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葫蘆作坊得了八兩定金,預交一兩六錢的稅款。
重頭還是在化肥作坊,那邊賣給本地百姓帶上外地百姓的化肥,合交稅收共計一百八十一兩六錢五分。
其中常華縣買化肥的稅收都已經到了一百五十八兩四錢。
這些加加減減,賬麵上還剩下一百五十八兩二錢。
按理說還不錯,但新招兩個人,每個月固定支出變成十兩不說,修水渠更是花費無數。
玉縣丞預估,等水渠修完,賬麵上能剩二十就不錯了。
紀煬輕咳:“錢放那又不能生錢。”
“千金。”
“千金散去還複來!我知道!”玉縣丞無奈,不過他也是嘀咕兩句,知道修水渠的重要性。
隻是過了片刻,玉縣丞道:“但如此一來,就把玉家湖拉下了。”
之前知縣大人幫了淩家湖建化肥作坊,現在作坊裏的利潤都有四百多兩,村裏不知道怎麽辦,還等著紀煬的意見。
上集村攬了葫蘆作坊,如今算是初見成效。
現在又幫馬家灣,三江村修水渠。
那扶江縣五個村子,就剩下玉家湖了。
玉縣丞別扭道:“您也不用為了我不管玉家湖。”
紀煬聽的哭笑不得:“怎麽會為了你,再說,你也是大度的人,更不會阻攔玉家湖發展。”
這是實話,玉縣丞下意識點頭。
他跟玉家湖的人雖有些舊怨,但都是之前的事了,他都不放心在心上,如今的日子好著呢,何必往回看。
但他覺得沒什麽,可玉家湖的人卻認為單單撇下玉家湖,一定是他的緣故。
連玉縣丞本人都覺得,是不是知縣大人在幫他出氣啊。
紀煬笑著搖頭:“玉家湖的好事,還在後麵呢。你讓他們心安即可。”
說罷,紀煬扭頭對平安道:“還是你說吧,等你去玉家湖查看稻田的時候安一下他們的心,說我記掛著他們,好飯不怕晚,讓他們再等等。”
平安現在也是衙門裏支柱之一,平時辦事非常牢靠。
不讓玉縣丞去的原因也簡單,省得玉家湖的人以為他是去嘲諷的。
衙門賬目清了,紀煬還要去玉家湖一趟,總覺得他們每天都在跑來跑去。
玉縣丞自然不能離開,各個村裏耕牛跟農具使用,再有淩縣尉帶著人修水渠支錢都要找他。
平安還按照紀煬的要求督查農務。
紀煬幹脆自己騎馬去淩家湖,怎麽感覺又招了兩個人,人手還是不夠用?
在他這幹活比九九六還可怕。
等紀煬到了淩家湖,還未靠近,便看到又有人拉著化肥往東邊常華縣方向,那邊的百姓顯然也嚐到化肥的甜頭,知道這對增產有多重要。
淩家湖現在隻剩婦孺跟老人在這,壯勞力都去了西邊修水渠,但化肥作坊有她們在,也足足夠了。
要說辛苦,淩家湖百姓也是極辛苦的。
留在淩家湖的江曆帆還有淩裏長帶著眾人做事,這裏也有條不紊。
這會見紀煬過來了,兩人趕忙過來迎接。
這次的目的就是看看淩家湖掙的錢怎麽花。
其實各家已經發下去一部分,但淩裏長發現,這錢有些太多了。
不說年前那些,那些銀兩已經給大家分了。
年後的也分一部分,可淩裏長這裏還剩五百多兩,這銀子明顯還在增多,他一時間不知道怎麽辦。
全都分下去?
窮人乍富,後果誰也不知道怎麽樣。
淩裏長隻覺得錢全都分下去,隻怕村裏立刻多不少懶漢。
思來想去,隻有求知縣大人做主才行。
說起這事,自然要先說明化肥作坊的運作方式。
當初紀煬提議,讓淩裏長牽頭來成立化肥作坊,然後有裏長帶著鄉親們分工合作。
其實這個作坊屬於淩家湖集體生意,淩裏長更像個管事的,負責人員生產,銷售,收錢。
收到錢之後,再按照各家的貢獻分出去。
這點都是沒問題的。
可從今年開始,這個銀錢的數額大了起來,正月到五月,一共掙了九百多兩,扣掉交稅,也剩下七百二十多兩。
再扣掉百姓們做活得的工錢,竟然還餘五百兩。
按照正常作坊來說,這等於是盈利的利潤,但對集體生意,那就是集體的了。
淩裏長覺得這錢紮手得很,更不知道是給百姓們分了,還是做什麽好。
不過知縣大人在這,他也就安心,隻等著紀煬開口。
要說淩裏長沒私心那是假的,可從作坊成立開始,其中賬目一筆一筆都要記清楚,紀煬隨時都會來查看。
走了淩縣尉,又派江曆帆過來,淩裏長心裏再清楚不過,自然不敢隨意動這麽大數額的銀子。
不過淩裏長心裏還有小九九,他私下還跟媳婦兒說,會不會是知縣大人也看中這塊利潤,準備收入囊中?
