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吳將軍隱晦看看韓先生。
下次能不能不要給他安排這些詞了!
太拗口!
不過吳將軍斥罵這幾句,正好說到衛拓心坎上,想到妹妹,想到爹娘,開口道:“我家那事眾人皆知,但那古博國王室做過的惡行不止這一件。”
“起義軍裏麵,如今還有百人,每個人的身上的故事,都彰顯他們的惡行。”
說到這,李弦跟副將拱手。
說起他們各家的事。
衛拓的副將通些文墨,三十多歲,七八年前本考中古博城內小吏位置,但他辛辛苦苦寫下的試卷,到頭卻添了別人的名字。
副將爭辯不過,傷了那家的家仆。
那家跟王室關係密切,反而誣告副將,說他舞弊,判了三年的苦役,每日要給王室修宮殿。
修宮殿的時候,每日隻得一餐,其他時間則是吃樹皮,啃泥土。
反而是巡查宮殿的王室成員經過,在營帳裏大擺宴席。
副將氣急,帶著一群苦役搶了糧草廚房,然後四散而逃,最後加入衛拓的起義軍。
好好的讀書人,如今已經成了殺人無數的副將。
命運可見坎坷。
最後的李弦自小無父無母,日子自然更加艱難,跟著街上老乞丐一起行竊。
誰料偷盜大官頭上,原本以為錢還了,再毒打一頓,算是了結,誰料那人竟然放狗要咬死他們。
老乞丐拚死讓李弦逃跑,而那乞丐卻命喪當場,屍體全都喂了狼狗。
隨後繼續追捕李弦。
李弦走投無路,進了起義軍,今年十八已經經曆無數坎坷。
而這樣的“故事”,在起義軍裏比比皆是,甚至已經不覺得悲慘。
聽他們說完,營帳裏頓時沉默,特別是江雲中,下意識看了看紀大哥。
他跟妹妹也是自小無父無母,如今吃穿不愁,還練習一身武藝,學業也從未間斷。
都是無父無母,差別竟然這般大。
紀煬沉默片刻,他知道古博國的百姓更慘,卻不知道已經到如此地步。
不過說起來,衛拓講出這事,已經跟他們同仇敵愾,明顯站在“統一戰線”。
可衛拓接下來的話,還是讓整個營帳裏頓時安靜。
此刻在營帳的人,自然都是信得過的人。
隻聽衛拓緩緩道:“說起古博國王室做的亂子,其實還有一件事,跟承平國有關。”
紀煬看過去,衛拓繼續道:“昌盛三十三年底,承平國灌江府起過一次兵禍,不止吳將軍,紀大人,可曾記得。”
昌盛三十三年底的事,紀煬自然記得,吳將軍作為平亂主力之一,自然也沒忘。
如今是昌盛三十七年正月,滿打滿算,已經三年多。
當時的兵禍原因,是前朝遺孤起兵,想要“光複”前朝。
這件事連帶著隔壁涼西州的雪災一起,還影響到更遠的潞州。
在潞州做知縣的紀煬,更因為這事,收留許多流民。
連韓家也是因為這事,徹底搬遷,也因此跟紀煬結緣。
可以說,三年前的兵禍,一直影響到今日種種。
衛拓怎麽突然提起,還跟古博國有關?
