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紛紛擾擾,灌江府歲月靜好。
靜好的有點過分了。
灌江城內百姓很有些恍惚,怎麽沒有隨時使壞的小吏,也沒有欺壓百姓的豪強。
還把之前欺壓他們的人給抓起來了?
城中還用雷溫兩家的宅子修了收容所,專門收留孤寡老人跟無人照看的孩子?
城中所有東西的物價也被官府管控在合理範圍,以次充好,倚強淩弱的場麵少之又少。
如果有什麽不對勁,隨時都會有新上任的兵士過來阻攔。
聽說這都是紀知縣跟涼西州指揮使訓練出來的兵士。
以後就是他們日常巡街。
誰家有事,直接去報官就好!
官府裏的人全都變了,報官不要錢,官司贏了也不要錢,更不會收他們往年十幾年的稅收。
紀煬看著賬冊上,實在覺得荒唐。
如果你是灌江府普通百姓,昨日去山上砍柴進城來賣,砍柴要交山澤稅,進城門要收過路費,找個地方擺攤要支用錢。
賣出柴火還是要商稅。
等到中午時分,柴沒賣出去,但腹中饑餓,隻好去買個燒餅。
吃燒餅的時候發現今日的燒餅一點鹹味都沒有,攤販說,沒辦法鹽價太高。
這時你很疑惑,咱們灌江府產鹽啊?
產鹽,鹽就要便宜?
肯定不行啊。
這種日常必需品,灌江府可是隨意調整價格的,保證榨幹最後一文錢。
沒鹽就沒鹽,吃過燒餅繼續賣柴。
然後來了個豪強惡霸,明明二十文的柴,他偏要三文錢買走。
你不肯,自然起了爭執,惡霸把人打得頭破血流,進了衙門。
如此明顯的官司,衙門也隻能判你贏。
本以為贏了官司,總會得點賠償?畢竟都被打得這麽慘。
那惡霸算是賠了五文錢,你剛要走,衙門把你攔住:“不行,官司贏了,也要給些辛苦錢,十文。”
等於進了衙門,贏了官司,倒賠五文?
你還是不肯給,差役直接把你拿下,然後扔到地牢當中,天不亮被驅趕去種田曬鹽,天黑回來給口剩飯。
好不容易熬到刑期結束,終於回到家中。
家裏來了鄉紳爪牙,問你田租為什麽還不交,順便把明年的也交了,他家要蓋個大花園,缺錢。
鄉紳爪牙走後,裏長過來又問,今年的勞役你還沒服。
這個“你”,就是灌江府裏,最普通的百姓。
紀煬並未合上這些賬冊,而是一筆一筆的,撥亂反正。
他自認並未做過什麽。
隻是想讓此地百姓生活好一些,不那麽辛苦。
夜深,蠟燭燃得更旺。
從灌江城府衙,再到灌江城,最後放眼看向這個灌江府。
北邊的太新縣衙門裏,同樣點著燭火。
林婉芸帶著小白鶴小雲中認真處理太新縣公務。
太新縣再往北看,古博城中,韓瀟玉縣丞,同樣燃著燭火。
目光回看到灌江府內今安縣,文饒縣,太新縣,左右兩縣。
一盞盞燭火點亮新的灌江府。
與此同時,汴京出發的一束火把,正疾馳向灌江府奔來。
帶著灌江府,帶著古博城的新生而來。
第99章
灌江府府衙, 如今隻開辟出一小塊地方,雖說正堂, 甚至後院都已經收拾出來。
隻等著知縣大人住進去。
但紀煬還是隻在側廳臨時辦公, 晚上再回附近客棧居住。
原因也簡單。
按他的話便是:“我隻是個知縣,如今承蒙諸位同僚信任,代理此處而已, 怎麽好坐到正堂。”
他這話一講,梁王暗地裏的人想找茬都沒用。
再說紀煬如今在灌江府處理公務,的確不是自己攬的差事, 而是其他知縣推舉出來。
什麽,灌江府幾十萬人, 不可無首。
時局紛亂, 我們除了朝廷的話, 也隻信任您。
還有什麽, 紀大人能力, 我們誰人不信,有您在, 我們才安心啊。
幾推幾讓之後, 紀煬才“勉強”進了府衙辦差。
旁邊涼西州指揮使還起哄:“就是, 他們說得沒錯, 若你是涼西州的知縣,早被我們知州要走了。”
“別客氣了,快點, 好多公務等著呢。”
大家心知肚明,知道這一出戲是給誰看。
畢竟當初兩個勢力前後腳進入灌江城。
太新縣紀煬。
今安縣徐銘。
一個林家一黨, 一個梁王一脈。
一個伯爵嫡子, 一個宗室子弟。
看起來勢均力敵, 實際的情況,大家也都知曉了。
徐銘現在做事也還不錯,但他身邊有梁王派來的兩個幹吏,還有又抽調過來的武將。
紀煬呢?
