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隻受傷的兔子死了八隻,隻有兩隻存活,一隻輕傷,原本治不治都行,但用藥之後康複速度明顯變快。
還有一隻重傷,原本該死的,卻奇跡般活下來。
不過總體說起來,三隻重傷,七隻不同程度的傷,按照之前的治法,那三隻必死,七隻能存活四五隻的樣子。
如今有了新方法,必死的活一個,能活四五個的,也隻活了一個。
不出意外的話,要麽兔子提取的根本不是治病的青黴素,要麽是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
青黴素的特點之前也說過,非常不穩定,室溫下也很難存活。
還有幾個兔子在死前有腹瀉的症狀,同樣的過敏反應。
韓大夫沉吟片刻:“這東西也有用。”
“若遇到必死之人,像那三隻受傷嚴重的病兔那般,就可以破釜沉舟試一試。”
“不過這種輕傷,就沒必要了。”
有些傷勢實在束手無策,便用這東西搏一搏,萬一能活下來呢。
輕傷還是傳統的治療方法更好。
不用紀煬安慰,林婉芸也點頭:“對,這才第一次實驗,以後熟練了,一定能降低死亡率。”
實驗,死亡率這種,自然是從紀煬口中學會。
紀煬見此笑笑,點頭道:“對,才第一次。兔子沒有全死,已經很好了。”
特別能救回一隻重傷兔子。
這會還讓韓大夫嘖嘖稱奇,顯然對新藥青黴素,有了更大興趣。
至少在關鍵時刻也許能救命?
頭一次的實驗,算有些成果。
接下來算是有點方向。
邊關幾個城,一邊屯糧,一邊屯兵。
藥材,牧草,馬匹,都漸漸養起來。
除開那兩個頑固的縣城之外,其餘十三個縣,基本都在紀煬掌控當中。
隨之而來的夏收秋收,也提前公布稅費。
普通田地隻收朝廷規定的三成田稅,若是開荒田地,那就減半,其他再無雜稅。
官田上多是官府的牧草買賣,很多百姓都是雇傭而來,自然不用交稅,每日還會給他們銀錢。
如果租種官田,那朝廷三成田稅外,需幫官田牧草收獲半個月,算是抵租。開荒田地照樣減半。
今年交的田稅看似比去年要多一些,但太新縣內十分安定,不說農具耕牛全都低價無息使用。
就連種子化肥,都是官府先墊付,更不收利息。
加上知縣大人說無雜稅,那是連鼠耗都沒有的,縣內百姓皆負擔得起。
種田糊口,種牧草養羊創收。
在收入全都增加的前提下,這些稅賦已經讓百姓喜笑顏開。
身在邊城,想要跟潞州那樣兩成稅賦,實在艱難。
也因為這些稅賦都要用來養兵馬,否則紀煬自然跟潞州對齊。
隻可惜不遠處的古博城隱患不除,當地百姓就依舊要交三層稅賦。
也許隻有這些亂子全都解決了,這些稅賦才能一一削減。
在生產力沒有大幅提升的時候,直接免稅,或者入不敷出,那都是不理智,不符合規律的。
百姓們高興,紀煬自然還在為三成稅賦皺眉。
韓瀟過來勸慰道:“潞州跟灌江府情況不同。”
“單你說的稅賦,其他十二個縣裏,有許多縣都不能照做。咱們壓的越低,那些鄉紳豪強越不滿。”
“如今這時候,先掌握平衡吧。”
韓瀟說得沒錯,他們這邊減免田稅,已經讓很多豪強不滿。
現在朝堂上沒事參紀煬一本的,基本也是因為這些。