衛拓也不賣關子,直接道:“我在古博國也算多年,認識一些王室的奴仆,聽到一些內情。”
“那次兵禍,打著前朝遺孤的旗號,其實是古博國王室跟灌江府雷溫兩家共同主導的陰謀。”
“古博國希望灌江府大亂,趁此收攬土地,那前朝遺孤就養在他們皇宮當中,聽說還不止一人。”
“雷溫兩家則希望,灌江府跟之前的古博城一樣,成為灌江國。”
“他們趁著兵力最多的涼西州雪災,發動那次的兵禍造反。”
“可惜涼西州很快穩住,而灌江府內幾處兵將尚有實力,所以那事沒成。”
“但那次,隻是試探而已。”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這個念頭從未放下,幾次兵禍試探,走私勘察,都是為了摸清灌江府的情況。”
“等到時機成熟,便會聯合其他部落小國一起進攻,直至搶到灌江府所有權。”
紀煬微微皺眉,眼神微垂,自然在思索衛拓的話有幾分可信。
這些聽起來,竟然嚴絲合縫。
更能解釋,為什麽雷溫兩家能跟王室聯合走私,因為他們要的不止是走私這點東西,而是分裂承平國,讓灌江府變成第二個古博城。
怪不得雷溫兩家讓對方出兵,對方就出兵。
他們之間的聯係遠比想象中還要緊密。
如果放任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說以前解決古博國,是為了解決雷溫兩家。
可現在那古博國王室,已經成了最大的威脅。
有個時刻想著吞並自家領土的王室在身邊,豈能睡得安穩。
紀煬跟吳將軍,同時從對方眼中看出不安。
衛拓帶來的消息十分重要。
說完這些,也算真正投誠,紀煬讓人安排他們休息,等明日再聊。
衛拓等人也知道,事關重要,承平國這些人肯定會細細思量。
等他們退下,韓瀟皺眉:“古博國本就是前朝才分離中原王朝,他們挾持前朝遺孤起兵,借口也算合適。”
怪不得承平國都建國一兩百年了,還有所謂前朝舊人要光複舊朝。
都是打出來的口號而已。
不過就算隻是口號,但真有一天起兵造反,也算個借口。
那古博國王室偷偷養著前朝舊人,明顯所圖甚大。
吳將軍歎口氣:“幸好陛下把你們派來了。”
如果還跟之前那樣,灌江府內毫無變化,任由當地豪強魚肉鄉裏。
古博王室加上雷溫兩家肯定還能找到機會,說不定還真能成事。
畢竟一年前的邊關太新縣是什麽模樣,大家心裏都清楚。
甚至隻要解決吳將軍,那這邊關不攻自破。
估計都等不到涼西州的援軍過來。
紀煬忽然想到,皇帝突然派許多人到灌江府做事,是不是已經察覺到這個意圖。
等他翻開帶過來的輿圖,心裏已經有了答案。
這輿圖帶著完整的灌江府地圖,不過重點卻在邊關原來的五個縣,以及長長的防線,更有古博國的存在。
沿著古博國描繪下來,跟邊關五個縣劃到一起,則是完整的防禦堡壘。
這是武侯整理出來的輿圖,也是皇上特意給他看的一版輿圖。
難道說?
紀煬並未往深了想,可這一切似乎已經說明,古博國,或者說古博城的重要性。
這一點古博城的人意識到了,雷溫兩家也隱隱有些預感。
汴京的皇上則十分清楚。
以前尚能置之不理,隻要不生亂就行。
可出了一次兵禍,就不能再不管了。
至少要把灌江府給守衛好,這就是陛下的心願。
不過看著這張輿圖,也許如果陛下還在壯年,有精力,有時間顧及更多的事,或者武侯還在,就不會隻想著守成。
如果還年輕,那這次失敗了,還有跌倒重來的機會。
可皇帝不能冒一絲一毫的風險,因為如果他的決策錯了,不僅會給他帶來災難,更會讓他年幼的兒子更加危險。
所以他暗中派了許多人來守衛灌江府。
還好,他派的人,確實完成他的心願。
隻是紀煬看向更遠的古博城,心裏隱隱有個狂妄又大膽的想法。
等紀煬看向吳將軍,他眼神明亮,顯然想到一塊去。
隻帶著叛軍攪亂古博城,除掉雷溫兩家,這怎麽夠。
古博城內裏權貴放浪形骸,恣行無忌,欺壓百姓,聲色貨利。
致任地百姓民不聊生,承平國既奉天命,便該行天道,解救古博城百姓於水火當中。
再說。
他們還有個極好的理由。
前朝的亂臣賊子在古博國中,為了殲滅前朝餘孽,他們必然掃平古博城!
營帳裏徹夜通明。
紀煬等人出帳子的時候,天光已經大亮。
身為稍弱的韓瀟站起來還有點不穩,陪著他們的小孩江雲中早就在一旁睡了。
下次能不能不要給他安排這些詞了!