但要如此,其實也還行,畢竟這生意都是知縣大人一手攛掇出來。
沒有他,那林子裏的鳥糞至今也無人問津。
所以知縣大人一來,淩裏長已經把銀子準備好,整整齊齊的五百兩白銀,看著十分誘人。
紀煬心知淩裏長的想法,卻並不點破,反而道:“先不忙,不如你帶我去淩家湖走一圈,如何?”
淩家湖地方不算小,左邊是民居,右邊則是湖水跟一望無際的稻田。
後麵則是薑家山,現在也被喊為鳥糞山,這山前則是搭建起一排排棚子,裏麵堆著化肥,不時有人翻開充分發酵。
還不時有人前來購買,棚子最前麵有幾個利落的婦人,她們自學了簡單的計數,誰來買誰給錢,全都記得清清楚楚。
這些買過化肥的人在棚子前出發,趕著牛車從民居跟稻田中的土路緩緩往南走,過了道路再去東土路上,順著路往西走是去自家縣城的路,往東則到常華縣。
淩裏長不明白,知縣的人看這些做什麽?
其實按照淩裏長的想法,應該是他帶著銀子去衙門找知縣大人,可沒成想大人說他自己來。
來了之後,就是看看淩家湖?
紀煬笑著看著,踩著土路上:“我聽聞不少來買化肥的人,都說這路實在難走?有這回事嗎?”
“那都是常華縣說的,其實咱們扶江縣哪哪都是這樣的路,也習慣了。”淩裏長不在乎道,“都是常華縣的人嬌氣。”
紀煬又笑,看著淩裏長道:“也不是他們嬌氣,而是常華縣道路不錯,走慣了好路,是會覺得咱們這的路太爛。”
都說到這份上了,後麵的江曆帆率先反應過來,而淩裏長也琢磨了會:“您的意思是?”
“修路。”
“我的意思便是,拿剩下的錢修路。”
“肉眼可見,以後化肥生意隻會更好,晴天還好,雨天怎麽走。咱們就把這路修好了,做個長長久久的買賣。”
淩裏長震驚地看向紀煬。
知縣大人真的不要這錢?
那可是五百兩銀子,以後還會有源源不斷的銀子送過來。
送到手邊的錢都不要?
平日他兒子總誇知縣大人如何如何好,他現在似乎有些信了?
五百多兩銀子,足夠把淩家湖所有主要道路全都修繕一遍。
說實話誰不想要漂亮整潔,到下雨天的時候不會泥濘的道路?
而且這錢是村子裏自己掙的,花到自家村裏正合適。
紀煬繼續道:“修好道路,以後買賣化肥便會輕鬆很多,用你們村自己掙的錢慢慢建設淩家湖,豈不是更好?”
紀煬今日過來走這一圈,便是確定這件事,指點淩裏長用村裏掙來的錢給村裏修路。
道路修到官道附近,以後等扶江縣官道修繕好,直接連通他們淩家湖,到時候來往行走都會方便很多倍。
不止是修路,村裏破舊的房屋,湖水的清淤,甚至私塾建設,需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被紀煬這麽一算,淩裏長忽然覺得,這五百兩,似乎也沒什麽了?
修個路都不止要五百兩啊。
淩裏長算是發現了,每次知縣大人一來,他總覺得豁然開朗,淩家湖又要邁上新台階?
修路!必須修!
