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今年計劃也算寫了出來。


    紀煬知道他們的目的,也懶得再去管, 在他眼裏,學政這人遲早要被換下,並不搭理。


    他搭理的時候, 還算能處,不搭理的時候, 基本已經棄用了。


    再說, 這些人能做成個什麽事。


    如今春耕縣試, 才是首要任務。


    特別是給各地百姓準備種子, 提前購買耕牛農具, 才是重中之重。


    下麵人見到知府的行事作風,自然有樣學樣, 而且各地查抄的錢財不少, 其實各地衙門還算寬裕。


    所以給百姓們補貼種子很是大方。


    上行下效,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灌江府百姓無不掛念知府大人的好。


    今年的春耕, 明顯不一樣,種田是給別人種的,今年種田是給自己種的。


    加上知府大人許諾的稅收, 大家幹勁十足。


    更有知府從其他地方調來的化肥,都是隻收了成本價, 這些雖然都是瑣碎小事, 但正是瑣碎小事才構成百姓們的幸福感。


    溪流匯聚成江河, 約莫就是這樣。


    林婉芸處理左縣的事情,原先招來一些非議,但出頭的學政已經被按回去,其他人自然不敢有意見。


    灌江府各地都很順暢,經過一個冬天休整,已經有了模樣。


    與此同時,紀煬跟那學政寄出的書信也已經到了汴京。


    兩封信自然到了不同的去處。


    紀煬那個直接到了好友晁盛輝手中。


    晁盛輝收到紀煬的信並不稀奇,他們雖然相隔甚遠,但一兩個月都會有問候。


    之前還給井旭寫信,讓他們幫忙弄個玻璃出來。


    那東西弄到井旭他們頭疼,好容易找了個琉璃廠,也做不出那樣透亮的玻璃出來,隻好又去江南找門路。


    紀煬家的王伯也在幫忙,甚至找了種特殊的砂子,說是做出的玻璃更好,然後形狀還有要求。


    不過紀煬讓他們做的東西,大家一向熱衷。


    但晁盛輝家中到底隻是禁軍,對此事幫忙極少,顏海青家裏是吏部,也幫扶不算多。


    兩人還在苦惱呢,晁盛輝先收到信。


    等看完信件內容,晁盛輝直接跳了起來,別看他平時沉默,但能跟紈絝們玩到一起的,自然有點“餿主意”。


    他家媳婦兒映月郡主,每每都說他一肚子黑水。


    信裏還說,可以帶著映月郡主一起辦這報紙,隻要不透露出去是他們做的就好。


    這麽好玩的事,映月當然會參加。


    晁盛輝再次掃視一遍這封信。


    嘖嘖幾聲。


    汴京這下,又要熱鬧了。


    可辦這事,怎麽能不找顏海青跟井旭?


    當天晚上汴京酒樓,映月郡主興奮道:“宗室的八卦?那太多了。”


    “你們知道敬國公家那個十一兒子嗎?他最近納了自己大哥的妾室的妹妹的女兒。


    “雖說沒什麽血緣關係,可是嘖嘖嘖。”


    晁盛輝三人認真盤了下這層關係。


    紛紛發出震驚。


    厲害啊。


    有這種“趣聞”當“花邊”,就不愁報紙賣得不好。


    內容跟噱頭都有了。


    那就要找個“代理人”了。


    幾天之後,一個屢次中不了第的舉人,四處在搜羅罵紀煬的文章。


    說是要把這個買官的人欺世盜名之徒真麵目給揭露出來。


    消息一出,那幾個當了“先鋒”的筆者自然直接把文章送去,潤筆費都不要。


    這事自然還要從灌江府來的兩封書信說起。


    其中一封到了晁盛輝手中。


    另一份則到了禦史台裏王大人手中,經過王大人又到了國子監主簿手裏。


    主簿雖然不喜紀煬的行事,倒也沒說什麽。


    紀煬如今聖眷正濃,還收回故土,他能怎麽說,他隻有讓國子監幾個弟子看了。


    這些弟子們立刻義憤填膺。


    當了“先鋒”,寫幾篇言辭犀利的文章,在國子監跟禦史台裏傳閱,又或者拿到茶館朗讀。


    可惜紀煬是收複故土的人!


    收複故土!


    茶館的百姓們根本不聽。


    你要是能收複故土,要是能給我們這些老百姓分土地,那你也可以買官,你也可以自傲!


    所以這些文章隻是在文官的內部流傳,還沒能傳開。


    畢竟是“先鋒”,都在大家預料之內,不過再大的聖人,也經不住持續不斷的抹黑。


    以後有的是時間,有的是筆墨。


    心裏雖然這麽想,可先鋒們還是覺得不滿,本以為自己一篇文章驚天動地,沒想到連個漣漪也沒出。


    看來隻有繼續輸出了。


    總有一天,百姓們會發現“紀煬”的真麵目。


    就在這個時候,來了個落地,當不了官的書生,說要收集斥責紀煬的文章,讓更多人知道?


    好事啊!


    反正他們印了那麽多份,隻要隨便給出一張即可。


    誰料那落魄舉人來了之後,竟然挑挑揀揀,拿了比較短的文章,說報紙篇幅有限,短的文章更有力度。


    什麽叫報紙?


    怎麽還篇幅有限?


    國子監的人隻覺得這人神神叨叨,並不去理。


    那落魄書生拿了文章,七拐八拐到了一處偏僻院落。


    這地方是晁盛輝母親的私產,被他拿過來臨時做報紙印刷。


    一進到裏麵,就是油墨的問道。


    落魄書生一改外麵神神叨叨的模樣,眼神散著興奮。


    “公子們!郡主,我拿到了!”


    井旭嘖了聲:“說了別喊公子,叫我井旭就行。”


    顏海青也道:“苗書傑快來!客氣個什麽勁。”


    映月郡主朝他抬抬下巴:“讓我瞧瞧,他們到底怎麽罵紀煬的。”


    眾人圍到一直沒說話,卻明顯是這件事主心骨的晁盛輝旁邊。


    晁盛輝手中拿著一尺二長,一尺六寬的紙張,從中間折疊,可以掀開。


    現在這紙張三麵已經有了內容,都是他們手寫上去。


    分為一二三四版。


    第四頁上盡是宗室八卦,還有前朝舊聞。


    宗室八卦大多都不傷體麵,不過也能供人逗樂。


    前朝舊聞要犀利一些,更駭人聽聞。


    反正這一頁要多吸引眼球,就有多吸引眼球。


    第三頁登了近來坊間趣事,鄰裏婆媳之間矛盾,還有一些發人深省的小故事。


    閱讀性很強。


    第二頁刊登了近來官府的一些重要通知,皆是一字不落寫上,也選的是比較安全的文書,方便大家查閱消息。


    而正麵的第一頁。


    已經分出九個板塊,其中三個都是留給抨擊紀煬的文章。


    其他六個則分為正反方。


    正方支持文章,反方則取笑文章內容,逐字逐句挑刺。


    如果這麽看的話,似乎很是公正。


    可隻要仔細閱讀,就會發現,正方的文章寫的枯燥無趣,屢屢引用枯燥無味還又冷門的典故,閱讀性極差。


    但反方,也就是支持紀煬的人,那文章寫的犀利有趣,便是單獨拿出來,都會讓人捧腹大笑。


    看似沒有立場,看似公正。


    實際上已經有了選擇。


    誰不喜歡看有趣的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