太拗口!
不過吳將軍斥罵這幾句,正好說到衛拓心坎上,想到妹妹,想到爹娘,開口道:“我家那事眾人皆知,但那古博國王室做過的惡行不止這一件。”
“起義軍裏麵,如今還有百人,每個人的身上的故事,都彰顯他們的惡行。”
說到這,李弦跟副將拱手。
說起他們各家的事。
衛拓的副將通些文墨,三十多歲,七八年前本考中古博城內小吏位置,但他辛辛苦苦寫下的試卷,到頭卻添了別人的名字。
副將爭辯不過,傷了那家的家仆。
那家跟王室關係密切,反而誣告副將,說他舞弊,判了三年的苦役,每日要給王室修宮殿。
修宮殿的時候,每日隻得一餐,其他時間則是吃樹皮,啃泥土。
反而是巡查宮殿的王室成員經過,在營帳裏大擺宴席。
副將氣急,帶著一群苦役搶了糧草廚房,然後四散而逃,最後加入衛拓的起義軍。
好好的讀書人,如今已經成了殺人無數的副將。
命運可見坎坷。
最後的李弦自小無父無母,日子自然更加艱難,跟著街上老乞丐一起行竊。
誰料偷盜大官頭上,原本以為錢還了,再毒打一頓,算是了結,誰料那人竟然放狗要咬死他們。
老乞丐拚死讓李弦逃跑,而那乞丐卻命喪當場,屍體全都喂了狼狗。
隨後繼續追捕李弦。
李弦走投無路,進了起義軍,今年十八已經經曆無數坎坷。
而這樣的“故事”,在起義軍裏比比皆是,甚至已經不覺得悲慘。
聽他們說完,營帳裏頓時沉默,特別是江雲中,下意識看了看紀大哥。
他跟妹妹也是自小無父無母,如今吃穿不愁,還練習一身武藝,學業也從未間斷。
都是無父無母,差別竟然這般大。
紀煬沉默片刻,他知道古博國的百姓更慘,卻不知道已經到如此地步。
不過說起來,衛拓講出這事,已經跟他們同仇敵愾,明顯站在“統一戰線”。
可衛拓接下來的話,還是讓整個營帳裏頓時安靜。
此刻在營帳的人,自然都是信得過的人。
隻聽衛拓緩緩道:“說起古博國王室做的亂子,其實還有一件事,跟承平國有關。”
紀煬看過去,衛拓繼續道:“昌盛三十三年底,承平國灌江府起過一次兵禍,不止吳將軍,紀大人,可曾記得。”
昌盛三十三年底的事,紀煬自然記得,吳將軍作為平亂主力之一,自然也沒忘。
如今是昌盛三十七年正月,滿打滿算,已經三年多。
當時的兵禍原因,是前朝遺孤起兵,想要“光複”前朝。
這件事連帶著隔壁涼西州的雪災一起,還影響到更遠的潞州。
在潞州做知縣的紀煬,更因為這事,收留許多流民。
連韓家也是因為這事,徹底搬遷,也因此跟紀煬結緣。
可以說,三年前的兵禍,一直影響到今日種種。
衛拓怎麽突然提起,還跟古博國有關?
