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知縣在要東西?


    要田地?


    紀煬神色如常,隨便指了一塊:“那邊就不錯。”


    現在已經臨近太新縣,這塊土地確實不錯的。


    眾人麵麵相覷,紀煬又道:“劉縣丞,你來辦這事吧。”


    劉縣丞:???


    你指著要裴家的地?


    還讓我這個劉家人辦?


    這個知縣做事,一直讓他們摸不清頭腦。


    從他到太新縣,就沒發生過一件讓人心裏暢快的事!


    明明應該直接跟裴縣令起衝突的。


    他不起,反而交好。


    明明問裴家要地,這時候要找裴家的,他不找,他找劉家。


    “對了,再幫我在本地雇些佃戶幫忙耕種,怎麽?可有難處?”


    劉縣丞想到裴家主的脾氣,要他家的地,還有他家的人?


    劉縣丞滿頭大汗:“這事恐怕不妥,要不然讓裴縣令去辦?他更熟悉裴地的事。”


    不管知縣為什麽要地,但裴家的東西,還是裴家人去商議。


    這種節骨眼上,他深知三家不能起衝突。


    而且這是知縣應該有的土地,裴家多半還是會給的。


    但裴家給,跟自己劉家去要,那是兩碼事啊。


    誰要,都不能劉家,鮑家去要。


    這太不同了。


    知縣這是要土地?!


    分明是在離間他們三家!


    不等他說完,紀煬看著他生笑:“原以為是個有用的。”


    ???


    這話,已經是在罵人了。


    紀煬看看玉縣丞,沒等他再說,劉縣丞咬牙:“知縣大人,此事我來辦。”


    都是縣丞,劉縣丞原本就被壓一頭。


    如果再讓玉縣丞辦成此事。


    不對,玉縣丞去辦此事,一定能成。


    到時候新知縣更有理由不用他,原本裴縣令已經壓住他,再來個這位?


    短短一段話。


    分析下來其實是這個意思。


    紀煬索要屬於自己的職田,大家都知道這是借口。


    但這借口太合理了,縱然裴家都沒有拒絕的理由。


    雖然不能拒絕,但會不爽。


    這點不爽,是看經辦人為劉家,更不爽的存在。


    紀煬明明可以讓跟劉家,鮑家之外的人辦,比如更熟悉的裴縣令?或者自己的心腹?


    裴家依舊不會拒絕,不爽還會降低。


    那也可以,紀煬掠過最安全的裴縣令,直接讓跟劉縣丞競爭的玉縣丞去辦?


    兩者本就是競爭關係。


    你拒絕,你辦不成的事,對方辦了。


    結果不用多說。


    所以劉縣丞知道是個坑。


    此事辦了,他得罪裴家。


    此事不辦,玉縣丞踩到他頭上。


    這讓原本是太新縣實際一把手的他如何接受?


    是坑。


    是個大坑。


    但也要閉著眼跳。


    紀煬看來,哪有那麽多陰謀陽謀,不過是平衡關係跟穩定關係。


    現在拉裴家,打劉家,忽視鮑家。


    也隻是順手而為。


    他目的真的隻是要田地而已!


    你們不要多想!


    哦,還要召集大家,商量商量修橋的事。


    這事還沒忘呢。


    趕在明年之前,要把這事定下。


    還是以前潞州好,跟潞州知州哭哭窮,邀邀功就有錢花。


    不過潞州知州應該已經快到汴京了?


    他今年任期到了,就是不知道去哪個部門任職,到時候看看能不能捋點羊毛。


    紀煬覺得順手為之,甚至已經在想修橋的事。


    但眾人看向他的目光,全都是複雜。


    這個人的腦子,是不是九曲十八彎!


    回到太新縣衙門。


    劉縣丞喪如考妣般陰沉著臉去辦職田的事,裴縣令欲言又止,滿腦子都是裴家在清內鬼,抓住不少中飽私囊的人。


    所以劉縣丞過去,肯定是觸黴頭,自己還是跟過去,至少讓他們少吵幾句?


    紀知縣,是不是也想到這一點了?


    隻有鮑主簿若有所思,看著知縣案上那麽多假卷宗,心裏不知道在想什麽。


    紀煬掃視一圈。


    取了要拿的信件,回五鬥院烤火去了。


    這個鮑主簿到底想通沒有,他有點好奇啊。


    第73章


    紀煬取了信件回五鬥院, 還看了鮑主簿一眼,看得鮑主簿目光深沉。


    自從紀煬到太新縣, 這位就沒怎麽說過話。


    但依玉縣丞跟韓瀟的查探, 這太新縣裏,屬他的人最多,都是不起眼的位置, 卻最能探聽消息。


    所以自己要修橋的事,他應該知道了吧?


    鮑家就沒什麽表示?


    如今的情形,拉裴家, 打劉家,忽視鮑家。


    鮑家其實並不在意, 他家知縣安安穩穩種田屯糧。


    但如果說到修橋, 隻怕他家最在意。


    之前說過, 鮑家在太新縣的最右邊, 也就是最東邊, 而他們北邊有山,南邊也有山。


    幾乎是兩山相夾之地, 左邊便是裴地, 但想來裴地, 必須經過那條幾百米寬的河。


    最窄的地方也有小一百米。


    這樣的位置可以想象一下, 。


    有戰禍的時候,此地確實易守難攻。


    但平常可是運送個物資都難。


    往北過道天險,那地方是關外了, 往南翻座大山?不夠累的。


    所以隻能往東或者往西。


    東邊同樣是灌江府的地方,但荒蕪得很, 要先把種的麥子賣出去, 隻能往西走。


    西邊的大河是必經之路。


    除非繞上百裏的路, 算是勉強能過去,但那邊又靠近山脈,山賊極多。


    相比裴家來說,他們就在中間,官道直通灌江城。


    劉家?


    劉家那邊黑市貿易昌盛,往關外賣不成問題。


    隻有鮑家,鮑家非常需要在鮑地跟裴地之間修一座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