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剿滅山賊他做得極好,如今已經去前麵戰場曆練。


    其實古博國境內的叛軍不止這三支,還有想自己稱王的,也有趁亂掠奪錢財的,更有打著光複前朝的名號生事的,更有說消滅國王信仰邪神不合正統的。


    反正什麽都有,什麽口號都能喊。


    這麽亂七八糟的環境下,紀煬扶持的三支軍馬,則顯得格外突出,他們跟另一個想稱王的隊伍,算是古博城內的“佼佼者”。


    他們這四個軍隊,紀律嚴明,訓練有素,對百姓極好。


    隻是想稱王那位,他手頭不太寬裕,畢竟沒有源源不斷地補充,他憑著武力最強,一般都是直接搶古博城各處糧倉的。


    有次甚至搶了王室的東西,氣得對方大怒,緊急做了場法事,也不知道有沒有止損。


    古博城內,不少百姓都投靠了他們四個,官府還挑撥過之間的關係,想讓他們四方先打起來。


    可惜有紀煬在,那三支隊伍就算有亂子,也是做個模樣,遇到第四支隊伍,幹脆繞道走。


    對方也還行,見三支隊伍都這麽客氣,更不生事,隻是往他們三家送“招安”文書多了點。


    當然,這些文書自然都到紀煬手中。


    還挺有意思的。


    紀煬那邊收到雷溫兩家要運送糧草從偏僻邊境送到古博城的時候,這樣的“好事”,自然要分給要稱王的隊伍一些。


    糧草反正要送出去,送古博城王室,還是送“叛軍”,那就各憑本事了。


    衛拓收到紀煬書信後,按照要求全部看過,隨後立刻燒掉。


    看到要聯係稱王的隊伍時,衛拓再次感慨,紀煬的心思真是摸不準,對他來說,似乎什麽立場的人都能合作?


    再看到一起合夥搶王室錢糧的時候,他眼睛再次睜大。


    但書信最後一行,竟然又是一條他以前看不懂,現在能看懂的計謀。


    衛拓跟稱王隊伍合作,定然是衛拓隊伍得的多些,畢竟是他得到的消息。


    到時候就地發給當地百姓,不要同那支隊伍說。


    首先,衛拓主動聯係稱王隊伍打劫糧草,那支隊伍肯定感激不盡,等拿到糧草之後,更是激動萬分。


    兩者分開,衛拓搶來的糧食一部分送百姓,這消息那支隊伍也會得知。


    當地百姓同樣會得知,更會比較兩支隊伍的差別。


    對比過後,衛拓的隊伍名氣肯定更勝一籌。


    那支隊伍毫無辦法,要麽捏著鼻子送糧,要麽咽下這個名聲,不管怎麽樣,也不會對衛拓升起怨恨。


    誰讓衛拓隊伍對百姓好,大家都是知道的。


    誰讓這就是人家帶來的消息。


    隻是“無意”踩著稱王隊伍,名聲變得更佳而已。


    紀煬既有心助這隊伍一把,但不會讓四支隊伍齊名,否則以後他也是難纏的勢力。


    如此拔高衛拓隊伍,也是因為衛拓隊伍最為忠心。


    既然忠心,那他就既送糧,也送名。


    定下這事,雷溫兩家偷偷摸摸運送糧草,一路上也沒人真正管,隻是例行查問幾句,便放行了。


    淩縣尉帶著少量人手,看著他們走入荒無人煙的地方,順著邊境線過去,隨即放了信鴿。


    不多時,關外的衛拓已經得知具體時間,朝旁邊稱王隊伍王元任抱拳道:“約莫兩個時辰後,送糧隊伍會經過此處,還請通力合作,到時候糧草按說好的分。”


    已經稱王的叛軍首領王元任,頓時興奮。


    他們的物資一直靠搶,所以過得饑一頓飽一頓,這次正發愁的時候,另一支起義軍首領衛拓便送來書信,邀請他們一起“打劫”。


    衛拓這人他也知道,以前被打壓的隊伍都要散了,誰知道從今年開始,像是完全變了一樣。


    隻有百人的隊伍,如今已經五千朝上。


    這種好漢他自然敬佩。


    以前四處打擊官府的時候,他們也碰過照麵,這衛拓隻是避著他們走,顯然很客氣。


    所以王元任這會還道:“多謝衛兄了,衛兄如此良才,可知良禽擇,擇什麽來著?”


    王元任看了眼身邊軍師,軍師趕緊補充:“良禽擇木而棲。”


    “你若來我麾下,必然封你個大元帥!”


