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學開門之前,紀煬便想過這樣的問題,甚至知道,如今扶江縣的情況,已經比很多地方好太多。


    而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促成的。


    其實這裏大多數人不能理解紀煬在皺眉什麽。


    畢竟全縣能有一半學生來讀書,已經遠超平均水平。


    紀煬笑著搖頭,對劉夫子道:“既然有六十多人,不如合成一個班,以後也算日日能讀書。”


    劉夫子也是這樣想的,他一個人還是能照顧過來,再說縣衙派了個小吏隨行,以後就是他的幫手。


    此事定下,紀煬拍拍江乖乖的頭道:“你要好好讀書,若能讀個第一就更好了。”


    江乖乖縱然再聰明,也聽不出紀煬的言外之意,隻是奇怪道:“知縣大人,您在說什麽呀。”


    紀煬蹲下來,笑道:“你們想看唱大戲嗎?”


    唱大戲?


    這下其他家小孩也忍不住看過去,方才他們還有些懼怕知縣大人,這會不由得好奇。


    他們其中有人也聽過戲,但那要跑到常華縣才能聽。


    唱戲可熱鬧了。


    台上熱鬧,台下還有很多零嘴可以吃。


    “想!”


    “知縣大人,我們想看!”


    “他們穿的可好看了。”


    “對對對,特別好玩。”


    紀煬看看他們笑道:“既如此,為了慶祝官學開門,咱們扶江縣請個戲班子過來。”


    玉縣丞:???


    知縣大人?


    您要幹什麽?又要花錢啊!


    不過這個理由好像很正當,不僅學生們興奮,家長們也覺得有意思。


    鄉下地方沒什麽玩樂,若有個戲班子過來,他們起早貪黑也是要來看的。


    紀煬對淩縣尉低聲道:“你騎馬去潞州城跑一趟,請個好點的戲班過來,會唱花木蘭那種。”


    “若唱得好,我還另有賞錢。”


    點名要聽花木蘭?


    淩縣尉雖奇怪,但得了令,立刻出發,估計不到十天時間,戲班子就會過來。


    現在二月份,按理說正是閑時,大多戲班都有空的。


    看著班裏男女比例,隻能說,精神建設也要加強。


    甚至跟現代也不一樣。


    現代哄著各家讓女孩子們上學,以後女孩子們自有出路,各家能看到“回報”。


    但古代不行,就算學了,家裏看不到回報,他們也不會繼續供應。


    對他們來說,像是“賠本”買賣。


    既如此,他們也不會投入。


    這說得雖殘忍,不過各家剛顧上溫飽的時候,就要求他們深明大義,要求他們思想開明,顯然不現實。


    其實最直觀直白的,那就是掙錢,或者說,掙得更多資源。


    如果證明女子讀書可以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有些想法不用多說,百姓自然會有所選擇。


    千年前,荊楚一帶女子最受重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當地王侯發展手工業,原本的意思是發展當地經濟,好為以後打仗做準備。


    當時男子種田,得到的收益不如女子做手工掙得資源多,連帶著便有了女子地位提升的效果。


    宋時,時人愛美食,一位好廚娘月錢上百貫,所以有段時間興起重女輕男,養兒不如養女的想法。


    這兩者讀書都比其他時候多些。


    反麵例子則是清粵地一帶,當時因為人口暴漲,工作機會減少。


    其中原本有女子創造並傳承的織布方法,被男子強硬搶走,並定下此織法傳男不傳女,看似是立規矩,其實是剝奪女子工作機會。


    使其當地女子地位一落千丈,更不用提讀書了。


    紀煬看向南邊大片荒地,心中已經有了想法。


    等紀煬回去之後,分別寄信到汴京,揚州一帶,讓他的好友們幫忙找找,如今什麽香料賣得最好,男子女子用的熏香,都給他寄過來些。


    估計他好友們看到這些信,肯定嘖嘖道:“不愧是你,跑到那種地方,還喜歡享樂。”


    承平國上層貴族都愛香,出門要用香,睡覺要用,上朝時還要用。


    如此廣闊的市場,他不橫插一腳,實在不是他的性子。


    隻是他家這香,從栽種到培育,再到製香,都需女子來做,女子動作輕柔,製出來的香自然要比旁人好些。


    是不是借口不要緊,要緊的是,這是女子的工作崗位,別人不要來搶。


    紀煬計劃到這時候,頭有點疼。


    這香料要是真做出來,他不愁銷路,隻愁自己的名聲。


    原本便岌岌可危的名聲,香料一出,必然雪上加霜。


    算了,反正也沒好到哪去!


