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現在衙門辦差的人,特別是知縣大人的人,不會對他們呼來喝去,手裏更沒有鞭子。
不懂的地方,還能反複問,不會挨打。
這日子。
是真的?
旁的不說,田租沒有利息,已經讓他們很多人鬆口氣。
至於說什麽畝產一百二十斤。
他們就算拚命也要做的,而且他們也會製肥,到時候多多施肥,多跑幾趟挑水,一切都會好的。
相信知縣大人,他們也隻能相信了。
等到十二月二十三小年。
紀煬終於從這些公務裏抽身,等他再看到五姑娘的時候,見她穿了簡單利落的衣裳,正跟著韓家的大夫學把脈。
五姑娘見他眼神,頗有些不好意思,也知道紀煬不會阻攔,認真診脈之後才去找紀煬。
紀煬手一伸:“幫我也看看?”
沒想到五姑娘還真的把手指搭在紀煬脈搏上,認真道:“熬夜勞累,多歇歇,不用吃藥。”
說過,兩人都笑。
這還用診脈嗎,兩人朝夕相處,這還不知道?
隻不過最近太忙,不是這個先走,就是那個晚歸。
這會也是抽空說會話。
但話還沒落下,就見衛藍領著人過來,衛藍身後是四個書生模樣打扮的人,其中兩個看著風塵仆仆,應該是趕路而來。
衛藍介紹道:“這兩個是從隔壁今安縣來的,另兩個是太新縣本地人,他們都是秀才之身,想求見韓瀟韓先生,說以前是韓家私塾的學生。”
韓家私塾學生眾多,指點過的也多。
裴縣令就是其中之一,這四個更是。
他們聽說韓瀟韓先生跟著新知縣過來,大家各自寫了書信,湊了盤纏過來,想求見韓先生。
這約莫就是地方有個學儒的好處。
比扶江縣亂百倍的地方,還能培養好幾個秀才出來。
他們過來的目的顯而易見,為了接下來秋試努力,自然要好夫子教導,韓瀟就是附近最好的人選。
其中一個秀才開口拱手道:“其實,其實我們早知道您的名字,我們幾人本想湊了錢去扶江縣的。畢竟韓夫子他們都在那邊,也有老師在。”
“對,原本打算攢兩年就去,沒想到,沒想到您跟韓先生都來了太新縣,所以,所以便冒昧打擾。”
紀煬看看他們,見四人的表情,就知道他們真的這樣想。
想跟著老師去更安定一點的地方讀書,沒想到他們反而過來。
不過還知道他的名字?
紀煬笑:“那你們稍等,讓人去問問韓瀟在哪。”
五姑娘也笑:“我先去忙。”
紀煬點頭,目送她給學習看診。
他正好要回衙門,幹脆去找找韓瀟。
但紀煬沒看到背後四個書生秀才的眼神,所有人都是同一個表情。
這就是紀煬啊!
他們雖然人在灌江府,可也知道紀煬的。
因為聽說韓夫子舉家搬到扶江縣之後,他們就在了解扶江縣的情況。
越了解,越敬佩這位知縣大人。
這也是他們四個想去扶江縣的原因之一。
便是中不了舉人,留在那教教學生,好好生活也行?
反正比灌江府強的。
誰料他們還沒湊夠盤纏,紀煬紀知縣,加上韓家家主韓瀟,就來了灌江府?還到了太新縣?
原本內心還在猶豫,可近來發生的事,讓他們急切想來太新縣衙門,更不知到底是想見韓瀟韓家主,繼續拜師讀書。
還是想要追隨這位在灌江府不是很有名氣,但實在厲害的小知縣紀煬。
這會見到本人,誰眼中不透著激動。
紀煬在跟韓瀟說學生的事,絲毫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被追隨的對象。
韓瀟對學生們倒還好,指點他們學問對他來說並不費事。
但他卻看向紀煬,摸摸下巴道:“對了,你是不是很久沒讀書了。”
???
不是吧?
“從扶江縣離開,你在潞州,又去汴京,現在在此。應該是沒空的。”韓瀟下定決心,“之前你的文章,考個秀才,勉強中舉不成問題。”
“反正馬上過年,接下來都會很清閑,要不然趁這個時間,讀些晦澀的書?”
在扶江縣,韓瀟就一副勸學的模樣。
但那會不是很熟,也隻能扭扭捏捏來勸。
紀煬知道,他是可惜自己不能去科舉了。
現在呢?
現在熟悉了。
就直接開始勸了???
他剛從公務裏脫身走兩圈啊!
“這事正好提醒我了,我單獨給你出試題。”韓瀟拍拍紀煬肩膀,自己不會覺得辛苦的!
隻要能讓紀煬文章越來越好,這條路越來越通暢!他也算對得起自己讀過的書了!
