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說了!
淩家湖確實有一座寶藏山。
這麽多肥料,別說一個淩家湖了,整個扶江縣用此處的鳥糞做磷肥,對淩家湖後山來說也是毛毛雨。
上百年上千年累積出來的財富,後人自然受益無窮。
紀煬心裏狠狠震撼,看向淩裏長的眼神愈發不同,最後拍拍淩裏長肩膀道:“你們淩家湖,要發財了。”
淩裏長:???
發財?怎麽發!這東西怎麽發財?
還怎麽發財!
咱們來做潞州,不對,做承平國第一個土化肥加工廠!
紀煬實在沒想到,來巡查一圈,竟然能發現這個意外之喜,其他村子百姓想方設法搶材料製肥的時候,這邊已經有了開加工廠的規模!
這裏可以直接補足整個扶江縣,乃至周邊縣城的肥料空缺!
紀煬仿佛看到沉甸甸的穀穗朝他招手了!
第20章
淩裏長一時間有些摸不清頭腦。
鳥糞賺錢?他現在稍微明白了,應該能做成肥料,但加工廠又是什麽?
紀煬輕咳,換了淩裏長能聽懂的話:“就是開個作坊,專門用來製作化肥。”
“化肥這麽好的東西,肯定不止我們扶江縣需要。”
“有些地方做不了那麽多化肥,自然會來購買。”
紀煬說完,周圍人竟然沒有想象中興奮。
淩裏長躊躇片刻道:“買?農家人哪有錢買,各家不是也能做化肥嗎,那不就夠了。”
“咱們還是扶江縣東邊的,比西邊要富裕些,我們這都不舍得買的,反正自己家能做。”
等淩裏長說完,紀煬已經明白過來。
之前化肥隻是小範圍實驗,大多數人沒看到當時的情景,其實不能想象畝產能增加那麽多。
俗話說眼見為實,別人說的再厲害,他們沒感受到,這也沒用。
為還沒看到的東西花錢,哪個貧苦百姓都不願意的,這種一分錢恨不得掰兩半花的家裏,不必要的錢,真的不會出。
別說古代了,現代化肥剛普及的時候,很多人家也是不願意出錢的。
現在大家對做化肥那麽熱衷,也因為大多材料基本不要錢。
他們出力可以!出錢不行!
說到底,那就是還沒親眼看到化肥的效果。
所以在紀煬看起來激動的事,淩裏長等人則格外淡定。
旁邊有個村民嘟囔句:“要真的能賺錢,怎麽會扔在那麽多年啊。”
淩裏長瞪他一眼,紀煬擺擺手,裏長不要責怪。
是他想簡單了,大家現在對化肥半信半疑也正常。
但紀煬可太知道化肥的作用,更知道以後看出化肥的效果,整個扶江縣都會出現搶化肥熱潮,為這事打起來也未可知。
畢竟化肥等於糧食增產,誰不想讓自己糧食增加?
這可是做夢都想的事。
不管糞肥也好,植物肥也好,施肥下去之後,十到十五天就能看出莊稼的不同。
之前馬同峰那六家不就如此,在農作物剛出芽的時候,已經欣喜若狂,肯定是看出了施肥的效果。
那六家都能看出來,沒道理其他鄉親看不出來。
現在大家覺得各自做得百斤肥料不少,用著用著,必然不夠。
不夠之後會出現什麽場景?
紀煬覺得馬同峰跟他家偷糞肥的鄰居已經做了最好的說明。
作為知縣,他不能走一步看一步,更不能等全縣都在找化肥的時候幹瞪眼。
更沒道理守著“金礦”哭窮。
紀煬見淩裏長等人確實不理解,想了想道:“要不然這樣,你們先做,如果到時候賣不出去,全算我的。”
全算知縣大人的?
紀煬繼續道:“你們信我,以後隻有供不應求的時候。到時候恨不得直接賣原料。”
不出意外的話,到時候他們製作化肥的速度,根本趕不上別人購買的速度。
作為承平國第一個化肥廠,絕對有這個待遇。
淩裏長聽著知縣十分確定的語氣,又想到兒子淩縣尉平日跟他說的話,兒子說他們知縣十分可靠大方,而且很有想法。
要不然試試?