紀煬帶著他上任的人,直接闖出一片天。
放在其他知縣裏,徐銘雖平庸,但也沒什麽大錯。
可惜他的對照組是紀煬。
這就顯得過於殘忍。
好在紀煬不是個計較的,從未因為他們的身份,就故意為難他,甚至還給了不少便利。
這種處事態度,誰不欽佩。
君子和而不同,說的就是這個吧。
就算到現在,紀煬仍然不驕不躁,對徐銘等人還是一如往常。
便是梁王的人,都覺得在他手下做事,十分輕鬆。
各縣的事情安排好,之前跟著雷溫兩家造反的左縣官吏,也全都換上新人。
至此,灌江府下麵十五個縣,帶上灌江城,一共十六個地方,再加上最遠處較為特殊的古博城。
一共十七處,皆在紀煬的掌控。
即使他現在的職位隻是小知縣。
但他已經有了形同知府的權利。
之前三推三讓之後,紀煬也不再客氣,直接接手灌江府內所有事務,他算著第三封信件,應該已經到了汴京,所以更敢放開手腳。
與此同時,古博城內抓到的王室以及前朝餘孽,也由吳將軍手下押送到灌江城。
十月二十五上午,吳將軍手下副將過來,還有隨行的裴又鋒,紀煬也都認識。
見到紀煬,副將喜笑顏開。
九月三十古博城大捷,跟紀煬有莫大關係。
不是他提前布置的暗棋,哪有那麽簡單。
甚至不止古博城那邊有所準備,後方的太新縣,也真的成為大後方。
從糧食供給,物資補充,還有大夫醫治,全都井井有條。
紀煬是不在,可他夫人林娘子在,但凡受傷的兵士,都能第一時間得到妥善安置,甚至把之前鮑家留下的大宅子給收拾出來,專門給兵士們做療養用。
那傷口恢複的,誰能說一句差?
有這樣的上司在,將士們就算去搏命,也是安心的。
“知縣大人!一個月沒見!您怎麽還瘦了!您沒受傷吧?”副將緊張兮兮道。
紀煬笑:“沒受傷,隻是事情太多。”
“古博城韓先生,玉縣丞,還有您家林娘子都這樣說!”
不過現在百廢待興,忙也正常。
副將沒忘記自己的差事,指了指身後:“古博王室遠近成員都三四千人,衛拓他們殺了一部分罪大惡極的,當地留下一些不太重要的。”
靜好的有點過分了。
灌江城內百姓很有些恍惚,怎麽沒有隨時使壞的小吏,也沒有欺壓百姓的豪強。
還把之前欺壓他們的人給抓起來了?
城中還用雷溫兩家的宅子修了收容所,專門收留孤寡老人跟無人照看的孩子?
城中所有東西的物價也被官府管控在合理範圍,以次充好,倚強淩弱的場麵少之又少。
如果有什麽不對勁,隨時都會有新上任的兵士過來阻攔。
聽說這都是紀知縣跟涼西州指揮使訓練出來的兵士。
以後就是他們日常巡街。
誰家有事,直接去報官就好!
官府裏的人全都變了,報官不要錢,官司贏了也不要錢,更不會收他們往年十幾年的稅收。
紀煬看著賬冊上,實在覺得荒唐。
如果你是灌江府普通百姓,昨日去山上砍柴進城來賣,砍柴要交山澤稅,進城門要收過路費,找個地方擺攤要支用錢。
賣出柴火還是要商稅。
等到中午時分,柴沒賣出去,但腹中饑餓,隻好去買個燒餅。
吃燒餅的時候發現今日的燒餅一點鹹味都沒有,攤販說,沒辦法鹽價太高。
這時你很疑惑,咱們灌江府產鹽啊?
產鹽,鹽就要便宜?
肯定不行啊。
這種日常必需品,灌江府可是隨意調整價格的,保證榨幹最後一文錢。
沒鹽就沒鹽,吃過燒餅繼續賣柴。
然後來了個豪強惡霸,明明二十文的柴,他偏要三文錢買走。
你不肯,自然起了爭執,惡霸把人打得頭破血流,進了衙門。
如此明顯的官司,衙門也隻能判你贏。
本以為贏了官司,總會得點賠償?畢竟都被打得這麽慘。
那惡霸算是賠了五文錢,你剛要走,衙門把你攔住:“不行,官司贏了,也要給些辛苦錢,十文。”
等於進了衙門,贏了官司,倒賠五文?