當天晚上,紀煬麵對厚厚的試題無語凝咽。
行吧。
雖然他見過皇上,鬥過豪強,宰過匪徒。
這作業,該做還是要做。
寫吧,寫到開春就行了!
第76章
紀煬奮筆疾書, 五姑娘也不例外。
一個讀四書五經,一個讀醫經, 旁邊還有兩個小孩在寫字。
昌盛三十五年最後幾日, 倒也過得自在。
最近幾日,總算有些過節的氣氛,安置在衙門附近的百姓也找來鞭炮, 算是熱熱鬧鬧過個年。
大年三十紀煬帶著人去送了餃子,又回到衙門。
現在的衙門裏麵,已經跟他剛來的時候不一樣了。
最近年節, 劉縣丞,鮑主簿, 都已經回各自地方過年, 他們帶來的小吏捕快也都回家。
裴地的小吏捕快, 也沒留下幾個。
現在這裏麵, 基本都是自己人。
紀煬總算有機會跟王伯送來的人熟悉熟悉, 送來十個家丁,還有五姑娘的三個丫鬟, 兩個嬤嬤。
一共十五個人。
丫鬟嬤嬤們都在後宅做事, 再派兩個家丁保護。
其他八人則跟著玉縣丞, 衛藍做事。
淩縣尉現在還跟在紀煬身邊, 也算保護。
有自己熟悉的人,紀煬更加安心。
紀煬讓負責安全的衛藍著重注意一下被安置在附近的四個書生,特別是從劉地來的那個, 不要讓他接近衙門前堂。
衛藍開口:“大人覺得他有問題?”
“先看看,不要打草驚蛇, 願意學就學, 不要進前院即可。”
前院都是辦公的地方, 不知道會不會夾帶東西進來,又或者帶個什麽物件進來。
有這些人把守,倒也不是問題。
其中家丁最高最壯的辛順,紀煬很是喜歡,這人力氣足,又肯做事,還跟名字一樣,很聽話。
不過還是讓他看護後宅更好。
大家對這些安排自然沒問題,等他們熟悉到開年,太新縣衙門,就真正是他們的地方了。
紀煬則捏著書本,吩咐這些事情之餘,還要讀書,太難了。
眼看江小子被淩縣尉喊到院子裏練武,不由竟然有點羨慕?
可看著厚厚的試題,還是刷題吧。
他在汴京那段時間,也算知道這些大臣們的知識儲備,如果不多看書,他們罵你你都聽不懂。
為了能聽懂怎麽罵人,多看書。
韓瀟暗地裏輔導紀煬,明麵上也在跟那四個書生指點。
不懂的地方,還能反複問,不會挨打。
這日子。
是真的?
旁的不說,田租沒有利息,已經讓他們很多人鬆口氣。
至於說什麽畝產一百二十斤。
他們就算拚命也要做的,而且他們也會製肥,到時候多多施肥,多跑幾趟挑水,一切都會好的。
相信知縣大人,他們也隻能相信了。
等到十二月二十三小年。
紀煬終於從這些公務裏抽身,等他再看到五姑娘的時候,見她穿了簡單利落的衣裳,正跟著韓家的大夫學把脈。
五姑娘見他眼神,頗有些不好意思,也知道紀煬不會阻攔,認真診脈之後才去找紀煬。
紀煬手一伸:“幫我也看看?”
沒想到五姑娘還真的把手指搭在紀煬脈搏上,認真道:“熬夜勞累,多歇歇,不用吃藥。”
說過,兩人都笑。
這還用診脈嗎,兩人朝夕相處,這還不知道?
隻不過最近太忙,不是這個先走,就是那個晚歸。
這會也是抽空說會話。
但話還沒落下,就見衛藍領著人過來,衛藍身後是四個書生模樣打扮的人,其中兩個看著風塵仆仆,應該是趕路而來。
衛藍介紹道:“這兩個是從隔壁今安縣來的,另兩個是太新縣本地人,他們都是秀才之身,想求見韓瀟韓先生,說以前是韓家私塾的學生。”
韓家私塾學生眾多,指點過的也多。
裴縣令就是其中之一,這四個更是。
他們聽說韓瀟韓先生跟著新知縣過來,大家各自寫了書信,湊了盤纏過來,想求見韓先生。
這約莫就是地方有個學儒的好處。
比扶江縣亂百倍的地方,還能培養好幾個秀才出來。
他們過來的目的顯而易見,為了接下來秋試努力,自然要好夫子教導,韓瀟就是附近最好的人選。
其中一個秀才開口拱手道:“其實,其實我們早知道您的名字,我們幾人本想湊了錢去扶江縣的。畢竟韓夫子他們都在那邊,也有老師在。”
“對,原本打算攢兩年就去,沒想到,沒想到您跟韓先生都來了太新縣,所以,所以便冒昧打擾。”
紀煬看看他們,見四人的表情,就知道他們真的這樣想。
想跟著老師去更安定一點的地方讀書,沒想到他們反而過來。
不過還知道他的名字?
