕顯心裏立刻反駁,怎麽可能,這可是紀煬,出名的紈絝,他要真那麽厲害,會被趕出汴京?


    可從進到扶江縣,見到現在的紀煬,仿佛真的像變了個人一樣?


    難道他被趕出汴京,真的想明白了?


    不管什麽原因,他是絕對不會放棄無腰葫蘆的,以他對葫蘆特性的了解,這種無腰葫蘆,絕對能讓他葫蘆秀才的名聲再上一層樓!


    而且他是真的喜愛這東西啊,藤蔓上長出來的漂亮果實,不僅漂亮還實用,連土地都不會占用多少。


    如此的好物,誰會不喜歡!


    滕顯看著自己心愛的無腰葫蘆,開口道:“你讓我做什麽事?先說說看。”


    紀煬見魚已上鉤,這才慢悠悠道:“想讓你教我治下百姓,做這葫蘆器具。”


    “重點在飲食器具,不僅要精巧,還要實用,更要便宜。”


    ???


    什麽東西。


    精巧,實用,便宜?


    你要求也太高了吧?


    他葫蘆秀才做出來的葫蘆器具,什麽時候便宜過?


    紀煬仿佛看出他的想法,直接道:“葫蘆輕便,本身價格也低廉,最適合做尋常百姓家日常所需的飲食器具。”


    “若說日常所需,定然是瓷器陶器金銀器最好,但價格方麵自不用說。”


    “最便宜的陶器也會損壞的可能,我們的葫蘆就沒那麽多講究,隻要不是惡意損毀,用個十年八年都不是問題。”


    “隻要能做得巧妙,絕對有許多百姓願意購買。”


    這也是紀煬那個時空,宋明清曾有段時間盛行葫蘆器具的原因,隻是這作為最尋常百姓的飲食工具,卻很少記載。


    而這東西,才是底層百姓最需要的物件。


    價格便宜,很難損壞,又輕便可用。


    紀煬曾聽奶奶提起過她小時候如何用葫蘆做成碗碟,這才知道這段過往。


    所以再三思量,上集村的葫蘆江家,是被他頭一個注意到的。


    隻是之前滕顯沒來,也就把化肥先提上日程。


    滕顯此刻卻被紀煬的話砸暈。


    等會,他真的不是讓自己來做精巧擺件的?


    是讓他來教百姓做手工?然後讓百姓來賣錢?


    不行,他要緩一緩才行,滕顯再次問道:“你真是紀煬?不是換了個人吧?”


    以前的紀煬哪懂這些東西。


    紀煬並不回答,隻是故作神秘道:“就問你,你教還是不教。教的話,無腰葫蘆要多少有多少。”


    “不教?”


    紀煬上下打量他:“那我也沒辦法。”


    滕顯被說的一口氣沒提起來。


    這位沒辦法?


    他能沒辦法嗎?


    教!他教還不行!


    滕顯終於問出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隻是做平日所用的飲食器具,你多尋幾個工匠不就行了,總能做出來。何必要把我喊來?”


    紀煬見此事談妥,站起來伸伸懶腰,挑眉道:“他們?他們有你汴京葫蘆秀才的名頭?”


    他當然可以找手頭好的工匠自己設計,心裏對葫蘆如何製作也有些把握。


    但做葫蘆的名氣,還是要看他汴京葫蘆秀才。


    凡事加上汴京兩字,那就好賣不少。


    有他在。


    自己不僅能賣低端的飲食起居,高端的精品擺件照樣銷路暢通。


    這世上什麽地方都能種葫蘆,都可以做葫蘆器具,但葫蘆秀才的名聲獨此一份。


    紀煬再次打量滕顯,跟看大元寶沒什麽區別。


    他扶江縣百姓接下來的好日子,可全靠滕顯了啊。


    已經暈暈乎乎的滕顯被送到王家宅子休息。


    如今的王家宅子簡直是客舍一般,四個院子,一個王家人住,一個還堆放材料。


    另外兩個分出一個院子給滕顯主仆,自然還有他夢寐以求的葫蘆們。


    把滕顯跟葫蘆放一起,都不用他說,滕顯巴不得立刻動手去做。


    隻是如何把無腰葫蘆做成便捷又好看的飲食器具,還需要給滕顯一段時間,等他設計出一整套碗碟杯的之後,這件事才能正式啟動。


    等滕顯住進王家宅子,紀煬則翻出壓箱底的兩個物件,這兩個東西可是原身花重金問滕顯買的,也是讓滕顯名聲大噪的原因之一。


    這是一對葫蘆酒樽,葫蘆本身選得極好,身子瘦長,但肚子渾圓,瞧著就漂亮。


    上麵隱隱雕刻著唐名家的一幅畫作,畫上美人伏膝,瞧著天上的圓月,眼神慵懶微紅,另一個葫蘆則刻著月台仙境,桂樹用金線一點點隱入,看著便知是神仙府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