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兩個葫蘆酒樽放到一起,便連成一幅美人醉酒仰望仙境的畫卷。


    這也是滕顯的絕妙之處,他落下的字畫還算不錯,可比起這雕刻工藝,還是雕刻要更活靈活現些。


    如此精美到極致的葫蘆酒樽剛問世,就讓眾人皆驚。


    最後則是紀煬重金買下。


    這對葫蘆酒樽也算滕顯的成名作之一。


    原身對這東西寶貝的厲害,來當知縣也要帶上,紀煬就無所謂了,再精巧的東西能讓扶江縣衙富起來嗎?


    要知道現在衙門裏的夥食還是從他荷包出的。


    不賺錢不知柴米貴,他帶來的那點銀子誰知道能養幾時。


    還是讓扶江縣富裕起來,才能一勞永逸解決吃飯問題,不僅解決衙門吃飯問題,更要解決百姓們的吃飯問題。


    現在看著扶江縣似乎井井有條,也沒什麽事。


    但在紀煬看來,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


    不說別的,就那黃土路,就那一碰就要倒的城牆。


    就當這些全看不到,那官學呢?沒官學也要有個私塾吧。


    應該有的慈幼院呢?冬日的撫恤孤寡老人呢?


    什麽都沒有!


    湊湊合合也能過,可過得怎麽樣?


    那些聽到糧食也許能增產就冒雨跑來縣城的百姓,還有對化肥一無所知,可願意潛心學習的鄉親。


    再有照顧妹妹,四五歲就會主動幫忙做事的江小子。


    湊合的話,對得起努力生活的他們嗎。


    紀煬自認不是個多麽了不起的人,但他明白在其位謀其政。


    他努努力,治下的百姓生活就會不同。


    換做是任何一個有能力的華國人,應當都會這麽做吧。


    兩個漂亮的葫蘆酒樽被紀煬安排小廝平安跟縣丞玉敬泉送出,他們兩人騎著快馬往潞州城方向走。


    今日是八月初九,趕在中秋之前送到潞州知州府上。


    汴京葫蘆秀才做得酒樽,放在潞州絕對是最新奇的物件。


    他這是送酒樽嗎?


    不,分明是告訴潞州城的人,汴京有名的葫蘆秀才在他扶江縣!


    想要買東西?


    那就來吧!


    扶江縣百姓還沉浸在化肥的快樂當中,殊不知他們的小知縣已經在籌劃另一件賺錢的買賣。


    而且很快就會見到成效!


    第18章


    時間一晃便到八月十五。


    這天從早上開始,同樣住在衙門的玉家娘子,淩家娘子就在忙碌,準備晚上的小宴。


    按照知縣大人的說法。


    衙門最近忙了許久,又是做肥料,又是召集百姓學習。


    之後又讓平安跟玉縣丞去潞州城送禮,兩人剛回來正在各種院裏休息。


    送出去的那禮讓知州格外喜歡。


    按照玉縣丞轉達的話便是:“知州大人說,他們雖遠在潞州這種偏遠地方,可心裏也喜歡汴京的新鮮玩意,更知道葫蘆秀才的名聲,可怎麽也沒想到,還能得到他做的物件。”


    玉縣丞繼續道,“知州大人還說了,等知縣大人您得空,請您去府上說話呢。”


    其實玉縣丞心裏奇怪,總覺得知州大人對他們知縣十分客氣?


    平安自然知道客氣的原因,但也奇怪為何知州並不透露少爺的身份。


    等紀煬得知,隻私下說道:“還能有什麽原因,自然是那邊的問題。”


    不管伯爵府棄子的名聲如何,他到底還姓紀,汴京那邊看不起也就罷了,偏遠之地的官員們雖用不著巴結,但也不會落井下石。


    官場浮沉,誰知道以後有什麽變故。


    能當官多年的人,心裏都有數,既不刻意優待他,那就不會招惹汴京那邊的人,更不得罪他,給以後留條後路。


    紀煬知道他們的想法,自然不會生氣,有多大的本事,就有多大的麵子。


    他如今這情況,已經算可以了。


    他們兩個忙著一通自然是有成效的,想必此時的潞州城已經知道汴京葫蘆秀才來了的消息。


    過了中秋,隻怕會有人登門買葫蘆。


    紀煬已經看到白花花的銀子了。


    那是銀子嗎?那分明是扶江縣的即將要修的路!


