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點的牛買了不合算,青壯年耕牛價格又離譜。


    沒買到合心意的耕牛,再看看人家這三十多頭裏,有一半都是極好的成年牛,這會能不豔羨嗎。


    那幾家鄉親忍不住問:“你們不是去過扶江縣嗎?怎麽還去?這樣多的耕牛,我們扶江縣的人也買不起啊。”


    該買的都已經買過了,哪有閑錢再花銷?


    難不成是淩家湖的人?


    淩家湖可算發財了。


    玉家湖的人酸溜溜道:“我們跟淩家湖都是扶江縣東的村子,原本算是扶江縣條件最好的兩個村。”


    “可人家有知縣大人指點,可把我們甩出一條街嘍。”


    說到知縣的人,那兩個牛販才神秘兮兮道:“這就是你們知縣大人買的。”


    “不對,應該說給你們扶江縣買的。”


    給扶江縣?!


    這幾戶百姓對視一眼,從中看出震驚,然後是狂喜。


    今年春耕,他們應該有耕牛可用了?!


    這還沒到春天呢!怎麽就有這麽多好事?!


    耕牛!這可是耕牛!


    那兩個牛販見他們如此高興,又笑眯眯道:“豈止是耕牛,你們知縣大人還定了不少農具,不日就會送來。”


    “他那話怎麽說來這?”


    “一切為了春耕。”


    “對!一切為了春耕!”


    什麽化肥,什麽耕牛,什麽農具。


    目的隻有一個!做好春耕,提高生產效率,提高大家田地的產量!


    讓大家填飽肚子!這才是最重要的!


    隻是扶江縣衙門玉縣丞欲哭無淚。


    沒錢了,衙門又沒錢了!


    他們知縣大人很能掙錢,同樣也很能花錢啊!


    紀煬拍拍他肩膀:“青蓮居士說過,千金散盡還複來。這錢,咱們還能掙!你說對吧?”


    對什麽對!


    賬冊上隻剩五十兩銀子是什麽概念!這點銀子,讓他這個管賬目的心很痛!


    第29章


    玉縣丞的心痛在看到三十多頭牛的時候一掃而空。


    同樣興奮的, 還有幾個被喊來挑牛的老農,這幾個老農對耕牛十分有研究, 有他們幫官府挑選肯定沒問題。


    挑出十五頭成年耕牛, 再挑出十五頭小牛犢。


    這就是他們扶江縣的東西了!


    幾個老農步伐穩健,眼裏帶著光彩。


    “這頭好啊,看這牙齒。”


    “這蹄子多有力。”


    “好氣派的小牛犢, 就它了!”


    他們這輩子也沒這樣“財大氣粗過”啊!


    仗著自己縣城府衙的勢,竟然挑耕牛挑到眼花!


    紀煬也不阻攔,他頂多能看出牛的精神頭, 怎麽挑選,還是要看專業的人。


    聞訊而來的扶江縣百姓, 幾乎把這裏圍得水泄不通, 一人一個問題。


    “這真是咱們扶江縣的?”


    “春耕的時候, 俺們能借嗎?”


    “租一天多少錢啊。”


    “真羨慕啊, 明年我家也要買。”


    “這麽大的個頭, 比前幾日拉來的牛都要好。”


    兩個牛販下意識點頭,這是自然, 能跟官府做生意, 他們能不仔細?所以多趕了幾頭牛過來, 就是給知縣老爺做個備選。


    其實這裏的耕牛都不錯, 他們可是好不容易買來的。


    等這筆生意促成,他們也能從中賺些銀錢。


    誰說在扶江縣做不成生意的?看看他們做了多少生意了,連農具都是他們聯係的!


    玉縣丞最後一邊付錢, 一邊眼熱地看著耕牛,付就付吧!為了耕牛!值得!


    縣衙買了三十頭牛的事很快傳遍整個扶江縣, 而且知縣大人也說了, 等春耕的時候, 會按照各村的情況分給村裏,到時候一日租金兩文錢,租用的人家要精心照料,不得損傷即可。


    不僅耕牛,還有新來的一批農具,農具跟隨耕牛一起,租金不必了,但若誰家弄丟,不僅照價賠償,還要杖責五十等等。


    反正消息傳到各家耳朵裏,隻有高興的事,誰家不知道有耕牛有好農具,那做活就會更快?