可淩裏長還是道:“您不是還要在這待上兩天,要不然讓我想想?跟村裏的人,村裏老人們都商量商量。”
這自然可以。
紀煬點頭:“眼看馬上要秋種,你們快些商議好,然後就可以著手準備這個加工廠了。”
如果真正開設鳥糞肥作坊,製作肥料的工序還要再細致點,作坊的員工們還要培訓。
現在八月底,算著時間緊趕慢趕,應該能趕上九月的播種豆子跟大白菜。
所以紀煬說要快點商議好。
淩裏長點頭:“在您回縣城之前,我們肯定給個答案。”
淩裏長也沒想到,知縣大人因為他們村裏臨時搭建的製糞肥棚子,還有了開作坊的想法。
當天晚上裏長便召集村裏人開個小會。
其實討論出來無非兩個結果,一個是糞肥賣出去了,大家都掙錢,另一個是賣不出去,白費了力氣?
可有個老人家道:“這東西反正我們也要用,實在不行留各家慢慢使唄。”
這個老人家也是種田好手,他隱隱已經發現化肥真的像傳聞一樣,能讓莊稼長得更好,隻是現在自己沒種出來,不好多說。
“也是,無非費點力氣,咱們還怕出力?”
“如果真能做出來,那還能賺錢呢。”
“你們說的輕巧,真做個幾萬斤,放哪?知縣大人可真有意思,開口就是開作坊。咱們這地方能開作坊?”
“你不想賺錢?”
“試試,試試反正不要錢。”
“知縣不是說了,賣不出去算他的。”
九月初三早上,紀煬等人已經在淩家湖待了三天,各家的化肥基本看過一遍,該指點都指點了。
按理說現在應該啟程回衙門,但紀煬明顯在淩裏長的消息。
這作坊到底開,還是不開。
紀煬已經做好兩手準備,淩家湖願意開自然好,算靠山吃山。
不願意開,他可以召集人手,以官府的名義開設作坊。畢竟山林川澤,都是官府的東西,開設官方作坊很正常。
這樣的話淩家湖百姓從中分不了太多利潤。
紀煬肯定想讓他們來做,至少在這事規範之前,讓他們掙點錢。
現在開采製作化肥,隻用交山澤稅。
山澤稅的意思是,天下百姓采取山林川澤裏麵的東西,無論動植物,都要交稅。
按照承平國的律法,他們國家的山澤稅跟關市稅專供皇家內廷花銷。
比如現在采下來的鳥糞,按理說也該交稅的,但東西少,他們地方又偏遠,紀煬並不想為難人,自然不提這茬。
如果大規模製作,定然要交山澤稅。
但現在也就是朝廷不知道鳥糞製化肥能掙多少錢,更不知道有多大作用。
等朝堂明白過來,以後像這山上如此大規模的鳥糞層,肯定如同礦產一般嚴禁私人開采。
說不定跟鹽礦一樣,需要買鹽引才有資格開采。
到時候薑家山雖在淩家湖後麵,那也由不得他們隨便動,必然有人花重金買開采權,到那會,當地百姓掙不到什麽錢。
什麽?他就是朝廷的人?
紀煬假裝看不出裏麵的彎彎繞繞,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當然,發展到以後,這些東西也必須由朝廷管控,當地若沒強有力的監管,必然會引起械鬥。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缺少監管的賺錢,肯定造成混亂。
就連現在淩家湖開設化肥作坊,他都要看牢了,不管定價還是售賣,都要在他眼皮子底下。
當然,開化肥作坊最主要的目的,還是供應百姓們的需求,改善當地的土質。
讓淩家湖賺錢隻是順帶的。
所以這作坊必須開,誰開倒不重要。
紀煬這會心思九轉十八彎,但外人看來,隻覺得他是個年輕氣盛的小知縣。
平安小聲抱怨:“少爺,您幹嘛要答應買下製出來的化肥,又是一筆錢。”
紀煬好笑看看平安。
他算發現了,平日平安看著沉默寡言,竟是個財迷。
淩家湖確實有一座寶藏山。
這麽多肥料,別說一個淩家湖了,整個扶江縣用此處的鳥糞做磷肥,對淩家湖後山來說也是毛毛雨。
上百年上千年累積出來的財富,後人自然受益無窮。
紀煬心裏狠狠震撼,看向淩裏長的眼神愈發不同,最後拍拍淩裏長肩膀道:“你們淩家湖,要發財了。”
淩裏長:???