動他們的利益自然會引來災禍。
如果不顧周圍一切,強行要減免,那其他十二知縣,可能會壓不住下麵不滿的豪強。
不是每個人都像紀煬這般。
紀煬笑:“我也是庸人自擾。”
道理他都懂,實際自然不同。
紀煬出了衙門,看著興奮的百姓,他們還在算今年能有多少餘糧,多少餘錢,眼裏都是高興。
算起來,也隻讓他們平平安安種了一季麥子而已,他們都能如此感激。
紀煬看向邊關再往西的方向。
解決了那裏,此地百姓的安危就會得到保證,漫長的邊境線也會收縮,不需要像如今這般屯糧屯兵。
軍費減少,他們的負擔也會少。
整個灌江府都會輕鬆很多。
也不知道皇上他們有沒有聽到自己的暗示。
汴京那邊的爭鬥他其實也有參與。
相信以林大學士的能力,肯定不會讓他失望。
隻是想到關市稅要給宗室一部分,紀煬難免心疼。
但這是自古以來的規定,很難改變。
就算陛下強硬拒絕,也需要在其他地方找補回去。
畢竟宗室再怎麽鬧,也是宗親,總會有個底線。
而皇上也需要宗室的支持,所以會諸多容忍。
隻是不知這次,又會怎麽收場。
還有關市要不要常開,也要等那邊的消息。
太新縣,六月。
在灌江府進入豐收季節之後,連雷溫兩家的動作都少了些,他們手底的大批農田同樣要收獲。
隻是他們多了個事。
雖說邊關幾個口子守得極嚴,但如此漫長邊境線,總能傳遞消息。
甚至還打算扒開一個隱秘的廢棄關口,繼續走私。
現在猶豫的是雷溫兩家,逼著他們走私的則是古博國王室。
不僅逼著他們走私鹽,更說了,他們此地糧草馬上收獲,必須運送百萬斤到關外。
現在古博國內部吃緊,有幾股叛軍甚至占了幾個村子,好幾個地方甚至叫囂著不交糧稅,讓古博國十分頭疼。
王室這邊,不僅要大量招兵買馬,王室的用度也不能削減,自然要耗費許多錢糧。
內裏要不成,目光自然盯著“合作夥伴”雷溫兩家。
雙方各有把柄,既然你們讓我們出兵,我們就出兵。
那我們要糧,你能不給?
古博城內部的亂子,先是影響王室,再影響到合作的雷溫兩家,這事也很正常。
再加上汴京傳來的噩耗,還有灌江府進一步被紀煬控製。
幾方亂子加起來,讓這兩家的家主臉上遲遲不見笑意。
縱然再不想承認,他們也明白,現在的紀煬,甚至隱隱有壓製他們的跡象。
還有汴京那邊的暗樁,也因為紀煬故布疑雲讓他們暴露,再加上他嶽家在汴京的權勢,幾番搜查之下。
那些收了灌江府銀錢的官員,不僅吐露內裏交易,還身首異處。
當然,這兩家想要分裂灌江府的事,那些官員並不知情,否則根本沒人敢幫他們辦事。
雷溫兩家中的溫家,甚至已經有逃走的打算。
他們的想法太過大膽,以前還有些希望。
如今紀煬一來,能保住如今的家業,那就是福大命大。
溫家有想走的心思,雷家卻不肯,他們掌控此地十幾年,最鼎盛的時候,灌江府全盤掌控。
這才多久,就要他們家離開?
可要是溫家走了,他們自然沒那麽強勢,所以也壓著溫家,要他們“共進退”。
一時間風雨飄搖,看著收獲的糧食要分出不少給關外,自然無暇顧及太多。
關外的那胃口,估計這次要的百萬,隻是開始而已,後麵肯定還有諸多要求。
原本以為他們握住外麵的弓箭,幫他們消除此地的障礙。
沒想到這弓箭竟然不受控製,反而要對準他們?