    不止他們兩個,縣尉捕快兵士,最近哪個不是忙得腳不沾地。


    淩縣尉還開玩笑說,他把前些年沒幹的活全都補上了。


    玩笑歸玩笑,可手頭的事一點都沒拉下。


    他們都是扶江縣本地人,最是知道知縣大人讓做的事,對扶江縣真的很好。


    不過再忙也要有個休假時間。


    現下過節,紀煬就說讓大家都休息休息,以後總有忙的時候,過節當天還是輕鬆些吧。


    中秋正是個好時候,所以今晚的小宴,還讓衙門眾人攜家人一起熱鬧。


    說是宴會,其實就是吃頓好的,改善改善夥食。


    所以一大早,縣衙廚房就飄著香味。


    旁邊還有紀煬吩咐平安從潞州買來的果脯點心,全都是中秋小宴上來用。


    紀煬更是分出不少出來,今日凡是來衙門口的小孩,都能來討幾顆糖吃吃,也算與民同樂。


    雖說在其他地方,這些零嘴不算什麽,放在扶江縣算是稀罕物,不管哪家的小孩過來,都能領兩顆麥芽糖甜甜嘴。


    小宴過後,再去看看當地的民俗遊火龍,水邊賞月。


    這個中秋也算熱鬧。


    難得放鬆一天,紀煬也放下手裏的差事,順便再把沉浸在做葫蘆的滕顯拉出來,好讓他知道晚上要去改善夥食。


    誰料滕顯隨便擺擺手,眼裏隻有漂亮的葫蘆們,身邊的奴仆顯然已經習慣了。


    紀煬看了看滕顯做出來的兩個杯子,剛上手,就被滕顯搶走。


    看什麽看!還沒做好呢!


    紀煬也不計較,笑眯眯出門。


    不錯,認真幹活就好。


    等滕顯設計出現,他們便能正式售賣葫蘆器具。


    紀煬隨後反應過來,說好的休息,怎麽又想到這些事了!


    想他節後兩件大事,一個是下鄉看看各村製作化肥的情況,這也是之前答應過鄉親們的。


    二是監督滕顯設計出合適的飲食器具。


    隻要把這兩件事辦成,他也能鬆口氣。


    紀煬對節後的事已經規劃好,隻是回去看到平安的時候,見趕路回來的平安並未去休息,反而一個人愁眉苦臉的。


    這會看到他,竟然更加沮喪。


    等紀煬開口詢問,一向沉默的平安忍不住道:“少爺,您這次出來,本就沒帶多少銀子。衙門飯食您包了,多了兩個孩子都不算什麽。”


    “可來回送禮的錢,還有買糖過節的錢,如果以後都是您出,再多的銀子也會花光的。”


    換做之前,平安絕對不敢說這話,也不會說這話。


    在汴京時,別說隻給孩子們買些糖了,就算給整個扶江縣一千五百多百姓人人買糖過節,那也是可以的。


    今時不同往日,平安確實在擔心自己少爺。


    紀煬心知他的擔心,也看出平安的好意,認真解釋:“放心,很快便用不到我的銀子。”


    “扶江縣很快就會收入的。”


    紀煬聲音不算洪亮,但說起來卻十分有力度,平安認真點頭。


    紀煬瞧著,給這個十四五歲的少年一把糖:“快去休息吧,等著晚上吃席麵。”


    等平安剛走,紀煬便對上另外兩個亮晶晶的眼睛。


    江小子江乖乖目不轉睛地盯著方糖,兩人隻吃過一次糖,還是一點點糖屑,這會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連一向“定力足”的江小子都如此。


    紀煬好笑地看著他們:“來,幫我一個忙,幫了就有糖吃。”


    肯定幫!


    他們想吃糖!


    紀煬把衙門大門打開,就在對麵茶攤坐著,讓來往的小孩過來領糖吃,江小子江乖乖負責給糖。


    不多時縣衙門口便聚了不少孩子,更有過節的氣氛了。


    晚上宴席自不用說,各家攜家帶口,紀煬這也不冷清,有平安跟江小子江乖乖陪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