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做出些政績就能去潞州當紀煬的頂頭上司!


    再說了,反正過了今年,自己就不在常華縣,開口免了扶江縣商稅又如何,倒是運費不能少,那涉及常華縣船家大戶們的利益。


    魏大人不愧是官場體麵人,不管心裏多氣悶,為了化肥,為了政績,還是跟紀煬你來我往談起條件。


    等到夜幕降臨。


    兩個縣之間的商談這才結束。


    等魏大人去用晚飯,紀煬跟玉縣丞,還有已經回來的淩縣尉看著今日商談內容。


    扶江縣供給常華縣的化肥,則從三文一斤,變成一文五分一斤,一百萬斤以內都是這個價。


    條件是兩個縣一起修官道,常華縣出三分之二,扶江縣出三分之一,督建兩個縣共同出人,七月開始修,到十月差不多結束。


    還有扶江縣百姓去碼頭運送貨物可以免除過常華縣的稅費,隻是船運價格還要同船家商議,這個魏大人做不了主。


    等於說三個條件同意兩個,雙方各有讓步。


    這點要求,紀煬跟魏大人可沒少費口舌。


    隻是每每覺得紀煬獅子大開口的時候,魏大人不由自主想到他開口就是修運河,好像又能接受,那點火氣又沒了。


    魏大人心底有火,但總覺得發不出來。


    什麽新官上任三把火,怎麽紀煬都上任一年了,還這樣雞血。


    做那麽多有用嗎,如果上頭關係不搞好,哪有那麽容易升遷,若是上麵長官見他把扶江縣建設得好,再把他派到更窮的縣呢?說不定還會說什麽能者多勞這種話。


    也隻有愣頭青才會這麽做!


    魏大人自我安慰一番,總算平息怒氣,跟身邊小吏道:“這次可沒人再堵本官家門口,讓本官來說情了吧?”


    “不過幾百兩銀子修個官道,對常華縣來說小事一樁。”


    常華縣一行八人在六月十九離開,算是在扶江縣待了四天時間。


    走的時候,紀煬把早就收拾出來的小龍團送上,才讓魏大人有了笑模樣。


    別的不說,紀煬這的茶還真是好,也不知道他家到底做什麽的。


    此事定下後,兩個縣的百姓全都歡欣鼓舞。


    對常華縣來說修路的幾百兩不算什麽,路修好了,他們買化肥更方便啊。


    雖說價格還是比扶江縣多了些,但也知足。


    至於扶江縣貨物運來稅費這種事,當地長官自然做得了主,這也算不了什麽,他們扶江縣能有多少貨物,不值當。


    而扶江縣這邊則更要興奮。


    修路的好處不用多說,瞧瞧還在修水渠的玉家湖人就知道,他們自從知縣大人安慰過之後,幹活一直很賣力。


    現在得了準消息,更是恨不得現在就能完工,然後趕緊回去修官道。


    玉家湖附近的官道修好,以後整個扶江縣去常華縣都要經過他們那!


    他們買賣個什麽東西也方便。


    還真是好飯不怕晚,知縣大人果然沒忘了他們!


    這下再麵對玉縣丞,個個都不好意思得很,也深知他們錯怪玉縣丞,忙不迭地修複關係。


    玉縣丞也是個好玩的,根本不理他們,顯然對玉家湖既無怨懟,也無期盼,跟其他人一樣,有什麽好說的。


    一時間,扶江縣西邊的兩個水渠進度再次加快,估計七月中旬便能完工。


    以後馬家灣跟三江村百姓取水用水都會方便許多。


    兩個縣高興得很,一邊急著買化肥,一邊趕緊完工等著回去修路。


    中間夾在著收夏稅的事,也是忙得腳不沾地。


    夏日前交的稅多是布匹為多,百姓們早已習慣,又因為今年日子好過,各村收得不算艱難。


    隻是紀煬看著有些皺眉。


    商稅就不說了,多數商人不事生產,利潤可觀。


    農稅一年兩次,夏天收布料,秋天收糧食,怪不得百姓日子不好過。


    這還是當今陛下體恤的結果,若不體恤呢?