紀煬收到四方來信,對這事也略略知道些。
任憑他們鬧。
自己這邊隻要種好田,養好馬,等待時機即可。
不對,還要時不時“資助”一下古博國的起義軍。
如今已經有三支起義軍跟紀煬聯係。
除了衛拓之外,還有兩支叛軍將領聽他跟吳將軍指揮,連淩縣尉都派了過去。
還有一隻重傷,原本該死的,卻奇跡般活下來。
不過總體說起來,三隻重傷,七隻不同程度的傷,按照之前的治法,那三隻必死,七隻能存活四五隻的樣子。
如今有了新方法,必死的活一個,能活四五個的,也隻活了一個。
不出意外的話,要麽兔子提取的根本不是治病的青黴素,要麽是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
青黴素的特點之前也說過,非常不穩定,室溫下也很難存活。
還有幾個兔子在死前有腹瀉的症狀,同樣的過敏反應。
韓大夫沉吟片刻:“這東西也有用。”
“若遇到必死之人,像那三隻受傷嚴重的病兔那般,就可以破釜沉舟試一試。”
“不過這種輕傷,就沒必要了。”
有些傷勢實在束手無策,便用這東西搏一搏,萬一能活下來呢。
輕傷還是傳統的治療方法更好。
不用紀煬安慰,林婉芸也點頭:“對,這才第一次實驗,以後熟練了,一定能降低死亡率。”
實驗,死亡率這種,自然是從紀煬口中學會。
紀煬見此笑笑,點頭道:“對,才第一次。兔子沒有全死,已經很好了。”
特別能救回一隻重傷兔子。
這會還讓韓大夫嘖嘖稱奇,顯然對新藥青黴素,有了更大興趣。
至少在關鍵時刻也許能救命?
頭一次的實驗,算有些成果。
接下來算是有點方向。
邊關幾個城,一邊屯糧,一邊屯兵。
藥材,牧草,馬匹,都漸漸養起來。
除開那兩個頑固的縣城之外,其餘十三個縣,基本都在紀煬掌控當中。
隨之而來的夏收秋收,也提前公布稅費。
普通田地隻收朝廷規定的三成田稅,若是開荒田地,那就減半,其他再無雜稅。
官田上多是官府的牧草買賣,很多百姓都是雇傭而來,自然不用交稅,每日還會給他們銀錢。
如果租種官田,那朝廷三成田稅外,需幫官田牧草收獲半個月,算是抵租。開荒田地照樣減半。
今年交的田稅看似比去年要多一些,但太新縣內十分安定,不說農具耕牛全都低價無息使用。
就連種子化肥,都是官府先墊付,更不收利息。
加上知縣大人說無雜稅,那是連鼠耗都沒有的,縣內百姓皆負擔得起。
種田糊口,種牧草養羊創收。
在收入全都增加的前提下,這些稅賦已經讓百姓喜笑顏開。
身在邊城,想要跟潞州那樣兩成稅賦,實在艱難。
也因為這些稅賦都要用來養兵馬,否則紀煬自然跟潞州對齊。
隻可惜不遠處的古博城隱患不除,當地百姓就依舊要交三層稅賦。
也許隻有這些亂子全都解決了,這些稅賦才能一一削減。
在生產力沒有大幅提升的時候,直接免稅,或者入不敷出,那都是不理智,不符合規律的。
百姓們高興,紀煬自然還在為三成稅賦皺眉。
韓瀟過來勸慰道:“潞州跟灌江府情況不同。”
“單你說的稅賦,其他十二個縣裏,有許多縣都不能照做。咱們壓的越低,那些鄉紳豪強越不滿。”
“如今這時候,先掌握平衡吧。”
韓瀟說得沒錯,他們這邊減免田稅,已經讓很多豪強不滿。
現在朝堂上沒事參紀煬一本的,基本也是因為這些。
動他們的利益自然會引來災禍。
如果不顧周圍一切,強行要減免,那其他十二知縣,可能會壓不住下麵不滿的豪強。
不是每個人都像紀煬這般。
紀煬笑:“我也是庸人自擾。”