紀煬笑:“那你們稍等,讓人去問問韓瀟在哪。”
五姑娘也笑:“我先去忙。”
紀煬點頭,目送她給學習看診。
他正好要回衙門,幹脆去找找韓瀟。
但紀煬沒看到背後四個書生秀才的眼神,所有人都是同一個表情。
這就是紀煬啊!
他們雖然人在灌江府,可也知道紀煬的。
因為聽說韓夫子舉家搬到扶江縣之後,他們就在了解扶江縣的情況。
越了解,越敬佩這位知縣大人。
這也是他們四個想去扶江縣的原因之一。
便是中不了舉人,留在那教教學生,好好生活也行?
反正比灌江府強的。
誰料他們還沒湊夠盤纏,紀煬紀知縣,加上韓家家主韓瀟,就來了灌江府?還到了太新縣?
原本內心還在猶豫,可近來發生的事,讓他們急切想來太新縣衙門,更不知到底是想見韓瀟韓家主,繼續拜師讀書。
還是想要追隨這位在灌江府不是很有名氣,但實在厲害的小知縣紀煬。
這會見到本人,誰眼中不透著激動。
紀煬在跟韓瀟說學生的事,絲毫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被追隨的對象。
韓瀟對學生們倒還好,指點他們學問對他來說並不費事。
但他卻看向紀煬,摸摸下巴道:“對了,你是不是很久沒讀書了。”
???
不是吧?
“從扶江縣離開,你在潞州,又去汴京,現在在此。應該是沒空的。”韓瀟下定決心,“之前你的文章,考個秀才,勉強中舉不成問題。”
“反正馬上過年,接下來都會很清閑,要不然趁這個時間,讀些晦澀的書?”
在扶江縣,韓瀟就一副勸學的模樣。
但那會不是很熟,也隻能扭扭捏捏來勸。
紀煬知道,他是可惜自己不能去科舉了。
現在呢?
現在熟悉了。
就直接開始勸了???
他剛從公務裏脫身走兩圈啊!
“這事正好提醒我了,我單獨給你出試題。”韓瀟拍拍紀煬肩膀,自己不會覺得辛苦的!
隻要能讓紀煬文章越來越好,這條路越來越通暢!他也算對得起自己讀過的書了!
當天晚上,紀煬麵對厚厚的試題無語凝咽。
行吧。
雖然他見過皇上,鬥過豪強,宰過匪徒。
這作業,該做還是要做。
寫吧,寫到開春就行了!
第76章
紀煬奮筆疾書, 五姑娘也不例外。
一個讀四書五經,一個讀醫經, 旁邊還有兩個小孩在寫字。
昌盛三十五年最後幾日, 倒也過得自在。
最近幾日,總算有些過節的氣氛,安置在衙門附近的百姓也找來鞭炮, 算是熱熱鬧鬧過個年。
大年三十紀煬帶著人去送了餃子,又回到衙門。
現在的衙門裏麵,已經跟他剛來的時候不一樣了。
最近年節, 劉縣丞,鮑主簿, 都已經回各自地方過年, 他們帶來的小吏捕快也都回家。
裴地的小吏捕快, 也沒留下幾個。
現在這裏麵, 基本都是自己人。
紀煬總算有機會跟王伯送來的人熟悉熟悉, 送來十個家丁,還有五姑娘的三個丫鬟, 兩個嬤嬤。
一共十五個人。
丫鬟嬤嬤們都在後宅做事, 再派兩個家丁保護。
其他八人則跟著玉縣丞, 衛藍做事。
淩縣尉現在還跟在紀煬身邊, 也算保護。
有自己熟悉的人,紀煬更加安心。
紀煬讓負責安全的衛藍著重注意一下被安置在附近的四個書生,特別是從劉地來的那個, 不要讓他接近衙門前堂。
衛藍開口:“大人覺得他有問題?”
“先看看,不要打草驚蛇, 願意學就學, 不要進前院即可。”
前院都是辦公的地方, 不知道會不會夾帶東西進來,又或者帶個什麽物件進來。
有這些人把守,倒也不是問題。
其中家丁最高最壯的辛順,紀煬很是喜歡,這人力氣足,又肯做事,還跟名字一樣,很聽話。
不過還是讓他看護後宅更好。
大家對這些安排自然沒問題,等他們熟悉到開年,太新縣衙門,就真正是他們的地方了。
紀煬則捏著書本,吩咐這些事情之餘,還要讀書,太難了。
眼看江小子被淩縣尉喊到院子裏練武,不由竟然有點羨慕?
可看著厚厚的試題,還是刷題吧。
他在汴京那段時間,也算知道這些大臣們的知識儲備,如果不多看書,他們罵你你都聽不懂。
為了能聽懂怎麽罵人,多看書。
韓瀟暗地裏輔導紀煬,明麵上也在跟那四個書生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