    越跟百姓接觸,越知道他們的辛苦。


    他這邊忙著扶江縣的事。


    那邊常華縣知縣魏大人又去了潞州。


    不怪他跑得勤,眼看任期就要滿了,總要知道自己明年去哪。


    化肥的到位也讓魏大人心裏安定些,雖說現在用上,肯定比不上扶江縣,但有進步就行。


    他們知州會看到的。


    魏大人到潞州,自然跟熟悉的人吃酒閑聊。


    等說到這次好不容易低價買的化肥,魏大人自然吹了又吹,誰讓這些人都是潞州官吏,跟他們說自己有多難多苦,這話總能傳到潞州知州,甚至通判大人也能知曉。


    這裏的潞州知州,可以當做整個潞州最大的官員,統管州內一切事務,一把手。


    通判則特殊些,按職位算,比知州官位要低。


    但一府之內所有事情又要通判的印章,這樣才能生效,誰讓通判都是陛下親自指派,算是監督知州。


    不過一般來說,通判也不會故意為難知州,大家都是同事,搭班子幹活而已。


    但關係也不會太好,若兩人勾結,也就沒有監督的作用了。


    這裏魏大人一心想讓知州知道他為常華縣做的好事,又想讓通判大人也知曉,也是正常的。


    反正好事嘛,肯定要多說說。


    隻是講到扶江縣知縣紀煬的。


    魏大人故意誇張道:“你們知道最開始,紀知縣想要什麽嗎?”


    “現在給他們扶江縣修官道,已經是我們常華縣吃虧對吧?”


    “可剛開始,他不想要官道,他想要的是什麽,你們猜猜。”


    “不行,必須猜。”


    “誰要能猜到,我就把剛得的好茶小龍團給他。”


    這誰能猜到,一圈人猜了許久,都沒猜到答案。


    最後魏大人身邊的小吏開口道:“大人們猜的都不對,那小知縣紀煬胃口大著呢!”


    “他想的是,重修運河!”


    “把運河多修一段,連接到扶江縣!”


    此話一說,酒桌上的官員們麵麵相覷,隨後大笑起來。


    唯獨有兩個官吏倒是並未說話。


    其中一人開口道:“你說他叫什麽?”


    “叫紀煬,怎麽?這名字你聽說過?還是認識?”魏大人聽此,連忙正色道,甚至還想找補兩句。


    問話的官員微微吃驚,不過還是道:“並不認識,隻是好奇而已。誰敢開口說這樣的話。”


    開鑿運河,即使是多修那麽一點,都是州內大事。


    雖說不算太長,但陛下那邊都要過目,雖說隻要當地同意了,當地也有錢,陛下跟知州都不會反對,反而會讚成。


    但哪有紀煬這樣,借著有個不知名化肥的便利,張口讓隔壁縣幫他們修運河?


    這不是做夢?


    幫忙修官道已經不錯了。


    眾人嘻嘻哈哈,方才問話的官員發現另一個官員也是沉默,試探道:“你認識這位?”


    另一個官員趕緊搖頭:“運河的事,隻是覺得巧了。”


    這兩人都不跟著笑話,但原因卻有些不同。


    頭一個覺得紀煬這名字耳熟,似乎是個不得了的人物。


    第二個則心驚運河之事,他叔叔在知州大人身邊做事,也聽知州大人提起運河的事,等明年的時候,一個是要清淤,二是看看哪裏可以擴修,好讓水路更加通暢。


    畢竟水利之事,不是修完就結束的,以後的維護,擴張,都要逐步進行。


    旁人覺得扶江縣知縣重提運河之事異想天開,他倒認為這個叫紀煬的知縣有些前瞻。


    兩人想法不同,倒是相同地閉上嘴。


    酒席過後沒幾日,這話自然傳到潞州知州耳朵裏,其他還好,聽到扶江縣紀煬的時候,知州下棋的手頓了頓,隨後若無其事繼續琢磨棋譜。


    紀煬的身份他自然知曉,潞州城不少品階高的官員都略略知道些。


    也就是同魏大人吃酒的官員官職都低,暫時接觸不到汴京那邊,自然不知他們笑話的人,正是汴京伯爵府的嫡長子。


    說起伯爵府,往上數一輩那是侯府,是紀煬祖父在戰場上得來的爵位。


    隻是這爵位並非世襲,到紀煬他爹這又沒什麽功績,自然削減一等,但那也是伯爵府。


    放眼汴京也能數得著。


    當初知道伯爵府嫡長子要來汴京,潞州知州下意識想拒絕,可人家汴京那邊已經定下,他自然無法拒絕。


    不過去年五月到扶江縣,中秋還知道送份禮過來,平日也是不生事端,這就行了。


    潞州知州也沒要求太多,隻要這位伯爵府嫡長子在他州內不出事,並且不惹事,他並不關心其他。


    可能是那邊太過安靜,他竟然都快忘了州內還有個這樣的麻煩人物。


    這會聽人提起,竟有種恍如隔世之感。


    紀煬是不是太安靜了,安靜的有點異常?


    知州聽罷,對心腹道:“去查查看,常華縣知縣所說真偽,再仔細查查紀煬在扶江縣所為。”


    “他們口中說的化肥,著重查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