發財?怎麽發!這東西怎麽發財?
還怎麽發財!
咱們來做潞州,不對,做承平國第一個土化肥加工廠!
紀煬實在沒想到,來巡查一圈,竟然能發現這個意外之喜,其他村子百姓想方設法搶材料製肥的時候,這邊已經有了開加工廠的規模!
這裏可以直接補足整個扶江縣,乃至周邊縣城的肥料空缺!
紀煬仿佛看到沉甸甸的穀穗朝他招手了!
第20章
淩裏長一時間有些摸不清頭腦。
鳥糞賺錢?他現在稍微明白了,應該能做成肥料,但加工廠又是什麽?
紀煬輕咳,換了淩裏長能聽懂的話:“就是開個作坊,專門用來製作化肥。”
“化肥這麽好的東西,肯定不止我們扶江縣需要。”
“有些地方做不了那麽多化肥,自然會來購買。”
紀煬說完,周圍人竟然沒有想象中興奮。
淩裏長躊躇片刻道:“買?農家人哪有錢買,各家不是也能做化肥嗎,那不就夠了。”
“咱們還是扶江縣東邊的,比西邊要富裕些,我們這都不舍得買的,反正自己家能做。”
等淩裏長說完,紀煬已經明白過來。
之前化肥隻是小範圍實驗,大多數人沒看到當時的情景,其實不能想象畝產能增加那麽多。
俗話說眼見為實,別人說的再厲害,他們沒感受到,這也沒用。
為還沒看到的東西花錢,哪個貧苦百姓都不願意的,這種一分錢恨不得掰兩半花的家裏,不必要的錢,真的不會出。
別說古代了,現代化肥剛普及的時候,很多人家也是不願意出錢的。
現在大家對做化肥那麽熱衷,也因為大多材料基本不要錢。
他們出力可以!出錢不行!
說到底,那就是還沒親眼看到化肥的效果。
所以在紀煬看起來激動的事,淩裏長等人則格外淡定。
旁邊有個村民嘟囔句:“要真的能賺錢,怎麽會扔在那麽多年啊。”
淩裏長瞪他一眼,紀煬擺擺手,裏長不要責怪。
是他想簡單了,大家現在對化肥半信半疑也正常。
但紀煬可太知道化肥的作用,更知道以後看出化肥的效果,整個扶江縣都會出現搶化肥熱潮,為這事打起來也未可知。
畢竟化肥等於糧食增產,誰不想讓自己糧食增加?
這可是做夢都想的事。
不管糞肥也好,植物肥也好,施肥下去之後,十到十五天就能看出莊稼的不同。
之前馬同峰那六家不就如此,在農作物剛出芽的時候,已經欣喜若狂,肯定是看出了施肥的效果。
那六家都能看出來,沒道理其他鄉親看不出來。
現在大家覺得各自做得百斤肥料不少,用著用著,必然不夠。
不夠之後會出現什麽場景?
紀煬覺得馬同峰跟他家偷糞肥的鄰居已經做了最好的說明。
作為知縣,他不能走一步看一步,更不能等全縣都在找化肥的時候幹瞪眼。
更沒道理守著“金礦”哭窮。
紀煬見淩裏長等人確實不理解,想了想道:“要不然這樣,你們先做,如果到時候賣不出去,全算我的。”
全算知縣大人的?
紀煬繼續道:“你們信我,以後隻有供不應求的時候。到時候恨不得直接賣原料。”
不出意外的話,到時候他們製作化肥的速度,根本趕不上別人購買的速度。
作為承平國第一個化肥廠,絕對有這個待遇。
淩裏長聽著知縣十分確定的語氣,又想到兒子淩縣尉平日跟他說的話,兒子說他們知縣十分可靠大方,而且很有想法。
要不然試試?