你還是不肯給,差役直接把你拿下,然後扔到地牢當中,天不亮被驅趕去種田曬鹽,天黑回來給口剩飯。
好不容易熬到刑期結束,終於回到家中。
家裏來了鄉紳爪牙,問你田租為什麽還不交,順便把明年的也交了,他家要蓋個大花園,缺錢。
鄉紳爪牙走後,裏長過來又問,今年的勞役你還沒服。
這個“你”,就是灌江府裏,最普通的百姓。
紀煬並未合上這些賬冊,而是一筆一筆的,撥亂反正。
他自認並未做過什麽。
隻是想讓此地百姓生活好一些,不那麽辛苦。
夜深,蠟燭燃得更旺。
從灌江城府衙,再到灌江城,最後放眼看向這個灌江府。
北邊的太新縣衙門裏,同樣點著燭火。
林婉芸帶著小白鶴小雲中認真處理太新縣公務。
太新縣再往北看,古博城中,韓瀟玉縣丞,同樣燃著燭火。
目光回看到灌江府內今安縣,文饒縣,太新縣,左右兩縣。
一盞盞燭火點亮新的灌江府。
與此同時,汴京出發的一束火把,正疾馳向灌江府奔來。
帶著灌江府,帶著古博城的新生而來。
第99章
灌江府府衙, 如今隻開辟出一小塊地方,雖說正堂, 甚至後院都已經收拾出來。
隻等著知縣大人住進去。
但紀煬還是隻在側廳臨時辦公, 晚上再回附近客棧居住。
原因也簡單。
按他的話便是:“我隻是個知縣,如今承蒙諸位同僚信任,代理此處而已, 怎麽好坐到正堂。”
他這話一講,梁王暗地裏的人想找茬都沒用。
再說紀煬如今在灌江府處理公務,的確不是自己攬的差事, 而是其他知縣推舉出來。
什麽,灌江府幾十萬人, 不可無首。
時局紛亂, 我們除了朝廷的話, 也隻信任您。
還有什麽, 紀大人能力, 我們誰人不信,有您在, 我們才安心啊。
幾推幾讓之後, 紀煬才“勉強”進了府衙辦差。
旁邊涼西州指揮使還起哄:“就是, 他們說得沒錯, 若你是涼西州的知縣,早被我們知州要走了。”
“別客氣了,快點, 好多公務等著呢。”
大家心知肚明,知道這一出戲是給誰看。
畢竟當初兩個勢力前後腳進入灌江城。
太新縣紀煬。
今安縣徐銘。
一個林家一黨, 一個梁王一脈。
一個伯爵嫡子, 一個宗室子弟。
看起來勢均力敵, 實際的情況,大家也都知曉了。
徐銘現在做事也還不錯,但他身邊有梁王派來的兩個幹吏,還有又抽調過來的武將。
紀煬呢?
紀煬帶著他上任的人,直接闖出一片天。
放在其他知縣裏,徐銘雖平庸,但也沒什麽大錯。
可惜他的對照組是紀煬。
這就顯得過於殘忍。
好在紀煬不是個計較的,從未因為他們的身份,就故意為難他,甚至還給了不少便利。
這種處事態度,誰不欽佩。
君子和而不同,說的就是這個吧。
就算到現在,紀煬仍然不驕不躁,對徐銘等人還是一如往常。
便是梁王的人,都覺得在他手下做事,十分輕鬆。
各縣的事情安排好,之前跟著雷溫兩家造反的左縣官吏,也全都換上新人。
至此,灌江府下麵十五個縣,帶上灌江城,一共十六個地方,再加上最遠處較為特殊的古博城。
一共十七處,皆在紀煬的掌控。
即使他現在的職位隻是小知縣。
但他已經有了形同知府的權利。
之前三推三讓之後,紀煬也不再客氣,直接接手灌江府內所有事務,他算著第三封信件,應該已經到了汴京,所以更敢放開手腳。
與此同時,古博城內抓到的王室以及前朝餘孽,也由吳將軍手下押送到灌江城。
十月二十五上午,吳將軍手下副將過來,還有隨行的裴又鋒,紀煬也都認識。
見到紀煬,副將喜笑顏開。
九月三十古博城大捷,跟紀煬有莫大關係。
不是他提前布置的暗棋,哪有那麽簡單。
甚至不止古博城那邊有所準備,後方的太新縣,也真的成為大後方。
從糧食供給,物資補充,還有大夫醫治,全都井井有條。
紀煬是不在,可他夫人林娘子在,但凡受傷的兵士,都能第一時間得到妥善安置,甚至把之前鮑家留下的大宅子給收拾出來,專門給兵士們做療養用。
那傷口恢複的,誰能說一句差?
有這樣的上司在,將士們就算去搏命,也是安心的。
“知縣大人!一個月沒見!您怎麽還瘦了!您沒受傷吧?”副將緊張兮兮道。
紀煬笑:“沒受傷,隻是事情太多。”
“古博城韓先生,玉縣丞,還有您家林娘子都這樣說!”
不過現在百廢待興,忙也正常。
副將沒忘記自己的差事,指了指身後:“古博王室遠近成員都三四千人,衛拓他們殺了一部分罪大惡極的,當地留下一些不太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