    他還在乎這個?


    在淩縣尉去請戲班子的時候,紀煬帶著玉縣丞等人開始丈量南邊的荒地。


    南邊大片荒地其實被官道分割成兩處,東邊建了牛棚跟兩個化糞池,雖說這占地都不大,可以後再養些什麽東西,還是在這邊方便。


    所以紀煬重點去了西邊那塊荒地。


    荒地再往北是三江村,但是這中間間隔極大,一直都是荒地,既無人居住,也無人耕種。


    至少有上萬畝地。


    這裏的荒地,跟建牛棚的荒地,都屬於官田。


    意思便是官方田產,官方可以雇短工長工耕種,所得的糧食大部分都是縣衙所有。


    但之前的扶江縣發月俸都艱難,哪有錢來雇人種地。


    若遇到黑心腸的官員,可以直接奴役當地百姓免費,甚至貼錢耕種,他們倒是能富裕些,隻不過吃的都是當地百姓血汗。


    前麵那位老大人在這二十五載,雖然不愛管事,隻愛遊山玩水,也樂得清貧,沒幹這種喪良心的事。


    不過有可能是此地百姓並不服那樣管,真那麽做了,說不定還會打上衙門。


    這些都未可知。


    現在知道的是,這些官田,紀煬已經有了打算。


    既然扶江縣各處的糧食已經能自給自足,今年情況會更好些。


    那接下來不如種點經濟作物。


    比如他已經想好的香料。


    時人都愛香,達官貴族更是喜歡。


    香的種類也十分多變。


    但經久不衰的,必然有花瓣做香料。


    所以他寫信回去,要現在時下最流行的香料,既然要賣香,自然要知道現在都流行什麽。


    至於售賣?


    紀煬沒那麽擔心。


    先不說他在汴京是有鋪子的。


    再者以他的名聲,別管這名聲好不好吧,衝著名頭,都不愁銷路。


    實在不行,讓他好友們從汴京煙花之地裏挑個愛寫酸詩的風流才子,有他們來寫詩揚名,也是不愁賣的。


    營銷這東西,他閉著眼都能想出好幾個方案。


    所以歸根到底,還是先把東西種下去再說,事情要一步步地做。


    花卉種類多變,如何養護種植,都是學問。


    在淩縣尉終於把戲班子帶回來時,紀煬這邊的思路大概成了。


    扶江縣百姓一邊津津有味聽著戲班唱花木蘭,看著巾幗英雄戰場殺敵,唱著誰說女子不如男。


    然後得到另一個消息。


    衙門那邊說了,他們要在扶江縣遍尋會種花的女子,隻要女子,如果能懂點香料最好了。


    他們扶江縣還有這種女子?


    不能吧?


    正好縣城唱戲,把大多數百姓都聚集到一起,這事傳播得倒也快。


    那邊戲還沒唱過,就有個婦人牽著孩子走到衙門附近。


    隻是看著衙門,遲遲不敢進來。


    還是門口茶攤嬸子道:“是來詢問種花事宜的?”


    這嬸子手裏還拿著紙筆,顯然剛會寫茶字,旁邊還有自己的名字。


    婦人點頭,就聽嬸子道:“徑直去敲門,裏麵知縣大人他們好說話著呢。”


    見她還是不敢,嬸子起身過去,喊道:“衛峰捕快,衛藍捕快,你們可在?”


    沒多時,還真出來兩個捕快,聽嬸子說明情況,招手讓婦人跟孩子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