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運河這事就算送到汴京商議,也會有不少人讚同。
再說,這段運河並不算長,對扶江縣的人來說想都不敢想,但對汴京那邊,並非天大的難事。
這些考慮先不必說。
整個玉家湖的產量已經出來。
最低畝產二百斤,最高畝產四百六十斤。
均產三百二。
比去年潞州城均產多了整整一百斤!
這樣的重量,這樣的產量,讓玉家湖本身都有些懵。
紀煬自然是最先冷靜下來的人。
其實現在秋狩還未結束,如今收獲的都是開耕好的農田,玉家湖今年開荒不少,還有許多事情未做。
他還要回去,等著荒地的數據,以及荒地開耕情況。
整個扶江縣一東一西,所有具體重量送到衙門。
他的忙碌才會真正開始。
今年的扶江縣,要過一個真正的豐收節了。
可不等他回縣城衙門,扶江縣水稻畝產四百六十斤的消息不脛而走。
常華縣那邊最先得知,扶江縣那邊的另一個縣也得知這個情況。
所有人第一反應,肯定是不信。
扶江縣?
四百六十?
怎麽可能?
以為是最肥沃的蘇杭一帶?
這產量放在那邊都足以側目了。
什麽化肥?
要真是化肥的原因,那明年我們都要去買!
紀煬卻不敢外麵這些風言風語,傳得越遠越好,傳得越遠,他們扶江縣的名聲便更響亮。
如今可不是韜光養晦的時候了。
紀煬回到衙門,靜靜等著下麵報上來的所有畝產。
依舊分為西邊麥子,東邊稻田。
經過小半個月的忙碌,所有重量已經出來。
麥子產量一直比稻子低。
今年西邊麥子均產為二百三十斤。
比去年多八十斤。
比去年潞州均產多四十斤。
東邊稻子均產為三百斤。
比去年多一百二十斤。
比去年潞州均產多八十斤。
新增加荒地開耕共計一千零二畝,這一千畝產量不分米麥,均產在八十斤,單獨列出。
要知道普通荒地開耕,一年能有三十到五十,已經很不錯了。
有化肥的加持,連開荒的地都比以往要好。
紀煬拿著手裏輕飄飄的一張紙。
這張紙上得出這些數字,看著毫無重量,其實已經足夠讓他在潞州府衙橫著走。
橫著走誇張了。
足以讓他們整個扶江縣以後的日子好過很多。
讓百姓們有糧可以吃,有餘糧在家裏。
這也是紀煬最初的心願。
如今終於達成,臉上終於浮現真正的笑意,看了一圈,把紙張傳給身邊人。
“這是個豐年的年份。”
“對吧?”
眾人已經知道均產,可還是忍不住再看一遍。
是。
這肯定是個豐年。
一定是個豐年!
紀煬看向遠方,看著日頭正烈的上空。
這是屬於百姓們的豐年。
第36章
九月上旬, 扶江縣衙門門口。
各村前來交糧的裏長村人排成隊,都在交今年的田稅。
各家臉色雖然不說好看, 可比往年強上不少, 誰讓今年收成好,交了田稅,各家還有富裕。
這事紀煬去年也是做過的, 如今已經輕車熟路。
但今年跟去年不同,去年交田稅的事,讓淩縣尉帶著兵士, 又雇了幾個農人一起押送。
他是不去什麽潞州城的。
今年押送糧食卻要他親自前去。
衙門帶上平安一共十人,紀煬帶著五人, 再雇五個農人一起。
留下玉縣丞跟捕快在衙門看家。
還有葫蘆也可以繼續加工, 再有淩家湖的路也要督促修建, 農閑過後田地也不能閑著, 要耕地耕地, 該補種補種。
一條條講下來,都是紀煬平時做的公務, 可見繁瑣。
玉縣丞自然一一聽從, 但難免有些緊張, 不是為他看家緊張, 而是為知縣大人去潞州城緊張。
大人此次過去,既要應付窺探的目光,更要麵對很多質疑。
再者, 運河的事一提,隻怕會讓人嘲笑。
說不得還要當扶江縣在騙人。
誰讓那一畝地的產量實在驚人。
直接比去年翻一倍還要多。
誰聽了, 都覺得匪夷所思。
這次交田稅, 潞州城十一個縣的知縣縣丞陸陸續續都要過去, 再加上潞州城本地官員,哪個官員不比他們知縣年歲大,當官久。
要麽油滑,要麽有背景,他們知縣大人怎麽辦?