衛拓也不賣關子,直接道:“我在古博國也算多年,認識一些王室的奴仆,聽到一些內情。”
“那次兵禍,打著前朝遺孤的旗號,其實是古博國王室跟灌江府雷溫兩家共同主導的陰謀。”
“古博國希望灌江府大亂,趁此收攬土地,那前朝遺孤就養在他們皇宮當中,聽說還不止一人。”
“雷溫兩家則希望,灌江府跟之前的古博城一樣,成為灌江國。”
“他們趁著兵力最多的涼西州雪災,發動那次的兵禍造反。”
“可惜涼西州很快穩住,而灌江府內幾處兵將尚有實力,所以那事沒成。”
“但那次,隻是試探而已。”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這個念頭從未放下,幾次兵禍試探,走私勘察,都是為了摸清灌江府的情況。”
“等到時機成熟,便會聯合其他部落小國一起進攻,直至搶到灌江府所有權。”
紀煬微微皺眉,眼神微垂,自然在思索衛拓的話有幾分可信。
這些聽起來,竟然嚴絲合縫。
更能解釋,為什麽雷溫兩家能跟王室聯合走私,因為他們要的不止是走私這點東西,而是分裂承平國,讓灌江府變成第二個古博城。
怪不得雷溫兩家讓對方出兵,對方就出兵。
他們之間的聯係遠比想象中還要緊密。
如果放任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說以前解決古博國,是為了解決雷溫兩家。
可現在那古博國王室,已經成了最大的威脅。
有個時刻想著吞並自家領土的王室在身邊,豈能睡得安穩。
紀煬跟吳將軍,同時從對方眼中看出不安。
衛拓帶來的消息十分重要。
說完這些,也算真正投誠,紀煬讓人安排他們休息,等明日再聊。
衛拓等人也知道,事關重要,承平國這些人肯定會細細思量。
等他們退下,韓瀟皺眉:“古博國本就是前朝才分離中原王朝,他們挾持前朝遺孤起兵,借口也算合適。”
怪不得承平國都建國一兩百年了,還有所謂前朝舊人要光複舊朝。
都是打出來的口號而已。
不過就算隻是口號,但真有一天起兵造反,也算個借口。
那古博國王室偷偷養著前朝舊人,明顯所圖甚大。
吳將軍歎口氣:“幸好陛下把你們派來了。”
如果還跟之前那樣,灌江府內毫無變化,任由當地豪強魚肉鄉裏。
古博王室加上雷溫兩家肯定還能找到機會,說不定還真能成事。
畢竟一年前的邊關太新縣是什麽模樣,大家心裏都清楚。
甚至隻要解決吳將軍,那這邊關不攻自破。
估計都等不到涼西州的援軍過來。
紀煬忽然想到,皇帝突然派許多人到灌江府做事,是不是已經察覺到這個意圖。
等他翻開帶過來的輿圖,心裏已經有了答案。
這輿圖帶著完整的灌江府地圖,不過重點卻在邊關原來的五個縣,以及長長的防線,更有古博國的存在。
沿著古博國描繪下來,跟邊關五個縣劃到一起,則是完整的防禦堡壘。
這是武侯整理出來的輿圖,也是皇上特意給他看的一版輿圖。
難道說?
紀煬並未往深了想,可這一切似乎已經說明,古博國,或者說古博城的重要性。
這一點古博城的人意識到了,雷溫兩家也隱隱有些預感。
汴京的皇上則十分清楚。
以前尚能置之不理,隻要不生亂就行。
可出了一次兵禍,就不能再不管了。
至少要把灌江府給守衛好,這就是陛下的心願。
不過看著這張輿圖,也許如果陛下還在壯年,有精力,有時間顧及更多的事,或者武侯還在,就不會隻想著守成。
如果還年輕,那這次失敗了,還有跌倒重來的機會。
可皇帝不能冒一絲一毫的風險,因為如果他的決策錯了,不僅會給他帶來災難,更會讓他年幼的兒子更加危險。
所以他暗中派了許多人來守衛灌江府。
還好,他派的人,確實完成他的心願。
隻是紀煬看向更遠的古博城,心裏隱隱有個狂妄又大膽的想法。
等紀煬看向吳將軍,他眼神明亮,顯然想到一塊去。
隻帶著叛軍攪亂古博城,除掉雷溫兩家,這怎麽夠。
古博城內裏權貴放浪形骸,恣行無忌,欺壓百姓,聲色貨利。
致任地百姓民不聊生,承平國既奉天命,便該行天道,解救古博城百姓於水火當中。
再說。
他們還有個極好的理由。
前朝的亂臣賊子在古博國中,為了殲滅前朝餘孽,他們必然掃平古博城!
營帳裏徹夜通明。
紀煬等人出帳子的時候,天光已經大亮。
身為稍弱的韓瀟站起來還有點不穩,陪著他們的小孩江雲中早就在一旁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