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敬泉有些無奈,隻好側側身,哪有那麽誇張,隻道:“跟著知府大人身邊做事,是很省心的。”


    眾人下意識點頭。


    好像說的也沒錯?


    紀煬隻聽他們寒暄,不過該巡查還是要巡查,不會因為這是玉敬泉就放鬆。


    但紀煬跟林婉芸先去看了看玉敬泉妻兒,玉娘子等人。


    說起來,玉娘子原本在潞州扶江縣管著香粉作坊,年初的時候隻是來看看相公。


    可到了之後,玉娘子隻道這裏的土質不錯,很適合種花木,她有意把香粉作坊在這也開設一處。


    但還是那個問題。


    此處在最西邊,就怕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東西回頭被人輕易搶走。


    玉娘子見到紀煬,自然十分歡喜,笑著道:“咱們扶江縣百姓,可是最愛打聽灌江府事情的。您在這做的事,我們都知道呢。”


    “那香粉作坊經營得已經不錯,我想著此地百姓跟之前扶江縣一樣,也就想著能不能在這也做一些。”


    “隻是這裏道路不通,一個是不敢種,怕關外的人搶,二是種出來怎麽售賣。”


    聊著聊著,自然又聊到正事。


    不得不說,玉娘子不愧經營作坊多年,心裏已經有些思路。


    紀煬笑:“等城牆修了,關市照常開了,那就賣到關外去。”


    這話的意思是同意這樣做。


    玉娘子心裏興奮,她想的果然沒錯!


    她當然也有私心,看著他們知縣大人的升遷,就知道政績有多重要,她在寧興縣用自己知道的來辦香粉作坊,讓本地百姓創收。


    回頭,回頭過個十幾,二十年,她相公也能當個什麽知府知州的?