其他還好,平安聽到有背景的時候,深深看了玉縣丞一眼,難得主動安慰除少爺以外的人。
“玉縣丞,這些都不用擔心,知縣的本事,你們還不知道嗎?”平安委婉道,“背景這事,其實也沒那樣重要。”
紀煬也笑著怕拍玉縣丞肩膀:“不用擔心,你隻要看好扶江縣,等我們的好消息就行。”
“滕顯那邊你也多去照看,隔三差五拉他出來走走,他葫蘆要緊,身體也要緊。”
等交代完事情,紀煬對上旁邊江小子江乖乖的目光,兩人現在已經不是沒人要的小孩,一年四季衣裳紀煬都記掛著,吃飯也跟著衙門,如今臉上有肉,個頭也竄高,又跟著習字,看著可愛得很。
不過這會兩人齊刷刷看著紀煬,明顯對潞州城十分感興趣。
紀煬揉揉兩人腦袋:“這次不能帶你們,但回來的時候給你們帶冰糖葫蘆,再帶些常華縣都沒有的糕餅,怎麽樣?”
江乖乖已經點頭了,江小子遲疑片刻也點點頭。
“我們也會照顧好騰先生的。”
兩人都稱呼滕顯為騰先生,早就當老師一般對待。
紀煬滿意點頭:“好,那再獎勵你們一人一雙小皮靴,等下雪的時候還能出門玩。”
小皮靴!
別說倆小孩了,玉縣丞都有點羨慕。
不過紀煬也對玉縣丞,淩縣尉道:“你們各家也有孩童,穿多大的鞋子報給平安,一並買了。”
不等兩人拒絕,紀煬便道:“對我來說不值什麽錢。”
潞州城的皮靴也好不到哪去,以紀煬的身價,隨便一塊玉佩就夠買上二十多雙。
兩人見平安都沒說什麽,便知真的如此,當下高興稱謝。
但也好奇,他們知縣大人到底什麽家世,之前隱隱聽說是富商之子,可現在瞧著氣派,瞧著底蘊,似乎又不止是富商之家。
玉縣丞淩縣尉不是多說之人,早已對知縣大人心服口服,當下還是忙自己的事。
趕緊準備好,就可以去潞州城了!
說起去潞州城,原本按照淩縣尉等人的意思是,從玉家湖去往常華縣,坐著常華縣船隻去潞州城。
這樣一路過去,不僅省力,損耗還小。
再說,這段運河並不算長,對扶江縣的人來說想都不敢想,但對汴京那邊,並非天大的難事。
這些考慮先不必說。
整個玉家湖的產量已經出來。
最低畝產二百斤,最高畝產四百六十斤。
均產三百二。
比去年潞州城均產多了整整一百斤!
這樣的重量,這樣的產量,讓玉家湖本身都有些懵。
紀煬自然是最先冷靜下來的人。
其實現在秋狩還未結束,如今收獲的都是開耕好的農田,玉家湖今年開荒不少,還有許多事情未做。
他還要回去,等著荒地的數據,以及荒地開耕情況。
整個扶江縣一東一西,所有具體重量送到衙門。
他的忙碌才會真正開始。
今年的扶江縣,要過一個真正的豐收節了。
可不等他回縣城衙門,扶江縣水稻畝產四百六十斤的消息不脛而走。
常華縣那邊最先得知,扶江縣那邊的另一個縣也得知這個情況。
所有人第一反應,肯定是不信。
扶江縣?
四百六十?
怎麽可能?
以為是最肥沃的蘇杭一帶?
這產量放在那邊都足以側目了。
什麽化肥?
要真是化肥的原因,那明年我們都要去買!
紀煬卻不敢外麵這些風言風語,傳得越遠越好,傳得越遠,他們扶江縣的名聲便更響亮。
如今可不是韜光養晦的時候了。
紀煬回到衙門,靜靜等著下麵報上來的所有畝產。
依舊分為西邊麥子,東邊稻田。
經過小半個月的忙碌,所有重量已經出來。
麥子產量一直比稻子低。
今年西邊麥子均產為二百三十斤。
比去年多八十斤。
比去年潞州均產多四十斤。
東邊稻子均產為三百斤。
比去年多一百二十斤。
比去年潞州均產多八十斤。
新增加荒地開耕共計一千零二畝,這一千畝產量不分米麥,均產在八十斤,單獨列出。
要知道普通荒地開耕,一年能有三十到五十,已經很不錯了。
有化肥的加持,連開荒的地都比以往要好。
紀煬拿著手裏輕飄飄的一張紙。
這張紙上得出這些數字,看著毫無重量,其實已經足夠讓他在潞州府衙橫著走。
橫著走誇張了。
足以讓他們整個扶江縣以後的日子好過很多。
讓百姓們有糧可以吃,有餘糧在家裏。
這也是紀煬最初的心願。
如今終於達成,臉上終於浮現真正的笑意,看了一圈,把紙張傳給身邊人。
“這是個豐年的年份。”
“對吧?”