    衛拓並不搭話,反正不是王元任頭一次這麽說了。


    見衛拓不搭理,王元任隻好摸摸鼻子,沒關係!下次再提也行!他還是很有耐心的。


    兩個時辰後,原本將信將疑的王軍軍師,下意識揉揉眼睛。


    真的有糧啊,百萬斤糧草?


    承平國內的人如此大膽,真的通敵賣國?


    不管到底如何。


    放著這次的糧草,他們要了!


    一日過後,古博城等著收糧的王室,灌江府正肉疼的雷溫兩家。


    全都聽到這個噩耗。


    古博城內的叛軍竟然把百萬斤糧食全搶走了?!


    其中一支隊伍,甚至發給了其他地方的百姓?免費發?


    另一支隊伍聽說之後,猶豫大半天,同樣發了不少?!


    那可是他們的糧食!


    雷溫兩家更是眼前一黑。


    再看看古博國王室發來的書信,語句裏皆是氣急敗壞,讓他們務必再送一次,這次還要多送點。


    後麵更有隱隱威脅的意思。


    如果他們不送糧,那就把他們通敵的事放出去!


    看看那個小知縣,還有汴京會不會放過他。


    果然,事情還是走到雷溫兩家不敢置信的地步。


    拿通敵來威脅他們,實在有用。


    當初借對方兵馬攻打邊關有多爽,現在心口就有多鬱悶。


    沒辦法,自己選的引狼入室,如今被狼纏著,也不是旁人的錯。


    但他們送幾次,紀煬就會派人攔幾次,左右那些關卡吳將軍早早派人巡查,就算真找了空子,也還有內裏的人搗亂。


    比起一劍打過去,讓他們有反抗的機會,不如一點點放血,這才是最疼的。


    等血放得差不多了,這仗也該收尾。


    紀煬每日不是去藥房,就是去看牧草,還有最近新養的馬。


    更要調配十三個縣的糧草物資,該送到邊關的送邊關,那邊糧草充足,招兵買馬也會變得簡單。


    年初的時候,定江關,靖臨關,今安關,寧興關,加上民兵也不過一萬出頭。


    到了七月份,已經分別有了三千,兩千,五千,八千的人馬。


    特別是武知縣所在的寧興關,他文的不行,武的格外好,八千人馬訓練有素,還時常巡查做演習。


    現在不帶上太新縣內的四千多民兵,已經有近兩萬的人手,估計等到冬日,差不多能有快三萬。


    以灌江府十三縣城供應出來的軍馬,皆是精兵強將。


    這就是當初灌江府稅收直接用於邊關,不用上繳汴京的目的。


    可惜這地方疏於監管,所有稅收直接落入官員腰包,讓此地豪強竟然有了分裂承平國之心


    紀煬心頭有盤算,卻還在等汴京的消息。


    上次開放關市,已經過了半年,難道汴京還沒吵完?


    不過想也是,這才是正常效率。


    年前那次,是皇帝明白事情緊急,臨時開了後門而已。


    正常來講,討論個大半年,確實不是問題。


    好在,在昌盛三十七年八月來臨之時,開放關市的文書終於發來。


    這次就不是簡簡單單的書信,而是派了官員跟陛下身邊禁軍前來宣布,明顯正式許多。


    隨之而來的,還有關市稅用於灌江府軍費的消息。


    這些都是林大學士跟兵部等人爭取的。


    給宗室的部分自然還有,但還要過皇上那一關,那就是一筆爛賬,暫時跟紀煬沒關係。


    等紀煬接下文書,隻聽吏部來的官員笑著道:“紀大人,以知縣的身份,負責關市,你還是頭一個。”


    紀煬怎麽看這個官員怎麽眼熟。


    隻是不知道哪裏見過?


    “怎麽?你跟小兒是好友,竟然不認識我?”顏海青的父親,正是在吏部任職。


    顏老爹以前是不喜紀煬的,可近些年來,不僅紀煬自己長進,帶著顏海青跟晁家小子晁盛輝都在讀書。


    那井侯爺家的孫兒井旭,更是已經當差一年多。


    這讓他如何不對紀煬有了好感。


    這次千裏迢迢送陛下任免文書跟開放關市文書,雖然辛苦,但明眼人都知道,送完文書,他回去就能升職。


    顏老爹更知道,吏部那麽多人,偏偏選他過來,就是陛下在為紀煬攢人脈。


    顏老爹怎麽也想不到,有一天他會靠著兒子的好友關係,讓自己更進一步。


    到他們這種位置,稍微挪動一步,那都十分艱難。


    紀煬立刻拱手:“拜見顏伯父,方才一時沒認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