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等到朝中派來的官員到此,也就是三月份左右,她才會去做其他事。


    看著府衙最偏僻的院子被收拾的幹幹淨淨,還養了不少小兔子,估計那就是其他事。


    林家姑娘也是有意思,她在太新縣試著做新藥,都害死多少兔子了,怎麽又來?


    不怪內官知道的多。


    而是他過來,就帶了打聽的任務。


    時間到昌盛三十八年的正月十五後,內官等人也要離開灌江府,回汴京複命。


    這次過來,給內官帶來的震撼更深。


    紀煬這個年輕有為的官員,以後的路肯定更遠。


    送走內官等人。


    紀煬也耽誤什麽事,他隻是處理年前留下的尾巴,把最後幾批犯人該處置處置,該押送邊關押送邊關。


    修城牆的工匠還沒尋來,他們可以先去幫兵士種田修房子,總有許多事情要做。


    一批批人安置之後,五姑娘已經把左縣事務完全上手。


    她有過處理公務的經驗,人又聰明,這些自然不是問題。


    或者說,最大的問題,在紀煬這。


    五姑娘早早出門去左縣,紀煬則看向再次過來的官學學政,以及跟著的官學助教。


    隻聽他們道:“知府夫人乃是女子,怎好去處理政務。”


    紀煬不搭理。


    這些人繼續道:“便是隨便派個人出去,也比女子去處理政務好。”


    “之前大人用商賈出身的女子曹小雨,已經非常不妥,現在直接讓您夫人去代理知縣,這像話嗎?”


    “對啊,承平國,灌江府,多少能人不用?偏偏用她們?”


    既然話都說到這了,紀煬直接道:“那兩位說說,我該用誰?”


    “兩位推薦個人手?”


    學政一時語塞,那助教也語塞。


    這兩個都是灌江府官學的長官,之前清算雷溫兩家,以及當地官吏的時候,並不涉及他們。


    他們一直明哲保身,但也從未施以援手。


    沒想到亂子平了,他們這群酸儒跳出來,一會說佃戶魯戰不識字,怎麽當小吏,怎麽給紀煬辦差。


    一會說女子辦差更是不好。


    他們隻認可紀煬提拔的另外兩個人,一個是原本就是小吏的嶽文塞。


    另一個則是秀才出身的龔選。


    此地官學官員目的已經非常明顯。


    那就是讀書人當官,可以。


    男人當官,可以。


    臭種地的,女人。


    不行。


    年前這些人就唧唧歪歪,紀煬懶得理他們。


    這會都開始指責起五姑娘,還以為他會像年前那樣當沒聽到?


    紀煬直接反應,自己該用誰。


    這些酸儒心裏有許多主意,但也不會直接自我推薦,隻好道:“自然是更為合適的人選。”


    “需要有學問,有才識,這才能勝任府衙的差事,大字不識,又沒有遠見的,怎麽能管好一方百姓?”


    紀煬點頭:“說得沒錯,林家五姑娘,就是有學問,有才識,他們林家家學淵源,大家都是知道的。”


    “至於遠見?她都能幫我打理好太新縣,何況左縣。”


    紀煬自然是故作裝作聽不懂他們的意思。


    無非是,如今府衙人手缺得很,怎麽不從他們官學裏抽調。


    或者讓官學的人推薦?


    要知道,灌江府還是有些秀才舉人的,特別是一些夫子,都是考中舉人,回頭過來任職的。


    以前官府那樣子,他們進不去,也不想進。


    可現在明顯不同。


    如果現在來府衙任職,就算三月份汴京派來的進士們上任,那他們也有一席之地。


    所以官學的官員們急哄哄過來推薦。


    年前的時候,大家以為紀煬來不及管。


    年後再過來的時候,幾個知縣的空缺,紀煬已經派人先填上了,根本不給他們占位置的時間。


    就連灌江府府衙內裏,也是有紀煬的人手把持。


    縱然一個人幹三個人的話,都不肯騰一個位置。


    這些人自然開始唧唧歪歪,找別的“錯處”。


    原先是佃戶的魯戰,以及唯二的兩個女子,林婉芸,曹小雨,自然成了攻擊對象。


    特別是兩個女子,其實她們兩個學問遠比魯戰好,但在學政眼中,她們兩個還不如男子魯戰呢。


    紀煬已經懶得應對,直接道:“如今已經正月二十,官學今年有什麽計劃嗎?”


    計,計劃?


    紀煬冷笑:“怎麽?自己差事不做好,就來打擾本知府?”


    “三天之內,交上一份文書,說明灌江府官學今年準備什麽差事,下麵十五個縣官學的籌辦情況,夫子情況。”


    “縣城的官學如果有什麽麻煩要盡快解決,今年必須全部授課,你們要確保好下麵官學的物資問題,教學情況,更要鼓勵當地適齡學生進入學堂。”


    “灌江城的官學更要自我檢查,這裏匯集整個灌江府所有優秀學生,既如此,定在四月份來此小測,作為本地知府,本官要看看學生們到底學到多少東西。”


    “學生小測後三天,所有夫子也要測試,到時候我會請西北巡查的禮部官員來此督查,若哪些夫子,助教,考驗不合格,全都打回去重修。”


    什麽東西?


    三天之內,要知道灌江府官學今年的計劃?


    還要知道十五個縣學的情況?保證他們都開學了?


    更要在三四月份考試?


    學生考就算了。


    怎麽老師也要考?


    還讓禮部的人過來考核?


    這不是要他們的命嗎?


    灌江府混亂多年,雖然跟官學關係不太大,但他們早就習慣混日子,再加上各家弟子想得好夫子,也要對他們說好話。


    所以官學裏的人早就養成別具一格的性子。


    這會猛然聽到紀煬這麽說,竟然有些被噎住了。


    紀煬道:“治國之要,教化在先,教化之道,學校為本。”


    “這道理,不用我都說吧?”


    如果不是他們硬要往紀煬眼前湊,還句句不離五姑娘,紀煬還沒打算整改官學。


    可臉都湊過來了,他不打是不是對不起這張大臉。


    旁的不說,就那今年的計劃,就夠他們折騰的了。


    按理說各地官學自有尊貴,學政也跟其他職位不同,但紀煬根本不在乎這些。


    他在灌江府時間雖不長,根基卻是穩固的。


    更不用說當地的捕頭,守城的將領,乃至城外指揮使,都是他的人。


    所以下起命令毫不手軟。


    等學政跟助教要離開的時候,紀煬又道:“三日後本官會親至官學,等著看學政的大作。”


    “其他各州府,每年都有考中鄉試,可以再去考進士的,怎麽我們好幾年了,一個進士都沒出?”


    “身為學政,是不是失職?”


    三日後?


    他親自過去?


    還問別地方有進士,他們怎麽沒有。


    句句誅心。


    過去幹嘛?


    挑刺啊。


    紀煬知道這些人想塞自己人手進來。


    若真是能用的,他其實並不拒絕,但大大方方說便好,先要踩別人一腳,再抬高自己。


    紀煬眼皮不動,都看出他們的想法。


    不過眼看這些人離開,紀煬倒真把官學的事放在心上。


    有這的官員把持官學,對此地教學不僅毫無益處,還會打壓不善鑽研的好夫子。


    學校這事確實頭疼。


    一個縣學都很複雜,更不用說下麵十五個縣的縣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