眾人已經知道均產,可還是忍不住再看一遍。
是。
這肯定是個豐年。
一定是個豐年!
紀煬看向遠方,看著日頭正烈的上空。
這是屬於百姓們的豐年。
第36章
九月上旬, 扶江縣衙門門口。
各村前來交糧的裏長村人排成隊,都在交今年的田稅。
各家臉色雖然不說好看, 可比往年強上不少, 誰讓今年收成好,交了田稅,各家還有富裕。
這事紀煬去年也是做過的, 如今已經輕車熟路。
但今年跟去年不同,去年交田稅的事,讓淩縣尉帶著兵士, 又雇了幾個農人一起押送。
他是不去什麽潞州城的。
今年押送糧食卻要他親自前去。
衙門帶上平安一共十人,紀煬帶著五人, 再雇五個農人一起。
留下玉縣丞跟捕快在衙門看家。
還有葫蘆也可以繼續加工, 再有淩家湖的路也要督促修建, 農閑過後田地也不能閑著, 要耕地耕地, 該補種補種。
一條條講下來,都是紀煬平時做的公務, 可見繁瑣。
玉縣丞自然一一聽從, 但難免有些緊張, 不是為他看家緊張, 而是為知縣大人去潞州城緊張。
大人此次過去,既要應付窺探的目光,更要麵對很多質疑。
再者, 運河的事一提,隻怕會讓人嘲笑。
說不得還要當扶江縣在騙人。
誰讓那一畝地的產量實在驚人。
直接比去年翻一倍還要多。
誰聽了, 都覺得匪夷所思。
這次交田稅, 潞州城十一個縣的知縣縣丞陸陸續續都要過去, 再加上潞州城本地官員,哪個官員不比他們知縣年歲大,當官久。
要麽油滑,要麽有背景,他們知縣大人怎麽辦?
其他還好,平安聽到有背景的時候,深深看了玉縣丞一眼,難得主動安慰除少爺以外的人。
“玉縣丞,這些都不用擔心,知縣的本事,你們還不知道嗎?”平安委婉道,“背景這事,其實也沒那樣重要。”
紀煬也笑著怕拍玉縣丞肩膀:“不用擔心,你隻要看好扶江縣,等我們的好消息就行。”
“滕顯那邊你也多去照看,隔三差五拉他出來走走,他葫蘆要緊,身體也要緊。”
等交代完事情,紀煬對上旁邊江小子江乖乖的目光,兩人現在已經不是沒人要的小孩,一年四季衣裳紀煬都記掛著,吃飯也跟著衙門,如今臉上有肉,個頭也竄高,又跟著習字,看著可愛得很。
不過這會兩人齊刷刷看著紀煬,明顯對潞州城十分感興趣。
紀煬揉揉兩人腦袋:“這次不能帶你們,但回來的時候給你們帶冰糖葫蘆,再帶些常華縣都沒有的糕餅,怎麽樣?”
江乖乖已經點頭了,江小子遲疑片刻也點點頭。
“我們也會照顧好騰先生的。”
兩人都稱呼滕顯為騰先生,早就當老師一般對待。
紀煬滿意點頭:“好,那再獎勵你們一人一雙小皮靴,等下雪的時候還能出門玩。”
小皮靴!
別說倆小孩了,玉縣丞都有點羨慕。
不過紀煬也對玉縣丞,淩縣尉道:“你們各家也有孩童,穿多大的鞋子報給平安,一並買了。”
不等兩人拒絕,紀煬便道:“對我來說不值什麽錢。”
潞州城的皮靴也好不到哪去,以紀煬的身價,隨便一塊玉佩就夠買上二十多雙。
兩人見平安都沒說什麽,便知真的如此,當下高興稱謝。
但也好奇,他們知縣大人到底什麽家世,之前隱隱聽說是富商之子,可現在瞧著氣派,瞧著底蘊,似乎又不止是富商之家。
玉縣丞淩縣尉不是多說之人,早已對知縣大人心服口服,當下還是忙自己的事。
趕緊準備好,就可以去潞州城了!
說起去潞州城,原本按照淩縣尉等人的意思是,從玉家湖去往常華縣,坐著常華縣船隻去潞州城。
這樣一路過去,不僅省力,損耗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