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此能力,如此筆鋒的官員們,紀煬若敢動他們的田地,阻撓他們兼並土地收攬錢財。


    又猜猜他們會怎麽做。


    這可不是裴劉鮑之流。


    也不是雷溫兩家這樣根基不穩的家族。


    是那些延綿上千年的世家大族。


    是有些皇帝想要拔出,都要看他們臉色過日子的大族。


    紀煬的名字,明顯已經上了他們的名冊。


    在之前處理灌江府事情的時候,還不算明顯,如今事情平息,這些人自然要跳出來。


    更別說紀煬對此地官學學政的態度,以及讓女子代理知縣的事。


    紀煬稍微想想就知道,必然會引起這些老古板們的不滿。


    作為不是科舉出身,卻走到如今官位的他。


    本就這些人當中的異類。


    如今灌江府內劃分土地,又會讓他們膽戰心驚。


    隨之而來的攻擊可想而知。


    說了那麽多。


    歸根到底。


    朝中,文官,武官,外戚,宗室。


    他已經得罪了兩,還是承平國勢力強悍的兩個。


    隻是紀煬以為,他這兩年肯定是在灌江府,手也不會伸到他們那邊,大家還能保持暫時的相安無事。


    無非是沒事參他一本,這些都已經習慣了。


    可灌江府學政的書信讓他知道。


    他做的事情,已經引起這些人的強烈不滿跟警覺。


    而自己的勢力,還遠遠不能跟他們對抗。


    文官的勢力,遍布世家大族,遍布朝廷上下。


    縱然對上皇上,都能碰一碰,隻是皇上還算強勢,他們乖乖蟄伏而已。


    蟄伏不代表沒有對抗的能力。


    頭疼。


    前有狼後虎。


    唯一的好處是,他在灌江府的時候,那些人也不能拿出實質性的攻擊。


    頂多寫文章罵罵他。


    但這也夠他喝一壺的了。


    這罵名一旦扣上,可就不好摘了。


    現代人都知道,造謠一張嘴,澄清跑斷腿。


    升遷之路上,官聲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項。


    更別說,他身上還有個極大的汙點。


    買官。


    升得越高,這汙點就越大。


    而他動土地,又觸碰到走科舉之路的縉紳之家,這用來攻擊的借口簡直撞到手上。


    這個先天的大坑。


    是任憑他再善辯也無法解決的。


    除非紀煬立刻投靠文官一派,那他估計以後什麽也不做,都會流芳百世,等到後世的學者扒出來,原來名聲都是吹出來的。


    至於林家?


    當初就說過林家的經曆。


    這家四代三進士,曾祖父是探花,祖父是狀元,也就是林大學士,父親也就是五姑娘他爹,也是進士。


    不過現在算起來,應該是四代四進士。


    林家大公子也已經考中。


    如此厲害的林家,其實在一些門戶眼中,還是“新貴”。


    畢竟是從林大學士,他家才正式走入權利核心,連百年都不到,跟他們那些真正的世家相比?


    許多世家,別說前朝了,前前朝都在!


    他們是真正的“貴族”!


    韓家這種藏書幾百年的,都比不得一些真正的豪門。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這句用於九品中正製的話,承平國現在也是可用的。


    不過林家到底深耕多年,自然能幫他挽回不少頹勢。


    但隻靠著林家,到底不是紀煬的做派。


    事情還是放在自己手裏更為安心。


    他也不能任由別人保護。


    寫文章,口誅筆伐。


    說到底,不就是話語權。


    有什麽會比“媒體”更能掌握話語權?


    跟灌江府學政書信幾乎同時發往汴京的信裏,紀煬拜托他在汴京的好友們做一件事。


    那就是。


    辦報紙。


    當然不能用他們的名義來辦。


    而這報紙出版頭一版的內容。


    紀煬都已經想好了。


    他要讓好友們,主動去征集罵他的文章。


    罵得越狠,越要刊登上去。


    他要讓所有為自己筆鋒犀利的文人們全都沾沾自喜,全都在他的報刊下做事。


    紀煬吃飯間已經寫完這封信,笑眯眯跟身邊人說話。


    誰都不知道,他行動間,又做了件以後會驚天動地的大事。


    等這些罵他的人知道,他們所有的“文采飛揚”都會成為這份報紙的好賣的原因,再知道紀煬利用他們的“文章”,來讓這份報紙暢銷補貼皇上跟百姓時。


    那一定很有意思。


    垃圾放對了地方,就能變廢為寶。


    紀煬覺得,自己可真是個大善人。


    不忍心讓他們的“佳作”成為滄海遺珠,一定要珍藏,要刊登,要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他們罵人的目的。


    是的。


    每篇文章,他還會找人解析。


    找人回罵。


    不服?


    不服你再寫啊。


    他等著呢。


    等報刊成了雙方筆戰的載體。


    這些人就會知道,什麽叫拉偏架!什麽叫話語權!


    讓他們也嚐嚐自食惡果的滋味。


    這麽好玩的事,自然要交給看似很悶,其實“餿主意”挺多的晁盛輝。


    之前紀煬回汴京的時候,參加林家宴會。


    他那庶弟就被晁盛輝騙到紀煬麵前,然後轉著圈地丟人。


    可惜了。


    汴京那麽熱鬧,他也隻能攪攪渾水。


    幸好,他也不是個特別喜歡湊熱鬧的人?


    作者有話說:


    紀煬:我不愛湊熱鬧


    其他人:啊對對對對


    第105章


    信件寄出, 學政那邊也安生不少,估計憋著壞主意, 而且灌江府確實被紀煬掌控, 他們也不好生事。


    隻能按照紀煬的要求,盡量讓下麵官學盡力招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