    自己一手創辦的香粉作坊也更有成就感。


    總感覺突然有了目標。


    紀煬派出去的人走一圈,既感慨這裏的艱苦,還感歎玉知縣的努力。


    站在縣城周邊,都能看到關外的大漠。


    此處也確實凶險。


    不是所有人都能放棄十分安逸的太新縣,主動過來的。


    因為玉知縣的寧興縣問題比較少,紀煬他們也不多做停留,等到年末的時候,他也要去灌江城考核,到時候有的是時間說話。


    從寧興縣離開,自然再往西邊的今安縣。


    還沒進這裏麵,紀煬表情就有些不同,看了看這次專門帶上的衛藍,微微點頭。


    可以說,這最後四個縣城,加上古博城。


    他的目的除開最終地古博城外。


    這今安縣才是最重要的。


    原因自然是,這裏有鹽礦。


    之前便提過,灌江府內七個鹽礦,兩個在清查的時候,從私人手中收繳。


    如今算是都在紀煬手中。


    可這今安縣的鹽礦,卻一直在梁王那邊。


    這就不得不提起今安縣現在的情況。


    兩三年前,今安縣知縣徐銘剛來的時候,信心滿滿。


    因為他本身學識足夠,原本能參加當年的科舉,很有希望榜上有名,之後傳來宗室裏領頭人梁王在找心腹,送到邊關做官,隻要做得好,便可青雲直上。


    而且內裏也有人說了,當好那個知縣,就有可能做灌江府知府。


    徐銘家人再三考量,送他去梁王那邊,最後靠著他所學的知識,果然被選上。


    既因為學識不錯,也因為宗室的身份。


    誰能想到剛來就遇到那件事。


    好在紀煬是個不計前嫌的,派了心腹玉縣丞幫忙。


    不過汴京那邊得知後,立刻派了兩個幹吏過來。


    那會徐銘其實對縣內的事情上手一些,再過一年半載,應該沒問題。


    但幹吏一來,他也不用多操心。


    再等幾個月,又派來兩個武將。


    徐銘知道,梁王並非針對自己,而是隔壁紀煬做得太好,他隻好派人來打擂台。


    再之後的事就不用說了。


    不管梁王多少算計,在紀煬摧枯拉朽處理事情麵前,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


    那兩個幹吏,加上兩個武將,都沒能比紀煬做得更好。


    可他們也不是沒有成效,他們一起努力下,把今安縣治理得很好,在灌江府都首屈一指。


    特別是裏麵的鹽礦,經營得有聲有色。


    在關市售賣的鹽巴,多也從他們這裏出來,既因為便利,也因為內裏調配得好。


    可惜,這跟徐銘本身沒多大關係。


    他依舊能做事,但跟紀煬,文饒縣趙大人,寧興縣玉敬泉那種完全不同。


    不過他到底成長了,比如這次紀煬帶著人浩浩蕩蕩過來,他心裏明白,紀煬是衝著鹽礦而來。


    今安縣的鹽礦不是灌江府內最大,卻是最靠近邊關。


    以後關市常開,肯定要依靠這個。


    如果這裏的大筆利益流向梁王,肯定不是紀煬想看到的。


    紀煬此次過來,目標不是他,也不是幹吏物件。


    標準的對事不對人。


    讓人想恨他都沒辦法。


    因為徐銘隱約發現,這也許,同樣是他的契機。


    換做剛從汴京出來的時候,徐銘覺得,自己肯定想不了這麽多。


    但如今思路通暢,已經有些模樣了。


    不過紀煬怎麽才能從自己,或者說從梁王手中奪走鹽礦?


    這裏有兩個幹吏,有武將,當地兵權也在梁王的人手中。


    如果直接調兵過來,那跟梁王宣戰沒什麽區別,他絕對不會這樣做。


    除開梁王不說,如今鹽礦雖然在那邊手裏,可內裏治理的特別好,百姓安居樂業,生機慢慢恢複。


    紀煬也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動手。


    那他會怎麽做?


    紀煬什麽也不做。


    他還是按照其他縣城一樣,認真巡查,認真解決問題。


    直到翻閱鹽礦賬本,點了點上麵的賬目。


    這賬目自然是假賬,雖說都知道內裏許多銀錢偷偷送到汴京,可到底不敢直白放出來。


    鹽礦假賬也好做。


    比如實際開采一百斤,報賬五十斤,另外五十隱瞞不報。


    又或者把賬目寫得格外複雜,再或者按照山澤稅交給汴京,又或者高價買了鹽礦所需的物件。


    比如取鹽的器具一個隻要十文,但花一百文來買,還是向梁王那邊買,那其中九十文不就落到他的口袋,看似交易,其實是孝敬。


    反正總有許多名目。


    徐銘沒想到,這大家心知肚明的事,紀煬竟然直接發難:“這賬目問題,誰能來解釋?”


    徐銘並不吭聲,不解釋,也不承認。


    眼看紀煬合上賬本,隻聽他道:“衛藍,立刻搜查。”


    “查查真賬本在什麽地方?”


    這怎麽查?


    他們是在鹽礦附近辦差的小院裏,可誰會把真賬本放這啊,肯定早就藏起來。


    等紀煬再去其他官員家裏搜查的時候,那兩個武將肯定已經帶兵前來!


    到時候肯定會發生衝突。


    他怎麽可能在這麽短時間找到真賬本?


    等會。


    徐銘看向旁邊幹吏。


    那真賬本一直在他們手中,不會吧?


    紀煬並不看他們,但早就跟紀煬投誠的小吏蔡源,卻忍不住緊張。


    他從粵地過來,因為熟悉海鹽的情況,所以被派來這裏。


    當時身份窮苦,被梁王賞識。


    可到了這裏之後,蔡源對此地情況心知肚明,對上司徐銘能力也心知肚明。


    等紀煬讓玉敬泉接觸他的時候,已經是紀煬朝灌江城雷溫兩家發難之後,穩坐灌江城的位置。


    想著徐銘那邊肯定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