道理他都懂,實際自然不同。
紀煬出了衙門,看著興奮的百姓,他們還在算今年能有多少餘糧,多少餘錢,眼裏都是高興。
算起來,也隻讓他們平平安安種了一季麥子而已,他們都能如此感激。
紀煬看向邊關再往西的方向。
解決了那裏,此地百姓的安危就會得到保證,漫長的邊境線也會收縮,不需要像如今這般屯糧屯兵。
軍費減少,他們的負擔也會少。
整個灌江府都會輕鬆很多。
也不知道皇上他們有沒有聽到自己的暗示。
汴京那邊的爭鬥他其實也有參與。
相信以林大學士的能力,肯定不會讓他失望。
隻是想到關市稅要給宗室一部分,紀煬難免心疼。
但這是自古以來的規定,很難改變。
就算陛下強硬拒絕,也需要在其他地方找補回去。
畢竟宗室再怎麽鬧,也是宗親,總會有個底線。
而皇上也需要宗室的支持,所以會諸多容忍。
隻是不知這次,又會怎麽收場。
還有關市要不要常開,也要等那邊的消息。
太新縣,六月。
在灌江府進入豐收季節之後,連雷溫兩家的動作都少了些,他們手底的大批農田同樣要收獲。
隻是他們多了個事。
雖說邊關幾個口子守得極嚴,但如此漫長邊境線,總能傳遞消息。
甚至還打算扒開一個隱秘的廢棄關口,繼續走私。
現在猶豫的是雷溫兩家,逼著他們走私的則是古博國王室。
不僅逼著他們走私鹽,更說了,他們此地糧草馬上收獲,必須運送百萬斤到關外。
現在古博國內部吃緊,有幾股叛軍甚至占了幾個村子,好幾個地方甚至叫囂著不交糧稅,讓古博國十分頭疼。
王室這邊,不僅要大量招兵買馬,王室的用度也不能削減,自然要耗費許多錢糧。
內裏要不成,目光自然盯著“合作夥伴”雷溫兩家。
雙方各有把柄,既然你們讓我們出兵,我們就出兵。
那我們要糧,你能不給?
古博城內部的亂子,先是影響王室,再影響到合作的雷溫兩家,這事也很正常。
再加上汴京傳來的噩耗,還有灌江府進一步被紀煬控製。
幾方亂子加起來,讓這兩家的家主臉上遲遲不見笑意。
縱然再不想承認,他們也明白,現在的紀煬,甚至隱隱有壓製他們的跡象。
還有汴京那邊的暗樁,也因為紀煬故布疑雲讓他們暴露,再加上他嶽家在汴京的權勢,幾番搜查之下。
那些收了灌江府銀錢的官員,不僅吐露內裏交易,還身首異處。
當然,這兩家想要分裂灌江府的事,那些官員並不知情,否則根本沒人敢幫他們辦事。
雷溫兩家中的溫家,甚至已經有逃走的打算。
他們的想法太過大膽,以前還有些希望。
如今紀煬一來,能保住如今的家業,那就是福大命大。
溫家有想走的心思,雷家卻不肯,他們掌控此地十幾年,最鼎盛的時候,灌江府全盤掌控。
這才多久,就要他們家離開?
可要是溫家走了,他們自然沒那麽強勢,所以也壓著溫家,要他們“共進退”。
一時間風雨飄搖,看著收獲的糧食要分出不少給關外,自然無暇顧及太多。
關外的那胃口,估計這次要的百萬,隻是開始而已,後麵肯定還有諸多要求。
原本以為他們握住外麵的弓箭,幫他們消除此地的障礙。
沒想到這弓箭竟然不受控製,反而要對準他們?
紀煬收到四方來信,對這事也略略知道些。
任憑他們鬧。
自己這邊隻要種好田,養好馬,等待時機即可。
不對,還要時不時“資助”一下古博國的起義軍。
如今已經有三支起義軍跟紀煬聯係。
除了衛拓之外,還有兩支叛軍將領聽他跟吳將軍指揮,連淩縣尉都派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