修得跟常華縣一樣好看,讓他們過來的時候再抱怨。
不過淩裏長忽然琢磨出什麽。
按照知縣大人的做法,隻怕不出三年時間,整個扶江縣的道路都會修繕完成。
村裏能修的自己修,修不成的府衙幫忙修。
不出三年,他們扶江縣的道路不會比隔壁常華縣差。
到時候不管運送貨物,還是行人來往,都會方便很多。
紀煬又在淩家湖轉了一圈,確定化肥作坊沒問題,這才騎馬離開。
他這次過來既然是說修路的事,同樣也要看看化肥作坊,更看了後山那些鳥糞。
以他的估計,這些鳥糞再用幾十年不成問題。
可以後化肥銷量逐步上升,總有用完的那一天。
重頭還是在化肥作坊,那邊賣給本地百姓帶上外地百姓的化肥,合交稅收共計一百八十一兩六錢五分。
其中常華縣買化肥的稅收都已經到了一百五十八兩四錢。
這些加加減減,賬麵上還剩下一百五十八兩二錢。
按理說還不錯,但新招兩個人,每個月固定支出變成十兩不說,修水渠更是花費無數。
玉縣丞預估,等水渠修完,賬麵上能剩二十就不錯了。
紀煬輕咳:“錢放那又不能生錢。”
“千金。”
“千金散去還複來!我知道!”玉縣丞無奈,不過他也是嘀咕兩句,知道修水渠的重要性。
隻是過了片刻,玉縣丞道:“但如此一來,就把玉家湖拉下了。”
之前知縣大人幫了淩家湖建化肥作坊,現在作坊裏的利潤都有四百多兩,村裏不知道怎麽辦,還等著紀煬的意見。
上集村攬了葫蘆作坊,如今算是初見成效。
現在又幫馬家灣,三江村修水渠。
那扶江縣五個村子,就剩下玉家湖了。
玉縣丞別扭道:“您也不用為了我不管玉家湖。”
紀煬聽的哭笑不得:“怎麽會為了你,再說,你也是大度的人,更不會阻攔玉家湖發展。”
這是實話,玉縣丞下意識點頭。
他跟玉家湖的人雖有些舊怨,但都是之前的事了,他都不放心在心上,如今的日子好著呢,何必往回看。
但他覺得沒什麽,可玉家湖的人卻認為單單撇下玉家湖,一定是他的緣故。
連玉縣丞本人都覺得,是不是知縣大人在幫他出氣啊。
紀煬笑著搖頭:“玉家湖的好事,還在後麵呢。你讓他們心安即可。”
說罷,紀煬扭頭對平安道:“還是你說吧,等你去玉家湖查看稻田的時候安一下他們的心,說我記掛著他們,好飯不怕晚,讓他們再等等。”
平安現在也是衙門裏支柱之一,平時辦事非常牢靠。
不讓玉縣丞去的原因也簡單,省得玉家湖的人以為他是去嘲諷的。
衙門賬目清了,紀煬還要去玉家湖一趟,總覺得他們每天都在跑來跑去。
玉縣丞自然不能離開,各個村裏耕牛跟農具使用,再有淩縣尉帶著人修水渠支錢都要找他。
平安還按照紀煬的要求督查農務。
紀煬幹脆自己騎馬去淩家湖,怎麽感覺又招了兩個人,人手還是不夠用?
在他這幹活比九九六還可怕。
等紀煬到了淩家湖,還未靠近,便看到又有人拉著化肥往東邊常華縣方向,那邊的百姓顯然也嚐到化肥的甜頭,知道這對增產有多重要。
淩家湖現在隻剩婦孺跟老人在這,壯勞力都去了西邊修水渠,但化肥作坊有她們在,也足足夠了。
要說辛苦,淩家湖百姓也是極辛苦的。
留在淩家湖的江曆帆還有淩裏長帶著眾人做事,這裏也有條不紊。
這會見紀煬過來了,兩人趕忙過來迎接。
這次的目的就是看看淩家湖掙的錢怎麽花。
其實各家已經發下去一部分,但淩裏長發現,這錢有些太多了。
不說年前那些,那些銀兩已經給大家分了。
年後的也分一部分,可淩裏長這裏還剩五百多兩,這銀子明顯還在增多,他一時間不知道怎麽辦。
全都分下去?
窮人乍富,後果誰也不知道怎麽樣。
淩裏長隻覺得錢全都分下去,隻怕村裏立刻多不少懶漢。
思來想去,隻有求知縣大人做主才行。
說起這事,自然要先說明化肥作坊的運作方式。
當初紀煬提議,讓淩裏長牽頭來成立化肥作坊,然後有裏長帶著鄉親們分工合作。
其實這個作坊屬於淩家湖集體生意,淩裏長更像個管事的,負責人員生產,銷售,收錢。
收到錢之後,再按照各家的貢獻分出去。
這點都是沒問題的。
可從今年開始,這個銀錢的數額大了起來,正月到五月,一共掙了九百多兩,扣掉交稅,也剩下七百二十多兩。
再扣掉百姓們做活得的工錢,竟然還餘五百兩。
按照正常作坊來說,這等於是盈利的利潤,但對集體生意,那就是集體的了。
淩裏長覺得這錢紮手得很,更不知道是給百姓們分了,還是做什麽好。
不過知縣大人在這,他也就安心,隻等著紀煬開口。
要說淩裏長沒私心那是假的,可從作坊成立開始,其中賬目一筆一筆都要記清楚,紀煬隨時都會來查看。
走了淩縣尉,又派江曆帆過來,淩裏長心裏再清楚不過,自然不敢隨意動這麽大數額的銀子。
不過淩裏長心裏還有小九九,他私下還跟媳婦兒說,會不會是知縣大人也看中這塊利潤,準備收入囊中?