可淩裏長還是道:“您不是還要在這待上兩天,要不然讓我想想?跟村裏的人,村裏老人們都商量商量。”
這自然可以。
紀煬點頭:“眼看馬上要秋種,你們快些商議好,然後就可以著手準備這個加工廠了。”
如果真正開設鳥糞肥作坊,製作肥料的工序還要再細致點,作坊的員工們還要培訓。
現在八月底,算著時間緊趕慢趕,應該能趕上九月的播種豆子跟大白菜。
所以紀煬說要快點商議好。
淩裏長點頭:“在您回縣城之前,我們肯定給個答案。”
淩裏長也沒想到,知縣大人因為他們村裏臨時搭建的製糞肥棚子,還有了開作坊的想法。
當天晚上裏長便召集村裏人開個小會。
其實討論出來無非兩個結果,一個是糞肥賣出去了,大家都掙錢,另一個是賣不出去,白費了力氣?
可有個老人家道:“這東西反正我們也要用,實在不行留各家慢慢使唄。”
這個老人家也是種田好手,他隱隱已經發現化肥真的像傳聞一樣,能讓莊稼長得更好,隻是現在自己沒種出來,不好多說。
“也是,無非費點力氣,咱們還怕出力?”
“如果真能做出來,那還能賺錢呢。”
“你們說的輕巧,真做個幾萬斤,放哪?知縣大人可真有意思,開口就是開作坊。咱們這地方能開作坊?”
“你不想賺錢?”
“試試,試試反正不要錢。”
“知縣不是說了,賣不出去算他的。”
九月初三早上,紀煬等人已經在淩家湖待了三天,各家的化肥基本看過一遍,該指點都指點了。
按理說現在應該啟程回衙門,但紀煬明顯在淩裏長的消息。
這作坊到底開,還是不開。
紀煬已經做好兩手準備,淩家湖願意開自然好,算靠山吃山。
不願意開,他可以召集人手,以官府的名義開設作坊。畢竟山林川澤,都是官府的東西,開設官方作坊很正常。
這樣的話淩家湖百姓從中分不了太多利潤。
紀煬肯定想讓他們來做,至少在這事規範之前,讓他們掙點錢。
現在開采製作化肥,隻用交山澤稅。
山澤稅的意思是,天下百姓采取山林川澤裏麵的東西,無論動植物,都要交稅。
按照承平國的律法,他們國家的山澤稅跟關市稅專供皇家內廷花銷。
比如現在采下來的鳥糞,按理說也該交稅的,但東西少,他們地方又偏遠,紀煬並不想為難人,自然不提這茬。
如果大規模製作,定然要交山澤稅。
但現在也就是朝廷不知道鳥糞製化肥能掙多少錢,更不知道有多大作用。
等朝堂明白過來,以後像這山上如此大規模的鳥糞層,肯定如同礦產一般嚴禁私人開采。
說不定跟鹽礦一樣,需要買鹽引才有資格開采。
到時候薑家山雖在淩家湖後麵,那也由不得他們隨便動,必然有人花重金買開采權,到那會,當地百姓掙不到什麽錢。
什麽?他就是朝廷的人?
紀煬假裝看不出裏麵的彎彎繞繞,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當然,發展到以後,這些東西也必須由朝廷管控,當地若沒強有力的監管,必然會引起械鬥。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缺少監管的賺錢,肯定造成混亂。
就連現在淩家湖開設化肥作坊,他都要看牢了,不管定價還是售賣,都要在他眼皮子底下。
當然,開化肥作坊最主要的目的,還是供應百姓們的需求,改善當地的土質。
讓淩家湖賺錢隻是順帶的。
所以這作坊必須開,誰開倒不重要。
紀煬這會心思九轉十八彎,但外人看來,隻覺得他是個年輕氣盛的小知縣。
平安小聲抱怨:“少爺,您幹嘛要答應買下製出來的化肥,又是一筆錢。”
紀煬好笑看看平安。
他算發現了,平日平安看著沉默寡言,竟是個財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