    不少人戶已經催著各村裏長提前去預定了。


    裏長們自然點頭同意,三不五時的就去衙門跑。


    以前他們一年到頭也不來幾次,但現在不同,現在進了衙門就覺得有好事發生。


    不過裏長們去衙門並非隻為耕牛,現在正月初,不少人戶在裏長催促下都在還去年化肥的錢。


    現在年都過完了,之前沒還的,也該還了吧?


    這說的自然是去年種白菜豌豆時衙門給的批條,有些門戶在白菜賣出去之後,就主動去衙門還錢。


    還有些不自覺的,玉縣丞跟裏長們都在催促。


    要麽還錢,要麽做勞役,再不行用白菜抵,都是可以的,再不行拖到今年六月也可以。


    玉縣丞急著清賬的目的也簡單,那就是春耕馬上要來,春耕之前要把前賬清了再說。


    春耕不少門戶也是需要買化肥的,到時候不少人家肯定還要預支化肥,作為管賬目的,他肯定希望前賬清了再說。


    其中願意做勞役抵化肥的門戶也已經統計出來交到淩縣尉那邊。


    今年要做的事不算難。


    那就是在南邊荒地上建牛棚。


    這牛棚距離縣衙並不遠,方便衙門隨時查看,大大小小三十頭牛,總要有地方安置。


    紀煬又從願意做勞役的門戶裏挑出幾家,這幾家隻有婦人跟孩童,挑了她們不建牛棚,等以後牛棚建好養牛即可。


    勞役服完之後也可以繼續照顧,衙門按月給她們發酬勞。


    一切安置妥當,正月十五過後便可以開工。


    而且經過一個冬天的學習,捕快衛峰衛藍,兵士江曆帆江海城都能在文書工作上幫到忙。


    紀煬縣丞縣尉倒是輕鬆不少。


    江小子江乖乖則被滕顯接到王家宅子繼續學習,反正兩人年紀小,平時也沒什麽事,給滕顯打雜,閑暇的時候教他們讀書習字。


    不過一提到滕顯,就想到葫蘆,想到葫蘆,便想到葫蘆作坊。


    也不知道潞州城雜貨店的夥計有沒有消息。


    估計是心裏念叨,那雜貨店的夥計還真在十五之後出現了。


    這夥計風塵仆仆,剛到扶江縣第一句便是:“你們這路也太難走了,我坐著牛車,都顛得快吐了。”


    紀煬無奈:“雪剛化,這些路確實難走。”


    夥計麵對知縣,忽然有些不好意思,趕緊朝紀煬行禮,這才說了葫蘆的事。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並非潞州城這邊的雜貨店不想賣,而是他們翻遍倉庫也沒見東西啊。


    雖說東西不值什麽錢,但這裏掌櫃是個負責的,硬是讓人盤點所有貨物,害怕有什麽貴重的東西也憑空消失,順便又給揚州總店那邊寫信提了一嘴。


    幸好提了這麽一嘴,那東西還真在揚州店鋪,細數下來,應是他們老板從潞州辦完差回來,順手放到揚州店鋪的,幾百套葫蘆器具聽著多,其實不占地。


    揚州店鋪在年前收拾庫房的時候發現,以為是老板新進的貨,直接擺到架子上賣了。


    所以就這麽陰差陽錯。


    原本應在潞州城賣的物件,跟著急著回揚州的揚州老板一起,去了揚州城。


    紀煬聽著,心中奇怪。


    那揚州商人花了三千三百兩買了兩個葫蘆擺件不說,還因為急著回揚州,把順手買的東西也帶走。


    這趕得也太著急了?


    是什麽事如此著急,竟然連拐到潞州城一趟都懶得去?


    換句話說,揚州商人急著買物件,是著急忙慌送給誰?


    念頭一閃而過,紀煬心中笑,管他送給誰,反正銀子是到他們扶江縣手裏。


    隻是可惜葫蘆器具跑到揚州,沒能在潞州城打開門路。


    就在紀煬稍稍失望的時候,玉縣丞問了他心中所想。


    “原來是這樣,不過在哪賣都是賣,其實不用專門跑這一趟過來。”玉縣丞客氣道。


    話是這樣說,真正意思則是,不過是幾兩銀子的貨物,你們這麽大的雜貨店大夥計專門跑一趟?不合適吧?


    夥計果然聽出話中意思,也不繞彎子,直接道:“其實這次來,還有另外一件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