但要如此,其實也還行,畢竟這生意都是知縣大人一手攛掇出來。
沒有他,那林子裏的鳥糞至今也無人問津。
所以知縣大人一來,淩裏長已經把銀子準備好,整整齊齊的五百兩白銀,看著十分誘人。
紀煬心知淩裏長的想法,卻並不點破,反而道:“先不忙,不如你帶我去淩家湖走一圈,如何?”
淩家湖地方不算小,左邊是民居,右邊則是湖水跟一望無際的稻田。
後麵則是薑家山,現在也被喊為鳥糞山,這山前則是搭建起一排排棚子,裏麵堆著化肥,不時有人翻開充分發酵。
還不時有人前來購買,棚子最前麵有幾個利落的婦人,她們自學了簡單的計數,誰來買誰給錢,全都記得清清楚楚。
這些買過化肥的人在棚子前出發,趕著牛車從民居跟稻田中的土路緩緩往南走,過了道路再去東土路上,順著路往西走是去自家縣城的路,往東則到常華縣。
淩裏長不明白,知縣的人看這些做什麽?
其實按照淩裏長的想法,應該是他帶著銀子去衙門找知縣大人,可沒成想大人說他自己來。
來了之後,就是看看淩家湖?
紀煬笑著看著,踩著土路上:“我聽聞不少來買化肥的人,都說這路實在難走?有這回事嗎?”
“那都是常華縣說的,其實咱們扶江縣哪哪都是這樣的路,也習慣了。”淩裏長不在乎道,“都是常華縣的人嬌氣。”
紀煬又笑,看著淩裏長道:“也不是他們嬌氣,而是常華縣道路不錯,走慣了好路,是會覺得咱們這的路太爛。”
都說到這份上了,後麵的江曆帆率先反應過來,而淩裏長也琢磨了會:“您的意思是?”
“修路。”
“我的意思便是,拿剩下的錢修路。”
“肉眼可見,以後化肥生意隻會更好,晴天還好,雨天怎麽走。咱們就把這路修好了,做個長長久久的買賣。”
淩裏長震驚地看向紀煬。
知縣大人真的不要這錢?
那可是五百兩銀子,以後還會有源源不斷的銀子送過來。
送到手邊的錢都不要?
平日他兒子總誇知縣大人如何如何好,他現在似乎有些信了?
五百多兩銀子,足夠把淩家湖所有主要道路全都修繕一遍。
說實話誰不想要漂亮整潔,到下雨天的時候不會泥濘的道路?
而且這錢是村子裏自己掙的,花到自家村裏正合適。
紀煬繼續道:“修好道路,以後買賣化肥便會輕鬆很多,用你們村自己掙的錢慢慢建設淩家湖,豈不是更好?”
紀煬今日過來走這一圈,便是確定這件事,指點淩裏長用村裏掙來的錢給村裏修路。
道路修到官道附近,以後等扶江縣官道修繕好,直接連通他們淩家湖,到時候來往行走都會方便很多倍。
不止是修路,村裏破舊的房屋,湖水的清淤,甚至私塾建設,需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被紀煬這麽一算,淩裏長忽然覺得,這五百兩,似乎也沒什麽了?
修個路都不止要五百兩啊。
淩裏長算是發現了,每次知縣大人一來,他總覺得豁然開朗,淩家湖又要邁上新台階?
修路!必須修!
修得跟常華縣一樣好看,讓他們過來的時候再抱怨。
不過淩裏長忽然琢磨出什麽。
按照知縣大人的做法,隻怕不出三年時間,整個扶江縣的道路都會修繕完成。
村裏能修的自己修,修不成的府衙幫忙修。
不出三年,他們扶江縣的道路不會比隔壁常華縣差。
到時候不管運送貨物,還是行人來往,都會方便很多。
紀煬又在淩家湖轉了一圈,確定化肥作坊沒問題,這才騎馬離開。
他這次過來既然是說修路的事,同樣也要看看化肥作坊,更看了後山那些鳥糞。
以他的估計,這些鳥糞再用幾十年不成問題。
可以後化肥銷量逐步上升,總有用完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